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关于适用公司法:元 代 藁 城 董 氏 评 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01:06
元 代 藁 城 董 氏 评 述 台湾袁冀著
  
   按:本文是从台湾袁冀教授《元史研究论集》的第九章,扫描转述于此。袁冀,1923年生,原名国藩,河南省虞城县人。曾任虞城县县立中学校长,在台历任教官、讲师、副教授、教授。著有《蒙古战史》、《元史研究论集》、《元史论丛》、《元代蒙古文化论集》等多部著作,为著名元史专家。
  
  
  
   元初汉军:永清史氏,东平严氏,济南张氏,保定邸氏,平遥梁氏,定兴张氏,历城刘氏,并称于世。后史氏以功入相,张氏赠王,声位之隆,当以二氏为最。唯德泽流长,后世一门通显者,又推董氏为翘首。元文敏明善尝于《藁城董氏家传》中,誉之谓:“国家龙兴幕北,走金河南,中州豪杰,起应以兵,而金灭矣!若真定史氏,东平严氏,满城、济南二张氏是也。后史大尉有勳王室,为诸氏冠,藁城董氏,能与之班,而又以孝义称,今遂大显。“
  
     揭文安傒斯、黄文献潜,更推崇倍至。认为董氏一门,功不绝于信史,名不染于罪籍,求之近世,未见其比。
  
   揭撰《守中碑》:“自太祖皇帝应天启运,其将相大臣,父子孙曾传百数十年,称名臣者数十人。或拥旌杖节,出谋发虑,佐定海宇。或安危靖乱,行政施化,藩屏国家于外;或献可替否,拾遗补过,匡政理于内。功不绝于信史,名不染於罪籍,天下庸人妇女,皆能称说者,唯董氏而已。”
  
   黄撰《守简碑》:“若稽古昔帝王之兴,必有豪杰起而应之,率资其力,以成大业。至于第
  
   功行赏,刮符受封,传子及孙,重侯累将,未为乏人。若夫异材间出,继世象贤,秉忠怀诚,以承休德,书于史册,号曰名臣,求之近世,如董氏一门者,未见其比也!。”
  
     至虞文靖集,尤扬誉之。以为史、张二氏之功,实出董氏。
  
   虞撰《讲毕奏特加姜城董氏封赠表》:“真定史氏,保定张氏,功业相望,而董氏清忠过之。且亡金武仙之杀天倪而夺其真定也,实由董氏克仙兵,而纳史师。张九元师祷宋余烬于海中也,实出董氏,既克宋主,抚定闽越之余。畴其功庸,诚为隽特,于斯参详:宜依张、史二家封赠。”
  
   有关董氏资料,堪称赡富。仅就所及之元人著作中即有墓志、碑铭、祭文、家传、谧制等廿四篇。计见于:
  
   一、《元朝名臣事略》:
  
   1、苏天爵撰:《左丞董忠献公》
  
   2、苏天爵撰:《内翰董忠穆公》
  
   3、苏天爵撰:《枢密董正献公》
  
   二、全《元文类》:
  
   4、元明善撰:《藁城令董府君神道碑》 (下称元撰《文直碑》)
  
   5、元明善撰:《藁城董氏家传》 (下称元撰《家传》)
  
   6、姚燧撰:《佥枢密院事董公神道碑》 (下称姚撰《文忠碑》)
  
   7、虞集撰:《翰林学士承旨董公行状》 (下称虞撰《行状》)
  
   8、元明善撰:《平章董士选赠三代制》
  
   9、李槃撰:《左丞董文柄赠谧制》
  
   三、《柳待集》:
  
   10、柳贯撰:《董士选赠忠宣制》
  
   四、《秋涧集》:
  
   11、王恽撰:《左丞董公祭文》
  
   12、王恽撰:《故武节将军侍卫亲军千户董侯夫人碑铭》 (下称王撰《士元夫人碑》)
  
   五、《道园学古录》:
  
   13、虞集撰:《藁城董氏世谱序》
  
   14、虞集撰:《讲毕奏特加藁城董氏封赠表》
  
   六、《揭文安集》
  
   15、《揭傒斯撰》:《大元敕赐正奉大夫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董公神道碑》 (下称揭撰《守中碑》)
  
   七、《黄文献集》:
  
   16、黄溍撰:《资政大夫陕西诸道行御史台御史中丞董公神道碑》 (下称黄撰《士恭碑》)
  
   17、黄溍撰:《御吏中丞赠推忠佐治济美功臣荣禄大夫河南江此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冀国公隘忠肃董公神道碑》 (下称黄撰《守简碑》)
  
   八、《清容居士集》:
  
   18、袁桷撰:《平章政事董某封赠三代九道》
  
   九、《畿辅通志》:
  
   19、李冶撰:《元龙虎上将董公神道碑》 (下称李撰《董俊碑》)
  
   20、王磐撰:《元赵国公谧忠献董公神道碑》 (下称王撰《文柄碑》)
  
   21、阎复撰:《元赵国公谧忠穆董公神道碑》 (下称阎撰《文用碑》)
  
   22、欧阳元撰:《元赵国公谧清穆董公神道碑》 (下称欧阳撰《士珍碑》)
  
   十、《吴文正公集》:
  
   23、吴澄撰:《元平章政事谧忠宣董公神遒碑》 (下称吴撰《士选碑》)
  
   24、吴澄撰:《元赵国公谧忠穆董公神道碑》 (下称吴撰《文用碑》)
  
     此外,《畿辅通志.金石志》中尚有仅见碑名未赌全文者八篇:
  
   1、阎复撰:《中书左丞护军董公士元神道碑》
  
   2、《荆湖北道宣抚史董公文毅墓碑》
  
   3、《内供奉董公钺墓碑》
  
   4、《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使董公守悫墓碑》
  
   5、《晋宁路吉州知州董公守礼墓碑》
  
   6、《赠前卫亲军都指挥使董公守义墓碑》
  
   7、揭傒斯撰:《赠后卫亲军都指挥使董公守义墓碑》
  
   8、虞集撰:《元参政谥肃政董公守仁神道碑》
  
     至入明以后,官私所修元史,如《元史》、《新元史》、《元史新编》、《蒙兀儿史记》等,并有董氏父子之传,唯此文以元人著述为主,故仅作参考,引用较少。  一、与元廷之关系  
  
   宪宗以藁城奉庄圣太后汤峪,故文用、文忠兄弟,首以家臣地位,入侍世祖于潜邸。自兹以降,董氏一门,非入备宿卫,即给事宫廷,故特被亲信,终致通显。元文敏明善尝于《平章董士选赠三代制》中,评之谓:“子能择主,孙亦象贤。一门万石之家声,四世五公之谱牒。”
  
     黄文献溍更于所撰《守简碑》中,赞之谓:“际时承平,忠穆既以耆德元老,总台纲,掌帝制。正献复以上所亲信,入尚符宝,由郎而卿,逾二十年,子孙世嗣其职。而公在典瑞,历两朝不迁他官。御史中丞,位望尤为尊重。自忠穆至公,父子兄弟居是官者六人,可不谓昭代衣冠盛事乎!”
  
