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宅鬼墓天书讲的什么:高血压:治疗 - 心脑血管疾病|心脏病|脑血栓|高血压|中风半身不遂| - 癌症论坛 癌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15:57

高血压:治疗

高血压, 治疗血压高两类人须用阿司匹林
发表时间:2009-06-12发表者:燕明宗 (访问人次:7969)
高血压的严重后果之一是心脑血管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发生率显著增高,是高血压致残、致死的最主要原因。我国“十五攻关”资料显示,收缩压140—159毫米汞柱、160—179毫米汞柱、≥180毫米汞柱的高血压患者冠心病事件发生率分别为血压正常者的4倍、10倍和25倍。 因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大量的证据表明,每天服用100毫克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心肌梗死、心绞痛和脑梗死的发生,每3例心肌梗死可以预防1例,每4例脑梗死可以预防1例。因此,阿司匹林也是高血压患者的基本治疗药物之一。   1998年发表的HOT研究观察了18790例50—80岁的高血压患者,应用阿司匹林75毫克/日,平均随访3.8年。结果发现,与安慰剂相比,阿司匹林可使血压控制良好(舒张压<90毫米汞柱)的高血压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下降15%,心肌梗死下降36%。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肌酐增高(>1.3毫克/分升)的患者和基线血压较高的患者(收缩压≥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107毫米汞柱)获益更加明显。同样,2005年发表的妇女健康研究(WHS)结果提示,高血压患者卒中和脑梗死下降得更为明显,分别为24%和27%。   基于上述依据,欧洲、美国和中国的高血压防治指南都推荐: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满意且无禁忌症,应该使用阿司匹林。简而言之,两类高血压患者应该使用阿司匹林:1.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2.50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但合并下述任一危险因素或疾病(冠心病、脑梗死、高血脂、吸烟、肥胖、糖尿病、周围动脉硬化、冠心病家族史)。   阿司匹林应当怎样服用呢?高血压患者如果还没有患心脑血管病,则每天饭后服用75毫克阿司匹林一次即可,如果已经合并有心脑血管病(如冠心病、脑梗死、周围动脉硬化),则需要每天饭后服用100毫克阿司匹林一次,且应坚持长期服用。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主要是出血,人们往往对于阿司匹林是否会引起高血压患者的严重出血存有疑虑。临床证据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研究结果证实: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小剂量阿司匹林不增加颅内出血和严重胃肠出血的发生率。每1万例患者治疗1年,颅内出血的增加不到1例;而每1000例患者治疗1年,胃肠道出血的增加约1例,与安慰剂相比均无显著增加。可见,为了减少副作用,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前必须使血压控制好(应<140/90毫米汞柱),血压控制不好则获益与风险基本抵消。高血压患者如果合并有溃疡病,应当在积极治疗溃疡病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严重肝病、出血性疾病者则慎用阿司匹林。蓬莱市中医院脑科燕明宗
高血压应当怎样治?
发表时间:2009-06-11发表者:衷敬柏 (访问人次:8053)
    门诊的病人,亲朋好友有个高血压,经常会问到一些问题,如吃什么药最好,能不能根治等。为了节约时间,今天在这儿做个统一的讲解。

    对高血压这个病的认识历史大约不过100多年,真正治疗是从上世纪初开始的,那时候的治疗方法非常少,效果也有限。后来发现了萝芙木可以降血压,大家非常高兴。在上世纪初期,我国北方有一位中西医汇通的名医----张锡纯----他有好几张治疗“高血压”、“脑充血”的方子,临床应用确有疗效。这是中医最早的针对高血压的治疗方剂。到了六、七十年代以后,当时的治疗仍以利尿和用萝芙木提取物为主。气功治疗高血压的研究很多,大家很热心这项活动。北京西苑医院心血管科衷敬柏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高血压的治疗药物发展非常的快,而且随着循征医学引入我国,用一个群体的经验或概率来指导每一个体高血压病人的治疗成为时尚。而且每次有一项新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出来,带来一批病人的换药行动。

    高血压的治疗医学界目前已在许多方面达成共识,主要有:

    1.控制血压对高血压的二级预防,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重要的可观测到的指标。

    2.非药物疗法如控制盐的摄入量,体育运动,气功,饮食治疗等是高血压的基础治疗,不论使用药物与否,都应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3.控制血压只是减少部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会,还是相当一大部分的病人,虽然并没有目前已知的心脑血管疾病其它危险因素,但是发生了心脑血管疾病。对高血压病人也是一样,这就说明,高血压的治疗仅仅盯着血压还不够。

    4.血压下来并不能使所有的高血压病人的症状消除,还需要寻找其它的治疗方法。

    5.诊室血压仍是多中心试验中,与预后进行相关分析的主要指标。诊室里的血压是判断预后的主要指标.

    6.高血压需要终生治疗,大多数人是需要终生服用降压药物。非药物的疗法,不仅有益于血压控制,也是预防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的措施.

    但是仍有许多争论,而且药物的毒副作用仍不争的事实,无论中药或是西药,均有发作毒副作用的可能性。

    所以,高血压的治疗,首先是群体经验(循征医学)+个人+医生经验。对别人是好药,对您可能就是毒药。比如ARB对于肾功正常的人来说,可以降低尿蛋白,而对肾动脉狭窄就不适用了;B-受体阻滞剂对年轻高血压、心率偏快的人合适,但是有哮喘的人就要慎重,甚至不能用了。

    其次,要重视非药物疗法,如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增加体力活动,保持充足睡眠,有一份良好的心情等,无论对高血压,还是其它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都是重要的。

    第三,所有的高血压病人都可以用中药,不同病人有不同的目的。在我门诊,我遵循这样一个原则:

    1.低危病人,先非药物疗法,亦食亦药的中药代泡茶,中药外治有穴位贴敷,中药泡脚等均可以采用;

