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笨笨笨狐狸 腾讯微博:《人民论坛》杂志空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13:50

中国的年轻一代输给了什么?

人民论坛    发表于 2011年10月27日 18:39 阅读(19661) 评论(39) 分类: 个人日记 举报icon举报相关搜索词: 生活 北京大学 逃回北上广 开心网 中国科学院 本文已被推荐到腾讯博客,点击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写在前面的话:10月23日是第九个世界预防自杀日,据《广州日报》报道,因为爱情、婚姻受挫而萌发轻生念头的人占了与自杀有关案例总数的60%左右,经统计,自杀高危人群是“裸婚”族和家庭主妇,年龄绝大多数在16~30岁之间。我们处于一个梦想与现实激烈碰撞的时代,每次相撞现实总是胜者。

  压垮了青年人的“三座大山”

  主持人白岩松曾说,每代人的青春都不容易,现在的年轻人头上压着三座大山,第一座大山是以“蜗居”为标志的住房和物质压力,现在的社会把年轻人的成功直接跟物质的成功画上了等号,房子、车子、折子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第二座大山是以“蚁族”为代表的现实和理想的冲撞,还要不要有理想,还要不要浪漫,还要不要趁着年轻时流浪一下,为自己的目标去奔波和闯荡,“蚁族”像是一个无形的绳索,套在这一代年轻人身上;第三座大山是以暗算为代表的来自职场的压力,职场上的争斗,让现在的年轻人压力更大。

  物质压力:房子、车子、折子

  都市“裸婚”族:为房子丧失青春

  选择“裸婚”需要勇气,需要面对周围亲朋好友的眼光、询问甚至质疑。当今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念,“白手起家”、无房无车的“裸婚”一族面对着无形的社会压力。

  然而,在房价高企的大城市,仅凭两个人的经济能力,买不起房子的很正常,买得起得才是少数。几乎所有的年轻人一旦选择买房,就要面对平均二十年的还贷期。养房和养家的巨大压力,会慢慢磨平他们的激情和浪漫。对选择裸婚的年轻人而言,他们原本的初衷是在白纸上创造美好的未来。然而面对高企的房价,他们不得不面对无奈的现实。

  中国最小博士生:不给我在京买房就不参加硕士答辩

  自入学北航以来,“最年轻的博士生” 张炘炀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日前,央视《看见》栏目对他进行专访,采访中,这位16岁的博士生把“成就好的标准”定义为“北京户口,买房,找着好工作”,引发了网友热议。他对父母提出的“全款在北京给他买房”的要求也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

  张炘炀在搜狐微博上与网友对话,在谈及北京城市形象建设时,他提出“白领对北京毫无建设,却破坏严重,蚕食着北京宝贵的资源和就业岗位。”他称:“白领不需要体力和脑力,谁都可以干,既然谁都可以干,为什么不让北京人干,而让外地人干呢?”对于争议最大的“要父母在京买房”,张炘炀解释称:“要不买房还在北京工作,那我不就是‘北漂’么?”他希望自己活得有尊严。

  现实和理想的冲撞:逃与回的纠结

  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逃离“北上广” 转战二线城市

  “房子贵、车子贵、生活贵,票子却不够花!”这是中国很多身处“北上广”(北京、上海、广州)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常抱怨的话题。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逃离“北上广”,转战二线城市。

  新浪网一项“你的城市生活质量如何”网络调查数据显示,74.1%的人不满意自己所在的一线城市的生活质量;认为一线城市能提供优质生活的网友不足15%。而在开心网上发起的“逃离‘北上广’让生活更美好之十大幸福城市”的调查中,超过1万人参与了投票,成都、杭州等二线城市位居榜上。

  高昂的房价,残酷的工作压力、糟糕的交通、被污染的环境、巨大的生活成本……正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逃离“北上广”。以往很多人认为,只有那些在“北上广”发展不如意、生活窘迫的人才会“退居二线”,转战相对容易生存的二线城市,胡光伟说,其实不然。在回流到二线城市的人才中,并不乏那些事业有成、有一定资本积累的成功人士。这部分人将在一线城市打拼多年所积攒的“物质”“精神”双重资本,带到二线城市,可以更好更快地投资与发展,实现人生目标。逃离“北上广”,向二线城市回流,中国年轻人正逐渐调整过于“远大”的人生目标,向“生活得更有品质”靠拢。

  逃回“北上广”:大城市与小城市,到底选择哪儿?

  工作机会少,干事要拼爹,观念不合拍,让不少“逃离北上广”的人身在故乡为异客,自己的逃离之地反倒更觉亲切。于是,很多人带着无限的失望再次回到那个他们内心有些“恐惧”的地方,重新来过。大城市相对的公平,更多的机会,给了他们一个回归的理由,尽管这看起来像自我安慰。

  “北上广”的“逃离”和“逃回”在网络论坛上也引起了网友热议。一位网友说,一个国家的发展应该是以中小城市发展为导向的。当前最重要的是解决产业布局问题、产业结构问题、产业调整问题,让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唯有这样,“逃离北上广”才会意味着幸福回归。

  更有网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赞同“逃回北上广”——资源分配与体制问题是阻碍他们回老家去的两大绊脚石,“曾记得有一年回家办事,那帮拿着纳税人钱的家伙,上班时间在办公室打牌,问个事也不理。这种地方如何能治理好?如何吸引资本来投资?又让我如何从大都市撤离?”

  这个帖子也引起大家共鸣:“中小城市的生活成本其实并不低,别看物价低,办个厂天天有人来你这儿整点油水。一线城市相对来说给人一种公平的感觉,大家做事一般都能按规定办事,而在小地方办个屁大点的事都要托关系走后门还要送礼。”

  压力:如何守卫精神家园?

