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芙蔻是化妆品怎么样:神农园中药拔罐疗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48:21
一、        什么是中药拔罐疗法
中药拔罐疗法是指将拔罐法与中药渗透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在治疗中不仅能起到拔罐时的温热刺激和机械刺激作用,而且又可发挥中药的药理作用,大大提高拔罐的治疗效果。神农园中药拔罐疗法就是在拔火罐疗法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对传统拔火罐的一次新的创造和发明。它是根据玻—马定律,使用ABS工程材料生产的新型拔罐器,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火罐易烧伤、烫伤之不足。同时又结合磁疗功能,因而有很好的保健治疗效果。与神农园活血通络液配合,一次拔罐,三重疗效,从而使人们获得健康。由于中药外治和新型磁疗拔罐器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治病保健效果。
二、        中药拔罐疗法的特点
同其他物理疗法相比较,神农园中药拔罐有其独到的优越性。如针灸,穴位要求精确,不方便非医务人员掌握,难于普及。刮痧则不方便自己操作,刮的人累,被刮的人疼,神农园中药拔罐疗法操作简单,“哪里疼就拔哪里”、“会拧水管就会拧拔罐”。简便易行,不用火,不用电,方便非医务人员自己操作,易于普及且无烧伤、烫伤之弊端。一次拔罐,三重疗效,治病保健效果好。
罐疗 磁疗药疗三效合一
1、平衡阴阳,扶正袪邪,调节功能;
2、调整气血,疏通经络,增强体质;
3、开达抑遏,活血散瘀,促进循环;
4、消肿止痛,除湿逐寒,通利关节;
5、吸出毒血,消散瘀阻,托毒排脓;
6、健脾和胃,宽胸宣肺,调整脏腑。
三、        中药拔罐疗法医疗保健机制
(一)中医学的认识
拔罐疗法之所以能取得其他疗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因为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形成一套独立的治疗手段。它虽然只是在局部或经络腧穴穴位上刺激,但可循经传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起局部乃至全身反应,从而调整肌体功能,达到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平衡阴阳、活血散淤、消肿止痛、祛风除湿、逐寒祛病的目的。
1、平衡阴阳,扶正祛邪、调节功能
阴阳是贯穿中医理论多个方面,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病规律,指导临床诊断、治疗。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着有机的协调,即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当由于某种因素破坏,则致阴阳失调,产生种种疾病。《内经》中提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而拔罐疗法则能调整某些脏器功能,促使阴阳转化、消长,从而达到阴阳平衡,扶正祛邪的目的。
2、调整气血,疏通经络,增强体制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通过经络、血脉对人体起濡养、推动、温煦作用,气血的偏胜、偏衰导致体内阴阳失衡。经络是营卫气血运行机体的通路,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则邪正相搏,运行不畅。拔罐疗法则从其穴前导之,或在对应之穴启之,使所闭之穴感受到刺激,循经传导,则所滞之气血亦缓缓通过其穴,而复其流行。从而营卫调和,经络疏通,增强体质。
3、开达抑遏,活血化淤,促进循环
经络是沟通上下,联系内外,运行气血的网络和通道,它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和筋骨皮肉等有机连成一整体。而整体功能的维持则以五脏为中心,通过脏腑、气血、经络进行调节。经络畅通,气血运行如常,脏腑功能正常,则生命活动正常。经络淤阻、气滞血淤、气血亏虚可导致种种病变,拔罐疗法则通过对经络、穴位局部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组织产生充血、淤血等变化,改善血液循环,使经络气血畅通,五脏六腑得到营养,开达抑遏,活血散淤,促进血液循环。对于疥疮脓疡之类未成脓者则可在负压吸引力作用下,使毒血吸出,气血疏通,淤阻消散,已成脓者则托毒排脓,症状快速减轻。
4、消肿止痛,除湿逐寒,通利关节
