爱屋及乌的故事50字:政务服务民主评议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17:34

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转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政协

民主评议政务服务中心工作领导小组《政务服务

中心民主评议报告》的通知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广元经济开发区、市天然气综合利用工业园区管委会:

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政协民主评议政务服务中心工作领导小组<政务服务中心民主评议报告>的通知》(川机发2410号)转发你们,并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省政协民主评议政务服务中心工作领导小组的评议报告,深化认识,切实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努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二、要对照评议报告,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查找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

三、要以省政协民主评议政务服务中心为契机,突出重点,抓好全市政务服务工作会议的贯彻落实。一是加快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重建,力争早开工、早竣工、早使用。二是加快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新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力争年内100%建成,不属新建的年内也要先挂牌集中办公。三是结合机构改革,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强化政务服务中心工作职能。四是积极推行投资建设项目和市场准入项目并联审批,努力为灾后重建项目、工业园区项目、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搞好服务。五是加强招投标电子化建设,规范公共资源交易。

各级各部门学习贯彻及整改落实情况请及时书面报告市政务服务中心。

二○一○年九月十九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省政协民主评议政务服务中心工作领导

小组《政务服务中心民主评议报告》的通知

川机发2410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有关中央驻川单位:

    今年7月以来,省政协根据《2010年省政协工作要点》安排,经省委批准、省政府同意,组成民主评议政务服务中心工作领导小组对省政务服务中心和眉山市、新津县政务服务中心进行了民主评议并形成了《政务服务中心民主评议报告》。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将省政协民主评议政务服务中心工作领导小组《政务服务中心民主评议报告》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讨论,针对报告指出的问题,全面对照检查,查找工作不足,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全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08〕38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09〕18号)要求,认真抓好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以政务服务中心的标准化推动政务服务的标准化,促进机关效能建设长效化。

二、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机构改革,认真落实“两集中、两到位”有关要求,要将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人员调整充实到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同时要加大向窗口授权力度,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时效。

三、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对现有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认真排查,确保已经进入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现场办理;要按照总体要求和精简效能原则,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提出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和转变管理方式的具体意见。

    请各级、各部门将学习贯彻及整改情况于9月15日前书面报省政府办公厅。

联系人:钟兵,联系电话(传真):028—86604117。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九月八日


政务服务中心民主评议报告

省政协民主评议政务服务中心工作领导小组

2010年8月30日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这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依法行政、建立服务型政府,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2010年省政协工作要点》安排,经省委批准、省政府同意,从7月中旬开始,省政协组织委员39名,邀请省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室、省政府督办室相关领导等组成民主评议组,以《四川省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199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08〕38号)为依据,通过视察省和眉山市、新津县政务服务中心,到省发改、工商、安监、卫生、住房和城乡建设、成都海关等部门调研,听取工作汇报和座谈交流,召开服务对象座谈会,开展网络评议等一系列活动,对全省政务服务中心进行了民主评议。这是人民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重要形式,是拓宽民主渠道、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有效途径。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密切配合下,委员们认真评议、积极建言,形成了对政务服务中心民主评议报告。

一、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一)领导重视,工作落实,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1.机构建立全国最早。2001年10月9日省政府正式成立省政务服务中心,将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省级部门集中起来实行“一站式”服务,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省级政务服务中心。

2.领导重视不断加强。2001年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亲临政务服务中心调研指导。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展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以来,刘奇葆书记多次强调要结合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继续做好政务服务中心的巩固、完善、提高工作。蒋巨峰省长指出,我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已经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载体和突出亮点,要进一步总结、完善、提高,真正把服务中心建设成为为民服务的窗口,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更大贡献。李崇禧副书记指出,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必须始终瞄准全国一流、争创全国一流。魏宏常务副省长指出,要以政务服务中心的标准化推动政务服务的标准化,促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长效化。对于这项工作,省委九届四次、五次全会进行了专题部署,省委、省政府先后在德阳、眉山、攀枝花、成都市新津县等地召开了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现场会,总结交流经验,推动全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