    2.以上治疗无效,加用中药汤药内服,血压控制后考虑改为非药物疗法。中危病人两步并为一步。

    3.以上治疗手段仍不能使血压达标,加用降压西药,等血压控制后,逐渐减至小剂量(剂量大小与初始达标剂量有关)维持。

    4.已经用西药治疗的病人,但血压控制不理想或用药剂不好掌握的人,加用中药治疗。不能直接停西药换用中药治疗,因为部分停药不恰当可以引起血压反跳。

    5.对已经得到控制的高血压病人,如果有心、肾损伤,动脉硬化等问题,仍宜加用中药对重要靶器官(如心、肝、肾、血管)进行保护。

    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以下优势:

    1.血压控制的达标率会提高

    2.症状缓解会更好

    3.降压西药的用量可减小。

    4.部分病人经中药治疗后,血压恢复正常,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不用药物。

    不过,医生还是强烈建议您对自己的血压进行常规性监测。

    以上啰啰嗦嗦说了高血压应该怎么治,等有空再对文章进行美化润色。
降压新策略:时间治疗
发表时间:2009-06-03发表者:曾春雨 (访问人次:3334)
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发病后规律服药以及良好血压控制率令人担忧。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者人数约为1.6亿,其中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仅占6.1%。虽然很多高血压患者已经确诊并服用了降压药物,但由于种种原因血压往往得不到良好得控制,这其中就包括夜间血压控制不佳。因此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疾病特性的认识,提高血压达标率,对减少心、脑、肾等疾病发生显得尤为重要。重庆大坪医院心血管内科曾春雨

人体血压具有典型的昼夜节律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夜晚低,白天高”:即夜间血压水平较低,处于“波谷”,清晨醒来后人体血压开始逐步增高,于上午10-12时左右达到“波峰”,此后血压有所降低,但白天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至傍晚血压开始逐渐下降,凌晨3-5时达到最低点,呈现为“杓型”(见下图),其变化幅度大于10%。医学研究显示年轻人早晨收缩压可升高约20-25mmHg;而存在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收缩压变化更明显,从清晨睡眠至醒后数小时内血压变化可达50mmHg以上。





注:一例正常血压的24小时收缩压变化,图中黄色部分为凌晨血压下降,低于白天的平均血压水平(红色虚线),与白天的血压相比分别呈现为“杓和柄”。



近年来,有学者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时间节律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有些高血压患者在凌晨的血压下降现象消失,甚至高于白天的血压,表现为“非杓型”(血压下降比值<10%,但≥0%)或“反杓型”(血压下降比值<0%),而这种血压节律模式下的的高血压病人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对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其靶器官的损害程度甚至高于杓型高血压患者。此外,高血压患者中非杓型血压占高血压人群比例约为17%~40%。因此,夜间血压水平及血压模式是药物治疗控制的重要目标,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观念在近年来逐渐得到人们的认视。



高血压时间治疗学,恢复血压正常波动节律

时间治疗是有目的地择时用药治疗,无论是否运用特殊的药物释放技术,使血浆和组织的药物浓度与己知疾病过程和症状的昼夜节律同步,以达到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对高血压的时间治疗要考虑血压昼夜模式和潜在服药时间对降压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限制,特别是显著降低早晨血压快速上升的晨峰现象,使白天、夜间和24小时血压均值恢复正常,异常昼夜血压模式转为正常杓型模式。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可以通过使用特殊的药物释放技术,也可通过择时服用常规降压药来实现。



如何将高血压时间治疗学应用于降血压治疗过程中

一、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检查

高血压患者开展时间降压治疗,首先需要明确血压的节律类型。尤其是在顽固性高血压、初发性高血压以及血压变化波动大的患者。目前医院通常采用的是无创伤的袖带式动态血压记录仪。它通常白天每隔15分钟测量一次,夜间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然后将全天24小时的血压控制情况输回计算机进行分析统计。但是袖带式动态血压记录仪的主要缺点是袖带频繁地充气和放气,晚间影响病人休息。此外,肢体活动可能干扰测量结果。指套式动态血压记录仪不受体位和肢体活动的影响,测量时病人无感觉,因此不影响病人休息,但由于其测量的血管为指端小动脉,因而测量的结果可能受到更多的因素影响。目前医院使用最多的还是袖带式动态血压记录仪。患者在医院佩带好输入个人信息的记录仪即可继续平时的日常活动,通常24小时后返回医院然后将采集的血压信息交由计算机分析处理即可。





二、根据结果选药及服药时间

    一旦明确为非杓型高血压,在选择药物时就需要考虑恢复血压的正常节律模式。在综合分析患者靶器官损伤、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等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下表)。

类型
药物名称
宜睡前服
宜白天服
时间无关

钙通道阻滞剂
尼群地平、依拉地平、硝苯地平

  
  

地尔硫卓
  

  

西尼地平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群多普利、卡托普利/氯噻嗪复合制剂、依那普利、喹那普利、 雷米普利、

  
  

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多沙唑嗪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奈比洛尔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
缬沙坦

  
  

利尿剂
托拉塞米

  
  


此外,目前在美国已上市专门用于治疗高血压的时间治疗药物,其依靠独特的技术使每日药剂最大浓度分配在预计血压升至峰值或接近峰值的时间,从而有效地改善血压节律模式。该药尚未进入国内市场。

三、血压自我监测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院外服药治疗,药物的调整不能只以有无症状作为参考,在家测量血压非常重要,它是药物治疗方案是否适当的判断标准。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首先将家里的血压计校准,确保所量的血压数可靠;② 在测量血压前至少要休息5—10分钟; ③血压一般在上臂测量,仰卧或坐位均可,但需注意保持上臂与心脏在同一高度; ④尽量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均进行血压监测。当然,在判定血压节律模式仍需到医院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控制不好 分析原因再处理
发表时间:2009-05-29发表者:周联生 (访问人次:2498)
李大爷患高血压病已多年,一直服药治疗,血压控制平稳,可近一段时间在服药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血压增高了,自认为药量不足,每天增加了一片药,血压仍不下降,换了新药血压仍不稳定,直到看医生后才明白,血压升高原因是失眠引起的,解决了失眠问题,李大爷的血压又恢复了正常状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周联生

血压控制不好或不稳定的情况很复杂。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原因:

1、选用药物不妥当: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按药物作用的原理常用的可分为六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按作用时间的长短可有、分为短效、中效、长效三种。高血压病早、中、晚期及各个人病情不同,选择的降压药的品种不同;

