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人愿主要什么意思:落入凡间的音符--绍奇谈医--《金匮要略》札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04:19

《金匮要略》札记

1黄汗

黄汗一病,今人忽之。仲景论黄汗,一在水气病篇,重点论水气(水肿、腹水),兼及黄汗;一在中风历节病篇,是历节病的一个兼证。

黄汗作为一个病,并不罕见。其发病皆在炎热潮湿的夏季,其人多体型偏胖,气虚湿盛之体,诱因是“汗出入水中浴”,或汗出之际,频用冻水冲凉、抹澡,而致营卫郁闭,湿邪无外达之机,蕴而化热,湿热郁蒸,溢于肌表,发为黄汗。其证以汗出黏衣,里衣黄染如黄柏色为特点,初起可兼有恶风、发热、胸闷、腹胀、头面四肢浮肿、小便不利等湿热内蕴,营卫郁滞的症状。

80年代一个夏天,我在南方某地讲学,天热,汗出如雨,其地无空调电扇,乃不断用冷水毛巾擦拭,而饮食又多辛辣燥热,返京后即发现背心内裤全皆黄染,头后起很多暑疖,小便热赤,下肢肿,舌红,苔黄腻,经多项检查无异常发现,乃自用利湿清热剂,数日即愈。仲景治疗黄汗,主以芪芍桂酒汤,即桂枝汤去甘草、姜、枣,加黄芪,益气固表,调营泄热,我湿热素重,于证不合,未可照搬,乃自拟方。差不多同时,有魏姓病人因类风湿性关节炎来门诊,其证除下肢多个关节疼痛外,又兼痛处出黄汗,即仲景所说“历节痛,黄汗出也”。多年来治痹证不多,此例却是我平生所仅见者,特附志之。

2虚寒肺痿

肺痿,多由热病过程中,或过汗,或呕吐,或下利,或久咳不已,重亡津液,而至肺全萎弱不用。临床以虚热肺痿为多。其脉虚数,其证必有口渴,舌红,此为其常也。但也有变证,脉不数而沉迟,口不渴,舌不红,多涎唾,或遗尿,小便数,大便稀溏,则为虚寒肺痿,前者是阴虚肺燥,热则气烁,故不用而萎;后者为水冷肺寒,治节不行,亦不用而萎。寻其原因,阳气不足之体,又为寒凉之药,重伤阳气而致。治用甘草干姜汤温之,回中焦之阳气,救肺阳。

读蒲辅周先生医案,有麻疹后肺炎一案,病程已逾一月,患儿奄奄待毙,先生不为西医“肺炎”病名所囿,从《金匮要略》虚寒肺痿治用甘草干姜汤挽回败局,足见老一辈深厚的临床功力。

史某,男,1岁。发热十天始出麻疹,前医屡用清热解毒剂,遂至已现之疹点消退,低热久稽不退,病程已逾一月,西医诊断为“麻疹后肺炎”。蒲老会诊时见:低热,咳嗽,微喘,有痰鸣声,不思饮食,大便日行2~3次,稀水而色绿,面色黯而颧红,肌肉消瘦,皮肤枯燥,脉沉迟无力,舌淡唇淡,无苔,奄奄一息。综合脉证,蒲老的思路是:素体阳虚,先天不足,后天失养,麻疹迟至十日方见疹点,是五虚无力鼓疹毒外出。前医见热投凉,苦寒过剂,而致脾胃阳衰,余毒内陷;颧红是阳虚阴寒,逼阳外浮。疹后多属伤阴,乃其常;此例素禀不足,又过用寒凉,至伤中阳,乃其变。病机既变,便不可拘执于常法,对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和处理。肺炎也要辨证论治,证属虚寒,便当虚寒论治,不要为一个“炎”字束缚住手脚,而放弃辨证思维。病属肺痿,急当扶胃阳,若得胃阳回复,便有生机。方用甘草干姜汤(炙甘草6克,干姜灼至黄色3克),加党参3克,粳米灼黄9克,大枣二枚,二剂。药后胃阳渐复,正气尚虚,二诊仍用甘草干姜汤减量,合四君子汤健脾益气,三诊续以理中合朴姜半甘汤,加苡仁、麦芽,调理而愈。蒲老指出:用甘草干姜汤加味,意在温脾胃之阳,益脾胃之虚,阳施而肺中虚冷始化。同时,脾胃为肺之母气(土生金),虚补其母,故治脾胃即所以治肺,不治肺而肺亦治,此中医隔一之治也。

3黄疸瘀热

《金匮要略》黄疸瘀热以行痹篇云: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瘀热”一词,亦见于《伤寒论》阳明病篇:“阳明病,发热汗出,此名热越,不能黄也。但头汗出,剂(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两相对照,很明白的是说湿热没有出路,既不能从汗解(热越),又不能从小便而去(小便不利),困之于脾。瘀热,应该是指湿热淤滞于里,身必发黄的病机。

唐容川《补正》说:一“瘀”字便黄皆发于血分,凡气分之热,不得称“瘀”,而是瘀(淤)积之“瘀”。是动词或形容词而非名词。

且黄疸初起病在气分,尚未波及血分也。至于茵陈蒿汤用大黄,目的也在于攻下湿热淤滞。但是,唐氏此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今人治黄疸,多在传统的清热利湿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效果的确不错,这一经验,当与唐氏这一解不无关系。如果不避亵渎先贤之嫌,我认为简直就是“歪打正着”。

