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派手机官网:海盐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情况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38:41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2008年以来,我县按照《省“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市政府提出的畜禽养殖排泄物治理工作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目标,通过加强领导、扩大宣传、落实责任、强化监督,扎实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下面,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08年以来的主要工作

(一)明确治理目标。根据省、市工作要求,提出了治理目标,即确保到2010年完成常年存栏生猪50头以上养殖场(户)排泄物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全县生猪规模饲养比例提高到75%,生猪饲养总量比2007年下降8%以上;在农田增施有机肥的同时,化肥使用量减少10%以上,有机肥施用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建成并投入使用8个以上畜粪收集处理中心,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根据以上治理目标,确定了分年度的工作任务。2008年计划任务522户,其中省级“811工程”38户,市级任务210户,县级任务274户,实际完成578户; 2009年计划任务638户,其中市级任务173户,县级任务465户,实际完成704户;新建、扩建畜粪收集处理中心5个,其中西塘桥镇3个,沈荡、于城镇各1个。目前,除两个畜粪收集处理中心尚在施工建设之外,其他治理任务已基本完成。

(二)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完成治理任务,县政府成立了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沈晓红任组长,成员由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政府办公室、县农经局、县环保局、县公安局等17个部门主要领导担任,同时成立宣传组、技术指导组和综合执法组等三个专业组,负责各项具体工作。制订了海盐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案,落实了县领导联系养殖重点镇制度。各镇(区)均成立了以行政首长为组长的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镇(区)机关干部和站办工作人员分片包干到村联户。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形成上下衔接、运转高效的三级联动机制。

(三)营造良好氛围。一是通过召开全县农业工作会议和各镇(区)、各有关部门会议,进行宣传动员,布置治理任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会议,提出明确要求,指导督促工作;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主任会议,组织人大代表视察,督促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二是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制作节目、刊发新闻,及时宣传报道治理情况。三是通过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在全县推广无公害养猪技术,倡导生态养殖模式。四是各镇(区)组成工作组,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发动。通过广泛宣传,提高了全县干部、群众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认知度和紧迫感,充分调动起全社会参与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为治理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四)大力推进治理。

一是加强施工力量,确保工程质量。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免费培训,2008年共培训治理设施施工人员3期120名,施工工班达到60余个;今年开展沼气工培训2期,培训180多人次,从而有效地加强了施工力量。同时,强化施工队伍管理,实行优胜劣汰,并对质量验收合格的工班进行公布,要求沼气设施建设必须聘请公布名单中的工班,坚持持证上岗并严格按图施工。县治理办在抓好施工培训、持证上岗的基础上,向各镇(区)发出通知,要求落实相关措施,加强质量管理,并派出技术指导组开展巡回检查,及时指导施工,确保建设质量。对上报已完成的治理户开展预验收,对预验收中发现不合格的一律要求返工或整改。

二是加快畜粪收集处理中心建设,提高干粪处理能力。2008年,西塘桥镇新兴村畜粪收集处理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今年,共有4个收集处理中心被列入嘉兴市2009年度建设项目,其中3个为新建项目、1个为扩建项目。现已完成西塘桥镇青莲寺干粪收集中心二期扩建和于城镇江渭干粪收集处理中心建设,其余两个建设项目正在加紧施工。西塘桥镇青莲寺干粪收集中心二期扩建项目平均日处理湿粪达到10余吨,收集范围以青莲寺村、新兴村为主,并辐射到西塘桥镇的其它村。于城镇江渭干粪收集处理中心现阶段每天可以处理一万头猪的粪便。

三是落实补助资金,争取项目支持。2008年,全县共建成了578处沼气综合利用设施,建设总投资1012.68万元。今年,已落实省以上补助资金239万元、县级财政补助资金134.39万元、镇级财政配套资金111.64万元,在3月底前全部到位。同时,今年我县申报了3个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分别是浙江青莲食品有限公司养殖场沼气综合利用工程、海盐建华牧业有限公司养殖场沼气综合利用工程、海盐县(西塘桥镇、沈荡镇、于城镇)畜禽养殖场(猪)废弃物处理利用工程建设项目。目前,浙江青莲食品有限公司养殖场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已得到批复,50万元中央资金已到位。

四是抓住重点地区,实施专项治理。西塘桥镇是我县的畜牧生产大镇,治理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该镇青莲寺村,现有猪舍12万平方米、生猪存栏2.5万头,全村629户农户中有559户饲养生猪,是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张仁贵书记作了重要批示,沈晓红县长亲赴现场开展调研、督查、指导工作,对该村进行集中专项治理。今年6月15日,我县抽调了农经局、环保局、西塘桥镇政府的48名工作人员分成12个工作小组,深入每个生产组,开展动员宣传,封堵粪污直排口。至6月底,完成全部559户的封堵工作,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该镇的治理工作,也为全县污染治理工作树立了典型。

