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海峰酒店诈骗:盘点航天“雷人”事件?太空闹剧大上演[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06:49

盘点航天“雷人”事件

太空闹剧大上演[组图]

2009年11月16日07:50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编者按:好奇是人类的天性,不仅我们居的地球正在被层层探索,科技的触手也伸向浩渺的太空。不过对于未知事物的研究,难免会出现许多“乌龙”或“雷人”的闹剧。 

  1.强子对撞机又出事 原因竟是“天上掉面包”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7日报道,世界最昂贵、技术最复杂的机器之一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又发生一起故障,而起因竟与不起眼的鸟有关。 
埋在地下100米深的强子对撞机

  当时这台价值44亿英镑的机器被检测到运行温度过高,科学家遂对低温冷却设备进行了检查,结果在里面发现了一块面包,正是它引起冷却系统故障。科学家们认为,这块面包是飞经此地的鸟丢下的。

引起机器运行过热的普通面包

  最早发现这个问题的是一些热衷于对撞机研究的爱好者,他们在网络上监测数据时注意到了不寻常的温度变化。

  科学家表示,如果当时强子对撞机满负载正常运转,那后果将是灾难性的,那又会导致一个类似去年那次使对撞机罢工14个月的事故。科学家还说,这次强子对撞机本可以自动关闭,但也会造成一定的破坏。

  2008年9月17日,对撞机因冷却系统故障而被中止运行。而在其当月10日启动那天,一群自称“希腊安全团队”的黑客侵入了对撞机电子计算机系统,而且距离关键的控制部位仅 “一步之遥”。

  大型强子对撞机是迄今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和对撞机。科学家希望能借此重建“大爆炸”发生后的宇宙形态,从而探寻宇宙形成之谜。但其启动以来却接连发生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其安全性的担忧。

  (环球在线:蔡东海)
        2.老鼠一月内2次破坏波音767客机正常起飞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短短一个月内,老鼠竟然破坏了一架波音767客机的两次正常起飞。迫于无奈以及对安全因素的考虑,机上百名乘客不得不转移到另一架飞机上。

  英国媒体9日披露,8日晚,美国达美航空公司旗下一架由纽约飞往伦敦希思罗机场的波音767客机,被迫延时起飞。机上147名乘客不得不临时转移到另外一架客机上,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骚动。机场工作人员称,波音767客机上发现了一只老鼠,有害物控制专家需要对机体进行严格检查,为了安全起见才不得不转移乘客。据有害物控制专家所述,老鼠可能会带来诸如电路和水路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达美航空公司稍后表示,这架波音客机在短短1个月内已经被老鼠“光顾”了2次。现在有害物控制专家正在实施“相关补救措施”。达美航空公司发言人说:“为防万一,我们为乘客换了一架飞机。该架客机非常干净整洁,不会再有老鼠出现。”

        3.巴拿马外星人真相揭开:实为死亡树懒(图)  
巴拿马发现的所谓“外星人”(图片来源:Youtube视频截图)

  北京时间11月11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不久前,巴拿马五名少年声称,他们在巴拿马蓝山地区的一条小河边耍时意外地发现并打死了一名“外星人”。“外星人”事件立即在网上引起了巨大轰动。事后,医学专家经过对该不明生物的尸体进行解剖后发现,所谓的“外星人”不过是一只死亡的树懒而已。         当时,巴拿马当地电视台就“外星人”事件专门采访了这五名少年。其中一名男孩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当时我正在河里游泳,突然感觉有东西紧紧抓我的大腿。我们把它拉出水面,并开始用石头和棍棒攻击它。我们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动物。”据男孩们介绍,不明生物脸色苍白、鼻子扁平,手臂很长,指甲弯曲好象鹰爪一样。在对不明生物实施一系列攻击后,五名少年认为它已经死亡,于是又把它扔进了水中。后来,他们又回到现场,用相机拍下了不明生物当时在河边留下的痕迹。他们认定这个不明生物就是“外星人”并将拍下的“死亡外星人”的照片上传到互联网上。“外星人”事件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许多人把这个不明生物也称为“巴拿马外星人”。