3.政策逐步完善。2006年,省政府发布了《四川省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法》,这是全国第一个规范政务服务中心工作的省级政府行政规章。2008年10月,省政府出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认真落实“三项制度”,规范行政审批项目管理,创新审批运行方式,提高机关行政效能,为“两个加快”创造良好政务服务环境。

4.政务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全省21个市(州)全部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168个县(市、区)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比例达92.8%;已建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2558个,占全省乡镇总数的54.3%;已建成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25650个,占总数的49.4%。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省的五级政务服务网络正在形成。

(二)全面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并联审批和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行政效能显著提升

1.全面推进两集中、两到位“两集中、两到位”是提高行政审批现场办结率和按时办结率的关键。根据统一部署,各地各部门从2008年底开始实施以“两集中、两到位”为主要内容的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资料显示,目前从省直部门到各市(州)、县(市、区),“两集中、两到位”已基本实现。具有行政审批权限的54个省直部门基本完成集中到位工作,应进必进率达100%,其中28个部门将行政审批处(室)人员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并设立窗口,大多数事项能够做到前台受理、后台审批,17个部门因审批事项较少、发生量小而纳入综合窗口,9个中央在川部门将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各地为解决在政务服务中心现场办结的问题,加大了对窗口的授权力度,配备了首席代表和工作队伍。基本建立起了以窗口为主导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2009年,全省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1588.3万件,办结1587.7万件,按时办结率99.99%,现场办结率90%以上。

2.全面推进并联审批。开展并联审批是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的有效举措。按照“一窗受理、提前介入、信息共享、同步审查、限时办结”的要求,眉山、资阳两市率先试点推行投资项目并联审批,2008年12月在全省试行。重点推进以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的投资项目,以建设部门牵头的建设项目,以工商行政部门牵头的市场准入项目的并联审批。通过积极探索并联审批的常态机制和协调机制,建立健全了并联审批会商会审会签、绿色通道、全程代办等制度,实现了并联审批软件与行政审批软件的对接,并联审批在全省范围内得以推进并运行良好。截至今年6月30日,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中心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窗口共办理14890个投资项目的相关事项,涉及金额12552亿元。据介绍,目前,省政务服务中心正与发展改革和规划建设部门积极推进整合投资和建设项目审批。到今年年底,将有19个部门、106个事项纳入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今年6月,根据省委、省政府“拓展并联审批范围,将并联审批工作机制推广运用到所有涉及两个以上部门审批的事项”的决定,省政务服务中心首批确定了12个省直部门的19个审批项目以及涉及另外14个省直部门协办的审批事项纳入并联审批。成都、德阳、绵阳等汶川地震重灾市(州)将涉及灾后重建的事项全部纳入并联审批;各地均开通了灾后重建项目和重点项目绿色通道,提供全程跟踪和代办服务。今年上半年,省直部门并联审批窗口共办理投资项目90件,办理提速83.02%,满意率达100%。

3.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核心是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按照依法、公开、规范、高效、便民的理念,遵循统一、协调、优化的原则,紧紧围绕创建一流政务服务中心目标,认真实施《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川办发〔2009〕18号),加快推进行政审批项目、行政审批流程、办事制度、政务服务类型和模式标准化,以及政务服务中心设施标准化。优化行政审批通用软件,初步建立起了省、市(州)、县(市、区)通用,与专网对接的行政审批数据交换平台。目前已有15个省直部门将业务专网接入省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网上申请、受理、传递和审批,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三)制度健全,管理完善,运转规范有序

1.建立制度。省政务服务中心认真执行省委、省政府 “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三项制度,结合实际制定了操作性较强的《“三项制度”实施细则》,制发了一系列办事制度和工作人员、窗口人员管理和考核制度。同时还制定了《招投标项目工作程序》等10多项招投标现场管理制度,规范完善开标评标现场的服务和管理。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和窗口入驻部门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工作、管理、考评制度,形成了按制度办事、以制度管人的良好氛围。

