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马 领军535 400w:宗萨钦哲仁波切《金刚经》开示(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3:34:28
萨钦哲仁波切《金刚经》开示(五)(2009-10-16 00:19:03)转载 标签:

藏传佛教

金刚经

宗萨钦哲

教育

分类: 钦哲教言 宗萨钦哲仁波切《金刚经》开示(五) 昨天说过,现在是末法时期,在喜马拉雅山一带,人们还有习惯请喇嘛打卦占卜,喇嘛也经常以读诵《金刚经》或各种法会来驱除障碍,相信中国人的小区内也是如此。许多人都知道读诵经典,例如《心经》和《金刚经》会给我们如雨般的加持和功德。我们告诉自己:「哦,这些是佛非常有力的话语,来平息我们的痛苦,去除我们的障碍,如此这般,这些话语给我们如雨的加持和功德等等。」这是一种理解的方式,但不是最好的。
      让我们来检视一下为什么《心经》或《金刚经》可以平息痛苦,去除障碍。什么是痛苦?什么是障碍?探究障碍和痛苦的原因,我们会发现,我们所持有的二元分别的见地,和二元分别的心是因。这些经典是对治二元分别习性的方法。
      什么是恶行?大体上说,恶行就是带给我们痛苦的东西。什么是痛苦?在大乘佛教中,苦有很多含义。当然,有明显的痛苦,例如疾病,可是,不确定性也是痛苦。所以,相互依存(缘起)的事实,或相互依存的本质也是痛苦。不管是什么东西,凡是需要依靠其它事物才可以存在的,就叫「依存」,如我们所知,相互依存不是快乐,全世界的人们都为了独立、为民权、为人权而战。我们一直在找寻和渴求某种形式的独立,因而受苦。
      有时候我们希望:「哦,如果我能够从我的生活中逃离,去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在海边盖个小房子,自己一个人,独立地,快乐地,永远在那里打瞌睡。」我们都不时地这样希望。但是,这很难安排,因为,逃离到理想的生活,依赖于摆脱掉现在的生活,至少,我们的自由梦非常依赖于得到一个大的垃圾箱。拆掉现在的生活包扎起来,与建立新生活是一样的困难,不是吗?
      然后,我们当然想去某个非常安静的地方,可是安静依赖于许多条件,甚至依赖最小的昆虫都得闭嘴﹗我在几乎所有的中国画中,都看见一个孤独的人影,在山中竹林之下,我想这是许多中国人的梦想。可是,一个瀑布边安详宁静的小茅屋是比五星级旅馆还困难的,因为它首先就依赖于要满足你所有在山中安静闭关的标准,不是吗?
      同样的,我们逃到海滩的理想,也要符合我们关于海滩的全部偏好,轻柔的波涛,和其他种种。如果我们的希望必须依赖于别的东西才得实现,基本上就意味着,我们无法控制它,而我们痛恨无法控制状况,不是吗?所以,我们要控制周边的环境,而不被环境所控制,这就是我们设立的确切标准。
      痛苦从何而来?很清楚的,它来自相互依存(缘起)的不确定性。任何相互依存的,基本上就不确定,因为我们梦想的实现取决于 X、Y、Z 也必须实现,不确定性就出现了,这种不确定性,就像是相互依存投下的阴影。我们希望理想中的和平与安宁,可是,不确定能拥有它,因为我们的理想依赖于不受我们控制的条件。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两件最重要的事,一件已经发生了,另一件还没发生,一个是出生,另一个是死亡。这两件人类生命中重要的事情,我们都无法控制。我们隐约能控制今晚选的餐厅,可是,一旦去了餐厅,就失去了一些控制,我们的选择被限定在菜单提供的范围内,所以,只在一定的限度内,我们可以自由地选一样或两样,这就被我们叫作「自由」。
      这种「自由」的定义来自于二元分别的心。像《金刚经》这样的经典,颠覆分别心的精密系统。分别心基本上是迷惑的心,而迷惑的心不只是明显的迷惑,我们想的每一个念头都是迷惑心的一种表现。
      我们鄙视而且认为应该抛弃,迷惑心的某些显现。但是,对于迷惑心的许多表现,我们却非常执着。例如,佛教的形式和组织,是一个大的分别迷惑,但是在目前,这个迷惑是必要的。一个理由是,没有佛教,我就没工作了。不过,如同这部经中所说,佛教不是别的,只是个安慰剂,整个道就是个骗局,可是,它是个非常必要的骗局,它是治療深深根植于我们本身串习系统的药物。