  但是,医学专家经过对不明生物的尸体进行解剖后发现,这名传说中的“外星人”实际上只是一只已经死亡的树懒,而且在五名少年发现之前它的尸体已经开始腐烂。巴西里约热内卢动物园兽医安德列-赛纳-麦亚解释说,“在地面干燥的环境中,人们往往很容易认出死亡动物,但是如果动物死亡后落入水中,尸体经水浸泡就可能会变形,就不容易被识别。这几名男孩在没有准确识别的情况下,就误认为它是活着的生物。”

  在五名男孩宣布他们发现并打死“外星人”四天后,巴拿马官方从水中打捞起所谓“外星人”的尸体。巴拿马国家环境局组织了医学专家对“外星人”尸体进行了解剖。参与解剖的医学专家认定,这个所谓的“外星人”其实是一只雄性三趾树懒。三趾树懒是中南美洲非常常见的一种动物。巴拿马国家环境局兽医马尔奎德斯-拉莫斯介绍说,“在验尸过程中,我们发现这只树懒身上存在显明的外伤。根据男孩们所拍摄的照片看,它在被发现之前估计已经在水中浸泡了两天。”

  麦亚对照片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很明显,这是在水中浸泡所形成的腐烂状态。死亡动物落入水中,皮毛会加速脱落,身体会更加光滑,看起来就像是皮肤一样。此外,由于细菌的作用,尸体腐烂会产生气体,造成某些器官的膨胀,于是就出现了照片中这种奇特的动物形象。”在对树懒尸体完成鉴别后,巴拿马国家环境局将其掩埋。于是,关于“巴拿马外星人”的谣言不攻自破。(来源:新浪环球地理)         4.美航天史上六大"雷人"时刻:被雷劈 忘关门 
  在人类半个多世纪的航天史上,“雷人”的事故时有发生。火箭、航天飞机不仅会受到鸟类等动物的错爱,有时还会被雷电“青睐”。10月27日,美国“太空”网站主编塔里奇·马利克撰文回顾了美国航天史上的一些“非典型时刻”。         美国东部时间10月28日上午11点30分,承载着美国重返月球梦的“战神I-X”火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100米高的发射塔上成功发射,并顺利完成了两分钟的测试任务。满怀期待的人们终于从之前“战神”因天气不佳、设备被卡、警戒区水域闯入货船等事故多次推迟发射的阴霾中,走了出来。但次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即表示,由于一个降落伞出现故障,助推火箭在坠入大西洋后被发现大面积凹陷。

  “战神”遭遇多次事故固然令人沮丧,但在人类半个多世纪的航天史上,类似事故不胜枚举,有些甚至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10月27日,美国“太空”网站主编塔里奇·马利克在NASA最后一次宣布“战神”推迟发射后,撰文回顾了美国航天史上的一些“非典型时刻”。幸运的是,这些事故都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月球高尔夫球手”遭遇内急

  艾伦·谢泼德作为美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被永载史册。他是1959年NASA“水星计划”选定的7名宇航员之一,也是惟一一个在月球上打过高尔夫球的人。但很少有人知道,被光环笼罩的他曾在飞天的关键时刻遭遇内急。

  谢泼德在与另一位水星计划宇航员戴克·斯雷顿合著的《登月》一书中提到了这次经历。1961年5月5日,美国第一次发射载人飞船,当时谢泼德在“自由7号”太空舱中,工程师们在他身后锁紧了舱门。发射一再被推迟,而艾伦想去厕所。

  “我想要小便,感觉真是度日如年呀。”谢泼德通过无线电对地面控制台说,“火箭平台还没有撤掉,打开门让我出来快速解决一下,怎么样?”但是控制台拒绝了他的要求。谢泼德最终选择尿在了他那闪闪发亮的宇航服里,不过他让地面台关闭了宇航服里的体征传感器,以免方便过程被监测的尴尬。最终,“水星”号飞船成功将谢泼德载入太空——距离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太空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不到一个月。

  “蝙蝠侠”偷渡蒙难

  去年3月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时,全世界媒体都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一只蝙蝠试图借“机”偷渡。

  当时监测小组通过摄像机捕捉到了这只蝙蝠的图像,它紧贴在“发现”号的外置燃料箱上,当时,灌注燃料(超低温的液氢和液氧)程序正在进行。它看起来被粘住了,但不时变换姿势。直到3月15日“发现”号发射时蝙蝠还在上面,但在“发现”号升空不久后就死亡了。