2、药量不足:足量的药物才能发挥降压的效果,药量小达不到降压的目的,过大降压过低则造各个组织器官供血不足,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头晕;

3、服药间隔时间不当:每种药物在体内存留的时间不同,存留时间短,每天服药的次数多,存留的时间长,每天服药的次数多少,如尼群地平由于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需每天服药2-3次,洛丁新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每天服1次就够了;

4、不能按时服药:是血压控制不好或不定稳的常见原因,这部分人往往是随意吃药,想起来就吃,想不起来就不吃,血压忽高忽低,对身体危害很大;

5、情绪不稳,焦虑、失眠、思想压力大:血压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上述症状常伴有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势必血压升高;

6、脑供血不足:这是常被大家忽视的问题,脑供血不足,脑细胞缺氧,代谢紊乱,影响脑功能的发挥,植物神经中枢功能紊乱,血管缩舒功能障碍,血压升高且不稳定;

7、合并有其它疾病:合并有冠心病、肾炎、甲状腺功能亢进这些疾病都引起血压改变。因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原因各异,如果你的血压控制不好或不稳定,最好找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切不可象李大爷那样,盲目加药、换药,还可能造成其它脏器的破坏,到那时就得不偿失了。收藏 分享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admin (南桥真人大弟子)当前离线

神医弟子

UID
帖子
12967 
精华
积分
25641 
论坛小洋
25641  
RMB大洋
1  
阅读权限
200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3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2-21 
最后登录
2011-3-25 

管理员

2# admin发表于 2010-4-9 18:47 | 只看该作者 高血压怎么用药?
发表时间:2009-05-22发表者:马明 (访问人次:7534)
患者:三年前血压:145/70左右,高压总是低压的2倍;同时,稍一运动心率就100,要2个小时才能恢复到70左右。开始服络活喜和倍他乐克,4个月前,双侧踝至膝的胫骨前,一条4厘米宽皮下脂肪浮肿,作生化检验,未发现异常。2个月前停服络活喜,改服海捷亚和倍他乐克,现浮肿基本消退。 2年前,发现听力下降,因为治疗无效,导致听力急剧恶化到极重度听障。服海捷亚对听力可能有影响,今天把海捷亚改为缬沙坦,与倍他乐克同服,不知当否?或要注意什么问题(注:治疗高血压服什么药,大夫都是按我的要求开的处方)?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老年病科马明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老年病科马明:您好,看到了您的信息,做以下答复,供您参考。您的脉压差较大(“高压总是低压的2倍”),这是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原因是动脉硬化,血管壁弹性减退。您既血压高又心率快,选用倍他乐克可谓一箭双雕。您在服用络活喜后出现下肢的浮肿,这与该药的副作用有关,停服该药就可以了。您目前将海捷亚改为缬沙坦后,可能降压和消除浮肿的作用要小些,因为海捷亚是复方药,它里面含有利尿剂,故其降压和削肿作用都强些。所以您换药后要再量血压,如果控制的还可以,就仍可以这么服药。同时注意少吃盐(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如果肥胖的话,控制一下体重,这对于降压都是有益的。
高血压等的用药策略
发表时间:2009-05-22发表者:马明 (访问人次:2493)
患者:我父亲患高血压和冠心病近十年,一直在吃贝他乐克和阿斯匹林。两年前发生一次脑血栓,造成右侧肢体及语言功能略有障碍。 10天前下肢有些浮肿,去医院化验尿蛋白一个加号,餐后两小时血糖10.1,空腹6.3,医生诊断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血生化结果:甘油三脂2.67,总胆固醇4.32,载脂蛋白A1 0.93,B2微球蛋白3.1,其他指标正常。血压140/95 医生开了阿卡波糖片、辛伐他汀胶囊、盐酸贝那普利、苯磺酸氨氯地平,另外还有呋塞米和螺内酯片,先吃两个月。加上贝他乐克和阿斯匹林,我爸现在每天要吃8种药,药费昂贵不说,这么多药在一起会不会互相影响,有负作用呢?化验结果肾功能已经有些不好了,(尿酸、尿素和肌酐都高了)。请大夫帮忙分析一下,是否一定要吃这么多药?现在浮肿已经基本好了,是否可以少吃几种药了? 请分析现在吃的药或推荐其他合适的对症药物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老年病科马明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老年病科马明:哦,您问的问题还很专业啊,不过从令尊所服的药来看,也是得到了专业的治疗。他同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和血糖升高,且已经有过脑中风,可以说是属于心脑血管和肾脏疾病的高危患者,目前的降压、降脂、抗血小板等的治疗用药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就是为了防止再次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而致残或致死。有的药是必须和长期服用的,有的是可以间断或者暂时服用的,当然由于所患疾病多,而服用的药物也多,这些药物有的是具有一石两鸟的益处,当然有的也是对这个病有利,而对另一个病有不利的影响,但权衡利弊如果利大于弊则仍应服用。例如倍他乐克既降压,又对心脏有保护作用,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最好选择,但是对糖代谢和脂代谢却有不利的影响,但权衡利弊还是当用;再如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效果肯定,而且对心脏和糖脂代谢也无不利影响,但有的患者服后则可出现下肢水肿;而盐酸贝那普利对血压、肾脏和心脏都是有益的,可谓一举三得,而且对脂代谢也没不利作用;阿斯匹林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的缺血性事件是有益的,但服用前提是首先要控制好血压。辛伐他汀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石,应长期服用,但要注意检测其副作用。阿卡波糖用于控制餐后血糖,不会发生低血糖等危险。两个利尿剂呋塞米和螺内酯片则可以根据水肿的消退情况而间断服用。总之,令尊的用药情况基本上合理的,以上意见供您参考。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老年病科马明:另外,除了以上的药物治疗外,令尊还应注意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例如要戒烟(如果吸烟的话),不宜饮烈性的酒,坚持低盐、低胆固醇、低脂肪和低热量饮食,选择少而优质的蛋白质饮食,低强度的适当运动,保持精神放松,睡眠充足,大便通畅等。供您参考。
患者:非常感谢大夫的详细分析! 我仔细看了每种药的说明书,每天吃的4、5种都是降压药,盐酸贝那普利和苯磺酸氨氯地平必须同时吃吗?我真怕吃这么多药对肝、肾功能造成不好的影响,预防了高血压却又得了肝病或者肾病。目前的化验结果:尿素9.9,尿酸474,肌酐105,严不严重啊?是不是要定期去医院化验血和尿? 另外,我父亲每年3月和10月还各输一次液,疏血通或血栓通,好像都是中药制剂,一次10天,这种方案没问题吧?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老年病科马明:您好,正如您所说的,的确在令尊目前所服的药中有好几种是具有降压(但同时还具有其他作用,甚至医生用该药的原意是治疗其它病,而同时其对血压也有下降作用的)作用的药物。目前国内外对于降压药的使用原则都是讲究小剂量、多药联合,这样既发挥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增大了降压的效果,而且每种药剂量都不大而减免了其不良反应。所以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都是同时服用2~3种以上的药物,这样是科学合理的。降压药物的更换标准是两条:1、降压效果不好,服药后血压没达标;2药物副作用大,患者不能耐受。如果不存在以上任何一条,则不必换药。盐酸贝那普利和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用于高血压是正确的。服药后应该经常量血压,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定期化验肝肾功能也是可以的。令尊的尿酸474,偏高,也应定期复查,并注意限制高嘌呤饮食(如海鲜、动物内脏、啤酒等),以防止痛风的发作。关于令尊每年两次输液,我是不赞成的,这种用药方式没有实验依据,也没有循证医学的证据。其疗效无法判断,而却有不良反应的风险。的确,这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不良现象,就是输液过多、过滥,尤其是输一些中药制剂,疗效不得而知,却存在很大的不良反应的风险。正确的用药原则应该是首选口服,其次是肌肉注射,再其次才是选择静脉给药,但是现在好像在许多地方把这种科学的治疗用药顺序给完全颠倒过来了,因而时常有发生因输液而导致的不良事件的报道。以上仅供参考。
患者:我想再问一下,是不是我爸现在吃了这几种药,就意味着以后要一直吃下去,永远都离不开这些药了? 另外,需要多长时间去医院化验一次各项生化指标呢?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老年病科马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冠心病都是要长期服药控制的,所以令尊的有些药是要长期服用的。至于多长时间去医院化验一次,并没有固定的时间,要看病情是否稳定。
患者:主要是老人心里有负担,觉得自己吃药太多,感觉病入膏肓了似的。看来我需要常做思想工作。另外,您的回复我也打出来让他看了。 多谢啦!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老年病科马明:不用客气,要给老人家做思想工作,让他正确对待服药的问题,告诉他恰恰是吃这么多药后,疾病都控制了,就放心了。要是不吃这些药,病情不能理想的控制才是要“病入膏肓”呢。
高血压病防治
发表时间:2009-05-18发表者:童鸿 (访问人次:2463)
一、流行病学:我国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不如西方国家,但却呈升高趋势。且我国民众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很低。

