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迪斯科什么意思:赏析宫廷珍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4:12:22

赏析宫廷珍宝  

陶、瓷器艺术 清乾隆珐琅彩花卉图瓶

 

        (一),清乾隆珐琅彩瓷的纹饰承袭前朝诗、书、画、印为一体的中国传统山水画,但较前朝题材更为丰富,如新增了山水人物和仙山楼阁等纹饰,画中的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的绘画运用了中国绘画中界画的画法,描绘得精确工整,衬以山水人物,并有题诗,较雍正时期的山水画更添情趣。题诗有“夕吹撩寒馥,晨曦透暖光”、 “一从婵娟色,四面清冷风”、“长日香风细细吹”、“艳阳轻雨湿芳菲”、“晚峰晴露巅”、“一派谨声和鼓吹,六街灯火乐升平”、“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仙楼绮阁环瀛汉”、“山情因月堪,诗语入秋高”、“云深琼岛开仙径,春暖芝兰花自香”、“朝朝笼丽月,岁岁占长春”、“晓聚色湛仙人露,画槛香传少女风”、“上林苑里春长在,三友连枝作寿图”、“鹊鸣传喜气,鹆浴报秋光”、“数枝荣艳足,长占四时春”、“斜依风苇聚聚袅,远飓烟波渺渺平”等。另有在瓶上开光一面绘整首诗之作。 

        (二),说起珐琅彩,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名贵的釉上彩,为釉上彩之冠。珐琅彩瓷是清康熙朝中晚期时,将西洋金属胎画珐琅的珐琅彩料,移植到瓷胎上的一个创举。珐琅彩瓷大部分都是艺术精品,制作工艺非常讲究,不计工本。制作方法是先由景德镇官窑选用最好的原料制成素胎,烧好后送到清宫中造办处,由宫廷画师精工绘画,再经彩烧而成。所以“清三代”珐琅彩瓷均由宫廷画师彩绘,极费工时,兼之其成本极高,产量不多,多为小件器。彩瓷制成后全部由皇家垄断,概不外传,少数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故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清代后期仍有少量烧制,但烧造场所已不在清宫中而移至景德镇。根据宫中档案记载,雍正六年以前的珐琅彩料都来自西洋,俗称洋色,雍正六年以后宫中自制彩料获得成功。由于当时产量不多,能够留传至今的传世品也极少,其特点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明丽,画工精致。
  这件由中国文物学会全程监督制作的高仿品清乾隆珐琅彩花卉图瓶,也是世上极少见的珐琅彩瓶。此器高20.4厘米,口径4.8厘米,足径4.3厘米。瓶洗口,细颈,圆肩,肩以下渐收敛,窄圈足。腹部绘月季、天竹、腊梅、灵芝、水仙、寿石等相互映衬组成了一幅山石花卉图,肩上有墨书诗句:“夕吹撩寒馥,晨曦透暖光。”并落“佳丽”、“金成”、“旭映”三篆印。瓶身彩绘也采用了国画技法,花木线条及山石皴笔均描绘得精细,色泽极为艳丽。是一件文化、艺术价值都非常高的收藏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可以前去人民大会堂北门西侧宴会厅观赏。

 

胭脂红地轧道粉彩花卉纹梅瓶

 

 

粉彩瓷创烧于清代康熙晚期。它是在康熙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影响而发明的一种釉上彩工艺,由于色调淡雅和有粉润之美,故而称为“粉彩”。粉彩的主要原料和施彩方法都是外来的。制作时,在烧好的素瓷上以玻璃白打底,用国画技法以彩粉绘画纹样,然后用低温炉火烧烤而成,粉彩器均由景德镇窑烧造。
  康熙时的粉彩制品,由于初创阶段,所以流传下来的官窑品甚少。当时器物的胎骨较厚,彩绘也简单,图案以花卉和云龙为主,画面上多有留白,于疏朗中见典雅,令人遐想。雍正时期的粉彩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中的鼎盛时期。雍正皇帝是一位促进社会发展的政治家,使景德镇官窑厂得到迅猛发展。当时的制品胎薄透光,釉面白润如玉,绘画精致,笔线纤细有力,极为精美。画面纹饰以花卉、