  这不是航天飞机第一次遭遇“蝙蝠侠”了。1996年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执行他的第二次太空任务时,也有一只蝙蝠企图“偷渡”,不过幸运的是,那只蝙蝠没有被粘住,它在航天飞机升空前识时务地飞走了。
         闪电击中土星五号

  再先进的飞行器,在闪电面前也得退避三舍。NASA对发射飞行器的天气条件有严格的规定,闪电因素也被考虑在内。但计划总赶不上变化,1969年11月14日,土星5号火箭执行阿波罗12号任务(第二次载人登月)时就发生了这种事。就在升空后36秒,一道闪电击中了土星5号,当时的情景令人紧张不已。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好多东西都脱落了。”阿波罗12号的指挥官皮特·康拉德呼叫指挥中心说,“我不确定我们是不是被闪电击中了。”所幸闪电造成的损害不大,阿波罗12号成功完成了登月任务,精确降落在了一个老式的无人登月探测器附近。与1970年它的“弟弟”——阿波罗13号遭遇的登月舱爆炸事故相比,这次事故的惊险程度要小得多。

  “吉祥物”没带来好运

  航天是一项风险活动,有时宇航员需要一些幸运符让自己安心。“奋进”号的机组成员就曾捡了一只小美洲鳄作为吉祥物。这条小鳄鱼来自与肯尼迪航天中心毗邻的梅里特岛野生动物保护区。

  今年6月,宇航员为执行NASA的STS-127号任务前往国际空间站。此前任务因燃气泄漏已推迟了两次。宇航员们在前往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台时发现的这只呲牙小怪物,立刻就被看成了吉兆。然而鳄鱼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好运,“奋进”号宇航员的旅程一直被推迟到了7月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的时候。

  “忘记关门”惊魂

  生活中忘记“随手关门”不是什么大事。但在一个小细节都可能导致机毁人亡的航天飞机发射过程中,这样的事可就堪称“惊魂”了。

  2006年11月,“奋进”号连接发射平台的一扇门在发射前被“忘记固定”。因在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剧烈振动的门可能损坏“奋进”号的表面,地面控制台本打算推迟发射以消除这一危险,不过工程师认为这扇门不会损毁“奋进”号,最多只会砸坏门附近的发射平台,这种情况还可以接受。最终,“奋进”号未受干扰,顺利发射升空。

  后来一个质量检测员告诉发射总指挥迈克尔·莱因巴克,是他忘记了锁门。“每次出错对队员们来说都是一个考验。我们坦白承认错误,然后尽力弥补。”莱因巴克说,“这种错误再也不会出现了。”

  与秃鹫“亲密接触”

  飞机与鸟相撞的事故不时发生,是因为有些鸟的飞行路线与飞机的航线可能重叠。有人认为航天飞机远在太空,不存在类似问题,但实际上,航天飞机在起飞到进入太空的短暂时间内,仍有可能与鸟遭遇。NASA就曾为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台附近的秃鹫大量繁殖问题头痛不已。

  2005年,一只秃鹫在“发现”号升空时命殒外置燃料箱。那次发射是2003年“哥伦比亚”号返程途中空中解体的悲剧性事故之后,美国首次发射航天飞机。秃鹫的撞击为NASA敲响了警钟——冲击可能击落燃料箱外的泡沫隔热板,进而造成航天飞机的损伤。

  NASA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了一座鸟类雷达,以扫描航天飞机发射路径上是否有可能造成冲撞的鸟群,并在发射台附近的停机坪上安装了声炮,以吓跑鸟群,防止航天飞机在降落时撞到飞鸟。NASA还要求雇员报告附近公路上撞死小动物的事件,以便应对赶来“饱餐一顿”的秃鹫。(森堡)          5.拉脱维亚陨星事件原来是一场闹剧
       新华网里加10月26日电(记者杨德洪)日前被媒体纷纷报道的所谓拉脱维亚陨星事件26日被证明是假新闻,而制造了这起闹剧的一家拉脱维亚电信公司则辩称,其目的是为了调动民众情绪。

  25日晚,拉脱维亚境内外媒体先后报道,据目击者称,当天下午,在靠近拉脱维亚东北部边境的马兹萨拉察地区的一片空地上发生陨星坠落,在地上形成了一个直径接近20米、深约5米的大坑,事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报道还援引国家消防局官员的话说,当日17时30分,消防局接到目击者报警,称听到巨大的声响并看到空中燃烧的火焰。知名视频网站YouTube上还出现了近距离拍摄的陨星落地后燃烧的画面。

