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所以:沈阳造币厂大事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01:09
沈阳造币厂大事记(民国时期与解放初期)
        本文主要以1993年12月,金融出版社出版(内部发行)的《沈阳造币厂志》为依据,参阅了《辽宁档案》,以民国时期与解放初期硬币生产情况为重点编撰而成。为了尊重文献的原意,尽可能地使用原文字,仅把各章中零散的资料,按年月编写在大事记中。因水平与资料有限,难免有遗漏或谬误,恳请朋友们补充遗漏(说明出处)或指出谬误,谢谢!
        1912年(民国元年)2月25日,奉天造币分厂代东三省官银号铸二角银币,仍沿用宣统年号模具。
        1913年(民国2年)4月6日,财政部允准每月接济现银20万两,鼓铸一、二角小洋。
        1914年(民国3年)2月,民国政府将造币局、厂加以裁并,仅留天津、奉天等八家造币厂、局
        1915年(民国4年)3月1日,开造新式银币(袁世凯头像银币)。
        1916年(民国5年)1月14日,中央造币厂通知:“元首登基有日,要铸造纪念银币(袁世凯复辟洪宪纪念币),由奉天造币分厂铸造10万元,…。”5月6日,奉省兑现迭酿风潮,东三省官号银邀各行号商议,分认铸造现银84万两,铸造小银圆以备兑现用。
        1919年(民国8年)3月22日,奉天财政厅长令奉天造币分厂铸造铜圆30万元。7月26日,张作霖将奉天造币分改名为“奉天军械厂制造科”,仍铸造旧式铜圆及袁世凯头像银币。
        1920年(民国9年)3月19日,日造铜圆110万枚,从9月1日起每日加铸50枚。
        1921年(民国10年)1月13日,张作霖为整顿金融鼓铸银圆。
        1922年(民国11年)3月1日,奉天军械厂制造科改名为东三省兵工厂代造处。
        1923年(民国12年)12月23日,兵工厂代造处撤消,停止造币。
        1926年(民国15年)6月15日, 恢复铸造大银币。
        1929年(民国18年)东北易帜。铸造壹分铜币,图案正面上部是“中华民国十八年”,下部是“东三省”,中间是“一分”,背面图案是青天白日徽,交叉花环。
        1930年(民国19年)7月,改称辽宁造币厂,专司造币,铸造东三省壹分铜币。
        1931年(民国20年)9月18日,辽宁造币厂被日军占领,金库所存现金7000万元,亦被洗劫一空,停止造币。
        1933年(民国22年)3月20日,日军将辽宁造币厂改为“满洲中央银行造币厂” 5月15日,生产壹角、五分白铜币。7月22日,生产壹分、五厘青铜币。
        1938年(民国27年)8月,为蒙疆银行制造五角白铜币200万枚。11月份又制造400万枚,面值300万元。
        1940年(民国29年)7月1日,生产新版壹角白铜币,重3.5克,较前减轻1.5克。当年9月份停止生产。
        1945年(民国34年)1月,制造五分、壹分氧化镁质硬币流通市面。8月,苏联红军进驻工厂。10月,在新民县建立沈阳造币厂。11月,沈阳被国民党侵占后,工厂奉命撤到通化。11月2日,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公布《中央银行东北九省流通券发行办法》。注:摘自《财政部档案》
        1946年(民国35年)2月,东北银行总行印出了第一张百元票面额的“东北银行地方流通券”。 4月,国民党中央银行沈阳分行接管造币厂。6月以后,解放区东北银行总行临时撤出沈阳,途经新民、通化等地,于当年9月迁至哈尔滨,在佳木斯设造币厂。
        1947年(民国36年)4月,国民党中央造币厂(上海)接收沈阳造币厂,改称中央造币厂沈阳保管处,三年解放战争时期没有生产银币。
        1948年(民国37年)3月17日,中共旅大地委召开财政会议,决定改换货币,将关东地区现行临时军用货币为永久性的纸币。票面设计等一切准备工作,由关东公署负责。印刷在莫斯科进行。货币兑换比值为一比一。注:摘自《辽宁档案》辽宁大事记。
        11月2日,沈阳解放。
        11月3日,中共东北银行接收造币厂,定厂名为东北银行工业处。
        11月8日,东北银行沈阳支行成立。公布国民党“东北九省流通券”、“金元券”兑换东北地方流通券办法。注:摘自《辽宁档案》辽宁大事记。
        11月8日,东北人民政府选调曾在关内解放区制造过银币的周鉴祥,到造币厂主管制造银圆工作,造币厂成立银币科,筹备制造银圆。
        1949年(民国38年)工人从模具库找出存放35年之久的原模,对原模和新的二原模加以修饰,特别是将原版袁世凯戎装上的肩章不明显处进行修饰后,既保持了原貌,又弥补了原版的缺陷。注:根据《沈阳造币厂志》第169页整理。模具分为原模、二原模、印模三种。原模是图案凸出的模具,二原模是用原模翻制而成图案凸出的模具,印模是可以直接用于铸造银币图案凹进的模具。本人批注:奉天1915年3月1日开始铸造袁世凯银币,1949年找到原模,当是“工人从模具库找出存放34年之久的原模”。
          3月15日,沈阳市各银行六天发行公债九亿元。注:摘自《辽宁档案》辽宁大事记。 
          5月,为稳定东北地区金融市场和满足全国解放区货币流通的需要,再版生产民国三年袁世凯头像银币。标准银币的规格:直径39±0.05毫米;边厚2.55±0.05毫米;丝齿170个;重量26.55克。注:①有图片为证,模具上刻有“改正一字”和“改修肩章”字样。“圆”字为“三角圆”。本人批注:根据《沈阳造币厂志》文字资料和模具图片资料印证,再版袁世凯头像银币用的是民国旧原模和以此原模翻制的二原模铸造的,图案仅“改正一字”和“改修肩章”,银币基本“保持了原貌”。因此,沈阳应该是“三角圆”银币的老家之一。另据,1950年春前,在沈阳造币厂工作的白熊同志回忆,在其调离工作时才发现,造币厂除铸造袁大头外,还铸造蒋介石图案银币(判:当为孙中山船洋)。
          9月,佳木斯设造币厂迁沈阳,与沈阳厂合并,称六一五厂即今天的沈阳造币厂。
        12月,东北银行指示,逐步减少银币生产,紧缩生产编制,将银币科降格为银币股。
        1950年为支援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货币流通,继续生产民国三年袁世凯头像银币。10月15日,朝鲜战争爆发,工厂奉命疏散,部分设备搬迁至齐齐哈尔。11月2月,改厂名为“东北银行总行造币厂”。12月23日,迁走部分印钞设备,在齐齐哈尔东工印刷厂。
        1951年承担印制局下达的两批任务。批注:判为印刷纸钞。
          2月,成都造币厂进行筹备工作。
          3月,成都造币厂开始试制。
          3月26日,修饰二原模。注:有图片为证,“圆”字为“三角圆”。本人批注:此模具当是为成都造币厂赶制。资料证明,用49年和51年模具照片即可大致区别沈阳三角圆和成都三角圆。
          4月,成都造币厂开始正式铸造银币,当月铸造312,000枚银币。注:摘自xdh10 先生的资料。
          4月1日,全国币制统一,通用人民币,沈阳市从即日起收兑东北币,停止银币生产。东北银行造币厂改为中国人民银行东北区行造币厂。
          8月1日,改厂名为“中国人民银行东北区行造币厂”。齐齐哈尔东工印刷厂迁回沈阳。
          1953年7月5日,厂名改为沈阳造币厂。


1905年的奉天造币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