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的古义和金义:蜂蜜、决明子、艾叶的营养与食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11:43

蜂  蜜

原料介绍

蜂蜜是由蜜蜂采集植物蜜腺分泌的汁液酿成。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以稠如凝脂、味甜纯正、清洁无杂质、不发酵者为佳。蜂蜜的主要成分为糖类,其中60%~80%是人体容易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主要作为营养滋补品、药用和加工蜜饯食品及酿造蜜酒之用,也可以替食糖作调味品。

  蜂蜜是一种天然食品,味道甜蜜,所含的单糖,不需要经消化就可以被人体吸收,对妇、幼特别是老人更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因而被称为“老人的牛奶”。

  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据分析,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铁、钙、铜、锰、钾、磷等多种有机酸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以及果糖、葡萄糖、淀粉酶、氧化酶、还原酶等,具有滋养、润燥、解毒之功效。

  蜂蜜(英文:Honey),是昆虫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

  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80%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分钟的发酵,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内温度经常保持在35℃左右,经过一段时间,水份蒸发,成为水分含量少于20%的蜂蜜,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 蜂蜜的成分除了葡萄糖、果糖之种还含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不多的营养价值,1kg的蜂蜜含有2940kcal的热量。

  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低温时会产生结晶,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不仅仅是在冰箱里,即使冬天放在室内储藏也会产生结晶。当加热时结晶又会重新变回液体,并不是质量的问题。当蜂蜜中含有很多杂质时便不会结晶。人们有时会以在低温下是否结晶来区分纯蜂蜜和加糖的蜂蜜,然而,将蜂蜜中的杂质过滤掉,也可以令蜂蜜不产生结晶,所以这方法并不可靠。

  蜂蜜的保存性非常好。曾经有美国考古学者T.M.Davis在埃及的金字塔中发现约3300年前的瓶装蜂蜜完全没有变质的记录,所以有人说蜂蜜是唯一不会变坏的食品。

  蜂蜜水分含量少,细菌和酵母菌都不能在蜂蜜中存活,但某些厌氧菌(如肉毒杆菌)可以以非活性的孢子形态存在其中,因为婴幼儿肠胃消化器官不发达,胃酸的分泌较差,所以,一岁内的婴儿不要食用没有经过消毒的蜂蜜。蜂蜜中孢子并不会繁殖产生毒素,一般情况下,蜂蜜中的厌氧菌也没有在人体内繁殖的危险。

  蜂蜜比蔗糖(砂糖的主要成份)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因为蜂蜜是由单糖类的葡萄糖和果糖构成,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而不需要酶的分解。

蜂蜜的成分和性质

  蜂蜜中含葡萄糖和果糖,约占65-80%;蔗糖极少,不超过8%;水分16-25%;糊精和非糖物质、矿物质、有机酸等含量在5%左右。此外,还含有少量的酵素、芳香物质和维生素等。蜜源植物品种不同,蜂蜜的成分也不一样。

  新鲜成熟的蜂蜜,为粘稠的透明或半透明的胶状液体,有的蜂蜜在较低的温度下放置,可以逐渐凝结成晶体。蜜的比重为1.401-1.443。

  蜜的颜色从水白色到深琥珀色,差别较大,因为蜜源植物的品种不同,蜂蜜具有不同花的特殊芳香。

  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蜂蜜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容易被人体吸收。1公斤成熟的蜂蜜发热量为3,280大卡。

  蜂蜜对某些慢性病还有一定的疗效。常服蜂蜜对于心脏病、高血压、肺病、眼病、肝脏病、痢疾、便秘、贫血、神经系统疾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等 都有良好的辅助医疗作用。外用还可以治疗烫伤、滋润皮肤和防治冻伤。

营养分析

  1、蜂蜜能改善血液的成分,促进心脑和血管功能,因此经常服用于心血管病人很有好处;

  2、蜂蜜对肝脏有保护作用,能促使肝细胞再生,对脂肪肝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食用蜂蜜能迅速补充体力,消除疲劳,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4、蜂蜜还有杀菌的作用,经常食用蜜糖,不仅对牙齿无妨碍,还能在口腔内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5、蜂蜜能治疗中度的皮肤伤害,特别是烫伤,将蜂蜜当做皮肤伤口敷料时,细菌无法生长;

  6、失眠的人在每天睡觉前口服1汤匙蜜糖(加入1杯温开水内),可以帮助尽快进入梦乡;

  7、蜂蜜还可以润肠通便(此说法只适用于槐花蜜、椴树蜜等,不适用于枣花蜜)。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适宜老人、小孩、便秘患者、高血压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食用;

  2、不适宜糖尿病患者、脾虚泻泄及湿阻中焦的脘腹胀满、苔厚腻者食用。

  3、1岁以内的婴儿不宜食用。这是因为蜜蜂儿在花中采蜜时,难免会将一些有毒、有害的植物花粉也采集在内,吃了以后可引起中毒或过敏反应。另外,肉毒杆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极易在蜜蜂儿采花粉是混入蜂蜜,并在酿蜜时的缺氧环境中大量繁殖,分泌毒性极大的肉毒杆菌毒素。一旦中毒没有特效的解毒剂,死亡率极高。因此,婴儿不应吃蜂蜜。

食物相克

  蜂蜜的营养成分比较复杂,葱蜜同食后,蜂蜜中的有机酸、酶类遇上葱中的含硫氨基酸等,会发生有害的生化反应,或产生有毒物质,刺激肠胃道而导致腹泻。

制作指导

  1、食用蜂蜜时用温开水冲服即可,不能用沸水冲,更不宜煎煮;

  2、蜂蜜不能盛放在金属器皿中,以免增加蜂蜜中重金属的含量。

  3、食用蜂蜜时应先独饮蜂蜜,后饮温水.

食疗作用

  牛奶+蜂蜜做早餐最营养

  据报道,德国营养学家古斯拉教授指出,蜂蜜之所以成为早餐必备之品,与其营养价值有关。德国营养学会临床实验表明,蜂蜜含有葡萄糖、果糖、蛋白质、酶、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常吃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防止贫血、神经官能症、肝病、心脏病、肠胃病等。

  蜂蜜与牛奶搭配食用,能起到最佳的互补效果。蜂蜜作为单糖,含有较高的热能,可直接被人体吸收;而牛奶尽管营养价值较高,但热能低,单饮不足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用牛奶加蜂蜜做早餐,人体不仅能够吸收足够的热能,所补充的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健康物质也更全面,可以让人整个上午都精神充足。而且,牛奶和蜂蜜中都含有能治疗贫血症的铁等矿物质,二者的分子结构不会相互抵抗,而是能很好地结合,有效提高血红蛋白的数目,并产生酵素来分解体内有害菌,增强免疫力,起到活化细胞的作用。

  蜂蜜的美容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内服或外用蜂蜜,能有效改善营养状况,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增强皮肤的活力和抗菌力,减少色素沉着,防止皮肤干燥,使肌肤柔软、洁白、细腻,并可减少皱纹和防治粉刺等皮肤疾患,起到理想的养颜美容作用。

  直接食用:蜂蜜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每日早、晚各服天然成熟蜂蜜20-30克,温开水冲服,就可增强体质,滋容养颜,使女士们更健康更美丽。

  直接涂抹:把蜂蜜涂抹于皮肤外表,蜂蜜中的葡萄糖、果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直接作用于表皮和真皮,为细胞提供养分,促使它们分裂、生长。通常涂抹的方法是:将蜂蜜加2-3倍水稀释后,每日涂敷面部,并适当地进行按摩。也可用纱布浸渍蜂蜜后,轻轻擦脸,擦到脸部有微热感为止,然后用清水洗净。

  蜂蜜橄榄油面膜:取蜂蜜100克和橄榄油50克混合,加热到40℃,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匀。用时将混合膏涂到纱布上,覆盖于面部,20分钟后揭去洗净,每周2-3次。此面膜能防止皮肤衰老、消除皱纹、润肤祛斑,皮肤干燥者尤为适宜。

  蜂蜜牛奶面膜:取蜂蜜10克,鲜牛奶10毫升,蛋黄1个搅拌均匀,调制成膏状,洗脸后涂于面部,20分钟后洗去,每日1次。此面膜能营养皮肤,防止脸面皱纹,促使皮肤白嫩。

  蜂蜜洗浴美容法:可用蜂蜜500克,鲜菊花100克(干品25克),先将菊花加水煎煮,二沸后去渣取汁,与蜂蜜一同加入到洗澡水中,浸泡全身约2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每3-5日沐浴1次,可使皮肤光洁细腻,并有美容、香身的作用。

  蜂蜜配生姜能有效去除老年斑

  中医认为老年斑的产生与气血运行不畅有一定的关系,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等功效,其辛温发散的作用可促进气血的运行;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生姜里含有的辛辣成分“姜辣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效果,可以快速清除自由基,抑制体内过氧化脂质的产生,因而可防止或减少脂褐素的沉积,其抗氧化作用比目前最常用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的作用更强。

  而蜂蜜具有补中润燥,缓急解毒的作用,通过其补益作用可促进人体气血的化生,维持气血的正常运行;现代医学研究亦表明,蜂蜜中也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黄酮类化合物等,对自由基有很强的“杀伤力”。但是,生姜具有发散作用,年老体弱,表虚自汗者不宜久服,否则易耗气伤阴,蜂蜜的补益作用则可以避免服用生姜后出汗过多,导致人体阴液过度耗伤的不良反应,二者“互补互利”。

  食疗方:老年人可取新鲜生姜片10―15克,用200―300毫升开水浸泡5―10分钟,待水温冷却至60℃以下时,加入10―15克蜂蜜搅匀饮用。需要注意的是,加入蜂蜜时,水温不可过高,否则会破坏其中的维生素C,降低其抗氧化能力。长期坚持服用,不仅能从一定程度上防止老年斑继续生长,而且还可能使已经出现的老年斑渐渐变浅、缩小。

蜂蜜的对症

  去火的:黄连蜜、枇杷蜜、荆花蜜、紫云英蜜、槐花蜜

  美容养颜的:雪脂莲蜜(苕子蜜)、野玫瑰蜜、益母草蜜

  对肺有好处的:枸杞蜜、柑橘蜜、枇杷蜜

  对胃有好处的:桂花蜜、五味子蜜、枣花蜜、柑橘蜜、芝麻蜜

  对失眠有好处的:龙眼蜜、五味子蜜、枣花蜜

  只有槐花蜜、椴树蜜等才可以通便,枣花蜜是不能通便的,便秘患者食用后会加重病情。

食用方法

  一、食用方法,新鲜蜂蜜可直接服用,也可配成水溶液服用,但绝不可用开水冲或高温蒸煮,因为加高温后有效成份如酶等活性物质被破坏蜂蜜。蜂蜜最好使用40度以下温开水或凉开水稀释后服用。

  二、服用剂量:作为治疗或辅助治疗,成人一天100克,不要超过200克,分早、中、晚三次服用,儿童食用量为30克最好,但应视年龄大小而定。用于治疗,以两个月为一个疗程;作为保健服用量可酌情降低,一般每天10~50克。

