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桑拿会所 老司机:俄美舰舰导弹大比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29:22
舰舰导弹是一种主要用于攻击敌方水面舰艇的反舰导弹。目前世界上舰舰导弹的佼佼者非俄美两国莫属。特别是俄罗斯的舰舰导弹型号多,种类齐全,性能更为先进,代表性产品有SS-N-12、 SS-N-19、SS-N-21、SS-N-22、SS-N-25、SS-N-27等。这些导弹在飞行速度、射程、战斗部威力、掠海飞行攻击高度等方面都非常先进,其中部分导弹代表了当今舰舰导弹的发展方向。而美国的舰舰导弹虽然型号不多,但作战性能却有其独到之处。下面我们把美俄两国的舰舰导弹做一简单对比。
俄罗斯海军的舰舰导弹
SS-N-12和SS-N-19导弹
SS-N-12导弹装载在光荣级巡洋舰和EⅡ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上。SS-N-19导弹主要装载在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以及奥斯卡Ⅰ和Ⅱ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上。这两型导弹的射程均在500千米左右,飞行速度达2.5马赫,战斗部装药1000千克。SS-N-12的巡航高度距海平面300米,于20世纪70年代初服役。SS-N-19的巡航高度距海平面70米,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服役。两型导弹的主要任务都是攻击美国海军的航母编队,特别是作为航母编队核心的航空母舰。
图片附件: [SS-N-12导弹]1.jpg (2006-7-1 10:50, 16.58 K)

SS-N-12反舰导弹(24枚)位于二甲舰首中部,由二甲至九甲,跨7层深度达20多米的反舰导弹库中,与24枚鱼雷同库存放,用于打击航空母舰和大型水面舰艇及舰队。SS-N-12反舰导弹是当年"基辅"号最大、最具杀伤性的战略武器,所以用来储存它的这个弹药库也成为"基辅"号防护最为严密的地方。整个弹库有双层装甲保护,光是建造这些装甲在当年就用去了2000多吨的钢材。同时,一旦出现火情隐患,该弹库还可以在1分钟之内注满水,防止火灾引起爆炸,可谓万无一失。弹库底部展示有1枚SS-N-12反舰导弹。当你站在反舰导弹库的天桥上,胆子小点的游客可能会有“恐高”反应,但在这个天桥上,你既可以感受到"基辅"号航空母舰的深度,又可以一睹前苏联王牌武器SS-N-12反舰导弹的风采。难得的一种惊险体验。
图片附件: [SS-N-12导弹]2.jpg (2006-7-1 10:50, 52.08 K)

图片附件: [SS-N-12导弹]3.jpg (2006-7-1 10:50, 46.29 K)

“花岗岩”(SS-N-19) 舰舰导弹是前苏联1979年服役的SS-N-19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改进型,既可从水面舰艇发射,也可以从潜艇发射,射程达500公里。高空飞行速度为2.5马赫,末端飞行速度高达3.5马赫。该弹攻击模式独特,能以高、低两种弹道攻击目标,可单枚发射,也可多枚齐射。在一次发射的多枚导弹中,有1枚充当“指挥弹”在2.5万米高空飞行,可把目标资料通过弹间资料链传输给低空飞行的其他导弹,以保持低空导弹的隐蔽性。一旦“指挥弹”被击落,马上有另一枚导弹升高负责继续“指挥”。待进入敌方视界后,弹群散开,各自开启导引头进行末端攻击。自研制以来,“花岗岩”导弹的具体情况一直受到俄罗斯的严格保密,在俄军事力量日渐衰落的今天,它是俄罗斯海军进行海上攻击、保持海洋优势的“撒手锏”。直到俄海军“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参加北方舰队演习时出事沉没,其装载的“花岗岩”反舰导弹才不得不揭开神秘的面纱。
SS-N-19是前苏联第三代反舰导弹,采用火箭冲压发动机推进的大型超声速反舰导弹。SS-N-19的全长10.5米,重量6.98吨,可从垂直发射器发射,最大射程为500-550公里,最高飞行速度1.6马赫,可装备500kT当量核战斗部或750公斤高爆战斗部。SS-N-19采用惯性/指令修正/主动雷达制导,进行超视距攻击可利用卫星或舰载的Ka-25直升机的数据链进行中继制导。
在当时SS-N-19非常先进,在发射之后不用舰艇控制。在多枚“波纹-发射”饱和攻击模式中,首枚引导导弹依照一条高飞行轨迹率先飞向作战目标,而其它后继导弹则灵活的采用低高度飞行轨迹来增加隐蔽性。如果引导导弹被拦截,那其它的导弹自动地担任引导角色。
从SS-N-19“花岗岩”的作战样式谈开去(2002-04-11舰船论坛)网友:Sky_Walker
“SS-N-19‘花岗岩’超音速反舰导弹由苏联切罗米设计局在七十年代研制,以主动雷达 + 红外定位制导,2.5马赫掠海巡航,可以携带核战斗部或常规战斗部。
“苏联用‘花岗岩’作战时有数套发射方案,典型的一种是:数枚间隔发射,一枚引领弹在高轨道飞行以便更好地捕获目标,其余导弹在低轨道隐蔽跟随,在整个巡航过程里,参战导弹共享射击诸元,这些导弹会不断自行修正飞行轨道。如果引领弹被摧毁,跟随弹马上跟进成为引领弹,直至攻击完成。这种接力式攻击虽没有经过实战检验,但前苏联在打靶试验时还从未有过失败。为摆脱各种电子干扰,舰船在发射‘花岗岩’后干脆不再对其实行控制,而是让其自身系统独立工作(引者注:有说法是用海洋监视卫星或者直升机进行中继制导)。前苏联的各种试验表明,在550公里甚至更大范围内,不论有何人为和自然干扰,‘花岗岩’基本是指哪打哪。‘花岗岩’是在SS-N-12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SS-N-12身上的一切问题在它身上均已得到解决。”
这些情况,资深一点的网友大概也都耳熟能详了。但是,大家未必能完全意识到它真正的意义。实际上,SS-N-19是美国海军一直以来最大的噩梦,是那种可以独自改变一场战争结局的武器。
图片附件: [SS-N-19导弹]2.jpg (2006-7-1 11:02, 53.71 K)