  26日清晨,新华社记者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驱车近150公里赶到事发现场,远远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个大坑和围观的人群。大坑四周方圆约150米的区域被隔离带围住,但人们可以自由出入。

  记者发现坑并没有媒体报道的那样大,目测直径约为8米至9米,深约2米(这一数据后来得到证实)。坑四周被泥土堆积后高出地面约1.5米,记者在坑体内壁、坑沿及周围草地上均未发现任何明显的陨星残骸,只看到坑底有一块不到一米见方的被烧过的黑土。有媒体记者从坑底找出几块烧过的石头,石头上分布着一些黑色斑点。现场不断有警察、天文及地理专家赶来勘查。经工作人员检验,现场没有发现对人体有害的强辐射物。

  26日晚些时候,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两国专家得出“一致而明确”的结论,现场大坑为人工挖掘。拉脱维亚大学地理系主任斯金库利斯表示,专家们认为,在坑的边沿发现了使用过铲锹的痕迹,有草被割,坑的大小及形状不符合通常陨星坠落后的情形,坑陡且深,坑中央的黑色部分系人工燃烧留下的痕迹。天文学者威尔克斯也指出,如果是陨星坠落并爆炸,那么在坑内及其周围应能找到其残骸,还应有高温作用留下的痕迹。

  稍后,拉脱维亚主要的电信运营商TELE-2在新闻发布会上承认,该公司一手导演了所谓陨星坠落的“闹剧”,目的是为了调动民众的情绪。该公司一名负责人说,此前全世界都在报道拉脱维亚危机深重、人民生活艰难,但现在,全世界都知道拉脱维亚也发生了“有趣的”事情。他表示,该公司将为由此而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拉脱维亚内政部长穆尔涅采当天严厉谴责该公司的行为,认为这种行为是“可耻的”和“不道德的”,是对人民和国家的“侮辱”。         6.不明飞行物悬停重庆数百人观看 图解只是风筝?    23日晚上10点左右,北碚滨江路夜空,突然出现了一个不明飞行物,悬浮于空中变幻闪烁,该物体呈V字形,会按照红、蓝、绿、黄、白五种颜色,每隔一段时间逐渐变化一次。它的出现,引来了数百位在滨江路上的行人观看。         不明飞行物(UFO)悬停在高空,与其他常见的人造飞行物不同,这个UFO几分钟都没有变换位置和方位,在场的人没有听到任何发动机或者飞行推进设备的声音。发光的UFO颜色非常明亮,呈白色排列的V字形,交会处呈红色,颜色每几分钟变换一次,而每次变换,都是逐渐变化颜色。

  呈V形的UFO在悬停一段时间后,逐渐地变为扁形。

  因为是晚上,目击市民无法通过目测得到一个大概的高度。就在UFO出现的整整半个多小时时间里,一架民航飞机从不远处的上空飞过。这时,目击者们通过民航飞机的高度与UFO飞行高度做了个目测比较,目击者们明显感觉UFO飞行高度高于民航飞机。

  大约半个多小时后,UFO外围的光开始闪烁,不一会儿,UFO消失在漆黑的夜空中。

  飞行器爱好者:可能是装有LED灯的风筝

  本报记者也正巧赶上第一现场,目睹了整个过程,并用专业相机拍下了飞行物的清晰图片。北碚上空的UFO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记者经过多方联系,找到了几位飞行器爱好者。

  在研究完照片,听了整件事情的描述后,几位飞行器爱好者对UFO提出了质疑,他们有的人认为UFO可能就是风筝。

  几位飞行器爱好者认为,一般风筝会做成V字形,而装上LED灯的风筝,在夜空中就会有这样的效果。至于会变换颜色,这只是在LED灯上进行设置即可。对于风筝高于飞机的说法,大家的分析可能是当时经过的飞机离江北机场不远,可能是准备降落,因此飞行高度不会很高,才造成风筝比飞机高的感觉。
        不明飞行物(UFO)悬停在高空,与其他常见的人造飞行物不同,这个UFO几分钟都没有变换位置和方位,在场的人没有听到任何发动机或者飞行推进设备的声音。发光的UFO颜色非常明亮,呈白色排列的V字形,交会处呈红色,颜色每几分钟变换一次,而每次变换,都是逐渐变化颜色。

