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经典导读代号:转基因黑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58:38

转基因黑幕--方舟子的背后黑手,到底是谁?

时间:2011-10-27 14:58:36  来源:  作者:

转基因黑幕

作者:亦明

从2001年披上“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咨询科学家”的外衣奔走呼号,到2011年扯下“科学”、“理性”、“良心”的面具破口大骂,方舟子为推销转基因食品整整卖命了十年。谁都知道,方舟子是一个锱铢必较、无利不起早之人,他怎么会花十年的时间“义务劳动”?因此,在“方学”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到底是在为谁效力? 

1、《冰点》的四朝太上皇
    方舟子走进《冰点周刊》是在2004年12月初;他被赶出《中国青年报》的大门是在2011年9月底。在这段将近七年的时间里,不仅《中国青年报》的主编换了至少三届,连《冰点周刊》的主编都换了四茬:2006年初,《冰点》的创始人李大同被撤销《冰点周刊》主编的职务;3月,《冰点周刊》复刊,主编一职由中青报副主编陈小川兼任。(见中文维基百科:[zh.wikipedia.org])。2006年10月,中青报主编李而亮被调离,陈小川接掌中青报。很可能在此之后,《冰点》主编一职由副主编杜涌涛接任。(据“中青在线”不久前的一篇文章,杜是《冰点》复刊之后的实际负责人:“同年3月,《冰点周刊》受命复刊,此时这支采编队伍已严重不整。如何保住‘冰点’既有品质和水准,面对国内外严重关注的目光,杜涌涛勇敢地挑起了这副重担。”见:[news.cyol.com])。杜涌涛主掌《冰点》至少到2009年8月(见:[www.cyol.net]),他的继任叫徐百柯,任职至今。 
    也就是说,在过去的七年中,《中国青年报》和《冰点周刊》的头头就像是走马灯般地让人目不暇接,可是,方舟子却如不倒翁似的,任凭世人怎么唾骂、捶打,他仍旧是中青报的专栏作家,是《冰点》的四朝元老。实际上,方舟子的专栏,从一开始就遭到了包括《中国青年报》内部人士的强烈抵制,而来自世界各地的反对呼声、举报信件几乎是无日无之——仅在过去的一年内,笔者就曾举报了无数次。可是,《中国青年报》却像是一个连光线都能够吞噬的无底黑洞似的,所有对方舟子的举报和谴责,到了那里马上就无声无息了:方舟子继续依靠《冰点》行骗,继续拿《冰点》的稿费,继续当他的“全国性大报”的专栏作家。 
    难道《中国青年报》在蓄意祸国?
    前面提到,方舟子在《北京科技报》、《新京报》的专栏,都是以“推销转基因”为主题开锣的。而他在中青报的第一篇文章,则以“打假反伪”为主题,以《光明日报》和“无偏二极管”为打击目标,其目的,似乎是要在“全国性大报”上来一个“少侠下山”的“闪亮登场”。现在我们当然知道,这场“假打假、伪反伪”闹剧,以方舟子、何祚庥、以及《中国青年报》的彻底失败而告终——方舟子后来虽然仍旧在中青报上公报私仇搞“打假”,如攻击江晓原的导师席泽宗、如辱骂自己的宿敌田松、亦明(后详),但他使所用的手段都是旁敲侧击、影射攻击,根本不敢直接点名——他污蔑诽谤肖传国的文章,是发表在《北京科技报》上的。事实是,在2005年底,《冰点周刊》报道武汉大学周叶中抄袭案,尽管信息来源是新语丝,但《冰点》却派出自己的记者搞调查,文章中也没有提到方舟子的名字。显然,方舟子在中青报上的“打假第一枪”,让《冰点》对这位“打假斗士”心有余悸了。 