SS-N-19的常规战斗部是以命中一发能够使一艘大型舰艇丧失战斗力配置装药量的。以这样大的飞行速度(接近一般加农炮弹),使用半穿甲机制(穿过舰体,延时在内部爆炸)的战斗部,对于现代没有装甲防护的航母和巡洋舰来说完全是致命的,即使仅仅是撞击力就可能造成丧失战斗力。现代舰载防空导弹系统如美国的“标准-宙斯盾”,对掠海飞行导弹(既便不是超音速导弹)的防御范围要受到制导雷达作用范围的限制,由于地球曲率和海面杂波的原因,难以超过几十公里的数量级。我们来算一笔帐——假设来袭导弹速度为2.5M,1200(音速)×2.5=3km/s。假设拦截距离为90km,那么留给防御系统的拦截时间仅为30秒,防空导弹还有一个飞行速度的问题,能够进行几次成功拦截?更可怕的计算如下:再假设反舰导弹从500km处发射,飞行全程均速为1.8马赫,那么1200×1.8=2.16km/s,500/2.16=231秒,从发射到导弹落下来不到4分钟!即使我们假设战况并非偷袭,美军的预警机可以在导弹一发射就加以跟踪并通知航母编队,既便战斗系统反应再快,操作人员究竟不是机器。一系列必要的程序过后,到拦截命令下达,也许航母已经被击中了。更不要说如果遭到了偷袭,仅靠舰艇的远程警戒雷达发现目标,那,几乎是白白挨打。SS-N-19唯一的缺点就是个头太大了,限制了装备范围和生存能力。俄罗斯如果能够设法减少电子设备尺寸,提高冲压发动机燃料效率,使其在保持500KM射程的前提下,能够装备七、八千吨级的大型驱逐舰和攻击型核潜艇,或者海军岸基航空兵的导弹载机(拥有大量图22和图26超音速轰炸机)部队,而不仅仅是少量的巡洋舰和O级(奥斯卡)巡航导弹核潜艇。那么会发生什么情况?一艘导弹艇打垮一个航母编队并非妄言。
《兵器》杂志上一篇介绍图-26(逆火)的文章曾经假想过一种作战样式,我们来回顾一下——前苏联一向注意岸基导弹航空兵的建设,一般是一种中远程轰炸机一出来就很快将其导弹突击改型装备给海军。例如黑海舰队,其装备的远程导弹载机的打击范围可以深入到我国兰州一带(注意——兰州到西安和郑州火车开多少小时?)。现在,图95已经垂垂老矣,图22和图26超音速轰炸机成为导弹载机部队的主力,将来也可能会装备图-160(海盗旗)。如果图26或图160搭载SS-N-19从低空向美国航空母舰编队进袭,假设航母在其1000公里探测极限上立刻发现了攻击机群。而攻击机群也开始爬高加速至2.2M的最大速度。那么,即使立刻紧急起飞战斗机以超音速拦截,F/A-18E/F拦截作战的最高持续飞行速度是多少?1.8M?最多不超过2.0M吧。再除去起飞和加速消耗的时间,双方迎头飞行,F/A-18E/F根本无法将对方攻击机阻止在500公里的SS-N-19有效射程之外,“逆火”能够悠闲地在发射导弹后以超音速脱离返航,而F/A-18E/F超音速拦截(注意,F/A-18不是F-22,超音速是要开加力的)的续航力能否达到500公里处还成问题,根本无法再向远处追击逃离的攻击机群!除非它学日本鬼子,只带单程燃油搞自杀攻击。
看看这个假想,大家大概可以理解为什么苏联和美国当初会发展诸如米格-25和F-108这样笨重的三倍音速截击机,为什么美国海军在F-14退役的时候如此的不甘心。飞机的机动性高并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对于截击作战而非制空作战。在上述的作战样式下,唯一能保护航空母舰的或许只有Su-27家族的Su-33舰载机(拥有M2.35的速度和超强的续航能力),JSF的服役也无济于事。
考虑一下,如果俄罗斯庞大的导弹载机部队携带着数以百计的SS-N-19在机场上加满了油,如果噪声等级接近海洋背景噪声的“北德文斯克”、鲨鱼(阿库拉)、S(塞拉)级攻击型核潜艇装备着SS-N-19在大洋深处游弋,时刻准备着用卫星提供的射击诸元从数百公里外发起突然打击。我们就会明白,实际上,美军从未掌握北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制海权,将来也不会。前苏联的军备竞赛不是白搞的,只靠常规力量也能够摧毁美海军水面舰艇主力。大家也许会说我在发春梦——SS-N-19还不能装备上述平台哪!但是请注意,第一,苏导弹航空兵虽然没有SS-N-19,但早就有了性能接近的AS-4(厨房)、AS-5(王鱼)等导弹。攻击型核潜艇部队还不能配备SS-N-19,但早就有了二十多艘同样杰出的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同样,攻击型核潜艇配备的鱼雷战斗部的SS-N-16也是很恐怖的武器(另有论述)。第二,对SS-N-19小型化以装备上述平台并非不可能。现在已经有了“宝石”或曰“雅克红”,射程300公里,3倍音速,Su-27都可以配备,我觉得它就是SS-N-19的缩小版。有传闻说我国已经引进。一直认为,前苏联在海军方面无法同美军匹敌,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网友们对我国引进“现代/SS-N-22”武器系统往往评价不高,认为美军航空母舰编队海上防御范围超过600公里,没有到导弹发射,载弹平台就被打掉了。我们且不说由于海况、伪装、人的素质以及政治方面引起的攻击决心等因素,往往具备1000公里探测范围的舰队也只能在100公里范围上发起反击。单来看看如果攻击兵器换成了SS-N-19会怎么样。由于海上作战独特的复杂性对舰艇探测能力的限制,任何一种有一定射程的掠海飞行超音速反舰导弹,都是超越现有舰艇编队防御能力的,特别是在同超音速远程攻击机或者潜艇结合以后。而且更糟糕的是,在一段时间以内还看不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TMD什么的,在这儿也没有用处。凡是“导弹/炮弹VS导弹”的防御样式,在这样的场合下都无法保证一定的摧毁概率,只能等待激光等定向束能武器服役以后。这,大概不是小子一个人的观点。
我想这一点是否对中国海军发展有着启迪作用呢——现代高技术武器带来了“不对称制衡”的能力,这已在马岛飞鱼的火焰中被无可争议地证实了。作为防守的一方,实际并不需要“你有我有全都有”。只要掌握一定数量对方无法有效防范的“杀手锏”就足够了。我们军工的研发重点是否应该集中一点以求得全面突破?甚至——买那么一点就足够了。
SS-N-22导弹
SS-N-22是一种非常著名的中远程反舰导弹,早期型号的射程为120千米,改进型的射程达160千米;弹长9.38米,弹径0.76米,翼展2.11米;高空最大飞行速度3马赫(目前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反舰导弹),低空最大飞行速度2.2马赫(约为美国捕鲸叉和战斧导弹的3倍),末段飞行速度仍然可达778米/秒以上;战斗部装药300千克,大约是法国飞鱼导弹战斗部(重150千克)的两倍,比美国捕鲸叉导弹战斗部(重225千克)重75千克;导弹的发射重量为3950千克,海平面巡航高度在20米以下。
图片附件: [SS-N-22导弹]1.jpg (2006-7-1 11:02, 44.96 K)