二、病因、发病机制:遗传,精神、神经作用,RAAS平衡失调,钠过多,胰岛素抵抗等均起作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童鸿

三、病理:全身小动脉的痉孪、增厚至血管壁纤维化。大动脉硬化。左心室肥厚等。同时中枢神经系统,肾及视网膜等都可出现病变。

四、临床表现:

(一)缓进型:脑部表现、心脏表现、肾脏表现等

(二)急进型:多在青中年发病,其表现基本上与缓进型相似,但症状如头痛等明显,病情严重、发展迅速、视网膜病变和肾功能很快衰竭等。

(三)高血压危重症:高血压危像,高血压脑病。

五、实验室检查:可帮助高血压病的诊断和分型,了解靶器官的功能状态,尚有利于正确选择药物。如: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动态血压监测、眼底检查和血糖、血脂等。

六、治疗:

(一)目标血压标准:高血压降压目标到底要求血压达到什么水平?现在HOT临床试验已圆满结束,其结果显示血压下降到138/83mmHg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最低。当然,血压下降到此水平以下也同样非常安全。

(二)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良生活习惯。

(三)抗高血压药物评价:

1.利尿剂:主要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痛风病人不宜用。

2.β-阻滞剂:对心肌梗死(MI)具有二级预防作用,对于静息时心率较快(>80次/分)的病人或者合并心绞痛时特别有效。传导阻滞、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周围血管病患者禁用。

3.钙拮抗剂(CCB):应该强调最好使用长效钙拮抗剂而避免使用短效制剂。传导阻滞和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禁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以使血管壁和心脏的不良重塑得到逆转。使胰岛素抵抗减轻,对糖、脂肪等代谢无不良作用。ACEI能有效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残率和病死率。妊娠和肾动脉狭窄、肾功能衰竭(内生肌酐清除率<30ml/min)患者禁用。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较之ACEI的优点是没有咳嗽副作用,而且可以降低血尿酸的浓度。

6.α-阻滞剂:降压确切,但是至今临床试验尚未证明长期应用能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与病死率。

7、初始药物治疗和药物联合应用:坚持个体化原则,在药物剂型上提倡1天1次的长效制剂,小剂量联合用药。

应重视高血压患者的调脂治疗
发表时间:2009-05-14发表者:马明 (访问人次:1904)
中日友好医院 血脂门诊   马 明



    当前,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也是我国人群死亡病因的首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其后果严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损失。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老年病科马明

    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而在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病理因素中,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压力的增大,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正在明显升高,据卫生部发布的资料,我国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已高达18.8%,全国约有1.8亿患者。但在高血压的治疗中,一方面存在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均较低的现实情况,使得对血压的控制不理想,另一方面更忽略了高血压合并高血脂(血脂异常)的情况。而后者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促进作用更大,对心脑血管的威胁也更大,更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这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致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危险因素的叠加,其后果有明显的放大效应。从发病机制看,毫无疑问低密度脂蛋白在动脉内膜下的沉积和侵润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和重要环节,而高血压时由于剪切力的作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破坏了血管内膜的完整性,为脂质的侵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所以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促进和加重作用真可谓狼狈为奸,雪上加霜。而迄今的不少循证医学研究发现,不少的高血压患者合并有血脂的异常,究其原因可能和二者具有相似的易感人群和社会、经济环境有关。但是相对于高血压而言,血脂异常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不适感,更容易被患者所忽视,犹如一个默不作声的冷面杀手。再加之部分医务人员对其诊断和达标值的误读,而使不少应得到正确调脂治疗的患者错失良机。