2.规范管理。省政务服务中心制定完善了《政务服务中心部门窗口考核办法》,加强对部门“两集中、两到位”过程的服务和管理,同时积极参与绩效考核办法的制订,细化了50多个行政审批部门服务群众的三级考核指标。通过每季度考核,协调督促各部门进一步完善和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提升服务质量,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现场办结率等指标。

3.加强监督。在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之初,监察部门就及时进入,实行行政效能监察机构与政务服务中心同址办公,实施现场监督。建立了覆盖省、市(州)、县(市、区)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延伸至乡镇的电子监察系统,对部门责任岗位、服务窗口和审批事项办理进行全程监控。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还通过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来自社会不同层面的行风监督员,采取明察暗访,定期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监督政务服务工作开展情况。服务大厅开设信访投诉窗口,开通投诉热线,及时受理群众的监督投诉。

(四)更新理念,创新方法,政务服务功能在实践中得到了全面拓展和延伸

委员们在眉山市、新津县视察时发现,原先仅仅作为政府行政项目审批窗口单位的政务服务中心,在实践中增设了不少便民、惠民的延伸项目和内容,政务服务中心在基层正在成为群众称赞的“便民中心”。

    眉山市实行政务服务与便民服务相结合,将涉及人民群众的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水电气、惠民帮扶等公共服务项目引导进驻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其中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的有16个公益服务部门和10个惠民帮扶部门,进驻人员249人,每天接待群众2000余人次,努力实现“进一道门,办所有事”。为了方便基层群众尤其是农村居民办事,让广大群众就地就近办理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还在全市131个乡镇、1314个村,9849个居民小组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务站。不断延伸的政务服务体系正在成为转变基层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公信力的重要载体。

新津县充分整合公共服务资源,2008年,率先在西南地区建立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集咨询、救助、服务申请、监督投诉、信息发布、舆情分析、协调督办、收集民意等功能于一身,采取“直办、转办、协办、催办、督办”模式,及时处置和办理群众诉求,使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有人办、高效办、办得好”。今年1-6月,共受理群众诉求1348项,群众普遍感到满意。同时,还创造性地建立了“五位一体”(即政府采购、建设工程项目、农村产权、经营性国土出让、户外广告和出租车等特许经营权)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形成了管理、执行、监管既相分离又相制约的公共资源交易新模式。同步开发网上交易服务平台,开展网上报名、电子投标开标、通过网银交付保证金等公开透明的形式,在业主、投标人、交易机构之间建立防火墙;引入电子监察,设置网上同步监控监管节点,有效防止了暗箱操作;在全省率先开通开标、评标视频现场直播,对交易全过程实现电视直播和网络直播,进一步提高了公共资源交易的透明度。今年1-6月,县交易中心共实施各类交易项目305宗,涉及金额7.52亿元,节约财政资金0.42亿元。

通过评议,委员们一致认为:建立政务服务中心推进了政务公开,加快了依法行政进程;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了机关作风,改善了发展环境;加强了权利监督,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建立政务服务中心的决策正确,政务服务中心工作富有成效,各级各部门推进政务服务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反映良好,大家对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及其工作表示满意。

二、政务服务中心发展过程中需进一步完善和解决的问题

(一)政务服务中心定位尚不够明确,职能划分需要进一步界定

委员们普遍认为,虽然我省出台了《四川省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对政务服务中心的机构性质作了规定,明确了政务服务中心的职责、服务内容、监督管理等,但省政务服务中心是省政府办公厅的一个内设机构,地方政务服务中心是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有的是一个事业单位,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政府机构,其行政主体资格、行政职权、行政程序与政务服务中心所管理的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职能不相称,存在着由内设机构或事业单位来管理、协调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单位的现象,行政程序缺乏法规保障和授权。其政务服务中心作为管理协调行政审批部门的法律地位、服务中心与进驻单位的职能划分,服务中心机构的规格等都需要进一步明确。