4水气病

一付“对子”

见《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仲景笔下水气与痰饮往往作互词用,但本篇专指水肿,如风水、皮水、正水;但篇中石水以及五脏水的记载,显然又不止水肿一病。

越婢汤(麻黄、石膏、甘草、生姜、大枣)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者。为风水表实证,不渴,之作“渴”,有郁热在里,故渴。“续自汗出”,是为里热所逼,但汗出绝对不多,所以有恶风、一身悉肿;“无大热”,是指外表无大热,而郁热在里。治当发越水气,清透郁热。方中主药是麻黄和石膏,用量上,麻黄为麻黄汤的一倍,因为麻黄既能发汗透表,又可利尿,所以为水肿属表实证者不可或缺之药。方中再加白术,即越婢加术汤,加术的目的是燥湿运脾,而水肿之病莫不关乎脾,所以我治疗风水、皮水,常用此方,收效颇捷。

许某,男,44岁,医生。因劳累、受寒,始发热,继则眼睑浮肿,恶风,无汗,咽痛,尿少,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尿检蛋白(+++),诊断为急性肾炎。此外受风寒,里有湿热,议用越婢加术(苍、白术同用)汤,去甘草、姜、枣,加连翘、银花、蝉衣、白花蛇舌草、猪苓、泽泻、白茅根、益母草、丹参、车前草、茯苓皮,三帖肿消,尿蛋白转阴,原方去麻黄、苍术,再用七帖而愈。

会诊时有谓麻黄不当用,虑其升高血压,我说,越婢不用麻黄则不叫越婢了,短暂使用,速战速决,且有较大剂量石膏及清热利尿活血药相佐,当无问题。此方服一剂,蛋白即转阴,化验师觉得不可能,乃再作一次,仍然未见蛋白,此1986年秋事也。

麻黄附子汤即《伤寒论》少阴篇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多一两),原文谓“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不言肿者,省文也。

其与风水之别,即在“脉沉小”三字上。其治与风水均可用汗法,原文说“水,发其汗即已”,即是指此而言,不同之处是兼用附子温阳振阳,是为温经发汗法。急性肾炎多用越婢或越婢加术,已如前述,但越婢意在外驱风寒,内清郁热,麻黄附子汤则中外皆寒,二方恰是一付“对子”。

李某,男,16岁,中学生。

于感冒后突然出现水肿,已三天,医院诊断为急性肾炎,曾注射青霉素。刻诊:眼睑、面、足浮肿,面色惨白,畏寒等,时值春季,穿棉袄,戴棉帽,依然畏寒颤抖,无汗,不渴,小便不利,舌淡苔薄白,脉弦紧。用麻黄附子汤加猪苓、茯苓、白术、桂枝、益母草、车前草,生姜,三帖而肿消,不复畏寒,小便通利,易方调理,痊愈而安。

水分与血分

问曰:病有水分血分,何也?师曰: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

何以故?去水其经自下。

这在水气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血分,简单地说,就是先病血,后病水,而且血与水之间还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因血瘀气滞,影响水的正常运行,而为水气之病。

这样,在治疗上如水治水效果不好,故云难治。相比之下,先病水后病血的治疗上就较为容易。

以经水先断后病水,或先病水后经断为例来说明血瘀引起水肿,其道理明白易说,但如果以为这反是女子的病,就失之太隘了。例如鼓胀(肝硬化腹水),不就是先病血后病水的吗?《千金要方》治风水就用丹参、鬼箭羽合五苓散,并明确提出治风水要“活其血气”。

证之今日临床,无论肾炎水肿还是肝硬化腹水,“血不利则为水”,使用活血化瘀方药,确可提高疗效,便是使用活血化瘀药的依据。

五脏水

水肿表现在面部及四肢,但高度水肿可引起五脏积水,故本篇既记载有风水、皮水、正水、石水,还有五脏水。不过五脏水不都是水肿引致,更多的是五脏本身有病而出现积水。其中,肝水多为肝硬化腹水(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属“肿胀”或“鼓胀”,似无疑义。这也说明水气病不单是指水肿,也包括肿胀。其余心水,肺水,脾水,肾水亦皆临床所常见,或单一脏病,或诸脏同病,五脏水又与正水、石水以及血分、水分、气分直接相关。

五脏水的形成,皆由阳气衰微,血瘀气滞。临床表现以眼睑及下肢浮肿、尿少、脉沉为共有症状,心水兼见心悸、少气、不得卧、烦而躁;肝水兼见胁下腹痛;脾水多兼有腹大、四肢苦重;肾水兼见腹大、脐肿、眼痛、不得溺尿、两足逆冷;肺水兼见水肿、时时鸭溏、短气、咳喘胸痛。

笔者曾拟“五合一方”,为治五脏水的基础方,有温振五脏之阳,益气活血,行滞利水,消肿的作用,即合真武汤、参附汤、防己黄芪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桂枝茯苓丸五方为一方,常用药如附子、人参、黄芪、白术、茯苓、防己、葶苈子、生姜、赤芍、丹参、桃仁、枳实、益母草、牛膝、大腹皮等,可随证加减。多年以来,治验颇多,不敢自秘,谨录供同道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