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湿毒的症状图片:佛菩萨真的有求必应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48:52

上次说到,佛教其实是教育,不是宗教。佛菩萨是老师而不是神明。

可是,也许有人会问,这么多人之所以会去烧香叩头,还不是因为大家都说佛菩萨大慈大悲,能够救苦救难,甚至于说佛菩萨“有求必应”,这样他们才去的。你现在这么说法,那前面那些说法难道是骗人的?

大家应该都知道,真正的佛弟子不可以撒谎,当然更不可能为了拉信徒而骗人。因此,佛菩萨有求必应是千真万确的。问题是,你必须如理如法地去求,而不能乱求。

那要怎么样才算是如理如法地求呢?我想还是具体的事例比较有说服力。所以,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讲讲袁了凡的故事。我想,听完这个故事,大家应该就能明白了。

袁了凡是明朝人,他早年丧父,家境不太好。因此,母亲就让他不要读书,而去学医,说这样既可以安身立命又可以救人。否则万一科举不利,那就有可能穷困一生。

有一次,他在出去游玩的时候,碰到一位仙风道骨的孔先生。这位孔先生自称是邵子皇极数的传人。他一看到袁了凡,就说:你是仕途中人,明年就可以考中秀才,怎么却不读书?于是袁了凡就带孔先生回家禀告母亲。经过试验,发现孔先生算命非常准确。于是他们对孔先生所说就很相信,并决定读书走仕途了。

孔先生给他算命,说他明年在县里考第十四名,府里考第七十一名,省里考第九名。第二年去考,三次考试的名次都一模一样!于是袁了凡就请孔先生干脆把自己的一生都详细算出来。孔先生也真不含糊,不管大凡小事,统统都给算出来了。包括某年考第几,某年补廪,某年当贡(廪生贡生都是当时的学制,相当于公费生),某年到四川某县作县官,在任三年半,然后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正寝,命里无子,等等等等。袁了凡都认认真真的记录下来。

此后,凡是遇到考试,名次都跟孔先生算的一模一样。在廪生这一段,孔先生算他应当领九十一石五斗米之后才升级到贡生。可是,在他领了七十多石的时候,居然就被姓屠的提学批准升到贡生了。这让他很疑惑,难道孔先生算的不灵了?哪知道屠提学突然调走了,新来的杨提学居然把他的贡生给驳回了!一直等到下一任殷提学到来,才再次把他升级到贡生,这时候他一算,领的米刚好是九十一石五斗!

这是一个分水岭。之前他虽然也非常相信孔先生算的命,可是,还没有到死心塌地的程度。这件事儿,彻底击碎了他心底所有的幻想,从此以后,他确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从此彻底地放弃了追求的念头。

没了追求的袁了凡,心如止水,整天静坐,书也不看。可是命运仍然按照孔先生给他算定的轨迹继续运行。这一年,他被派去南京国子监参学。听说栖霞山中有一位云谷禅师很有名,就去拜见。

这位云谷禅师很特别,凡是来拜见的,他也不跟你多话,丢个蒲团给你,让你自己去坐着想,想啥?想“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一般人,大都胡思乱想一通,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大概也坐不了几个时辰。可是这袁了凡一坐,居然就坐了整整三天三夜!这让云谷禅师非常吃惊。就问他,你怎么定功这么好,竟然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妄念?

袁了凡就老老实实给云谷禅师报告,说孔先生把我的命都算定了,自己一生完全按照既定的轨迹在运行,毫无转寰的余地,不管有什么妄想都是枉然,所以我现在干脆就听天由命,啥也不想了。

云谷禅师一听,哈哈大笑,说,我还当你是高人,哪知道原来你是一个标准凡夫!

