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编织视频:王安平与浑圆内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8:31:13
王安平与浑圆内功作者:张东宝  08-11-29 来源:武当杂志 【字体:小 大】 点击次数:103    王安平,字治顺,于1938年生于安徽萧县。曾祖父与祖父两代行医,为人古道热肠,施药救人,医德俱佳,在方圆百里颇有声望。到了他父亲时,已弃医躬耕于田园。王安平自幼聪颖过人,嗜文喜武。在祖父的支持下,拜师习练少林拳,此后又先后习练了形意、八卦、太极等各家拳术,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年轻拳师。
      1958年参军后,他凭自幼练武的扎实功底,在全军武术选拔赛中,获山西省军区吴式太极拳第一名,棍术、刀术第二名。尔后,赴京参加全军武术集训队,准备迎接1959年全国首届全运会的比赛。在北京黄寺空军招待所集训期间,他幸遇意拳大成拳宗师王芗斋高徒之一的王斌魁先生1936年全国国术比赛器械冠军,曾先后培养出崔有成、王永祥、王永利、陈宝泉等意拳高手。经过考验拜了师后,他便随王斌魁先生习练意拳。在以静养功、以意导功中,他双手抱球状站桩,苦练中国真正的武功。王斌魁先生曾对他说过:“力气是站桩站出来的。静能出力,静能出功。意不能散,神不能分。否则出不了内功。”为了让王安平有直观的认识,他让王安平用力抱住他的胳膊,尔后轻轻一抖,便将王安平甩出一米多远,跌在床上。王斌魁先生笑着对他说:“看见了么这就叫内功。内功才是拳学的真功夫。那些蹦蹦跳跳的花架子可锻炼身体,但不能算武功。”……从此,王安平对意拳有了切身的感受,对站桩也有了极浓的兴趣;再也不是老师要自己站,而是自己要站,不站不舒服,不站心神不定。
      王安平在站桩的同时,每天记练功日记,记下感受和体会,记下心得。他边练边悟,静中练,静中悟,武功日进,力道骤增。他悟出意拳的真谛在于“静”“意”二字。更明白了“大巧似拙”的道理,故而毅然舍弃过去九年所学的套路招式,一心一意研习意拳。因为他永远忘不了老师讲过的话:“千万记住,意拳重功力,有了功力,怎么打都行。意拳练到一定程度,感觉特别灵敏,彼不动我不动,彼一动我先到,这就叫后发先至。”“安平啊,有了功力,咋弄咋是招;没功力,玩技巧招式,是瞎子点灯自费蜡”……这一番话使王安平终生难忘 ,以致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内功修炼上,终于创立了颇具特色的浑圆内功。
      王安平通过武学实践后认为,真正的武术是讲“打”的武术,而真正的武术家,应该拥有大象之力,虎豹之威,灵猴之巧。这当中,内力应当放在首位。武功的内力从静中来,于无力中求力;力的运用在本能,在条件反射,在随机应变,应通过假借、内视及试力去实现。双方交手,是打了再想,不是想了后再打;否则,非挨打不可。高手比试无非一二个照面就结束战斗。武侠书上写的双方交手打上个三百回合,这个招那个招,只不过是小说家言而已。
      一般人的力是长方的、四方的,浑圆内功的力是圆的,如圆球一样,令对方感觉不到发力点。所谓“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此“足”者,乃“圆”也;神圆、意圆、气圆、力圆。打人之力是圆力,再把对手当成个圆球“玩”。如何掌握和运用这两个“圆”,全在自己的大脑身体,而关键的是“静”与“意”的修炼。因为静能生慧,静能出功;意是灯塔,意能导向。一“静”一“意”,是浑圆内功的核心。
      王安平认为,武功倘若在小成、中成之时,身法、步法是很重要的。如上升至大成之后,抬手即击人,就不用去讲究什么身法步法了。大道至简嘛武功修炼到一定层次后,武功气功便合为一体了。所以养生和修道也就成为必然。所谓修道,乃是不断对传统文化和各种生存方式进行反思,寻找出真正符合人体生命科学的规律。
      王安平通过修炼后发现,如何入静,实际上是修性的问题。只有意识净化了,人的思想才会入静。故而他提出了四个净化理论:净化意识、净化神经、净化气血、净化肌体。指出静在定中,定在悟中,悟在慧中,慧在静中。他将练功要旨归纳为“万动不如一静,百练不如一站”。“独立守神,抱圆守一”。王安平之所以先后将意拳更名为意拳气功再定为浑圆内功,就有从武功气功升为性命双修、浑圆一体的修炼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