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的英文:德国在青岛的殖民统治及其评价(1897—191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24:49
德国在青岛的殖民统治及其评价(1897—1914)姜瑶瑶
摘要:1898年3月6日,腐朽的清政府与德国签订了《中德胶澳租借条约》,使得青岛自此沦为德国的租借地。在长达17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中,德国力图将青岛打造成其在远东的“模范殖民地”,倾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兴修铁路、规划市政、改进卫生、开矿设厂、开办港口贸易等。尽管这些举措是为其统治服务的,但在不自觉中奠定了青岛近代城市发展的雏形,使其社会诸层面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使得这座在外力推动下的殖民城市,深深地打上了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印痕。如何客观公允地评判这段历史,对于我们理清近代青岛的发展路向大有裨益。
关键词:德国;殖民统治;评价
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侵略和掠夺。“中外交通以后,全世界上的人,都晓得中国沿海一带多港湾。而且中国的地面很大,利源又多。一般野心的国家,个个都在旁垂涎,人人都想染指。”[①]德国对物产丰富的山东和拥有优良的海港的胶州湾觊觎已久,1897年11月,借“巨野教案”,悍然入侵青岛。1898年3月6日,清政府派李鸿章、翁同龢与德使海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德胶澳租借条约》,青岛从此沦为德国的租借地达17年之久。德国租借胶澳以后,将租借地划为青岛区和李村区两大行政区,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殖民统治体系。为将青岛打造成其在远东的“模范殖民地”,德国斥巨资进行城市规划、兴修铁路、改进卫生、开辟港口贸易等,逐步将青岛改造成极具西方化的港口城市。本文试从基本建设、经济举措和文化政策三个层面探讨德国在青岛的殖民统治,展现出西方势力冲击下的青岛全貌,借以评判德国的殖民政策对近代青岛城市发展的影响。
一、基本建设
据史料记载,德国占领前的青岛“不过胶州湾一渔村耳”[②],尚未发展成具备一定规模的城镇。这里仅有五个小村,人口大约七八万,人们过着一种半农半渔的生活,“熙然陶然于海水的旁边。精神非常闲散,举动非常自由,身体也非常舒服”[③],犹如处于世外桃源之中。德国侵略势力的渗入,打破了原有的宁静,使得整个社会发生了三十年未有之变迁。
由于青岛是德国在远东的唯一基地,所以从占领之初,德国便倾注大量财力锐意经营,“把青岛造成一个德国远东海军的根据地和模范殖民地”[④],借以同上海和香港相抗衡[⑤]。当时,掌握青岛政治及一切建设事宜的是机关是胶澳巡抚,其直接归德国海军部管辖,拥有广泛的权限。其具体构成组织见下图[⑥]:
 
从上图不难看出,胶澳巡抚有着相当缜密的组成结构,管理范围广泛,是德国在青岛的最高殖民机构。在其存在的17年中,它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用力颇多,且成效显著。这主要体现在建港筑路、城市规划、市政建设等诸多方面。
建港筑路。为城市的长远发展考虑,德国在强租胶州湾之初,即将港口和道路建设置于优先地位。“德人强租了胶州湾,就招筑港的专门技师,去行精密的打量。自纪元前十三年着手经营,前后花费五千万马克的巨资,完全造成一个中国东部的青岛大港。”[⑦]青岛商港分为三个部分:小港、大港和船渠港。1901年小港建成,长约一里路,有两个防波堤和一个码头,码头上设有起重机和铁道。1904年大港建成,并相继建设了五个大型码头,并且在五号码头建成当时世界一流、亚洲最大的1.6万吨浮船坞。其后,在小港之北,又修建了预备筑港和修理埠头用的船渠港。这几个港口除作军事之用外,更多是促进青岛与其他地方的贸易往来,“一时外洋的贸易大大发展”。在青岛港设施日益完善的同时,横穿山东腹地、全长394公里的胶济铁路,也于1904年修竣通车。其后,德国又修建了一条从张店至博山的长约40公里的支线。1915年7月,德国在胶济线增设特别快车,将青岛至济南的时间从13个小时缩短至10个小时,极大地促进了两地的交流和经贸往来,使得客货两路“一日发达一日”。拥有精良设备的港口的开辟和现代化铁路大动脉的贯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加速了青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城市规划。德国占领青岛后,将中国人和西洋人区别对待,认为“西洋人都是文明人,中国人是没开化的野蛮人,……所以他们寻常称中国人为土人”[⑧]。因此,德国实行分区而治的政策,将青岛分为三大区:青岛区、大鲍区和埠头区。