    2004年12月15日,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第二篇专栏文章,《别怕,不是要转你的基因》。仅看标题,就可以知道方舟子一定又是摆出一副国际学术界首席科学家的架势来教训无知无识愚昧顽劣的中国公众。可是,一周后,《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署名“沈树”的反驳文章,《质疑〈别怕,不是要转你的基因〉》。《中国青年报》还特意为这篇文章加了一个编者按:“本版12月15日刊登了专栏作者方舟子《别怕,不是要转你的基因》一文,后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沈树的‘质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刊登在此,以为争鸣。事实上,这样的争论,在不同的媒体已经开始。在信息一体化和公民知情权成为世界潮流的今天,学会在不同的声音中进行识别和选择,已成为每个人无法回避的现实。转基因食品已经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这是让不同声音在版面上进行争论的最大意义。”(见:[www.people.com.cn])。 
    显然,就像方舟子的第一篇打炮文章《“永动机”重现江湖》问世后受到猛烈反击一样,方舟子的第二篇打炮文章命运也是一样——所谓的“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不过是中青报给自己留面子的说法而已。事实是,在当时,社会上对方舟子的质疑之声震天价响,以致方舟子不得不在12月13日,即《别怕,不是要转你的基因》完稿、交稿后的第二天,发表之前两天,在新语丝上发表了一个《我与“转基因”关系的一点声明》:“本人与孟山都公司或任何一家研发、推广转基因技术、产品的公司,不存在任何关系。“本人支持转基因技术,驳斥有关转基因技术的种种谣言与谎言,乃是据于我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出于良心,不愿见到世人被反科学组织、人士所愚弄,更不愿见到一项有望造福于人类的新技术由于大众的无知恐慌而遭到扼杀,并没有从中获得除了报刊稿费或讲课报酬之外的任何利益。”(见:XYS20051213,[www.xys.org])。 
    我们现在当然知道,方舟子的那个“良心”到底值几个钱——我的《科唬作家方舟子》一书的“中篇”就是专门讲述方舟子如何“卖良心”(见:[www.2250s.com])——,也知道他的“声明”连一张揩屁股的马粪纸都不如。事实是,就在今年4月1日,方舟子又发了一个“声明”,发誓要“追究”《法治周末》的法律责任。(见:XYS20110401,[www.xys.org])。可恰恰是方舟子本人,目前正在拼老命阻止这场官司的正常进行,非要《法治周末》及其执行总编郭国松“逃脱法律责任”不可。

