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中国区总裁年薪:【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及精彩影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0:10:35
                                                                                      在线观看:http://www.qiyi.com/dianying/20100418/n3559.html

下载:http://down.gougou.com/down?cid=95C133735BA7D4DA2A8805402006B2B387524686

 

剧情概要:

  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Pierre Morhange,雅克·佩兰饰)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戴迪亚·费拉蒙饰)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Clement Mathieu,杰勒德·尊诺饰)遗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细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记忆的深潭……  克莱门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水池底部",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到任后克莱门特发现学校的校长(Francois Berleand饰)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惊奇的是这所寄宿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克莱门特开始教学生们如何唱歌,但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一个最大的麻烦制造者就是皮埃尔·莫安琦(Jean-Baptiste Maunier饰),皮埃尔拥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却有着令人头疼的性格,谆谆善诱的克莱门特把Pierre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同时他也与皮埃尔的母亲产生了一段微妙感情。  一位评论家为该片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不同于一般的运用悲情拼命煽情的悲情电影,或极尽夸张搞怪的爆笑喜剧,《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这也创造了法国电影新概念——阳光情感电影。这部没有美女、暴力;没有动作、凶杀和商业元素的好电影成为了本年度法国人的心灵鸡汤”。  “我唱,你唱,他唱……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如一声响雷,让法国合唱事业如雨后春笋般地繁荣起来,时至今日,共汇集起几十万各个年龄段的合唱业余爱好者。”这是法国本土的一篇评论。

    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011-3-26 15:18:10          

 

2011-3-26 15:34:04 一叶之生 等级:骑士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239 金钱:239 声望:236 经验:236 发帖数:235 注册:2010年6月21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4楼                                       

                                         精选影评

 

剪影

 

   1949年1月15日的那天,一位穿着暗灰色夹克,提着巨大而笨重的木箱的中年人向一扇紧闭着的铁门走去,光秃秃的头顶上顶着同样灰暗的天空——克雷芒马修,此时因为在众多领域中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而走进了人生的低谷,不得不应聘一个专为问题少年们设置的寄宿学校——“池塘之底”的学监。

   其貌不扬,人过中年的失业音乐家,在“池塘之底”少年教养院成了代课的马修老师,人生的不得意似乎在这个阴森如同监牢的地方更加没了希望,暴戾的校长,冷漠的老师,调皮得无可救药如同魔鬼的少年……似乎只有永远不断的犯错与惩罚。迎面而来的,将是不可而知的“未来”!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

 

第一次。工作的第一天马修老师感到了害怕,善良的“神父”因为学生的恶作剧而头破血流,前任老师因为忍无可忍而匆忙离去,马修的第一堂课就因为学生的哄闹,招来了校长的“咆哮”,但也就在马修老师的第一堂课上,这群从来不知道理解与同情的学生,第一次没有因为犯错而被关禁闭,第一次知道了做错了事可以用负责任的方式弥补,第一次真心地留意人生。

 

天籁之音。就这样在磕磕绊绊的一天又一天中,马修老师用他的善良,用他的音乐,一点一滴的改变了这个地狱般的“池塘之底”,这群几乎被人们放弃的坏孩子,居然唱出了天籁的歌声,重新拾回了童年的欢乐与希望。马修用音乐感召孩子们冷漠已久的心,唤起他们对生活的渴望与热爱。

 

黑夜演唱。看到孩子们为公爵夫人演唱“黑夜”一段时,我不禁把眼睛闭上用心去聆听。歌声,从孩子的喉咙中飞出,宛如出谷的黄鹂。它翩翩地飞过每个在场的人眼前,带着阳光轻透的色彩和味道,暖暖的,如同和风中的海洋。
   那一刻,孩子们真的宛如一个天使。 
   那一刻,克莱门特微笑了,陶醉了。他用微笑和爱让一个桀骜的少年第一次懂得感恩。
   那一刻,我的眼睛开始“痉挛”了。有些幸福而甜蜜的感动让我轻轻地叹息着。

 

