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黄金面具:如何做好管理工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6:30:14
第一節﹕
一、    管理的定義﹕
管理的對象﹕人、事、物(人員、設備、物料)
定義﹕透過充分、合理運用有限的資源,使管理的對象〔資源〕以最佳的效率來達成
      自己想要完成的事。
(一)    人﹕
1.人員紀律。
2.人員效率(生產力)﹕同樣的設備,不同的人員的產量為什麼不同?
3.要求人員按規定做(怎麼說、怎麼寫、照著做)。
4.人員教育訓練(含和人員溝通、理解。達成共識)。
5.人員分工合作﹕應按揚長避短的原則。
6.課內表單填寫正確(實際相符)。
(二)    事﹕
1.生產進度的掌控。
2.制程異常、異常板的處理。
3.緊急事件的處置。
4.制程環境6S的維持。
(三)    物﹕
1.原物料的領用、存量、用量管理。
2.設備的稼動率管理。
3.工具的使用方式、放置定位。
4.設備、工具的一級保養。

二、    為什麼人員管理特別困難?
(一)    人有思想,且思想會變化
1.    無法設計規定人員的活動空間(環境)和交際範圍,所以每個人的思想的變化
  很難控制,而這種變化有不是一眼就能看出的,是隱藏的,很可能當你以為了
  解一個人時,第二天,他又有了新的變化。
(二)    人的個性各不相同。
(三)    人員有可能會陽奉陰違、虛榮心。
(四)    應注意人員的自尊和工作意願。
(五)    人員會互相比較各自工作的負荷,可能會產生不滿情緒,要注意公平。
(六)    「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1+1<2)的現象。 
三、    如何做好人員管理?
(一)「領導」的含義
    「領」﹕以身作則、身先士卒。
    「導」﹕導正方向、引入正途。
(二)管理的三步曲﹕
1.    思想﹕思想影響行為。只有先改變其思想,才能真正改變其行為,否則可能產         
        生陽奉陰違。
2.    行為﹕行為反映思想。也就是說,只有其行為發生改變才能證明其思想的改變。
3.    習慣﹕管理的極致是自我管理,行為的一時改變並不是成功的管理。只有形 
        成習慣,才能達到自我管理。
4.    在思想—行為---習慣的改變中必須借助于外力,才可能發生。
四、 做好管理的條件
          1.能力                      2.努力
          3.機會                      4.經驗
          5.方法                      6.反省(自我檢討)

    那么,現場管理具備哪些能力呢?
1.    課內各個作業單元都通過。
2.    異常的處理能力﹕至少應知道異常發生時該到什麼地方去查找。
3.    上下、平行單位的溝通能力。
4.    表達能力(寫、說)﹕讓他人聽得到、聽得懂。
5.    號召力、影響力﹕須以身作則。
6.    不斷思考好的做事方法。
7.    提高做事的效率﹕合理化。
8.    勇于任事。
9.    有責任心。
10.    判斷、分析能力﹕理智地判斷,不是情緒化的判斷。
五、管理格言﹕
        一個成功的人,看每一個問題都有答案;
        一個失敗的人,看每一個答案都有問題。   


如何做好管理工作系列之二
一、    情、理、法
(一)    法﹕
1.法﹕
      即規定(含SOP、PCS及摘要),基層幹部的管理功能首重要執法(執法為先),
      即查核作業人員是否依規定、昭著做,如果發現有違反規定的做法,必須予以
      糾正。
  2.理﹕
(1)    執法的過程,既是對人員的考核,也是對規定是否合理、完善的確認。如果發
    現規定有不完善之處,應通過正常的管道去反映、修正。此即為「證明它,再
    改善」或以更好的做事方法來代替原來的做事方法。
(2)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現場管理幹部的授權在于發現問題,依規定處理問題,而
    無權更改規範、規定,但負有反映問題和更好的做事方法的責任。
(3)    最後,對規範、規定(做事的方法)的修改的權限在中層幹部。
    3.情﹕
            即「法外有情」則是最高階層考慮的事情。
(二)    情境管理
1.情境管理不是「法外有情」。
  2.因為人是活的,是會變的,所以對于人員的管理也不應該一成不變,而應依
              據事件發生的背景(人員、動機等)的不同而做相應的調整。

二、    如何衡量人員的綜合指標﹕
綜合指標=能力(0----100)×健康(0/1)×品德(+/-)
1.    品德﹕指忠誠度、團隊精神、責任感、配合度,決定人員做事的性質(好/壞)。
2.    健康﹕是人員能否做事的前提條件。
3.    能力﹕在品德、健康都具備的前提下,人員的綜合指標取決于能力的高低、強弱、
        大小。
   
三、    異常發生的管理做法﹕「教、訓、罰」
罰﹕1.初犯﹕檢討  2.累犯﹕罰款  3.再犯﹕行政處分  4.屢教不改﹕開除
管理的技巧﹕讓對方去說(該如何處理)。

如何做好管理工作之三
現場管理的幾個觀念
一、    上級談工作時用溫和的語氣,不是代表商量而是必須去做。
二、    職務和年資並無必然聯係,絕不是來得早,就注定要做領導。
三、    最差的人不是既無品德又無能力的人,而是雖有能力,去無品德的人﹕
因為這樣的人,當面不會犯錯,而背後可能比別人做得更差。
必須強調﹕
        「你」必須接受我的領導,而不是接受你的領導,至于你如何適應是你的問
          題,我不能替你考慮。
四、    明確告訴你的問題,你希望的是什麼,不希望的什麼,不要讓別人去猜。絕不能別人做事好也不講話,壞也講話,最可能導致不按規定或你所希望的做也無所謂了。
五、    絕不能害怕管事,否則,你的麻煩事就越來越多了。
六、    職務越高,對自己的要求也必須越高﹕你是用兩只眼睛看別人,大家的眼睛都在看著你。
七、    作業人員犯了錯誤,自己又無法改正,領班必須利用自己的職權(外力)去幫他改善。
八、    作為領導不能优柔寡斷,一定要有魄力,如果遇事瞻前顧後,就會動彈不得,甚至連張開嘴也都沒有辦法放出聲音。
九、    作為幹部一定要把對部屬考核的標準、方法講明確,然後去做一個公證的裁判(將其考核差異放大到可以改變其行為的程度)。
十、    作業員知道作樣做考核會好,他自己會走這條路,幹部不需要擔心;走錯了,考核 
      不好,也沒什麼好抱怨的;至于要走好還是不走好,完全是自己的事。
十一、    作業員沒有將事情做好,是他對不起整個班(包括領班),領班扣其考核是應該的,
      而不是領班對不起他。
十二、    領班要做好裁判,考核的標準就不能隨自己的心情的起伏而變化﹕心情好,犯大錯
      也能一笑置之;心情不好,吹毛求疵將別人罵一通。
十三、    二個班要在共同的想法、共同的做法(領班會議溝通)下良性競爭,還必須注意相互
      協調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