 


    方舟子的“声明”一钱不值

所以说,方舟子的“声明”,对他自己没有任何约束作用,而对别人则只有欺骗作用。换句话说就是,只要方舟子发声明,那十有八九就是他在蓄意欺骗、讹诈。 
    沈树的文章,论长度,是方舟子文章的二倍;论深度,远远超出了科学混子方舟子所能够达到的极限。因此,任何没有偏见、并且具有基本常识的人,都可以非常轻易地看出孰是孰非。而方舟子哪能眼看着自己在“全国性大报”上的第二炮又变成“哑炮”?他于是匆匆忙忙地撰写了一篇反驳文章,《如何看待转基因技术?——答沈树〈质疑《别怕,不是要转你的基因》〉》,进行顽强地狡辩。这篇狡辩文章最好笑的是最后一段:“我并不是说在转基因的问题上只有专家才有发言权。绝对不是。做为一项与普通公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技术应用,值得大家的关注,它的利弊可以讨论,也应该讨论。专家也有责任参与讨论,解答公众的疑惑。但是讨论应该建立在准确的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之上,切忌不懂装懂、信口开河,更要当心被别有用心的反科学组织所误导。”(见2004年12月29日《中国青年报》,XYS20041230,[www.xys.org])。
    方舟子不是一直在说“在转基因的问题上只有专家才有发言权”吗?实际上,即使是“专家”发言,如果他们对转基因抱持保留态度,方舟子也还要拼命把他们打成“非专家”以剥夺他们的发言权,怎么在《中国青年报》上他又诅咒发誓说“绝对不是”了?更可笑的是,方舟子口中那个“不懂装懂、信口开河”之人,恰恰就是他自己(见下)。
    关于沈树与方舟子那场辩论的内容,我在四年前已经做过详细的介绍和评论(见亦明《科唬作家方舟子》129-133页,[www.2250s.com]),这里不再重复。但是,对于那场辩论的幕后背景,我在四年前并不了解,因此没有多着笔墨。现在把它写出来,让世人见识一下这个“全国性大报”是如何一面对着全国人民说“让不同声音在版面上进行争论”,一面在背后打压“不同声音”的。
    沈树是《中国青年报》编辑刘县书的笔名。据李大同的《用新闻影响今天》,刘县书是《冰点周刊》“探索”版的首任编辑,而方舟子在中青报的专栏恰恰设在“探索”版。也就是说,方舟子在中青报上靠无知无耻无赖的“三无”手段来推销转基因,而他的版面编辑明明看出了其中的奥秘,但他却无权拒绝这样的稿子,于是只好化名出面来“质疑”。难怪他要化名“沈树”——原来他是在“申诉”。最奇的是,还是根据李大同,刘县书的“探索”版编辑职位“半年后由报社资深编辑邓琮琮接任”。《冰点周刊》始于2004年6月,“半年后”不正是2004年底、2005年初吗?不正是刘县书在为转基因问题进行“申述”之时吗?
    那么,“探索版编辑刘县书”的“被接任”,与他和“专栏作家方舟子”唱反调,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李大同当然不会告诉你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只是透露了这样一条信息:2006年初,《冰点》被停刊之后,刘县书“在给冰点同仁拜年帖中”说,这个停刊事件“和我们大家无关”。(见李大同《用新闻影响今天》)。显然,刘县书对《冰点》是有怨气的。 
    让我们再看一看那位接替刘县书的“资深编辑邓琮琮”。2004年11月17日,也就是方舟子到《中国青年报》走马上任之前三周,该报发表了邓琮琮的一篇文章,《科学并不带走玫瑰的美好》。这篇文章的主题本来是报道“2004北京国际科教电影电视展”,但其中却用了四分之一的篇幅来推介方舟子:方舟子这三个字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文章中引用方舟子的话,字数比“本届评委会主席约翰?林奇”、“美国评委苏珊妮?辛普森”、“已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被引用的字数的总和还要多。(见:XYS20041118,[www.xys.org])。
    明白刘县书为什么“被接任”了吗?明白邓琮琮为什么“被选择”接任了吗?
    在把刘县书从《探索》版赶走之后,《中国青年报》变成了方舟子向中国大众“科唬”的主要摊位,而他的“打假”主战场则转移到了《北京科技报》。方舟子籍《中国青年报》推销转基因最有“三无科唬”代表性的文章,就是2010年3月24日发表的《转基因玉米更有益健康》。这篇文章在问世的第二天就被人揭发它不仅是抄袭之作,而且含有大量的无知和蓄意欺骗内容(详见六指:《转基因玉米的神话》,[www.rainbowplan.org];《去掉翻译的部分,还剩一半没?》,[www.rainbowplan.org])。这份揭发材料被网友转发给《中国青年报》无数次,可是,这个自称“是当代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份全国性综合性日报”的“中国共青团中央机关报”,却让这样一位举世无双的骗子继续利用该报行骗一年半。既然《中国青年报》对于一个骗子如此厚爱,它何不刊登一个招募骗子专栏作家的广告?显然,它不是对所有的骗子都一视同仁,而是只对方舟子这个骗子情有独钟。 
    问题是:为什么?! 

