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迪舞蹈教学视频:浅读“则”“若'等在古汉语中的用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03:16
浅读“则”“若'等在古汉语中的用法
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
十八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例如:
1、连词:可连结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又”。如:
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承接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就”“接着”。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4)表转折关系。可译作“但是”“却”。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假设关系,可译作“如果”、“假如”。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6)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不译,有时译作“地”。如: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译作“因而。”如: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一般译作“来”,或不译。如: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作“你的”,也可作主语,译作“你”。如: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语气助词 ,译作“罢了”。如: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 尺而已。(《口技》)
4、通“如”:好像,如同。如: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的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在句子中起辅助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只是帮助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具体、完整。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文章必用虚词才能成文。虚词由实词而来(详后),它们都是假借字。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汉语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
用以构成文句,工整文意,例如耳、目是实字,若夹配以“而”“之”二字,联成“耳而目之”,就有灵动活跃之义。唐代刘知几说:“夫人枢机之发,+ +不穷,必有徐音足句,为其始末。是以伊、唯、夫、盖,发语之端也;焉、哉、矣、兮,断句之助也。去之则言语不足,加之则章句获全。”(《史通》卷六《浮词》)所以古书用虚词以足成文句,工整文意,随所可见。例如用“为”字,《左传•襄公十七年》:“而何以田为?”《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何以圣为?”《国语•晋语》:“将何治为?”《荀子•议兵》:“……何以兵为?”皆因句末,不加为字,不能成句。还有加“唯”字,《书经•皋陶谟》“百工唯时”,以及《召诰》“无疆唯休”,只“时”与“休”不成句,加“唯”以成之。再有加“或”字,《诗经•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此句若省“或”字,仅“无不尔承”,则文义匆促,加“或”字,语气缓和。
文章必用虚词才能成文。清刘淇《助字辨略•自序》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盖文以代言,取肖神理,抗坠之际,轩轾异情,虚字一乖,判于燕越,柳柳州(柳宗元)所由发哂于杜温夫者邪!”(杜温夫之事见后)这里说古代文言,必用实和虚字,且“虚字一乘,判于燕越”,充分表明虚词的重要性。本来,“实”和“虚”具有相反的意义,而相反正足以相成,好像真、善、美的反面是假、恶、丑,没有假、恶、丑,就没有真、善、美。
虚词由实词而来(详后),它们都是假借字,如也、者、矣、尔、耳、乎、邪、焉、哉、之、以、于等字,今日所用都无原来的意义。清郝懿行说:“凡语词(虚助词)之字,多非本义,但取其声。”(《尔雅义疏•释诂下》)所以虚词有不定的“间”字意义,在句中固为“间”,在句首(如发词、转折词)和句尾(如歇语词)亦为“间”。不论它是“中间”“首间”“尾间”,都非其本义,发生了质的变化。变了质的字,不能从其本义去解,而由其所处的位置和读音以释其义。例如“所”字,原为伐木声或举木声,本义为动词,假借变为名词的“处所”,如派出所、卫生所,由处所引申而变为虚词,如“予所否者”,作“若”字义,发生质变,与本义无关。
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代词: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 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常用词--之、其。 
二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介词可根据功用分表处所的、表时间的、表原因的、表对象的、表凭借的、表被动的等六种。使用频率高,用法比较复杂的介词--于、以、为、与。 
三、连词: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其本身无实在意义,但它可帮助我们认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句意,连词可按其所表示的结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表并列关系、表层进关系、选择关系、表承接关系、表转折关系、因果目的关系、假设关系、修饰关系) 
四、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的副词。 
五、助词 :助词是古代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份,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
 之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郕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代指阙秦以利晋这个事件)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代词,他们)  与坐谈,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代词,这件事)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他的。)  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勾践灭吴》,她的。)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愚溪诗序》)  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愚溪诗序》)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二郎文》,难道。)  三、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而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滕王阁序》)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触龙说赵太后》)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因人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则  一、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二、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