纸飞机送行。是这样有着一地化不开的碧绿和头顶那一望无际的蓝天。只是那时他是孑然一身,毫无牵挂,此刻他的心中却还藏着对孩子们的不舍…… 
   他为了他们而丢了工作。 他们却没有来送他。 他不生气,但是多少有些哀怨,觉得自己做人真的有些失败——如此狼狈地离去,没有人为他送行。   
 那是孩子们在歌唱,唱他教会他们的歌。轻灵的歌声从学校高高的塔楼飞出,令克莱门特停下的脚步,仰起头。刹那间,从窗口飞出了几十个雪白的飞机,在歌声中,驾着清风,飞向了克莱门特,飞到了他脚边。克莱门特将他们拣起一张张辨认着孩子们的笔迹。

歌声依旧在继续,天空依旧蔚蓝,克莱门特脚下的路依旧延伸到远方。他上路了,步伐不再带着先前的落魄和伤感。在歌声中,拿着孩子们从窗户飞出的纸飞机,克莱门特离 去了。  他看不见孩子们的脸,却看见在窗台上挥舞着送别的手,张开了天使之翼。他们没有离别之泪洒落胸襟,他们没有拥抱和祝福的话语。只因一切已在孩子们的歌声中得到了升华。
     纸飞机坠落在地上和克莱门特的离去一样,是不可抗拒的必然。 
   这是残酷的,是现实的。 
   飞机用坠落向克莱门特表明了孩子们那份对他沉淀已久,任何力量都无法托起的爱和敬仰;克莱门特用离去,将孩子们的祝福和理想带到了远方。

 

 

 

暖暖春光

 

(一)

 憨厚的主人公马修提着笨重的行李,谢着顶,在一个阴雨天中有些不明所以地推开一扇铁门,即刻看见一群小魔头,一个个顶着犄角看着他冷笑。马修倒抽冷气。但当他看见学校校长头顶着的更阴郁更邪恶的犄角时,他却也就突然看穿:尖利的犄角是种嫁接,却非自身繁衍发芽。于是马修看到孩子们牙尖嘴利后面的天真烂漫。至此,马修的温度一点一点开始散发。

 是的,我们把马修看作是希望的化身,周身散发着光与热。他以音乐为契机,开始与孩子们的交流,他的不厌其烦,他的孜孜不倦,他的激情喷薄。音乐是让马修为之疯狂也为之狼狈的追求,现在他把这追求拿给孩子们,作为最强力的粘合剂,将一颗颗七零八落的小心灵重新拼凑,拼凑成一幅暖意融融的春风图。

 是希望的力量,或许这一点连马修自己都从未了解过。在这群所谓的问题少年的生活中,自始至终都充满着管教与铁血政策。没有正常的交流,没有正常的关爱,当成人们以封闭的态度来以暴制暴时,孩子们也就学会了封闭着以牙还牙。这是无可避免的互动。而马修的起点就是有温度的,怀揣关爱,一心向善,他看得到这群孩子的好,便会对孩子们好。这种温度慢慢渗透到孩子们封闭的心里,逐渐融化,心里总会有一块柔软的敏感地带,瞬间捕捉到这份久违的温暖,继而放大,继而充盈,继而永存。

 希望的力量是炙热强烈的。但在行进的途中总会碰到些越不过的硬石头。莫起初便是。

 有着天籁般嗓音的孩童,却叛逆得刀枪不入。但,终归是个孩子,还是会偷偷在音乐教室里独自一人咿呀发声。一转脸,却在老师面前故作不屑。马修洞穿了莫的可爱,就一不做二不休的放低姿态,主动邀请。

 

 马修就是这样越过硬石头的。没有成人惯有的面子主义,没有教师惯有的“大男子主义”,他只是个希望,他就是个希望。除了试图给予希望,他别无所求。这是他骨子里的偏执,也是他一辈子的单纯。

