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查询系统官网:从学生暴力说起 ——学生心理教育之我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8:20:17

从学生暴力说起

        ——学生心理教育之我见

报载,有个14岁的初中生,仅因与同桌发生口角,就把同桌残忍地杀害了。年仅16岁的少年为了金钱在近3年时间里,曾连续杀害5位出租车司机。当审讯人员问他:“杀人时你不怕吗”?他回答:“没感到害怕,因为我在小学五年级时上自然课曾杀过青蛙、杀过麻雀,那节课上得惊心动魄,我就有了屠杀小动物的欲望。”

 其实,只要我们留意就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情景:家长教孩子捕捉蜻蜓,并一片一片地撕去它的翅膀;走进菜市场,看到的是鲜血淋淋地活杀鸡鸭的场面,听到的是它们临死前的惨叫。而中小学生上生物课和自然课,更不惜用活生生的动物做实验。

时代在不断的向前进步,社会问题给学生带来个很多负面影响,现在家长们一味地强调要孩子学习好、成绩高、考重点、升大学,直接影响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后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祈祷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小学广泛开张的教育的实践,是社会和教育进步的标志。

在学校心理教育的蓬勃开展的同时,也应看到有些人在认识或者实践上,模糊不清的观念或者似是而非的做法相当普遍。这种状况,与人们对心理教育认识上的片面和理论上的模糊是分不开的。如何解决这一存在问题,我想中小学的心理课程的开发应该遵循一下几个观点:

一、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不等于给学生课本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教育绝对不是开设心理学课程。目前中小学多数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心理教育则完全不同于这样的课程,它的目的并不是希望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知识。

目前国内出现的一些心理教育的课本,相当部分类似于心理学的普及课本,比如向学生解释人的心理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是情感,什么是一直等等,反映出人们对于心理教育不同程度的误解,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给学生额外增加了一门新的课程,学生不仅不能够理解所学,而且给他们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

二、心理教育的心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的心理达到健康的程度。心理教育,就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和原理,对于学生的心理、发挥积极的干预和影响,形成、维护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进步,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学生的健康不止意味着有强健的身体,还必须包括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的形成、维护、和促进,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比如学校环境、课堂气氛、师生关系等等,而心理教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专门途径。

三、要蕴心理教育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体会

心理教育不是让学生学习心理学知识,因此,它主要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许多的课程普遍采用的教师讲授的模式显然对心理教育是不恰当的。心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而是要实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样的目的,仅靠教师的讲授是无法达到的。唯一的解决途径是:教育内容尽可能直接地与受教育者的自身经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为此,利用活动教学的形式是必须的。通过讨论、表演、游戏、咨询等多种的具体方法,将生活中富于典型意义的情景引进课堂,纳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便会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并投入其中,并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接受相应的教育:通过讨论、交流、学习有关知识,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辩论、讨论、模拟,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养成正确的人生态度等等。

心理教育与一般的文化课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般文化课是要学生理解和接受有关的概念、原理等等,这是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而心理教育是要改变人的心理状况,这就必须首先引起人的主观心理感受和体验,在这样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和干预,才能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维护。而人的心理是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产生和变化的,因此要改变和影响心理状态,必须在活动中进行,这是一个由内向外的过程。

心理教育必须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否则,教师讲得再多也不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任何作用。

四、心理教育的内容应当以学生的特殊需求为主

心理教育的内容应当是与受教育者现实的心里状况密切相关的,要从每个年龄段学生的特殊需求出发来选择、安排教育内容,建立自己的逻辑系统。这个逻辑系统所针对的是学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说,什么因素对于他们的心里状态最具影响力,就应选择和确定什么样的教育内容,而不应当是某种学科知识的体系。心里教育的目的不在躺学生了解一门学科的知识,儿时要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地发展。

比如,对于初中的学生,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的剧烈变化是他们甚或中最具影响力的内容,因此这一时期的心理教育应当以此为主要内容,引导他们接受和适应变化。将来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对人的心里素质的需求也就更高。为了让孩子面临更大挑战,那么心理教育应该放到首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