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盆里面有虫子怎么办:马屁文化面面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22:41

马屁文化面面观

 一秀才病死来到阎王面前,刚好阎王放了一屁。秀才立即吟道:「伏惟大王,高耸金臀,洪宣宝屁,彷佛乎麝兰之气,依稀乎丝竹之声;臣立下风,不胜馨香之至」。阎王大喜,盛宴相待,又多许他十年阳寿,放回人间。十年后秀才来到地府,小鬼上殿禀报:「启禀大王,十年前做马屁文章的秀才又来啦」。


中华民族是个马屁民族,拍马风气之盛、技术之高、效果之大、内容之丰富、历史之久远,全球无出其右者。远的不说,国民党对蒋介石的造神拍马,甚么「人类救星」、「世界伟人」,就够肉麻的啦;史太林过生日,老毛率团前往祝寿,席间江青举杯狗腿史大魔王说:「您的健康是我们的幸福!」,史太林大乐,说:「从没听过这种说法,真有趣」。可见中国人拍马工夫之高,连老大哥、「世界的钢」都不支倒地。

拍马时不吹牛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圣经佛经不如马屁经。拍马屁的同类动词很多,如溜须、阿谀、奉承、恭维、谄媚、巴结、狗腿(台湾专用)、擦鞋(香港专用)等等。拍马屁的来源据说来自蒙古,牵马或骑马在路上与朋友、长官相会,互相拍拍对方的马屁股,满口赞叹:「啊,好马、好马,大人真有福气啊!」以示友善。久而久之,拍马屁就成了骂人谄媚、阿谀的意思了。

不过中国人常说的「吹牛拍马」倒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拍马成功的铁律之一就是:吹牛时不拍马,拍马时不吹牛,如果一面拍马,一面吹牛,被拍之人(通常是首长、总书记、皇帝、老板等大家伙)一定以为你在嘲笑揶揄他,立时就要糟糕,小者前途崩盘,大者人头落地。

拍马屁的文雅古文叫做「溜须」。典出《续资治通监》:丁谓在中枢省为官,服侍寇准很是恭谨。有天一起吃饭,汤沾上寇准的胡须。宋朝丁谓起身轻轻擦拭寇准胡须,寇准笑说:「参政是国之大臣,怎可为长官溜须呢?」唐朝柳模为拍武则天马屁,献上儿子做面首,并吹捧儿子「洁白美须眉」。宋朝军官彭孙,给当太尉的太监李宪洗脚,还赞叹说:「太尉的脚真香」,李宪大乐,把脚搭在彭孙头上说:「奴才也未免太谄了吧」。

须知礼多必诈

被拍的人也别高兴,还真以为自己「英明伟大,一贯正确」,须知礼多必诈。蒋介石还在大陆时,宠信张治中上将,因为张每天去叫醒睡午觉的老蒋时,先把拖鞋踢进床下,老蒋起身找不拖鞋,张立即跪下,探身进床下拿出拖鞋,亲自为老蒋穿上,因此深获老蒋信任。可是后来背叛老蒋主动投共的,张治中是其中阶级最高一个。林彪也是拍老毛马屁最用力的,但却与毛凶终隙末,不得好死。

因为人人都有虚荣心,都希望被人喜欢、欣赏和尊敬,拍马就几乎百发百中,大家都从「被欺骗找到乐趣」;同时,心理学也发现,自我评价永远高于外人对我们的评价,于是被拍马时就信以为真,还飘飘欲仙。萧伯纳说过:「拍马屁真正让人觉得爽快之处,在于被拍之人觉得自己值得别人来拍」。

善意的恭维还好,无伤大雅,有益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恶意的拍马就是鲁迅所说的「捧杀」了,也是古罗马史家泰西塔思所说的:「最可怕的敌人就是赞美你的敌人」,他们一边拍你马屁,一边活埋你。

等于交换好处

可是,人为甚么要拍人马屁呢?当然是为了利益。根据演化生物学家的看法,大自然往往选择善骗的物种,善骗的物种较易躲过天敌,也能成功的生存下去;同时,「互利的利他行为」也有助于适应环境而生存,拍马就是交换好处,是己所欲、施于人的功利主义生存法则,拍马因此变成社交工具了;何况,人人都有自恋情节,拍马正好满足心理需求,所以无往不利啊。

善意的恭维很好,可是为了自己利益的拍马就可怕了。被拍者轻者自我毁灭,重者亡国灭种。吴王夫差不是中了勾践的拍马之计(为夫差尝粪)而败亡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