     (一)亲若家人:董氏子弟,以幼备宿卫,给事宫廷,故元代诸帝,辄亲若家人子弟,至为亲礼。世祖尝以文忠行八,每以八哥、董八呼之而不名。姚撰《文忠碑》:“文忠……次居八。宪宗即位,明年壬子,年二十有二,始入侍世祖潜藩,……。中统之元,置符宝局,以公为郎,后官奉训大夫,居益近密。上尝不名,唯第呼董八。”
  
     裕宗在潜邸,亦以士珍行八(士珍乃文忠长子,于叔伯兄弟中行八),特以小八呼之,用别其父。欧阳撰《士珍碑》:“士珍字周卿,正献公之子也。正献公行第八,世祖视犹家人,常以其行呼之。清献公行亦第八,世祖命侍裕宗东宫,裕宗知之,亦呼以行而不名。特加一小字,以别其父焉。”
  
   迨世恭人仕,成宗又以察罕八哥,呼之而不名。
  
     黄撰《士恭碑》:“忠烈公九子,正献次居八,世祖恒呼之八哥而不名。正献五子,公最幼,成宗见公,如见正献,因以察罕八哥呼之,其见亲礼如此”
  
     关系之亲密,殊与世祖称张宏范为拔都,呼高智耀为秀才,寓有激赏其勇,礼遇其才,有亲疏之不同,
  
    (二)寄以心腹:数年入侍,知之既深,遂任之亦专。故董氏子弟,中年以后,辄为诸帝寄以心腹。使之决大政,典禁军。中统二年,扨建侍卫亲军之始,文炳即首膺其选,授侍卫亲军都使挥。
  
     元撰《家传》:“二年……会立侍卫规军,上曰:亲军非文炳难任,即遥授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中堂记事》:“八月……十五日乙巳董文炳授亲卫军都指挥使,其词曰,某官性秉忠贞,才堪任使,积年事上,不违咫尺之天。今日定封,当处爪牙之地。特降虎符授亲街军都指挥使,同佥武卫军事。”
  
     至元年十四年,北圉有警,上将北狩,诏文炳曰:山南国之根本,悉以托卿,中书省枢密院,事无大小,咨卿而行。
  
   元撰《家传》:“十四年,北圉有警,上将此狩,亟诏公……。上曰……:山以南国之根本也,尽以托卿,卒有不虞,便宜处置以闻。中书省,枢密院事,事无大小,咨卿而行。”
  
     且告诫其蒙古首长曰:董某老成练事,汝父行也,事事听之。
  
   元撰《家传》:“朕心炳知之:文炳心,朕所知,故谗间不行而功立……。盖上尝诫长官曰:董文炳老成练事,汝父行也,事事听之,文炳不我负也。”
  
     文炳既卒,至元十八年,诏文忠车驾行幸,留守大都,凡内府各司,城门,禁军等,并付典守,以安根本。
  
   姚撰《文忠碑》:“十八年……受资德大大,佥枢密院事,卿如故,始不从跸,留居大都。凡宫御、城门、直舍、徼道、环卫、屯营、禁军、大府、少府、军器、尚乘等监,皆领焉。兵马司隶中书,并付公。”
  
     及卒,犹遣中使,持药投救,敕勿速殓。
  
   姚撰《文忠碑》:“将入朝,忽踣家庭,气息奄爸……。上遣中使,持蘖投救,不及遂绝,伤怛不己,犹觊其息,敕勿速殓。”
  
   至于文用,初侍潜邸,即受许重。
  
   虞撰《行状》:“世祖皇帝在潜邸,命公主文书,讲说帐中……,常见许重。”
  
   迨桑哥用事,以文用辄挫之,屡谮之于帝,请痛惩其罪。然世祖曰:董某端谨,朕所素知,汝当善视之。
  
     虞撰《行状》:“桑葛日诬谮公于上,……,请痛治其罪。上曰:彼御史职也,何罪!且董某端谨,朕所紊知,汝善视之。”
  
  
  
     至元二十四年,世祖北征,时蒙人怀贰,军中夜惊,及以士选领汉军宿卫,喜曰:朕可安枕矣!
  
   吴撰《士选碑》:“二十四年征乃颜………,公闻有诏,命先期率数骑诣军,世祖大喜谓公曰:使汝父在,朕可不自至此。军中多夜惊,丞相伯颜奏用士选宿卫。公领汉军夜置,军令肃然。世祖曰:眠得安寝矣!”
  
     成宗即位,士珍方任典膳官。虽喜愠不时,然见士珍奉膳以进,辙为改容
  
   欧阳撰《士珍碑》:“职典膳官,以公捧之,帝虽喜愠不时,见公至必为之改容。”
  
     大德六年,省臣尝议出士珍,太后闻之,亟遗中使止之。
  
   欧阳撰《士珍碑》:“大德六年,省臣议出公佥河南江北行省事,未奏,大后有闻,亟遣中使传旨中书曰:董士珍青宫旧臣,屡闻裕宗称其忠厚,其人宜置近辅,何为补外,因留拜吏部尚书。”
  
     后汉人执法阙员,仁宗谓:方今无逾董士珍者,乃除御史中丞。
  
   欧阳撰《士珍碑》:“皇庆二年,汉人中执法员阙,仁宗与台臣谋其人,既而曰……方今无以逾董士珍者,驿诏公还。”
  
     逮俊之曾孙守简人仕,时英宗初嗣,禁卫森严,独守简出入无间。
  
   黄撰《守简碑》:“英宗皇帝嗣位,禁卫周密,非元勋贵戚,不得入见,独公出入无间。”
  
