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在线人数免费插件:正 中 和 ——管理的哲学智慧 作者:罗宗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9:17:34
管理是一种行为,也是一门艺术。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对其有不同的体会和感悟,许多世界级的管理大师用一生总结的经验往往不过是一些极简单朴素的结论。笔者以为管理之道,始于“正”,行于“中”,成于“和”。“正、中、和”三字,其理至简,而其用无穷。
“正”——管理权威的基石
“正”是对管理者品格的要求,包括心正、行正、法正、气正等多方面。它是管理者的立政之本,为官之德,是管理者人格挺立的基石和管理权威的“精、气、神”。
心正,要求管理者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心对待功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行正,要求管理者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坚持党性,牢记宗旨,合理用权,科学用权,正义用权,不取不义之财,不沾不正之风,不干非法之事。
法正,要求管理者处事公道,严格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厚此薄彼,不护亲责疏,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责于下者,必先禁于上。
气正,要求管理者光明磊落,一身正气,躬身做官,挺腰做人。要有“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气节。做到不为利所诱,不为权所迫,不为暂败所挫,不为暂胜而骄,不唯上唯书而唯实。
古人说:“政者,正也”,“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作为管理者,要让下属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服从管理,自己必须正心诚意,首善其身,塑造人格,以品格魅力立领导之威、之信。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的管理。
但在管理实践中,做到上述“四正”是件难事。它受制于“人”,受制于“事”,受制于“情”。《大学》有言,“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这是从人的主观层面来说的。除此之外,管理者还普遍碰到以下难题:
“正”只有在人们普遍认同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否则,就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和判断标准。一般来说,人们对管理者公正处事,彰显正义的希望和要求是共同的、一致的,但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认识水平不同,对于何为“正”的理解却是不同的,多样的。
对于很多人来说,遇到与己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具体问题时,都能够支持管理者秉持公正立场,按原则办事,按规矩办事。但遇到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时,尽管管理者依然是在按原则办事,按规矩办事,他们还是难以接受,往往希望领导能够变通处理,给予自己特别照顾。事实上,很多人对管理者“公正处事”是持双重标准的。
一般来说,管理者特别是“一把手”处理的往往是“例外事项”。在制度规定范围内能够解决的事,都已通过各种方式解决了。如果管理者凡事一律机械地按规矩办,不做变通处理,势必上下乖违、左右招怨。这于管理者个人来说倒不算什么,但单位开展工作,需要领导出面去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时就难办了。
即便管理者做出的是此时此事的最佳决定和选择,但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由于信息不对称,也完全有可能被认为是一个不公正的决定。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信息是不能公开或不便公开的。在此情况下,误解和抱怨便成了一个常态伴生物,管理者没法回避,也不能回避。
可见,知“正”之易而行“正”之难。但这并不能否定“正”的恒久价值,因“正”而招的怨,都是“私怨”或“时怨”,随着时间的推移,“正”的价值会在属于它的那个时刻显现出来。当然,这也不是“死正”的理由,不能因为一个抽象的原则,而放弃以人为本理念,还是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变通,使管理行为既不失去公正原则,又能充分显现人的主体地位。
“中”——把握好“度”的智慧    所谓“中”,即做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凡事讲度,把握分寸,不走极端。超过一定的“度”,就是“过”;没有达到一定的“度”,就是“不及”。处理事情,合乎这个“度”,就是“中”。
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中”表现为承认矛盾而同时看到矛盾双方可以达到统一;承认变化但又知变不逾常;承认发展又看到发展有阶段性稳定;承认多样性但又要看到多样性的统一。
作为一种管理智慧,“中”要求管理者善于掌握事物之两端,量度而取中。在决策时要多听取矛盾双方的意见,择其善而行。在实践中全面考察事物矛盾的各方面,作出科学判断;统筹兼顾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各个方面的实际利益,在各方利益的对立统一中求得平衡,实现合作。