  三、不可以用开水冲或高温蒸煮蜂蜜,因为不合理的加热,会使蜂蜜中的营养物质严重破坏,蜂蜜中的酶失活,颜色变深,香味挥发,滋味改变,食之有不愉快的酸味。

  四、蜂蜜的食用时间大有讲究,一般均在饭前1-1.5小时或饭后2-3小时食用比较适宜。

蜂蜜吃法:枣仁蜂蜜茶缓解神经衰弱

  炒酸枣仁15克,枣花蜂蜜[2]90克。将炒酸枣仁放入杯中,冲入沸水,候温,调入蜂蜜,代茶饮用,每晚1剂,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

  保健专家认为,酸枣仁具有养心安神、益阴敛汗之功效;蜂蜜具有益智安神、改善睡眠的作用。故此方对神经衰弱有一定疗效。推荐蜂蜜种类为枣花蜂蜜,如积安堂枣花蜂蜜

  需要提醒的是,神经衰弱患者要根据症状辨证用药,才能收到显著疗效。本方的辨证要点为:失眠、多梦、乏力、心慌、舌苔不厚。如果烦躁不安,或舌苔厚,即使是神经衰弱也不可用本方。另外,在诊断神经衰弱时还应注意与其他疾病鉴别,排除结核病、肝炎、风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等慢性消化性疾病,以及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心理障碍等疾病导致的失眠

其他相关

  《金匮要略》:“生葱不可共蜜食之,杀人。”

  《本草纲目》:“生葱同蜜食作下痢。”

  《本草新编》:“蜜[3]有黄、白之分,其功用同乎?曰∶世人以白蜜为上。不知采黄花则蜜黄,采白花则蜜白。黄胜于白,而世人未知也。”

  1、不宜与豆腐同食。豆腐味甘、咸,性寒,能清热散血。与蜂蜜同食易导致腹泻。同时蜂蜜中的多种酶类,豆腐中的多种矿物质、植物蛋白、有机酸等,二者同食不利于人体的生化反应。

  2、不宜与韭菜同食。韭菜含维生素C丰富,容易被蜂蜜中的矿物质铜、铁等离子氧化而失去作用。另外,蜂蜜可通便,韭菜富含纤维素而导泻,容易引起腹泻。

  3、不能用沸水冲饮。蜂蜜含有丰富的酶、维生素和矿物质,若用沸水冲饮,不仅不能保持其天然的色、香、味,还会不同程度地破坏它的营养成分。因而最好用不超过35℃的温水冲饮。

识别蜂蜜

  识别掺假蜂蜜:

  一看:

  普通的消费者在购买时应仔细察看外包装并尽可能购买一等品。

  二倒:

  由于含水量较低,优质蜂蜜很粘稠。假如把密封好的瓶子倒转过来,封在瓶口的空气上浮起来明显比较“费力”。

  三拉:

  用牙签搅起一些蜂蜜向外拉,好的蜂蜜往往可以拉出又细又透亮的“黄金丝”,有的甚至可以长达1尺而不断。

  四烫:

  当肉眼无法分辨时,消费者可以拿一根烧红的铁丝检验一下。如果是好的蜂蜜,铁丝插进去之后能看到清烟冒出来,但闻到的还是瓜果花朵的香味。如果是掺了白糖的,则会散发焦糊味。

  五摩:

  如果购买乳白色或淡黄色的“结晶蜜”,只要挑出来放在手背上轻轻摩擦片刻,那些比食用精盐略细的颗粒就会溶解。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用来“检验”蜂王浆。

  六尝

  冲入温水后,优质蜜水会变成絮状的乳白色液体。如果直接品尝未经稀释的蜂蜜,下咽时甚至会感觉甜得“腻”喉咙。

  七品

  一般假蜂蜜是用白糖做的,为了防止白糖沉淀,在制作过程在会加一些白矾,用筷子沾点放在舌头上,甜味过去,要是能品到涩涩的,就是假货,尽量不要食用。

  蜂蜜的气味鉴别

  进行蜂蜜气味的感官鉴别时,可在室温下打开包装嗅其气味。必要时可取样品于水浴中加热5分钟,然后再嗅其气味。

  良质蜂蜜——具有纯正的清香味和各种本类蜜源植物花香味。无任何其他异味。 次质蜂蜜——香气淡薄。

  劣质蜂蜜——香气很薄或无香气,有发醇味,酒味及其他不良气味。

  蜂蜜加糖的鉴别

  假蜂蜜[1]是用蔗糖(白糖或红糖)加碱水熬制而成,其中没有蜜的成分,或是蜜的成分很少。其品质特点是,没有自然的蜂蜜花香气味,而有一股熬糖浆的气味,品尝时无润口感,有白糖水的滋味。

  为了进一步确认假蜂蜜,可用一根烧红的粗铁丝,插入蜂蜜内,冒气的是真货,冒烟的是假货。也可采用荧光检查。取可疑蜂蜜1份与2.5份水混合均匀,向不透光的载玻片上涂2~3毫米厚层,或放在不透荧光的试管中,在暗室中进行荧光观察。一般在天然蜂蜜中,颜色呈黄色略带绿色的,是优质蜂蜜,如果色泽草绿、蓝绿,则是劣质蜂蜜,若色泽呈灰色的,则是用蔗糖调制成的假蜂蜜。

食蜜禁忌

  以下人群要特别注意不宜食蜜:

  1、未满一岁的婴儿不宜吃蜂蜜:蜂蜜中会含有肉毒杆菌,可引起婴幼儿中毒症状,小于6个月的婴儿更容易感染此病。中毒症状常发生于吃完蜂蜜或含有蜂蜜食品后的8~36小时,症状常包括便秘、疲倦、食欲减退。虽然婴儿发生肉毒杆菌感染的几率很小,但医生还是建议:在孩子满1岁以前,不要给他吃蜂蜜及其制品。

  2、糖尿病人不能服用蜂蜜,每百克蜂蜜碳水化合物中葡萄糖约为35克,果糖40克左右,蔗糖约2克,糊精约1克。葡萄糖和果糖均为单糖,进入肠道后无需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入血,使血糖升高,蔗糖和糊精略经水解后即可被吸收,因此,蜂蜜的升血糖作用特别明显。从这一点来看,糖尿病人是不能服用蜂蜜的。

蜂蜜种类

  我国土地辽阔,蜜源种类繁多,生产方式又多样,所以我国蜂蜜种类也很多,主要以单花蜜为主。

  1、根据来源分类

  我们知道,蜜蜂酿造蜂蜜时,它所采集的‘加工原料”的来源,主要是花蜜,但在蜜源缺少时,蜜蜂也会采集甘露或蜜露因此我们把蜂蜜分为天然蜜和甘露蜜。

  天然蜜就是蜜蜂采集花蜜酿造而成的。、它们来源于植物的花内蜜腺或在外蜜腺,通常我们所说的蜂蜜指的就是天然蜜,又因来源于不同的蜜源植物,又分为某一植物花期为主体的各种单花蜜,如荔枝蜜、刺槐蜜、紫云英蜜、油菜蜜、枣花蜜、野桂花蜜、读上、椴树蜜等。

  蜜蜂虽然在某一个时期只从一种植物上采集花蜜,但是,大多数的蜂蜜中常常含有几种类型植物的花粉或花蜜,例,南方荔枝花末期接着有龙眼花,油菜花末期接着有紫云英开花,所以龙眼蜜里必含有荔枝蜜的成分,紫云英流蜜末期必有少量的油菜蜜成分。在一般情况下,蜂蜜是以一种或几种主要来源的花名来命名的。一般地说,某单花蜜就是该蜜源植物的花粉比例占给对优势,例如在东北的椴树蜜中,椴树花粉应占绝对优势、但也有许多植物同时开花而取到的蜜,因它有两种以上的花粉混杂在一起,一般称为杂花蜜,或百花’蜜。

  当人们对蜜原植物不了解之前,只以生产季节把蜂蜜分为春蜜,夏蜜、秋蜜和冬蜜。

  甘露蜜是蜜蜂从植物的叶或茎上采集蜜露或昆虫代谢物——甘露所酿制的蜜、蚜虫吸取了植物的汁液经过消化系统的作用,吸取了其中的蛋白质和糖分,然后把多余的糖分和水分排泄出来,洒在植物的枝叶上蜜蜂就以它为原料酿造成甘露蜜。

  2、根据物理状态分类

  蜂蜜在常温、常压下,具有两种不同的物理状态,即液态和结晶态(无论蜂蜜是贮存于巢蜜中,或者从巢房里分离出来)一般情况下,刚分离出来的蜂蜜都是液态的,澄清透明流动性良好、经过一段时间放置以后,或在低温下,大多数蜂蜜形成固态的结晶、因此人们通常把它分为液态蜜和结晶蜜。

  结晶蜜由于晶体的大小不同,可分为大粒结晶、小粒结晶和腻状结晶、结晶颗粒直径大干0.5微米的为大植结晶;颗粒直径小于0.5微米的为小粒结晶;结晶颗粒很小,看起来似乎同质的,称为腻状结晶或油脂状结晶。

  3、根据生产方式分类

  按生产蜂蜜的不同生产方式,可分为分离蜜与巢蜜等。

  分离蜜,又称离心蜜或机蜜,是把蜂巢中的蜜牌取出,置在摇蜜机中,通过离心力的作用摇出,并经过滤的蜂蜜,或用其他方法从蜜牌中分离出来的蜜。这种新鲜的蜜一般处于透明的液体状态,有些分离蜜经过一段时间就会结晶、例如油菜蜜取出不久就会结晶。有些蜂蜜在低温下或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出现结晶。

  巢蜜,又称格子蜜、利用蜜蜂的生物学特世,在规格化的蜂巢中,酿造出来的连巢带蜜的蜂蜜块、巢蜜既具有分离蜜的功效,又具有蜂巢的侍性,是一种被誉为最完美、最高档的天然蜂蜜产品。人们根据蜜源植物的流蜜规律及蜜蜂封盖蜜脾的习性,可以按照不同的格式生产单蜜、一个巢框可以分为4块、8块、12块不等。实验证明只要外界蜜源充足,无论大小方格,蜜蜂都能够造牌、灌蜜、封盖。单蜜块面积越大,封盖越快。市场上出售的巢安是用透明无毒的硬塑料做成大小及形状不同的格子或把盖封好的全蜜牌用刀分割成一定形状的蜜块硬塑料盒装的巢蜜,先制作一定格式的巢框,然后将小块的巢础嵌入格内,装进巢框后放入采蜜群中,让蜜蜂在格子内营造巢脾、贮蜜、封盖成巢蜜、巢蜜有双面和单面的、酿制成符合规格的巢蜜后,取下成熟的巢蜜块,装盒、包装,即成为市场上的商品巢蜜。

  4、根据颜色分类

  蜂蜜随着蜜源植物种类不同,颜色差别很大。无论是单花还是混合的蜜种,都具有一定的颜色,而且,往往是颜色浅谈的蜜种,其味道和气味较好。因此,蜂蜜的颜色,既可以作为蜂蜜分类的依据,也可作为衡量蜂蜜品质的指标之一。一般认为,浅色宜在质量上大多优于深色蜜。在国际币场上蜜分为特种蜜(单花蜜〕和混合蜜、蜂蜜之间存在着色泽差异,将其分为水白色、特白色、白色、特浅琥珀色、浅琥珀色、琥珀色及深琥珀色7个等级、其区分颜色的依据是普方特比色仪、根据普方特 比色仪读数分级如下:

  水白色 8 MM

  特白色 8-17 MM 

  白色 17-34 MM

  特浅琥珀色 34-50 MM

  浅琥珀色 50-85 MM

  琥 珀色 85-114 MM

  深琥珀色 114-140MM

蜂蜜的颜色

  主要品种蜂蜜的颜色(摘自蜜蜂学)

  资料里描述,蜂蜜的颜色从水白色到深琥珀色不等。

  蜜蜂学上描述如下:

  油菜蜜:特浅琥珀色

  紫云英:浅琥珀色

  椴树蜜:特浅琥珀色

  枣花蜜:琥珀色

  槐花蜜:水白色、透明

  荆条蜜:特浅琥珀色

  苕子蜜:特浅琥珀色

  草木樨:浅琥珀色,浓稠透明

  乌桕蜜:琥珀色

  芝麻蜜:浅琥珀色

  荔枝蜜:浅琥珀色

  龙眼蜜:琥珀色

  棉花蜜:水白色

  紫苜蓿:浅琥珀色

  胡枝子:浅琥珀色

  鸭脚木:浅琥珀色

  向日葵:浅琥珀色

  野茶密:特浅琥珀色

  野坝子:特浅琥珀色

  香薷蜜:浅琥珀色

  柿树蜜:浅琥珀色

  白刺花:浅琥珀色

  桉树:深琥珀色

  柑橘蜜:浅琥珀色

蜂蜜在什么时候喝最好

  一年之中,秋季最佳 ;一天之内,晨起为好

  食用蜂蜜一般方法是早、晚各一次,每次25克50克,以不超过 60℃温开水冲服,或在进早餐时把蜂蜜涂抹在面包、馒头片上,也可把蜂蜜放入温和的豆浆、牛奶中食用。

  对于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可在参加运动或劳动前后服用,以 利提高血糖,增强体力或迅速消除疲劳。蜂蜜中含有生物活性酶,在 高温下易破坏,所以不要用温度很热的开水、牛奶或豆浆冲服。

  用于治疗疾病,每日服用蜂蜜的剂量可增加到50克100克。如 习惯性便秘患者,每天早晨服50克左右蜂蜜。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除了蜂蜜与中药配伍外,每天早或晚服用蜂蜜50克100克。 蜂蜜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因此是老人、儿童、运动员、孕妇、重体力劳动者和病弱者的理想滋补品。

  蜂蜜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据分析,蜂蜜中含有丰富的果糖,葡萄糖,维生素C、K、B1、B2,多种有机酸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等。

  不要用蜂蜜喂养一周岁以下的婴儿

  一些年轻的父母喜欢在宝宝饮用的牛奶中添加蜂蜜。但是,国外的科学家发现,一周岁以下的婴儿食用蜂蜜及花粉类制品,可能因肉毒杆菌污染,引起宝宝食物中毒。这是因为:土壤和灰尘中往往含有被称为“肉毒杆菌”的细菌,蜜蜂在采取花粉酿蜜的过程中,有可能会把被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微量的毒素就会使婴儿中毒,严重者先出现持续1至3周的便秘,而后出现弛缓性麻痹、婴儿哭泣声微弱、吮乳无力、呼吸困难。而成人却不会因此中毒。这是因为肉毒毒素是在肉毒杆毒的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成人抵抗力强,可抑制肉毒杆菌的繁殖,婴儿由于肠道微生物生态等平衡不够稳定,抗病能力差,致使食入的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中毒。

  蜂蜜的食用方法

  1、不可以用开水冲或高温蒸煮蜂蜜,因为不合理的加热,会使蜂蜜中的营养物质严重破坏,蜂蜜中的酶失活,颜色变深,香味挥发,滋味改变,食之有不愉快的酸味。高温使蜂蜜特有的香味和滋味受到破坏而挥发,抑菌作用下降,营养物质被破坏,因此,蜂蜜最好使用60℃以下的温开水或凉开水稀释后食用,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用冷开水冲蜂蜜饮食,能消暑解热,是很好的清凉保健饮料。

  2、蜂蜜的食用时间大有讲究,一般均在饭前1-1.5小时或饭后2-3小时食用比较适宜。但对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则应根据病情确定食用时间,以利于发挥其医疗作用。如在饭前一个半小时食用蜂蜜,它可抑制胃酸的分泌;如在食用蜂蜜后立即进食,它又会刺激胃酸的分泌;温热的蜂蜜水溶液能使得胃液稀释而降低胃液酸变,而冷的蜂蜜水溶液却可提高胃液酸多,并能刺激肠道的运动,有轻泻使用。因此,胃酸过多或肥大性胃炎、特别是胃和十二脂肠溃汤的患者,宜在饭前1小时半食用温蜂蜜水,不仅能抑制胃酸的分泌,而且能使胃酸降低,从而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而胃酸缺乏或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宜食用冷蜜水后立即进食。神经衰弱者在每天睡觉前食用蜂蜜,可以促进睡眠,因为蜂蜜有安神益智和改善睡眠的作用。

  常食蜂蜜可保健康长寿

  蜂蜜是工蜂采花蜜在巢中酿成。根据采蜜季节不同而有春、夏、冬蜜之分,以冬蜜质量最好。从野外如树上、岩洞等采取者称为野蜂蜜,又叫石蜜或岩蜜,质量最好,但产量有限,因而市面上见到的多是人工养蜂所取的蜂蜜。蜂蜜对人体健康的好处早已为人们认识。《神农本草经》把蜜列为有益于人的上品,古希腊人认为蜂蜜是“天赐的礼物”,而印度的《吠陀经》则说蜂蜜可益寿延年。我国梁代名医陶弘景说过:“道家之丸,多用蜂蜜,修仙之人,单食蜂蜜,谓能长生。”这种说法虽有夸张之嫌,但仍充分说明了蜂蜜在营养及医疗上的作用。

  营养分析表明,蜂蜜中含有大约35%葡萄糖,40%果糖,这两种糖都可以不经过消化作用而直接被人体所吸收利用。蜂蜜还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维生素B1、B2、B6及铁、钙、铜、锰、磷、钾等。蜂蜜中含有淀粉酶、脂肪酶、转化酶等,是食物中含酶最多的一种。酶是帮助人体消化、吸收和一系列物质代谢及化学变化的促进物。蜂蜜的气味芳香可口,从营养和保健价值来看,不仅是滋补、益寿延年之品,又是治病之良药。

  蜂蜜作为药用,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功效良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蜂蜜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润燥也;解毒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创伤之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

  在临床上,蜂蜜不仅可以治疗胃炎,还可以在蜂蜜中加上某些药物治疗溃疡病。如每晨用温开水冲蜂蜜6克,空腹服或用丹参15克,木香6克,炙甘草6克,煎汁冲蜂蜜服,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各种胃痛症。为什么蜂蜜有此疗效呢?原来蜂蜜是一种潜在的碱性食物,它所含的锰等无机盐,有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同化作用,从而减轻胃肠负担而缓解症状。

  若用蜂蜜30克,炒枣仁末15克,分2次冲服,有很好的宁心安神作用,可治心慌、失眠、健忘、多梦。如加入五味子9克,柏子仁9克,还可以增强记忆力,改善智能。

  如果高血压、肝脏病、心脏病患者,早晚空腹饮1杯蜂蜜水,对上述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若用丹参、首乌各15克,水煎取汁,冲蜂蜜1汤匙内服,功效更佳。用蜂蜜30克,精盐3克,加凉开水调匀,每天早晚各服1次,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尤其适宜于老年人、体弱者、病后有便秘的患者。

  当有呼吸道病变,出现阴虚肺燥,久咳无痰时,可用款冬花10克,百合15克,玉竹15克,煎水取汁,调入蜂蜜2汤匙饮用。也可在空心雪梨中放进蜂蜜适量,隔水炖服,可消除因气候干燥引起的咽喉干燥、发痒的感觉,并有利于气管中的积痰顺利咳出。因此,呼吸系统疾病治好之后,如能经常饮服蜂蜜,不但可防止旧病复发,还有强壮之功。

  对于生长期的儿童,蜂蜜常是他们紧喜爱的食物,蜂蜜中含有铁和叶酸,常吃可以预防和纠正儿童的贫血。

  此外,蜂蜜还有润肌白肤的作用,由于蜂蜜营养丰富而多样化,又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对于皮肤有滋润作用,尤其是冬季气候干燥时,多吃蜂蜜能防止皮肤皲裂。很多高级的化妆品,是由蜂蜜提炼而成的,可见它对皮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如能长期内服及外敷外涂,有助美容,还能益寿延年。

  食用蜂蜜的注意事项

  1、不宜与豆腐同食。豆腐味甘、咸,性寒,能清热散血。与蜂蜜同食易导致腹泻。同时蜂蜜中的多种酶类,豆腐中的多种矿物质、植物蛋白、有机酸等,二者同食不利于人体的生化反应。

  2、不宜与韭菜同食。韭菜含维生素C丰富,容易被蜂蜜中的矿物质铜、铁等离子氧化而失去作用。另外,蜂蜜可通便,韭菜富含纤维素而导泻,容易引起腹泻.

  蜂蜜造假法:

  蜂王浆制假内幕

  内幕一:蜂王浆中含有一种“10-羟基-2癸烯酸”物质。国际上对含量要求很高,由于一些蜂产品厂家的产品很难达到这个标准,就从大量的蜂王浆中提取这一物质加入到要出口的产品中去,而被提取过后的蜂王浆则“放行”到国内的市面上来,“这无异于在购买被榨干了的甘蔗渣!”一位业内人士愤愤地说。

  内幕二:蜂王浆大批量的储存必须在零下30摄氏度以下,否则其活性物质(如丙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就会“失活”。而一些营养物质失效的蜂王浆则会廉价进入流通市场。

  蜂蜜造假手法五种

  手法一:以假乱真。目前大多数造假者使用“高果糖浆”来代替真正的蜂蜜,郑尧隆认为,目前市场上40%-60%的蜂蜜都是假蜜。

  手法二:在蔗糖水中加入增稠物质,如化合物CMC、变性淀粉(具有膨胀性)等。

  手法三:以次充好。

  手法四:挂羊头卖狗肉。有的蜂蜜在标签上称是纯蜂蜜,但又在配料中写着高果糖浆、蔗糖水等。蜂蜜本身就是一个纯天然的产品,没有半点人为合成的东西,这些企业的蜂蜜标准居然有蔗糖和葡萄糖这样一个配方,根本就不是蜂蜜标准,充其量只能改为“某某糖浆”。

  手法五:“糖+色素”。日前就有一种冒牌为“百花蜜”的假蜜,其原料就是食糖,批发价为每瓶2.7元,但这个价格连同量真蜜的成本都不够,更不用说其他的成本了。还有人在每斤两元左右的白糖中加入一定的化学物质,就变成了一斤多的转化糖。

食疗价值

  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在蜂窠中酿成的蜜糖。又称食蜜、蜜、白蜜、蜜糖、沙蜜、蜂糖。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古代多采用野蜂蜜,野蜂酿蜜于高山岩石间者,有石蜜、崖蜜之称。现在则都是人工养蜂酿蜜。春、夏、秋季均可采收,一般需加水稀释,加热并趁热过滤,滤液浓缩至一定比重。生用,或以小火熬炼至滴水成珠时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润肠燥,解毒。

