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中心东道小学:关于信息管税的几点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6:17:55
关于信息管税的几点思考

2010-12-24 15:14:12 | 来源:江苏省阜宁县地方税务局 | 作者:张明实   信息管税是以现代信息为依托,以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应用为主线,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税源管理体系,加强业务与技术融合,着力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不断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的税收管理方法。信息管税是全面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的必由之路,目前的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管税对于税务部门强化税源管理、防范税收风险、提高税法遵从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目前在信息管税的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数据采集质量不高。由于没有一套涵盖税收所有业务的涉税信息指标体系和数据采集标准,采集录入数据信息随意性较大,质量不高,与纳税有关的第三方信息采集渠道不畅,采集的信息深度和广度不够,数据信息质量影响着涉税信息分析的应有价值和对税源的有效监控。
  (二)信息共享整合不畅。税收征管信息存在着重软件轻管理、重开发轻应用、重建设轻整合、重形式轻效果的问题。基层国税部门综合征管软件,防伪税控系统,数据质量监控分析系统、纳税评估系统和税源管理平台等,各系统之间数据没有系统梳理整合,导致涉税信息的重复录入,多头信息难以共享。基层税务部门尚未搭建一个完整的信息交流分析应用平台,各部门各系统纵横向之间,内外部之间数据信息各自为政,信息交流不及时、不顺畅,信息综合利用率低,影响着税收征管质量。
  (三)信息应用范围层度不深。税收分析的方法不多,仍然处于依托行业指标和预警值对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纵横向简单比较评估的层面,纳税评估手段单一,各类税收管理指标值的设定和风险度的测评没有真正让数据说话,涉税信息的分析应用没有真正体现在对税收征管质量的贡献度和对税收收入增值作用等关键指标上。
  (四)信息管税管理体系不健全。基层税务部门没有建立健全适应信息管税的管理体系,县局、分局、税收管理职能部门、税收管理员实施信息管税没有明确的管理分工和管理责任,影响着信息管税的质效。
  (五)信息管理运行机制不匹配。信息管税是对整个征管模式的变革,需要业务和技术的高度融合,基层税务部门没有与之相配的运行机制来保证各项工作协调有序运转,影响了信息管税效能的发挥。
  二、做好信息管税工作的思路
  信息管税是税收征管工作思路的重大变革,是基层税收征管的核心业务之一,基层税务部门实施信息管税,构建信息化、专业化、立体化的税源管理体系,应着重抓好四项工作:
  (一)科学合理采集信息
  信息的采集和利用是信息管税的核心。掌握较高质量和必要数量的信息是信息管税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推进信息管税,应将信息采集放在首位,从采集的质量、数量和方式等三个层面入手,科学合理采集信息,构建基础数据库。
  一是及时准确采集。及时准确是对涉税信息采集的基本要求。只有及时准确地采集到纳税人的涉税信息,才能全面把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税收管理。
  二是适度采集。纳税人涉税信息繁多,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部采集。应坚持以我为主、工作所需、适度采集,而不应一味地求全求多。
  三是高效采集。在质与量统一的前提条件下,应不断优化信息采集方式,落实采集责任,解决好谁来采集、怎样采集的问题。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还应按照两个减负的要求,简化、合并涉税报表内容,做到一次采集、多环节使用,避免给纳税人和基层税管员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二)系统规范归集信息
  海量涉税信息采集后,归集整理成为能否发挥信息效益、推进信息管税的关键环节。应按照科学、系统、严密、标准的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主线归集整理纳税人涉税信息,构建集中统一的数据仓库,为进一步分析利用信息打下基础。
  一是整合优化现有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影响信息传递进而制约信息分析加工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整合和优化现有的指标、方法、模板,建立健全指标体系,并按指标体系对采集到的海量涉税信息进行归集整理,形成统一标准的数据库。
  二是科学归集基础数据。在科学系统的指标体系确立后,按照业务需求驱动技术实现的原则,全面归集指标测算分析需要的基础数据,包括从税务部门应用系统中自动增量抽取的数据、税管员到户采集的纳税人生产经营信息、税务部门批量采集的第三方信息等。
  三是不断提高数据集中度。提高数据集中度是信息管税的必然趋势。目前,主要税收业务系统已经实现省级数据集中,应在此基础上,尽快实施总局集中运行模式,进一步提高数据集中度,为实现涉税信息全国分析比对、加强跨地区经营企业税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三)便捷高效应用信息
  加强业务与技术融合是信息管税的关键。对前期采集、归集的海量涉税信息,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坚持人机结合,进行深度分析加工,做到用数据说话,服务税收管理和科学决策。
  一是开发应用信息管税系统。海量涉税信息的分析应用,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效率优势。针对目前操作工具欠缺的实际情况,应按照统分结合的基本原则,遵循设计严密、操作简便的总体思路,集中力量开发应用系统,搭建高效便捷的信息管税工作平台。在设计理念上,应坚持决策层监控分析考核平台与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相统一。在开发设计上,集中业务和技术专家具体负责系统设计和开发,但在操作层面必须简单便捷,做到与基层税管员的素质相适应。在应用完善上,建立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适时补充和修改分析指标、方法、模板,不断完善信息管税平台的功能。
  二是积极开展专题税收分析。与开发应用信息管税系统实现信息找人的做法不同,开展专题税收分析主要是通过人找信息加强税收管理、防范税收风险。应充分发挥业务和技术专家队伍的主观能动性,针对税收管理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利用归集的海量涉税信息,借助专业抽取工具、商业智能分析工具等手段以及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数据分析方法,设计针对性强的指标模型,开展对风险管理指标的均值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科学准确地分析税收管理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为领导科学决策和完善征管体制机制提供依据。
  (四)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信息管税是税收征管思路和征管方式的重大变革,是一项任务繁重、涉及面广、影响长远的系统工程。应从制度、人力、安全等三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相关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管税顺畅进行。
  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是推进信息管税的必要保证。基于信息管税必须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这一事实,在进一步完善税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制度办法的同时,应重点抓好四位一体良性互动工作机制的完善。具体来说,应以信息管税系统预警信息的分析、发布、落实为主线,以分析引导评估、以评估督促稽查、以稽查促进管理,将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提高整体效能。
  二是强化人力保障。业务与技术融合是信息管税的关键,而人力保障对于业务和技术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应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人员,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不断加强业务培训,培养精通税收业务和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推进信息管税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要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从社会引进高层次人才,为税务部门的信息管税工作服务。
  三是强化安全保障。推进信息管税,信息安全必不可少,而且,保证涉税信息安全是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税务部门首先应认真履行保密职责,保证涉税信息只能用于税收管理,确保涉税信息不对外泄露。其次,在信息管理过程中,应合理划分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的职责和权限,落实管理责任,保障涉税信息在采集、存储、整理、提取、分析应用等过程中的安全。再次,应加强网络防护体系建设,优化存储介质,完善数据备份,提高防范意识,确保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