所谓“不通则痛”风、湿、寒等邪侵袭人体,痹阻于经脉,致使关节发生红、肿、热、痛等病理变化,进而致肌体活动障碍。其主要病机就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拔罐疗法则通过其温热、机械刺激及负压吸引作用,吸出筋肉血脉中的风寒,逐其湿气,从而使脉络之邪祛除,气血畅通,筋脉关节得以濡养、通利,即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称为火气罐,可以治疗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腰痛等症而不必服药。
5、吸出毒血,消散瘀阻,托毒排脓;
拔罐疗法则通过对经络、穴位局部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组织产生充血、淤血等变化,改善血液循环,使经络气血畅通,五脏六腑得到营养,开达抑遏,活血散淤,促进血液循环。对于疥疮脓疡之类未成脓者则可在负压吸引力作用下,使毒血吸出,气血疏通,淤阻消散,已成脓者则托毒排脓,症状快速减轻。
6、健脾和胃,宽胸宣肺,调整脏腑;
7、反映病侯,协助诊断
外邪侵袭人体,气血失调,病邪可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转变。内脏出现病变时,邪气即可通过经络流入,气血的盛衰而由里及表,在相关经络、局部及内脏相联系部位出现不同的症状或体征。因此通过拔罐部位皮肤颜色的变化可以推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及与内脏的关系。如肩井穴出现紫斑、淤点多为颈椎病气血淤滞型的表现。拔罐后色深伴局部发热者为热毒炽盛或阴虚火旺,局部不发热者为寒凝、阳虚、气虚;局部微痒或出现皮纹为受风等。此外也可以测知疾病进行预防。通过数次拔罐后,罐区皮肤颜色变淡、淤斑或点稀少,说明病变减轻,向良性方向发展。否则病变加重或无明显改善,此即所谓“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二)现代医学的研究和认识
科学的发展及医学研究模式的改变,使人们对非药物疗法加以认可和接受,从而对拔罐疗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现分别叙述如下:
1、械刺激作用拔罐疗法是一种遵循经络穴位中医外治法,亦属于刺激疗法。通过罐内的负压,使局部组织充血、水肿、产生刺激作用和生物学作用。罐内的负压,吸力及强,根据中国中医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所朱观熙、马璋瑶报道“用投火法和闪火法拔罐,无论陶罐、玻璃罐、大号罐或小号罐,都能获得相近似的负压强极限值,其值高达50.65千帕,就吸拔力而言,大口罐大于小口罐的吸拔力,临床上实际应用的负压值一般多在42.65千帕。机械拔罐器为42.65千帕,而30分钟内负压值基本不变。”这样大的负压吸引力也可使局毛细血管破裂而产生组织淤血、放血,发生溶血现象,而红细胞的破坏,血红蛋白的释放,使肌体产生了良性刺激作用,这种刺激又称为溶血刺激。负压的形成同时牵拉神经、肌肉以及皮下腺体,引起一系列内分泌反应,如释放组织胺、5-羟色胺等,神经介质然后通过神经体液机制,调整整个机体的功能,由传入神经传入大脑皮质,再由大脑皮质发生反射作用,使机体增强抗病能力。通常负压吸拔力愈大,这种刺激的量和强度就愈大。在临床实验中轻而缓的拔罐,可使神经受到抑制;强而急的拔罐则使神经兴奋;过强过重的吸拔,又可使神经抑制。身体处于兴奋状态时,拔罐可使其镇静,身体处于抑郁状态时,拔罐可使其兴奋。总之,通过调整负压吸引力大小的机械刺激作用,可以使机体功能趋于平衡。
2、温热刺激作用拔罐疗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此种刺激能使局部的浅层组织发生被动充血,促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血液循环加速,从而改善皮肤的血液供应;增强皮肤深层细胞的活力;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及血细胞吞噬能力,使局部温度升高;同时增强局部耐受性及机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促使疾病好转。据有关文献报告,进行过拔罐的地方,血红蛋白和白细胞都比全身有显著增加,其中,血红蛋白增加20%,红细胞增加100万以上,白细胞增加8000左右,所以拔罐后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病情好转,恢复健康。皮肤内的汗腺和皮脂腺都有分泌和排泄的作用,拔罐的此种作用可加速新陈代谢,从而使汗腺和皮脂腺功能加强;同时可使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局部皮肤组织气体交换加强,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起到解毒作用。
3、拔罐疗法与药物渗透疗法相结合,可提高疗效,充分发挥药物作用。此作用亦是建立在温热刺激作用基础之上。拔罐后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新陈代谢旺盛,因而有利于药物吸收,直达病所,发挥其治疗作用。神农园活血通络液经临床实验研究有活血化淤、疏通经络、祛风除湿、运行气血、散寒止痛功效,在负压吸拔作用下,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对穴位、经络的作用。