    所以有必要强调:必须加强对于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异常的及时发现和规范化的治疗,只有双管甚至多管齐下,在积极降压的同时,合理调脂,才能够全面筑起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防线,更加有效的保护靶器官,减免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从而降低其致死率和致残率。(具体的调脂治疗措施和方法请参考拙文《遵循指南,科学调脂》)
垂体腺瘤高血压患者能不能做手术?
发表时间:2009-05-07发表者:杨伟 (访问人次:579)
患者:近十几天内 只是头疼并无其它症状
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外科杨伟:你好:第一确定适合做手术,第二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高压一般不高于160mmHg;第三如果以往口服阿司匹林药物,建议停2周。如果没有其他禁忌症可以做手术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外科杨伟高血压病人需要注意颈咽部炎症
发表时间:2009-05-05发表者:李长达 (访问人次:1377)
笔者在长期的治疗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过程中发现,许多的高血压病人,特别是初期的高血压病人往往存在颈部软组织肿胀、颈椎病,和咽喉部慢性炎症。而病人这些部位的炎症好转,则高血压也随之好转。因此,要控制和治疗高血压就需要调理和治疗颈部和咽部的慢性疾病。淄博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李长达

颈部的慢性疾病主要是颈椎病和颈部软组织炎症。颈椎病大家知道的很多,医生对此做的检查也很多,这里不必多讲,而颈部软组织炎症却很容易被忽视。曾经治过一些病人,有高血压,有失眠、头痛、烦躁、头晕、耳鸣、颈项转侧不适,经过多家医院做颈椎CT、核磁共振、颈椎拍片等等检查,未见颈椎病,查体却见颈部胸锁乳突肌、二腹肌明显肿胀,考虑颈部软组织炎症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脑血管痉挛,血压升高,经过消炎治疗和中药治疗,病情很快缓解。

咽喉部位的炎症常见于慢性咽炎,据国内有些学者报道,咽喉的的炎症可以通过颈咽部静脉的交通,使炎症扩散到颈椎椎体周围的组织,从而引起椎体不稳,刺激交感神经节,出现血压升高。

所以,预防高血压,要及时清除颈咽部的炎症,出现咽炎、颈部组织肿胀不适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高血压急症家庭急救法(急诊医学网)
发表时间:2009-05-05发表者:江久 (访问人次:951)

   高血压患者血压显著或急骤升高,脑、心、肾、视网膜等重要器官出现特殊症状,称为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急症的发病率占高血压人群的5%,常见有高血压脑病、脑出血、急性左心衰竭、可乐宁急性停药综合症、急性心肌梗塞、急进型恶性高血压等。 景德镇市中医院急诊内科江久

  医学专家建议,家庭成员若突发高血压,应根据以下几种症状,相应进行急救: 

  1、病人突然心悸气短,呈端坐呼吸状态,口唇发绀,肢体活动失灵,伴咯粉红泡沫样痰时,要考虑有急性左心衰竭,应吩咐病人双腿下垂,采取坐位,如备有氧气袋,及时吸入氧气,并迅速通知急救中心。 

  2、血压突然升高,伴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心慌、尿频、甚至视线模糊,即已出现高血压脑病。家人要安慰病人别紧张,卧床休息,并及时服用降压药,还可另服利尿剂、镇静剂等。 

  3、病人在劳累或兴奋后,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心前区疼痛、胸闷,并延伸至颈部、左肩背或上肢,面色苍白、出冷汗,此时应叫病人安静休息,服一片硝酸甘油或一支亚硝酸戊酯,并吸入氧气。 

  4、高血压病人发病时,会伴有脑血管意外,除头痛、呕吐外,甚至意识障碍或肢体瘫痪,此时要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意识障碍,或剧烈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气道,然后通知急救中心。
高血压患者服药最佳时间是早上7时和下午2时
发表时间:2009-04-25发表者:任中秀 (访问人次:1159)
不少人认为,高血压病诊断容易,治疗也简单。治疗高血压,无非是每天服一两次药。实际上,高血压患者服药的学问大着呢。

  一、是否服药,分清类型
  一旦发现自己血压升高,首先要确认自己是否需要服药。一旦确认要服药,患者就必须终身服药。本溪市铁路医院内科任中秀
  高血压分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两种。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病因,如肾病等,一旦病因去除,患者即不再有高血压,不需要终身服药。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目前暂无法根治,需要终身服药。
  二、何时服药,时辰有讲究
  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不是恒定的,存在着自发性波动。研究表明,上午8~10时和下午3~5时,血压最高。一般药物的作用是在服药后半小时出现,2~3小时达到高峰。因此,早上7时和下午2时服降压药最合适。当然,我们还可将服药时间进一步简化,起床后即服药,若中午不休息,则在午饭后1小时左右服药。夜间睡眠时,血压可大幅下降。高血压患者若白天经常忘了服药,而晚上临睡前服用降压药,可能导致血压在夜间降得太低。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因此诱发缺血性中风。
  三、服什么药,目标要认清
  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每降低10~14毫米汞柱,舒张压每降低5~6毫米汞柱,可使中风减少2/5,冠心病减少1/6,人群总心血管事件减少1/3。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若血压未达到这一目标,就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必要措施,如加大剂量、联合用药、换药等。
  为使血压在一天内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提倡使用长效制剂,逐渐淘汰短效药,避免人为造成血压不稳定。长效制剂每天服用一次,任何时间服用均可(早晨起床后服药最合适),但每天服药的时间宜固定。不过,长效制剂往往价格昂贵,目前普及有困难。

TOP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admin (南桥真人大弟子)当前离线

神医弟子

UID
帖子
12967 
精华
积分
25641 
论坛小洋
25641  
RMB大洋
1  
阅读权限
200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3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2-21 
最后登录
2011-3-25 