(五)做好督促指导。县政府与各镇(区)签订了治理工作责任书,将这一工作纳入到各镇(区)和县有关部门年度考核内容,并实行“一票否决” ,对完不成责任状工作目标的,一律取消相关镇(区)该年度评先创优资格。县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十天编发一期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简报,及时通报各镇(区)工作进度和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县农经局牵头技术指导组,组织技术人员,赴各镇开展技术指导;县环保局牵头综合执法组,督促指导畜禽养殖场(户)开展污染治理和搬迁工作,对养殖场(户)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控。

二、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两年来的努力,我县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养殖户环保意识不强。部分畜禽养殖户只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不注重生态环境,不愿意投资建设治污设施;部分已建治污设施的养殖户,干湿分离不彻底,甚至出现破坏已建设施的现象。

二是部分养殖场治污设施作用发挥不充分。我县养殖场治污设施基本按照市政府提出的“两分离三配套”标准进行建设,但部分养殖场因技术、成本等各种原因,治污设施没有充分利用,偷漏排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治污的成效。

三是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对养殖户违规排放、干湿分离不彻底等现象,目前还缺乏村规民约等约束机制,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手段,对违规排放的处罚力度不大,养殖污染治理成效还不明显。

四是收集体系尚不完善。按照市政府和县政府签订的责任状要求,畜粪收集处理中心的建设任务必须在2009年10月底前完成,但到目前我县还有2个未建成,其中西塘桥镇青莲寺村畜粪收集处理中心和沈荡镇新丰村收集处理中心处于土建工程期。规模猪场实施干粪收集的比例仍然较低,农户使用畜粪收集加工后的有机肥的积极性不高,有机肥还难以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

五是新技术的引进应用还存在差距。现有的治污方式还停留在沼气池治污模式上,对引进与推广应用畜禽排泄物治理新技术、新模式(如生态型、发酵型、零排放等模式)的力度还不够。

三、近期工作措施和下阶段工作计划

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树立农村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以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的理念,改变纯粹为治理而治理的模式,把加强畜禽污染治理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我县农村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抓手,干字当头,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1、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增强环保意识。我县畜禽养殖点多面广,大部分规模小,档次低,养殖户环保意识不强。为此,下一步要在加大治理力度的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和典型示范,大力倡导清洁养殖、生态养殖,把清洁生产的思想贯穿到畜牧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养殖户的环保自律意识和清洁生产技术水平,使全社会都认识到控制养殖污染的重要性,并为之积极努力,共同推进我县的养殖污染治理工作。

2、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确保整治成效。一是查漏补缺,全面完成存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户)的治理工作。由于生猪养殖存在动态变化,尚有部分规模养殖场(户)未列入年初确定的治理任务,下一步将组织力量,开展排摸,重点实施新增规模养殖场(户)的污染治理工作,确保不漏一户。二是加快收集处理中心建设。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是确保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长效运作的关键一环,下一步要加快在建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完工;对已建成的收集处理中心,要切实开展畜粪收集工作,做到收集处理中心建一处,用一处,确保畜禽排泄物的有效收集,实现综合利用。三是全面封堵直排口。上半年,我县在西塘桥镇青莲寺村实施了封堵直排口的专项行动,对所有养殖户畜舍外排口进行了全面封堵,治污效果明显。下一步,将制订工作计划,落实工作措施,逐步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实施。

3、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推进科学养殖。一是推进牧业小区建设。在加紧开展整治工作的同时,结合全县土地流转工作,以“拆一建一”不增加畜牧生产用地为原则,规划建设“设施配套、生态高效”的标准化畜牧生产小区,鼓励农户以股份投资形式进入小区饲养,推行健康养殖模式和清洁养殖技术。二是积极推进产业提升。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规范养殖,科学发展”的原则,进一步研究畜禽养殖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制订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实现生猪产业的“控量、提质、增效”。同时,鼓励养殖户转产,大力发展兔、羊等食草牲畜和特色畜牧产业,切实减少农业污染面源。三是推进农牧结合。研究制定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规划,坚持农牧结合,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扩大环境承载能力,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4、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实现长效管理。一是加强日常管理。按照“县统一领导、镇(区)负责实施、部门指导配合”的要求,制订畜禽污染治理长效管理的办法,在养殖重点镇建立健全监管网络,指导、督促农户正确使用治污设施,加强日常监管工作。二是强化行政执法。探索实施实行养殖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环保执法检查,加大对偷排乱放现象的打击力度,特别是已经建好设施的养殖户,有设施不用或不按规定使用,以设施掩人耳目,继续对外直排污水的,予以重罚,防止治理工作出现反弹,确保“长治久安”。三是推进社会化服务。通过鼓励和扶持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治理,实行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最终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从干粪和沼液的收集、加工、运输到生物质有机肥的生产、销售到农作物利用的“有机”产业链,走排泄物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