SS-N-22导弹是前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研制的一种超音速反舰导弹,于1984年装备部队,专门对付在海上耀武扬威的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战斗群和装备宙斯盾系统的导弹巡洋舰,号称是为美军航母“量身定做”的克星。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整体组合冲压发动机的实用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到90年代中期该型导弹性能解密时,其总体性能仍远远超过西方的同类导弹,令北约诸强目瞪口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对付SS-N-22导弹的有效办法。俄罗斯称该型导弹的单发命中概率为80%,平均只需1.2枚导弹就能摧毁一艘驱逐舰,1.5枚摧毁一艘排水量2万吨级的运输船。事实上,北约现有的各种舰载防御系统在遭到SS-N-22导弹攻击时,根本没有丝毫还手之力,只能被动挨打。
目前,SS-N-22已经发展成一种通用型系列化导弹,已有舰舰型和空舰型,装备了10余艘现代级驱逐舰(每艘配有两个KT-190四联装导弹发射装置)以及勇敢2号驱逐舰、闪电号导弹快艇、里海怪物地效飞行器、德加奇气垫船、乌特卡飞艇、苏-27和苏-30飞机等多种武器平台。SS-N-22导弹的改进型SS-N-22M于1981年开始研制。90年代初,俄罗斯又研制了一种出口型SS-N-22B导弹,并于1992年开始首次对外销售。
该导弹(3M-80)的北约代号为SS-N-22“日炙”(Sunburn),又称“白蛉”3M-80E,是由俄罗斯彩虹设计局在7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的,采用了独一无二的组合冲压发动机技术,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整体式组合冲压发电机的实用型超音速反舰导弹。
“日炙”SS-N-22是前苏联彩虹设计局设计的一种近中程超音速反舰导弹。整个导弹武器系统,即导弹、C3I系统、发射指挥系统等称为“白蛉”。
该导弹是前苏联在70年代开始研制的,1980年开始在前苏联海军中服役,至今约生产了700枚。据报道,印度已购买了该导弹,装备了“德里”级驱逐舰,每艘舰上装有两个双联装发射架,舰上装有“印德拉”火控雷达。另有报道说伊朗也购买了该导弹。
“日炙”SS-N-22的设计思想是使敌方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来进行拦截,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用于打击美国装有“宙斯盾”防御系统和“标准”SM-2舰对空导弹的水面战舰。彩虹设计局针对“宙斯盾”系统的雷达探测距离、处理速度和“标准”SM-2导弹的发射加速度、最大过载系数、最小攻击距离等特性,设计这种高速低空飞行“日炙”SS-N-22导弹系统。该导弹在到达射程90公里处,仅需两分钟,因此能在“宙斯盾”系统完成探测、跟踪、锁定、判断、发射、导弹制导程序之前到达目标舰的防御区,有较高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
“日炙”SS-N-22导弹的射程基本型为90公里,改进型3M82为120公里,改进型X-41空对舰导弹射程为250公里;飞行速度2.3马赫;飞行高度为20米(末段掠海高度为7米);单发命中概率为94%;贮存一年半不需维修;有防核爆炸影响的能力。该导弹采用圆柱形弹体,尖锥形头部,尾段稍有收缩的布局结构。液体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推动。在巡航段采用惯导系统导航,用无线电高度表控制巡航高度,末段用主/被动雷达导引头制导,导引头开机后先是被动状态工作,这样有很好的隐蔽性,如导引头未收到目标信号再转为主动状态工作。在电子干扰下,导引头将自动寻向干扰源。该导弹使用半穿甲爆破战斗部,质量为320千克,内装高能炸药,引信能延时引爆。设计者说,1-2枚导弹可使1艘驱逐舰失去战斗力,而1-5枚可击沉1艘2万吨级的商船。
“日炙”SS-N-22导弹目前装备4种水面舰艇。一种是956型“现代”级驱逐舰,用“音乐台”雷达作火控雷达。在舰的中前部上层建筑两侧的主甲板上装有四联装发射架,舰上只有装在发射架上的8枚导弹,无别的弹库。另一种是“勇敢2”号驱逐舰。它有4个单箱发射架,用西方称为“掌叶”的雷达作火控雷达。第三种是“塔伦图拉3”小护卫艇,这种艇现有16艘,每艘艇上装两个双联装发射架,还有“拨针器”快艇,它装有两个四联装发射架。
“现代”级驱逐舰装有8个‘马斯基特”导弹发射装置,布置在舰两舷。作战时目标数据送至导弹指挥仪,指挥仪解等射击诸元,通过射检发控台分两路控制导弹发射,导弹火技系统可对导弹进行目标分配。指挥员在确定攻击目标后,通过发往台装走导弹导引头搜索角及风速、风向,此时可随时发射导弹导弹发射后的延迟数秒起飞。齐射间隔为5秒。
“马斯基特”导弹武器系统由导弹、舰载火控系统、技术支援系统组成。该导弹的弹体全部由钛合全构成。以适应高速飞行(大于2.3马赫)时所产生的气动加热,并留有一定的热强度贮备。
该导弹动力装置采用俄罗斯(原苏联)独有的内含可脱落助推器的液体冲压组合发动机。它将常现液体冲压发动机与固体火箭发动机巧妙结合,技术简单可靠。四个半圆形进气道位于导弹中部,助推器置于发动机燃烧室中。发射后,助推器将导弹加速至冲压发动机的工作速度,尔后,燃烧完的助推器脱落,此时整体式液体冲压发动机中可折叠火焰稳定器展开,进气道挡板破碎,开始进气,点火器点火,发动机开始工作。
制导方式为发射后不管,采用自控(自动驾驶仪)、无线电高度表及主被动复合雷达未制导。在自控段采用自动驾驶仪,既能满足控制精度要求又可降低成本。无线电高度表的测量误差很小,低空飞行高度波动仅为0.5-1米。未制导雷达采用主动(波长2厘米)、被动(波长3厘米)复合制导体制。被动雷达在飞行中不断接收目标辐射信号,用以修正飞行弹道。当主动雷达捕捉到目标后,导弹转入主动雷达制导,波导引头可抗多种干扰及6级海杂波。雷达作用距离较远,天线搜索范围宽。
该导弹的发射方式为固定箱式发射,发射扇面为±60度。发射箱固定安装在舰艇上,内有空气调节系统,允许多次发射,经维修后可继续使用。导弹装填的过程是利用一个前置式延伸支架与发射架对接,然后将导弹吊至支架,再滑入发射箱,完成装填。该导弹有较好的可靠性及可使用性,上舰完好率高,使用维护简单且保存期较长,处于作战状态的导弹可在舰上存放一年以上,而且到期后还可再延寿以保证使用。其钛合金弹体能满足‘三防’要求(防水、防潮湿、防盐零),可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使用。
除导弹采用自动化测试设备以外,技术阵地还配置有检测、运输、装填、加注等车辆,以完成导弹测试、装填、加注、运输等任务。整个测试由计算机控制,通过检查站、机件站、目标模拟器对多个参数进行自动检查。检查时间15分钟,检查结果如各种参数、偏离允许值百分数和超差值等则通过打印机输出。
弹长:9.385米
直径:0.76米
翼展:2.11米
发射重量:3950千克
推力:2.10千牛
战斗部:300千克(半穿甲),有效装药量为150千克
有效射程:120千米
巡航速度:大于2.3马赫
巡航高度:20米
SS-N-25导弹
SS-N-25导弹在克服了由于东西德合并而导致研制一度中断的困难局面后,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装备俄海军的新型隐身无畏级导弹护卫舰,作为该型舰反舰武器的主力。SS-N-25在射程、速度、战斗部威力、海平面巡航高度等方面与美国海军的捕鲸叉反舰导弹极为接近,是俄罗斯中远程反舰导弹家族中重量最轻的一员。
图片附件:1.jpg (2006-7-1 11:07, 31.14 K)