  中国职业人群焦虑状况严重 超5成人存抑郁症状

  从官员抑郁自杀到北大新生自杀,各类人群因精神疾患厌弃生命的新闻不绝于耳。当一个人身体或精神出现问题时,往往归咎为受到压力困扰,那么,人们普遍感到的压力又来自哪里呢?又是什么使他们走上了不归路?我们该如何守卫我们的精神家园?

  据统计,我国15岁及以上成年人精神疾病患病率约为17%,其中抑郁症约为5%,焦虑症约5%,药物、酒精等物质依赖症约5%,重度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约1000万人,抑郁症患者超过2600万人。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负担的排名中已超越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位居首位,占总负担的五分之一。

  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精神疾病除了跟每个人的身体、遗传有关,与心理、性格、社会、环境因素都有关。面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同时每个人自己内心期望值与实际的落差增加等,这些都会形成压力,这成为一些人出现精神疾病的直接诱因。

  2011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项最新调查发现,近四成中国城市老年人存在抑郁情绪问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范肖冬博士表示,这与经济问题、空巢和社会交往减少等因素密不可分。

  有多少“凤凰男”心灵孤独荒凉

  “凤凰男”是一个流行日久略带贬义的词,意即那些农村出身、通过考大学留在城市,找到一份体面工作的男士。这些“山窝窝里飞出的金凤凰”,在网络上被脸谱化了,比如他们勤奋、功利、抠门,心胸不甚宽广,有些大男子主义……城市里长大的“孔雀女”嫁给“凤凰男”所引起的话题在网络上也一直很热。

  生活中不难碰到这样的人:他们往往给自己最亲密的人以最大的伤害,而和其他人交往倒是彬彬有礼。对这样的人的行为方式,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若深究其成长经历、性格特质,多半能找到合理的解释。很多“凤凰男”,一旦走向社会,特别是成家后,会发现自己实在太平凡了,平凡到在一个普通市民面前也可能会有自卑感的地步。廖某在工作单位兢兢业业,表现突出,是其生存的必需。而回到家,面对柴米油盐、孩子出生,还有房屋的月供或房租,再加上老家来的母亲和城市里长大的妻子之间这道令许多男人头痛的“婆媳难题”,其委屈感、挫折感会倍生,在社会上为了自己的形象不得不忍耐、压制,而到了家里,很容易对自己最亲密的人发泄,于是,父母和妻子就成为其伤害的对象。

  中国的传统家庭包括现在许多农村家庭,父母与儿女之间的爱很少用言语表达,彼此之间缺乏心灵交流。父母将儿女养大,儿女长大后孝敬父母,是一种社会道德的要求,却往往遮蔽了人之天性。对儿女而言,父母是有恩的“陌生人”,这种关系在传统社会里千百年都是如此,没有太多冲突,而将其放置在现代都市里,矛盾就出来了,如果家庭中的新成员———比如儿媳妇完全在城市长大,则冲突更大。

  “情感沦陷”:中国年轻一代输给了什么

  时下,青春与婚姻双双成为易碎品,不堪一击。广州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李洁表示,对生活感到无希望、易冲动和遭受虐待、心灵创伤的人特别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与其说是情感的脆弱,倒不如说是现实太硬。时势造英雄,同样也造狗熊。理想再丰满,追求再远大的人,在高房价面前也不得不低头,暂时将理想收藏。那些勇敢的人们选择了爱情,选择了“裸婚”,以硬抗物质的匮乏,然而,高昂的头颅并没有挺立多久,无房无车无存款的“裸婚”一族面对着无形的社会压力,激情与浪漫也随之被磨蚀殆尽。

  可见,物质或经济因素成为年轻人“情感沦陷”而导致自杀的深层次原因。在与现实交锋中,理想屡屡败下阵来,众多情侣因现实问题,不得不割舍爱情;众多家庭因现实问题,不得不承受巨大压力。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更多的是和他人保持一致。如果和别人不同,则会有很大的压力。“无房不婚”的社会传统氛围中,不买房似乎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也易遭到非议,因房子问题很多年轻人选择放弃爱情,因动辄还二十年的房贷,很多夫妻尝遍生活的苦涩与艰辛,丈夫努力工作,妻子只能忍受孤独,内心的压力不言而喻。

  别让“大城市妄想症”压垮自己

  很多青年,从学校到学校,社会阅历非常少,甚至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没有经历过挫折的磨炼,缺乏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在一哄而上的“向大城市进军”中,盲目从众,甚至将二线城市的舒适工作扔掉,去大城市蜗居。而大城市给予这些年轻人的,往往是拒绝,甚至是不公平的排挤,让他们成为边缘群体。于是,这些奋斗者就会出现不适应的症状,对工作现状不够满意,对解决“住房难”缺乏信心,进而情感焦虑、意志消沉。

  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博士的“森田疗法”,其精髓是“顺其自然,而后作为”。“顺其自然”就是对已经出现的症状,比如焦虑不安、抑郁失眠等,不管它,不理它,要愉悦或痛苦地接纳。因为情感和心理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客观规律,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想要凭借意志和毅力改变情感,只能是一种虚妄,是一种自不量力。要想顺其自然,就要在不厌其烦的现实工作和劳动等实践中充实自己,进而拥有良好的心态。生活的唯一准则不是以情绪为准则,而是以充实为准则。将“森田疗法”和“大城市妄想症”联系起来,应该是这样的——对于自己的奋斗方向,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衡量,不要人云亦云。

(本网综合新华网、人民网、半月谈、凤凰网、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综合整理)

更多精彩请点击人民论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