 或许,马修也从没越过这个硬石头,他只是带着它一起走了,在继续的路上,不论艰难,他都微笑面对,他们都从此不离不弃。

 镜头静静的给了全景:逆光中,马修的指尖点在莫的头顶,二人的剪影深刻相连,莫的头颅高高昂起。从今以后都高高昂起。我们看的动容。

 影片的结局是马修的离开。 还是那个笨重的皮箱,还是那个谢了顶的中年男人,还是那条斑驳的路,却再也不是孤身一人。那些从窗户里源源飞出的纸飞机,环绕。那段熟悉的合唱旋律,蔓延。那些小手,挥舞。

 “希望”是一股精神气儿,当它住进了心里之后,就不会再轻易离开。这群孩子们的心中早已经是春光灿烂,他们已经放飞自己,相信未来。那么马修的去留便成了最无关紧要的问题。因为,希望已经永驻。

 

 马修就是团温暖的光,他离开“池塘之底”去温暖更多的人,但他已经做到的却还包括温暖了银幕前的我们。年轻气盛时,我们会在热血沸腾中追寻梦想,然后头破血流中要么抱怨怀才不遇,要么干脆自我放纵。老态龙钟时,我们会在理所当然中甘于平庸,要么称它看破红尘,要么称它心如止水。

其实,我们都太缺了那一股希望的力量。就因为像马修那样散发出的温暖太少,我们才总会感叹人生的凄寒和命运的不公。

 阴冷的人生总会在角落里蓄势待发,可希望却是最简单而坚固的结界。我们常常会在“更高更远更强”的追求中越来越急功近利,常常会在岁月的打磨中越来越圆滑世故,当小聪明大行其道时,我们就忘记那份最朴实的“希望”,忘记给自己个心理上的阳光明媚。

 没有什么财富是一辈子分厘不损的,没有什么情感是一生纯洁无暇的,所谓物质不灭,作为个终将生老病死的凡人,也只能是坚守住心里的一份追求。那就给自己寻一个暖阳吧,我真诚希望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马修,甚至不再存在影片中那般竭力去施予他人希望的马修。

 抓住希望,攒成个太阳,揣进心窝。谁人不是日不落的帝国,谁人不是极昼下的两极。从此温温暖暖,过活一辈子。

 

(二)

 看了这部电影,给我一种很温暖的感觉,从心底散发出来,让我在这个越来越繁乱的城市中,看到了一种纯净、透彻的善良,即使它始终很平和,似乎还有点淡淡忧伤,很喜欢这种感觉。貌似最近偶像剧看多了,让我越发的发现了它的好,是一次对内心的洗涤,让人回到了善良,让人感到了还有真情,让人意识到周围还有爱的存在,我们并不寂寞,其实这世上还是善良的人多,只是有时候犯了一点糊涂而已,也许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将他们那一层看似邪恶的外表剥去!只需要一点点,或许给你带来的就是另一个世界!我们只需要在这越来越迷糊的世界中,保留自己那最纯真的一点美,就足够了!

 

 

 

                                                    三 无声的爱

 

(一) 宽容、关爱、合作、感恩是这部电影思想的主旋律。一个小小的合唱团,却让每个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学会了敞开自己的心扉,美好地面对生活。他们的心灵获得澄清,思想得到放飞。他们用自己折的纸飞机送别马修老师,正如片中马修老师自己所说:此时,我身体的每寸肌肤,都透出了愉悦和乐观。是的,他成功了!也许他的一生可能还是默默无闻(事实证明也如此),但放牛班的孩子们不会忘记,是谁在黑夜中给了他们温馨明亮的一束光!

 

(二)整个故事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皮革玛丽翁”效应,儿童的成长是一个对自我的滚雪球过程,而他身边的成人世界必须有一个推雪球的人。电影中,那个秃顶的可爱的微微发胖的潦倒的中年音乐家就是“忧郁小男孩”的推雪球的人。导演对忧郁小男孩的定位非常清晰:单亲家庭、社会地位不高、行为问题······从忧郁小男孩那忧郁死人的眼神中我们似乎都能找到自己在青春期危机中的影子,那种对自我的迷惘与放任。忧郁小男孩的运气似乎比较好,他天使般的嗓音刚好是代课老师最为欣赏的,于是乎,小男孩顺理成章的获得了自我的肯定与成长 终于站着长大成人。