图片附件:2.jpg (2006-7-1 11:07, 26.7 K)

最初由星箭公司研制,但该公司目前已被战术导弹公司联合股份公司合并。“天王星”式反舰导弹是又一种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武器系统。3M24E型导弹由KT-184型四管发射器发射,安装有涡喷发动机,可以亚音速飞行,与美制“鱼叉”式导弹极为相似,而被戏称为“鱼叉斯基”。该型导弹安装有一个145公斤高爆战斗部,可以攻击5~130公里范围内的目标。在巡航阶段飞行高度为10~15米,在最后阶段则降至3~5米。由ARGS-35型主动雷达导引头来完成目标获取任务。与“天王星”式反舰导弹配套的是3R60型舰载任务计划与火力控制系统。
SS-N-21巡航导弹
SS-N-21巡航导弹已经发展了多种型号,主要有陆基发射型、海基发射型、空基发射型和潜基发射型。该型导弹可攻击500千米左右的水面目标,也可攻击陆地上距己舰上千千米的敌纵深目标。无论是射程、速度、战斗部威力、海平面巡航高度,还是弹重,该弹都与美国的战斧系列巡航导弹极为相似。
图片附件:1.jpg (2006-7-1 11:13, 10.01 K)

图片附件:2.jpg (2006-7-1 11:13, 4.68 K)