袁了凡感到禅师这话里有话,就请禅师进一步开示。云谷禅师就告诉他,人确实是有命运的,也确实有办法可以计算出来。但是,命运并非是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是由神明给你安排的。各人的命运,其实都是他自己决定的。

我们自己是怎么决定命运的呢?佛教里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业力牵引。也就是说,你的命运,是由你累生累世积累的业因,在复杂的因果律的作用之下,最终变现出你一生的际遇。

事实上,人每时每刻都有新的造作,而因果律又在时时刻刻起作用,因此,理论上,命运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可是,一般凡夫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大都杂乱无章,善恶夹杂,因此,命运的轨迹受到的干扰是多方向的,而且大致都抵消了,因此,他们的命运可以算得很准。

如果有一个人,一门心思专做某一类事情,不管是善事还是恶事,而且持之以恒,那么他的命运就会发生重大的改变,明显偏离之前计算出来的命运。

禅师接着说,你袁了凡,二十年来,完全按照孔先生算定的命运轨迹在走,这不是标准凡夫是什么?

这一番开示,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袁了凡就像是长久关在牢房里的囚犯突然看到了大赦的机会,当然不肯放过。于是他急切的请教禅师具体要如何才能改变命运。

云谷禅师就告诉他,“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只要你如理如法地求,不管你求什么都能求到。并详细教给他反省改过,积功累德的方法。

大家想象一下,一个人对自己的未来一清二楚而又对此毫无办法,该是多么悲哀,多么无奈的事情啊!今天听到可以自己改变命运,袁了凡真是如获至宝!拜谢了禅师的恩德,他来到佛像前,尽情忏悔往昔的罪过,然后发愿要做三千件善事,希望首先能够在事业上改变命运。根据孔先生所算,他最高就是秀才,他希望能考中举人。

你猜怎么着?第二年他的命运就转变了!先是礼部的考试,本来该是第三名,但是他考了第一。到了那年的秋闱(大考),本来命里没有的举人,也被他如愿考中了!

尝到了甜头的袁了凡从此越发精进,又在佛前许愿做三千件善事,求得一个儿子。前一次,可能因为信心还是不够坚定,做善事不够勇猛精进,三千件善事整整做了十一年才圆满(还没做完就中了举人)。这一次,三千件善事不到四年就完成了。同样,还没等他做完三千件善事,儿子已经降生了。

再接下来,袁了凡“得寸进尺”,发愿做一万件善事,求进士。结果,不到三年,他就真的考中了进士,并且被派到靠近京城的大县宝坻县任知县。而按他原来的命运,他本来只能去四川某偏远小县城当县官的。

后面的故事我就不再详细讲述了。总结来看,孔先生算他寿命只有五十三岁,结果他活到了七十多岁(他没求过延寿),命里本来无子,最后得到两个不错的儿子,本来连举人都中不了的,却中了进士。

在他六十九岁那年,他把自己这一生改造命运的传奇经历和宝贵经验,写成一部家训,希望他的子孙后代都能明白“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并且都能够努力上进,创造命运,改造命运。

后来,他的后人感到这部家训所讲的理论与事实对所有世人都有很好的教育指导意义,因此就把它公之于众(人家可没说版权所有,翻录必究:)。这就是当时家喻户晓的《了凡四训》。我讲的这个故事,其实就是《了凡四训》的第一部分“立命之学”的主要内容。费了这么多笔墨才讲了个大概,我真是很佩服古人的文言文。人家文字比我少,内容比我丰富,说理也更透彻。

除了立命之学,后面还有“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合起来总称《了凡四训》。大家如果也想改变一下命运,不妨找来看看(网上很容易就可以搜索到,实在不行再来找我:)。如果觉得读文言文有困难,我建议您找净空法师的讲记来看。我深信,要是您真能效法袁了凡,认真改过积善,一定可以改造命运,心想事成。

好了,对于佛菩萨是不是真的有求必应,相信大家都找到答案了吧。还是那句老话,佛菩萨是老师,直接去求老师给个高分,是没意义的。真正聪明的人,应该认真听从老师的教导,东西真正学到手了,就什么考试都不在话下了。您说对不?

好了,今天就先聊到这儿。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下次我们就来聊聊怎么进入佛学之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