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控件怎么用:如何写一份出色的年度市场计划?(第一部分结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1:34:26
花恋蝶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如何写一份出色的年度市场计划?(第一部分结束)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接近年底,对于所有marketer来说,制订明年的年度计划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虽然各个公司财务年不同,起点不一定在1月1日。

通常来说,一份以事业单位的市场计划从开始撰写到最终批准实施,至少需要3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而事业部的经理(marketing manager或相应brand manager, product manager)是承担这项重要工作的主要责任人。

但做好一份出色的年度市场计划,并非每个marketing manager都能胜任。一些市场计划味如嚼蜡,毫无思想和创意,好比政府官员的年终工作报告;还有一些计划热情洋溢,但通篇充满不靠谱的吹嘘和自恋,好比保险推销员的宣誓感言。

针对这个现实,一些大公司开设了“制订市场营销计划”的培训,或提供公司统一的模板,这非常好,但要清楚这套东西主要是让你把握其中逻辑思考的流程,但并不能保证象电脑程序一样,data in & information out,更不能提供行动计划。

我认为一份出色的市场计划,更多地是体现了marketer对于市场和竞争的经验、洞察和创意一些难以衡量的东西,最关键之处在于目标的设定和策略的形成,再加上对执行及预算的周密安排。

在这里我分享几点对于制订年度市场计划的心得,不能保证你出色,但至少可以避免一些我自己或同行曾经犯过的错误:

第一、先搞清楚什么叫市场计划。

什么是marketing plan?而什么叫sales plan?

那些富有经验的品牌经理对上面这个问题可能轻蔑一笑:“这个问题都搞不清楚还做marketing?”。但我认为这并不好笑,要知道在今天中国大多数市场人员并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培训(我不鼓吹学院派,但也不赞成纯实战派或游击队),而且有很多人在此之前是从事销售、广告甚至是设计师出身。

销售和市场是大多数消费品公司两个部门分工,两者计划也有明显的区别——

销售年度计划,着重在对于区域市场的竞争分析(即重点在于自己和竞争对手而不是消费者),进行销售预测和目标分解,同时根据实现目标的需要,制订分销和助销计划(分销计划包括渠道改进和提升,而助销包括终端生动化和促销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一年的人员和资金预算

市场年度计划则更加全面和宏观,它必须要站在事业(品牌或产品)发展的高度,从消费者、竞争对手以及公司自身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设定商业目标,然后发展为实现目标需要的品牌与市场策略(其中包括目标顾客、品牌定位,成长和竞争战略,营销组合等),确定新产品计划、修订价格体系,发展传播和消费者推广计划(也就是通常说的marketing communication或者above-the-line部分),最终要针对整个生意进行盈亏分析(P/L Statement)。

为了推动生意的发展,市场计划还可能涉及其他要素,比如R&D方向,生产成本及质量控制,物流分析,渠道分析和改进要求,销售人员以及流程的重新设计等。

有的人可能认为,上述内容是否超出一个marketing人员的工作范围?

虽然不同公司对于品牌经理的授权和职责不同(正如我以前说的,有的公司的品牌经理其实只是一个推广经理,或者是标签经理,甚至是设计员而已),但一个真正完善的品牌经理制度,必须要承担核心推动职能(也就是通常说的“小总经理”),他要去操心、去推动任何可能阻碍品牌/产品发展的事情——他当然不是最懂生产或销售的人,但是他要发现其中的问题,暴露这些问题,然后推动这些问题得到解决。

在某种意义上,品牌经理应该是一个公司中最活跃的“鲇鱼”,他应该要让其他部门的人感到害怕,而不是觉得你只是一个浪费钱的忽悠高手,或是一只纸上谈兵的软弱小绵羊。

因此,在一个市场或品牌驱动的公司,毫无疑问,市场计划最重要和关键,它必须先于销售计划,和引导销售计划的方向。

我注意到,那些由销售转型的市场人员,在撰写市场计划时常情不自禁落入如下误区:

1、做market plan而不是marketing plan。也就是说,习惯直接落入地理意义上的市场,比如如何做上海市场,如何做广东市场等等,较少从消费者指标去看待市场。

2、过于关注竞争对手的行动,而对消费者一笔带过,或过于主观描述消费者,缺少洞察和细分。

3、通常不重视或忽略新产品的开发

4、过于关注短期销售指标而忽略长远的品牌建设

5、传播方面过于粗放或主观化

6、喜欢喊口号,以豪言壮语作为目标。这点很有意思(我毫无贬义),我想其中原因是销售人员习惯团队作战、服从和忠诚至上的职业习惯,表决心常常变成一个实现目标的必要元素。