有效射程(千米):3000
制导方式:地形匹配;圆概率误差150米
速度(M):0.48-0.80
弹长(米):约7米
直径(米):0.514
翼展:3.1
弹重(千克):
战斗部(千克):20万吨TNT核弹头
动力:涡扇
SS-N-27导弹
SS-N-27是一种新型反舰导弹,射程300千米,巡航高度15千米。在作战使用中,当距目标60千米时,导弹迅速下降至距海平面20~30米的高度,弹上火箭发动机点火,将导弹加速到2.5马赫,并始终保持这种速度和高度直至完成任务。该型导弹已经装备到俄罗斯为印度海军研制的基洛级潜艇和克里瓦克级护卫舰上。
俄罗斯诺瓦托(Novator)设计局(也叫革新家设计局)研制的SS-N-27导弹“俱乐部”反舰导弹系统在亚洲军火市场上大有斩获:诺瓦托设计局已将该导弹的技术资料通过俄国家武器进出口公司转交中国;而俄罗斯鲁宾设计局消息来源也显示,他们正在向中国推销改良2艘“基洛”级877EKM型潜艇的计划,包括换装“俱乐部”反舰导弹系统;另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一则报道称,中国将从俄罗斯购买8艘636型“基洛”级潜艇,这些潜艇将配备射程大约220千米的“俱乐部”潜射反舰导弹。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在向印度推销其“俱乐部”反舰导弹系统。1999年9月,俄罗斯宣布将向印度出售“俱乐部”导弹,随后印度于2000年耗资3000万美元从俄罗斯购买了12枚“俱乐部”导弹;2002年7月中旬,印度海军参谋长库马尔上将访问俄罗斯,从圣彼得堡造船厂接收了第10艘“基洛”级潜艇,该艇就配备了从鱼雷管发射的“俱乐部”反舰巡航导弹。印度海军一位资深官员透露,印度海军将为10艘“基洛”级潜艇购置300枚这种导弹。2002年5月,五号艇“辛杜拉特纳”号已返抵俄船厂改装9M-45E1反舰导弹和91RE1反潜导弹(均属“俱乐部”导弹系列),此前已有3艘潜艇完成了这种改装。
SS-N-27导弹“俱乐部”反舰导弹系统为何在亚洲如此受宠?其性能到底如何呢?
长期以来,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一直是前苏联和俄罗斯海军独有的“战舰杀手”,曾先后装备了三代,主要打击对象均为大型水面舰艇。第一代为P-6、P-35“进步”导弹,西方称为“沙道克”,射程分别为450千米和500千米,飞行速度1.3马赫,20世纪60年代初投入使用;第二代为P-500“玄武岩”导弹,西方称之为“沙箱”,最大速度2.5马赫,最大射程550千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投入使用;第三代为P-700“花岗岩”导弹,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海难”,射程550千米,飞行速度2.5马赫,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装备部队。在20世纪60年代初,前苏联还曾经研制过一种多级弹道式战术反舰导弹P-13,这是世界上惟一的弹道式远程反舰导弹。由于在超音速反舰导弹方面拥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俄罗斯新推出的“俱乐部”导弹系统自然不会是等闲之辈。
严格说来,“俱乐部”是一个多用途的导弹系统,可使用的导弹包括:3M-54E和3M-54E1反舰导弹、3M-14E对地攻击导弹、91REl和91RE2反潜导弹。其中“俱乐部”-S系统可使用3M-54E或3M-54E1潜舰导弹、3M-14E潜对岸导弹和91REl反潜导弹;“俱乐部”-N可使用3M-54E或3M-54E1舰舰导弹、3M-14E舰对岸导弹和91RE2反潜导弹。
3M-54E反舰导弹
俄罗斯自称“俱乐部”导弹系统不仅结合了美国“战斧”巡航导弹、“鱼叉”反舰导弹和法国“飞鱼”反舰导弹的优点,并有重大的创新,这主要体现在3M-54E导弹上。3M-54E是一种双速制三级反舰导弹。该导弹飞行轨迹包括固体燃料助推段、亚音速(0.6-0.8马赫)低飞段和超音速(2.9马赫)低飞末段。导弹依靠涡轮喷气发动机以亚音速完成其大部分飞行,在末段,发动机与战斗部分离,再靠一台固体火箭助推器做超音速飞行,打击目标时速度高达1000米/秒。3M-54E导弹飞行中段采用惯性导航,末段采用主动雷达寻的,弹长8.22米,弹径533毫米,发射重量2300千克,战斗部重200千克,最大射程为220千米,最低巡航高度为20米,巡航速度为180-240米/秒。导弹采用圆柱形弹体,尖锥形头部,渐缩的尾段,后面串联第一级无固定翼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弹体中部有一个可绕中心轴转动的“一”字形弹翼,折叠时置于导弹的背上,飞行时展开,导弹尾部有4片“十”字形配置的二次折叠的尾翼,导弹腹部有一个埋入式进气口。第二级装有TRDD-50小型涡喷推进系统和惯性系统,导弹的弹翼和尾翼都在这一级上,而且其背部弹体有一段搭接在第三级后部。第三级包括有火箭发动机、战斗部和导引头。该导弹可由传统的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但需要在潜艇上加装3P14PE火控系统。
3M-54E1导弹是一种亚音速反舰导弹,其飞行轨迹包括助推器段和亚音速巡航段。导弹发射后爬升到一定高度,助推器脱落,启动喷气巡航发动机,导弹在巡航段高度下降到距海平面10-15米,末段的飞行高度可进一步降低至5米。3M-54E1弹长6.2米,弹径533毫米,发射重量1780千克,战斗部重400千克,最大射程300千米,最低巡航高度20米,巡航速度180-240米/秒,打击目标时的速度为240米/秒。飞行中段采用惯性导航,末段采用主动雷达寻的。与3M-54E相比,3M-54E1没有最后的超音速“冲刺”,但战斗部重量增加了一倍,射程增加了40%。该导弹主要装备排水量较小的小型水面舰艇和潜艇。
3M-54E1反舰导弹
3M-14E导弹设计用于打击岸基目标,导弹长6.2米,弹径533毫米,发射重量1780千克,战斗部重400千克,最大射程为300千米,飞行速度为180-240米/秒,采用惯性导航系统控制导弹飞行。导弹上的控制系统包括气压式高度表和GLONASS卫星导航接收机。采用气压式高度表的目的一是为了以地形匹配方式保持导弹的飞行高度,二是使导弹的隐身性能比利用雷达高度表时更好。
91RE1和91RE2皆系反潜导弹(实际上是反潜鱼雷),其战斗部都是具有水声导引头的鱼雷,两者惟一的区别在于助推器的配置不一样。91RE1弹长8.0米,弹径533毫米,发射重量2050千克,战斗部重76千克,最大射程50千米,飞行速度为2.5马赫,采用惯性导航系统。91RE2比91REl轻得多,也略短一些。导弹长6.5米,弹径533毫米,发射重量1300千克,战斗部重76千克,最大射程40千米,飞行速度为2.0马赫,采用惯性导航系统。
对于“俱乐部”反舰导弹系统的称谓,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其英文名称是Club(英文含义“俱乐部”),有时也称Klub(音译为“克卢布”)、Biryuza,Alpha/Alfa(音译为“阿尔法”),美国编号为SS-N-27。有人认为“俱乐部”是P-900 Alfa(即P-900 “阿尔法”,工艺代号3M51),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最新的证据已表明,“俱乐部”导弹是P-10 Alfa (即P-10“阿尔法”,工艺代号3M54)。“俱乐部”导弹系统在90年代初首次露面,当时有3种叫法:P-10“阿尔法”、AFM-L、KS-127。1999年,当俄罗斯革新家设计局开始对外销售这种导弹时,人们才首次在公开场合见到该导弹被称为3M54。
超音速攻击目标 “俱乐部”导弹的末段速度达到3600千米/小时(3马赫),如此高的速度给目标舰艇的防御带来很大麻烦。要想防住“俱乐部”导弹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舰艇的防御系统从识别、分类到开始防御的时间极为短暂。假设舰艇最先探测到“俱乐部”导弹的距离为20千米,则系统的反应时间只有20秒,而对于亚音速导弹来说,防御系统的反应时间有100秒之久。
91RE1反潜导弹
采用第三级攻击目标 “俱乐部”导弹在靠近目标时(距目标60千米),战斗部与前一级分离,因此导弹的弹翼、尾翼以及发动机进气口等这些对雷达波有强烈反射的部分被甩掉,这使得舰艇的雷达很难探测到来袭的“俱乐部”导弹。即使是雷达探测并跟踪到了由火箭发动机推动的战斗部,舰艇的防御系统也很难将如此小的导弹摧毁。
采用涡喷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组合 俄罗斯3M80“白蛉”超音速反舰导弹,采用火箭发动机和冲压喷气发动机组合方案实现超音速飞行,但这种方案使导弹的尺寸和重量增大。“白蛉”弹长9.38米,弹径1.3米,发射重量4150千克,而“俱乐部”导弹则采用涡喷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组合方案,减小了导弹的尺寸和重量。“俱乐部”导弹长8.22米,弹径533毫米,发射重量只有1920千克并且还实现了导弹在末段的超音速飞行。另外,涡喷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组合要比火箭发动机和冲压喷气发动机组合的效率高,因此“俱乐部”导弹的射程为220千米,是“白蛉”导弹(120千米)的近两倍。
“俱乐部”导弹系统的另一个特点是用标准的火控系统控制多种型号的导弹,针对不同的任务和战术环境,能够选择相应的导弹。据称,“俱乐部”系统的性能在世界同类武器系统中是出类拔萃的,即使对方采用了主动防护和电子干扰,其攻击效果仍然极佳。
俄罗斯舰舰导弹的特点
超音速,战斗部威力大
通过对以上各型舰舰导弹的介绍可知,俄罗斯非常重视舰舰导弹的速度,目前装备的大多数导弹的速度均在2马赫以上; 同时也十分重视战斗部的威力,SS-N-19、SS-N-12两型远程反舰导弹不仅能携带1000千克的常规战斗部,还能携带35万吨梯恩梯当量的核战斗部。SS-N-22中远程反舰导弹与美国的捕鲸叉导弹在射程、海平面巡航高度等方面难分伯仲,但速度和战斗部威力方面均远远胜过对手,并能携带核战斗部,是当今世界上中远程反舰导弹中当之无愧的“大哥大”。
掠海飞行,巡航高度低
俄罗斯海军的舰舰导弹不仅实现了超音速,而且巡航高度低,这一特点在实战中尤为重要。美国海军的战斧、捕鲸叉舰舰导弹都是在距海面15~30米的高度飞行,战斧的速度为0.7马赫左右,捕鲸叉的速度为 0.9马赫左右。俄罗斯SS-N-19的巡航高度70米,速度2.5马赫,SS-N-22的巡航高度与战斧和捕鲸叉不分高下,但其巡航速度达2.5马赫。低巡航高度和超音速飞行是俄罗斯舰舰导弹的一大特色,这样反舰导弹就不易过早被敌方雷达发现,而且即使被发现,俄导弹凭借其速度优势和巨大的动能也能比较容易地突破现有的反导防御系统。
体积大,重量重
俄罗斯海军的舰舰导弹虽然性能先进,但却普遍存在体积大、重量重的缺点,这就直接影响到舰艇的装载数量。SS-N-22导弹重3950千克,弹长9.38米,弹径0.76米,加上发射箱重量,整体重量达到4500千克,像现代级、无畏Ⅱ级这两种排水量达8000吨左右的大型水面舰艇也只能携带8枚。SS-N-19重7000千克,SS-N-12重5000千克,它们的弹长均超过10米,弹径1米左右,加上发射箱的长度、体积、重量,使得这两种导弹只能由排水量达万吨以上级的巨型巡洋舰、航空母舰和巡航导弹核潜艇携带。这也是俄罗斯海军为了保证舰艇携载导弹的数量,造出像基洛夫级这样的排水量达24300吨的巨型巡洋舰的原因之一。
[ 本帖最后由 中草药 于 2006-7-1 11:45 编辑 ]
图片附件:1.jpg (2006-7-1 11:23, 114.17 K)