草虫、蝴蝶为主,尚有山水、人物、走兽等。乾隆时的粉彩甚为盛行,在彩瓷领域中,已取代了五彩,趋于主导地位。乾隆时期的器物以新、奇、巧而闻名,没有明代瓷器的大气典雅,没有康熙的古朴浑厚,也不如雍正的秀美雅致,而呈现出一种雍容华贵、玲珑精致的风格。在工艺技巧上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造型上,别出心裁地创造了转心瓶、灯笼瓶、带托爵等。在装饰方面有仿漆器、石器、玉器、木器、竹器、山石等粉彩器物。往往在白瓷上又加绘一种色地,如绿色、黄色、蓝色、胭脂红、紫色等,引人入胜。乾隆粉彩装饰的图案追求华丽繁缛的风格。题材内容广泛,在传统的花卉、禽鸟、山水、人物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寓意福禄寿、太平盛世、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很多纹饰运用谐音来表达吉祥的祝愿,脍炙人口.

    中新社台北十二月二十五日电(记者董会峰)十二件(组)大陆出土文物,二十五日亮相台北故宫“大观-北宋书画、汝窑、宋版图书特展”。 
  台北故宫工作人员表示,这些文物是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窑址出土的,委托一家美术馆联系、辗转借来,可以与传世的、数量非常有限的北宋汝窑珍品作出明确对应。 
  本社记者在一楼“北宋汝窑”展区看到,这些文物包括北宋汝窑香炉、盏托、盘口折肩瓶、小口细颈瓶、刻莲纹碗、器盖、瓷片、火照插饼、匣钵、三足洗、窑具等,标明来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场观者众多,有不少青年人,也有长者、抱着婴儿的父母和外国游客。 
  被视为百年难得一见的“大观-北宋书画、汝窑、宋版图书特展”,从即日起至明年三月二十五日在整葺一新的台北故宫一、二楼举行。共展出北宋书画七十六件、北宋汝窑二十四件、宋版图书二十八部,规模空前。 

 

     八角星纹彩陶豆,1978年出土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口颈26厘米,足径14.5厘米,通高28.4厘米;泥质红陶,豆盘为圆唇斜口、深腹,喇叭形高圈足;腹和圈足部位涂抹了一层深红色陶衣,斜口沿面绘白色彩地,其上用褐、红等彩色绘出半月形与若干竖线段相间组成的图案,腹部用白彩在深红色陶衣之上绘五个方心八角星状纹样,各八角星之间同样用两列白彩竖线段间隔;圈足部位绘两圈褐色彩带,彩带之上用白彩绘贝形纹样。这是一件典型的大汶口文化彩陶器。
    在黄河下游地区,彩陶最早见于距今7000多年前的北辛文化,最初只是在陶缽的口沿处绘红色或黑色的彩带,至大汶口文化早期,彩陶开始增多,中期达到成熟阶段。大汶口文化彩陶的纹样题材以自然界中植物的花叶纹样和各式几何图形为主,施彩技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塑制好的陶坯上直接施彩作画,叫作原地绘画,一般只绘红或黑色单色,纹样比较简单;另外一种是先在陶器需要作画的部位涂一层加了彩色的泥浆,叫作施陶衣,然后再行绘画。陶衣之上多绘白、褐、黄、黑等多种彩色,图案也比较复杂,讲究构图对称、色彩对比和层次效果。这件彩陶豆在纹样构图和施彩作画方面集中体现了大汶口文化彩陶艺术的较高水平,是一件极其宝贵的原始艺术珍品。   
    八角星纹样在大汶口文化的彩陶器中较为多见,可以说是我国东方先民共同认可和喜爱的图案。关于这种纹样的含意,有研究者认为是表现光芒四射的太阳;也有学者认为四射的八角寓义无际的天空,中间的方形像征着大地,有天圆地方之喻意。
    从出土情况看,彩陶豆多来自墓葬,豆盘内往往盛装着猪蹄、颚骨、猪头等供品。如此精美的彩陶,在5000年前物质生活很不发达的原始社会不可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用具,应该是先民最畏惧、最崇尚、最重视的祭祀活动中的礼仪用品。


 