从这点说,了解marketing plan和sales plan是做好市场计划的前提。

第二、做strategy plan不要做money plan。

大多数公司之所以表现平庸,是因为他们雇佣了平庸的人,做平庸的产品,写平庸的计划。

的确,看看我们身边大多数市场计划,它们的确只是一些"Money plan",也就是把预算按照地区、方式和时间进度分配一下,不过是“甘特图计划”而已。

什么叫“策略”?这个词已经被那些MBA和广告策划人恶俗化,以至于人们经常还不得不争论它的定义。

我认为,简单地说,策略意味着两个词,第一是“取舍”,决定你要得到什么,放弃什么,什么都能做就不需要策略;第二是“对手”,策略意味着你要决定对谁而战,然后选择最适合你作战的时间、地点和工具,那些不能清晰说明竞争对手和商业目标的品牌,通常就是缺乏一个良好的策略。

市场计划的核心应该是一个具有差异化的策略,而不只是描述一个行动日程表。

但做strategy plan的确具有挑战性,它意味着你每一年必须back to basic,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目标和方法。

所以策略常具有突破性或颠覆性。但是也要避免这样的浮躁现象:比如有些公司(以保健品行业为极至)喜欢把是否能提出惊人的策划,作为判断市场部工作能力的标准;而有的营销人员(尤其是来自广告公司的策划人),为了达到震撼客户或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目的——好象叶大师那句充满意淫的名言,“没有好的创意就去死吧”,故意整些颠覆的策略以表示自己的创造力,这都是需要警惕的。

有时候,如果在冷静分析市场后,决定“面对现实,不做”,或“保持现状、稳健发展”,这也是一个好的策略,或象韦尔奇讲的那个小故事,对CEO说:“现在的策略没有问题,而先生你才是阻碍策略实施最大的障碍”,这种面对真相的勇气,更激动人心。

然而,如果一个公司的高管持续看到平庸的市场计划,在责问市场经理之前,应该先问问自己:我们是否有一个清晰的公司策略?我们公司提倡什么文化?公司是否鼓励创新和不断否定自己?在很多时候,专制、苛刻和保守扼杀了营销人员的策略突破力,使他们变成了唯唯诺诺的跟屁虫。

第三、拥有逻辑,胜过拥有模板。

市场计划的模板很意义:它提供了一套逻辑化的流程。我电脑中搜集了好些这样的模板。

最近刚好有几位朋友,在BLOG上留言或发邮件给我,询问是否可以提供一些这样的模板?

我乐意提供(当然如果你有心人google一下,网上可以找到大量模板),不过顺便也谈点自己的看法:有一些模板参考固然好,不过随着经验的增加,要逐渐摆脱这些模板,否则容易变成八股文。

比如,我见过这样的市场计划(尤其是一些来自咨询公司或出自新毕业MBA之手),厚厚的绝对不会少于100个P,第一节就是外部市场环境分析,什么政治、经济、产业环境、竞争对手、消费者……依次罗列分析;第二节就是内部营销能力,接下来就是SWOT分析,关键成功因素,然后是核心策略,定位,营销4P……。通篇都是图片和表格,总之书上有的篇章,这个报告都不会漏过,其中或许有闪光之处,但可惜我没有看到一半已经快睡者。

市场计划当然不是广告策划提案,它首要的是诚恳严谨,以数据和事实说话,用严整的逻辑证明你的观点和行动。

但我们切忌走过头,市场计划的核心目的在于沟通,传达你要传达的,而不在于写一篇面面俱到,可以存在档案馆的完美报告。

因此要领在于掌握市场计划的主要逻辑和思考方法,然后将它自然地融在自己的报告中,并且用听众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我以前的一篇文章《金字塔原理与电梯原则》。

我自己的习惯是:在正式用电脑打字之前,先拿1-2张白纸,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把自己要写的点逐个写下来,然后按照逻辑先后排序,接下来为每个观点组织论据,或支持的数据、图片。凡是不需要阐述的地方(可能不重要,也可能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我就无需表达;而且因为每个报告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所以报告的结构也不相同。

有一些我很喜欢的高效市场计划,开篇就是“我们在今年的3大失误!”,然后逐个扼要分析;接下来是“解决的两个方法”,然后是行动方案,最后是费用分析。简洁明快,10分钟讲完,大家走出门就知道要做什么,这非常好并值得提倡。

事实上,我发现很多复杂的市场计划,并不是作者的分析和观察十分透彻,有太多观点要讲,而是恰恰相反:他堆砌了一大堆无用的数据和已知的事实,无法从中提炼核心论点,并且毫无立场,也不知道自己该表达什么,影响什么和影响谁,从而失去了沟通的本质。

(第二部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