2006-7-1 10:46
#1
  

美国海军的舰舰导弹
由于受到MK41垂直通用发射装置的影响,美国研制中的快鹰超音速反舰导弹一直没有列装,其主力反舰导弹依然是战斧和捕鲸叉系列导弹。
战斧导弹
战斧系列导弹既可水面发射,也可由潜基和空中平台发射,有舰舰型、常规对地攻击型和核战略型。各型导弹的外型尺寸、重量完全相同,弹长6.24米,弹径0.53米,弹重1500千克。反舰型战斧的射程达450千米,攻击陆上敌纵深内目标时的射程在1000~2000千米,攻击精度达分米级,战斗部装药450千克,巡航速度0.7马赫,巡航高度在20~30米之间,经过多次实战考验,性能先进、可靠。战斧导弹装备在美国海军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及攻击型核潜艇上。
美BGM-109 “战斧”舰(潜)载巡航导弹。目前已有四个型号。基中BGM-109C为舰地巡航导弹,1983年服役,弹长6.4米,飞行速度0.7马赫,射程450千米。1990年1月16日夜,美国“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新”号两艘战列舰同时发射“战斧”导弹攻击伊拉克陆上目标,揭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这也是BGM-109C“战斧”首次投入实战。在海湾战争期间,各类舰艇共发射900枚“战斧”导弹, 推毁一些伊拉克本土目标。在这次海湾战争中,“战斧”导弹发射数量之多以及作战效能令人瞩目。该导弹生产厂商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图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太平洋导弹试验中心发射“战斧”导弹的情景。
图片附件:874.gif (2006-7-1 11:26, 115.13 K)