在实践中如何找到并确定“中”,是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关键,也是难点所在。我们常说,形成决策时要找“共识点”;协调利益关系时要找“平衡点”;落实上级指示时,要找上情与下情的“结合点”;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把握宽严适度的“临界点”。这几个“点”,就是我们要确定和把握的“中”。正确地把握“中”,需要掌握“执中”、“择中”、“用中”的方法艺术,在“变通”、“平衡”、“适度”上下功夫。
变通与执中。“变则通,通则久”,知变与应变的能力是管理者素质的重要方面。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依时间、地点、条件的转移而转移。管理者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善于变通。要善于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池田大作说,“权宜变通是成功的秘诀,一成不变是失败的伙伴。”凡事变则通,不变则不通。实行变通不是想怎么变就怎么变,而是要根据客观事物的要求来变。变通的关键是要把握好度,掌握“质量互变的关节点”,“矛盾转化的临界点”,使“变不逾常”,“万变不离其宗”,灵活性不突破原则的底线。这就是“执中”的艺术。
平衡与择中。有一句话叫“摆平就是水平”。管理工作中有许多事情需要“摆平”,照顾好各个方面的平衡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比如,与人相处,同上下左右打交道,要做到“关系平衡”。“感情距离”太远,就要主动增多接触的机会,把距离拉近。过于密切,应注意在“亲密无间”中保持适当的距离。“近则不逊远则怨”,相处要有度。尤其要注意兼顾好各方面的平衡,与上下左右保持等距离交往,不要亲此疏彼,更不要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再比如,与人合作或协调利益关系时,要做到“利益平衡”,统筹兼顾,使各方的合理利益得到一定的、合理的满足。当然,平衡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平衡不是均衡。既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各打五十大板,而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后,所取的中间值。关键是找准“平衡点”,“择中”处理,使问题的解决合情合理。
适度与用中。适度,指的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到质的界限,善于根据质和量的关系,把握适度。管理者说话办事要注意掌握“分寸”、“火候”,做到“戒有余而勉不足”。比如,“宽”与“严”是管理工作中的一对矛盾。能否处理好这对矛盾关系,是决定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管理失之于宽,松垮散漫,必然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和组织的混乱;管理过严,员工不甘受到种种约束,产生逆反心理,管理工作也不能顺利开展。只有把二者很好地统一起来,宽严适度,才是最佳的管理方法。再比如,“刚”与“柔”,是管理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刚”讲原则,讲规矩;“柔”,讲灵活,讲变通。“刚”是用硬办法解决问题,依法办事,按制度办事;“柔”是用软办法解决问题,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管理者如何在“情、理、法”三者的运用中,做到刚柔并济,方圆适度,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果。再比如,“统”与“放”也是管理者经常遇到的重要问题,真正做到“放得开”,“统得住”是管理者特别是“一把手”必须具备的领导艺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把手”统得过死,管得过严,民主不够的现象;同时又有放得过宽、难以统住、集中不够的现象。必须要掌握好“统而不死”,“放而不乱”的度。上述这些注意分寸、掌握尺度、把握火候,都是适度的问题,也都是用中的问题,有的是技术问题,而有的是艺术问题,需要在管理实践中长期摸索才能得心应手。
“和”——管理的至善境界
“和”指事物之间协调、均衡、有序的状态,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管理追求的最高境界。管理的实质就是通过对人和物两大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互补与协调,使其和谐一致,实现管理的目标。
和则多力。现代管理是一种以和谐为基本要求的管理。管理要获得成功,需要具备许多条件,人际和谐是其关键条件之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和”的思想讲求和睦、和气、和善,提倡和谐共存、和睦相处、和衷共济。荀子说:“和则一,一则多力”。一个单位和部门,不仅仅是人的集合,还是能量的聚合、思想的磨合、情感的融合。人们和谐相处就能减少内耗,取得一致。取得一致就会力量倍增,组织就会强大。上下齐心协力,就能无往而不胜。善于管理的人,能够把不同的心和力结合在一起,产生“和”的力量。