  [参考]含大量葡萄糖和果糖、少量蔗糖、蛋白质、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甲酸、乙酸、维生素B1、B2、B6、C、K和泛酸、烟酸、胡萝卜素、淀粉酶、转化酶、脂酶,微量的镁、硫、磷、钙、钾、钠、碘等多种盐类。

  为良好的营养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用途]用于脾胃虚弱,体倦少食,脘腹疼痛,或泻痢腹痛;肺燥咳嗽,痰少或干咳;肠燥津枯,大便秘结;疮疡热毒。

  [用法]沸水溶化饮,入膏滋,饮料等。

  [注意]肠滑腹泻者忌生食。

  某些地区生长有大量剧毒的蜜源植物如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博落回、羊踯躅等,蜜蜂采其花粉所酿的蜜,可引起中毒。这种蜜主要含有毒的生物碱,有苦、麻、涩等异常滋味。口服200~300ml,一般在24小时后出现低热、头昏、四肢麻木、恶心呕吐,以致体温升高,有的甚至循环和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这种情况虽属罕见,但应引起注意。

  [附方]

  1,蜂蜜芍药汤:白芍、甘草各9g,煎汤取汁;加蜂蜜30g,溶化服。

  本方取蜂蜜、甘草补脾胃、缓急止痛,白芍敛阴柔肝而止痛。用于脾虚肝旺,肝脾不调所致的脘腹拘急疼痛,少食易饥,饥时发作。

  2,蜂蜜马齿苋车前汤:马齿苋50g,车前草30g,煎汤取汁;加蜂蜜30g,溶化服。

  本方以马齿苋清热解毒,车前草清热利湿,蜂蜜有解毒治痢之功。用于湿热泻痢,少食腹痛,小便短少。

  3,百部蜜膏:百部30g,煎汤取汁,浓缩;加蜂蜜60g,小火煎沸成膏,待冷备用。每次1匙,沸水化服。

  百部是润肺止咳的要药,《续十全方》治暴咳,《千金要方》治久咳,均将其煎浓汁服。加入润肺止咳的蜂蜜共熬成膏服,疗效更佳。用于肺虚久咳、干咳、喉干,或肺痨咳嗽。

蜂蜜的功效

  (一)护肤美容

  新鲜蜂蜜涂抹于皮肤上,能起到滋润和营养作用,使皮肤细腻、光滑、富有弹性。

  用法:

  1、 蜂蜜面膜:用蜂蜜加2-3倍水稀释后,每天涂敷面部。也可用麦片、蛋白加蜂蜜制成面膜敷面,使用时按摩面部10分钟,使蜂蜜的营养成分渗透到皮肤细胞中。

  2、 甘油蜂蜜面膜:取一份蜂蜜,半份甘油,三份水,加适量面粉调和后,制成面膜,每次在脸上敷20分钟左右,再用清水洗净,可使皮肤滑嫩,细腻。

  3、 蛋蜜膜:新鲜鸡蛋一只,蜂蜜一匙,将两者搅拌均匀,用软刷子涂刷在面部后进行按摩。待自然风干后,用清水洗净。每周再次,具有润肤去皱、益颜美容的功效。

  4、 冬季皮肤干燥,可用少许蜂蜜调和水后涂于皮肤,可防止干裂,可豕蜂蜜代替防裂膏。

  (二)抗菌消炎、促进组织再生

  优质蜂蜜在室温下放置数年不会腐败,表明其防腐作用极强。实验证实,蜂蜜对链球菌、葡萄球菌、白喉等革兰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用法:在处理伤口时,将蜂蜜涂于患处,可减少渗出、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

  (三)促进消化

  研究证明,蜂蜜对胃肠功能有调节作用,可使胃酸分泌正常。动物实验证实,蜂蜜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可显著缩短排便时间。

  用法:蜂蜜对结肠炎、习惯性便秘有良好功效,且无任何副作用。蜂蜜可使胃痛及胃烧灼感消失,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数值长高。患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人,常服用蜂蜜,也有辅助作用。

  (四)提高免疫力

  蜂蜜中含有的多种酶和矿物质,发生协同作用后,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实验研究证明,用蜂蜜饲喂小鼠,可以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用法:国外常用蜂蜜治疗感冒,咽喉炎,方法是用一杯水加2匙蜂蜜和1/4匙鲜柠檬汁,每天服用3-4杯。

  (五)促进长寿

  前苏联学者曾调查了200多名百岁以上的老人,其中有143人为养蜂人,证实他们长寿与常吃蜂蜜有关。蜂蜜促进长寿的机制较复杂,是对人体的综合调理,而非简单地作用于某个器官。

  (六)改善睡眠

  蜂蜜可缓解神经紧张,促进睡眠,并有一定的止痛作用。蜂蜜中的葡萄糖、维生素、镁、磷、钙等能够调节神经系统,促进睡眠。

  用法:神经衰弱者,每晚睡前一匙蜂蜜,可以改善睡眠。采自苹果花的苹果蜜的镇静功能较为突出。

  (七)保肝作用

  蜂蜜对肝脏的保护作用,能为肝脏的代谢活动提供能量准备,能刺激肝组织再生,起到修复损伤的作用。

  用法:慢性肝炎和肝功能不良者,可常吃蜂蜜,以改善肝功能。

  (八)抗疲劳

  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可以很快被吸收利用,改善血液的营状况。人体疲劳时服用蜂蜜,15分钟就可明显消除疲劳症状。

  用法:脑力劳动者和熬夜的人,冲服蜂蜜水可使精力充沛。运动员在赛前15分钟服用蜂蜜,可帮助提高体能。

  (九)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东京大学研究人员的大规模临床实验表明,加吃蜂蜜的幼儿与加吃吵糖的幼儿相比,前者体重,身高,胸围,皮下脂肪增加较快,皮肤较光泽,且少患痢疾,支气管炎,结膜炎,口腔炎等疾病。

  用法:体弱多病,体质较差的儿童可多食蜂蜜。患佝偻病的学龄前儿童,每天可两三次服30-50克蜂蜜,可改善佝偻病症状。患感冒儿童,每天两次,每次饮一杯蜂蜜水,可促进感冒痊愈。睡眠不好的儿童,在睡前30分钟喝一杯温蜂蜜水,上床不久便可安然入睡。周岁以内的婴儿不适宜服用蜂蜜。

  (十)保护心血管

  蜂蜜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营养心肌的作用,改善心肌功能,对血压有调节作用。

  用法:患心脏病者,每天服用50-140克蜂蜜,1-2个月内病情可以改善。高血压者,每天早晚各饮一杯蜂蜜水,也有益健康。动脉硬化症者常吃蜂蜜,有保护血管和降血压的作用。

  (十一)润肺止咳

  蜂蜜可润肺,具有一定的止咳作用,常用来辅助治疗肺结核和气管炎。

  用法:虚弱多咳的人可常吃蜂蜜。蜂蜜可用于辅助治疗鼻炎,鼻窦炎,支气管炎,咽炎和气喘。其中,枇杷蜜的止咳作用突出。

  (十二)促进钙吸收

  美国农业部人类营养中心专家发现,蜂蜜能防止中老年妇女因钙流失而引起的骨质疏松。这是因为蜂蜜中的硼能增加雌激素活性,防止钙的流失。

  用法:一匙蜂蜜加上适量的钙补充剂,可增加钙的吸收率。

蜂蜜的等级划分和性状特征

  国家根据蜜源花种和色香味浓度及蜂蜜的理化性状,划分蜂蜜的等级和理化指标。

  一等蜜:

  蜜源花种:荔枝,柑桔,椴树,槐花,紫云英,荆条花等。

  颜色:水白色,白色,浅琥珀色。

  状态:透明,粘稠的液体或结晶体。

  味道:滋味甜润,具有蜜源植物特有的花香味。

  二等蜜:

  蜜源花种:油菜,枣花,葵花,棉花等。

  颜色:黄色,浅琥珀色,琥珀色。

  状态:透明,粘稠的液体或结晶体。

  味道:滋味甜,具有蜜源植物特有的香味。

  三等蜜:

  蜜源花种:乌桕等

  颜色:黄色,浅琥珀色,深琥珀色。

  状态:透明或半透明状粘稠液体或结晶体。

  味道:味道甜,无异味。

  等外蜜:

  蜜源花种:荞麦,桉树等。

  颜色:深琥珀色,深棕色。

  状态:半透明状粘稠液体或结晶体,混浊。

  味道:味道甜,有刺激味。

  注:凡在同等蜜中混入低等蜜时,按低等蜜定。

  凡用旧式取蜜法(如压榨法,锅熬法等)取蜜,蜜液混浊不透明,色泽较深,有刺激味的,可作为等外蜜。

   蜂蜜的医疗保健作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阐述蜂蜜为"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止痛也"。现代中医认为,蜂蜜主要能防治:

(1) 胃肠道疾病:便秘、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儿童痢疾等。

  (2) 神经系统疾病:失眠、头痛。

  (3) 感染性创伤、烧伤、冻伤。

  (4) 美容。

 

 

决 明 子

  【类 别】果实和种子类

  【药 名】决明子

  【英 文 名】Semen Cassiae

  【拉丁名称】Catsia tora Linn。

  【别 名】决明 草决明、马蹄决明、假绿豆。

  【异 名】草决明,羊明(《吴普本草》),羊角(《广雅》),马蹄决明(陶弘景),还瞳子(《医学正传》),狗屎豆(《生草药性备要》),假绿豆(《中国药植志》),马蹄子(《江苏植药志》),千里光(《山西中药志)),芹决(《陕西中药志》),羊角 豆(《广东中药》),野青豆(《江西草药》),猪骨明、猪屎蓝豆、细叶猪屎豆、夜拉子、羊尾豆(《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

  【药 用】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tora的成熟种子亦称为草决明。

  【考证】出自《神农本草经》

  1.陶弘景:决明,叶如茳芒,子形似马蹄,呼为马蹄决明。用之当捣碎。又别有草决明,是萋蒿子,在下品中也。

  2.《纲目》:此马蹄决阴也,以明目之功而名,又有草决明、石决明,皆同功者。草决明即青葙子,陶氏所谓萋蒿是也。决明有二种,一种马蹄决明,茎高三、四尺,叶大于苜蓿而本小末茤,昼开夜合,两两相帖。秋开淡黄花,五出。结角如初生细豇豆,长五、六寸,角中子数十粒,参差相连,状如马蹄,青绿色,入眼目药最良。一种茳芒决明。二种皆可作酒曲,俗呼为独占缸。但茳芒嫩苗及花与角子皆可瀹茹及点茶食,而马蹄决明苗角皆韧苦,不可食也。

  【来源】 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或小决明Cassia tora L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 地】生于村边、路旁和旷野等处。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全世界热带地方均有。

  【植物形态】草决明为一年生、直立、粗壮草本,高1~2米。偶数羽状复叶,长4~8厘米,叶柄上无腺体,叶铀上每对小叶间有棒状的腺体1枚;小叶3对,纸质,倒心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2~6厘米,宽1.5~2.5厘米,顶端钝而有小尖头,基部渐狭,偏斜,两面被柔毛;小叶柄长1.5~2毫米;托叶线形,被柔毛,早落。花秋末开放,腋生,通常2朵聚生,总梗长6~10毫米;花梗长1~1.5厘米,丝状;萼片5枚,膜质,下部合生成短管,外面被柔毛,长约8毫米;花瓣5,黄色,下面二片略长;发育雄蕊7枚;子房无柄,被白色柔毛。荚果纤细,近线形,有四直棱,两端渐尖,长达5厘米,宽3~4毫米;种子菱形,光亮。