      这部经不仅仅从根本上切断迷惑和痛苦的因,它还增长福德。读诵这部经,或者只是在手提袋里或佛堂上有这本经,会增长很多功德。功德[sonam]意即「能力」,意味着我们的真实自己可以自由地表现出它最大的潜力。什么是「能力」呢?就是觉得自在,无障碍,没有被剥夺或缺乏什么。
      当我们读诵和思惟这些经典的意义时,它破除整个有关相对「能力」的概念。例如,当我们是孩子时,我们对于自己有能力建造沙堡非常自豪,可是,后来,因为成长超越过这种孩子气的骄傲,代之以具有玩滑板的能力而骄傲,如此种种,贯穿我们的一生,到老年,我们意识到这些我们曾引以为傲的能力,实际上不值得骄傲。
      要点是:这种功德、能力,或富裕是非常相对的,它依赖于参考点。这就是为什么在权力和金钱的世界里,没有人说:「好了,我现在已经拥有了这么多的权力和金钱,足够了。」没人这么说,因为我们有不同的参考点,这个参考点是因为缺乏功德而产生的二元分别。
      这些经典摧毁诸如「权力」和「金钱」这样的参考点。如果我们思惟经典的含义,渐渐地,我们会看到世俗生活是无意义的,我们开始要求的越来越少,需要的也越来越少,不过,不是像那些禁欲苦行的修行者,痛苦地否认基本的需求,不是那样。世俗生活就像以草喂老虎,我们对它毫无兴趣,它不让我们颤栗兴奋,因为我们彻底了解世俗生活,如同被强迫看了十遍的电影,我们多多少少知道接下来是什么,也许有一点点偏差,不过差不多一样,所以,它不让我们颤栗,也不会让我们兴奋或感到兴趣,我们并不热切地期待看同一部电影第十一遍。
      不过,不要认为这部经典会把我们变成消极的存在主义者。一个消极的存在主义者需要议程和参考架构,需要颤栗,所以他们有所求。这部经典不会让我们消沈或激动,但是,它将使我们转离那些计划和参考点,而这些会令我们消沈或激动。我们一直受到刺激,因为过份的激动,以至于根本没注意到自己的激动。这部经典使我们能够超越经常被刺激。
      现在我们到哪儿了?假设我们达到了终极满足的层次,这在现实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是否意味着,碰巧有瀑布,竹叶飘落,我们很满足;或者,我们正好住在哈林区(译注:美国纽约市的一个地区),隔壁邻居每天二十四小时,一周七天,都放着很吵的音乐,我们同样很满足,我们并不抱怨说:「哦,他不应该这么做,这不公平!」我们没有那种心态。
      「不公平」这个词实在是一个没有多少功德的人的措辞。有些文化,很多代都被不公平地对待,他们热中于教育其它人,关于他们的遭遇。可是,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这只能偷走他们可以舒服地随处安坐,以及感激拥有的任何东西的能力。
      我们应该关注一位真正的道家大师,《道德经》谈到不要改变,只是接受一切。这真是了不起的概念和表述,什么都不要做,不要改变,不要造作,不要量度,随它去。可是,儒家一来,就有了偏好,颤栗,规矩,保全面子,耻辱和丧失能力等等。例如,因为祖先之名,我不能如此做,每年要去扫墓,那可能是十代前祖先的墓,他转生后,可能已经被我们当成鱼放在寿司里吃掉了。某种角度而言,愚昧拯救了我们。想想看,如果这些鲔鱼或鲑鱼能够知道一切,看到你每年去这位十代祖先的墓地磕头,却又吃他的肉,实在没道理。如此了解,就是能力和功德,而思考《金刚经》能带来这种能力,但这很难进入我们的脑海中。
      回到开始,佛说:「须菩提,有否众生闻此经所说法而不生惊怖?」他又说:「这令人印象深刻。」对此,我做一个很糟的总结:这就叫做「安忍度」(或译为「忍」)。有一次,当文殊师利菩萨讨论到这样的一个话题时,五百名阿罗汉被吓死了,他们再也接受不了了。既然我们没死,这一定意味着,要不就是我们理解的很好,要不就是我们根本没懂,这表明我们属于菩萨的种姓,我们也许不能够彻悟这部经里讲的一个字,可是,我们仍然喜欢它们,不是吗?这很令人惊讶,去年我为《心经》做了一首舞曲,许多街上的小孩,虽然不是佛教徒,却很喜欢「无眼、耳、鼻、?」等词句,这就是我们说的习性,好的串习。
      这个什么都「不作」的教导,我甚至从藏传佛教大师那里也听到过很多次。有时,我能一瞥它的意义,而当我真的能瞥见它的意义时,我是如此的沮丧,因为要如何说服别人,什么都「不作」,实际上是一种相当奇妙的事,它很难以表达和修持。不过,感谢佛陀的慈悲,有几千种的方法和活动,让我们可以修习这种「不作」。
