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翰林实验学校图片:重庆“唱红”:对市场崇拜的一种“对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13:27
重庆“唱红”:对市场崇拜的一种“对冲”——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所长、研究员 房 宁2011年10月28日15:32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重庆“唱红”:对市场崇拜的一种“对冲”--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E-mail推荐: 分享


  “重庆正矗立在中国工业化第二波的潮头。如果从这个背景来看重庆‘唱红’,就比较容易了。”

  人民论坛:重庆模式最值得外界关注的,就是“打黑”和“唱红”。但是一说到“唱红”,有些人就认为是搞文化大革命“左”的那一套。究竟应当如何看待对重庆“唱红”的这种误读?

  房 宁:这就涉及到对重庆“唱红”的社会背景和氛围的了解。“唱红”的背景,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认识:群众基础与政府引导。

  近年来我多次到过重庆,一到那里就让我想起了1997年的上海浦东,到处在建设,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这是一个非常忙碌的城市。重庆的街上不到早上七点钟就忙碌起来了,一直到深夜。在我看来,中国的工业化正在掀起第二波的浪潮,正在实现产业的西进,而重庆正矗立在中国工业化第二波的潮头。如果从这个背景来看重庆“唱红”,就比较容易了。

  重庆经济发展进入高速期,社会心理、气氛与东南沿海地区乃至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已经有些不一样了。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城市和地区,实现社会流动和改变身份的机会在悄然降低,社会预期实际上正在发生变化。因此,现在东南沿海地区和一些大城市中牢骚、抱怨比较多。重庆则不然。重庆是一个兴致勃勃的城市,机会多多,情绪乐观,这就是十年前、二十年前东南沿海的情景。所以这个时候,在这样的社会气氛下,人们就有了“唱红”的心气。 如果老百姓心烦意乱,当然就唱不起歌儿来了。

  人民论坛:那么,“唱红”过程中的政府引导又如何理解?

  房 宁:在重庆市直辖以后,干部队伍也需要提升素质。重庆大量干部都是从原来的郊县提上来的,如何管理一个城市需要学习,甚至领导干部本人也有个如何融入城市生活的问题。所以重庆也需要建构一种新型的城市文化,营造一种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来适应重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当群众心气和政府引导一拍即合的时候,“唱红”就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之所以选择红歌,根据我的了解,一来是因为要展现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红歌自然很合拍;二来考虑是合唱,当下的流行歌曲似乎不太适合合唱。《菊花台》,周杰伦一人唱得挺好听,合唱会是个啥样子?

  “现阶段的‘唱红’并不是简单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宣示,而是一种文化自觉与文化建构。”

  人民论坛:没有去重庆之前,人们听到重庆“唱红”,可能会觉得比较异样,甚至滑稽,进而可能会产生疑问,但到了重庆了之后,就会觉得“唱红”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您认为,为什么会存在这种落差?

  房 宁:应当说,现阶段的“唱红”并不是简单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宣示,而是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建构。不能把“唱红”看作是为了某种政策制造意识形态氛围。那样看就太离谱了。

  重庆现在所有的政策有“左”的吗?重庆没有搞“一大二公”,经济发展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来运行的。重庆提出缩小贫富差距的目标,但并不是要劫富济贫。重庆招商引资的力度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重庆百万人就业等计划还会产生大量的新富阶层。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并不对立,都要提倡和鼓励。况且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正是共同富裕的必经阶段。

  的确,红歌里含有大量革命的内容。但今天唱过去的歌,也是有时代的新涵义的,不能机械地理解。人们唱歌可以感受和获取一种精神,那是形而上的东西。“唱红”对红歌有抽象,有升华。这是现在“唱红”与过去的区别。把“唱红”理解成“左”是误读。相反,“唱红”孕育着深邃的文化内涵,“红”的价值是对市场经济价值的一种“对冲”。

  “‘唱红’,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一个很好载体。”

  人民论坛:您能否具体谈谈“唱红”深刻的文化内涵?市场经济价值又如何理解?它与我们所说的“唱红”存在着怎样的逻辑关联?

  房 宁:何谓“中国模式”?在我看来,中国模式可称之为“三大对冲”:经济模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对冲;政治模式是保障权利和集中权力的对冲;价值观上是社会主义价值与市场经济价值的对冲。而“唱红”,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一个很好载体。

  从文化的角度来讲,中国的高速发展使得社会非常有活力、有激情。现在的中国,工业化呈现出非常活跃的面貌,这个活跃实际缘于市场经济的价值。什么是市场经济的价值呢?它蕴含着三层含义:一是逐利,二是自我,三是享乐。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运行规律化入社会精神中的价值。

  人民论坛:市场经济的这三条价值观到底好不好?

  房宁:计划经济时代,肯定认为这是不好的。那时候,要“斗私批修”。“斗私”就是与“自我”意识斗争,“批修”就是批判“享乐”,那时侯你穿着时髦一些,别人就会善意地调侃一句:小心别变“修”了!市场经济价值与计划经济时代的价值则不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价值给中国社会提供了动力。

  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也有问题。当年,霍布斯、马克思,一直到萨特都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实际上是存在不下去的。霍布斯在他那个时代就看出了资本主义的端倪,他指出那样的社会里,人和人都是狼的关系。萨特则干脆说:他人就是地狱。他们的意思是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蕴涵的价值是一个悖论,它会导致社会冲突,最终导致社会崩溃。但是,尽管从霍布斯到马克思都从逻辑上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的价值冲突,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资本主义并没有崩溃。为什么?托克维尔和韦伯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奥秘:因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除了倡导逐利、自我和享乐的“资本主义精神”之外,还倡导利他、克制、节俭的“新教伦理”。这两种看似对立的价值以及价值观,在同一个社会环境中同时起着作用:“新教伦理”大大缓解了“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提供了经济活动之外的另一种价值,“新教伦理”是“资本主义精神”的缓释剂、解毒剂,这就是一种价值的对冲。

  “我们社会主义就更应该有这种自觉,越是搞市场经济,越要倡导社会主义价值观。”

  人民论坛:这与重庆“唱红”的关联与比较之处在哪里呢?

  房 宁:社会主义包含着一种价值:无私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和市场经济价值是相反的。在此价值观的指引之下,追求为人民服务,追求艰苦朴素以及追求未来的远大理想是值得人们尊敬的。那些红歌所抒发的、所崇尚的就是社会主义的精神和灵魂。

  人民论坛:“红歌”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究竟有多少人信,假不假?

  房 宁:不假。杨善洲的事迹让多少人心驰神往!虽然很多人不能做到像杨善洲那样,但依然有许多人认同并向往他的高尚。这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即使是现在在中国还是有着深厚的基础,在人们心底留存。

  在改革开放之前,只有这一种价值观存在,社会发展缺乏动力。现在不同了,市场经济价值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但这种价值也有负作用。只有市场经济一种价值,社会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当前,在我国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两种价值并行的深刻性就在它们对社会都有推动作用,两者之间是“结构矛盾,功能统一”。比如说,一个人作为企业家要赚钱,而在经济之外,他可以作为慈善家无偿向社会捐献。社会就是要在矛盾当中找到一个平衡,如果能找到这个平衡,这个社会就能够发展,就有了两个积极性,就有了两个推动力。

  社会主义价值是对金钱价值的解构,是缓释剂,而市场经济价值又能够给这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这正是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在资本主义社会,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对冲一定程度就起到了这个作用。我们社会主义就更应该有这种自觉,越是搞市场经济,越是要抓精神文明,越是要倡导社会主义价值观。这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执笔:人民论坛记者 艾 芸 李逸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