管理员

3# admin发表于 2010-4-9 18:48 | 只看该作者 血压正常了可以停药吗
发表时间:2009-04-10发表者:王建彬 (访问人次:969)
有些患者服用一段时间的降压药物后,血压正常了,他们就认为可以停药了,这也是错误的。目前的医疗手段还不能根治高血压病(即原发性高血压),只能靠生活方式的改善及药物治疗,多数情况下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或者终身服药,极少数或特殊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在解除引起高血压的原因后可能可以减少或者停止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这种病人也应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量或停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内科王建彬
  血压升高对人体主要器官的损害是一个长期的慢性过程,在早期中期,临床症状大多不明显,但是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特别是功能障碍,可能已经是晚期,大脑、心脏和肾脏等已经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及早发现并控制高血压,完全可以避免或延缓器官的损害。有些患了高血压的中年朋友常认为:“我已经服用降压药物了,就可以了”,事实不是如此,我们的真正目的不是服药,而是服药后使您的血压达到正常标准,这样才能减少高血压带来的危害。服药只是手段,降压才是目的。需要提醒的是只要血压超过140/90mmHg,对身体肯定有害,这些数字不是随便订出来的,是根据大量人群调查得出来的。因为当血压超过140/90mmHg时,就会对身体器官产生危害,这种危害长期存在,每时每刻都在破坏着你的健康。无论您是否有症状,您的血压都需要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
没有症状的高血压需要治疗吗
发表时间:2009-04-10发表者:王建彬 (访问人次:501)
我没有什么不舒服,为什么要服药治疗?是不是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了?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无论您是否有症状,您的血压都需要控制在正常范围。只要血压超过140/90mmHg,对身体肯定有害,这些数字不是随便订出来的,是根据大量人群调查得出来的。因为当血压超过140/90mmHg时,就会对身体器官产生危害,这种危害长期存在,每时每刻都在破坏着你的健康。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内科王建彬
  我们的身体有应对各种变化的能力,当您的身体对血压升高进行自我调节后,可能症状表现不严重,甚至没有任何不舒服,但是这不代表对您的身体没有损害。因此,如果您被诊断为高血压病,那么你就需要坚持治疗,使您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尽可能使血压升高对您造成的危害减少到最小。
  血压升高大于140/90mmHg,就超出了正常范围,会损坏大脑、心脏、肾脏等。
著名的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曾说过,没有症状不等于没有危险。没在症状说明你对这样的血压已耐受,而且时间很长了,如果是突然出现的高血压一般都会有症状。长期血压升高会导致动脉硬化,引起心脑肾损害。等有了并发症再治疗已经不可逆转。请尽快去医院就诊,做一些常规检查,看看有没有合并症和并发症,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并发症如心、脑血管事件及肾损害,治疗早控制达标,才能最大获益。
高血压选药的技巧与原则
发表时间:2009-04-08发表者:陶明春 (访问人次:1261)
    1、对于仅有高血压而无并发症者,应降压至140/90mmHg以下;老年病人,应降至150/90mmHg以下;糖尿病或肾病患者,应降至130/80mmHg以下。
    2、对脑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降压不可过快过猛。徐州市化工医院全科陶明春
    3、对于中等危险或低危险度患者可只用一种药物,而高危险度和很高危险度患者则应同时联合几种药物降压。
    4、选药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如充分考虑妊娠、心绞痛、肾功能不全等因素,严格限制各类降压药物的禁忌症。
    5、老年人降压多以钙通道阻止剂(如硝苯地平缓释片、非洛地平等)和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引哒帕胺等)为主,年轻患者常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等)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氯沙坦、替米沙坦等)。
    6、降压药物只要有效,一般不必经常换药,更不要随意停用;若收缩压(高压)低于100mmHg时,则应咨询医师以决定是否继续用药。
    7、血压至少每周测量一次,并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高血压常用药物介绍(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发表时间:2009-04-08发表者:贺永明 (访问人次:2069)
一、作用机理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活性激素是血管紧张素II,是由血管紧张素I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作用下形成的。血管紧张素II是一种强力缩血管物质,具有直接的升压效应,同时还可促进钠的重吸收,刺激醛固酮分泌。血管紧张素(Ang II)II受体拮抗剂,它选择性作用于AT1受体亚型,血管紧张素II的已知作用就是由AT1受体亚型引起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对ACE没有抑制作用,不引起缓激肽或P 物质的潴留,所以不会引起咳嗽。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贺永明

二、适应证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三、临床常用药通用名及其商品名

通用名  商品名  起始-最大剂量用-用法  排泄途径
坎地沙坦  维尔亚、迪之雅、搏力高、伲利安胶囊、苏纳胶囊、悉君宁、达迈、奥必欣  4mg-16mg,每日一次  尿、粪中分别回收33%,67%原形药
替米沙坦  美卡素、诺金平、迪赛平、立文、欧美宁、嘉瑟宜、浦美特、亚邦恒贝、欣益尔、沙汀宁、天易、恒雪素、施吉、曲亚、毓乐宁、邦坦、隆舒雅、欧美宁、舒尼亚、素定、利来客、蒂益宁、康楚、洛格乐、斯泰乐、平克亚欣、提愈、博欣舒、迪赛平、凡坦、美斯、坦芯素、舒尼亚、雪盈平、沙泰齐、赛卡、特立康  40mg---80mg,一日一次  替米沙坦几乎完全随粪便排泄,不经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
厄贝沙坦  吉加、甘悦喜、格平、若朋、苏适、科苏、伊康宁胶囊、普利宁胶囊、伊达力、伊泰青、安博维、欣平分散片  150-300mg,每天一次  主要由细胞色素酶P4502C9氧化。本品及代谢物经胆道和肾脏排泄
氯沙坦  科素亚  50-100mg,每天一次  氯沙坦及其代谢产物经胆汁和尿液排泄
缬沙坦  怡方、代文、霡欣、丽珠维可、缬克、佳菲、穗悦、托平  80 mg-160 mg 每日一次 70%从粪便,30%从尿排出
奥美沙坦  傲坦,BENICAR,OLMETEC  20-40mg,每天一次  35%~50%从尿中排泄,其他部分经肠道排泄,呈现较平衡的双径路排泄,毋须经肝细胞色素CYP450酶代谢
        


