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绿溪谷花卉:读书意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4:25:08

读书意味
林语堂说的好:什么叫做真正读书呢?这个问题很简单。一句话说,兴味到时,拿起书本就读,这才叫做真正的读书,这才不失读书之本意。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是最早的藏书家。她和她丈夫赵明诚不惜典当衣服买碑文水果,每天饭后饮茶时,他们坐归来堂,说一句书中话,然后夫妇猜在哪一本书上哪一页哪一行,猜中者举杯大笑,饮茶在先。(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中有记载:“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决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想想,看人家读书读到这种境界,自己也令人感发兴起。
再体味体味林语堂《读书的艺术》中的那段话:“你们读书时,须放开心胸,仰视浮云,无酒且过,有烟更佳。现在课堂上读书连烟都不许抽,这还能算为读书的正规吗?”我仿佛领略到了读书的兴味。培根不也说“读书可以作为消谴,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一个人独处时,阅读可以作为消谴------”,比如,出门乘车,一个人孤独的坐在车箱里;比如,朋友聚会搞活动,饭后当大家都坐到麻将桌上;比如,闲时没人和我拉话时------我就埋头书中,走索在波路壮阔文字的海洋,别有一番情趣。
借助读书来消谴没什么不好的,鲁迅在讲他消闲看书时说:这里只说我消闲的看书——有些正经人是反对的,以为这么一来,就“杂”!“杂”,现在又算是很坏的形容词。但我以为也有好处。譬如我们看一家的陈年帐簿,每天写着“豆腐三文,青菜十文,鱼五十文,酱油一文”,就知先前这几个钱就可买一天的小菜,吃够一家;看一本旧历本,写着“不宜出行,不宜淋浴 ,不宜上梁”,就知道先前是有这么我的禁忌。看见了宋人笔记里的“食菜事魔”,明人笔记里的“十彪五虎”,就知道“哦呵,原来‘古已有之’。”
看到林语堂的:“读书必求深入,而欲求深入,非由兴趣相近者入手不可。学问是每每互相关连的,一人找到一种有趣味的书,必定由一问题而引起其他问题,由看一本书而不能不去找关系的十几种书,如此循序渐进,自然可以升堂入室,研磨既之,门径自熟;或是发见问题,发明新义,理可触类旁通,广求博引,以证己说,如此一步一步的深入,自可成名。”这段文字后,我就想“博览群籍”也没什么可神秘的。
那天看两个网友聊天,一个网友说:“我这两天看佛经呢。”另一个网友说:“别看。”这个网友说:“为什么?”另一个网友:“最好别看。”又上来一个网友说话:“这种经文如果看进去了容易牵制脑思维。”后上来这个网友这段话我思考了半天,好像悟出点儿什么,我想读书,要么不读,要么就“博览群籍”,广开思路多方诠译,这样才不会把自己逼入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