  【采收加工】秋、冬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药材性状】本品略呈四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近平行,稍倾斜,长3~7毫米,宽2~4毫米,绿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泽,背腹面各有1条突起的棱线,棱线两侧各有1条淡黄色的线形凹纹;质坚硬,不易破碎。横切面可见薄的种皮和2片3形折曲的黄色子叶。气微,味微苦。以颗粒饱满、色绿棕者为佳。

  【化学成分】 含大黄素(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l) 、大黄素甲醚(physcion)、决明素(obtusin)、钝叶决明素(obtusifolin)及其甙类。

  【性味】苦,微寒。①《本经》:味咸,平。

  ②《别录》:苦甘,微寒,无毒。

  ③《本草正》: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

  【功用】归肝、肾、大肠经。清肝,明目,通便。用于头痛眩晕,目赤昏花,大便秘结。用量9~15克。

  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

  ①《本经):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

  ②《别录》:疗唇口青。

  ③《药性论》:利五脏,除肝家热。

  ④《日华子本草》:助肝气,益精水;调末涂,消肿毒,熁太阳穴治头痛,又贴脑心止鼻衄;作枕胜黑豆,治头风,明目。

  ⑤《本草衍义补遗》:解蛇毒。

  ⑥《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五疳,擦癣癞。

  ⑦《医林纂要》:泻邪水。

  ⑧《湖南药物志):明目,利尿。

  治昏眩,脚气,浮肿,肺痈,胸痹。

  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肝明目,利水通便。

  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小儿疳积,夜盲,风热眼痛,习惯性便秘。

  《神农本草经》将决明子列为上品,谓其"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通、泪。服益精光,轻身"。《日华子本草》言其"助肝气,益精;用水为末涂,消肿毒,贴太阳穴治头痛,又贴脑心,止鼻洪;作枕,治头风,决明胜黑豆"。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载决明子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小儿疳积、夜盲、风热眼痛、习惯性便秘"。《湖南药物志》载其治"昏眩、脚气、浮肿、肺痨、胸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年组织编写的《中华本草》,述其应用较为广泛,载曰:"清肝益肾,明目,利水通便。主治目赤肿痛,羞明泪多、青盲、雀目、头痛头晕、视物昏暗、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习惯性便秘。外治肿毒、癣疾"。

  现代研究表明,决明子除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外,还含甾体化合物、大黄酚、大黄素等,还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锌、锰、铜、镍、钴、钼等。所含大黄素、大黄酸对人体有平喘、利胆、保肝、降压功效,并有一定抗菌、消炎作用。其中大黄素葡萄糖甙、大黄素蒽酮、大黄素甲醚,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强心作用。决明子素具有a-羟基,可与金属素合成络合物,对金属元素吸收有很大影响。现代临床用决明子治疗高脂血症收效满意,决明子水煎或制成片剂服用。民间常用决明子炒黄末,代茶饮,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保健功能。

【临床应用】

  1、用于目赤肿痛、羞明多泪、青盲内障等症。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等症,系肝火上扰,或风热上壅头目所致。决明子既能清泄肝胆郁火,又能疏散风热,为治目赤肿痛要药。风热者,常与蝉衣、菊花等同用;肝火者,常配龙胆草、黄芩、夏枯草等同用。

  2、青盲内障,多由肝肾不足所引起。决明子清肝而明目,常与补养肝肾药如沙苑蒺藜、女贞子、枸杞子、生地等同用,以治青盲内障。

  3、润肠通便作用,能治疗大便燥结。

  4、近年来临床上又用于高血压病而呈现肝阳上扰、头晕目眩等症候者,常与钩藤、生牡蛎等同用。

【药理作用】

  ①降血压作用决明子的水浸液、酵-水浸液,醇浸液对麻醉犬、猫、兔等皆有降压作用。

  但浸剂对麻醉兔降压作用不明显,而用决明子酊5毫升,降压较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用同量稀醇静注,亦可降压(可立即恢复)。

  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对血管有收缩作用(下肢灌注法)。

  在慢性实验中,煎剂每日2克(生药)/公斤,无降压作用。

  ②抗菌作用种子的醇提取物对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及伤寒、副伤寒、大肠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而水提取物则无效,水浸剂(1:4)在试管中对某些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1:降低血压的作用;2: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3: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作用;4:泄下作用;5:对子宫收缩而有催产作用。

  含大黄酚,但量不多,可能与其轻度的抗菌,泻下作用有关。

【毒副作用】

  在营养完全的食物中加入不同比例的决明子,随药物比例增加而使大鼠体重降低。

  临床使用本品口服降血脂,服药后有9%的病例,初期有腹胀、腹泻和恶心,但可自行消失,不影响继续服药。

  长期饮用决明子轻则引发月经不规律,重则使子宫内膜不正常。另外它毕竟是一种泻药,长期吃对身体不好,会损伤身体的正气。

  【宜忌】《本草经集注》:蓍实为之使。

  恶大麻子。

  【炮制】炒决明子:取净决明子,置锅内炒至微有香气,取出,放凉。

 

  【炮炙目的】

  本品滑肠作用稍强,炒后可减缓滑肠作用,且质较松脆,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份。

  【混淆品】

  1、望江南子呈扁平状,在台湾药品市场混淆使用,其苯抽出物含有毒蛋白和柯亚素两种有毒物质,对动物肝肾均有损害。

  2、刺田菁,此是台湾民间常见绿肥,其外型更类似决明子,不过较小,呈短圆柱形且有种脐,幸好不被市场混用。

  3、真品决明子,外观棕褐色光泽的棱方形,两端平行倾斜。

决明子常用方法如下:

    1.决明子绿茶:

  原料:决明子、绿茶各5g

 

  制法:将决明子用小火炒至香气溢出时取出,候凉。将炒好的决明子、绿茶同放杯中,中入沸水,浸泡3~5分钟后即可饮服。随饮随续水,直到味淡为止。

  功效:此茶清凉润喉,口感适宜,具有清热平肝、降脂降压、润肠通便、明目益睛之功效。

  适应证:适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大便秘结、视物模糊等。

  注意:茶叶“产徽者名松萝,长于化食;产浙绍者日日铸,长于清长;产闽者日建茶,专于癖瘴;产六合者日苦丁,专于止痢;产滇南者日普洱茶,则兼消食癖瘴,止痢之功。”因此,降脂消食以安徽松萝茶及云南普洱茶为佳。决明子以颗粒均匀、饱满、黄褐色者为佳,炒时有香气溢出即可,不要炒糊,以免影响疗效。决明子茶苦寒伤胃,因此,脾胃虚寒、气血不足者不宜服。茶叶中含有咖啡因,有醒脑提神之功,因此,夜晚不宜饮茶,以防失眠。

  2.杞菊决明子茶

  原料:枸杞子10克,菊花3克,决明子20克

  制法:将枸杞子、菊花、决明子同时放入较大的有盖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后可开始饮用。

  用法:当茶,频频饮用,一般可冲泡3至5次。

  功效:清肝泻火,养阴明目,降压降脂。用于肝火阳亢型脑卒中后遗症,症见肢体麻木瘫痪,头晕目眩,头重脚轻,面部烘热,烦躁易怒,血压增高,舌质偏红,苔黄,脉弦。

  3.菊楂决明茶

  原料:洁净菊花10克、生山楂片10克、决明子5克、方糖25克

  用法:将菊花、山楂片、决明子、方糖放入保温杯中,以开水冲泡、盖紧浸泡半小时,频频饮用,每日数次。

  功效:本品适用于更年期综合症的肝肾阴虚,肝肠上亢的患者,凡具有头晕、头痛者,烦躁易怒,或高血压所致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者。

  4、菊花决明子粥(经验方)

  原料:菊花10克,决明子10—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用法:先把决明子放入砂锅内炒至微有香气,取出,待冷后与菊花煎汁,去渣取汁,放入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冰糖,再煮1—2沸即可食。每日1次;5—7日为l疗程。

  功效:清肝明目,降压通便。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症,以及习惯性便秘等。

  注意事项:大便泄泻者忌服。

  5、桃仁决明蜜茶

  原料:桃仁10克加草决明子12克

  用法:将桃仁、草决明子水煎,加蜂蜜。

  功效:能活血降压、清肝益肾,适用于高血压、脑血栓形成有热象者服用。

  6、决明子蜂蜜饮

  原料:炒决明子10一15克,蜂蜜20~30克。

  用法:将决明子捣碎,加水300~400毫升煎煮10分钟,冲人蜂蜜搅匀服用,早晚分服,每日1剂。

  功效:具有润肠通便之功,治疗前列腺增生兼习惯性便秘者。

  7、决明子茶

  用法:决明子30g,

  用法:开水冲泡,

  功效:能降压降脂,润肠通便。

  8、紫明茶(中医验方)

  原料:紫菜30克,决明子25克

  用法: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取汁饮用。

  功效:甲状腺肿大,水肿,慢性气管炎,咳嗽,高血压。

  9、决明子粥(民间方)

  原料:决明子15克,粳米60克,冰糖少许

  用法:先将决明子放入锅内,炒至微有香味,取出待冷,加水煎汁,去渣入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可。顿食,每日1剂,连用2周。

  功效:清肝,明目,通便。用于白内障。

  夏季食。每日1剂,5~7天为一疗程。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症以及习惯性便秘等。宜忌:大便泄泻者忌服

  10、荷叶减肥茶:

  原料:荷叶3g,决明子6g,制大黄3g,首乌3g,扁豆3g,玳玳花3g

  用法开水冲泡代茶。

  功效:能减肥降脂,畅中润肠。适用于肥胖症、便秘等。

  11柴胡决明子药粥

  原料:柴胡15克,决明子20克,菊花15克,冰糖15克,大米100克

  用法:柴胡,决明子,菊花三味水煎,去渣取汁,与大米煮粥,趁热加入冰糖至融化。每日一剂,分2次服用。

  功效:更年期综合症肝郁化火型,常见失眠伴有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等症。

  12、山楂决明子茶

  原料:山楂15克、荷叶15克、决明子10克

  用法:水煎饮其汁液。

  功效:用于糖尿病

  决明子之养生之道

  “案上漫铺龙树论,盒中虚捻决明丸。”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句,诗中所指治疗眼疾的决明丸的主要原料就是决明子。决明子,又叫草决明、还瞳子等,它是豆科草本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成熟种子,味苦、甘而性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决明子富含大黄酚、大黄素、决明素等成分,具有降压、抗菌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河南省中医院主任药师李中心介绍说:决明子是一味可“大用”亦可“小用”的中药。“大用”是指它的药用,如决明子清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眼科如青光眼、白内障、结膜炎等病患者;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慢性便秘患者;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适用于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小用”是指它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李中心主任给大家介绍一些能发挥决明子保健功效的简便食用方法:

  决明子绿茶饮:决明子、绿茶各5克。将决明子用小火炒至香气溢出时取出,晾凉,再与绿茶一同冲入沸水即可饮服。功效:清热平肝、降脂降压、润肠通便、明目益睛。现代“电视族”、“电脑族”等易引起眼睛疲劳的人群不妨常喝,但夜晚最好少饮。提醒:炒时有香气溢出即可,不可炒糊,脾胃虚寒、气血不足者不宜服用。

  杞菊决明子茶:枸杞子10克,菊花3克,决明子20克。将枸杞子、菊花、决明子同时用沸水冲泡,闷15分钟后即可饮用。功效:清肝泻火、养阴明目、降压降脂。

  决明子蜂蜜饮:炒决明子10~15克,蜂蜜20~30克。将决明子捣碎,加水300~400毫升煎煮10分钟,冲入蜂蜜搅匀服用,早晚两次。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可治疗前列腺增生兼习惯性便秘者。

  决明子茶:将单味炒决明子或已打碎的决明子15克,直接泡茶饮用,直至茶水无色。老年人饮用决明子茶不仅有助于大便通畅,还能起到明目、降压、调脂等保健功能。对于老年人阴虚血少者,可加入枸杞子9克,杭白菊、生地各5克一同泡服;若老年人有气虚之症,宜加生晒参3克同泡服。提醒:气虚严重及大便溏泻者不宜用,孕妇忌服决明子茶。

  菊花决明子粥:菊花10克,决明子10~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先把决明子炒至微有香气,取出,待冷后与菊花煎汁,去渣取汁,放入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冰糖,再煮沸即可食用。每日1次,连续服5~7日。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症,以及习惯性便秘等。提醒:大便泄泻者忌服。

  另外,决明子还可外用,那就是做枕头,宋代文学家黄庭坚作诗“枕囊代曲肱,甘寝听芬苾,老眼愿力余,读书真成癖”,指的就是决明子枕。使用决明子枕有清热安神、明目助眠的作用。做枕头的方法很简单:用生决明子3~4千克,用布袋装好做成枕头。决明子性微寒,略带青草香味,枕着睡觉就像睡在荫荫的绿草之间,让你欣然入梦。决明子的硬度恰好可对头部和颈部穴位按摩,所以对头痛、头晕、失眠、脑动脉硬化、颈椎病等还有辅助治疗作用。

  【产 地】: 安徽、广西、四川、浙江、广东等省,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简 介】: 为一年生半灌木状草本;决明花红色,荚果细长,四棱柱形;小决明植株较小,荚果较短.以其有明目之功而名之。决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肾、大肠经;润肠通便,降脂明目,治疗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压。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有缓泻作用,降血压降血脂。

  【各家论述】

  1.《本经》: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

  2.《别录》:疗唇口青。

  3.《药性论》:利五脏,除肝家热。

  4.《日华子本草》:助肝气,益精水;调末涂,消肿毒,熁太阳穴治头痛,又贴脑心止鼻衄;作枕胜黑豆,治头风,明目。

  5.《本草衍义补遗》:解蛇毒。

  6.《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五疳,擦癣癞。

  7.《医林纂要》:泻邪水。

  8.《湖南药物志》:明目,利尿。治昏眩,脚气,浮肿,肺痈,胸痹。

  9.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小儿疳积,夜盲,风热眼痛,习惯性便秘。

  10.《本草考汇》:决明,味咸走血,气寒治热,故治青盲肤膜泪出之因热伤血分者,倘系气分及风寒而致目中诸证,非其宜矣。

  11.《本草经疏》:决明子,其味咸平,《别录》益以苦甘微寒而无毒。咸得水气,甘得土气,苦可泄热,平合胃气,寒能益阴泄热,足厥阴肝家正药也。亦入胆肾。肝开窍于目,瞳子神光属肾,故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别录》兼疗唇口青。《本经》久服益精光者,益阴泄热、大补肝肾之气所致也。

  12.《本草述》:决明子、青葙子,虽曰其治目同功,然青葙子味,《本经》上云苦微寒,而决明子曰咸平,在《别录》又曰苦甘微寒,是固亦有别也。况嘉谟谓其除肝热,尤和肝气,其主治优于青葙。又先哲谓其和肝气不损元气者,二说岂尽无据欤。余治一十余岁童子,素有目疾已愈,又因衄血久而肝肾虚火俱动,致目赤左眼眦微痛,加减六味丸中入决明,不用青葙,而效甚速。

  13.《本草求真》:决明子,除风散热。凡人目泪不收,眼痛不止,多属风热内淫,以致血不上行,治当即为驱逐;按此若能泄热,咸能软坚,甘能补血,力薄气浮,又能升散风邪,故为治目收泪止痛要药。并可作枕以治头风,但此服之太过,搜风至甚,反招风害,故必合以蒺藜、甘菊、枸杞、生地、女贞实、槐实、谷精草相为补助,则功更胜。谓之决明,即是此意。

  14.《本草正义》:决明子明目,乃滋益肝肾,以镇潜补阴为义,是培本之正治,非如温辛散风,寒凉降热之止为标病立法者可比,最为有利无弊。

  【注意事项】: 决明子药性寒凉,有泄泻和降血压的作用,就不适合脾胃虚寒、脾虚泄泻及低血压等患者服用。此外,决明子主要含有大黄酚、大黄素等化合物,长期服用可引起肠道病变或引起难治性便秘。

  适宜搭配: 枸杞子、菊花、荷叶、炒熟的决明子、玫瑰花。

  冲泡方式: 需用炒熟的决明子冲泡茶。

  花言茶语:还瞳子。

 

 

艾   叶

 

【草药名】: 艾叶其他名称:艾 冰台 艾蒿 医草 灸草 蕲艾 黄草 家艾 甜艾 草蓬 艾蓬 狼尾蒿子香艾 野莲头 阿及艾 陈艾

  【英 文 名】Argy Wormwood Leaf

  【拉 丁 名】Folium Artemisiae Argyi

  【内容介绍】:

  艾叶 (《本草经集注》)

【来源】

  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

【植物形态】

  艾(《诗经》),又名:冰台(《尔稚》),艾蒿(《尔雅》郭璞注),医草(《别录》),灸草(《埤雅》),蕲艾(《蕲艾传》),黄草(《纲目》),家艾(《医林纂要》),甜艾(《本草求原》),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莲头、阿及艾。

  多年生草本,高45~120厘米。

  茎直立,圆形,质硬,基部木质化,被灰白色软毛,从中部以上分枝。

  单叶,互生;茎下部的叶在开花时即枯萎;中部叶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上面暗绿色,稀被白色软毛,并密布腺点,下面灰绿色,密被灰白色绒毛;近茎顶端的叶无柄,叶片有时全缘完全不分裂,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

  花序总状,顶生,由多数头状花序集合而成;总苞苞片4~5层,外层较小,卵状披针形,中层及内层较大,广椭圆形,边缘膜质,密被绵毛;花托扁平,半球形,上生雌花及两性花10余朵;雌花不甚发育,长约1厘米,无明显的花冠;两性花与雌花等长,花冠筒状,红色,顶端5裂;雄蕊5枚,聚药,花丝短,着生于花冠基部;花柱细长,顶端2分叉,子房下位,1室。

  瘦果长圆形。

  花期7~10月。

  生长于路旁、草地、荒野等处。

  亦有栽培者。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本植物的果实(艾实)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同属植物野艾,又名:火艾、五月艾。

  高45~100厘米。

  中部叶1~2回羽状分裂,裂片椭圆形、披针形至线形,全缘或有锯齿,叶上面无腺点,近秃净,下面被白色丝状毛;上部叶近乎无柄,裂片狭窄如线.花期9~10月。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其叶亦可作艾叶用。

【采集】

  春、夏二季,花未开、叶茂盛时采摘,晒干或阴干。

【药材】

  干燥的叶片,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叶片略呈羽状分裂,裂片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

  上面灰绿色,生有软毛,下面密生灰白色绒毛。

  质柔软。

  气清香,味微苦辛。

  以下面灰白色、绒毛多、香气浓郁者为佳。

  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Ⅰ,8-桉叶精、α-侧柏酮(α-thujo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莰烯、樟脑、藏茴香酮、反式苇醇(transcarveol)、Ⅰ-α-松油醇(Ⅰ-α-terpineol)。

【炮制】

  艾叶:拣去杂质,去梗,筛去灰屑。

  艾绒:取晒干净艾叶碾碎成绒,拣去硬茎及叶柄,筛去灰屑。

  艾炭:取净艾叶置锅内用武火炒至七成变黑色,用醋喷洒,拌匀后过铁丝筛,未透者重炒,取出,晾凉,防止复燃,三日后贮存。

  (每艾叶100斤,用醋15斤) ①《本草衍义》:干捣筛去青滓,取白,入石硫黄,为硫黄艾,灸家用。

  得米粉少许,可捣为末,入服食药。

  ②《纲目》: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

  拣取净叶,扬去尘屑,入石臼内木杵捣熟,罗去渣滓,取白者再捣,至柔烂如绵为度,用时焙燥,则灸火得力。

  入妇人丸散,须以熟艾,用醋煮干捣成饼子,烘干再捣为末用,或以糯糊和作饼,及酒炒者皆不佳。

  洪氏《容斋随笔》云,艾难著力,若入白茯苓三、五片同碾,即时可作细末,亦一异也。

【性味】

  苦辛,温。

  ①《别录》:味苦,微温,无毒。

  ②《唐本草》:生寒,熟热。

  ③《纲目》:苦而辛,生温,熟热。

【归经】

  入脾、肝、肾经。

  ①《纲目》:入足太阴、蹶阴、少阴经。

  ②《本草新编》:入脾、肾、肺三经。

  ③《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功用主治】

  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

  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①《别录》:主灸百病。

  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

  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

  汁又杀蛔虫。

  苦酒煎叶疗癣。

  ③《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

  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

  长服止冷痢。

  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⑥《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

  ⑦《珍珠囊》:温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闭痛热壅,饮食有妨者,捣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纲目》:温中,逐冷,除湿。

  ⑾《本草正》:辟风寒涅,瘴疟。

  ⑿《本草再新》:调经开郁,理气行血。

  治产后惊风,小儿脐疮。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3钱;入丸、散或捣汁。

  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宜忌】

  阴虚血热者慎用。

  ①《纲目》:苦酒、香附为之使。

  ②《本草备要》:血热为病者禁用。

  ③《本经逢原》:阴虚火旺,血燥生热,及宿有失血病者为禁。

【选方】

  ①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

  若为客气所中者,当吐出虫物。

  (《补缺肘后方》) ②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汤服二钱。

  (《卫生易简方》) ③治肠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叶二钱,辣蓼二钱,车前一两六钱。

  水煎服,每天一剂,早晚各服一次。

  (江苏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④治气痢腹痛,睡卧不安:艾叶(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等分。

  上二味捣罗为末,酒煮烂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空心。

  (《圣济总录》香艾丸) ⑤治湿冷下痢脓血,腹痛,妇人下血:干艾叶四两(炒焦存性),川白姜一两(炮)。

  上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

  (《世医得效方》艾姜汤) ⑥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内崩:熟艾三鸡子许,水五升,煮二升服。

