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银万国证券网上开户:晋唐越窑鉴赏与辨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27:15
晋唐越窑鉴赏与辨伪 (2010-07-13 11:34:19)原文地址:晋唐越窑鉴赏与辨伪作者:程庸

 

青瓷是中国瓷器之母。早期青瓷主要产生于浙江上虞、慈溪、余姚、永嘉、宁波等地。不过,据新的考古发掘,早期青瓷产地不局限以上这些地方。《中国文物报》报道,2007年,考古工作者通过对浙江德清县的火烧山、亭子桥的发掘,认为这儿才是中国原始青瓷的发源地,此论当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商周起一直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浙江青瓷发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晋朝,青瓷生产进入全方位成熟阶段,因此,古人往往把晋瓷看作是中国瓷器发展阶段中的第一个高峰。晋瓷无论是造型还是釉色都取得了伟大成就,特别是在青釉上出现了褐色加彩,打破了单色釉一统天下的局面。越瓷常见的品种有盘口壶、扁壶、熏炉、虎子、水盂等,重要的有鸡首壶、尊、狮形烛台等。这时期的青瓷堆塑罐上堆贴各种动物和人物图案,如龙、凤凰、狮子、羊,这是当时物质丰富的反映,也显示了社会的审美倾向,把日常用品的陶瓷推向了审美观赏的境界。越窑青瓷的胎骨,晋朝以灰色、深灰色为主,初唐时灰白粗松,晚唐时灰色、淡紫色,五代时胎子细腻,呈浅灰色、灰色。釉色各朝不一,晋朝以青色为主,初唐青黄色,晚唐微黄,五代则青中闪黄,如艾色。五代时,部分产品为钱氏吴越国宫廷垄断,成了我国最早的官窑,典型产品为“秘色瓷”。唐朝陆羽在《茶经》里这样评价越窑:类玉类冰。(注1)

晋朝时期,越窑青瓷生产不仅自身快速发展,还带动了南方诸多窑口的青瓷生产,如浙江瓯窑、婺州窑,福建晋江窑、同安窑,江苏均山窑,江西洪州窑等。由于同时期的许多窑口,都曾仿造越窑青瓷,就形成了越窑系。到了唐宋时期,还对耀州窑、汝窑、官窑、龙泉窑等诸多名窑产生影响。

越窑是最早对世界陶瓷产生影响的窑口之一,很多国家先是从中国进口越窑青瓷,然后模仿生产,亚洲地区有高丽瓷、日本瓷、越南瓷、泰国瓷等,西亚有阿拉伯陶瓷等。越窑青瓷的对外传播,早在三国时期就发生了,在日本的古墓中曾出土过写有三国孙吴“赤乌”年号的铜镜与三国越窑青瓷碎片。(注2)在印度尼西亚曾出土了六朝末期的越窑青瓷。(注3)高丽瓷器受中国多种窑口影响,其中最早的是越窑,据考证,9世纪初,新罗海将张保皋又从中国招聘制瓷工匠,越窑青瓷的制作工艺随之输出。高丽立国后,崛起的制瓷业是在新罗引进越窑青瓷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从传世、出土的器物可看出,有这样一些类型模仿了越窑青瓷,敞口斜直腹玉璧底青瓷碗、花口弧腹窄足碗、带棱瓜形小壶、倭角方形台盘、杯口长流行水注、八棱长颈净水瓶等。借鉴越窑装饰手段很多,最常见的是阴线刻花,纹饰有缠枝忍冬(唐草)、莲瓣、水波、鹦鹉、宝相花等。(注4)韩国陶瓷专家金英美在论述高丽与五代、宋的关系时说,高丽一直积极吸纳唐宋先进文化。在此过程中,越窑青瓷所蕴含的文化要素给高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据《高丽史》等文献记载,惠宗二年,晋朝派官员出使高丽,册封高丽国王。高丽先后使用了后汉、后周的年号,不久后周册封高丽国王,派遣官员到高丽,使其百官服饰同于中国。越窑青瓷正是通过这些途径传入了高丽,高丽定宗安陵出土的越窑青瓷就是有力的证明。(注5)、高丽青瓷仿越窑

 

 

 

