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侠情缘手游 客服电话:徐江:我就是要搅乱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7:49:35
徐江:我就是要搅乱中学语文教学 (http://bbs.ruiwen.com/cgi-bin/topic.cgi?forum=4&topic=2110)


-- 作者: 青分楚豫
-- 发布时间: 2006/01/13 12:42pm

    我曾在首页上传了一篇文章,没想到引起不少老师的争论。现将文章及争论都转移如下,请各位老师各抒己见。


徐江:我就是要搅乱中学语文教学

来 源:中国青年报    时 间:2005-11-09   作 者:李新玲
  

    素质教育反思 :一位即将退休的大学老师,几年来一直热衷于批评中学语文老师:你们的中学语文课是无效教学!


  “徐老师这种讲课方法好,但不实际,因为高考还要求几十篇的背诵、几千个字词义的解释,没有时间这样上课。”“徐老师不了解学生真正懂什么不懂什么,怎么能说中学语文课是有效还是无效呢?”

  这些出自中学老师的批评都直指一个人,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老师,他刚刚在天津大港一中做了一次观摩课,按照自己的方式给中学语文教师讲解了《游褒禅山记》。可这些中学语文老师并不买账,在接下来的讨论中,贬多褒少。

  可是一个人坐在众多中学老师对面的徐江却很坦然,他是铁了心:“上了那么多语文课,学生还是不会写作文,这与中学老师有直接关系,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

  “大学生的语文水平一年比一年差”

  与徐江老师接触,总觉得他有种急迫感:“大学生的语文水平一年比一年差。”在南开大学教授写作课,徐江老师有最直接、最切身的体会:“看看现在的高中毕业生,有几个能够用中学语文课学到的知识读书、写文章?很多学生甚至日常的交际写作都不能达到文通字顺的基本要求。”

  “让他们写个东西,废话一大堆却一直不能切入主题,写到了主题又是一堆套话、虚话,像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徐江老师自从五六年前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后,每年都会找一个主题让新生写文章,有写法国会考作文题的、有写文章反思中学语文教学的。

  可今年,徐江老师布置了新的题目,他的学生要么不交,要么交上来的作文完全不行。

  徐江说,这种情况是与中学语文教学直接相关的。上了2000多个学时的课程,连怎么写文章都不会,这样的教学能说是有效教学吗?

  发现了这一问题后,徐江开始向中学语文开炮。

  他先是试图在大学中教会新生如何写作文,先后举办3次“本科生写作课学术研讨会”。第一次是“话题作文反思研讨会”,徐江给同学们出了一组法国会考的作文题———《我是谁》、《“给予的目的在于获得”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利》、《“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这些让学生们有点儿发傻的题目,也让刚进入大一的新生发现了原来拼命练习的作文题目是何等的枯燥浅薄。第二次是“认同式语文教学的误区”,通过分析吴晗的《谈骨气》,同学们发现中学语文教学的套式:任何一篇文章,不管怎样,一律要从“好”来分析,是多么的错误。第三次“写作理论与语文素质教育”,同学们更是大张旗鼓地写起了文章,批评中学语文教学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台下坐的就是中学语文教师。

  徐江不仅通过学生的现身说法展开批判,而且自己也急风骤雨直指中学老师:“许多老师不动脑筋,把从教学参考书中抄来的东西一股脑倒给学生,这种独断式、学舌式教学怎么能引导学生独立思维?”

  徐江用一个大学生的话印证自己的判断,这个学生说:“我把自己的中学课堂笔记整理一下,就是许多教参的综合版。”他认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中学语文老师把许多不是问题的问题当成问题来教,从而浪费了学生们太多的宝贵时间。

  他严厉批评:“现在的语文老师太缺乏激情,甚至有的学校认为语文是最好教的一门课,可是那些老师自己都不懂得文章的生成,这样的老师怎么能教出能写出好文章的学生?”

  从批判到亲自给中学语文老师讲课

  在许多人眼里徐江是个“怪”老头,难以理喻,一个大学老师怎么这么热衷于对中学语文指指点点?而且马上就要退休了,还是个副教授!徐江对此满不在乎:“这个教授我不准备要了,我英语过不了关。现在就是这么不正常,教授做的研究越偏越好,哪怕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狐狸毛,几本书串起来,就能形成一篇《狐狸毛与文化》的研究。可是怎么能让中学生学会写文章,这样有用的事没人愿意干。”

  徐江老师现在觉得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就是继续搅乱中学的语文教学,他说自己是跑入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只狼,目的是让老师们动起来,改变这种现状。

  为了当好一只有用的“狼”,徐江现在已经脱离了过去几年一味的批判,开始走上中学的讲台,亲自来给中学语文老师讲课,让他们看看自己如何真正教出“有效的”语文。

  最近的一次讲课是在天津大港一中,这是天津市教研室搞的一次中学语文教学的学术交流。徐江的题目就是“《游褒禅山记》新解读提要”。他讲课前开宗明义:“我不反对应试,但要把应试融于日常的教学中。”

  他先给了学生两个定义:“表现”和“表现性”,表现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直观样子,如颜色、形状、气味、声音、空间位置、运动状况等;而表现性是客观事物存在的“表现”所表现出来的内在属性。事物特定的客观存在表象或者说相态(样子),往往表现出事物固有的某种性质。“表现性”是由“表现”所表现出来的。

  他用这两个定义,借助《游褒禅山记》,给学生提出了几个思考的问题,例如:华山洞有二洞。其前洞情况如何?平、旷。前洞洞壁上题记之人如何?众。其后洞情况如何?高、寒。后洞洞壁上题记之人又如何?少。

  当学生能够写出这些答案后,他接着讲:把前后两洞自然条件同游者情况联系在一起,我们就很容易地得出人们游山探洞这一事情很常见的规律,那就是平、近游者众,险、远至者少,再概括说就是人们多“就易避难”。

  通过这种对答式的练习,徐江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用发现的“表现”为线索,来追问文章的“表现性”,从而既理解了一篇记叙文,又给自己出了许多作文题,比如,说“去悔”———读《游褒禅山记》有感,解题:去,离开的意思。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凡事能尽“吾志”、尽“吾力”者,毋论其果如何,皆无悔矣。

  还有,说“进取”———读《游褒禅山记》有感,解题: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探游华山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人生不也是如此吗?愈进愈难景愈奇。只有那些在崎岖山路上不懈奋进的人,才有可能览取奇伟瑰怪之观。

  此外,还可谈“慎取”、说“深思”等等。徐江说,这一节课就会有10来篇学生可以写的作文题目,而且还能借助所学课文中的原文进行分析,这就是文章的论点、论据,这样长期积累下来,一学期就能积累上百篇作文题材。

  听课的高二学生说,徐江老师的课有意思,他能把许多人生的意义给点出来,与自己老师的课不一样。

  把语文课教不好归因为高考是不负责任的

  像以前几次讲课一样,听课的老师对徐江的讲法并不认同。来自天津一所中学的高中语文组教学组长说:“徐老师的方法太理想,但是操作性不强,有高考在前面,我们讲课不冲着分冲什么?”

  但是徐江却认为这是最不负责任的托辞,中学教学的问题不是高考,而是老师的思维、观念。关键是语文老师缺乏一些最基本的素质,其中最主要的是不懂写作理论,也不会写作,更不会指导学生写作。另外,现在绝大部分中学老师不能静下心来读书学习,思考问题。他们急功近利,“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读得不少,恨不得现学现卖,可是其中独独少了自己的理解。

  他反复强调自己从不反对应试,自己所讲的恰恰是针对应试,而且比现在老师们用的方法更有效。

  徐江讲课非常活跃,他绝不会坐在主办者提前放好的椅子上,也不会对着麦克风,更不用电脑:“语文语文,语文老师就是要靠平时的积累,凭着两片嘴把事说活。还靠声光电?那些简直就是干扰!”