      也许,最接近这个什么都「不作」的概念就是禅修,也就是佛教禅修。现今,「禅修」这个词被当作是一个笼统的词语,包括了很多种类的技术。常常,人们甚至把「禅修」跟纯粹做白日梦连在一起,不过,依据佛陀,那不是禅修。
      如果你真想知道如何什么都「不作」,你必须要愿意付出一些牺牲,你应该要跟随一位老师。在我有限的知识里,我真的相信,还有很多伟大的老师,不仅知道如何去做这个「不作」,而事实上,他们在修持这个「不作」。
      不要认为这样的老师必须要是位学者,真相是,学者往往是最糟糕的。他们其实不知道如何什么都「不作」;他们只是知道如何谈论「不作」。不过,对于这个教示,因为它的难度,一个人确实需要个人辅导。
      不过,有些事情我们能做,买本《金刚经》放在手提袋里带着,最好供在佛台上,每天上香,然后说:「总有一天我要了解你,在一切状况下应用你。」这样就已经很好了。伟大的宁玛派大师龙钦巴曾说,行菩提心是很难修持的。像我们这样的初学者,应该强调愿菩提心。
      即便你不理解这部经里的任何一个字,如果你对它有好感,这也已经很好,这已经表示你有一个很好的倾向,一个好习惯,一种业的联系。也许,很久以前,你是只小蝴蝶,偶然落进了一个和尚正在用来努力书写《金刚经》的墨里。所以,如果我们已经有些渴望,弥勒菩萨说,我们应该一遍,一遍,又一遍地听闻这些教授,这将鼓励我们继续前行。
      坏习惯也以类似的模式在运作,我们可以发展一种负面的倾向,一个坏习惯。例如,有些人没来由的,充满了仇恨。对有些人来说,杀死另一个人就好像捻死一只蚊子那么容易,有些人有这种习性。
      让我再谈谈功德,这部经中读到,如果我们认为佛陀有所说法,是为邪见;同样的,如果见佛三十二相,也不正确。这真令人沮丧,谁来听我们的祈祷呢?如果佛没有身相,那么他就没有耳朵,那佛怎么听我们祈祷呢?如果不是供养给佛,我们每天供的鲜花和香谁得到了呢?祈祷和作供养错了吗?我们应该停下来吗?所有这一切都只是骗局吗?佛告诉须菩提,佛不是「众生」,所以,说佛有慈悲就是邪见,这样说会侮辱佛。那么,我们所深爱的佛陀,甚至没有任何慈悲吗?那他怎么可能帮助我们?我们为什么要祈祷?我们为什么要听佛的话,因为他说自己不存在?这是怎么起作用的呢?
      我要借用弥勒菩萨《究竟一乘宝性论》中一个动人的例子:一天,有个人在一块美丽的青金石板上见到了天神因陀罗的投影,看到这个美好的映像,它显现出奇妙的力量和威仪,令人印象深刻。所以,这个人到处去问,到处去说,他想成为因陀罗那样,但同时,他看到的仅仅是因陀罗的映像,甚至不是真的因陀罗。长者们告诉他:「如果你想象因陀罗那样,你必须要抛洒鲜花,焚香,戒除殺生、说谎、欺骗,和一切恶行。」他们教导他所有的仪轨,这个人按照他们教他的那么做,他戒除了抽烟、喝酒、殺生,而且努力地帮助他人等等。有一天,他变成和因陀罗一模一样了。
      这是个很好的例子,因为,首先,启发这个人的因陀罗根本就不是个真的人,它只是个倒影。一个倒影不会想:「噢,哦,他来了,我最好表现得好一点,我应该接受他的花。」投影没有心。可是,即便如此,一个纯粹的投影,使得这个人改变了他的行为。抛弃不良行为的方法是,一遍一遍又一遍地擦拭那块青金石板,让投影越来越清晰。我们很多人的青金石板不是那么干净,而且,常常即使有投影,也不是因陀罗的投影。这就是佛如何化现的,那个人看到因陀罗在青金石板上的映像很美丽,并且受到了启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佛行事业。

分享

0

阅读(0) 评论 (0) 收藏(2) 转载(7)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转载 前一篇:宗萨钦哲仁波切《金刚经》开示(四) 后一篇:宗萨钦哲仁波切《金刚经》精彩开示(六)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专门为您成立的博客俱乐部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发评论]
    • 当第一个评论者吧! 抢沙发>>
      发评论 更快捷的博文发布方法       小浪带你畅游北京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