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美次仁县长简历:中俄必须要保住伊叙巴:西窗月|20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26:48

中俄必须要保住伊叙巴:西窗月|2011-10-29

(2011-10-29 10:19:56) 转载标签:

军事

分类: 西窗月

     中俄必须要保住伊叙巴    (2011-10-29)

 

说到中国的经济循环体系,当然存在内、外部循环,同时进行并且需要协调运转。单从外部循环的层面来看,目前阶段大致可分为三种机制:一是与美、欧等(含日本,下同)经济体的循环,中国产品打入其市场,换回美元、欧元等国际流通货币,他们也进入中国市场投资,形成中国外汇储备的积累,主要用以购买他们的高科技设备、产品及零部件,部分外储被赚回美、欧等经济体,总体看中国因贸易顺差及外来投资继续,外汇储备越积越多;二是与资源输出国的循环,中国自身的资源不够用了,遂以节余外储购买他们的能源、矿产等物资,他们用资源输出换回的钱购买中国产品;三是东亚经济区范畴的循环,顺应经济区域化潮流,具有关联更紧密的特征,经贸、投资涉及面较广,表现出进一步整合趋势。


美欧经济体的外部循环,也包含类似的三个层次,首先是与资源输出国之间的循环;其次是区域内经贸和投资循环;第三是与全球其他工业区域之间的经济循环,美欧日占据中高端产业优势,相互之间分工、互补、竞争,然后他们各与中低端产业主区分工、互补、竞争。这里简要探讨美欧等与中国的经济循环体系,对接上述中国与美欧等经济体的循环。美欧日将部分中断、大部低端产业外包由来已久,中国承接应当说是后来者,但外包转移到中国这里,不经意间改变了世界经济版图。这一点,不但超出美欧日及其他国家预料,其实中国人自己大多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而引发针对“中国之谜”的持续纷乱解读。


美欧日部分产业外包给中国,根源在于资本的逐利性,看上中国生产的低成本,是为了赚取更大利润而不是来做慈善事业,这与外包给其他地方的原理相同。中国改革开放属于“穷则改,改则通”,对外资实行税收、用地、配套服务等优惠政策。各方可谓互利共赢,绝非一个巴掌拍响。加以时日,中国成为所谓“世界工厂”,并成为资源进口大户。中国进口资源的一部分用于国家建设和民众生活,一部分随产品出口实为别人所消耗。中国“世界工厂”因科学进步、技术扩散而缓慢升级,开始向中高端发起冲刺,恰逢美欧危机爆发,贴身肉搏战不可避免,中国的韬光养晦政策已然藏不住,尤其是人民币国际化摆上台面以后,更忽悠不了人了。


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及其产业升级,“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的并行不悖,使得美欧日放弃越来越多的实体工业经济领域,资源进口也使世界资源配置增加让渡给中国市场的份额,同时各方离不开世贸规则主导下的国际市场,以及贸易往来所需的国际商路和交通运输,当然更深刻影响到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直至国际金融体系,并且货币地位具有体现综合实力的象征意义和现实意义,延伸到制度、文化、军事、话语权等所有领域。2011开始的“阿拉伯之春”波及地区,与商路关系密切,曾引起这方面的关注,不过没出大的问题,这里不作为观察重点。要害是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变革趋势引领下,着重考量产能、市场、资源三大要素及其配置。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解释目前世界上发生的事情。

 

工业国、工业经济区之间的博弈,无疑涉及产能和市场的再分配问题。危机背景下会想着保护自己的市场、扩大别人的市场,增加自己的产能进而保就业、促稳定,不惜加剧贸易战。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一方面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内需,同时不断对中国产品“反倾销”、加关税。如果美国的设想得逞,那么中国失去很大一块美国市场,却要对美国产品让出更多的国内市场,直接导致美国扩大产能、促进就业,而中国就得压缩产能、承受失业。美国有关方面还企图认定中国操控汇率,要么人民币进一步大幅升值,要么对中国产品加征所谓汇率税,中美贸易战箭在弦上,要是答应美国的要求,对中国来讲后果很严重。

 

可见,贸易战主要集中在贸易壁垒和汇率之争上,设置贸易壁垒又以开征“反倾销税”为主。别人的产品卖得便宜不是有利本国民众消费、有利控制通涨水平吗?干嘛要嫌人家卖得便宜而去加税呢?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答案很简单就是保护本国相关产业和促进本国就业。综合起来看,控通胀和促就业需要谨慎平衡,这种贸易战本来属于“双刃剑”。至于美国要对中国产品开征“汇率税”,则会使贸易战升级到摊牌境地,违反美国自己主导的世贸规则,真到那一步,现行世贸体系将面临崩溃。中国如何应对?提供一种思路,既然美国要把中国产品赶出美国市场,让中国难以从美国市场赚到美元,那么,中国可以开出对等条件,美国放弃中国市场(办法多的是),否则,必须强制使用人民币结算而不是美元。

 