  看着满头白发的徐老师一会儿走上讲台,一会儿跑到学生中间,中学的老师们很佩服:“徐老师讲课有激情。”听了这话,徐江又借机推行自己的观点:“语文老师不好当,他应该有诗人的激情、有杂家的学识、有哲学家的思辨力,有小说家的想像力。”他承认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他坚持认为语文老师要真正关注专业的发展,认真读一些语文教学理论文章,积累起来,并尝试着转换为自己的教学资本,并在教学中实践运用。

  遭到中学老师激烈批判,但也吸引了大量老师来听课

  徐江每次讲课都会受到中学教师的批判,比如“不了解情况”、“太理想了”等等,有时语文老师的话甚至比徐江批评他们的话还要激烈。

  曾经有一次徐江老师在一所学校给中学语文老师做公开课,讲李乐薇的散文《我的空中楼阁》,以作者用“小屋”而非“凉亭”“帐篷”,启迪学生解读作者渴望有一个自由而稳固的空间的思想性。但是有些学生反映对于这种带有哲学思辨的讲解,听不懂。一个语文老师在课后交流时就直接问徐江:“你批评我们是无效教学,可是你讲的课学生都听不懂,这是有效的吗?”

  徐江反驳:“老师就是要教给学生不懂的知识,学生都明白了,还用老师干什么?”

  这种针锋相对的场面在每次徐江讲完课后都会发生,但是奇怪的是,这些老师虽然不认同徐江的讲课方法,可是每次他到中学去讲课,远道而来的老师总是不少,甚至有的老师听了一次又一次。这次在天津大港一中的课,就有驱车几百公里,从河北乐亭特意赶来的。

  天津57中的李雪萍说:“我们虽然不完全认同徐老师,但是有对立面,才能发现我们究竟什么地方存在问题,而且徐老师的启发式教学,许多地方我们可以借鉴。”“难得一位大学老师关注中学语文教学,这是对下一代非常负责任的态度,而且亲自去讲课,更是让人尊敬。”天津市教研室中学语文室主任赵福楼说,对于语文的批判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吕叔湘先生说中学生学了2000多个学时还不会写东西,是语文的失败;第二次大批判是上个世纪末;最近集中地针对语文的批评又开始了,其中徐江老师是一个激烈的批评者。

  赵福楼主任做了20多年语文老师,了解语文教学的现状。他说,现在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对自己的和周围的语文教学不满意,每个老师都有一个理想,都希望语文教学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可是要变化则举步维艰。这种情况下,需要的就是徐江老师这种既有批判,又能提出建设性意见,还能亲自实践的人。

  赵福楼主任头疼于现在作文的评价标准,苦于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他很认同徐江所说,中学老师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他说现在老师太缺乏个性了,这样学生是不会有求异思维的。

  赵主任很希望徐江老师能继续讲下去:“徐江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声音,我们就是需要这种学术碰撞和争鸣。”


-- 作者: 青分楚豫
-- 发布时间: 2006/01/13 12:52pm

以下是有关探讨。

评论:《徐江:我就是要搅乱中学语文教学》

作者: 天高
日期:   2005年12月26日09时02分
来自:  

    中学语文教学太需要徐老师这样的人了,真想听听他的课。我们有的老师只是机械的贩卖教参上的知识,而从来不会自己去理解


作者: 王文华
日期:   2005年12月29日11时41分
来自:   湖南浏阳

    不是搅乱,而是给沉重的语文课堂带来了一线春风。徐老自己本身应对自己的做法充满自信。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很多语文老师存在不足,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不仅语文教学有问题,其他科目的教学一样存在很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宏观控制的问题,小老百姓只是按指挥棒行事。现在教育部也是在不断的改革、调整,情况越来越好了,到底应当怎么改,我想,学生最有发言权。

作者: 王文华
日期:   2005年12月29日12时02分
来自:   湖南浏阳

    我也是一个语文教师,一直在摸索一条路:怎样才能当一个让学生喜欢、令家长高兴、使社会满意的老师。在教学一线的老师要想做点事,往往是很难的,约束他的东西太多了。自己的、家庭的、单位的、上级领导的、社会的,有形的、无形的,都有。当然老师自身的素质很重要,道德水平、专业知识、综合素质、传授技能等等,像徐老这样知识渊博的老师教中学语文那是足足有余,知识积累、人生阅历都足以引领学生,但是连他都受到这么多的批评,可见语文老师要成功不仅是自身的问题。
    受到学生欢迎,让学生学有所成,那是老师最大的幸福。如果能带动更多的老师能做到这一点,那是老师最大的收获。做一个受学生欢迎、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能生产出合格产品)、与时俱进的研究型老师,应该是新时代赋予我们老师新的历史使命了。也许,这比较理想?


作者: 赵心宜
日期:   2005年12月29日04时19分
来自:   河南义马

    中学语文教学现状让人经常沉重得寝食难安,到了高中的学生,许多常见字写不对,许多成语没听说过,写文章没有自己的思想情感.经过多年观察发现原因如下:
学习习惯不好,注意力非常不集中;没有发现语文学习的用处和趣味,就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不知道怎样去学,不能动手动脑动心.......
    其实这和学生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有关,没有几个人真正去想一下怎样才能让孩子对语文感兴趣,让孩子发现语文的奥妙所在.许多教师用分数来判定孩子能不能学好语文,而不是研究一下孩子为什么学不会.
    孩子是被一路耽误上来的!这些年来,我也作一些尝试,虽然对于高中生来说着手晚了点,但总比不做要好,而且收效也比较明显.
    一直想着大的现状是我一人和几人之力无法改变的,但徐老师的勇敢真是让我这个相对年轻的人惭愧呀.


作者: 郭杰
日期:   2005年12月29日10时14分
来自:  

    语文教学可被搅乱正是因为现在的语文教学失去了基本性的东西。
    作文教学的根本是什么?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是什么?这都是我现在正在考虑的内容。

作者: 小寒
日期:   2005年12月30日03时40分
来自:  

    不要忘了学生这一面,他们是需要 思想的激荡的。

作者: 谷风
日期:   2006年01月01日11时21分
来自:  

    我觉得徐老师的做法确实很好,既给广大的中学老师作了示范,也给中学教育的常见病给了致命的一击。但细想一下,现在中学教育的弊端出现都是老师的责任吗?要知道,很多的中学是以学期为单位计算老师的工作成绩的呀!!期中试考不好,最多是要认真写一下总结,期末考不好呢?不仅是奖金的影响,而且可能是饭碗的问题了,学年的末位淘汰呀,如何应付呢??你不做针对性的教学练习,能在短时间内出成绩吗???
    唉,我教了二十年的语文,对当前的教学形式很不满,但又无可奈何——

作者: 天马
日期:   2006年01月01日08时56分
来自:   高中语文课堂

    其实,只要老师能真正地自己读懂文章,再低一点,读懂课文,再结合学生的需要,也就基本能上好语文课。现实是别说语文老师,就是所谓的“砖家”又有多少能真正地读懂一篇课文,又仗着把持的话语权,死顾着屁股样的大脸,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由这种人编教参,作为经典教育着一代代的学生,循环不断。如今要是高素质的语文老师遍地开花。那叫魔幻小说,或叫《无级》。


作者: 中学语文
日期:   2006年01月01日10时00分
来自:   山东

    其实,解决中学语文痼疾的处方开过不少,福建师大孙绍振和这位徐江都可谓高手,看出了门道:大学生写作能力越来越差。殊不知用人单位也在抱怨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差,不知孙、徐二位教授作何解释?!这种都不敢承担责任的做法是可耻的,若找个原罪者,该找幼儿园的阿姨们?我的大教授!搅局者历来不乏其人,徐教授何不干脆放弃大学教职,找所高中学校来个现身说法!旁观者永远不会腰疼,自然也就看得很清。我曾在一所省重点中学执教十年,又在教研部门工作了三年,高中教学有他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尊敬的教授们,你能改变高考吗?为何北大清华录取时要选高分的?为何同样较学费,考四百分的要接受学院教育,而考700分的要上名牌大学!你能对现状最初丝毫的改变吗?否则,就不要对高中语文教学说三道四,因为你们没资格!!!一个教数学的校长听过一趟语文课后就能指出一大堆的问题:考的不教、教的不考。
    国家行为的新课程改革到了怎样的地步,知道吗?我的大教授们!别再遭奸语文了。
    郑重声明:我并不是在讳疾忌医,只是看不惯有些人自以为是的样子。