4、消炎、缓解机体疼痛作用任何刺激,只要达到一定强度都可以成为伤害性刺激,当传入神经末梢接受了刺激以后,机体内便产生致痛物质,如:K+、Na+、组织胺、5-羟色胺等,从而导致疼痛。同时局部的组织在刺激下也发生炎症反应,产生炎症渗出物,和一系列红、肿、痛等病理变化。拔罐疗法的负压、吸、牵拉、挤压皮肤和浅层皮肤的良性刺激,可引起血液重新分配,改善神经调节,从而改善局部内环境,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病变部位组织细胞的恢复和再生。吸拔后引起的血液循环的改善,可迅速带走炎性渗出物及致痛因子,减少或消除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消除肿胀,缓解疼痛。同时局部白细胞的轻微增多和吞噬功能的增强,可以吞掉细菌和病毒,所以又有消炎作用。
5、拔罐疗法对心率、血压、呼吸、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如使高血压降低,使低血压升高;心动过速时使心率减慢,心动过缓时使心率加快等。这种双向调节作用与疾病的好转也是一致的。因此,为此种疗法广泛的应用及推广,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四、拔罐疗法的操作方法
拔罐的操作方法是拔罐治疗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拔罐的治疗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首先根据病症选出相应穴位或部位,然后用棉棒蘸上神农园活血通络液,涂到拔罐处。通过旋转花瓣螺母调整活塞端面至罐口,然后适度下压至罐口接触拔罐部位。右旋花瓣螺母即可产生吸力,待患感觉吸力适宜时即止,这样罐就吸附在皮肤上。卸罐时左旋即可,待螺杆顶面与花瓣螺母顶面基本平齐时便可将罐取下,卸罐后用棉棒再涂上一遍神农园活血通络液,即为一次拔罐,两次涂药。
2、拔罐过程中通过螺杆适当调节吸力,以患者有适当胀痛感为宜。可在拔罐5分钟后加一次压,再过5分钟后,还要加一次压,类推,即一次拔二次或多次加压,治疗效果更佳。
3、皮肤干燥、老年人皮肤松弛、毛发较多的部位,可在皮肤或穴位处涂上适量凡士林,以达到密封效果,便于操作。
五、注意事项
1、根据病情选定穴位,分主穴和配穴。
2、不同部位选用适当大小的罐具。一般肌肉丰满、平坦、皮下脂肪较厚处,如腹、背、腰、胸、臀、大腿、肩部,可选大号或中号罐;肌肉较薄、皮下脂肪较少或比较狭小的部位,宜用小号罐。
3、根据拔罐的不同位置,患者选取适当的体位,同时将穴位暴露,擦洗干净,如要行特别罐法(如针罐、血罐)应局部消毒。
4、拔罐时室温应保持温暖,避开风口,防止患者受凉。患者宜选择舒适体位,不要随便移动,以免罐具脱落。拔罐数目多时,罐具间距离不宜太近,以1.5厘米为宜,以免罐具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因罐具间相互挤压而脱落。
5、初次治疗的病人、年老体弱者、儿童及神经紧张、空腹等患者宜选择小罐为宜,拔罐时间宜短,负压力宜小,宜选择卧位,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以免发生晕罐现象。过度疲劳、酒后、饥饿等情况下应适当休息、饮食。
6、如连续几天进行拔罐治疗,应注意适当轮换拔罐的位置,例如选同一条经络线上的不同穴位,或具有相同功效的不同穴位。
7、在拔脚部失眠穴、涌泉穴时,可选用温水泡洗10~15分钟后再拔,以免皮硬掉罐,或拔罐时在罐的周围和皮肤接触处涂上拔罐密封油或眼药膏,起到密封作用,罐即可牢固。
8、拔罐中或拔罐后,在拔罐区若出现发热、冒凉气、温适感及紫斑、淤血或丹痧、微痛微痒等,属正常反应,不必惊慌。
9、拔罐治疗过程中拔出水泡或血泡不属事故,这正是病情的反应,即将寒气、湿邪、病毒排出体外。对正气不足、免疫力低下者,如发生水泡应注意保护,使其慢慢自然吸收,因为渗出液的自然吸收过程对于增强免疫功能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处理方法:水泡刺破后涂抹活血通络液,也不会感染。
10、禁忌症
(1)凝血机制障碍、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拔罐,如血友病、紫癜、白血病。
(2)孕妇腹部、腰骶部、乳部不宜拔罐。
(3)重度心脏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者不宜拔罐。
11、罐体保养
(1)每次拔罐后,用棉球把活塞下侧及永磁材料擦干,以免汗水(含盐)侵蚀永磁材料。
(2)旋拧花瓣螺母感到费力或手感太松时,则需在拔罐内壁涂上凡士林,切勿用其他油脂。拔罐用久后,要连续左旋花瓣螺母将活塞卸下,用酒精棉球将活塞、活塞胶圈及罐筒内壁擦净,然后在活塞的胶圈和罐筒内壁表面均匀涂上凡士林,然后装好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