故事的另一条线索就是电影中那个暴力丑男孩,导演似乎刻意安排给了他一个悲剧的结局。虽然没有正面交代,但是从学校纵火案最后的一个镜头似乎告诉了我们:这个男孩的一生必定是悲剧收场。为什么? 因为他没有遇到给他推雪球的那个人(那些人) ,他的悲剧并不是电影中那个“比奈量表”的测试结果决定的,而是这个社会决定的,没有爱的人生必将枯竭。我有时在想,导演是不是在告诉我们:如果代课的不是音乐老师,而是一个橄榄球老师,那么电影中的暴力丑男孩会不会成为一个运动明星呢?

爱让被爱的人成长,也让爱的人成长。这么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道理,被导演用这么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故事用温暖的色彩和天籁般的音乐讲的如此动人。爱是一种需要,你不要他,就会像那个阴险贪婪的校长一样,悲哀的老去。

(三) 

 过期的音乐家,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理解了爱与真诚。处罚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孟丹是个例外,即使是这样,主人公仍然给予了足够的尊重——在投钱的问题上)。感化是一种更好的办法。

宽恕过去,放飞梦想,如此简单。在博大心灵的指引下,孩子们走出阴霾,放飞的歌感染着每个人,甚至是魔鬼般的校长。

 

 

 

点点滴滴

 

常听人抱怨世上美好的东西太少,其实事实是世上能发现美好的眼睛太少。享受生活,就是感受生活,发现美好的东西。

 

 

失业的马修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来到池塘之底或许是他唯一的选择。试图放弃梦想,却还是用它为失落的灵魂找回方向。宽容是他对待过失的态度,一次次的努力为他找回尊严,也实现了梦想。其实过失本身也并非当事人有意的造成,一次善意的谎言,或许就此挽救了一颗沉沦的心。困难是人生的必修课,微笑着去面对。不要忘记梦想,有时他不会顺着你的道路前行,在街的某个拐角,转折往往不期而遇。也许没有大的成就,却挽救了60颗无助的心。梦想的实现有时并不只体现在自己的身上,用梦想带来光明也是一种成就。

 

 

关于失望,每个人都有份。美丽的邂逅带来希望,也唤起对人生的期望。但有时失望恰恰来自于虚无而又美丽的希望。马修没有得到莫翰奇母亲的爱,命运就是如此。付出的回报也许并不多,只是在飞舞的纸飞机中孤独的离开。但没有什么比获得别人的心更有成就感的事了,更何况是60个孩子的心。

 

 

莫翰奇有天使般的面孔,也有天使的声音。桀骜者往往是最孤独的人。心中对母亲的依赖却不愿表露,想唱歌却又故意逃避。池塘之底的压抑气氛,让他把自己紧紧的保护起来,以桀骜做外衣。一切的叛逆只是想获得母亲更多的爱和关注。孤独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渴望被人关注却被遗忘在角落里,尽力的表现却始终无人理睬。最终疲惫地放弃。选择以放任不羁吸引他人的目光。不羁其实并非放任者的初衷。歌唱让他找回自己,重拾信心,也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对待孤独者或许应该让他们敞开心扉,寻找梦想,平静的为自己歌唱。

 

 

贝比诺年纪最小,拥有最坚定的信念。有时觉得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的信念也会流逝。最终的目标都不再是童年的梦想。他没有父母,却坚信那个关于星期六的约定,只有少不更事的孩子才会如此坚定。上帝很公平的给了他一个答复,在星期六的那天跟随孤独的马修一起离开了池塘之底。在马修的爱护下成长,也是一种幸福。执著于某件事,意味着总有失望,但只要执著的去等待,或许奇迹就会发生,尽管仍有所偏差。

 

 