作者:  新锐改革?/a>
日期:   2006年01月02日01时45分
来自:   辽阳

    强烈抗议山东的“中学语文”及所有反对徐江老师的各路“高手”。高举徐江老师的伟大义举之旗帜。
    中国在改革,但改革的不够。一批一批的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厚、院士等等高才生每年大量的产生,请问真正有才的有几个?今日我看了二00五中国经济年度评选人物,海信公司的总裁因为他们研制出中国第一代芯片,而获奖。一位网友说得好,看了五十多年电视才知道中国的电视一直跑的是外国电视的心脏。这是赞扬还是讽刺!我妈妈听完颁奖辞后,小学文化的她嘲笑着说,中国每年那么多研究生都干什么了?家长拿着钱培养的大学生都干什么了?说完她笑,我也笑,后来她笑我变的忧心忡忡。因为我即将要教初中语文课,我一直有着和徐江老师同样的感受,就是中学生毕业后连一篇真实的文章都不会写,这就是中国的高才生吗?没有个性的教育是不是失败的教育,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的教育太注重平均,因而就缺乏活力,没有活力的教育,教育就是失败教育。中国在改革,我们可以有耐心等待中国的和谐社会的逐渐完善,但我们不可以有耐心等待中国教育的继续下去。屈子盼美人而不见,我们不能盼,因为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你在无奈应试教育的同时,你在反对徐江老师的同时,你就交出了一张中国教育界混混的申请书,中国能亡,有你们在;中国不亡,有徐江老师和我在!
    再一次申明:天马在放屁!山东的“中学语文”在放屁!
    徐江老师我为你的勇气和行为鼓掌叫好,凡支持我观点的同仁都来发表你的观点,语文改革需要你们,都来炮轰那些阻碍改革的保守派。用鲁迅精神,用谭嗣同精神!让那些教育的蠹虫无藏身之处!让他们下地狱!

作者: 赵恒平
日期:   2006年01月03日09时40分
来自:   四川会理一中

    评不上教授的悲哀和悲痛可以理解,想通过扩大社会的影响力来混个教授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现在大学老师可以说话的就是中学,这样,既可以说自己清高,还可以说自己高尚,说不定那天学校承受不住压力,就是一个教授了。
    你们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是没有资格来评说中学语文的,这就犹如一个门外汉永远只知道说风凉话,但是自己却不能够实践一样。
    如果有本事,自己来中学教三年,按照中学的体制来考核你三年,那么你还能够大放屁话,我马上向南开大学请求,给你个教授。

作者: 赵恒平
日期:   2006年01月03日10时06分
来自:   四川会理一中

    中国的所谓专家,他们到外国走一趟,邯郸学步般学几个新名词,便到中国叽叽喳喳,从中国教育的遵从苏联到今天的唯美国是从的轨迹就可以看出。他们写不出什么有分量的文章,偶尔的几篇,也是拿钱在杂志上发表的,钱的数量的多少,决定了他们文章的位置,他们从来是不知道实践,或者说不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怪人,有什么资格, 在这里那里指手画脚,看看中国今天的素质教育就可以说明。
    请问,今天的中国,有几个专家敢出来解释素质教育,解释校本研究出台的背景。
    当然,像徐副教授之流,没有资格到外国去一趟,成为海龟,但是又不甘示弱,于是,便躺在地上,打几个滚,滚一身稀泥,说:我是与你们有区别的,我更瞧不起海龟,我从来是什么都不在乎的,我是陶渊明。我不愿意与世同流合污,我想,你的目的,无非是想和超级女生一样,赚点眼球,吸引点人气,作为资本,然后对校长说,看,我的影响力是可以评教授了吧。校长为了“双赢”,与是点头。那么,徐教授与是高呼,我觉得教授制度该改革,应以我为标准。我忽然想到文革中红卫兵,砸烂一切,就我我们新生的时候。因为他们知道,不砸烂,就没有他们的世界和天空,砸烂,他们才是新的真正的权威。历史已经证明了像徐副教授(因为你今天的人气,只好称呼你为“副教授”)一样的红卫兵的作用——跳梁小丑。
    一个只能够砸,却不能够建设的人。不过也不错,《东北一家人》里有这样一句台词:能够制造机器的是世界第一的人,能够砸烂的是世界第二,能够修好的是世界第三。徐副教授之流是世界第二,因为这样的人在中国,比比皆是。中国缺少的是第一和第三的人。中国的专家把以前的死人抬出来做第一,自己做第二,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能力只有做第二,但是,他们忽略了,中国需要的是第三的人。但是今天的中国几乎是没有的,至少在台上猴跳猴跳的那些专家是做不到的。他们是一群寄生虫。就此而已。

作者: 俺是教语文
日期:   2006年01月04日09时38分
来自:   安徽

    中学语文教学是有问题,但问题的根本在哪儿?解决的方法是什么?如果说徐副教授认为根本是在中学语文教师,并从他们身上开刀,实在不敢苟同.学校不是私塾,教师早已不是私塾先生,教育是社会的,我想问问徐老师,你只知道语文教学有问题,你了解孩子吗,你了解孩子们生活的环境吗?前面一位老兄说的好,到中学三年试试,光教案就会把你丫累跨,再加作业呢?

作者: 000000
日期:   2006年01月04日09时42分
来自:   安徽

支持改革!

作者: 观者
日期:   2006年01月04日10时16分
来自:  

    “语文老师不好当,他应该有诗人的激情、有杂家的学识、有哲学家的思辨力,有小说家的想像力。”徐江老师是否是具备这些要素,徐老师是否为了增强说服力,愿用三年时间把学生从高一带到高三毕业,那样用事实回答一切,何费口水.观光旅游式的讲课无说服力,去听课的人目的不同,不能用人多来证明大家认同.

作者: 也是教师
日期:   2006年01月04日04时03分
来自: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不是教师有了高深的知识和能力就可以解决的,也不是有了激情就可以解决的。
    在这个“愚乐”的时代,在这片文化沙漠里,学生根本就没有表达的欲求,也根本没有表达的可能。就像徐江老师可以以他的大学教师的身份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讲坛上居高临下地发言,却不能在问题重重的大学教育上发言一样,孩子的话语权利是及其有限的。同理,中学语文教师在中学的教育里也是没有发言权的,当然,如果社会的热点是小学教育,那么中学教师也是可以在小学的讲台上驰骋一番的。
    所以,我不能不认为徐江老师的行为是一种炒作,尽管他可能主观上并没有这种故意

作者:  新锐改革
日期:   2006年01月06日07时54分
来自:   辽阳

    赵恒平、俺是语文教师、观者、也是语文教师 四位语文界高人请听令:你们或言辞激切或挖苦讽刺或指桑骂槐,矛头直指徐江老师,惟独不指中学语文教育,这是关心中学语文教育的表现吗?你们把中学语文教育的困难推给社会和其他,惟独不推究自己的责任!那么中国要你们做中学语文教师干嘛?你们了解学生吗?你们是不是误人子弟!你们自己清楚。或者你们也不清楚!到死也不清楚!别老拿着自己从事语文教育第一线的经历来做资本,就说自己是语文教育的专家!试想一个即将退休的老师尚且让中学语文界掀起一股改革的春风!你们又做的了什么!勇气和贡献何在呢?还是踏踏实实地教你们的学,培养出多多的人才是真的。老说徐老是为炒做,你不是吗?恰恰说明你们心中存在这种野心!还是把自己定位在中学语文教育的位置上,好好教课好好钻研专业,等你的学识赶上了徐江老师再说吧!那时我相信你也会向他一样执著的,中国需要这种执著和韧性的精神。你们好好反思!不要再出来胡说,暂且饶过,下次定斩不饶!