唐越窑青瓷

这两件都是葫芦执壶(上图),可看出高丽仿造唐朝越窑葫芦执壶的痕迹。高丽生产的青瓷粉盒与唐朝越窑粉盒的关系,从器物比中也可见一斑。

唐朝越窑青瓷对西亚阿拉伯地区的传播与影响,是中阿文化交流中的大事,但这时期的文化交流状况,文献资料稀少,因而面目漫漶,至近代,通过大量出土文物才得以清晰呈现。波斯湾重要港口斯罗夫(Siraf)连接着波斯湾、红海、印度洋,此地出土了大量的中国陶瓷碎片。其中的唐代青瓷与白瓷,正是阿拉伯作家及旅行家苏莱曼的中国游记所记述的中国瓷器。伊拉克的萨马拉遗址是阿拔斯哈里发王朝(838-883年)的都城,在这个遗址中发现了来自中国的青瓷、白瓷和三彩陶瓷的碎片。在北非埃及首都开罗附近的福斯塔特(Fustat,曾是埃及土伦王朝的首都)遗址,考古学家从1912年开始考察,发现了许多陶瓷碎片。1966年到1973年,英国人大卫率领英国、伊朗考古队对此地进行了六次挖掘。从昔至今,考古学家在这里挖掘出很多唐朝陶瓷的碎片,其中有大量的唐朝越窑青瓷、邢窑白瓷、长沙窑瓷和三彩陶瓷碎片(注6)、(注7)。在伊朗布什尔省北端的Mafruban海港遗址,出土了不少晚唐的陶瓷碎片,为越窑青瓷、巩义窑的白瓷、邢窑白瓷,还有宋朝的一些瓷器碎片。(注8)这些碎片分别收藏在不少国家的博物馆里,美国大都会收藏的伊朗纳需普或伊拉克萨马拉出土的碎片,是典型的唐代越窑。  

在以上地区出土的碎片还有波斯三彩,这些波斯三彩多有线纹刻花装饰,与擅长线纹刻花的越窑瓷颇为雷同。西方专家认为这类波斯三彩的釉下线纹刻花装饰受到越窑、以及龙泉青瓷的影响。(注9)这一件9世纪美索不达米亚制作的黄、褐彩五系罐(下图),类似越窑的四系罐(下图),

美索不达米亚陶瓷仿越窑

 

晋朝越窑四系罐

 

只是系的制作更大一些,可能便于手提,而越窑系罐上的系通常很小,显然只为了系绳。

9、10世纪的伊斯兰陶瓷不少造型都是模仿越窑等窑口的,模仿的造型以碗、罐居多。

当今国内越窑仿品,水准越来越高,釉色、胎色与真品相似,但胎子的肥腻感、釉色的玉质感与自然开片状仍难以仿造。近年,越窑仿造技术有了新发展,已出现人造开片贴在仿品越窑器物上,初看很像,表明仿品的制造手段越来越丰富。更绝的是,把一件普通古器上的开片釉面剥离下来,贴在一件新仿品上,上当者不少。当然这种情况不多,因为通常情况下古器上的釉面难以剥离,只有在特殊条件下,如地下腐蚀过重,釉面与胎可能会剥离。还有越窑青瓷褐彩的“结疤”现象(褐彩受土侵腐蚀所致)也仿得很逼真。越窑器物历来受藏家们喜爱,原因是晋唐时期的越窑瓷器最能代表这个时期的瓷器成就。

 

注1:冯先铭《中国陶瓷》33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注2:李刚“浅论越窑和龙泉窑青瓷的外销”《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四辑,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

注3:(日)三上次男“晚唐五代的贸易陶瓷”《中国古陶瓷研究》创刊号,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

注4:禚振西《高丽青瓷的发展与中国青瓷诸窑的关系》《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八辑,中国古陶瓷学会编,紫禁城出版社

注5:(韩)金英美“高丽遗迹中越窑青瓷的传入路径及性质”《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四辑,中国古陶瓷学会编,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

注6:《EARLY ISLAMIC POTTERY》p12,by ARTHUR LANE,FABER AND RABER 24 Russell Square,London

注7:王小甫等《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182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注8:(日)森达也《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四辑,422页,中国古陶瓷学会编,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

注9:《EARLY ISLAMIC POTTERY》p23,by ARTHUR LANE,FABER AND RABER 24 Russell Square,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