发展过程 :
“ 战斧” 巡航导弹于 1973 年开始研制 , 是美国海军最先进的全天候、亚音速、 多用途巡航导弹,可以从水面舰只和潜艇上发射,主要用
于打击海上和陆上重要目标,是美军实施防区外打击的骨干装备之一。
性能特点:
①射程远、精度高。C型弹射程1296千米,理论命中精度为6-10米,实战中达到15-18米。
②威力大,制导方式复杂。战斧可采用 454 千克的高爆战斗部 、 BLU-97  子母弹战斗部、碳纤维战斗部、大功率微波战斗部和钝感钻地战斗
部,实现了软、硬打击一体化。战斧导弹的制导方式较为复合制导, BLOCK3 以前大部分采用的是惯导+地形匹配制导+数字式景象地形匹配相关
器末制导, BLOCK3 采用惯性制导+ GPS  +数字式景象地形匹配相关器末制导。
③体积小、高度低、雷达难以探测和跟踪。
④弱点较明显。只能打击固定目标,对于运动目标无法实时攻击;造价昂贵、作战效费比低于激光制导炸弹,远低于常规炸弹;无法实时评估
打击效果;弹速低,易被拦截等。
主要改型:
“战斧”导弹自研制和装备以来,已有多种型号,主要是:
1、“战斧” BGM-109A对陆核攻击巡航导弹 。 该导弹属舰(潜)对陆型,于 1984年装备部队,射程 2775千米,巡航高度 7.6~152米,巡
航速度 0.72马赫,配备核弹头,动力装置采用了固体火箭肋推器和涡轮风扇发动机,制导系统采用了地形匹配和惯性导航方式。
2、“战斧” BGM-109B反舰巡航导弹 。该导弹属 舰(潜)对舰型。
3、“战斧” BGM-109C常规对陆攻击导弹 。该导弹属 舰(潜)对地型,于1983年装备部队,射程 1300千米 ,巡航高度15~150米 巡航速
度 0.72马赫,配备高能弹头。
4、“战斧” BGM-109G新射手陆射巡航导弹 ,该导弹属地对地型,于1983年装备部队, 射程 2500千米,巡航高度15~150米,巡航速度
0.72马赫,配备核弹头。
5、“战斧” AGM-109空射巡航导弹 。该导弹属空对地型。
6~10、“战斧” AGM-109H、I、J、L中程导弹 。该导弹属空对地型,射程 500千米,巡航高度15~150米,巡航速度0.70马赫,配备常规
弹头。
11、“战斧” BGM-109D布撒型对陆攻击导弹 。该导弹属海对地型,于1988年装备部队,射程 875千米,巡航高度15~150米,巡航速度
0.72马赫,配备子母弹头。
12、“战斧” BGM-109E反舰导弹 。该导弹属舰(潜)对舰型,射程460千米,巡航高度15~60千米,巡航速度0.72马赫,配备高能弹头。
13、“战斧” BGM-109F攻击机场导弹 。该导弹属海对陆型,射程875千米,巡航高度15~150米,巡航速度 0.72马赫,配备多弹头。
14、“战斧” BLOCK3对陆攻击导弹 。该导弹属舰(潜)对陆型,于1993装备部队,射程1667千米,巡航高度15~150米,巡航速度 0.72马赫
,配备高能弹头。
15、“战斧” 反潜武器 。该武器属舰(潜)对潜型。
16~17、“战斧” BGM-109B、E反舰导弹 。该导弹属舰对舰型。
18-19、“战斧” UGM-109B/E反舰导弹 。该导弹属潜对舰型。
20、“战斧” BLOCK4多任务导弹 。该导弹属海对陆和海对海型。
21、“战斧” BLOCK5对陆攻击导弹 。该导弹属舰(潜)对陆型。
22、“战斧” 反装甲对陆攻击导弹 。该导弹属舰(潜)对陆型,配备子母弹头。
基本数据:
最大射程        463(B型)~1296(C、D型)千米
最大飞行速度    0.72 马赫
巡航高度        山地152米 , 海平面 7~15米
战斗部          454千克小斗犬(B、C型)  BLU-97B子炸弹(D型) (相当40-100发122或152毫米炮弹)  电磁脉冲弹  穿透型弹  碳纤维弹
动力装置        涡轮风扇发动机+固体助推火箭
制导            复合制导
弹长            5.55 米   6.2 米 ( 带助推器 )
弹径            533 毫米
翼展            2.62 米
发射重量        1202 千克(不含助推器)    1452 千克(含助推器)    1906千克(潜射型含筒)
发射平台        攻击核潜艇(鲟鱼、洛杉矶、海狼)     巡洋舰 (弗尼吉亚、提康罗德加、斯普鲁恩斯)
发射装置        MK44 、 MK41 、 MK63 、 MK67
图片附件:1.jpg (2006-7-1 11:27, 27.72 K)