青岛区是德国人居住区,区里的建筑完全是德国化的,街道也全部用德国的名字命名,而且德人的官署、银行、公司和英美等国的公司皆在此。大鲍区在青岛区以北,是中国人居住区。区里的建筑样式和街道命名都是中国式的。埠头区在大鲍区以北,是中西混合的区域,无论是建筑模式还是街道命名都是中德混合的,这里是欧美等国的商业区。在分而治之的统治方针确定后,德国分别于1900年和1910年两次对市区进行城市规划。1900年,胶澳总督府编制了《青岛城市发展规划》,确定青岛城市的性质是德国在远东的军事、商业根据地和自由港,城市发展的重点是军事和港口,并相继在沿海岸线兴建了大港、小港和船渠港三大港。随后,“德人既得了胶澳租借地以后,因要建造街市,……一面撵人收地,一面丈量绘图”[⑨],从零开始了大规模的建城活动。1910年,胶澳总督府又编制了《青岛扩张计划》,确定青岛城市的性质是重要的商业中心,市区规划面积近50平方公里,人口15万,并首次确定青岛为南北狭长的带状城市,基本奠定了青岛城市发展的雏形。
市政建设。德国占领青岛伊始,就按照西方城市的模式整修道路,修渠架桥,完善供排水系统,推行植树造林扩大城市绿化面积等。德国在青岛修筑的大路小路共计五万三千英里,共耗费三百多万马克。按街道宽度,可将其修筑的道路分为三等。第一等宽度在40丈至45丈之间,“当中30丈通行车马,两旁的供人步行”[⑩],可见,当时的道路已经实现人车分行,既便于交通的畅通又降低了安全隐患。第二等和第三等的宽度分别在30至35之间和20至25之间,且同样实行人车分道。在道路的用料上,“行车马的地方用石块修筑,下层用大块的石头做底,上面覆以大如鹅蛋的石块,积了四五寸厚,用蒸汽机车来回轧压,等它平了,再敷细沙一层,和以它物,再用机车来回轧压,就成坚硬平坦的道路了” ,“行人的地方用大石板铺平,与行车马的中间有水沟,沟上盖以大石板”,“有桥梁和高堤的地方,两旁都加栏杆式的短墙,这是防备车马行人掉下去的”[11],由此可见,德人在筑路一事上用心颇精。除了上述用料考究的道路外,德国总督府还勒令各村镇农民于农闲时,修筑从郊区至青岛的马路,便利了青岛同各地的交通往来。除了道路的修筑,德国在青岛用力颇多的就属供水系统的改善——安置自来水。1898年,德国在青岛近海的河口建设了六处贮水量达四吨的蓄水台,至1920年,已达20多处,仅自来水管的总长度就达35000英里,“不管是青岛市呵,大鲍市呵,或是台东台西镇呵,中国人外国人呵,家家都吃自来水管里的水了。”[12]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饮用水的质量,提高了居民的身体素质。此外,德人还在市内各处设置了污水处理管道,改变了市区原来废水积留、臭气冲天的状况,改善了环境卫生;为便利交通,前后修筑桥梁达700余座;成立林业局,大力推行植树造林活动,使青岛拥有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自然景观。
二、经济举措
德国占领青岛伊始,就从经济层面制定了开发经营的方针,“所有措施须以地区开发的经济观点居先,将地区开发成为工商业殖民地,使成为德国企业界开发一大片腹地的前进据点”[13] 。由此,德国通过掠夺土地、建立工商企业等举措,力图将青岛开发成为其向内地延伸侵略触角的经济据点。
掠夺土地。德国租借胶州湾后,为了改造街市、修筑港湾要塞和开造森林,“就由他的青岛政厅里出了些半洋不洋的告示,收买民田”[14]。1898年,德殖民当局公布了掠夺土地的重要章程——《置买用地章程》,除重申其购地特权外,还规定官有地可随时公开标价出售,土地掠夺全面开始。粗略统计德人前后收买的土地,见下表:
表1: 德人收买土地统计表(单位:亩)
地名
青岛
胶州湾沿岸
海西
半岛
四竹
岔岛
黄岛
阴岛
竹灵山岛
数量
28952
1022
3020
22
549
1867
490
合计
35722
资料来源:根据谢开勋:《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第17页;[德]单维廉:《德领胶州湾之地政资料》,台湾:中国地政研究所,1980年,第27页制表。
但德人收买土地的价钱极低,“的确不像个价钱,不过是送你几壶茶钱,请你快一点滚蛋罢了”[15]。而且德人以低价买入再以高价卖出,从中牟取暴利,这种土地倒卖行为一直持续到德国退出青岛为止。德国在青岛的前土地局长樊图·普易雷曾供认不讳地说:“通过土地的买卖,政府的盈利是介于1500%~5600%之间。”[16]
表2:1906~1907年官有地买进卖出赢利率
年份
买进亩价
卖出亩价
利率
1906年
30元
810元
27倍
1907年
30元
575元
19倍
资料来源:根据[德]单维廉:《德领胶州湾之地政资料》,台湾:中国地政研究所,1980年,第27页制表。
土地买卖使德国聚敛了大量财富的同时,也使成千上万的中国居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很多人流离失所,沦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者,身心遭受巨大创伤。