作者: 赵恒平
日期:   2006年01月06日10时23分
来自:   四川会理一中

    呵呵,不要恐吓我,我害怕。不过,如果我害怕,我也不敢把自己的姓名这些留在上面了。
    曾经有人说过一句话:判冤案的是官府,劫法场首先杀的却是刽子手。这些人的糊涂就是没有搞清楚问题的本质所在, 便在那里下车后,乱说一通。没有任何的建设性意义,从我们对新课程标准的质疑、素质教育的质疑……这都是很好的例子。
    我承认我们的语文教学存在问题,我们如果不改革,我们的语文教育甚至教育都是没有前景的,但是按照这些所谓在办公楼里打破脑袋想出来的专家建议去实施,只会让我们的教育死得更快。我们这几年的教育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因为他们是永远不懂得理论应当与实践相结合的人,他们的所谓理论,就犹如我们五六十年代提出的公产主义一样可想。再加上许多的专家,真正的提出过什么新的有建设意义的理论没有?答案不用多说:没有。他们只知道去什么这里取经、那里采茶,却不知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至于我的学识比不上旭副教授,我承认,如果我的学识比上或者是超过徐副教授,那么他有什么资格、有什么脸面在南开大学混。他也承认,他评不上了教授才来看中学的,如果他能够评上教授,或者他有机会评,我不知道,他会做什么,他敢来回答吗?是去争取教授还是放弃教授来关注中学呢?
    在具体的知识上,他超过我,但是,对于中学,我比他更有发言权。我也具备这样的发言权。我也能够将自己的感悟公布。并不是在那里吓别人几下,希望别人尿裤子,然后捂住鼻子哈哈大笑,便觉得自己是了不起的胜利。这就向鲁迅笔下的王胡之流一样的可憎。
我们的某些人是鲁迅笔下的徒手请愿的人,鲁迅先生在向他们致敬的同时,又觉得他们可悲。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是这样的人。我觉得,某些人比那些请愿的人都比不上,因为他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名为了利,或许有不是的,但是他们不知道风在向哪个方向吹。便在那里胡说一通,不知道者便犹如看见了一个烂泥塘,不知道深度,便对他们顶礼膜拜,其实水一干,什么都没有,连臭位都没有了。
    发一篇写李白的文章,共享:

                      站在李白的塑像前

    陈子昂以先行者的脚步驱赶着六朝的粉脂气,“初唐四杰”用他们的创作树立大唐诗风的旗帜;大唐帝国创下封建王朝中的两个盛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一切都是为一位仙人的降临铺路、准备。那就是你:谪仙人、诗仙、青莲居士、李太白、李白。

    你携一柄长剑,带着西域的雄风,越过高耸入云的蜀道,一路唱着,走着,舞着,历史的脚步便在此处作了一次停留,欣赏你的英姿勃发的舞步,仰望大唐帝国诗坛双子星中那轮火红的太阳。但是你的光芒太刺眼,没有人敢抬头。于是人们只听到你那飘逸而灵动的脚步声,在你那龙蛇般的行笔中感知你的风度与光环。

    “大风起兮云飞扬”,风涛怒号,是在为你准备。大唐的诗风到你这里飒然一转,犹如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水突然涌入一泻无比的长江。可是不是苏子瞻的“大江东去”,那太雄壮;不是徐志摩的“轻轻地我走了”,那太柔软;不是易安居士的“只恐双溪舴艋船,载不动,许多愁”,那太凄凉。你不乏苏东坡的豪迈,却化作“千斤散尽还复来”;你不乏徐志摩的轻柔,却化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不乏李清照的悲愁,却化作“随君直到夜郎西”。众人只看到一名绝顶高手,天马行空,轻逸自如地在空中飘荡。因此,人们赞美你、歌唱你、颂扬你。他们哪里知道你的愁,你的苦,你的泪。其实,你有愁、有苦、有泪。

    白衫飘飘,长剑荡荡。侠客不是你的追求与梦想,诗仙不是你希望获得的尊号。终老不得志,那是你的愁苦。出将入相,成为一个贤相,那才是你——一个封建知识分子的崇高理想。

    旅途的狂风吹散吹乱了你的头发,却吹不冷你炽热的心;京城的繁华温暖了你的眼睛,却冻却了你炽热的心。

    你舞动的长剑与诗笔如长虹划日般的美丽,“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人们仰为观止。你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人们说:“清高哉!谪仙人。”其实你要的不是清高,你要的是功名,要的是居庙堂之高的地位,要的是能够大济苍生的宏愿的实现。你希望在王土的园圃里,留下一位贤相的名字,那就是你:李白。你拥有了才华,你拥有了勇气,但是你却失去了机会,失去了那块大唐繁荣的沃土。你不得不做一个隐士,尽管你从来都未曾想过做一个隐士。知识分子的清高情愫从此在你心中怎么也抹不掉,同时你又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你等到了。玄宗向你伸出他的手来。你快活地舞蹈,高兴地歌唱,兴奋地作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你愉快地写下几首歌颂君王恩深义重的诗来,皆大欢喜。你看到宰相的位置正向你招手,你信心百倍地向宰相的座椅走去。“不许!”一个粗暴的声音喝住你,你的梦被无情地粉碎。你就犹如散落在地上的鲜花,虽然还在抱着马蹄狂吻,但是马蹄只是在无情地践踏片片落红。你恍悟,黄梁美梦,终难长久。你无奈地醒来,茫然四顾,不知归路。且到山中去抚慰抚慰自己的伤口吧。你无助地离开宫廷,离开距离梦想最近的地方,结下永远的伤痛。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川。你看清了。你像一只受伤的雄师哀号着逃进老巢。用酒浸泡自己的伤口,对饮成三人。殊不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复愁。

    失败,你不甘心;屈服,你不愿意。矛盾铸就填满你的心灵。你不停地走,不停地寻,你渴望做得像管仲一样的旷达,子房一样的自如,孔明一样的潇洒,谢安一样的风度。你没有,最终不能够。

    机遇又一次垂青于你,历史又一次与你开了一个玩笑。你没有诗圣那种亘古不变的进士情结,你向往终南捷径,你做了永王的幕僚,你再次看到宰相的位置在向你招手。不幸的是,永王失败了。你幸免于难,获得皇帝的赦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舟过了万重山,远离了宫廷的刀光剑影、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似乎该庆幸,可是,你离你的梦想也就有了万重山,犹如那只不可逆行而上的一叶小舟,一去不返,不可再回头。梦,不要醒来,留着来生继续做。你的脚步更飘曳,也更踉跄。

    在当涂,你满怀遗憾,抱月静静地离去。梦,还没有来得及开始就宣告谢幕。你听,人们正唱着你写的歌谣: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于是,诗仙李白在歌声中冉冉升腾,成为人们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

作者: 王华
日期:   2006年01月08日12时25分
来自:   庄浪一中

    语文难教,很无奈,有各方面的原因.

作者:  新锐改革?/a>
日期:   2006年01月08日12时51分
来自:   辽阳

    你终于接招了!你的古文功力还不错,但这不能就否定了徐老师的英勇行为,你口口声声地说徐老师是在钓誉,你是怎么知道的!凭自己对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现象的厌恶,而强加于徐老师头上,难道你希望徐老师的呐喊声消失吗?你希望我们的语文教育在一种阳痿的状态下听之任之吗?如果你不是为了炒做,就一起来加入到这次掀起中学语文教育春风的改革之中去,你也许会好刀用在刀刃上,让我们给中学语文教育彻底来一次变性手术,给那些中学语文教师队伍中的冒牌者来一次集体的幽闭和阉割,不知敢为否?——此招为回马锁候,上一招为扫地出门


作者: 语文老师
日期:   2006年01月09日11时34分
来自:   江苏徐州

    新锐改革:佩服你初生牛犊的勇气和胆量!建议你先下水把游泳学会,否则,呛死了还不知为啥,连中学语文是啥都没搞清楚,还敢向前辈叫板,知道啥叫无知吗

作者: 也是教师
日期:   2006年01月09日02时08分
来自:  