四、不良反应
1,严重的不良作用(发生率不明):
1)血管性水肿:有时出现面部,口唇,舌,咽,喉头等水肿为症状的血管性水肿,应进行仔细的观察,见到异常时,停止用药,并进行适当处理.
2)晕厥和失去意识:过度的降压可能引起晕厥和暂时性失去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应停止服药,并进行适当处理.特别是正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严格进行限盐疗法的患者,最近开始服用利尿降压药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的迅速降低.因此,这些患者使用本药治疗应从较低的剂量开始服用.如有必要增加剂量,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缓慢进行.
3)急性肾功能衰竭:可能会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停止服药,并进行适当处理.
4)高血钾患者:鉴于可能会出现高血钾,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停止服药,并进行适当处理.
5)肝功能恶化或黄疸:鉴于可能会出现AST(GOT),ALT(GPTO,γ-GTP)等值升高的肝功能障碍或黄疸,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停止服药,并进行适当处理.
6)粒细胞缺乏症:可能会出现粒细胞缺乏症,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停止服药,并进行适当处理.
7)横纹肌溶解:可能会出现如表现为肌痛,虚弱,CK增加,血中和尿中的肌球蛋白.如出现上述情况,应停止服药,并进行适当处理.
8)间质性肺炎:可能会出现伴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部X-线检查异常等表现的间质性肺炎.如出现上述情况,应停止服药,并进行适当处理,如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2,其它的不良作用
<5%
过敏:皮疹,湿疹,荨麻疹,瘙痒,光过敏.(注1)
循环系统:头晕(注2),蹒跚(注2),站起时头晕(注2),心悸,发热,心脏期前收缩,心房颤动.罕见的不良反应有:心绞痛,心肌梗死.
精神神经系统:头痛,头重,失眠,嗜睡,舌部麻木,肢体麻木.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胃部不适,剑下疼痛,腹泻,口腔炎,味觉异常.
肝脏:GOT,GPT,ALP,LDH升高.
血液:贫血,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计数降低.
肾脏:BUN,肌酐升高,蛋白尿,血尿.
其他:倦怠,乏力,鼻出血,尿频,水肿,咳嗽,钾,总胆固醇,CPK,CPR,尿酸升高,血清总蛋白减少,低钠血症.
注1):在这种情况下应停止服用.
注2):在这种情况下应减量或停药,进行适当处理.
五、禁忌证
(1)对本制剂的成分有过敏史的患者.
(2)妊娠或可能妊娠的妇女(参照【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项).
(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胆汁淤滞患者.
六、注意事项
1.慎重用药(对下列患者应慎重用药)
(1)有双侧或单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见2重要的基本注意事项).
(2)有高血钾的患者(见2重要的基本注意事项).
(3)有肝功能障碍的患者(有可能使肝功能恶化.并且,据推测活性代谢物坎地沙坦的清除率降低,因此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慎重用药(参照【药代动力学】项)).
(4)有严重肾功能障碍的患者(由于过度降压,有可能使肾功能恶化,因此1日1次,从2mg开始服用,慎重用药).
(5)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
(6)老年患者(参照【老年患者用药】项).
(7)肾移植:对于近期做过肾脏移植手术的病人,尚未有本品用药经验.
(8)大动脉和左房室瓣狭窄(阻塞性心肌肥大症):使用其他血管扩张剂的患者,患者血液动力学相关的大动脉或左房室瓣狭窄或者阻塞性心肌肥大症的病人特别慎用.
(9)轻,中度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症:轻,中度肾上腺皮质过多症患者,对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起作用的降压药物通常没有反应,因此不主张服用本品.
2.重要的基本注意事项
(1)有双侧或单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服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药物时,由于肾血流和滤过压的降低可能会使肾功能危险性增加,除非被认为治疗必需,应尽量避免服用本药.
(2)由于可能加重高血钾,除非被认为治疗必需,有高血钾的患者,尽量避免服用本药.另外,有肾功能障碍和不可控制的糖尿病,由于这些患者易发展为高血钾,应密切注意血钾水平.
(3)由于服用本制剂,有时会引起血压急剧下降,特别对下列患者服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增加剂量时,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状况,缓慢进行.
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
严格进行限盐疗法的患者.
服用利尿降压药的患者(特别是最近开始服用利尿降压药的患者).
(4)因降压作用,有时出现头晕,蹒跚,故进行高空作业,驾驶车辆等操作时应注意.
(5)手术前24小时最好停止服用.
(6)药物交付时TP包装的药物应从PTP薄板中取出后服用(有报道因误服PTP薄板坚硬的锐角刺入食道粘膜,进而发生穿孔,并发纵隔炎等严重的合并症).
七、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在围产期及哺乳期大白鼠灌胃给予本制剂后,可看到10mg/kg/日以上给药组,新生仔肾盂积水的发生增多,另外也有报道在妊娠中期和晚期,给予包括坎地沙坦酯在内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高血压患者,出现羊水过少症,胎儿,新生儿死亡,新生儿低血压,肾衰,高钾血症,头颅发育不良,以及可能由于羊水过少,引起四肢挛缩,颅面畸形等.孕妇或有妊娠可能的妇女禁用本药.
另外仅在大白鼠妊娠末期或哺乳期给予本制剂时,在300mg/kg/日给药组,新生仔肾盂积水增多.哺乳期妇女避免用药,必须服药时,应停止哺乳.
高血压病
发表时间:2009-04-07发表者:陈清启 (访问人次:909)
    高血压的病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占绝大多数;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者,称为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约占高血压病的5%。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陈清启

【病因和发病机制】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至今不明, 流行病学研究认为原发性高血压可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有:遗传因素、超重或肥胖、膳食因素(如高钠摄入)、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应激状态、血压调节机制异常、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肾上腺髓质素、自身免疫、高动力循环状态、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焦虑或紧张以及职业因素等。