   (三)尊崇倍至:入仕既久,声位日隆,故元代诸帝,每以累世勋旧,历朝重臣,眷遇之隆,汉人几无出其右者。至元十五年,文炳除佥枢密院事,会天寿节赐宴群臣,世祖命文炳坐左右丞及诸侍卫将军之上。
  
   王撰《文炳碑》:“至元十五年……八月……二十八日,天寿节赐宴,有司奏禀群臣坐次,上命公坐于总帅汪良臣,右丞吕文焕,左丞夏贵暨诸侍卫将军之上,宠异之。”
  
   文用晚年,尝授皇孙经,世祖曰:老人畏寒,时至帐中,敕近侍亲为具膳。或有赐饮,辙命无庸跪拜。
  
   阎撰《文用碑》:“世祖命公授诸皇孙经,曰:老人畏寒,须暄和。时至帐中,辄命近侍, 亲为具膳。每预宴,与蒙古钜族序齿,或赐饮御榻前,持命无拜。其眷遇之隆,汉人无出其 右者。”
  
     逮至正六年,守简扈从上京,帝解御衣以赐之,礼遇至隆。
  
   黄撰《守简碑》:“至正六年夏四月,大驾时巡上京,公扈从至幄殿,上解御衣以赐,命居大都留台。”
  
   (四)董氏无禁:李坛之变,汉军将领,并解兵柄。以史氏勋业之隆,一日解绂而去者十七人,独董氏不许,且兄弟并典军旅。
  
    揭撰《守中碑》:“天下初定,诸将并解兵柄,唯董氏不许。以佥枢密公寄天子心腹,居中者四十年。” 《元名臣事略.丞相史忠武王》:“三齐平,公首奏民兵之权,不可并居一门,行之,请自臣家始,史氏子弟即解绂而退。”
  
   虞撰《行状》:“元帅阿术奉诏取宋,召公为属,公辞曰:新制诸总兵者,其子弟匆复任兵事。今伯兄(文炳)以经略使,总兵镇山东,我不当行。帅曰:潜邸旧臣,不得引此为说。”
  
     中晚以降,汉人有挟兵之禁,唯董氏一族,悉弛其禁。
  
   黄撰《士恭碑》:“公年甫十三,从长兄清献公士珍至上前。命往返行于庭中,见气宇凝重……大奇之,自是出入禁围无间。问曾学射否?对曰:陛下统一四海,功成治定,无事于武。况汉人挟兵有禁………,未学也。上额左右曰:其父祖于国家有大勤劳………,乃命董氏之族,悉弛其禁。”

  二、风 范
  
   董氏一门通显,四世五公,其所以如此者,幼年给事宫廷,故为肇基之因,然尤要者,厥为忠勇垂训,廉正自励,与孝友传家所致。
  
   (一)忠勇垂训:世祖入滇,文炳率私士冒死追进,及抵行在,世祖大为激赏。
  
     元撰《家传》:“癸丑秋,奉宪宗命征南诏。公率义士四十六人……,后世祖军,人马道死亡,比至吐蕃,止两人能从,两人翼公徒行……,既至,世祖壮其忠,悯其劳……, 由是日亲贵用事。”
  
     准东之役,长子士元,身被十七创而卒,文炳闻之,一恸而止曰:真吾予也!
  
     王撰《文炳碑》:“淮东之役,士元陈兵扬子,夜出捣营,身受十七创而卒,公闻,一恸而止日:真吾子也!”
  
     至元十五年,西方未定,虽积劳成疾,犹请西行。
  
     王撰《文炳啤》:“以累岁南征驱驰,积劳成病……。戊寅岁夏,稍缓赴上都,以西方未定,恳请西行,上慰之曰:汉人中如卿忠孝者,不多见矣!卿且安居善调摄,八月授佥枢密院事。”
  
     迨病且革,顾谓文忠曰:“子弟但能上马,当以死报国。”
  
   王撰《文炳碑》:“语其弟文忠曰:主上恩隆厚我,恨不效死边陲,图报万一,……子弟辈,但能上马者当以死报国。”
  
     文炳十六岁,主家政,课子弟,诸弟事之若父?
  
   虞撰《行状》:“公性孝友,四时祭祖,辄思慕感怆,如将见之,事伯兄如事父,教子弟严而有礼。”
  
     故世祖驾崩,文用尝望宫墻哀恸,竟几致坠马。
  
   虞撰《行状》:“世祖皇升遐,公望宫墙哀恸,几坠马下,同列争持扶之。”
  
     后世子媳,亦能劝勇励忠,垂训子孙。
  
   王撰《士元夫人碑》:“至元三年,夫人竞以勤劬疾,既革,子守仁越千里来省,正容而谓曰:宿卫事重,何以我为………,比属纩,立诸子戒之:董氏一门,世笃忠贞,汝辈当效死报国,勿贻尔祖称羞,能然,吾目暝无憾矣!”
  
   (二)廉正自励:忠烈董俊,起自田伍,自奉俭朴,尝诫其诸子曰:廉慎不败。贪墨坏官者,非吾子。
  
   黄撰《守简碑》:“忠烈家庭之训曰:汝等当思廉慎不欺,以报国家,或以贪墨败官,则非吾子孙,死亦不得从葬先兆,宜慎识之。”
  
   李撰《董俊碑》:“军中金帛,慎委未尝妄取一发,屡诫诸子曰:吾本农家,因时变粗立门户,汝等当勤苦自食其力,毋贪非分以咎也。”
  
   故文炳卒时,廪无粟,库无财,吴文正澄许为真古之大丈夫也。
  
   吴撰《士选碑》:“比其(按:文炳)终,虞无粟,库无余财,呜呼!真古所谓大丈夫也!”
  