    中国教育的问题是体制的问题,也就是制度的问题。没有制度层面的改革,就没有教育的未来,所以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大学教授级的是知道中学语文教育的问题的根本所在的,也知道他所应该做的是在体制层面和制度层面作出努力的。
    徐江老师是从大学生的语文能力极差的现状出发,来涉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如果一家公司,具有制定产品规格和选择供应商的权利,遇到这样的情况,他显然是要重新选择供应商的,他不至于认定这家不合格的供应商,并和这供应商一起去指导具体的工人如何生产。徐江老师的地位应该是公司的地位,尤其是在人人都要读大学的背景下,徐江老师的地位还相当于一家大公司的地位,可徐江老师不仅不具备选择供应商的权利,而且还没有制定产品规格的权利,甚至还是供应商(教育局)手下的一个员工!他的可悲之处就在这里!
徐江老师到中学里来,能给中学语文教育带来什么呢?有搞素质教育的中学老师被学生撵下了课堂!他还会让本来就劳累的中学语文老师在周日来听像徐江老师这样的专家的讲座,所以徐江老师的可悲还在于,他是教育局的一个马前卒而已!
    我并不是说中学语文教师就没有责任,而是说中学语文教师担不起这个责任。语文教师的素质不少是低下的,但是这也是社会制度选择的结果,我曾经对一位离开了教师岗位,现在又为儿子的教育发愁的朋友说过,你走了,现在也给自己带来了麻烦!如果这个社会真的重视教育的话,最优秀的人都来做教师的话,这些问题就不会发生,也就不需要徐江老师到这里指手画脚了!
    我们都被这个制度规定着,清醒的人一方面在力争做好自己的工作的同时,另一方面还应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良好制度建设呼吁呐喊。如果自己在自己的工作中无能为力却把板子打向比自己更弱的同事,那他是不早很可怜?

作者: 也是教师
日期:   2006年01月09日02时22分
来自:  

多说一句
  新锐改革:
  你说说看,是一个敢于向制度挑战的人(比如那位前武汉大学的校长)英勇,还是一个敢于向虽泼皮无赖(就算是像我这样的中学语文老师)却比自己弱小一下子就能被自己打趴下的开战的人英勇呢?
  记得网上有一篇文章,说中国缺少有理性的中产阶级,所以要么是无厘头的“脑白金”有市场,要么是天价的“人头马”有市场,唯独是那有理性的追求质量却又死守价值价格规律的产品无市场。这是需要我们深思的哦:)
我说几句

19585 评论:徐江:我就是要搅乱中学语文教学
作者:  新锐改革?/a>
日期:   2006年01月09日09时51分
来自:   辽阳

    江苏语文教师:你说中学语文是什么?你已经会花样游泳了吗?你什么时候能在奥运会上为中国队夺金?小心你的三点捂不住自己的羞部,赤裸裸地爆晒于天下,然后像一条被收拾利索的大花鲢子,等待下锅被油炸被人炒。前辈何足道,后生更可为。我有一毛掸,专扫天下灰。不怕王与侯,执著论是非。手舞梅花枪,桀骜爱谁谁。心中有天地,长啸不复归!我不会像你那样在水里挣扎,我会教我的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潜水衣游泳,击水三千,人生二百。坚信水喝的比你少!


    也是语文教师:好!你也出招了!中国的教育体制你能改变吗?若能你去教育部把那个周济部长拉下马。你若不能,就得改变自己,你应把你的学生他们天性中具有的那份才能挖掘出来,并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我们的社会需要的各种各样的有责任感的人才。而不是镂刻你们的模型。


    很容易想象,你们教出来的学生都是一群像你们一样得过且过的庸才、废物!
    真希望别把你们教学上的烦恼和一些私心杂念灌输给你们的学生,真的他们的命就掌握在你们的手中,救救孩子!

    二位:更别忘了你们和我都是社会中最无能的教师,一个酸腐的穷教师,咱们就别互相吹了。叫人笑话,好好耐住寂寞。把书教好,不要浮躁。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作者: 语文老师
日期:   2006年01月10日11时28分
来自:   江苏徐州

    致新锐改革:
    借别人的余威造势一如商家的噱头,早已非啥新鲜事。这几年语文界你的同仁还少吗?比你高明者比比皆是,但愿此道你别是无师自通,否则真为你惋惜。我不能为奥运争光,我只知道把书教好,把我的学生的语文教好,给他们下一步的学习铺就更高的台阶。我也炫耀一下:我去年的那届学生一个班出了两个清华一个北大。当然我也有自知之明,对比人家启东中学一个班20个清华,我只算一个小巫。作为一个行走在饱受非议的教育征途上的孤独跋涉者,掌声和鲜花是多余的,惟有执著才是永恒的!


作者:  新锐改革?/a>
日期:   2006年01月10日03时54分
来自:   辽阳

    江苏徐州语文教师:你好厉害,教出这么多清华和北大的(两个清华和北大的)。我想问你你转化了多少后进生!我读你的文字,浮躁成分居多,你若不改变,你的教学不会真正的收获欢乐。教育重在育人,让每一位学生看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奋斗方向,不知魏书生的教学理念你读过多少?我或许没有你读的书多,但不代表你比我伟大,不见得你就能有我有方法。教学应该是欢乐的事情,语文教师应该是轻松的。
    祝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硕果盈门,桃李芬芳。
    若干年以后见!


作者: 也是教师
日期:   2006年01月10日06时04分
来自:  

   新锐改革啊,
  如果我能在魔界里把人塑造成天使,你叫我上帝好了!
  如果我是上帝,也不需要你和徐江老师劳那么多神了。
  
  新锐改革啊,我们不得不戴着镣铐舞蹈啊,可这舞蹈又如何能感动你呢?
我说几句


作者: 赵恒平
日期:   2006年01月11日04时21分
来自:   四川会理一中

    新锐改革:
    你年轻是你最大的资本,但是年轻不是肤浅与浮躁的同义词。我们应该对一切拥有热情,但是却不是胡搅蛮缠。不应该因为感性的认识蒙住了眼睛,既然是认识一个问题,就应该是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而不是就事情说事情,只认识到表象。
    有句话是: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是我维护你说话的权利。(原话也许不是如此)我看过你的几篇帖子,有热情是你最大的资本和优势,也是值得提倡的。但是,你的话中看不出有好大的价值,看得出你的观点,但是找不到有说服力的论据,这是你必须改变的。同时,你攻击别人的劳动成果,这已经超出应该讨论的学术范畴。这是不应该的,对每一个人的成绩,我们都应该给予祝贺和认可。
    同时,我希望把你的热情,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去认真的阅读分析,才能够真正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观点,而不是一个只能够跟随在别人的身后盲目的不知道风在向哪个方向吹的没有线的风筝。
    我们是对一种现象进行剖析,既然是剖析,就要看到深度,而不是我赞同我赞同的大声叫喊后,便什么都没有了。记住:有理不在声高,而是详尽的把自己的观点慢慢的有条理的阐述。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接网。