  即使是最坏的孩子也是有梦想的。偷了20万法郎的学生,他的梦想是买一个热气球,老师理解了他。每周六在学校门口等候的小男孩也由于自己的信念,在星期六等来了自己“父亲”——主人公。尊重每一个人的理想,并且帮助他们,主人公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无奈的现实,无数的规章制度,无穷尽的欲望,是解放人性最直接的枷锁,有人在作着挣扎,他们或者屈服或者被勒死,而立在边上看热闹的人们的心,早已麻木。

 

 

看完影片,它给我的感触颇多。同是身在教育工作的我能像马修那样默默地奉献自我,从不索求回报吗?能用宽广的胸怀接纳和理解恶作剧的学生,及耐心辅导学生吗?还是像剧中“行动——反应”那样辱骂和拳打脚踢呢?记得一名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放眼看孩子的一生,你、我(教师)只不过是学生漫长生涯中的一个小聚点。何必对于他偶尔出现的小错误,斤斤计较呢?是呀,你、我何不充当他漫长生涯发展的指引者。这不是更好吗?

                                                                                                               
          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该帖子于2011-3-26 16:07:57被 一叶之生 编辑过

 向上生长,向着阳光,向着未来,我们一起呼吸幸福。
阅读帖:http://bbs.eduol.cn/2010-6/22/180916641112.html
研课帖:http://bbs.eduol.cn/2010-9/20/17463309876.html 2011-3-26 16:03:56 一叶之生 等级:骑士 权限:普通用户 积分:239 金钱:239 声望:236 经验:236 发帖数:235 注册:2010年6月21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5楼            

 

是唱诗班,而不是放牛班

 

——关于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碎碎之念

——网师电影课程讨论个人发言整理

 

干国祥

 

 

爱是一种能力

马修老师何以成功?(我不希望仅仅称之为“成功”,这会让人误解为我们要讨论的是一种“成功学”,而不是真正的教育。)其真正的奥秘在哪里?

有人说马修并没有成功,他最后被开除了啊。但马修的开除只不过是电影的需要,而不是教育的宿命。事实上,创造出这样的教育业绩的老师,在今天必定成功而不是被开除。那个的特例没有本质普遍性。

铁皮鼓认为,马修有可能被边缘化,是因为冷漠的老师太多了。是木秀于林,风必催之的边缘化。但事实上这是不会的。只是马修这种特别的教育,迎合了许多另类老师,他们会错误以为他们的叛逆行为就是人道的革命。许多人借基丁和马修来高抬自己,而事实上,他们压根没领会这两位优秀者的真谛。在电影中这两个人的失败,仅仅只是艺术的需要:把美好撕裂了,让人们加以珍惜。谁如果做得像马修一样失败了,请到我这里来,我们创造更美好的环境让他继续创造。但请不要在你毫无作为的情况下就说:“就像这场电影的结局一样,你做好,结果必然如此”。确实存在有这样恶劣的局部小环境,但是小环境不是大气候。

我们不能幼稚地认为电影中这些孩子的问题是校长和原来老师造成的。杨超认为,孩子的问题是大环境造成的,因为当时二战刚结束。铁皮鼓说得很好:“孩子们的问题,甚至与二战无关 ,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就有问题孩子出现 ,所以具体的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问题学生的理解。 一方面,要看到问题学生妨碍甚至伤害了别人,另一方面,要意识到问题学生本身也是弱者,无论他的拳头多么强大,他仍然是需要帮助的人。我们通常不容易看到后者。”

我们可以用《儿童的人格教育》中的话来对照着看一下。

实际上,没有一个残酷的行为,其骨子里不是隐藏着虚弱。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会对残忍感兴趣的。这种不顺从的儿童经常脏兮兮的,不修边幅;他们咬指甲,挖鼻孔,顽固不化。其实,他们需要鼓励;也应该让他们明白,在他们行为的背后隐藏着因害怕而表现出虚弱的恐惧。    ——《儿童的人格教育》