  (《千金方》) ⑦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叶煎服。

  (《圣惠方》) ⑧治粪后下血:艾叶、生姜。

  煎浓汁,服三合。

  (《千金方》) ⑨治妇人崩中,连日不止:熟艾如鸡子大,阿胶(炒为末)半两,干姜一钱。

  水五盏,先煮艾、姜至二盏半,入胶烊化,分三服,空腹服,一日尽。

  (《养生必用方》) ⑩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艾叶炭一两,蒲黄、蒲公英各五钱。

  每日一剂,煎服二次。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⑾治妇人白带淋沥:艾叶(杵如绵,扬去尘末并梗,酒煮一周时)六两,白肃、苍术各三两(俱米泔水浸,晒干炒),当归身(酒炒)二两,砂仁一两。

  共为末,每早服三钱,白汤调下。

  (《本草汇言》) ⑿治妊娠卒眙动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转抢心,或下血不止:艾叶一鸡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为二服。

  (《肘后方》) ⒀治产后腹痛欲死,因感寒起者:陈蕲艾二斤,焙干,捣铺脐上,以绢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气出,则痛自止。

  (《杨诚经验方》) ⒁治盗汗不止:熟艾二钱,白茯神三钱,乌梅三个。

  水一钟,煎八分,临卧温服。

  (《纲目》) ⒂治痈疽不合,疮口冷滞:以北艾煎汤洗后,白胶熏之。

  (《仁斋直指方》) ⒃治头风面疮,痒出黄水:艾二两,醋一升,砂锅煎取汁,每薄纸上贴之,一日二、三上。

  (许国桢《御药院方》) ⒃治湿疹:艾叶炭、枯矾、黄柏等分。

  共研细末,用香油调膏,外敷。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临床应用】

  ①治疗慢性肝炎取艾叶制成注射液,每毫升相当于生药0.5克,每日肌注4毫升,总疗程1~2个月。

  治疗期间同时给予保肝药物。

  治疗123例,其中迁延性肝炎39例,近期治愈28例,显效6例,好转5例;慢性肝炎46例,近期治愈21例,显效19例,好转6例;肝硬化15例,显效3例,好转4例,无效8例。

  总有效率92%。

  ②治疗肺结核喘息症用10%艾叶液每次30毫升,日服3次,食前半小时服用。

  临床观察37例,均同时内服异烟肼,3例并发肺原性心脏病的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时,加用毒毛旋花子甙治疗,一般服艾叶液1~1.5月。

  31例经过上述治疗,气短及咳嗽减轻,喘鸣消失,痰量显著减少,肺部干、湿性罗音减少或消失;其余6例疗效较差或无效。

  经验证明,以对肺部无严重纤维增生或肺气种存在者效果较佳。

  ③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干艾1斤或鲜艾2斤,洗净、切碎,放入4000毫升水中浸泡4~6小时,煎煮过滤,约得滤液3000毫升,加适量调味剂及防腐剂。

  日服3次,每次30~60毫升。

  或制成注射剂,每日2次,每次肌注2~4毫升。

  治疗154例,近期控制6例,显效21例,好转81例,无效46例。

  或用蒸馏法提取艾叶油,制成胶丸或糖衣片服用,每日量0.1~0.3毫升,分3~4次口服,10天为一疗程。

  治疗138例,一个疗程总有效率81.88%,近期控制加显效者占46.37%。

  还有每日用艾叶2两(干品),红糖5钱,加水煎成100毫升,分3~4次服,1周为一疗程。

  治疗484例,有效率76.1%。

  ④治疗急性菌痢用20%艾叶煎剂,日服4次,每次40毫升,观察21例,均获治愈,平均住院5.5天。

  治疗过程中同时补充维生素乙、丙,个别病例给予输液。

  ⑤治疗间日疟取干艾叶0.5~1两,切碎,用文火煎2小时左右,过滤,加糖,于发作前2小时顿服,连服2天。

  经治疗53例,控制症状的有效率在89%上下,血内疟原虫阴转率为56.2%.药液须现制现用,每日用1两的疗效较好。

  ⑥治疗钩蚴皮炎 在局部钩蚴感染24小时内,取直径1.5厘米的艾绒卷,熏烫钩蚴感染部。

  对于皮疹多而范围广的皮炎,将患部皮肤分区逐一熏烫5分钟。

  治疗106例,痒感消失者77例,仍有痒感者28例,奇痒者1例。

  患者一般于晚间艾熏后,即痒止入睡,次晨痒感消失。

  对照组60例未加治疗,痒感持续时间短则3~4天,长则5~6天,少数皮炎进展为红肿、水泡戒因抓破而溃烂。

  治疗组呼吸道症状(气急、咳嗽)的出现率为1.88%,对照组为14%。

  ⑦治疗妇女白带取艾叶5%煎汤去渣,鸡蛋2个放入汤内煮后吃蛋喝汤,连服5天。

  ⑧治疗寻常疣采鲜艾叶擦拭局部,每日数次,至疣自行脱落为止。

  治疗12例,最短3天、最长10天即行脱落。

  艾叶

  艾叶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英)Argy Wormwood Leaf

  别名 大艾叶、杜艾叶、萎蒿。

  来源 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叶。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0.5~1.2m。茎直立,被白色细软毛,上部分枝。叶互生,中下部叶片广阔,3~5深裂或羽状深裂,裂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上面散生白色腺点,疏生毡毛,下面密生白色毡毛。头状花序钟形,长3~4mm,直径2~2.5mm,几无柄;总苞片4~5层,密被白色绵毛,边缘膜质,外层披针形;雌花长约1mm;两性花结实,长约2mm,紫褐色。瘦果椭圆形,无毛。花期7~10月。

  生于荒地、林缘,有栽培。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各省区。

  采制 夏季花未开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Ⅰ,8-桉叶精、α-侧柏酮(α-thujo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莰烯、樟脑、藏茴香酮、反式苇醇(transcarveol)、Ⅰ-α-松油醇(Ⅰ-α-terpineol)。

  性味 性温,味苦、辛;有小毒。

  功能主治 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小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血肤瘙痒。

  【英文名】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别名】艾、艾蒿、家艾 大艾叶、杜艾叶、萎蒿。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 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制法】 醋艾炭(艾叶炭):取净艾叶,在锅内炒至大部分成焦黑色,喷米醋,拌匀后取出稍筛;也可喷洒清水扑灭火星,取出晾干,防止复燃。每100kg艾叶,用醋15kg

  【性状】本品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鉴别】本品粉末绿褐色。非腺毛有两种:一种为T字形毛,顶端细胞长而弯曲,两臂不等长,柄2~4细胞;另一种为单列性非腺毛,3~5细胞,顶端细胞特长而扭曲,常断落。腺毛表面观鞋底形,由 4、6 细胞相对叠合而成,无柄。草酸钙簇晶,直径3~7μm,存在于叶肉细胞中。

  【性味归经】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用法用量】 3 ~9g。外用适量,供灸治或熏洗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备注】

  (1)本品捣烂如绒,制成艾卷、艾柱,可做灸法之用。

  (2)口服大量艾叶制剂后,约半小时即出现中毒症状:喉干口渴,胃肠不适,恶心,呕吐,继而全身无力,头晕耳鸣,四肢震颤乃至痉挛(中枢神经系统高度兴奋引起),痉挛发作后全身肌肉弛缓,缺乏张力,甚至瘫痪。由于神经反射及血管本身受损,可招致子宫充血、出血,孕妇甚至流产。亦可引起肝细胞代谢障碍,而致中毒性黄疸和肝炎。由于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痊愈后亦常有健忘,幻觉等后遗症。慢性中毒者则有感觉过敏、共济失调、幻想、神经炎、癫痫样痉挛等症状出现。

  (3)如遇口服中毒者,首先清洗胃肠道,用骨炭粉吸收,并置病人于安静及光线较暗之房内,避免外来刺激,给予镇静剂,保护肝脏机能,以及其他一般内科常规对症治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艾叶

  (《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

  【植物形态】艾(《诗经》),又名:冰台(《尔稚》),艾蒿(《尔雅》郭璞注),医草(《别录》),灸草(《埤雅》),蕲艾(《蕲艾传》),黄草(《纲目》),家艾(《医林纂要》),甜艾(《本草求原》),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莲头、阿及艾。

  多年生草本,高45~120厘米。茎直立,圆形,质硬,基部木质化,被灰白色软毛,从中部以上分枝。单叶,互生;茎下部的叶在开花时即枯萎;中部叶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上面暗绿色,稀被白色软毛,并密布腺点,下面灰绿色,密被灰白色绒毛;近茎顶端的叶无柄,叶片有时全缘完全不分裂,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序总状,顶生,由多数头状花序集合而成;总苞苞片4~5层,外层较小,卵状披针形,中层及内层较大,广椭圆形,边缘膜质,密被绵毛;花托扁平,半球形,上生雌花及两性花10余朵;雌花不甚发育,长约1厘米,无明显的花冠;两性花与雌花等长,花冠筒状,红色,顶端5裂;雄蕊5枚,聚药,花丝短,着生于花冠基部;花柱细长,顶端2分叉,子房下位,1室。瘦果长圆形。花期7~10月。

  生长于路旁、草地、荒野等处。亦有栽培者。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本植物的果实(艾实)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同属植物野艾,又名:火艾、五月艾。高45~100厘米。中部叶1~2回羽状分裂,裂片椭圆形、披针形至线形,全缘或有锯齿,叶上面无腺点,近秃净,下面被白色丝状毛;上部叶近乎无柄,裂片狭窄如线.花期9~10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其叶亦可作艾叶用。

  【采集】春、夏二季,花未开、叶茂盛时采摘,晒干或阴干。

  【药材】干燥的叶片,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叶片略呈羽状分裂,裂片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面灰绿色,生有软毛,下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微苦辛。以下面灰白色、绒毛多、香气浓郁者为佳。

  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Ⅰ,8-桉叶精、α-侧柏酮(α-thujo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莰烯、樟脑、藏茴香酮、反式苇醇(transcarveol)、Ⅰ-α-松油醇(Ⅰ-α-terpineol)。

  【炮制】艾叶:拣去杂质,去梗,筛去灰屑。艾绒:取晒干净艾叶碾碎成绒,拣去硬茎及叶柄,筛去灰屑。艾炭:取净艾叶置锅内用武火炒至七成变黑色,用醋喷洒,拌匀后过铁丝筛,未透者重炒,取出,晾凉,防止复燃,三日后贮存。(每艾叶100斤,用醋15斤)

  ①《本草衍义》:"干捣筛去青滓,取白,入石硫黄,为硫黄艾,灸家用。得米粉少许,可捣为末,入服食药。"

  ②《纲目》:"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拣取净叶,扬去尘屑,入石臼内木杵捣熟,罗去渣滓,取白者再捣,至柔烂如绵为度,用时焙燥,则灸火得力。入妇人丸散,须以熟艾,用醋煮干捣成饼子,烘干再捣为末用,或以糯糊和作饼,及酒炒者皆不佳。洪氏《容斋随笔》云,艾难著力,若入白茯苓三、五片同碾,即时可作细末,亦一异也。"

  【性味】苦辛,温。

  ①《别录》:"味苦,微温,无毒。"

  ②《唐本草》:"生寒,熟热。"

  ③《纲目》:"苦而辛,生温,熟热。"

  【归经】入脾、肝、肾经。

  ①《纲目》:"入足太阴、蹶阴、少阴经。"

  ②《本草新编》:"入脾、肾、肺三经。"

  ③《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功用主治】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①《别录》:"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疗癣。"

