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比赛视频:研究性学习教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28:55
研究性学习教案第一课时    发动、动员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综合实践活动》、《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实施指导意见》、《浙江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办法(试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究与实践项目测评实施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活动)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时代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地方发展的特色需求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合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遵循以活动促发展的原则,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以及教师教育观、课程观的更新,为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置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其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每周三课时,实施五个学期,共约270课时,获得15学分)、社会实践(每年一周,实施三年,获得6学分)和社区服务(三年不少于1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以五小时计,获得2学分)。课程结构如图所示:    三、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习目标是:
1、经历研究探索的实践过程,获得切身体验和经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学会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逐步形成搜集、分析、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和表现能力。
3、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
4、感受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形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不怕吃苦、不怕失败、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5、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6、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课程内容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分别来源于自然、社会、自我三大领域。
具体有:
1、人与自然。如环境保护研究、生态建设研究、能源利用研究、农作物改良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自然资源保护与开放利用研究、天文地理研究等。
2、人与社会。如社会关系研究、企业发展研究、社区管理研究、人群心理研究、人口研究、城市规划研究、交通建设研究、法制建设研究、政治制度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乡土文化与民俗文化研究、历史遗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与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大众传媒研究等。
3、人与自我。如中学生生理与心理问题研究、中学生行为方式研究、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关系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研究、班级制度与文化研究、社会适应研究等。
五、实施原则
1、综合性原则。在活动中,既要对以往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综合,也要关注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便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性原则。强调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自主性原则。强调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方案、实施过程和表达结果。教师的指导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
4、开放性原则。强调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在时间安排、主题确定、方法运用和成果表达等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
5、过程性原则。关注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关注不断生成的新的活动目标和主题,关注实践活动的方法、态度、体验,以及诚实守信和尊重知识产权等情况。
六、实施过程
高二学生需要完成1个课题研究,每周3个课时,采用“1+2”排课方式。高二年级以行政班级为单位,并根据课题类型(调查研究类、科学实验类、设计制作类三大类)组建课题小组,实行分类指导。
课题小组的建立:
1、 每一小组6-8人左右。
2、 男女均匀。(不能一个小组全部是男同学或全部是女同学)
3、 不能跨班建立小组。
高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计划见下表:
年级 学期 周次 活动内容 组织者
高二年级 上学期 第1~6周 第一阶段:明确研究课题。
1、 初步确定研究问题,组建研究小组;
2、 联系导师,带着问题查资料;
3、 明确研究课题,分析研究问题的具体类型,最终确立研究课题。 课程教师、课题导师
  第7~12周 第二阶段:制订课题方案。
1、 确定课题的类型,设计研究方案;
2、 完成课题研究方案;
3、 对课题进行开题论证,确定班级重点课题,准备开题报告。 课程教师、课题导师  第13~14周 第三阶段:开题报告展示评比活动。
进行高二研究性学习活动开题报告展示评比,确定校级重点课题。 指导中心、课程教师
  第15~17周 第四阶段:实施课题研究。
1、 根据研究方案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2、 联系导师开展有关实践性的研究活动。 课程教师、课题导师
  第18~19周 3、 完成阶段性总结报告,进行考核、学分认定和审核等工作;
4、 布置好学生寒假研究计划。 课程教师
  


期 第1~6周 第四阶段:实施课题研究(接上学期)。
1、 回顾上学期所做的工作,重点整理所收集到的信息材料;
2、 继续完成有关信息的补充、整理工作;
3、 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手段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课程教师、课题导师
  第7~10周 第五阶段:完成结题报告。
1、 按照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撰写结题报告的文字稿;
2、 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展板,准备进行课堂报告与与答辩;
3、 每位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个人总结(600~800字)。 课程教师、课题导师
  第13~14周 4、进行课堂报告与与答辩。每个班级推荐出多媒体课件1个、展板1个、论文2篇参加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展示评比活动。 课程教师
  第15~16周 第六阶段:优秀成果展示与评比活动。
进行高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活动)优秀成果展示与评比活动。 领导小组、指导中心
  第17~18周 进行考核、学分认定和审核。 课程教师、指导中心
七、学分认定与等第测评
(一) 学分认定
以学生参与完成的课题或项目作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科目学分认定的主要依据。
满足下列基本条件则取得6个学分(上、下学期各3学分):
(1)完成理论课学习并经考核合格;
(2)有开题报告或活动方案;
(3)有活动过程的记录;
(4)有活动过程总结或成果记录;
(5)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的记录;
(6)学生实际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时间72学时。
(二) 等第认定
研究性学习活动科目的等第用A、P、E表示,分别代表“好”、“合格”、“须努力”三个等级,等第成绩记入《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学生素质报告册》。
1、达到下列条件者,其研究性学习科目成绩可以评定为P等第:
(1)有开题报告或活动方案;
(2)有不少于六次的活动过程记录;
(3)有结题报告;
(4)有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记录;
(5)参加学校规定的活动,总学时不少于72学时。
未达到以上条件者或者有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者将被评定为E等。
2、研究性学习科目成绩为P等,并有以下突出表现者,具备申报A等第的条件(A等比例不超过规定要求):
(1)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得到学校、社会的公认或权威部门的认可;
(2)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成果如小论文、小设计、小发明等经过专业评价机构认证或在县(市、区)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相关活动中获奖或发表;
(3)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或事迹)在县(市、区)级及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或报道),受到社会好评;
(4)在学校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评比中获奖或获得荣誉。
八、表彰与奖励
(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校级重点课题和优秀成果评选活动
1、每个班级确定2个研究性学习班级重点课题,参加学校开题报告展示评比活动,评选出50%的校级重点课题;
2、在完成结题报告的基础上,每个班级分别推荐出小论文2篇、多媒体课件1个、展板1个,参加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活动)优秀成果展示评比活动,按60%的比例评选出校级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研究性学习活动)。
(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成绩在文明班级考评中的加分办法
1、对评上校级重点课题的班级,按1个校级重点课题2分的标准在文明班级考核中进行加分;
2、对获得校级优秀成果(小论文、多媒体课件、展板)的班级,按1篇小论文或1个多媒体课件或1个展板各2分的标准,在文明班级考核中进行加分。展评总成绩前1/3的班级将被授予“综合实践活动优胜班级”称号。
3、各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成绩在文明班级考核中的加分不超过10分。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与奖励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办法:
(1)评比对象为担任当年度研究性学习教学、指导工作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师和课题导师。
(2)课程教师和课题导师所指导的课题,在当年度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活动)优秀成果展示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3)课程教师和课题导师撰写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教学论文、案例和活动设计荣获校级三等奖及以上。
(4)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没有出现安全等方面的差错事故。
2、被评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指导教师的的同志,学校授予“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并进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