作者: 赵恒平
日期:   2006年01月11日04时59分
来自:   四川会理一中

    新锐改革:
    中国进行了三大改革,医改、房改、教育改革。
    其实,我们已经知道这三者都是失败了的。我这里就说说教育改革吧。
    中国教育提出了产业化,但是这样的后果,是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尤其是上好大学的机会。你从近几年重点大学发布的学生生源情况可以了解到。我不知道你生活的环境,是否能够理解农村一个孩子对一个家庭命运改变的重要性。同时,这几年低迷的就业率,严重的挫伤了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投资热情。
    今年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评选为2005年教育十大新闻之一,但是,我们的职业学院(主要指高职),大多是从中专升格的,师资(特别是师资)等条件并没有实质的变化,本来招收的学生素质相对就要低一些,加上低迷的就业率,国家缺乏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合理政策与引导,因此,尽管我们的大学毛入学率高,但是人民的素质并没有实质的提高。
我们国家这几年对教育,主要是中小学教育领域的最大改革是:提出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实际上,素质教育从一产生开始,就是一个怪胎,因为这是一个没有考虑到中国实际情况的提法,这就像中国曾经有人提出改革高考的选拔方式,而采用外国大学的录取方式一样的不切合实际。这些从实施情况和专家普通人的理解就能够说明一切。根据我的观察和阅读状况,我觉得,至少在现阶段,我们是不能够给素质教育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的。那些下的,都只能够是一家之言。南京曾经认为补课就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但是一年后因为高考成绩的下降又恢复了)、认为学生能够绘画唱歌就是素质教育(我觉得这最多只是素质的一个表现)、认为不考试或者不公布考试成绩就是素质教育(但是后来有一为与钟南山一样齐名不知就是他提出了考试也是一种能力)、认为学生学习的时间少就是素质教育(但是许多家长尤其是小学家长反对把孩子过早的放回家)。说得简单点,因为我们的步子迈大了,不能够考虑到实际的情况,不符合我们的现实,就像夏喻给阿义宣传革命一样的可悲,因此应该是反对的,提出和指导这些的人理所当然应该受到批判。
    《中国教育报》近期就在展开素质教育大讨论,你可以去看看,以前也曾经展开过对“县中模式”的讨论,你也可以去找来看看,你就可以知道我为什么对那些所谓的专家嗤之以鼻了。
    新课程是政府直接出面推动的。我就说说语文这一科吧,仅仅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解读书籍,我读过三种,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解读都是不一样的,你说我听谁的,并且,谁也不敢说自己的就是真正的好。你去看看,就会发现那上面的许多东西都是自己不能够解读的,必须要专家解读,如果这些便成了一场文字游戏,那么还有没有意义。你认为?同时,在新课程实施后,我们学生的基本能力便弱,也就我我们以前题的双基能力减弱,如错别字多了,这都是不容回避的。这就我们对新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没有处理好的原因,只是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的一个极端的原因。
同时,我们的大学教授,有些真的是没有搞懂自己该做的,却去做不该做的事情,他们做不了,只是能够越帮越忙,为那些闭着眼睛捉麻雀的人提供一些不应该有的数据。我对上海准备引进美国的教材(中小学)持保留态度。
同时,你只要注意,你就会了解到校本研究,实际上是一个为檫屁股而提出的题法。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我们的教育需要改革,但是按照现在的一些所谓专家的观点去实施,我们的教育死得没有葬身之地。
我这里粘贴一篇帖子,共享:
中国教育界的十大谎言(因论坛发过,略)



作者: 灰心
日期:   2006年01月13日11时31分
来自:  

看了以上各位老师的发言,才知道,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搅自乱。

吵吧,吵吧。
我说几句



-- 作者: 边城
-- 发布时间: 2006/01/13 03:15pm

争论已经无味,论坛人还是多实践的好。


-- 作者: 南山有杞
-- 发布时间: 2006/01/13 03:42pm

 对于语文界的论争,作为语文教师不能一点不知情。我想语文教学目标是:听说读写。我们自己也要这样。不听不读不知道,不说不写眼高手低,自己丧失了说话权。
 徐教授做为大学教授,能到中学上课本身就很好,大学与中学交流就很少。否则就不知道大学的东西在中学的使用情况。实际上教学的问题大学也脱不了干系。
 


-- 作者: 杞墨
-- 发布时间: 2006/01/13 09:28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青分楚豫[/u]在 [i]2006/01/13 12:42pm[/i] 发表的内容:[/b]
我曾在首页上传了一篇文章,没想到引起不少老师的争论。现将文章及争论都转移如下,请各位老师各抒己见。
徐江:我就是要搅乱中学语文教学
来 源:中国青年报    时 间:2005-11-09   作 者:李新玲
  
...
[/quote]爱之深,恨之切。


-- 作者: 江湖郎中
-- 发布时间: 2006/01/13 09:32pm

让中学语文老师穿着皇帝新装出来游街!让中学语文老师穿着皇帝新装出来游街!!让中学语文老师穿着皇帝新装出来游街!!!让中学语文老师穿着皇帝新装出来游街!!!!让中学语文老师穿着皇帝新装出来游街!!!!!


-- 作者: 透明的蓝
-- 发布时间: 2006/01/13 10:35pm

理性地面对批评

li301800

与同行谈及徐江先生的《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人民教育》2005.9)一文,大都示以不“感冒”之态度。理由很简单,大学教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根节节不是很了解,你凭什么对我们指手划脚?说我们的教学“无效”,那是站在岸边骂船夫,有本事你也弄条船,咱俩比试比试,“无效”的还说不定是谁呢?

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不能冷静而理性地对待批评呢?“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多听听不同意见,多吸取有益的意见,是提升自身境界、促进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这道理谁都懂,平时我的这些同行们也时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也很关注媒体(报刊、网络)上对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讨论。前些日子韩军老师《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失落了什么》的文章见报后,我们曾讨论、争论了很久。但为何对徐先生的批评如此冷淡呢?理由很简单,韩军是中学老师,他对语文教育的批评严格地说是“自我反思”,所以我们能接受;而徐先生是大学教授,是“外人”,你的批评就是吹毛求疵,是别有用心,我们当然就反感,就要辩白,甚至要反击!

本能的敏感,使得我们常常以敌意的眼光去观察批评者,失去了正常的学术讨论与学术批评应有的理性与大度。徐先生文章中的个别言语可能有些过激,但平心而论,徐先生并没有全盘否定中学语文教学的意思,他只是指出了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而已。尽管徐先生的有些观点我并不能完全接受,比如他关于《游褒禅山记》“该教的”内容的分析,我认为并不是最佳方案(当然也不可能是惟一的方案),但我觉得他的“语文教学其实存在两个基本问题——该教的教得不太好,不该教的教得又太多”的力论确实击中了要害,指出了阻碍语文教学健康活泼发展的症结之所在,他是在提醒我们弯腰捡拾这个被遗落了许久的“常识”。每一位挚爱着这份事业的语文教师都应该摒弃“门户之见”,借助徐先生的这把手术刀,解剖自己,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变”。

哪些“该教”,哪些“不该教”,对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而言,按说不应成为“问题”。《教师用书》(包括很多“教案选”)对每一单元、每篇课文甚至每一课时都有明确的规定,根本用不着老师劳心费神。所以,备课的时候更多的是把精力花在了“怎么教”这类“技术性问题”上,如何导入,如何设问,如何把课件做得精巧,如何利用影音资料等等。天长日久,渐演渐化,我们的语文课越来越“立体化”,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学生的语文素质并未因“立体化”而有大的提高。原因何在?因为我们在哪些“该教”的问题上所花的功夫的确欠缺了些,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教师用书》的轨道上凭着惯性做匀速滑行,不用抬头看路,只顾使猛劲拉车,结果只能是“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对教师而言,科学合理地确定“哪些‘该教’”属于“学术性操作”的范畴。我很赞成徐先生的“过程性探究”的提法,“探究特定的语文现象的生成和生成什么,即它的诞生性生成和衍生性生成,那么这种探究性教学必将是有意义的美好的教学过程。”而这个美好的教学过程的先决性条件是,教师自身是否具备了“过程性探究”的意识与潜质。一切照搬《教师用书》(或“教案选”),当然很轻松,但绝对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过程性探究”;而且,《教师用书》上的“教学建议”究其实也只是个参考意见,如果将其奉为圭臬或“圣经”,教师的创造性又体现在何处呢?

