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品牌:秸秆变饲草 企业新商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2:32:01

 

    “以前也是烧掉(秸秆)么,堆在田里肥地种麦子。”西安市临潼区新集村张转英比划着:“现在谁还烧呢?我这一车能卖80多块咧!”她和丈夫把自家地里的玉米秸秆运到附近的新天地公司饲草加工场,由于送秸秆来卖的农民络绎不绝,巨型揉丝机24小时连轴运转,他们排队也等了近一个小时。

    “这方圆十几里,没有一处烧秸秆的!”新天地草业公司董事长田英申颇为自豪。早在5年前,复员军人田英申在一位畜牧专家的指导下开始开发秸秆资源。关中地区秸秆资源丰富,田英申要做的就是“变废为宝”。据他测算,仅陕西关中地区每年烧掉的秸秆至少700万吨,如果折算成新型饲草,等于每年烧掉15亿元的财富,更不要说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损失。在新天地的饲草加工厂,记者看到,今年刚刚收进的玉米秸秆堆积如山。场院中几台秸秆揉丝机机正运转繁忙。秸秆从一头进入,另一头出来的已是柳叶般的草丝。“再经过微生物处理,就是牛羊的美食了。”目前新天地草业的新型饲草已遍销23个省区,是陕西秸秆饲草加工的龙头企业,除了生产饲草,加工设备的销售开发也是主业之一。

    “技术创新不仅要追求高新,更关键的是要便于农民使用掌握。高新技术‘农民化’才是我的目标。”农民出身的田英申最看重农民的感受。

    的确,新天地的秸秆揉丝机在外人眼里并不起眼。但是,“在切割技术上创造性地变横切为纵切,又通过切揉过程破坏秸秆表面的硬质茎节揉成细丝”,却被有关专家誉为“秸秆草业的革命”。在饲草加工现场,一捆捆粗质秸秆从机器的一端进入,几乎同时从另一端出来的,已经是变成混合着微生物发酵剂的细丝,柔软清香。“这机器已是第5代产品,新加的滚动条已经不需要人费劲把秸秆塞到机子里了。小型的还可以推到田间地头儿,省力省电,就地加工。”新天地草业总经理王春林说:“给农民用的东西就要实用,方便、便宜、结实。”  

    微生物处理技术是新天地的另一个技术绝活。秸秆通过机器切割揉搓成饲草后,保鲜存储是个大问题。一般袋装70天后就会发霉变质。而添加了新天地研发的微生物菌种后不仅确保饲草营养品质,而且还增加了柔韧、膨胀度,并带有浓郁果香。西北农科大的专家调查,经过新技术拉丝加工以后的秸秆饲草对营养的有效利用率能达到95%以上。此外,通过袋装生物发酵技术,积压袋贮,变传统的窖贮为袋贮,解决了传统窖贮占地面积大,防火防霉难的难题,同时减少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更便于长途运输。从回收秸秆、加工、到包装、运输、销售,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实现了秸秆由资源向商品的转变。

    秸秆饲草产业的巨大商机很快被众多企业捕捉到了。位于陕西武功县游风镇的陕西秦农公司引进新天地草业技术,通过与当地村组合作,帮助农民清地翻地回收秸秆,加工处理。冯家村支书冯天时介绍,该村400多亩地,去年2/3的秸秆都被付之一炬,农民还要自己花钱租用机器翻地;而今年他们计划今年生产1万吨饲草,2000吨自用养奶牛,单饲草一项可增收100多万。

    不少农民也看到了秸秆的巨大效益。米脂县的李华为买一台日出5吨饲草的新天地揉丝机往西安跑了两趟,每次都要坐12小时的汽车。“以前从没见过把饲料揉成这样的,这草,牛吃着好啊!不浪费,又长得快!”她说,牛吃传统饲草要1个小时,吃一半还滤一半;吃新型饲草只需要半小时,牛舍里干干净净的。她打算生产饲草,自用一部分,再卖一部分。

    田英申如此描述新天地的“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龙头企业吃透政策、捕捉商机、开拓市场,集中做好机械和调控饲草销售;基地集中生产加工,生产环节交给基地周围的农户,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企业自己在不断滚动壮大的同时,农户付出劳动力也得到可观的回报。

    在一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饲草和揉丝机、生物菌技术销售的巨大利润拉动了一个农源型朝阳产业的兴起,这将不仅解决人畜争粮的问题,也等于在传统农业区为发展奶畜业提供了一片巨大的绿色草场。

稿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