 三彩双鱼壶,唐代,1953年出土于山东青州市。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出现并盛行于唐代,其烧成温度约在摄氏800~900度左右,所用胎料为白色粘土。虽是陶胎但质地细腻坚硬,器形规整。唐三彩的釉色有绿、黄、蓝、白、褐等多种颜色,釉料成分是由铜、铁、钴等多种呈色金属的矿物质配制而成,并加入大量的铅来作助溶剂和增加釉色亮度,从而使釉料在受热过程中向四周晕散流动,各种颜色相互侵润,形成自然流畅、斑驳灿烂的彩色装饰,其风格十分的浓艳华丽。唐三彩器物并非每件都是三种以上颜色,也有施一彩或两彩的情况,但都统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的著名产地是西安和洛阳,因为这两个地方是唐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皇室贵族、达官贵人、富商大贾集聚的地方。唐三彩作为高档的生活用具和玩赏、随葬的工艺品,自然在这里产量最多、质量最高。但自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国力遭受严重打击,三彩工艺在西安洛阳日见没落,反而在其他地区有所发展。山东地区发现的唐代墓葬中也出土有三彩器物,但是山东本地瓷窑烧制三彩瓷器,目前发现最早是在北宋末期,金代产量加大,产地主要在淄博一带。山东三彩器的特点有两个,一是瓷胎,二是色彩较少,常见绿、黄两色。
    唐三彩的器形极为丰富,可分为生活器皿类、人物动物俑类、随葬品类等等。日用器皿有壶、瓶、尊、罐、碗、盘、杯、钵、水盂、唾盂、香炉、枕等;俑类有贵妇、少女、舞伎、文官、武士、侍从及各种胡人俑,动物俑有马、驼、牛、驴、羊、鸡、鸭、狗、兔、狮、虎等;随葬品有各种镇墓兽和房屋、仓库、假山等模型。
    这件唐三彩双鱼壶高24.5厘米,是盛酒器。作者选用民间喜闻乐见的吉祥物鱼作为壶的外形,周身涂抹大面积绿釉以表现鱼的勃勃生机,只在胸部鱼鳞和眼、嘴部位点抹了黄色釉料,使鱼的形象更加突出和逼真。以此双鱼和美酒来馈赠亲友,内容和形式俱佳,可谓情深意长。

青釉盘口壶,西晋,山东省博物馆收藏。
    此壶为水具,高30、3厘米,口径16厘米,底径12.4厘米;盘口,短颈,斜肩;肩部附有对称的复式条形双系,与系平行的前后中部各贴饰一个兽面铺首衔环,并饰一圈带状圆圈纹;腹部圆鼓,小平底;壶施青釉,底部无釉,露胎处呈褐黄色。该器造型古朴端庄,釉色光亮莹润,应是西晋越窑产品中的珍品。
    越窑一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中付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其实是因窑址在古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而得名。越窑始烧于东汉,北宋停烧,以烧制青瓷而著称,隋唐五代时达到鼎盛,与河北邢窑的白瓷齐名,因此在唐代烧瓷业有“南青北白”的说法。
    盘口壶是罂的俗称,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水具,其器形随各朝代的审美情趣变化而略有不同,西晋时盘口壶壶身、壶颈比较低矮,盘口较浅,肩部常贴条形系,并印一圈带状纹饰;东晋时壶身、壶颈开始变高,盘口加深,肩部贴桥形系和饰双弦或水波纹;南北朝以后,壶身、壶颈颀长,有挺拔之感,壶身阳刻莲瓣纹是它的又一特色。
    这件盘口壶在造型风格、装饰艺术和烧造工艺上方面均具有显著的西晋时代特征。

祭红釉胆瓶,清代乾隆年制,山东省博物馆收藏。
    此瓶口径2厘米,底径5厘米,高16、8厘米;小口,长颈,圆腹,圈足;胎体白中泛黄,外罩红釉,釉面薄而细腻,典雅优美。
    红釉瓷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的钧窑。当时因为窑炉的密封程度差,还原气氛掌握不好,钧红的呈色极不稳定,红中泛紫、甚至变青者屡见不鲜。纯正的铜红釉烧成于明代永乐时期,因为色泽纯正鲜艳,被称为“鲜红”,改变了过去红色极不稳定的局面。宣德时期,又在永乐鲜红的基础上创烧出著名的祭红釉,因这种红釉瓷器常作祭祀用品而得名。据文献记载,祭红“釉色以西红宝石为末,烧成之后,殷红灼烁,宝光耀目”。所以又称宝石红。同时,还有鸡红(其意鸡血之红)霁红(雨过天晴之霞霁)等多种叫法。
    铜红釉瓷器到明代嘉靖时期失传,改用低温矾红釉,色泽较之铜红相差甚远,呈砖红色。此后,历朝统治者都曾试图恢复烧造高温红釉,但均告失败。直至清初康熙年间,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烧官窑时,终于又恢复烧造出红釉瓷器,也称“郎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