【干国祥注: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指出这种人格,而且要进一步探究:这种攻击性人格是如何形成的?他对他人和世界的仇恨是如何形成的?依我的理解,这是相对柔弱的生命对恶劣环境的一种过度反应,如果我们在生物界中寻找这样的例子,我们就会屡屡发现:蜜蜂的毒刺,眼睛蛇的夸张的颈部和致命的毒液——如果一种毒液不是为了获取食物,那么我们可以说,所有毒液都是这种生物过度反应。因为蜜蜂太弱小,因为蛇除了毒液以外的身体太弱小,所以它们必须以这种夸张的固着的应对模式来告诉环境:“别惹我!”是的,他们其实只想告诉世界“别惹我(别以为我是可以欺负的)!”为了捍卫这种表面的“强悍”,他们往往采取同归于尽的策略。我曾经在解释“鹬蚌相争”的故事中为什么只能鹬松口而不能蚌松口时,指出这类儿童的心理。确实,对他们来说,他们认为这种宁可同归于尽也绝不让世界觉得我可以欺负,是应对世界的最佳反应。如我前面所述,这也是一种固定下来的解释、应对模式,它本身无所谓道德或者不道德。】

我们清楚地看到,电影中的孩子不仅有错,甚至有罪恶。 即使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孩子。要孩子没有错你去爱他,这不叫爱,这仅仅只是喜欢。

爱不仅是喜欢,爱也不是交易,不是选择其中之一。那么,它是什么?

为什么老师们没有爱?为什么校长没有爱?有人说是因为害怕,因为恐惧,因为怕失去自己拥有的,包括秩序,名声,成就……但爱怎么会失去这些?关键在于自己生命的羸弱。试想:一个羸弱的生命,怎么可能去爱?一个自身不完整,总想着如何自我保全的生命,怎么可能去爱?他只会去选择,去找到能够滋养自己羸弱生命的人和事物,他把这个叫做爱。

很多时候,没有爱,实际上是自身生命的匮乏与羸弱。 爱是一种境界。佛曰慈悲,基督曰拯救,孔子曰仁与恕……

爱不是一个对象,是美女我就爱,丑陋我就不爱。爱是一种准备好了的心境:我准备去爱,我已经去爱——在没有任何对象之前。 爱,是你的能力,是你的境界。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只有爱的对象,而没有真正的爱——所以这时候的爱,还不是爱,而是喜欢、依赖、需要。

而真正成熟的爱,是一种布施的能力,一种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能力与愿望,一种真正的慈悲。

所以,我们要不断地问自己:我准备好爱了吗?这太难了,我常常发现自己会退缩,虽然我也曾一次次地整个儿呈献自己,但是我发现,我还总是犹豫,退缩。不过我知道,我必须学会爱——一种无条件的慈悲,一种自我生命的拯救、超渡。

电影中马修的这个爱是有原型的,他就是基督。电影名字叫唱诗班,一切奥秘,全在这三个字的演绎上。什么是爱?爱是准备好的一次整个生命的投注,一次热烈地奉献(一次性地全部展开的奉献)。当然,一个爱着的人,必然会有自身生命之花的绽放。

这样的爱,是一个律令,一个头上星空般的召唤:你准备好去无条件无选择的爱了么?

但有人会说,马修没有这样自觉啊。是的,马修在教育学上并没有这样自觉,但是他所经历的所从事的,却让他保持着生命的恻隐、同情与怜悯。也就是说,这样的人,遇到任何需要帮助的人,都会不自觉地伸出手去,因为在内心深处,他是准备好了的。这是一种人格,但他不是外现在脸上的姿态,或者挂在嘴边的口号。

吸烟散人认为,真正的爱似乎是个不可说的命题。只有明白什么是爱了,也就知道怎么爱了,但是愿不愿意去爱又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认为,爱是明确的清晰的,一切源自这个源头。爱是原则,也只是原则,只是源头,但不是方法,不是具体的这一行动那一行动。一切行动源自此处,但是爱需要在环境中随机应变,唯有这样,仁爱之心才能够赞育万物。

 

公正与信任是基石

我们不能说,马修究竟用什么样的手段,让这些孩子发生了变化?何以有这样的功效?