开办工商业。开发利用青岛的矿产资源是德国的另一经济项目。德国通过《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和修筑铁路,获得了附属于铁路沿线三十多公里的矿山开采权。1898年9月18日,德国成立矿山开采公司,开始对淮县、博山、埠村、大汶口、驿县、沂州等处的煤矿、铁矿和金矿的开采工作。到1899年,仅一年的时间,德国开采的煤的总量即达17万吨,为维持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在保证了原材料来源的基础之上,德人在市内开办了涉及各行各业的工商企业,诸如电灯公司、沧口德华缫丝公司、砖瓦制造公司、蛋粉公司、碳酸水业、肥皂制造所、煤油公司、啤酒公司、石灰制造所等。这些企业雇佣成千上万的中国劳工充当廉价劳动力。而工人的状况则呈现出三个主要特征:1.中国工人必须在至少部分地运用强制措施的情况下劳动:2.他们必须比德国工人工作时间更长;3.他们所面临的危险、疾病或足以导致伤亡的意外事故比德国工人多的多。由此,德国开办的工商企业,虽然奠定了青岛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基础,却是以牺牲青岛人民的根本利益,榨取中国人民的血汗为前提的。
三、文化政策
为维护在青岛的殖民统治,德国一方面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掠夺,另一方面从文化层面移植传播德国精神,试图将青岛“培育”成其在远东的“精神文明中心”,并借以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为此,德国“设下两个法子,一个是拿宗教的魔力,来改变一般中下愚民的心理。一个是拿教育的精神,来融洽一般上流有知识者的感情。因此,他就极力扩充宗教和教育两桩事业。”[17]
当时在青岛的德国宗教有两种,一种是天主教(属于旧教),一种是基督教(属于新教)。据统计,截至1907年,在青岛的德国人属于天主教的有759人,属于基督教的有1746人[18]。而且,两种宗教各有自己的布教团体,如基督教传教协会、柏林传道协会、天主教传道协会等。其中柏林传道协会是最大的教会组织,它在青岛、即墨和胶县设立了3个教会据点,3个总堂和42个支堂,有德国传教士8人,中国布道员27人,受洗教徒817人。这些宗教组织以办学为手段,宣传西方的宗教思想和精神理念。当时青岛半数以上的学校都为其所掌控,如柏林会办有中德讲习班和中小学20多所,学生总数达460余人。这些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充当殖民当局各部门的翻译,成为德国殖民者的得力助手,甚至有的还利用语言优势同德国人做生意,有的充当了中德矛盾的调解者,使中国民众对宗教教育产生了一定好感。至此,德人利用宗教力量来缓解中国人民的敌对情绪已初见成效。其后,由各宗教组织创立的学校陆续成立,1901年瑞士同善会成立的礼贤书院,1902年天主教的德华女学,1905年瑞士同善会的淑范女学堂,学生百余名都是中国女子,还有1911年美国长老会的明德中学堂,都是此类。
除依靠教会力量外,德国政府还自己兴办学校。从占领初期,德人就意识可以通过学校“将中国文化塑造成主权国家文化,成功地教会中国人民认同和理解我们的人民事业,按我们的模式来改造中国国家机构,这个长期闭关锁国的帝国的大门必然向德国和德国贸易开放,而这将带来很大好处,它是正在中国做的和将来所要做的事业中用金钱无法买到的。”[19]为此,从占领的第二年起,德国就在青岛建立了一套从小学到大学的完备教育体系。计德国前后建立的小学有26所,其中专为教育中国居民子女的有12所。为顺应工商业发展需要,德国还成立了不少职业学校,专门培养技术人才,如华人职工训练班、职工学校、农林学校、德语学校等皆为此类。这些学校中聘有大量中国教员,但“个个都是在它传道会所设的教员养成所毕业的”[20],深受德国文化熏陶。1909年,由德国出资60万马克,中国政府出资4万马克合办而成的德华大学成立,这是德国殖民者在青岛成立的唯一所高等学府,也是当时设备最完备、师资力量最雄厚的学校。学校分预科和本科,预科设有德语、中文、代数、几何、历史、地理、自然、体育、音乐等科目,经过预科考试即可升入本科;本科设有法律、医学、农业、工商四科。该校有德国教员25人,中国教员6人,起初仅有学生63人,到1913年学生数已达400多人。
德国政府联合教会力量,共同在青岛建立了一套完备的教育体制,宣传了西方的先进教育理念,客观上推动了近代青岛教育事业的起步和发展。但在本质上,教育是为德国的殖民统治服务的,“是德人极力扩充他的学术精神于中国和传播他的政治势力于中国的引子”[21],是德人对中国进行文化征服的手段。
四、小结
