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上的svn管理工具:3000万元航天服用完即丢 太空漫步充满危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38:22
南方报业网主页 - 南方精选3000万元航天服用完即丢 太空漫步充满危险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8-09-26 10:40:18  作者:

  

  

  ■航天服解密

 

  神七航天员出舱行走,舱外航天服是关键。中国自主研制的舱外服是什么模样?来自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设计师们一一揭开这些数字背后的“谜底”。

 

  舱外服就是一个小型“飞船”

 

  最高能达到2米,躯干像盔甲,四肢像面包,背着1.30米的大背包……

 

  这就是中国的舱外航天服。从内到外分为6层。四肢装有调节带,身高1.60米-1.80米的人都能穿上这套衣服。

 

  壁厚仅1.5毫米的铝合金躯干外壳上密集着各种仪器:电控台、气液控制台、气液组合插座、应急供氧管、电脐带。仅十几厘米见方的电控台里,就有照明、数码管控、机械式压力表等9个开关,气液控制台里的阀门更是多达20个。

 

  这完全是把飞船的控制台整个搬到了航天员身上。别说怎么操作,就是每个开关的位置要记得一清二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航天服手腕处装有一面小镜子,航天员可以通过镜子,随时察看自己身上的各种开关。

 

  专家解说(航天医学工程总体研究室主任刘伟波):舱外航天服是我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中最难的一项技术。飞船的大多数功能都要在舱外服里实现。可以说,舱外服就是一个穿在身上的小型飞船。

 

  手套为每个航天员量身订做

 

  这么重的一套衣服,航天员穿上后会不会变成行动困难的“巨无霸”?重而不笨、行动灵活,是中国舱外航天服的一大特点。设计师们在上肢的肩、肘、腕和下肢的膝、踝等关节处,使用了气密轴承。在轴承的作用下,航天员的手脚可以随意转动。

 

  手套有点像拳击手套。航天服虽然是“批量”生产的,手套却是用国际上先进的“三维数字扫描”技术,为每位航天员量身订做的。出舱活动主要靠手完成,手套必须灵活,又要有相当的厚度以保证气密性、隔热性。中国舱外服的手套灵活性国际一流,航天员能够轻松握持直径25毫米的物体。

 

  专家解说(航天服研究室主任刘向阳):“飞天”整体设计和各部件的设计、组装都是中国人自己完成的,接近国际水平。这套舱外服有很多我们独有的特点。在关节上,科研人员巧妙地利用了仿生结构,使关节活动更自如。

 

  穿一件舱外服长达15小时

 

  穿舱外服同样不简单。航天员穿上贴身内衣后,首先要穿一件能测量心跳、体温的生理背心,接下来是防静电的连体内衣,第4层是给人体散热的液冷服,把他们包得如电影里的“蜘蛛侠”,然后戴上通讯装备,最后才穿舱外服。穿衣服全程搬到天上就更复杂了。在太空进行任何精细的操作都是很困难的。神七飞行结束后,手套将随返回舱带回地面。由于体积、重量的限制,这套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的舱外航天服,在完成出舱任务后,只能留在天上了。

 

  专家解说(航天员选拔训练研究室主任吴斌):飞船发射时,舱外服是打包固定在轨道舱壁上的,因此航天员首先要启封服装,然后把各部分组合成一件完整的舱外服,再把净化器、氧瓶等可更换部件装上航天服。在“穿衣”的过程中,执行出舱活动的航天员与留在轨道舱的航天员互相配合,一人操作时,另一人就读操作手册并进行确认。这是个细致而又累人的活。如“舱外服启封”项目分为21个操作单元,其中仅“解开舱外服的包装物”又包含12个大步骤,整个过程长达近15 个小时。

  太空漫步 看似闲庭信步实际充满危险

  美国航天专家称太空中一立方厘米垃圾犹如子弹

  航天员的太空漫步看似悠悠淡定,实际上充满危险。美国太空总署的华裔科学家李杰信形容,太空漫步充满危险,稍有不慎,就性命堪忧,是名副其实的生死之旅。

 

  据李杰信说,太空中充满各式各样的太空垃圾,这些垃圾都以25倍音速在高速运行,一个不好彩,只要一立方厘米的垃圾击中,就会如子弹般射穿太空服,航天员一旦中招出血,就会形成血气泡,对生命构成威胁。

 

  此外,由于太空舱向着太阳一面的温度与背着太阳面的温度相差达上百摄氏度,航天员行走期间,犹如瞬间穿越严冬与酷暑,经历雪与火的考验。

 

  但李杰信指出,对出舱的航天员来说,危险不仅存在于舱外,还存在于进出舱时。当年苏联的一名航天员在返回舱内时,因未按规程脚先头后,而是头先入舱,下半身被卡住,令舱门无法关闭,不仅自己无法回舱,还可能连累舱内的同事无法返回地面,他一度要准备服食随身携带的毒药丸以自我了断,后来情急下放掉太空服的气,令其柔软才化险为夷。

  ■出舱事故案例

  呕吐不已 推迟出舱

  1969年3月,“阿波罗9号”飞船航天员吕塞尔·施维卡特患上严重的空间运动病。在飞行的第二天早餐后,突然连续呕吐。地面控制中心的医监和医保专家考虑到若穿着舱外航天服、戴着头盔时再呕吐,将危及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决定推迟出舱,并压缩出舱活动时间。

  忘系安全绳 险成人体卫星

  1978年12月20日,“礼炮号”空间站航天员罗曼年科装备出舱,戈列奇科在气闸舱内监控。就在罗身体即将离开空间站时,被戈列奇科一把拽了回来。原来,眼疾手快的戈列奇科在最后一刹那,发现罗曼年科忘了系安全绳索。要不是被及时拽住,罗曼年科将可能成为“人体卫星”。

  航天服故障 汗液流进眼睛

  1966年9月,“双子星座11号”载人飞船上,航天员理查德·高登在执行出舱任务时,航天服的冷却系统和热交换器发生故障,无法正常工作。理查德在舱外停留仅6分钟后,就大汗淋漓,汗液流进了他的眼睛,难以正常视物。在他摸索着走回舱门的过程中,还需要指令长康拉得的仔细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