徐先生对《六国论》的“过程性探究”是很好的示范,他从苏洵写作该文的思维流程入手,对文章做了审美性解读。他是大学教师,他的学术背景使他能够高屋建瓴地俯视文本。中学教师不是学者,但应有成为学者的欲求,多读、多思考,加上专业性的敏锐,才可能使自己的“过程性探究”能力逐渐强化。《六国论》是论说文,应该以解析其“形成”的思维流程为切入口;其他课文,也应根据各自的文体特点、背景知识等,灵活处理。比如《秋水》,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是高一第一学期的最后一篇课文,应上出自读课的特点;从“过程性探究”的角度去设计这一课,我想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把它当作一篇文章去读(很多老师常常上成古代汉语课),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品味庄子散文思想的深邃和文化的美。有几个问题(这些问题若由学生提出来是最“完美”的)可以讨论:河伯在海若面前自惭形秽,除了与前文构成对比外,有没有其他用意?河伯对“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这种说法到底是什么态度?“始吾弗信”到底“弗信”什么?见到海若后,河伯应该“信”了,他信的又是什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无疑会让学生对庄子的无限相对论思想有个初步的了解与评价,对《庄子》散文中的孔子及弟子形象与庄子的态度有初步的印象。

然而,与一些同行交流,有的很坦率地说,自己没读过《秋水》全篇,也没有想过我所提出的这些问题;有的同行则认为,我的这些“探究性”问题似乎没有必要“教给”学生。

看起来,具体到某一篇课文,哪些“该教”哪些“不该教”将是一个引起争论且很难得出统一答案的话题;而且,这已超出了纯粹的“学术性操作”的范畴。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教育理念上的“等差”同样决定着“该教”与“不该教”的砝码投向。

语文教师的“教学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即由最初的“教参阶段”,到而后的“独立阶段”到最后的“创造阶段”。后两个阶段其实就是教师自身语文专业水平足以扔掉拐杖健步行走的阶段,从“备课”的层面讲,是具备了“过程性探究”能力的阶段。如果不能克服与生俱来的惰性,不能强化头脑中事业的因子,如果总是给自己的“不作为”找寻各种各样堂而皇之的“客观原因”,我想,终其一生可能也到达不了后两个阶段。

徐江先生批评有些教师“把原因归咎于考试体制,心安理得地把自己应负的责任推卸掉”,这很有针砭的功效。我一直以为,尽管现在干教育的环境还不是尽善尽美,但教师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三尺讲台很宽很宽,足以让人自由驰骋。正视批评,不断充实提升自己,“幸福不会从天降”,路要靠自己走。同时,我一直有个天真的想法,就是祈望有更多的学者能像徐江先生一样甘冒“物议”甚至口水及身而大声呐喊,祈望有更多的学者能像钱理群先生一样走进中学校园,实现大学学术背景与中学语文教育实践的“嫁接”,那么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有效”,也就真的为期不远了。

这个帖子讨论的一部分:
http://sq.k12.com.cn/bbs/index.php?t=msg&th=227850&start=0&rid=886824


-- 作者: 透明的蓝
-- 发布时间: 2006/01/13 10:38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边城[/u]在 [i]2006/01/13 03:15pm[/i] 发表的内容:[/b]
争论已经无味,论坛人还是多实践的好。
[/quote]
要带着头脑实践。


-- 作者: 飞鸟
-- 发布时间: 2006/01/13 10:52pm

“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不能冷静而理性地对待批评呢?“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多听听不同意见,多吸取有益的意见,是提升自身境界、促进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此话说得极好听,可我在人教论坛被删去的吴礼明的帖子里却看到过你说的“如果资源网向我赔理道歉,挽回我的名誉损失”之类的话,好像这你这句有矛盾吧。


-- 作者: 透明的蓝
-- 发布时间: 2006/01/14 05:47pm

伙计,不要再随便篡改我的话了——我都留了底的。

建议删除这连续两个回复。


-- 作者: 涂鸦居士
-- 发布时间: 2006/01/14 08:22pm

中学语文不如人意的根本原因
湖南省吉首市民族中学(416000)唐世明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徐江:我就是要搅乱中学语文教学》的文章,将中学生语文成绩不理想全部归罪于中学语文教师身上,宣称要向中学语文教师“开炮”,发起“讨伐中学语文的第三次浪潮”。吴平安先生奋起反击,写了一篇《中学语文老师惹谁了?》,刊登在2005年12月8日《中国教育报》的《读书》周刊上,吴先生代表中学语文老师向读者大吐苦水,叫苦叫累,希望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原谅。两篇文章读完以后,我的心里也久久不能平静。吴老师说他的“观点可以代表相当一部分中学老师的意见”,我也算中学语文教师中的一个,但我觉得自己的想法与吴老师大相径庭。
中学语文费时费力,效果却很难让人满意,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学生语文水平普遍偏低,问责语文老师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当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觉得徐江先生对中学语文老师提出的批评并非没有道理。我倒是觉得《中学语文老师惹谁了?》一文,颇有一种老虎屁股摸不得的蛮横,有一种“失败有理”的诡辩。吴老师似乎在为天下语文老师含冤叫屈:“当中学老师不容易,当中学语文老师更不容易”,中学语文老师忙,带两个班语文,一个班主任,“周课时二十七节,还有升旗、例会、批改作业作文、周记”等等,忙得不可开交。吴老师的文章似乎在告诉世人:中学语文老师太忙了,无法将学生的语文教好是情有可原的;学生语文水平低,语文老师不但无过,反倒有功。
老师工作忙,学生成绩应该好起来才正常。若是工作越忙,学生语文水平越低,这个忙就是白忙,甚至是在帮学生的倒忙。说到这里,我想起以前小学有篇课文,说的是国防部长彭德怀到一处前沿阵地检查工作,发现弹药库就修建在阵地上,他问部下为何不把它迁移到安全地带,一个团长回答道:他们早就想搬了,就是因为太忙,所以一直没来得及。彭德怀大发雷霆道:“你们站在敌人只要一发炮弹就能把你们报销的地方,你们忙些什么?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情更加重要?你这个团长,撤职,送军法处!”我看,中学语文教育的阵地上,正需要彭德怀这样的领导前来当头棒喝。
这个世上,做什么都不容易。当工人不容易,我们会因为“不容易”就欢迎他们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吗?当司机也不容易,我们会因为“不容易”就能容忍他们把车开下悬崖吗?当将军更不容易,我们会因为“不容易”就能原谅他们打败仗、给国家民族带来重大灾难吗?我们中学语文老师确实很忙,很不容易,难道就可以因为“不容易”而误人子弟吗?
中学语文并非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一亩三分地”,事关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语文兴亡,匹夫有责”。中学语文不能让人满意,任何公民都有义务有权利提出意见。中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声已经喊多年了,但换汤不换药,收效甚微,媒体发动“第三次浪潮”对中学语文进行“讨伐”,这并非是无风起浪,故意跟我们过不去。周厉王的下场我们都很清楚,拒谏饰非毫无用处。面对责难,我们中学语文老师要以庄子笔下那个“郢人”的胆量和姿态,欢迎社会各界舆论前来“运斤成风”。别人说得正确,于我有利,对中学语文有利,对国家民族有利,何乐而不听呢?别人怪罪错了,众目睽睽,人间自有公道在,我们又何惧之有呢?吴平安老师自称“在中学即将退休”,但我读了《惹谁了?》一文后感到很奇怪,他怎么距“耳顺”之年那么远呢?
“语文兴亡,匹夫有责”,本人既然捧着语文教师这个饭碗,当然也有责任参与大家的讨论,将愚人的一得之见当作引玉之砖抛出来,就教于各位行家。
徐老师把板子全打在中学语文老师的屁股上,我不赞成;吴老师将罪过全推到学校制度、高考制度上面,我也不敢苟同。我认为,中学语文之所以不能让国人满意,成为众矢之的,根本原因还是老问题:没有一套高质量的语文教材。
“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药》中开头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如今中学语文教材尴尬的处境。文革结束以后,以毛泽东诗文为主要内容的旧语文教材从教室里退出了,但富有吸引力、适应新时代的新教材尚未诞生出来。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所教的课文,绝大部分还是我在八十年代学过的。我总觉得课文思想内容陈腐不堪,面目可憎,只有上到《孔乙己》、《装在套子里的人》等一些思想性、艺术性都佳的课文的时候,师生们在课堂上才能有所收获,才能发出几阵久违的笑声。近年语文教材的编写权力下放以来,出现了数十年来罕见的语文教科书百花齐放的局面,由于时间仓卒,或者观念陈旧,某些语文教材难免粗制滥造,所选课文简直是乱点鸳鸯谱,以一些文理不通、浅薄平庸的文章为教材,真是误人不浅。上到一些劣质课文的时候,笔者有一种壮汉钻鸡笼的感觉,里头又臭又狭小,外面漏洞百出,没有任何可以值得一观的东西,但我们师生偏偏要在其中呆上一两个课时,学着《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可怜的大臣,睁着眼睛说瞎话,把闻到的恶臭说成扑鼻的清香,把碗大的漏洞说成是天衣无缝,分析结构,分析语言,不这么分析就完不成教学任务,不这么讲解学生就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真是痛苦之极啊!这样教出的学生,哪里说得上什么语文水平!
弱水三千,丑小鸭日取一瓢饮足矣,足够长成美丽的白天鹅;地深万丈,树苗得五尺土够矣,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中华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作家作品多如牛毛,传世之作灿若星汉,在中国教语文,本应该是最轻松愉快的工作;在中国学语文,本应该是最有把握的事情,好比满地都是上好的沃土,随手栽花花怒放,随意插柳柳成荫。可是,我们这些“园丁”却这么忙,这么累,我们的小树,是那么瘦,那么弱,原来,我们不是把树苗栽入土壤里,而是将它们塞进大大小小的花钵中,钵里倒入几铲泥土,名为“语文教材”。小树苗整年只能入钵为安,天天咀嚼钵里一抔泥土,就算将泥土吸吮成沙砾,园丁每年换两次泥土的规矩,也是雷打不动的。中原千里沃土,只因在花钵之外,竟与枯瘦如柴的小树苗绝缘。况且这宝贵的几铲泥土中,还夹杂着许多小树难以下咽的沙石和荆棘。“食不饱,力不足,”要求小树长出青翠可爱的模样来为我们这些园丁争光,简直是百日做梦!
我认为这就是中学语文不如人意的根本原因!