因为这不是手段,因此,我们要讨论的应该是:“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一切何以发生?”无论是罪孽还是奇迹,我们都以一种现象学的姿态去面对和理解。

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来提炼一下,我觉得我们可以说:马修教育的真谛是基于无条件爱的信任、公正(包括纪律)、伟大事物的魅力、一种组织团队的方式……

电影中开始时的“信任、公正”,其实是一种不安全氛围中的安全感。这时候的信任,还不是真正的信任。而仅仅只是让孩子们感受到“公正”降临了,有人对他们开始抱有信任的姿态。这时候有些老师会比较刻意 ,有些老师则会比较从容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大家感受到做人的被尊重与社会的公正。

公正,就是等值的惩罚,就是“则”——有奖有罚,依据良心和规则。而不是校长或老师的一怒之下。

信任,就是“我是和你们一样的人,你们是我一样的人,我们最终会相互理解、认可。”

公正与信任,以及前面说到的仁爱是一体的。

没有前面仁爱之心的前提,单方面的纪律约定不叫公正。奴隶主制订规则让奴隶服从,这能叫公正么?这里涉及到规则为谁服务,由谁制订和通过,由谁执行和监督的问题。不考虑这些,就没有公正。 像在电影中,在校长的方式中,孩子们被排除在叙事主体之外,他们只是被动者。只是客体。所以,不能认为校长的处罚也是公正的。

有老师说到处理不同问题的一个火候问题。其实,教师是能积蓄信任资本的,尤其是孩子的信任金币。如果消费得太快,积蓄得太慢,那么你就会失去信任。马修在蒙丹身上,就是积蓄不够,消耗得太快了。所以身为教师,在你囊中的信任金币还很少的时候,要考虑一下,你的所作作为会有什么后果。真信任了,你甚至可以挥霍,也只不断地产生信任金币。

取得信任,建立公正,在教育学上,还只是消极的状态,还是“无为”的。但对这个学校的孩子来说,或者任何问题班级和问题学生来说,这一关是绝对第一关。不过这一关,后面一切免谈。 因此,在我们自己的教室里,我们必须知道,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第二件事是什么? 我这里所说的事,不是具体的事(如开会,聚餐),而是本质的事(如建立信任、树立愿景等)。

 

伟大事物的汇聚是关键

有老师认为,这伟大事物除了音乐,书籍,还可以是剪纸、做泥人等。但是,剪纸本身不够,做泥人本身也不够。我们想想,除了这些伟大事物,还有什么容易被我们忽略?——是的,是汇聚。请注意,电影中讲得很清楚,是一个唱诗班,是一群孩子,而不是培育一个有天赋的孩子。这是大大的不同的。

有老师说我没有任何方面的天赋啊,如果你没有,你可以怀着真诚与学习的姿态,和孩子们一道去穿越一次伟大的探索。 但是孩子们必须要汇聚到伟大事物的周围,教师必须要燃起这一堆篝火。音乐,是这部电影中的一堆黑暗中的篝火,当它燃烧的时候,连黑暗本身甚至也会感动。大多数老师终归和我一样,只是平凡的有缺点的人。我们的魅力总归比不上明星。但是,那伟大的事物,它超越我们这平凡的生命,并让我们生命因此而不凡起来。

这个夜晚伟大的,是音乐,是马修,是孩子们的天籁,是人类灵魂的尊严。刚才“聪明的水”说,她喜欢罗兰“我看透了这个世界,但我仍然爱它”这句话,我说看透世界是不够的。请你问问自己:“你能说这人类的尊严、音乐的圣洁,你都看透了看破了么?如果这些都看破了,你热爱什么呢?”