作战运用:
1991 年海湾战争中 , 战斧式导弹首次投入大规模使用。   美军的主要发射平台是游弋于波斯湾、红海的 18 艘战舰。其中:战列舰 2 艘 ,
导弹巡洋舰 9 艘 , 导弹驱逐舰 5 艘 , 攻击型核潜艇 2 艘 , 装备 4 种发射装置 , 总计 43 具 , 总载弹量 477 枚。主要目标是伊军指挥控制
机构、核生化武器设施、防空阵地、萨达姆地下住地和指挥中心。共发射 288 枚 , 发射成功 282 枚 , 被伊军拦截 29 枚 , 占 10% 。
1993 年 1 月 17 日 , 美军使用战斧导弹打击伊拉克核基地 ,  发射平台是停泊于波斯湾和红海的水面舰 4 艘计有:CG-63 “ 考佩斯 ” 号
巡洋舰 ,DD-966 “ 休伊特 ” 号、 DD- 978 “ 斯顿普 ” 号、 DD-970 “ 卡伦 ” 号驱逐舰 , 总载弹量约 125 枚。主要目标是巴格达东南郊
约 20 千米处托法拉尼亚赫核设施。共发射 45 枚 , 成功发射 44 枚 , 被拦截 8 枚 , 占 18% 。
1996 年 9 月 3 、 4 日 , 美以保护库尔德人居住区为由 ,  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和南部地区发射了 44 枚。
1998 年 8 月 20 日 , 美以阿富汗和苏丹境内建有恐怖组织训练基地为由 ,  分别向阿富汗和苏丹境内发射了 60 枚导弹。
1998 年 12 月 17 日至 19 日 , 美国在对伊 “ 沙漠之狐 ” 行动中 , 共发射了 325  枚战斧导弹 , 伊军拦截了包括 AGM-86C 在内的巡航
导弹超过 100 枚。
1999 年科索沃战争中 , 美国、英国共发射包括 AGM-86C 在内的巡航导弹 1000 多枚 , 给南境内的重要设施造成了巨大破坏 , 南联盟军使用
多种方法进行拦截  ,  共击落了 328 枚 , 拦截成功率在 30% 左右。
识别特征:
①弹头为钝圆形,弹体呈柱形。
②采用二组控制翼面,第一组在弹尾、 4 片呈“X”形安装,前缘后掠,   第二组在弹体中部, 2 片对称弹体安装,翼展较大,呈梯形。
③发动机进气斗位于弹体下方,两组控制面之间。
捕鲸叉导弹
捕鲸叉中远程反舰导弹是佩里级护卫舰的主要反舰武器,但在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上仅作为战斧导弹的补充,而最新型的阿利·伯克Ⅱ级驱逐舰上干脆就没有装备捕鲸叉导弹。
图片附件: [ATM-84A]1.jpg (2006-7-1 11:34, 23.47 K)

图片附件: [RGM-84A]2.jpg (2006-7-1 11:34, 29.56 K)

图片附件: [UGM-84]3.jpg (2006-7-1 11:34, 25.36 K)

图片附件: [AGM-84E]4.jpg (2006-7-1 11:34, 18.49 K)

图片附件: [AGM-84H]5.jpg (2006-7-1 11:34, 14.41 K)

图片附件: [AGM-84L]6.jpg (2006-7-1 11:34, 25.68 K)

“捕鲸叉”AGM-84A是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宇航公司(MDAC)根据美国海军的要求而研制的全天候高亚音速掠海飞行的飞航式空对舰导弹,它能攻击110千米以内的现有一切海面目标。1971年美国海军与MDAC签订了研制AGM-84A和RGM-84A的合同。1972年和1973年美国海军相继又提出研制潜艇水下发射和水面舰艇箱式发射架发射的要求。为了缩短研制周期和节省研制费用,海军在五家公司参加投标后,直接选定MDAC为主承包商,开始工程发展。方案设计中采用了技术成熟的结构,制造过程中选用了通用的部件,并尽量沿用现有发射平台上的发射和探测设备,以利用现有的系统研制出新型的导弹。“捕鲸叉”导弹于1977年3月完成作战鉴定试验,并开始批生产。AGM-84A于1979年和1981年秋分别装备海军的P-3C和A-6E飞机,1983年底已扩大到S-3、F-111、F-16、CP-140、A-7和F/A-18A等飞机。除S-3飞机携带两枚AGM-84A外,其它飞机均能携带四枚。美国空军正在改装两个B-52飞机中队以携带AGM。84A,计划于1985年服役。“捕鲸叉”导弹三个型号的总研制费用为3.12亿美元。到1984年4月该弹的订购量已超过3400枚,其中2900枚已经交付使用。MDAC预期到1988年至少能生产到5000枚,其中2000枚以上将供给美国海军。英国皇家空军的“猎迷”海上侦察飞机装备了AGM-84A。
主要性能数据
全 重: 1,530 磅
主尺度 弹长 4.581m 弹径 344mm 翼展 914mm
弹头重: 半穿甲爆破型,重约230kg,延迟触发和近炸引信
飞行高度: 61m
速 度: M=0.75
目标最大速度:
推力:
最大重力负:
最大有效射程: 110km
最小有效射程: 11km
射 高:
精 度:
推进系统: 一台固体助推器,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
改进型:
导引方式: 中段惯导,末段主动雷达
制导有效性:
发射点高度范围: ±90°
[attach]10757[/attach]
美国海军的战斧、捕鲸叉导弹的攻击精度高,但巡航速度慢,容易被拦截。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人仅用冲锋枪这种单兵武器就拦截、击毁了多枚战斧导弹,可见该型导弹的缺点是非常明显的。但是,战斧导弹采用垂直发射和利用MK41垂直通用发射装置的优势,除了可多装并实施饱和攻击,使对手防不胜防外,还特别有利于舰艇的隐身。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俄罗斯海军的舰舰导弹具有超音速、巡航高度低、射程远、战斗部装药多、威力大等优点,基本代表了现代反舰导弹的发展方向。如果俄罗斯能将舰舰导弹与防空导弹、反潜导弹采用共箱垂直发射,则俄罗斯舰舰导弹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 本帖最后由 中草药 于 2006-7-1 11:44 编辑 ]
图片附件:1.jpg (2006-7-1 11:44, 25.44 K)

2006-7-1 1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