美国对中国产品开征“汇率税”可被反制,那么,美国的真正意图可能是迫使中国屈服与压力,主动大幅升值人民币,在这样的保证下,美国就能放心大胆地继续量化宽松游戏。等人民币升值到一定程度,美国带头从中国撤资做空中国,掳走中国的外汇储备,甚至让中国外储变成负数,人民币随之大贬值,就象1997东南亚金融危机时那样。2005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30%多,实际上进一步升值的空间已被透支,换言之这些年来人民币升值太快,这是造成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出口遭遇困境的首要原因,再这样升值下去中小企业死得更多更快,金融战争也可能溃败。因此这回不同以往,人民币汇率问题必须坚持原则,不做现代宋襄公。


守住人民币汇率不松口,在美国开征“汇率税”的情况下,甚至可以翻脸反向操作主动贬值,至少可以避免金融战争的溃败局面。假设外资进来1万亿美元,本金撤走时因人民币升值换走1.3万亿美元,这3000亿美元就是中国央行的亏损额,辛辛苦苦多少年白干。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主张在必要的时候,人民币可以针对美元突然大贬值,升上来的给它贬回去,反正届时中美已经摊牌,白刀进、红刀出的当口还讲什么仁义?另一个思路则是关门打狗,把外资进来后购置的人民币资产,让它在撤资换成美元之前大亏损、大缩水,这样的话,即使人民币不大幅回贬,也未必额外掠走中国央行的外储。股市的战斗早已解决,现在主战场是在楼市。压力测试表明,房价下跌40%不会冲击到银行金融安全,腰斩问题也不大。近日传言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开跌,其实是在郊区农村地带制造的假象,用以骗取调控政策的放松或取消,对此应不为所惑,将这场恶战进行到底。


单纯贸易战的部分,中国可以放弃美国的市场,同时美国也得放弃中国的市场,最不济美国还要中国市场的话必须使用人民币。放弃美国市场以后,三大工业经济区里边,力求保住并开拓欧洲和日本市场。再退一步,假设欧洲、日本市场也没了,至少要与南方经济体特别是资源输出国之间,维持和扩大双向互补经贸及投资关系,这是最后的保障。中国要是关闭国门全部放弃外部循环,只搞本国内循环的话,由于市场太小,资源短缺,实为死路一条。历数各种可能的情况包括最坏的情况,也许这个世界没那么悲观,只不过呢,美、欧、日、中几大工业国之间的竞争,会在中高端产业领域越来越白热化,以产能、市场、资源为重点的争夺越来越白热化,最终导致货币战争也会越来越白热化。


下面说到资源部分。世界史上的工业化,工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到目前看,直接导致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并带来对自然环境的压力和破坏。因此,开始出现一些反工业化的思潮,只是阻止不了工业化浪潮而已。新能源研发、电能新应用提上议事日程,但在相当长时期里,传统化石能源仍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只要使用现代交通工具,只要使用原油、矿石做原料的产品,谁都摆脱不了这种依赖。工业化发达国家及其总人口是有限的,工业水平的差距造成消费品输出国和资源输出国的分野,消费品输出国又有高中低端之分。工业大国、工业强国争夺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资源包括能源和原材料,分配格局经历过数次大规模战争的洗牌,直到今天还是免不了战争解决。


记得美国现任总统曾在澳洲说过一段话,大意是如果中国人也过上美国、澳洲那样的生活,简直就是人类的灾难。何以如此?很简单,地球的资源不够。中国人生活好了,消耗世界资源多了,人家消耗的资源或者说后备资源就会减少,就会危及人家当前和长远生活水平。问题是奥巴马凭什么搞种族主义?难道中华民族低他们一等吗?事实上,中国人能有今天不算高的生产生活水平,完全是靠着自己的辛勤劳动,而不是象有些列强那样通过杀戮和掠夺取得。2011利比亚战争,其实也是一场这样的杀戮和掠夺,挑起利比亚内斗,介入利比亚内战,推翻不顺眼的前政权,反复无常的卡扎菲及其家族也就杯具了。以前的利比亚反对派,今天的利比亚执政当局,拿什么回报帮他们夺权的美欧呢?首推石油利益。