这个班级,如果是一个卓越的数学老师未必会成功,但若成功,会比马修更成功(因为人格教育为先,学科教学为重,没有学科教学上的成功,毕竟是没有走到真正的教育生活常规中来)。为什么必须是音乐?这就涉及到伟大事物的本质特性。孔子多么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啊!儒家对乐、和、谐等重要概念的理解,就源自于音乐。孔子认为音乐具有移风易俗的神奇功效。我们刚才听的音乐,难道不仿佛就是孔子闻韶?音乐天性与教化相近。我以前带班及管理学校,每个班级都要有班歌。音乐是谁也不能放弃的,无论作为老师有没有音乐天赋。没有其他学科可以替代音乐。音乐的教化、汇聚作用是独一无二的。新教育用晨诵开启黎明,与此有相似的教化作用。但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个教化不是训化,而是开启,生命美好的展开。理解音乐,就是爱它,就是因它而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感受到宇宙的庄严,人类的尊严。

有老师认为孩子们可能不能感受,因此,需要我们去感染他们。其实,这是我们的误解,这源于我们总是想着教化二字(其实是训化)——我们的音乐与歌曲,不是滋养其生命,而是为了培植一个道德观念。杨超说得很对:“当我们以励志歌曲来命名时,总是近乎于手段,而音乐似乎是退居二线了 ”。

我们常常忘了,孩子们是聪明而有灵性的,不需要去感染 ,不要画蛇添足,更不要佛头着粪。我记得我女儿从小就喜欢音乐,舞蹈。音乐响起时,这个世界便静了。音乐,是生命的滋养,润物无声地滋养 。这部电影离了音乐将一无所有。合适的美好音乐,是一个绝对的伟大事物,它像一束光,照到这个阴暗的世界。电影中那个小小的一直坐在旁边的男孩,其实和我一样,只不过不会唱而已,但是他能够享受到音乐

听风掠过认为,这里的音乐不仅仅可以理解为音乐,应该是美,是美好的事物对人的打动。其实不是的,这里的音乐不能转换为美好事物,而只能是音乐,而且还不是普通的音乐 ,而是唱诗班,这非常重要。请注意:是宗教性质的音乐,是唱诗班,是所有人参与的合唱。

为什么在死亡诗社是摇滚?

为什么在这里是圣乐?

因为一潭死水处,需要活力;而被人抛弃的,需要尊严。

这都是移风易俗,音乐不同,目标不一,但是有相同的本质。

有老师认为,这里还有个信仰问题,虽然学生都很有问题,但是文化背景是有共同的宗教信仰,所以唱诗班更能成功。那么在中国,我们可以信仰什么?学生可以信仰什么?——信仰生命。所有宗教、人文,都不过是大生命在一个境域中的涌现。所以我说,马修的音乐,不是其它事物可以置换的。不仅音乐不能置换,而且是这种音乐,而不是另外的音乐——另外的音乐自然也会成功,但从现象学的角度,这不是电影要告诉我们的。

生命的圣洁、尊严……全在这音乐里面了。

马修的教育素养也许远远比不上李镇西老师,但是这音乐反过来远远超越一切中国特级。这就是我刚才所说马修与李老师等都没办法比的原因。

当然,我们不能说,只有音乐,或是只有如此音乐才能唤醒、汇聚这群孩子吧?其它的方式还很多,但都要遵循几个原则:团体(团队、社群、共同体、萍聚);伟大事物的魅力;学生的生命主体意识;汇聚……

我们在自己的教室里,曾经创造过这样的时刻么?

这是一个神奇的场域,在这里,教师,孩子,伟大事物,神性之光,交织出一种生命的庄严与灿烂。

请记住,电影中的马修和孩子们不是消费者,而是创造者。听音乐固然是接受美好的熏陶,但是这毕竟只是消费。而真正的伟大与美好,是创造。一支球队,一个乐队,一个话剧团,这都不是消费而是创造。只有创造,才能最终呈现人生命的尊严。创造,总是和前面的伟大事物有联系,但总是我们自己的故事。雷夫的莎士比亚剧团是这样,常丽华的农历天空也是这样。伟大事物的魅力,要在这样的课程创造中复活。于是,我们书写的,乃是一个关于我们的传奇。农历的天空就好像莎士比亚一样,只是一个可以自由填空的词。所以,你必须创造。

我们原本平凡,但是音乐的神圣,让我们理解了生命的尊严,并见证了每一个孩子的深处,无论何时,总潜藏着天使的圣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