  呈V形的UFO在悬停一段时间后,逐渐地变为扁形。

  因为是晚上,目击市民无法通过目测得到一个大概的高度。就在UFO出现的整整半个多小时时间里,一架民航飞机从不远处的上空飞过。这时,目击者们通过民航飞机的高度与UFO飞行高度做了个目测比较,目击者们明显感觉UFO飞行高度高于民航飞机。

  大约半个多小时后,UFO外围的光开始闪烁,不一会儿,UFO消失在漆黑的夜空中。

  7.美国所赠荷兰月球岩石 实为烂木头?

  荷兰国家博物馆多年来一直珍藏着一块据称是美国太空人1969年首次登月时采集的“月球岩石”,并为它投了一份高达30万英镑的天价保险。日前专家对其鉴定后发现,它竟然压根就不是什么“月球岩石”,而只是一块已经石化的烂木头而已。

  据报道,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乌龙事件始于40年前。1969年10月,3名“阿波罗11号”宇航员前往荷兰访问,并受到了英雄一般的欢迎。在访问期间,美国大使威廉·米登多夫把一块据称是首次登月时采集的“月球岩石”作为私人礼物,赠给了荷兰前总理威伦·德瑞斯。德瑞斯1988年去世后,这块“月球岩石”被其家人捐赠给荷兰国家博物馆收藏。21年来,它一直是荷兰国家博物馆最受重视的展览品之一。博物馆甚至给它投了一份高达30万英镑的天价保险。         据悉,自从2006年开始,就有专家对这块“月球岩石”的身世提出过质疑。为了平息各方猜疑,日前荷兰国家博物馆决定将这块“月球岩石”交给石材专家进鉴定,并希望借此举“以正视听”。结果专家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进行检测,就得出最终结论——这不是一块真正的月球石,而只是一块“木化石”,其价值不会超过50英镑。

  据报道,如果美国当年真的是将一块烂木头错误地当作“月球岩石”送给了荷兰,无疑是开了一个天大的“国际笑”。27日,美国驻荷兰大使馆表示,目前正在对此事展开调查。让人不解的是,荷兰国家博物馆发言人盖尔德称,事实上博物馆曾通过电话向美国航天局(NASA)核实这块“月球岩石”的真实性。而NASA当时回复称,荷兰国家博物馆的这块“月球岩石”很可能“是真的”,因为美国航天局在70年代初曾向100多个国家赠予月球石,尽管那些石头来自后期的登月任务。

  这一“山寨版月球岩石”事件在荷兰引发轩然大波,也令荷兰国家博物馆尴尬不已。尽管这块“月球岩石”现在几乎是“一文不值”,但盖尔德仍表示,博物馆会继续保存这块“罕见而有趣的物品”。(杨朗)
        8.美登月太空服不堪地球潮湿慢慢降解          这是华盛顿史密森航空航天博物馆里展出的阿波罗11号的登月舱。尼尔·阿姆斯特朗、巴兹·奥尔德林和迈克尔·柯林斯穿过的太空服,是这些最受欢迎的展品的一部分。 
        该博物馆展出的这个已经有40岁的登月舱,这是“阿波罗”太空项目制造的12个登月舱中的一个。这个登月舱保存得非常好,但是太空服目前的状况非常令人担忧。 

这是宇航员艾伦·谢泼德(Alan Shepard)穿过的太空服。这件太空服由21层不同材料构成。
 

        尼尔·阿姆斯特朗(左)和巴兹·奥尔德林(右)在月球上行走的时候,他们的同事迈克尔·柯林斯(中)只能呆在登月舱里透过窗户向外看一眼。太空服的腰部、膝部和肘部是用海面乳胶制成,方便宇航员活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片与其他耐火材料结合,防止宇航员被高温灼烧。外层由白色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据国外媒体报道,阿波罗11号宇航员穿的太空服足以抵挡月球任务期间遇到的270摄氏度温差等严酷条件,但它们在地球上却会被慢慢降解掉,而且谁也无法阻挡不了这个过程。