推及“大中东”,乃是资源必争之地,地缘上又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大中东”难有宁日。数次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都和阿拉伯石油脱不了干系;美国为首北约发动的阿富汗反恐战争,和中亚-里海油气脱不了干系;针对伊朗以及中东伊朗系统的威胁,和伊朗石油脱不了干系。伊拉克那边的情况基本确定了,由于伊朗支持的伊拉克什叶派反美武装不同意美国延期驻军,美国将于2011年完成撤军伊拉克,但安全承包商其实就是退伍兵组成的保安公司继续存在,以保护美国公司取得的石油项目。伊拉克的伊斯兰化、什叶化、亲伊朗化,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美国转而扶持的库尔德政治团体及其武装,受到伊朗、伊拉克什叶派、土耳其的共同打压,以此为基础可能构建地区安全机制。美国警告伊朗不要向伊拉克伸手,其实是对伊拉克什叶化、亲伊朗化的一种无奈反应。
“大中东”的能源分为中亚、西亚、北非三部分,也可分为中亚、伊朗、阿拉伯三部分。2001阿富汗战争以来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能够从中亚甚至阿富汗获取油气,应该说是一个不小的收获。美、欧打阿富汗,意图之一是染指中亚、开发中亚能源,同时威慑伊朗、盘算伊朗能源,现在中亚能源西输还在计划阶段,而中国已经能够获取,俄国油气也开始东输中国;伊朗是西方推给中国的,自然来者不拒,伊朗也需要中国产品和武器技术,可以很好地互补。大中东区,中亚和伊朗能源中国必须抓在手上,也不是说只卖给中国,起码可以稳定和扩大供应。阿拉伯的石油美、欧、中都有份额,但美欧的控制力更强一些,巴以冲突随时可能恶化乃至开战,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的公正立场则是争取阿拉伯的主要路径。


阿拉伯北非部分的石油尤其在利比亚,基本已是欧美的盘中餐。美国这次把卡扎菲送上黄泉路,对利比亚过渡委影响力大增,石油份额的摘取随之加码,气得法国外长指责说过渡委欠法国的,表明欧美争夺利比亚战果的矛盾公开化。如果欧美达成分赃协议,则会共同致力于利比亚维稳;如果欧美继续争夺下去,难免就利比亚局势相互拆台。目前,利比亚“革命派”民众还没明白过来石油利益已被欧美瓜分,他们只能捞点残羹剩饭。不过,利比亚政治的伊斯兰化已经浮出水面,突尼斯议会选举结果也表明,“阿拉伯之春”变盘后的阿拉伯国家将走向伊斯兰化,日后如何与西方及以色列相处还是未知之数,估计反以色列、支持巴勒斯坦应该问题不大,这决定了与西方的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利比亚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动向尤其值得关注,美国已在要求解除他们的武装。


最值得关注的仍是巴基斯坦、伊朗、叙利亚,以及阿富汗战局。北约最终从阿富汗撤军,将意味着对中亚、伊朗能源控制的放弃,当然不情愿,但北约在阿富汗取胜日益变得不现实起来。伊拉克的例子说明,反美武装有能力让美国完全撤军;2014年从阿富汗完成撤军是北约的决定,美国总统也公开说过,到时候美国反悔食言也没什么,反美武装有的是时间与之游击周旋,美国显然拖不过他们,这不是在韩国、日本没反美武装。从美国宣布阿富汗撤军计划开始,有种叫做“势”的东西,美国越来越失去。借拉登、卡扎菲之死,诱导印度、欧盟剑指巴基斯坦,都难以得逞。这次中国再次力挺巴基斯坦,阿富汗总统声言支持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也反击有力,对北约战机火力警示使其飞离领空,迫降印度武装直升机并扣押印度士兵,随后美国不得不说要与巴基斯坦合作,无意入侵巴基斯坦。交锋很快结束,如此一来,欧盟现在也不必就这一问题表态了,等到美国下次挑起事端的时候再说,美国肯定还会挑事。


除了巴基斯坦,美国还对叙利亚、伊朗发出战争威胁,可谓全线出击。不过叙利亚方面得到中俄动用否决权加以支持,就是说美欧可以单方面谴责、制裁叙利亚,甚至铤而走险军事干预叙利亚,但不会拿到安理会同意放行票,要打也是非法的,一如美国绕开安理会入侵伊拉克。对叙利亚开战将引发地区局势动荡,只要把以色列拖下水,就是另一场中东战争,美叙互撤大使后,美国驻叙利亚大使又要回去,说明目前美国未下决心。对伊朗的威胁涉及所谓沙特驻美国大使未遂刺杀案,事情本事没定案,美国大肆宣传造势,明显是离间伊朗、沙特关系,伊朗舆论反击美国;沙特王储过世,伊朗派出外交代表团修复与沙特关系。巴勒斯坦入联问题继续讨论,俄国指出巴勒斯坦具备成为联合国成员国条件,美欧在这一问题上如何争取阿拉伯民心?总之中东政治已然摊牌,何时战争摊牌待观察。


啰嗦了一堆,概括起来就是说,货币战争系主线,产能、市场和能源是三大要素。产能、市场解决的是供需问题,涉及产业和就业问题,如果南北矛盾激化、大打贸易战,那么就要着重推进和完善南南合作,构建人民币参与结算的、产品与能源互补的、互利共赢的外部经济循环体系。能源安全对中国极为重要,“大中东”地区,伊朗是必须要保住的,它的两翼——叙利亚和巴基斯坦也必须保住,任何闪失将对中俄造成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可以预见的是,伊朗、叙利亚、巴基斯坦将会更紧密地依靠中俄。伊朗自身若面临险境,会不会铤而走险“悍然”种蘑菇?不妨参照朝鲜拥核而自保的例子,以及卡扎菲弃核反惨死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