2、新华社的倒插门女婿
    方舟子的势力并不仅仅限于中国青年报社之内。就在中青报发表方舟子反击沈树文章的第二天,方舟子老婆刘菊花所在单位新华社参战了。该社下属的《国际先驱导报》在12月30日发表了一篇所谓的“专访”,其内容不过是把方舟子前一天在中青报上的文章,《如何看待转基因技术?——答沈树〈质疑《别怕,不是要转你的基因》〉》,通过“现身在美国、因‘学术打假’在中国民间具有一定公信力的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的嘴再说一遍。
    那么,这位生物化学博士到底有怎样的公信力呢?事实是:这个“身在美国”住在一颗大树上的国际盲流,隔着太平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的国家通讯社”、“中国共青团中央机关报”向中国公众撒弥天大谎:“我们已在美国不知不觉地吃了10年的转基因食品。”(见:XYS20041231,[www.xys.org])。 
    可笑的是,就在两年前,方舟子在新华社的另一份刊物《环球》还曾说过:“转基因食品进入美国市场,已有十来年的历史,而目前美国市场上的食品中,大约60%含有转基因成分。”(方舟子:《“转基因食品”恐慌传到中国》,《环球》2003 年第1 期,XYS20030103,[www.xys.org])。 
    从《“转基因食品”恐慌传到中国》的撰稿之日,2002年12月,到“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方禾……专访方舟子”之时,2004年12月,不是过了整整两年吗?怎么“转基因食品进入美国市场”的历史不见加长,反倒缩短,从“十来年”变成“10(整)年”了? 
    事实是,美国FDA为第一个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颁发的许可证是在1994年5月,该产品,一种西红柿,真正进入市场出售是在1995年底。也就是说,即使从颁发许可证的时间算起,到2002年底,“转基因食品进入美国市场”也不过八年半,如果从真正进入市场算起,到2002年底,只有七年左右的时间。而方舟子却通过新华社,把它们说成是“十来年”。另一个事实是,当年这种转基因西红柿只进入了美国极小一部分市场,而且是高价出售,因此方舟子根本就不可能“不知不觉地吃了”这种转基因产品。这样一来,方舟子伪造“吃转基因历史”,其目的除了是蓄意欺骗之外,还有其他的可能吗? 
    方舟子与新华社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早在2000年12月9日,方舟子就为《环球》杂志撰写了《为什么要反对伪科普?》一文,该文发表在2001年第2期《环球》上。方舟子的第一篇推销转基因的文章,《转基因作物的是是非非》,就是发表在《环球》(2001年第12期)上的。在此之后,方舟子多次通过《环球》或其他新华社报刊鼓吹转基因,如《“转基因食品”恐慌传到中国》(《环球》2003年第1期)、《转基因,标不标记?》(2004年第11期)、《为什么说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2005年第1期)。 
    也许是以为接力棒已经交到了《中国青年报》的手中,《环球》杂志在2006年第3期以后不再发表方舟子的稿件。《环球》最后一次发表的方舟子文章,题目是《学术造假与游戏规则》。用这个题目来结束与方舟子的关系,特别具有讽刺意味。 
    到了2010年6月,方舟子又与新华社的《新华每日电讯》搭上了关系,为其“草地”副刊写专栏,“大约每两周写一篇”。(见:XYS20100618,[www.xys.org])。而方舟子在中国平面媒体上发表的最后两篇力挺转基因的文章,《转基因其实很环保》(2010年12月3日)和《谁才是孟山都公司的推手》(2011年5月13日),就是在它上面发表的。这与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最后一篇鼓吹转基因的文章,《转基因恐慌》(发表日期是2010年9月29日),衔接得严丝合缝。 
    新华社与方舟子的关系,当然并不仅仅通过转基因来连结。实际上,方舟子在美国《科学》杂志的首次亮相,就是新华社特稿社副社长熊蕾女士的杰作。(Xiong Lei. 2001. China. Biochemist wages online war against ethical lapses. Science 293:1039.)2003年7月,就在上海的《探索与争鸣》连载野鹤揭批方舟子的文章《关于方舟子现象的反思与断想》之际,“新华社的领导偶然听说我在北京,邀请我在离开北京前去新华网做个访谈。”(方舟子:《驳斥野鹤的狡辩和他散布的新谣言》,XYS20030801,[www.xys.org])。据野鹤揭露:“更令人(特别是那些由于真诚关注反腐大业而迷信方舟子的好心人)想像不到的是,这位‘反腐英雄’竟然还跑到北京去走‘上层路线’,靠了他们的关系,一面在新华网上露了一回脸,算是为‘反腐英雄’正了回名……”。(野鹤:《关于方舟子现象的反思与断想(七)终于露出了文痞的马脚》)。 
    难怪新华社对震惊全国的刘菊花抄袭案装聋作哑,拒不调查处理,反倒要法外施恩,派一个对英文一窍不通、对中文不抄袭就写不出一个通顺的句子、完整的段落(见《刘菊花硕士学位论文抄袭资料大全》,[www.2250s.com])、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怀有刻骨仇恨(见方舟子妻:《活着》,XYS20100901,[www.xys.org];《苟活着》,XYS20101014,[www.xys.org];《新闻业务探讨:转发微博需不需要动脑子?》,XYS20101221,[www.xys.org])的刘菊花“常驻美国”。显然,《中国青年报》因为方舟子而在国内声名狼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的国家通讯社”于是要与“中国共青团中央机关报”一决雌雄,比试一下谁更无耻,因此计划把臭名昭著的“方舟子妻”推向世界。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无独有偶”。方舟子vs.刘菊花。中青报vs.新华社。 