     文忠卒时,除图书外,别无积蓄。
  
   姚撰《文忠碑》:“知公图书外,无他积蓄,赙钱千万。”
  
     文用退休南返,亦贫卖居室,以偿所贷。
  
   吴撰《文用碑》:“时台臣有送公出境者,比还,同僚迓其来之迟,则具言公居廉,贫卖居室,以偿其称贷而去。”
  
     逮士珍卒时,竟贫下能葬,赖赙钞赐驿,方得首邱故里。
  
   欧阳撰《士珍碑》:“延佑元年……薨……家贫不能葬,上闻而悼之,赐钞两万五千缗,给驿马送其枢南还。”
  
     余若士选、守简等,无不以清廉正直著称于世。
  
   吴撰《士选碑》:“会御史中丞不忽木卒,朝议难其继,时相有所举用,成宗曰,廉洁公正,谁能出董士选之右,惟此人特授资德大夫御史中丞,领侍仪司事。
  
   虞撰《讲毕奏持加善城董氏封赠表》:“其孙故陕西平章士选,世笃忠贞,孤介刚毅,编历台省,号称正人。”
  
   黄撰《守简碑》:“居官以清白著闻,家无余赀,仅蓄书数万卷。”
  
     语云:廉者刚正,故董氏累世,向称敢言。至元元年,文用除西夏中兴行省郎中,以只必铁木儿纵属侵暴,省僚束手,独文用辄坐幕痛折其属。
  
     虞撰《行状》:“只必铁木儿者镇西方,其下纵横……不可会计,省臣不能支,公坐幕府,鲰面折以国法。其徒积忿潜公,贵人怒……,公曰,我汉人,生死不足计……,即公谢之。”
  
     《孙都思氏世勳之碑》:“大宗皇帝时,命太子一、端镇河西……,太子生子曰只必铁木尔王。”
  
     及卢世荣、桑哥用事,群臣箝口,亦唯文用,面折廷争不少挫。
  
   虞撰《行状》:“世荣……尝谓人曰:我不知何事忤董尚书,每折我不遗余力。”
  
    吴撰《文用碑》:“桑哥擅威权聚敛,虽台臣莫敢谁何?公为中丞……,与廷辩不少挫。”
  
     故《虞文靖集》尝于所撰文用《行状》中,誉之谓:
  
   “平居闻朝政有一未善,辄终夜不寐,依壁饮恨不置曰:祖宗艰难成立之天下,岂可使贼臣坏之,故每与朝议,即奋言不顾危祸,以片言折权奸,定国是者,不可胜计,朝廷赖之。”
  
     逮士珍任御史中丞,尝与仁宗论事忤旨,慨然进言曰:“生死至微,独不愿君有过举,国有阙政,直言无讳之瞻识,即仁宗亦大为动容。”
  
   欧阳撰《士珍碑》:“仁宗辄叹曰:董中丞直人也。尝一日论榻前,不合旨意,进曰:臣等死生至微,国家政事得失至重,若顾其至微,使君有过举,国有阙政,生何面目立于朝乎?”
  
     后士恭平章陕西,行省丞相阿剌罕,辱漫同僚,亦尝叱左右去其肩舆,斥为不敬殊甚!
  
   黄撰《士恭碑》:《太师阿剌罕,以丞相行省陕西,尝有旨命之迎接,便服不拜。俄一日诏下,扁舆登堂北面而坐。众皆恶其无礼,无敢以为言者,公厉声曰:天子怜公以足疾,赐坐便服不拜,今坐于堂上,使众官具公服,罗拜堂下,不敬殊甚!叱左右去其肩舆。
  
   (三)孝友传家:董氏孝友传家,一门敬让。售山之役,士表请战,文炳曰:吾弟仅汝一息,吾下忍也。
  
   元撰《家传》:“世杰等陈巨舰万艘,碇于焦山下江中,劲卒前左,公身犯前左,载士选别船,而弟子士表请从,公顾曰:吾弟仅汝一息,脱吾与士选不返,士元、士秀,犹足杀贼,吾不汝忍也!”
  
     及文直病卒,哀恸曰:家事一委是弟,劳苦数十年,今永负之矣。
  
   元撰《文直碑》:“昔者君之哀闻于忠献,忠献方留镇宋都,哭之恸,左右曰:奈国事何?收泪曰:身及诸弟子,出理皇家,委百口是弟,弟劳苦数十年,吾无内顾,今而后永负之矣,复大哭。”
  
   迨文用致仕,诏荫其子,乃请曰:忠烈死国,末蒙旌异,乞易封其父,世有忠孝两全之誉。
  
   吴撰《文用碑》:“其父忠勇死国,未蒙旌异,令请以荫其子者,易封其父,岂非忠孝两全之人!”
  
   至若叔侄兄弟,以官相让,犹累见不鲜。
  
   新元史《文蔚传》:“宪宗四年……,文炳以文蔚公勤,可委以事,解所佩符让之,帝嘉之,授藁城等处行军千户,镇邓州。”
  
     吴撰《士选碑》:“十六年,立前卫亲军进昭勇大将军,充都指挥使……。二十三年,佥湖广行枢密院事,移疾去官,以指挥使让其弟士秀。”
  
     揭撰《守中碑》:“父之泽,则以让其弟。大父之泽,则以让其叔父。”
  
     故李文正冶,论董氏家风,尝誉之曰:一门敬让,风动四表。
  
   李撰《董俊碑》:“当河南散破时,公闻先生者,文行高完,请归教其子孙。董氏家法,皆有素,重获善诱,是以一门敬让,风动四表。”
  
     欧阳文元,更赞之谓:身教之正,家法之严,举世无两。
  
   欧阳撰《士珍碑》:“董氏身教之正,家法之严,在汉人中为第一。”
  
     至阎文康复,元文敏明善,《虞文靖集》尤推崇倍至,认为清忠纯孝,光耀天下。
  
     阎撰《文用碑》:“世祖皇帝,尧日御天……,有若王文康公鹗,许文正公衡,张忠宣公文谦,风高懿范,无愧千古。若夫忠孝传家,风节矫矫颉顽,数公之后者,资德董公其人也。”
  
     元撰《文直碑》:“夫一门四世,若将若相,光辅累朝,清忠纯孝,照耀天下,世之谈者,必首董氏。”虞撰:《讲毕奏特加藁城董氏封赠表》:“窃照真定史氏,保定张氏,功业相望,而董氏清忠过之。”   三、战 绩
  
     董氏四世为将,而三代皆披坚执锐,战功彪炳,其中尤以文炳为最。除扈从世祖定滇之役,仅具勤劳外,后南征北讨,几无役不与。故王文定惮尝于《祭左丞董公文》中,评之曰:“公………奋父祖之余烈,策冠邓之高勋,其志虑良实。又济以武惠恻隐之仁,谦以接物,勇见大敌……。至于肃齐家范,友于弟昆,忠结主知,德庇生民,功愈大而心转小,宠既厚而忧益殷,无私蓄为子孙之计,不树党收门墙之恩。”
  
     袁文清桷亦于《平章政事董某封赠三代制》中誉之谓:“父文炳……,赤脚从军,绝食望翠华之幸。刑轻典以安反侧,释降人以靖流离。白日挥戈,睨睨益张其翼。长风破浪,蒙二竟捣其心腹。命在余民,市不易肆。麦禾以陋郑人之过,收图书以成萧相之功。岭嘴峤宣威,南人不复反矣!”
  