  ③《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⑥《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

  ⑦《珍珠囊》:"温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闭痛热壅,饮食有妨者,捣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纲目》:"温中,逐冷,除湿。"

  ⑾《本草正》:"辟风寒涅,瘴疟。"

  ⑿《本草再新》:"调经开郁,理气行血。治产后惊风,小儿脐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入丸、散或捣汁。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宜忌】阴虚血热者慎用。

  ①《纲目》:"苦酒、香附为之使。"

  ②《本草备要》:"血热为病者禁用。"

  ③《本经逢原》:"阴虚火旺,血燥生热,及宿有失血病者为禁。"

  【选方】①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若为客气所中者,当吐出虫物。(《补缺肘后方》)

  ②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汤服二钱。(《卫生易简方》)

  ③治肠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叶二钱,辣蓼二钱,车前一两六钱。水煎服,每天一剂,早晚各服一次。(江苏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④治气痢腹痛,睡卧不安:艾叶(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等分。上二味捣罗为末,酒煮烂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圣济总录》香艾丸)

  ⑤治湿冷下痢脓血,腹痛,妇人下血:干艾叶四两(炒焦存性),川白姜一两(炮)。上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世医得效方》艾姜汤)

  ⑥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内崩:熟艾三鸡子许,水五升,煮二升服。(《千金方》)

  ⑦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叶煎服。(《圣惠方》)

  ⑧治粪后下血:艾叶、生姜。煎浓汁,服三合。(《千金方》)

  ⑨治妇人崩中,连日不止:熟艾如鸡子大,阿胶(炒为末)半两,干姜一钱。水五盏,先煮艾、姜至二盏半,入胶烊化,分三服,空腹服,一日尽。(《养生必用方》)

  ⑩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艾叶炭一两,蒲黄、蒲公英各五钱。每日一剂,煎服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⑾治妇人白带淋沥:艾叶(杵如绵,扬去尘末并梗,酒煮一周时)六两,白肃、苍术各三两(俱米泔水浸,晒干炒),当归身(酒炒)二两,砂仁一两。共为末,每早服三钱,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⑿治妊娠卒眙动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转抢心,或下血不止:艾叶一鸡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为二服。(《肘后方》)

  ⒀治产后腹痛欲死,因感寒起者:陈蕲艾二斤,焙干,捣铺脐上,以绢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气出,则痛自止。(《杨诚经验方》)

  ⒁治盗汗不止:熟艾二钱,白茯神三钱,乌梅三个。水一钟,煎八分,临卧温服。(《纲目》)

  ⒂治痈疽不合,疮口冷滞:以北艾煎汤洗后,白胶熏之。(《仁斋直指方》)

  ⒃治头风面疮,痒出黄水:艾二两,醋一升,砂锅煎取汁,每薄纸上贴之,一日二、三上。(许国桢《御药院方》)

  ⒃治湿疹:艾叶炭、枯矾、黄柏等分。共研细末,用香油调膏,外敷。(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肝炎

  取艾叶制成注射液,每毫升相当于生药0.5克,每日肌注4毫升,总疗程1~2个月。治疗期间同时给予保肝药物。治疗123例,其中迁延性肝炎39例,近期治愈28例,显效6例,好转5例;慢性肝炎46例,近期治愈21例,显效19例,好转6例;肝硬化15例,显效3例,好转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

  ②治疗肺结核喘息症

  用10%艾叶液每次30毫升,日服3次,食前半小时服用。临床观察37例,均同时内服异烟肼,3例并发肺原性心脏病的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时,加用毒毛旋花子甙治疗,一般服艾叶液1~1.5月。31例经过上述治疗,气短及咳嗽减轻,喘鸣消失,痰量显著减少,肺部干、湿性罗音减少或消失;其余6例疗效较差或无效。经验证明,以对肺部无严重纤维增生或肺气种存在者效果较佳。

  ③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干艾1斤或鲜艾2斤,洗净、切碎,放入4000毫升水中浸泡4~6小时,煎煮过滤,约得滤液3000毫升,加适量调味剂及防腐剂。日服3次,每次30~60毫升。或制成注射剂,每日2次,每次肌注2~4毫升。治疗154例,近期控制6例,显效21例,好转81例,无效46例。或用蒸馏法提取艾叶油,制成胶丸或糖衣片服用,每日量0.1~0.3毫升,分3~4次口服,10天为一疗程。治疗138例,一个疗程总有效率81.88%,近期控制加显效者占46.37%。还有每日用艾叶2两(干品),红糖5钱,加水煎成100毫升,分3~4次服,1周为一疗程。治疗484例,有效率76.1%。

  ④治疗急性菌痢

  用20%艾叶煎剂,日服4次,每次40毫升,观察21例,均获治愈,平均住院5.5天。治疗过程中同时补充维生素乙、丙,个别病例给予输液。

  ⑤治疗间日疟

  取干艾叶0.5~1两,切碎,用文火煎2小时左右,过滤,加糖,于发作前2小时顿服,连服2天。经治疗53例,控制症状的有效率在89%上下,血内疟原虫阴转率为56.2%.药液须现制现用,每日用1两的疗效较好。

  ⑥治疗钩蚴皮炎

  在局部钩蚴感染24小时内,取直径1.5厘米的艾绒卷,熏烫钩蚴感染部。对于皮疹多而范围广的皮炎,将患部皮肤分区逐一熏烫5分钟。治疗106例,痒感消失者77例,仍有痒感者28例,奇痒者1例。患者一般于晚间艾熏后,即痒止入睡,次晨痒感消失。对照组60例未加治疗,痒感持续时间短则3~4天,长则5~6天,少数皮炎进展为红肿、水泡戒因抓破而溃烂。治疗组呼吸道症状(气急、咳嗽)的出现率为1.88%,对照组为14%。

  ⑦治疗妇女白带

  取艾叶5%煎汤去渣,鸡蛋2个放入汤内煮后吃蛋喝汤,连服5天。

  ⑧治疗寻常疣

  采鲜艾叶擦拭局部,每日数次,至疣自行脱落为止。治疗12例,最短3天、最长10天即行脱落。

  【药典质量标准】

  拼音名:Aiye

  英文名:FOLIUM ARTEMISIAE ARGYI

  书页号:2005年版一部-61

  本品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 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

  摘,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本品多皱缩、破碎, 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

  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

  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

  味苦。

  【鉴别】 本品粉末绿褐色。 非腺毛有两种:一种为T形毛,顶端细胞长而

  弯曲,两臂不等长,柄2~4细胞;另一种为单列性非腺毛,3~5细胞,顶端细胞

  特长而扭曲,常断落。腺毛表面观鞋底形,由 4、6 细胞相对叠合而成,无柄。

  草酸钙簇晶,直径3~7μm,存在于叶肉细胞中。

  【炮制】 艾叶 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

  醋艾炭 取净艾叶,照炒炭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喷醋,炒干。

  每100kg艾叶,用醋15kg

  【性味与归经】 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 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

  不孕,吐血, 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

  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用法与用量】 3 ~9g。外用适量,供灸治或熏洗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艾叶的做法及营养知识详细介绍

 

别名:灸草、?草、?草、艾?、艾蒿、祈艾、?蒿、艾灸草
使用提示:内服:煎汤,5至10克;或入丸、散;或捣汁。外用:适量,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或捣敷药、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艾叶知识介绍: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叶。艾多年生草本,生于路旁荒野、草地、林缘。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5至7月花尚未开、叶正茂盛时,采叶阴干。
艾叶多皱缩,有短柄,完整叶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以叶厚、色青、背面灰白色,绒毛多、香气浓郁者为佳。

艾叶营养分析:

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艾叶适合人群:

阴虚血热者慎服。

艾叶食疗作用:

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脾、肝、肾经;芳香温散,可升可降;
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心腹冷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泄泻久痢,带下,湿疹,疥癣,痈肿,痔疮。灸治百病。

艾叶做法指导:

1. 冲任虚寒,月经不调,小腹冷若冰霜痛,日久不孕者,可与香附、吴茱萸、当归、肉桂等配伍,以散寒止痛,养血调经。
2. 产后感寒腹痛或老人脐痛腹冷痛者,可用熟艾入布袋兜于脐部。
3. 寒湿泻痢不止者,可与干姜同煎。
4. 若痢下赤白、血多、痛不可忍者,则须与黄连、木香、肉豆蔻等同用,以清热行气止痛。

 

艾叶姜蛋的做法详细介绍

菜系及功效:活血化瘀食谱 肢寒畏冷食谱 月经不调食谱
口味:原本味      工艺:原炖

艾叶姜蛋的制作材料:

主料:鸡蛋150克
辅料:15克,艾叶9克

1. 把生姜、艾叶、鸡蛋放入沙锅内,加水煎。
2. 蛋熟后去壳取蛋,再放入锅内煮片刻。去药渣。

小帖士-健康提示:
1. 温通经脉,散寒化瘀。
2. 适用于血寒月经后期,症见月经延后,色黯红而量少,小腹疼痛,得热痛减,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沉等。
小帖士-食物相克:
鸡蛋:与鹅肉同食损伤脾胃;与兔肉、柿子同食导致腹泻;同时不宜与甲鱼、鲤鱼、豆浆、茶同食。

泽兰红糖饮的做法详细介绍

菜系及功效:活血化瘀食谱 痛经食谱
口味:原本味      工艺:

泽兰红糖饮的制作材料:

主料:泽兰9克,艾叶6克
辅料:赤砂糖30克

将泽兰叶、艾叶、红糖水煎。

小帖士-健康提示:
温经止痛,适用于由瘀湿导致的痛经。
小帖士-食物相克:
赤砂糖:赤砂糖与生鸡蛋、皮蛋同食会中毒。

 

淮杞炖羊头的做法详细介绍

菜系及功效:补虚养身食谱 壮腰健肾食谱 健脾开胃食谱
口味:咸鲜味      工艺:

淮杞炖羊头的制作材料:

主料:羊头肉4000克
辅料:艾叶50克,山药40克,白芷25克,枸杞子30克,火腿50克,荸荠100克,陈皮2克
调料:鸡蛋30克,盐8克,味精5克

淮杞炖羊头的特色:

色泽淡红,鲜、浓、烂、滑。

1.砍片、煲熟:羊头皮面用火燎去绒毛后,放入温水内刮净毛桩杂质,一砍两片,取出羊脑,洗净血水,放入锅内加入麦草、鸡蛋壳、艾草、清水煲熟后取出洗净,倒去污水。
2.炖酥:将洗净的羊头再放入锅内,加入清水、淮山药、杞子、白芷、陈皮、火腿、荸荠肉,用大火烧开,撇去泡沫、浮油,即转用文火,将羊头煲酥后取出,拆去骨头,将皮肉切成块装盘。
3.蒸制:将荸荠肉、火腿先放炖盘内,后将切成块的羊头放在荸荠上。淮山药、杞子洗净后放在面上,加入原汤、上汤,加盖上笼蒸1小时左右取出,放入盐、味精、原盅上席即成。

小帖士-食物相克:
山药:山药与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
白芷:白芷恶旋覆花。
枸杞子:枸杞一般不宜和过多茶性温热的补品如桂圆、红参、大枣等共同食用。
陈皮:陈皮不宜与半夏、南星同用;不宜与温热香燥药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