3、是谁掐住了方舟子的喉咙? 
    现在看来,2010年8月末爆发的震惊世界的羊角锤击案,既是方舟子行骗的顶峰,也是他走向灭亡的开始。大致说来,到了2010年底,尽管中国的无良媒体还在拼命力挺方舟子,但连方舟子自己都明白,他的好日子不多了。 
(1)扶住方舟子断了的脊梁 
    前面提到,从2011年元旦开始,抄袭剽窃的丑闻就把方舟子一家缠得脱不开身。可是,在方舟子身后,似乎总是有那么一只毛乎乎、脏兮兮的黑手,在方舟子濒死的时候扶他一把。 

 


2011年1月26日,方舟子在中国正义网2010年度中国正义人物颁奖典礼上

3月17日,也就是肖传国出狱的当天,《北京青年》周刊将方舟子列为封面人物,并且把他称为“打假斗士”,说他“仗义执言”、患有“真相洁癖”。而方舟子自己则这样诠释那张封面照片:“那是锤子教授出狱的日子。我以手为枪。”(见:[weibo.com])。显然,色厉内荏、惶惶不可终日的方舟子是在通过《北京青年》来威胁自己的敌人,也是在给自己壮胆。 

 


2011年3月17日出版的《北京青年》周刊封面

【注:《北京青年》周刊是“北京青年报系”下的一个刊物。据方舟子说,“我和《北京青年报》报系的关系一向还算不错”。(方舟子:《是新闻记者还是“新闻痞子”?》,XYS20060407, [www.xys.org])。 2011年8月23日,方舟子美国母校教授鲁特伯恩斯坦博士连续发表公开信,谴责方舟子十六年前抄袭自己。《北京青年报》下的《法制晚报》显然是要帮方舟子一把,但结果弄巧成拙,使“美教授发公开信 斥责方舟子剽窃”这条消息传播得更广。方舟子恼羞成怒,大骂那名记者“造谣”,《法制晚报》的另一个记者王晟于是回骂方舟子,说他是“二货”、“犯二”。(见:[weibo.com])。显然,这是在骂方舟子没能理解《法制晚报》的苦心。】
 

《法制晚报》“造谣”(见:2011年8月23日第A14版,[www.fawan.com.cn])