(二)工作发展不平衡,认识上需要进一步深化

委员们认为,我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虽然许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但发展不平衡。从有关方面提供的综合情况看,各市(州)之间、各县(市、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领导重视,投入到位,工作创新,走在前列;有的地方流于表面,没抓住关键环节;有的地方重点不突出,推进力度不大;有的地方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还存在阻力。政府各部门之间工作推进不平衡。个别部门“三项制度”落实不彻底,反映在群众满意度需要提高上;个别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精简不到位,反映在可精简的行政审批事项而未精简上;个别部门行政审批授权不到位,反映在担任窗口首席代表的人员职级高低不同、现场办结率不高上;个别部门行政审批职能集中不到位,反映在行政审批事项“一个窗口进、不同窗口出”仍然存在上。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对政务服务中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导致工作不到位。

(三)硬件滞后,省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场地需要尽快落实、办公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一是办公场地太小。省政务服务中心现有办公场地9000平方米,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不少服务对象反映“办公环境差,空间狭小,影响职工与办事群众健康”。办公场地已事实上成为制约省政务服务中心提高办事效率的瓶颈。二是内部设施需要改进。大厅内部指示牌和向导台不明显,有网友反映“电梯太绕了,搞不清楚,摸不着头脑,建议多设点指路牌”。便民设施不能满足需要,“文印、复印、图文传真点少,等待时间长。”还有委员调查发现文印、复印、刻章收费标准偏高。电子政务大厅建设步伐较慢,进入省政务服务中心54个部门中,仅有16个部门有业务专网,15个部门业务专网接入省政务服务中心,部门业务专网建设滞后于发展需要。省、市(州)、县(市、区)纵向审批监督平台专网建设也较为迟缓。三是办事停车难。四川省、成都市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同址办公,办事人员多,由于停车配套服务跟不上,造成网友“花哥”反映的情况时有发生:“停车太难了,经常办事只需几分钟,找个停车地点要一个小时。”且周边停车场管理不规范,存在乱收费现象。

(四)软环境不足,政务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一是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从网上评议反馈和现场查看监察窗口投诉记录看,个别窗口人员服务意识淡漠、服务态度差、业务不熟悉。网上回帖显示,有的窗口人员“只能机械地照章办事,少有能够提供具体指导意见的,即使照章办事,业务水平也有待提高。”二是周边环境有待整治。“省政务服务中心周围,滞留众多的办证‘串串’,我们一到门口,他们就蜂拥而上,这是否说明政府工作还有改进空间?”服务对象代表徐宪涛的疑问在省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对象座谈会上引起了大家共鸣,急待解决。三是窗口工作机制有待创新。服务对象代表杨俊超反映,“由于行政审批工作环环相扣,使得遇到某个人员不在岗情况下,事情就无法办,不能做到立等可取”。四是办事流程有待统一。服务对象代表朱月樵女士反映,同一事项在不同地区的办事流程不相同,所需申报材料也不一样,给群众和企业办事带来不便。五是绩效考核标准有待改进。评议组到部门调研时发现,行政效能绩效考核未能区分不同类型和审批事项性质,存在“一刀切”现象,影响部门的积极性。

(五)对派驻窗口的管理和窗口工作人员关心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窗口工作人员轮换不规范。有的部门半年一轮换,有的部门一年一调整,有的部门几年不调整,造成窗口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出现了个别素质不高、业务不熟、责任心不强的人员被派驻窗口工作的情况。二是对窗口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普遍认为应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人文关怀。窗口的工作人员一直处在现代化手段严格监控下工作,比在本单位工作要求更严、更高,付出更多,而他们又集中在政务服务中心办公,长时间远离所属单位,存在被单位边缘化的现象,民主推荐时往往得票低,影响晋升提拔。