  难以承受地球环境侵蚀

  这些太空服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在外太空保护人类脆弱的躯体。月球上的温度可从白天的120摄氏度下降到夜间的零下150摄氏度。阿波罗11号宇航员穿的宇航服除了可以耐高温以外,甚至还能抵挡小陨石的撞击。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宇航员踏上月球时穿的太空服正在逐渐被腐蚀。

  华盛顿史密森航空航天博物馆长凯瑟琳·刘易斯(Cathleen Lewis)说:“三种因素使这些服慢慢坏掉,它们分别是光、潮气和温度。”美国首都潮湿的夏季对衣服的损坏,比月球上的真空环境和极大的温差对衣服造成的损坏更大。潮湿环境会使衣服的橡胶部分慢慢被腐蚀;金属部分生锈,塑料部分开始慢慢降解。太空服由21层不同的材料构成。最接近身体的部分是柔软材料,里面缝制了塑胶管,冷水可以在里面循环流动。第二层由尼龙构成,并有通风口,接下来的各层分别由不同种类的人造材料构成,适于加压。腰部、膝部和腕部是用海棉乳胶制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片与其他耐火材料结合,使宇航员可以免受高温灼烧之苦。太空服的最外层是用白色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月球尘埃无处不在

  月球太空服还有一些金属部件,例如用铜制成的拉链与小管连接在一起。不属于设计部分的另一个成分是月球尘埃。刘易斯说:“这些太空服非常脏,它们内部到处都是尘埃。月球尘埃无处不在。”

  太空服的塑料部件也是保护太空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因为它们在接触空气和紫外线的过程中,会慢慢被腐蚀。月球太空服使用的大部分塑胶都是聚氯乙烯。这些原本坚硬的材料是用软化剂加工而成。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软化因子从聚氯乙烯里渗出来,导致聚氯乙烯最后变得很易碎,而且黏糊糊的。刘易斯说:“它在液化。软化剂粘贴在其他材料层上后,很难被清除掉。”

  拉链和脖子及手套相连部分的金属元素也是个保护太空服面临的一大问题。潮湿的空气会使它们生锈。刘易斯说:“我们忘不了,穿着太空服的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挥汗如雨。”粘贴在太空服上的汗液里的盐分,是导致金属被腐蚀的一个重要因素。

  无法阻止腐蚀过程

  看着这些太空服慢慢被降解掉,我们什么也做不了。刘易斯说:“我们降低玻璃罩里的潮气、光线水平和温度。我们必须开启玻璃罩展出它们,让空气在它们内部循环。这样这些太空服会被腐蚀的更快。”由于这个原因,拥有金色涂层的头盔和指尖用硅树脂制成的手套必须分别进展览。保存太空服没有简单方法,因为每次任务所用的太空服都是由不同材料制成。刘易斯说:“例如,更加久远的‘水星’计划使用的太空服上印刷着金属字迹。这使织物很容易被腐蚀。”

  然而,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使用的太空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每一个人都想看它们的展出。其他太空服都没有像尼尔·阿姆斯特朗、巴兹·奥尔德林和迈克尔·柯林斯穿过的太空服那样,在展厅里接触光线和空气那么长时间。人们无法阻止这种腐蚀过程。刘易斯说:“我们只能试着减慢腐蚀的速度。”她的同事玛丽·贝克(Mary Baker)说:“蒙娜丽莎的画像可以保存大约500年,但是‘阿波罗’号的太空服却不成。”(新浪科技 孝文)         9.10岁男孩曾帮人类首次登月飞船回地球  帮助阿波罗11号的小男孩格雷格·福斯

 
格雷格·福斯的父亲(戴领带者) 
阿姆斯特朗写的感谢信格雷格·福斯 
如今当年的小男孩已经步入中年

  据美国媒体报道,“阿波罗11”号在1969年7月23日重返地球时,遇到一个问题,而这一问题只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才能解决。这听起来有点像好莱坞电影中的情节,但这正是“阿波罗11”号1969年在月球上着陆后重返地球时遇到的情况。

  1969年7月23日夜间10时左右,10岁的格雷格·福斯(Greg Force)跟妈妈和三个兄弟呆在家里。他父亲查尔斯·福斯还在上班。查尔斯是美国宇航局关岛跟踪站主管。福斯一家都在关岛。关岛监测跟踪站在“阿波罗11”号重返地球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站内的一个强大的天线帮助美国宇航局与“阿波罗11”号取得联系,这个天线是在“阿波罗11”号降落到地球上以前,美国宇航局最后与宇航员进通话的唯一途径。但是就在那晚的关键时刻,天线上的一个轴承突然失灵,该天线几乎无法工作。