4月8日,就在《法治周末》发表《方舟子涉嫌抄袭总调查》之后第九天,杭州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市委党校特意举办“杭州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专题报告会”,把方舟子请去,给他们讲“科学时代的伪科学”(林尧:《如何辨别“伪科学” 方舟子给你支招》,2011年4月8日杭州网,[ori.hangzhou.com.cn])。 


2011年4月8日,方舟子给中共杭州市委市党校讲课


方舟子在杭州讲“党课”会场

被中共一个地方的党组织专门请去讲“党课”,对方舟子来说简直就是前所未有的“礼遇”。而就整个中国历史来说,一个副省级的大都市执政党组织请一个无业游民、并且是一个有着巨大抄袭剽窃嫌疑、涉嫌刑事犯罪(非法集资、诽谤陷害良民百姓、欺骗法院、辱骂法官、为炒作烂书而报假警、为报私仇而组织策划医闹,反共民运分子,等等)的无业游民来讲课,也是极为罕见的——如果不是仅见的话。更为让人疑窦丛生的是这个罕见事件发生的时机:恰恰就在这个旷世奇骗彻底曝光的时候。联想到八个月前,方舟子的屁大点儿伤疤竟然能够演变成“(公安)部督大案”,我们就不能不对方舟子背后的那个“贵人”到底是谁感到万分的好奇。 


方舟子的一个屁就能嘣出一个“部督大案”

5月29日,方舟子又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请去,为他攻击那些揭露他的人提供场所和听众(肖洁:《方舟子:“我只是指出事实”》,2011年6月3日《科学时报》,[news.sciencenet.cn]。这篇文章被方舟子转载到新语丝上之后,标题改为《方舟子:“即使挨刀,我也不会消失”》,XYS20060604,[www.xys.org])。此时,让人们感到大惑不解的已经不再仅仅是这个事件所发生的时间,而是包括它的地点。因为就在一个月前,方舟子曾因自己老婆刘菊花硕士论文抄袭案爆发而宣布,中国的学位论文90%都有抄袭。不仅如此,他还威胁全中国社会:“如果我妻子的硕士文凭因此出事,我就把下半生贡献给为中国清理硕士、博士文凭,从相关人员开始清理。”(见:[t.sina.com.cn])。一个举世闻名的大骗子,竟然有人给他创造机会,面对着“九成”小骗子发毒誓,“即使挨刀,我也不会消失”,这得是什么“造化”啊?反过来说,在什么样的国度、在什么样的时代,才能够出现这样的“奇迹”呢? 
(2)掐住方舟子那尖细的喉咙 
    如果说上面这些明火执仗的正面“挺方”行动让人看得目瞪口呆的话,那么,一个背后隐秘的行动则暴露出了挺方势力的狐狸尾巴。
    原来,随着中国强力推进转基因水稻商品化的步伐加快,中国社会上关于转基因的争论呈现出白热化的趋势。7月6日,《文汇报》发表著名作家曹明华的文章,《“转基因”之争在美国》。该文引经据典,一一驳斥挺转派的挺转理由。而下面这段话,则直指中国的“挺转一号”方舟子:“中国的转基因专家,一直到现在、目前、今天,仍在用2000年之前的基因学理论向中国公众‘科普’转基因知识。……他们的知识更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也情有可原,但他们还要继续扮演‘专家’,向中国大众进行科普,那就只能是‘科唬’;他们向政府决策者进行辅导,那就只能是‘误导’。这是我们不能同情与原谅的。” 