     (一)樊城之役:宪宗七年,大军攻樊城,以南据江汉,北濒樊湖,卒不得渡,文蔚尝以智勇拔其外城,论功居最。
  
     《新元史》本传:“七年从大军攻樊城………,不得渡:文蔚夜率所部,于湖水狭处,伐木为桥,至晓,师毕过,城人惊之,后……夺其外城,论功居最。”
  
     (二)钓鱼山之战:九年,宪宗亲征人蜀,钓鱼山之战,尤为急烈。文蔚、士元,并与是役。且士元尝率所部先登,宪宗壮之。
  
     《元史.文蔚传》:“己未,宪宗伐宋,入川蜀:文蔚奉诏将邓选兵西上。由褒斜历剑阁、剑阎诸州,平地不能守:宋人置州事于山上,师行经大获、云顶、长宁、苦竹诸隘,苦战而前,至钓鱼山,崖壁巉峭,惟一经可登:宋将持险阻,未即降,帝命攻之,文蔚督邓州军,挟云梯,冒飞石,履崎岖以登,直抵其寨,苦战,士兵被伤乃还,帝亲见之,加以赏赉。”
  
     《新元史.士元传》:“宪宗征蜀,士元年二十三,从叔父文蔚率邓州军西行,次钓鱼山:宋人坚壁拒守,士元请代文蔚攻之,以所部锐卒先登力战,以他军不继而还,宪宗壮之。”
  
     (三)羊逻渡之战:宪宗九年,世祖受命攻鄂,薄羊逻渡,时宋军筑堡于岸,列舰江中,声威甚壮。文炳率弟文用、文忠请曰:乞统死士先济,以夺宋魄。于是鼓楫奋攻,三战俱捷,大军遂围鄂州。
  
   虞撰《行状》:“己未世祖………取宋,公发沿边蒙古漠人诸军,理军需。将攻鄂州……,忠献公请曰:宋恃江为险,兵力厚,法当先之,夺其气,臣请先,公与正献公固请偕行……,乃率敢死士数十百人,鼓掉疚呼奋进……:宋军来赴战,三合三败之。”
  
   元撰《家传》:“上命世祖伐宋……,师次羊逻渡:宋之要害也。筑堡於岸,陈船江中,军 容其盛,公请于世祖曰:长江天险,宋所恃以为国,势必死守,不夺之气不可,臣请尝之。与敢死士数十百人当前,率弟文用、文忠,载艨冲鼓棹痰趋……,宋师大败。”
  
   《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六(黄冈镇):“阳逻镇,府西一百二十里,与江夏分界……。开庆六年,忽必烈渡淮,得沿江制置司榜文云:闻此兵议取黄陂,民船系筏,由阳逻堡会于鄂州。忽必烈喜,遂如其言。”
  
   (四)平李璮之役:中统三年,李璮以济南叛,文炳、文用、文蔚,并与是役。且文炳尝招降璮之爱将田某,遂致速竟其功。
  
   虞撰《行状》:“三年,山东守臣李璮叛据济南,从元帅库库岱,统兵伐之、五月而克其城,山东平。”
  
   元撰《家传》:“三年,山东守将李坛反,据济南。坛剧贼,善用兵,会诸军围之,璮不得遁,久之,贼势日屻,公曰:穷寇可以计擒,乃抵城下,呼璮将田都帅者曰:反者璮耳,余来即吾人,毋昧取死诛也。田缒城降。田,璮爱将,既降,众乱,遂擒璮。”
  
     《新元史.文蔚传》:“三年,李璮反,据济南:又蔚以所部,围其南面。”
  
   (五)正阳之战:至元九年,文炳行院淮西,夹淮筑两正阳城,以遏宋师。十年,宋将夏贵帅舟师十万,环城急攻,会霖雨淮涨,舟师薄城,文炳虽创甚,仍饮痛督师,由次子士选出城,擒宋将,挫其师,由是夏贵不敢复出。
  
     吴撰《士选碑》:“至元九年,忠献筑两城于正阳,以遏宋兵,十年:宋将来争,霖雨淮涨,舟师薄城,忠献与战,矢贯左腋,创甚不能弓,城几危,公年甫二十一,代父临阵,获宋一将,敌迟,城遂完。”
  
     《读史方舆纪要.寿州正阳镇》:“在州西六十里,淮水出颖、寿之间,夹淮有东西正阳镇……,至元九年,董文炳筑城于正阳,以遏宋师。”
  
     (六)焦山之战:伯颜征宋,焦山之役,尽覆其淮东诸军,使临安门户洞开,赵宋因以请降。文炳、士选、士表并与焉,且论功居首。
  
     元撰《家传》:“世杰等陈大舰万艘,碇焦山下江中,劲卒前左,公身犯前左……。乘轮船,建大将旗鼓,翼二子船,大呼突阵,诸将继之……。公亦殊死战……,自寅至午,宋师大败,世杰走,公追及夹滩,士杰收溃卒复战,又破之。世杰走海,公舰小,不可海,夜乃还,俘甲士万余人。”
  
     元撰《文直碑》:“子男士表,从忠献下江南,有战功,其最者:宋将张世杰陈大军焦山下,致死于我,忠献为元帅,将战,分而请先,忠献闵其无兄弟,不许,固请乃许,父子大捷,策勋累迁邓州新车万户。”
  
     《读史方舆纪要.镇江府焦山》:“府东九里江中,与金山并峙,相去十五里……。德佑初,张世杰与刘师勇等,舟师次焦山,碇江中流:元阿术登石公山望之,曰:可烧而走也,遂前战,世杰败走圌(chuí)山。”
  