三、促进政务服务中心发展的整改建议

(一)提高认识,不断深化政务服务体制改革

进一步提高和深化对政务服务中心的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一把手亲自抓。一是由政府及各部门副职分别兼任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和首席代表,提高决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和“两集中、两到位”全面落实。二是继续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公示,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三是进一步拓展并联审批项目和部门,加快并联审批系统升级,不断深化和完善并联审批。四是科学区别对待办证类公共服务事项与审批类事项、备案类事项与核准类事项,不断优化行政效能建设绩效考核体系。五是科学制定审批流程,规范省、市(州)、县(市、区)相同层级、相同类型地区行政审批项目名称、数量、流程、申请条件、申报资料及政务服务中心进驻部门、服务事项标准。六是结合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深入探索行政审批权集中后,机关内设机构精减和职能转变问题,真正变审批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

(二)制定政务服务条例,把政务服务纳入法制化轨道

建议省人大加快地方立法步伐,尽快制定出台政务服务条例,将政务服务中心纳入各级政府的行政序列,将其明确为具有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功能的综合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的规范名称、机构性质、职能职责、服务范围、监督管理和自身建设,解决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机构级别、领导职数、人员编制、运行经费等问题。明确政务服务中心与入驻窗口部门之间的职权划分,明确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之间的关系,将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三)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力度,尽快落实省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场地

一是高度重视省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场地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尽早实现四川省和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场地分离,打造标准化的省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场地。二是完善办公场地内部设施,增加办事指引牌,设置“咨询服务台”,开辟“便民服务台”和“商务服务区”,为办事者提供书写文具、打印复印、图文传真、公用电话、代刻公章等便民服务,并确保收费合理。三是加强电子政务大厅建设,不求豪华,但求庄严实用,按不同层级将全省各级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成风格一致、内容规范、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服务中心。四是加快专网横向和纵向连接步伐,完善政务服务网络体系,实现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与窗口所在部门之间审批业务的“前后协同审批”和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中心之间的网上“上下协同审批”。五是进一步强化审批和监管衔接,完善行政电子监察系统,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察体系。

(四)进一步拓展政务服务功能,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各部门的成功经验,开展配套服务、提供便民服务,将服务功能由行政审批向政府重点监管行业和服务领域拓展,按不同行政层级职能划分,省、市(州)重点突出行政审批和资源配置,县(市、区)、乡(镇)创造条件兼顾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在全省形成集行政审批、公共资源配置、行政监察和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一是向工程招标和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拓展,建立健全招标投标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二是向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拓展。省政务服务中心应加快集中统一办理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保、住房公积金等公共服务事项步伐;各市(州)、县(市、区)应从本地实际出发,把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与国土资源的“招拍挂”等公共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应积极将结婚证、准生证、身份证等有关证件办理项目纳入便民服务中心。三是拓宽行政监督投诉渠道。延伸行政电子监察范围,完善投诉专线、信箱和网上投诉平台建设。四是引入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将与行政审批相关的检验、检测、评估、论证、代理等中介服务事项纳入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规范管理,确保公正,使行政审批更加顺利、更加便捷。

(五)加强队伍建设,妥善解决好政务服务中心干部的实际问题

一是严格选派管理。统一规范轮换制度,科学设定轮换时限,各驻窗口部门首先要选好首席代表,增强首席代表权威,确保充分授权。注意选派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作风硬的优秀骨干到窗口工作,确保服务质量。二是抓好学习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和廉政纪律,做到对政策法规了解,对业务融会贯通,对各种诱惑不为所动,打造一支精干高效、作风优良的窗口工作人员队伍。三是强化管理考核。认真落实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岗位责任;充分利用电子监察系统、投诉窗口、投诉电话和媒体监督;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市民代表等参评监督;完善并落实好《政务服务中心部门窗口考核办法》。四是完善激励机制。切实把窗口建成培养锻炼优秀干部的重要阵地,创新激励手段,将窗口工作经历计作基层工作经历,优先考虑服务质量高、公众评价好、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的提拔晋升,切实在政治上、生活上给予关心,营造窗口工作人员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