和聚万方。事业的发展需要有人脉的支持。孔子说,为政之要在于“近者悦,远者来”。管理的要旨是对内部人的凝集力和对外部人的吸引力。一个好的管理者不仅要追求工作的效率,更应该给员工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领导要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要能够体恤下情,对他们的处境、遭遇、意愿、困难等能够细心体察,并尽力帮助他们,表现出强烈的恻隐之心。要以自己的光和热辐射他人,温暖他人,给管理注入丝丝温情。同事之间要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只有大家工作顺心,心情愉快,才能各安其位,各尽其能。达到“悦其心使致其力”的效果。
“和”则“合”。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通过“合力”的作用来实现,管理之要,合则两胜,不合则两败。作为一个现代管理者要善于以“和”求“合”,把所有的力量凝聚成一种合力,实现稳定协调的发展。由“和”到“合”,再由合制胜,是和谐管理的路径选择和真谛所在。“和”是“合”的先期准备和必要条件。有了“和”才能有感情到思想的沟通,才能在不同的人之间建立起协调平衡关系,才能有“合”的可能和最终实现。管理者要善于“差异协同”,要善于从众说纷纭中找到共识点,并努力放大这种共识,以同其心、合其德、协其力,成其事。
和而不同。“和”不是不分是非,不是无原则的苟同,而是“和而不同”。世界是“同”和“异”的统一体,管理者要善于求同存异。要着眼同,重视同,发展同;也要正视异,承认异,包容异。在求同与合作中妥善处理差异和矛盾。《包容的智慧》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耐人寻味:“每一种生存都有生存的道理,我们感谢赞同我们的人,也敬重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他们是镜子和鞭子,让我们发现自己脸上的灰尘,鞭去我们身上的惰性,激发我们新的活力。”这也是古人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想状态。
“正、中、和”——管理者的三维坐标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用一个三维坐标即可对处于物理空间中的物体进行准确定位,并对其运动规律进行描述。同样的,管理问题也可以用“正、中、和”作为三维坐标来加以考量。“正”是管理要遵循的准则;“中”是管理要把握的尺度;“和”是管理者要追求的效果。把管理问题放到“正、中、和”三维坐标中加以考量,有助于管理者多向度、全方位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管理工作的预见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全面考察事物发展过程的“始、中、终”,做到“三思而行”。作为管理者,在行动之前,一般要考虑三个问题,通称“三思而行”。一是在管理过程之“始”,要考虑这件事该不该做?能不能做?这是“一思”。二要考虑在管理过程之“中”,这件事该怎样做?分寸如何把握?这是“再思”。三要考虑管理过程之“终”,这件事做了以后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群众满意不满意?这是“三思”。“一思”要判断事情是否正当,符不符合“正”的要求;“再思”要判断做法是否恰当,符不符合“中”的要求;“三思”要判断效果是否妥当,符不符合“和”的要求。这是“正、中、和”的理念在管理决策中的应有体现。
综合考虑“法、理、情”,做到三者兼顾。管理要合情、合理、合法,要“法、理、情”三者兼顾,这是管理的方法论原则。这一方法论原则体现了“正、中、和”管理理念,也是管理行为“制度化、合理化、人性化”的现实要求。“正”强调依法依规管理,体现了“制度化”的要求;“中”强调适度管理,体现了“合理化”的要求;“和”强调情感式管理,体现了“人性化”的要求。这是“正、中、和”管理理念在管理方法中的体现,可以说“正、中、和”与“法、理、情”理念共通,异曲同工。
统一筹划“有理、有利、有节”,做到“三个符合”。“有理、有利、有节”也是管理工作要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有理”,即管理要有理有据,要以理服人,要按章办事;“有利”,即管理中的各项措施办法,要有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团结和谐,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有节”,即管理要讲节奏,讲节制,讲适度,讲方式方法。只有对管理系统各个方面的相互制约性和管理过程先行后续的连续性作整体性通盘考虑,审时度势,把握好管理的节奏、尺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这是“正、中、和”管理理念在管理过程控制中的应有体现,“正”则有理,“和”则有利,“中”则有节。
运用“正、中、和”三项标准考核干部的“德、能、绩”。“正、中、和”的管理理念不但可以体现在管理决策、管理方法和管理过程控制中,还可以体现在对管理者的管理业绩考核过程中。具体来说,是否做到“心正、行正、法正、气正”,是对管理者“德”的考核;是否善于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做事不偏不倚,把握好“度”,中道行事,是对管理者“能”的考核;是否做到与他人和谐共事,和以安人,以“和”求“合”,带领大家团结干事,是对管理者“绩”的考核。
概而言之,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中的“正、中、和”三字,在现代管理行为和领导行为中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努力以正为本、以中为用、以和为贵,真正做到正以立心、中以处事、和以安人,对各类管理行为和领导行为将不无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