   《平宋录》:“阿术……命伉健善壳者千人,载以巨舰,分两翼两射,阿术居中分击,继以火矢,灼其篷樯,窘无所出。董文炳亦以军直扣焦山之麓,交战自寅至午,宋人力不能支,遂溃,欲返,又不能起碇,士卒投江者数万,得船七百余艘,俘兵万余,自是淮东兵不敢复出。”
  
   (七)定闽之役:至元十三年五月,陈宜中等,立宋宗室呈于福州,六月诏李恒救邵武,九月文炳会江西兵征罡,以军纪严整,漳泉建宁诸郡,望风欵服,闽事遂定。
  
   《平宋录》:“十三年……五月一日,文天样、世杰、宜中等:王罡於福州……,于是,闽中又变为罡用。罡发兵五万,取邵式诸城,六月……李恒救邵武……,九月江西兵与东省阿刺罕,董文炳会征罡。”
  
   元撰《家传》:“闽中尚为宋守,敉公进兵,所过禁士马无故履践田禾……,是以南人不忍以兵乡公,次台州,世杰遁……,漳泉建宁邵武锗郡,皆送欺来。”
  
   (八)招降张暄、蒲寿庚:张蒲二人,于元代贡献颇大。盖张暄创海运,后仰给江南,岁输万石,危素海运志,曾评“民无挽输之劳,国有储蓄之富,岂非一代良法欤!”蒲寿庚于宋,专舶之利三十年,入元后,对元代南洋贸易与远征日本,皆贡献非鲜。
  
     王撰《文炳碑》:“次子士选招降海寇张暄,获巨舰五百搜。”
  
     《新元史.张喧传》:“二十二年,创行海运,从(朱)清,(张)喧之议也。” 
  
     王撰《文用碑》:“十四年正月,有旨召公赴阙,三月至上都,陛见日,上慰劳甚厚。初,公至泉州时,太守蒲寿庚者来降,寿庚回纥人,以海舶为业,家资累钜万计,南海蛮夷诸国,莫不畏服,闻张世杰出海上,寿庚颅率本家丁壮,镇守东南,必可无虞,公以其人可用,解身所佩金虎符,以畀之,左右以为不可,公不答,至是奏闻,因谢卓擅之罪。” (罗香林教授著《蒲寿庚传.极精博》。)
  
     故伯颜与吴文正澄,谕董氏战功,皆许为平宋之役,功称第一。
  
   王撰《文炳碑》:“丞相至京,陛见曰:臣受命平江南,其招怀抚定之功,无出董文炳之右,镇宋之事,臣以委之矣。”
  
     吴撰《文用碑》:“忠烈起自田亩,为国竭忠而死,有八子,其元子文炳,以左丞从伯颜丞相平江南,功第—。”
  
     李槃、王磐尤颂扬倍至,认为一门忠孝,万古芳香。
  
   李撰《左丞董文炳赠谧制》:“山路间关,谒戌辂趋于六绍,风涛汹涌,扈龙舟渡于三江。迨于嗣服之年,委以车征之任,截波淮浦,至于海邦,招降两浙之新民,抚定七闽之故地。大小数百战,奋不顾身,勤劳三十年,厥有成绩。往者睢阳城下,父己殁于兵锋,比来扬州桥边,男复终于王事。一门忠孝,万古芳香.。”
  
     王撰《文炳碑》:“自年三十七,从诏之后,国家每有戎事,南北东西,无不与行。其摧坚制胜,陷阵先登之功,盖不可胜数。虽功业日盛,名位日隆,身都将相,名勳华夸,。然其遇强敌坚阵,如正阳之战,羊逻渡之战,焦山之战,未尝不亲临阵,身当矢石也。”   四、事功
  
    董氏勋业,较战功彪炳,尤有可述者,厥为战时督师,禁杀掠,纵降俘。平时临政,决大计,斥聚敛。
  
     (一)全活民命:董俊入元之处,深冀间,有以妖言惑众者,有司捕繋,株连千家,拟以门诛。公白主者,……获全者数万人。
  
     李撰《董俊碑》:“深冀间,有以妖言惑众,图谋不轨者,有司繋捕千家,将尽坑之。俊请于主事,但诛首恶,得获保全者,数万人。”
  
     逮其南下攻汴围金,他将利其子女是取,公曰:人降而夺之孥,仁者不为,众议不取。南征时,人多归公为姓,既全其家,归悉纵为民。邻境人有被掠者,亦予直赎还其属……,人以乐为之用,大小百战,战辄克之。”
  
     中统三年,执叛将李璮于济南,主帅拟尽诛其涟浙两军,文炳谏之,万余人得获全活。
  
   王撰《文炳碑》:“璮有涟浙两军,练习战阵,平时所恃以取胜者。城既下:土将传令,分配诸翼,阴使除之。公……曰:往者师出云南,大将妄杀一人,上震怒,责让者四,况此等皆李璮驱迫不得已者乎?帅曰:公何不早言,遂释之,得活者万余人。”
  
   元撰《家传》:“胜兵有涟浙两军,可两万余人,勇而善战,主将怒其与贼,配诸军,阴杀之,公当杀两千许人,公白主师……,从之。”
  
     及焦山之役,俘宋甲士万余人,悉纵之为民。十月入临安,所过民不知兵。但有所俘,辄放还故里。
  
   元撰《家传》:“俘宋甲士万余人,悉纵不杀。获战舰七百艘:宋力自此穷矣!冬十月,王师分三道而左,公由江并海趋临安,所过民不知兵。凡所获生口,悉纵遣之,无敢匿者。”
  
     南下入闽,更严禁抄掠,军纪之严,士马竞无敢践民田禾。复下令:敢不纵所俘者,军法从事,于是闽境望风款服。
  
   元撰《家传》:“闽中尚为宋守,敕公进兵,所过禁士马无故屐践田麦……,次台州,世杰遁,诸将先俘州民,公下令……,敢有不纵所俘者,以军法论,得免者凡数万。薄温州,温州未下,令曰:毋取子女,毋取民有……,诸郡皆送款来……,闽人感公德最深,至今庙而祀之。” 
  
     迨士选右丞江西,狂民为乱,得其所藉乡兵姓名十余万,悉焚之,以安反侧。民皆释然曰:天遣公活我!
  
