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岛2钓鱼凳子:重压导致中青年慢性病高发 心血管等病成杀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14:28

重压导致中青年慢性病高发 心血管等病成杀手

2011年10月26日 09:28 来源:光明日报

  心血管等病成中青年杀手

  今年以来,一则则让人痛心的消息屡见报端:5月,郑州电视台28岁记者刘建心肌梗塞离世;7月,百视通公司39岁首席运营官吴征患心脏病去世;9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40岁的陈天智脑出血逝世……“30年前,很少有中青年到医院看心脏病。但现在,就在我的病房里,每四个心梗患者中至少有一个在45岁以下。以北京为例,从1984年到1999年,35岁到44岁男性心梗死亡率增加了111%,现在的情况更糟糕。”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教授说。10月20日,中国科协主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聚焦”这一让人揪心的社会现实,在“重压下的青春——慢性病低龄化”的主题下,现场多位医学专家疾呼:慢性病低龄化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主要健康问题,中青年的健康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每年数百万人因慢性病早逝

  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和《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显示:近年来我国中青年人群慢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心血管病为例,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病过早死亡的人数达到127万,相当于每天超过3400人因心血管病早逝。

  “目前,我国人口中80%的死亡是因为慢性病,其中40%为心脑血管病。”全国心血管病防治科研领导小组副组长洪昭光教授表示,以动脉硬化、脑中风、心肌梗死为例,其形成一般是十几年、几十年的慢性过程。通常起源于童年,植根在青年,发展于中年,发病在老年。但我国现在提前了,儿童得成人病,成年人得老年病,导致我国人口平均健康寿命比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少10年。

  更可怕的是,近年来我国的年轻肿瘤患者也迅速增加。湖南省肿瘤防治办主任刘双喜介绍,“现在不少十几岁的女孩子都患上乳腺癌、宫颈癌,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
 重压导致中青年慢性病高发

  吴军(化名)今年27岁,是武汉大学的毕业生,现在北京中关村附近一家IT公司上班。每天中午,他通常去快餐店点薯条、汉堡和一大杯可乐。吃完饭,他习惯抽几根烟,“公司规定,办公室不许抽烟。下班后,我最喜欢回租的房子里上网。每天基本上没时间锻炼,周末有时还需熬夜加班,一年到头也没休假,经常身心俱疲。减压的主要方法是和同学一起喝酒聚餐。”

  跟吴军一样,城市里许多中青年都过着这种典型的不健康生活方式。胡大一教授说,大量吸烟、经常熬夜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到了35岁至45岁,最易突发心梗。另外,酗酒、高糖饮食、久坐不运动、生活节奏紊乱,容易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它们都是损害寿命的罪魁祸首。

  中青年这种快节奏的不健康生活,一部分是自己的选择,但更多的是来自社会大环境。国家旅游局今年发布的休闲绿皮书显示,中国中产人群中“近九成认为自己过劳”,80%以上的人感觉工作压力大,有28%以上的人认为压力已逼近极限。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会长白慧良说,前不久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大调查》显示,城市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60%,真正意义的健康人仅占2.5%左右。现在很多中青年是在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换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前半生奋斗,后半生看病”,成为无奈的现实。

  心理压力过大也会导致慢性疾病。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今年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卫生论坛上表示,我国中青年人群的健康问题已成社会广泛热点,他们一直处于疲惫状态,健康透支,身体体质在不断减弱,特别是心理压力高度紧张,过度焦虑,情绪波动引起和加重了心血管等方面的慢性疾病。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防控慢性病

  “这些威胁中青年健康和生命的慢性病是可防可控的,关键是要预防。”胡大一教授表示,“其中最重要的,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影响人类健康与长寿的因素中,生活方式占60%,遗传因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占8%,环境因素占7%。

  倡导运动。《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男性总体力活动量在10年间减少了27.8%,女性减少了36.9%。胡大一说,现在年轻人出门就打车,电梯、电视、网络普及,已没有什么体力活动。“饭后百步走”、“每天快走6000步”等都是健康的生活习惯。

  减盐。胡大一说,30%的高血压是因为吃盐过多引起的,饮食过咸使人患高血压的几率增加,加重心脏负担,促发心力衰竭等。我国居民的食盐摄入量大大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小于6克的标准,北京地区人均食盐摄入量甚至达到了20克到30克。

  控烟戒烟。吸烟是导致中青年心梗的最大因素。胡大一说,我国烟民达到3.5亿人,被动吸烟达到5.4亿,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至少要做到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对年轻人来讲,健康一半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讲到‘健康100分’中父母遗传15分,环境17分,医生8分,生活习惯60分,60分里30分是心理健康。”洪昭光教授表示,如果年轻人能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16个字,就能让各种各样的慢性病减少一半。(记者 胡其峰 袁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