    可笑的是,早在2010年8月23日,也就是在他的屁股被羊角锤砸出三块疤痕之前一周,方舟子曾因为曹明华“学过分子生物学而崇拜中医、攻击转基因技术”而在新浪微博上恶狠狠地咒骂说,“我最痛恨的就是这种以‘生命科学’招摇的。”(见:[weibo.com])。不仅如此,2011年2月16日,因为曹明华在网上公布《访亦明》一文,方舟子马上向全世界发出如下恐吓信:“曹明华造谣说我的一篇文章被密歇根州立大学校方认定剽窃,事实是,母校校长办公室接到葛莘(即写了百万字文章攻击、污蔑我的‘亦明‘)等人举报我剽窃,经评估认为虽然剽窃的举报符合启动调查的要求,但没有可信的证据,且与学校学习无关,所以不启动调查。葛莘等人不服该评估,上诉被驳回,该案已结案。“曹明华声称她将把造谣文章投给国内报刊发表。如果哪家报刊敢发表曹明华的造谣文章,我就起诉该报刊和曹明华。“曹明华曾因为发表迷信中医的文章和造谣攻击转基因食品受到我的批评。”(见:XYS20110216,[www.xys.org])。 
    可以毫不含糊地说,到了2011年,方舟子对曹明华的仇恨,用“恨之入骨”来形容,绝不过分。现在既然曹明华又跳出来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造谣攻击转基因食品”,按照方舟子的本性,他完全应该立即在《中国青年报》或者《新华每日电讯》上发表文章予以严厉“批评”才对。可是,即使是在新浪微博上,方舟子也没有做出丝毫的反应。 
    更奇的是,7月14日,《文汇报》又编发了曹明华的一篇文章,《有一种误解亟须辨明》。这次,曹明华直接引用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上一篇文章中的两句话——“除了玉米,大豆、土豆、西红柿、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的转基因品种也在美国大量种植。据统计,美国市场上的食品大约70%含有转基因成分”(见方舟子《我为什么选择转基因食品》,2009年3月17日《中国青年报》)——当靶子,说它“是非常错误的,它误导着中国的舆论信息。”可是,此时的方舟子还是哑口无言:不仅在平面媒体上装得若无其事,连在新浪微博和新语丝上,他也采用“一切造假者在事情败露后的最后一招”(语见方舟子《装聋作哑是何罪?》,XYS 20040914,[www.xys.org])——装聋作哑。 


2011年7月14日《文汇报》发表曹明华的文章,直接批驳方舟子挺转谬论

阴影部分是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上的造谣言论

被派出来代替方舟子“批评”曹明华的人,一个是方舟子的打手和跟班、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详见亦明《方舟子陷害肖传国始末》第七章);另一个是在“非典”期间率领中国院士代表团到美国学习如何做人、结果吃了哈佛大学闭门羹的北大前校长许智宏。(详见亦明《是东施效颦,还是邯郸学步:评北大校长许智宏院士被哈佛校长拒之门外》,[www.tianya.cn])。饶毅不仅用实名在7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转基因在美国的遭际》、在8月8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转基因在中国带来的警惕:反智和投机》,他并且化名“柯贝”以“国内生物学家”的名义在7月21日《南方周末》上发表谩骂文章《对转基因的无知与偏见》,点名辱骂曹明华等人。可是好笑的是,到了8月17日,消息传来,这位自视甚高的阿歪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选举中,竟然第一轮就被刷了下来。饶毅接下来的一系列表演,使他成了一名真正的“怨士”,他也自此顾不上转基因这码事了。【注:许智宏在7月25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转基因技术科普:让公众听得懂》一文。】 

方舟子与饶毅:是共生关系,还是寄生关系?

从这场在中国顶尖媒体上关于转基因的大辩论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方舟子的喉咙被某个人死死地掐住了。而这个人之所以不要方舟子发出一丝声响,唯一可能的原因就是因为方舟子已经臭不可闻,他的任何挺转言论都只会起到与挺转目的相反的效果。所以,他们才派出比方舟子更具欺骗性的两位北大人士。这位幕后黑手没有料到的是,他的这一举动,恰恰把方舟子“挺转”是受幕后势力指使、而不是如他所说的那样,是“出于良心”,暴露得昭然若揭了。 
    问题是:方舟子背后的这只黑手,到底是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