德国通过一系列举措在青岛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殖民统治体系,并将其殖民触角逐步延伸至整个山东省,加速了中国殖民化的历史进程,给中国民众身心造成巨大创伤。在这段历史过去百年后的今天,如何客观公允地评判、采用何种历史观来界定,是我们今天从事青岛地方史和中德关系史研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1853年,马克思在评判英国对印度的侵略罪行时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22]“双重使命论”的分析方式,同样可以用来评判德国殖民统治给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政治上,青岛从此丧失独立性,沦为德国的殖民地达17年之久,加快了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但是,侵略者的铁蹄在践踏着我们的民族尊严的同时,也激起了青岛人民争取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的民族力。在德国开办的企业中,此起彼伏的劳工罢工斗争说明了青岛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经济上,德国在青岛开矿设厂,掠夺资源和劳动力,通过榨取中国人民的血汗来构筑其殖民财富的大厦。但是,德人的经济战略却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其资本化的生产方式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经济体制,开启了青岛经济近代化的进程,为其步入现代社会奠定了原初的基石。文化上,德国通过传教、开办学校,妄图从精神和意识形态上奴化中国人民,但同时也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文化观,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因此,在如何评价德国的殖民侵略上,即要认清其掠夺和奴役的侵略本质,谴责其侵略行径,同时,也要看到其在推动青岛社会发展层面的催化作用。仅看到殖民侵略的破坏性,否认其不自觉的建设性,或者过分夸大其建设性,而无视其破坏性,都是不公允的。
作者简介:
姓   名:姜瑶瑶
学   校: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最高学历:博士研究生
专    业:中国近现代史
电    话:13811725141
电    邮:jyybeijing@yahoo.com.cn
通讯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2007级博士班   100875
[①] 谢开勋:《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第9页。
[②] 张武:《最近之青岛》,出版地不详,1919年,第19页。
[③] 谢开勋:《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第1页。
[④] 倪锡英:《青岛》,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第30页。
[⑤] 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青岛文史资料·名胜古迹(特辑)》,青岛出版社,1985年,第20页。
[⑥] 谋乐:《青岛全书》,青岛印书局,1914年,第32页。
[⑦] 谢开勋:《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第61页。
[⑧] 倪锡英:《青岛》,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第10页。
[⑨] 谢开勋:《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第17页。
[⑩] 乐水:《青岛见闻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第20页。
[11] 张武:《最近之青岛》,出版地不详,1919年,第83页。
[12] 谢开勋:《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第51页。
[13] [德]单维廉:《德领胶州湾之地政资料》,台湾:中国地政研究所,1980年,第12页。
[14]《青岛时报》,1920年9月11日,第4版。
[15] [德]单维廉:《德领胶州湾之地政资料》,台湾:中国地政研究所,1980年,第27页。
[16] [德]单维廉:《德领胶州湾之地政资料》,台湾:中国地政研究所,1980年,第58页
[17] 袁荣叟:《胶澳志》,青岛:胶澳商埠局,1928年,第52页。
[18] 袁荣叟:《胶澳志》,青岛:胶澳商埠局,1928年,第103页。
[19] [德]马维立:《对青岛德华高等学校建校史的几点说明》,2005年青岛中德关系国际研讨会论文,转引自田龄:《德国占领青岛时期的文化政策及其实施》,《史学月刊》,2007年第9期。
[20] 谢开勋:《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第113页。
[21] 袁荣叟:《胶澳志》,青岛:胶澳商埠局,1928年,第201页。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