   吴撰《士选碑》:“成宗嗣位,授江西行省右丞,赣属县有狂民为乱,公住平之,得所藉乡兵,姓名十余万,公曰:此盖脇从良民,焚其藉。贼巢近地之民,阻山为砦以自保,公屏众单骑登山,遣人谕之曰:知尔良民……。民皆释然,执壶酒拜迎曰:天遣公活我!”
  
     故揭文安誉之曰:董氏一门,身历百战,未尝妄杀一人。
  
   揭撰《守中碑》:“董氏之先,南征兆伐,未尝妄杀一人,妄施一政。”
  
     世祖亦奖谓上选曰:彬不杀降,较之汝父,末足为多,必欲尽书,竹帛有几也!
  
   吴撰《士选碑》:“陛辞日,问公曰:读曹彬传乎?对曰:尝读。世祖曰:彬只是不杀降一事,汝父之功,过于彬,汝效汝父足矣。汝父清苦自励,平宋不戮一人,至今民感其恩。今命汝,江南之民,见汝犹见汝父,汝其悉心苏凋瘵之民,以称朕意。“
  
   元撰《家传》:“曹彬不杀降一事,较之而父,未足为多,必欲尽书而文,竹帛有几也!”
  
     元文敏明善尤颂扬无似,认为董氏父子,全活民命,无虑数十万人。
  
   元撰《家传》:“赞曰:或曰,三世为将必败,其后受其不祥。董氏贵颠四世,子孙数十百人。或曰,活千人者必有后。龙虎公、忠献公为大将,不妄杀,滨死而生之者,无虑数十万人,其诸以是为德与!董其未艾哉!”
  
   (二)荐贤恤民:董氏政绩,以文用最著。初侍世祖,潜邸汉人尚少,故礼迎王磐诸人,文用固亲任其劳,即推荐之始,或将与焉?
  
   虞撰《行状》:“使为使,召遗老于四方,而太师窦公默,左丞姚公枢,鹤鸣李公俊民,敬斋李公冶,玉峰魏公璠偕至,于是王府得人为盛。”
  
     九年,世祖南征,将围鄂州,会宪宗崩于钓鱼山,独以大统虚悬,建议班师,后日世祖每对朝臣,辄誉之谓先识:
  
   阎撰《文用碑》:“申令诸军,旦日毕渡,会宪宗崩,咸请乘胜进取,独建议班师归,定国是。以为他日,南土可以传檄而定,世祖然其议。其后宋既平定,每对朝臣,加奖公之先识。”
  
     至元二十年,权臣摧抑司宪,文用曰:不可!今司宪仅在,纲纪犹不振,一旦摧抑,则创民无所赴诉,欲风采苶然,实无复可望矣!
  
   虞撰《行状》:“二十年,江淮臣省……建议行台隶行省,状上集议,公议曰:不可!御史台譬之卧虎,虽未噬人,人犹畏其为虎也。今司宪仅在,纲纪犹不振,一旦摧抑之,则风采苶然,无可复望者矣!又谓曰:御史台所救政事之不及,丞相当助之,不当抑之也。御史台不得行,创民无所赴诉。而政日乱,将不止台事不行也。”
  
     迨聚饮之臣,卢世荣、桑哥用事,权倾中外,虽台臣亦不敢言,唯文用本恤民之义,面拆廷争不少挫。丞相安童尝誉之曰:以一言折话聚敛之臣而厚邦本,仁人之言,其利溥哉!
  
     虞撰《行状》:“卢世荣……建议曰:我立法治财,视常岁倍增,而民不扰也。诏下会议,人无敢言者,公阳问曰:此钱取诸右丞家耶?将取之民……?牧单者岁尝两剪其毛,今牧人日剪其毛而献之,则主者固悦其得毛之多矣!然而羊无以避寒暑,即死且尽,毛又可得哉?民财亦有限,取之以时,犹惧其伤残也。今尽刻剥无遗毳,犹有百姓乎?世荣不能对。丞相安图公谓坐中诸君曰:董尚书真不虚食俸禄者。议者出,皆谢公曰:公以一言折聚敛之臣而厚邦本,仁人之言,其利溥哉!”
  
     及任御史中丞,复荐王惮等十余人为按察使,徐琰等为行台中丞,时号极选。
  
   虞撰《行状》:“二十五年,拜御史中丞,公曰:中丞不当理细务,吾当先举按察使,仍举胡公祗通、王公恽、雷公膺、荆幼纪、许揖、孔从道等十余人。又举徐公琰,魏公初,为行台中丞,当时以为极选。”
  
     他如文炳议收亡宋图书、文忠正法平刑,均功在国家生民。
  
   元撰《家传》:“时翰林直学士李槃,奉诏招致宋士,至临安,公谓之曰:国可灭,史不可没……,其太史记,具在馆,且悉收入,以备典礼,乃得宋史及诸注记。”
  
   姚撰《文忠碑》:“时患多盗,敕苟犯,皆杀无赦……,公乃言:今杀于货,与窃取一钱直,上钧死,一断不属,惜黩莫甚……,敕革之。”
  
     故世祖尝评文忠曰:竭诚许国,董某其人。
  
   姚撰《文忠碑》:“上尝语皇太子曰:竭诚许国,能于大事,多所建明者,惟董文忠为然。”
  
     至后世子孙,士珍参政中书,号称大治,蔼然有中统之风。
  
   欧阳撰《士珍碑》:“七年诏拜中书参知政事,与右丞相答刺罕,右丞尚文等,同心佐理机务,大治,蔼然有中统之风焉!”
  
     士选、守简亦并有恤民之政。
  
     吴撰《士选碑》:“复主行泉府司……,公曰:国家竭中原之力以平宋,不得不取赏于南方。然新附之地,人心惊疑……,犹恐失民心。民心一失,收之甚难,得财之利轻,失民心之害重……。世祖瞿然日:走言是也!”
  