  如果要更换这个轴承,必须将整个天线拆开,但是当时已经没有时间做这些。因此查尔斯想到一个创新方法:如果在那个失灵的轴承周围涂上更多油脂,它可能会恢复正常。然而问题是,该站的工作人员没有谁的手能从直径仅为2.5英寸的开口处伸进去,把润滑油抹在轴承上。这时查尔斯想到了格雷格。于是他派人到他家把格雷格接过来。这个小男孩到了跟踪站后,立刻把小手伸进小孔,把油脂涂抹在轴承周围。很快这个轴承就可以正常运转了,该站成功完成通讯任务。“阿波罗11”号第二天安全降落在地球上。

  当时格雷格并没意识到他做了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40年后他仍对自己在这项任务中发挥的作用保持谦虚态度。他说:“我所做的就是把手伸进去,把油脂抹在上面。”如果他当时不在那里,美国宇航局就无法与“阿波罗11”号上的宇航局进行最后通话,对此格雷格说:“就我个人理解,这算不上什么生死攸关的大事。我父亲给我解释过为什么这件事那么重要,但是稍后的舆论关注让我感到非常吃惊。”

  这种关注来自媒体甚至宇航员本身。这对格雷格来说是一件小事,但是对“阿波罗11”号任务来说却至关重要,该事迹通过新闻媒体传遍世界。他甚至收到尼尔·阿姆斯特朗的感谢信。阿姆斯特朗和其他宇航员在完成任务后到美国宇航局的各个站点感谢工作人员时,格雷格曾见过他。阿姆斯特朗在一篇有关格雷格的简报上写道:“致格雷格,感谢你对‘阿波罗11’号的帮助,尼尔·阿姆斯特朗。”格雷格跟“阿波罗”时期的其他孩子一样,想成为一名宇航员。他说,他记得曾到过父亲的办公室听宇航员与地面上的美国宇航局官员对话。

  他说:“在他们对话期间,我们可以坐下来倾听他们与宇航员的真实通讯情况。他们的对话很难听懂,但是我很喜欢这样做。由于关岛的电视信号覆盖不好,因此我认为我只能通过广播听月球登陆的报道。对我来说这是件大事。”大学时期的格雷格一直在通过各种途径追寻他的太空探索梦,他在大学主修物理。然而不幸的是,由于他是色盲,根本无法通过航天项目的视力测试。然而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自己对太空探索的兴趣。虽然格雷格现在是一所体育院校的老板,他的职业与太空没有一点关系,但是他努力获得了飞行员驾驶证。他说:“从那时起,我一直在追寻太空项目。”

  作为一名太空探索爱好者,格雷格希望能看到更多月球任务。他说:“我认为这是前往火星等更远地方的重要一步。我希望看到人类能重返月球。”但是直到现在,在“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40周年纪念日之际,他仍记得那件虽小,但在“阿波罗11”号安全回家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事情。他说:“这种事让我感到非常吃惊,但是我确实因为自己能为这项任务出一份微薄之力而倍感自豪。”(孝文)

        10.中国科学家提出太空旅行可吃蚕

  古丝绸之路曾将中国与世界连在一起。如今,中国科学家提出,通过为航天员提供食物,蚕能为长期外太空旅行提供一条生命线。

  据美国《科学》杂志在线新闻报道,为了长时间在太空生活,宇航员必须携带微型的生态系统,从而提供包括氧气和食物在内的生活必需品。过去的研究对宇航员赖以生存的动物蛋白质——例如家禽、鱼甚至海胆幼体——进行了评估。然而所有这些动物都存在一些缺陷。家禽需要大量的食物和空间——而空间狭小正是太空旅行的一大特征,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排泄物。鱼和其他水中生物均对水质的变化非常敏感,水体一旦产生变化便会推迟排卵、孵化甚至发育。详细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投其所好:  万里通积分奖励计划,伴你享受缤纷生活!   流行时尚游戏:养花种菜其乐无穷 韩国美丽承诺BB霜免费领取 免费申领“睡睡瘦”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