-- 作者: 长河落日
-- 发布时间: 2006/01/14 08:32pm

我只赞同一点,“一些中学语文教师,自己的文章都写不好,怎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余的可能都是徐老师的偏激的话,我们作为一个看客笑笑而已。
   “是骡子是马,拖出来遛遛”,这是中学教师很理直气壮的话!
   


-- 作者: 边城
-- 发布时间: 2006/01/14 09:19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透明的蓝[/u]在 [i]2006/01/14 05:47pm[/i] 发表的内容:[/b]
伙计,不要再随便篡改我的话了——我都留了底的。
建议删除这连续两个回复。
[/quote]
不必删除了,是非对错自在人心。
你若没错,别人说了也无用。
请你自己心态放好。

另外,警告飞鸟,在讨论中,多研究少攻击。
没人当你是哑巴。


-- 作者: 长河落日
-- 发布时间: 2006/01/14 10:45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边城[/u]在 [i]2006/01/14 09:19pm[/i] 发表的内容:[/b]
不必删除了,是非对错自在人心。
你若没错,别人说了也无用。
请你自己心态放好。
另外,警告飞鸟,在讨论中,多研究少攻击。
...
[/quote]
支持!


-- 作者: 东风谷
-- 发布时间: 2006/01/22 02:50pm

孰对孰错,老师们自有公论,什么意见都是不应删的。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确实有很多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争论多了,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起码老师们能有针对性的作法,克服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 作者: 王文华
-- 发布时间: 2006/01/23 04:03am

  "徐老师把板子全打在中学语文老师的屁股上,我不赞成;吴老师将罪过全推到学校制度、高考制度上面,我也不敢苟同。我认为,中学语文之所以不能让国人满意,成为众矢之的,根本原因还是老问题:没有一套高质量的语文教材。"

   针对以上的话,我来说两句.
   中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是不容置疑的事,这是正常的.不存在问题才不正常,才怪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学语文教师肯定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制度高考制度国家整个教育体制也都有推卸不了的责任,还有社会风气公民素质家庭状况学生自己家长们都影响着语文教学呢,语文教材和编写教材的部门当然也逃脱不了的.
  只从某单方面考虑问题都是解决不了现状的,某单个方面改了,其他方面都应该改.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也有成功的,并且还不少呢.活跃在社会各界层的精英分子们就是最好的例证,网友们,您们精彩的发言和讨论不也是明证吗?!
  关键是哪个方面改了,更能带动其他方面的改,牵一发而动全身,速度快,效率高,普及面广,能改变整个语文教学现状.
  现在,国家也开始动起来了,我就觉得各个方面都比头两年要好.作为语文教师,不管是中学的,还是大学的;不管是教语文的,还是管教语文的,只要是与语文有关的,都应该来关注这个问题,积极的面对问题,冷静反思,才是上策,一味的争吵或是互相攻击都是徒劳,或是白费口舌,或是浪费时间,或是降低效率.
  语文教师应该站在前沿,面对好听的或是不好听的,都笑迎之,先照单全收,而后再有所选择.合理的,听;不合理的,等于没说,至少对于语文的关心和热心可以理解和接受.因为我们语文老师是主人,对于教材和制度问题,都可以提出建设性意见,关心和热爱才是最最重要的.要改革,改什么,怎么改,我们语文老师都应该是权威,就好.一听到批评的或是反面的意见就不得了了,那是不行的的.
  中学教学的改革,语文总是站在浪潮的前沿,语文不下地狱,哪科先下地狱?语文,是谁都可以指手划脚说几句的.难道说我们的中学数学教学就没有问题?高中语文还有点用处,高中数学,大学数学,如果不搞研究,学了那么多的数学,上了那么多的课,有什么用处,岂不是浪费时间,误人生命.那是与我们的生活挂不上勾的呀.
  


-- 作者: 王文华
-- 发布时间: 2006/01/23 04:21am

  徐老的做法是很值得肯定的,但一味地只是责备中学语文教师是不行的.
  中学语文教师们很多时候也是很尴尬的,就好象是徐老本身的尴尬一样,本事是有,但至今还只是个副教授.是徐老本身的问题,还是制度问题呢?引人深思.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责备徐老本人,我想,徐老可要恼怒了,也要委屈了.
  我想如果有可能的话,徐老的作用也许可以会更大些.下面的问题好说些,专挑软的欺,这种嫌疑不是没有.但是徐老提出的问题,不管从哪个角度考虑,还是很有意义的.
  改天很想就语文老师方面发表点建设性的意见.


-- 作者: 毓君
-- 发布时间: 2006/01/23 09:47am

语文教学面临的处境,不仅仅是语文学科单方面的问题,韩军在母语教学的尴尬处境中曾经对此作过令人比较信服的剖析,因此完全把它归咎于语文教师的责任这是有失公允的。

另外,上面有些论者把眼光放在对徐江的副教授职务的揣测上,我以为也是有失厚道的。


-- 作者: 南山居士
-- 发布时间: 2006/01/30 07:57pm

我支持徐老师。然我以为语文教育失败之罪责,非独中学语文教师之过也。最大之过,乃弃传统之文道久矣。华夏之文道博大精深,渊源流长,然自“五四”所谓新文化运动以来,吾辈决意与老祖宗划清界限,以至今日,今日之骂来骂去则足以证明我们当初是何等的幼稚和轻率!然老祖宗就像如来佛一般,是有无边法力的,任我等撒尿也好、叫骂也好,就是跳不出其手掌。何为古、今?古不能胜今,但今亦不能弃古!当今语文教育所传之道,支离破碎,弃道久矣!弃道之责,首推有司,次则人师,再则为泯众矣!


-- 作者: hello123
-- 发布时间: 2006/02/12 09:18am

有个性,可是只会搅乱,谁来建设,可能建设的作用更大!现在不缺少文革时期的破坏,缺少的恰恰是踏踏实实做研究,做学问的精神,有本事沉下心来,弄点实在的东西,别老是出些小风头!


-- 作者: 青分楚豫
-- 发布时间: 2006/02/13 03:57pm

大家都在各抒己见,欲求语文之花枯萎的原因,却没有看到花下贫瘠的土地。
花匠无辜,花儿可怜,泥土可憎。
泥土肥沃之日,鲜花盛开之时。
我等可能都等不到那时。


-- 作者: 呆头鹅
-- 发布时间: 2006/02/19 09:00am

我十分佩服徐老亲身实践的精神。能有几个学者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