     黄撰《守简碑》:“广西猺人窃发不时,官军莫能制,徒徒侵暴居民。湖湘间,尤田於飞刍挽粟。公劫罢其总兵官左丞,诸军肃然用命,其地慈平。”“拜中书左丞……,以畿甸之民阻饥……,划御灾之策,至忘寝食,形容为之桔稿。” 五、世 系
  
   董俊曾祖徽,祖哲,父昕。子九人,以次曰文炳、文蔚、文用、文直、文毅、文振、文进、文忠、文义。文振、文义早卒,文毅、文进,後世不详。
  
   李撰《董俊碑》:“公讳俊……,曾祖徽,祖哲,父昕,皆不仕……。夫人五,李氏、王氏、张氏、王氏、杜氏。子九人,长丈炳,河南等路副统军使,佩金虎符。次文蔚,武卫军万户,佩金符。次文直,藁城令。次文毅,邓州行军千军。文振早卒,次文进,次文忠,符宝郎,次文义早逝。”
  
     文炳三子,以次曰士元、士选、士秀。养子一,曰士龙。
  
   元撰《家传》:“子士元,刚不下人以气,为武节将军,侍卫亲军千户……,战于扬州,被十七创而卒。士选今为资政大夫,御史中丞、领侍仪司事。士秀……侍裕宗柬宫……,终明威将军、前卫亲军都指挥使,佩金虎符。”
  
     《元文类.故宋勇胜军统制官詹侯墓表》:“侯之妻子在军中,俱北徙,子生始四岁,时世祖以亲王总兵柄河此,董忠献公从世祖,具佑侯在蜀力战降状,命公曰:佳文必生佳儿,汝其善护视,公鞠养同己子,名之曰士龙。”
  
     士元四子,长早卒,次日守仁、守礼、守谦。
  
   王撰《士元夫人碑》:“生子男四人,长早世,次即守仁、守礼、守谦。”
  
     士选七子,日守恕、守愚、守愿、守悫、守中、守思、守惠。孙九人,曰监、缪(金字旁)、钦,余皆幼。
  
     士秀无出,以守惠为后。
  
   吴撰《士选碑》:“子男七,守恕、怀远大将军、前卫亲军都指挥使。守愚先卒,守愿、守悫,守中,大夫、太常礼仪院判官。守思,奉训大夫、保定路遂州知州。守惠,命为弟士秀后……。孙男九,监,缪,钦,其六幼。”
  
   文用八子,以次曰士贞,士亨、士楷、士英、士昌、士恒、士廉、士方,孙男守约等十六人,曾孙七人皆幼。文蔚无出,以士享为后,又早卒。
  
     吴撰《文用碑》:“子男八,长士贞,次士亨,后仲兄右卫君,官至昭勇大将军、佩金符、侍卫亲军副都指挥史,旱卒。三士楷,四士荚,五士昌,六士恒,初以特旨授承务郎、真定路总管舟判官……,今授中大夫、南康路总管。七士廉,国子助教、翰林编修,季士方。女四……,孙男十七,守约知亳州事,守口右都卫副指挥使……,曾孙男七。”
  
     文直子士表,孙守义,曾孙钧、钊。
  
     文忠五子,以次曰士珍、土良、士恭、士能、士信。士信早卒,士能未仕。唯士恭据黄撰碑谓仍文忠幼子,未知孰是?
  
     姚撰《文忠碑》:“男五人,士珍资政大夫、御史中丞,士良同知开州,士恭正议大夫,典瑞太监,士信蚤卒,士能未仕……。”
  
     黄撰《士恭碑》:“正献五子,公最幼。”
  
     士珍三子,曰守中,守庸,守简。
  
    揭撰《守中碑》:“公讳守中……大父……讳文忠,父……讳士珍……终制二年,以弟守庸为御史,舍浙柬……。”
  
    黄撰《守简碑》:“……守简……祖讳文忠……考讳士珍……年甫弱冠,入备宿卫。”
  
     守中四子,曰鎋、钥、锫、遂(左加金字旁)。
  
   黄撰《守中碑》:“公夫人名翰林承旨王文康公鹗之孙……。生三男子,一女。子男廿(‘廿’下添‘二’)、锫、钥也。姬子女各一人,男燧,竺由武备库使,五迁而俭群玉内司事。”
  
     守简二子,曰镕、铠。
  
   黄撰《守简碑》:“子男二人,长钺、内供奉,见谓能称其家,不幸前卒,次即铠。”
  
     士恭二子,日守让、守训。守让二子,曰錞、鍷。
  
   黄撰《士恭碑》:“娶张氏,增大傅忠宣公文谦之女……。子男二人,长守让、大中大夫东昌路总管。次守训××大夫中书工部司程……。孙男二人,錞、鍷。” 
  
     士良、士能、守简、守训后人均不详。且据姚撰《文忠碑》,文忠孙男七人,长守中,以次曰守庸、守恪、守逊、守简、守常、守让,无守训。且守恪、守常、守逊,不知孰出。
  
   姚撰《文忠碑》:“孙男七人,长守中,内供奉。次守庸,利用监资用提点。次守恪,内供奉。守逊、守简、守常、守让。”
  
百度推广2400元,02161473017 小代 nike詹母斯2代篮球鞋有可能卖79元吗 元一时代广场购物中心的主题理念 第六代导演张元的生日是1963年几月几号? 第四代50元人民币纸币图是什么样的? 第四代的QQ宠物1.5元贵了吗 元某的第6代孙对元某的著作是否享有著作权 有没有2000元以下代摄像头蓝牙MP3游戏多点的手机? 魔兽代练!8天60级。点卡自己解决~价格400元! 64位刀片服务器(第五代网游服务器),4800元每年,送千M硬防 我在淘宝网上看麦迪5代蓝球鞋才178元,是不是真的啊? 建筑业代开30000元税票需交多少税款,税率又是多少 一条256的金世顿ddr2代内存100元值得买么? 请问元末大将察罕帖木儿是成吉思汗四弟铁木哥斡赤斤的直系后代么?是多少代子孙? 合肥元一时代广场的华联超市员工的月工资是多少??? 合肥元一时代广场的华联超市员工的月工资是多少??? 我需要900元左右的手机,代mp3功能,能摄像,请帮忙推荐一款 我的月工资收入是3500元,而公积金加单位补给有1856元,进行公积金贷款18万元,请问我最少能代多少年? 傅氏我知道我是25代 丝路传说代练,2星期之内帮我升到35级,给100元人民币,宜昌交易 第六代导演张元的生日是1963年10月多少号?具体几号? 请问,如果存入银行60万元,五年期,那么连本代利一共是多少?请给个计算公式。 如果我从银行代6万元买房,一个月还1千需要还多长时间 我代朋友问:她单位丢了一张上万元的税票,问现在该怎么办.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