【临床表现】  高血压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一般起病缓慢,早期多无症状,可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等症状,有时可有心前区不适,甚至心绞痛;偶有心悸,可与心律失常有关。体检可发现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可呈金属音;可有第四心音,主动脉收缩早期喷射音。长期高血压者,可有左室肥厚征象。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可出现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的表现。眼底改变可反映高血压的严重程度。目前采用Keith-Wagener分级法,Ⅰ级,视网膜动脉变细;Ⅱ级,视网膜动脉狭窄,动脉交叉压迫;Ⅲ级,眼底出血或棉絮状渗出;Ⅳ级,出血或渗出物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正确测量血压

1.诊所血压

(1)选择符合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或符合国际标准(BHS和AAMI)的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

(2)袖带的大小适合患者的上臂臂围的2/3。

(3)被测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

(4)被测者最好坐于有靠背的座椅上,裸露出右上臂,上臂与心脏同一水平,如果怀疑外周血管疾病,首次就诊时应测量四肢血压。特殊情况下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加测站立位血压。

(5)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处。

(6)在放气过程中存细听取柯氏音,观察柯氏音第Ⅰ时相(第一音)和第Ⅴ时相(消失音)水银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Ⅰ时相,舒张期读数取柯氏音第Ⅴ时相。<12岁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Ⅵ时相(变音)作为舒张压读数。

(7)应间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以3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2.动态血压  使用符合国际标准(BHS和AAMI)的监测仪。动态血压的国内正常值参考标准:24小时平均值<130/80mmHg,白昼平均值<135/85mmHg,夜间平均值<125/75mmHg。正常情况下,夜间血压值比白昼血压均值低10%-20%。

 (二)按血压水平的高血压分类,见表5-4。

表5-4          (成人)高血压分期或分类

────────────────────────────────────────

                     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 (mmHg)

────────────────────────────────────────

   * 最好                  <120              <80

   * 正常                  <130              <85

   * 正常高值              130~139          85~89

   * 高血压        

    1级(轻度)              140~159          90~99

           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149          90~94

    2级(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重度)              ≥180               ≥110

       * 纯收缩期              ≥140               <90

           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149            <90

────────────────────────────────────────注:①非同一天两次测定血压,取平均值;②本表分类方法不考虑高血压所致的靶器官损害及其程度;③当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不同类别时,应当用较高的级别。

(三)临床类型

有临界高血压、高血压急症、老年人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儿童高血压、精神紧张性高血压、白大衣性高血压、夜间高血压、夜间低血压性高血压、肥胖性高血压等。

(四)高血压危险分层  详见表5-5。

表5-5     按危险分层,量化地估计预后(血压为mmHg)

───────────────────────────────────────

其它危险因素               1级高血压         2级高血压             3级高血压和病史                SBP140~159       SBP160~179         SBP≥180

                          或DBP90~99       或DBP100~109      或DBP≥110

───────────────────────────────────────

Ⅰ 无其它危险因素           低危              中危                高危

Ⅱ 1-2个危险因素            中危              中危                很高危

Ⅲ ≥3个以上危因素

或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        高危              高危                很高危

Ⅳ 并存临床情况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

注:表3仍沿用1999年指南的分层,量化估评预后应根据我国队列人群10年心血管发病的绝对危险,若按低危患者<15%、中危患者15%~20%、高危患者20%~30%、很高危患者>30%,作为中国人的标准,将高估计我国人群的危险,尚待对上述标准进行评议,以最终确定适合我国的危险度分层。

(五)鉴别诊断

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时,应除外“白大衣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是指有一定疾病或病因的高血压,高血压是其临床表现的一部分,也称症状性高血压。由于某些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发病可以治愈,而原发病治愈之后高血压也随之消失,而延误诊治又能产生各种严重并发症,故及早正确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有肾实质病变(急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糖尿病性肾病等), 肾动脉狭窄(先天性、炎症性或动脉粥样硬化性),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柯兴氏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主动脉缩窄等。

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二个方面,即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及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其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与原发性高血压相似。高血压病患者存在下列情况时应疑为继发性高血压,须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1.儿童、青少年或<30岁和>50岁的成年人在无诱因情况下突然发生高血压。

2.中、重度高血压患者,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不满意者。

3.腹部和(或)腰背部有血管杂音者。

4.血尿和腰痛史。

5.可扪及肾脏。

6.代谢障碍(体重减轻,低钾血症,高钙血症,高血糖等)

7.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提示有引起高血压的原发性疾病者。

(六)老年人高血压特点:(1)收缩压和舒张压分离现象;(2)合并症多;(3)并发症多;(4)假性高血压表现;(5)体位性低血压;(6)症状不典型;(7)血压波动大;(8)脉压差大; (9)对降压药物的治疗反应不均一;(10)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低。

(七)高血压与心血管病

1.高血压与脑卒中  高血压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率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长期高血压人群,血压升高9/5mmHg导致脑卒中发生率增加1/3;升高18/10mmHg增加50%,而将血压长期平均下降5~10mmHg,可使脑卒中减少35%~40%。

2.高血压与左心室肥厚  有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猝死、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

3.高血压与心力衰竭  有高血压史的病人中,有75%的人最终发生心力衰竭。

4.高血压与冠心病  高血压的病人冠心病发病率是血压正常者的2~4倍。高血压可合并微血管心绞痛者,表现为X综合症。

5.高血压与眼底改变  高血压如不治疗,Ⅰ、Ⅱ、Ⅲ、Ⅳ级眼底改变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5%、50%、13%、0%。

6.高血压与肾损害  高血压性肾损害占终末期肾病病因的28%,仅次于糖尿病肾病(占病因的34%)。

7.高血压与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的1.5~3倍。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0%~40%。高血压和糖尿病都可以加速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的恶化;二者并存的危害性远远超过高血脂、肥胖、吸烟和家族性患病史等。

8.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  在高血压患者中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为58%。

9.脉压与心血管疾病  脉压每增加10mmHg,冠心病的危险率为1.23,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1%,各种原因死亡的危险性增加16%。现在认为脉压>60mmHg为独立危险因子。

【治疗】 高血压是一个由许多因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以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改变。应把高血压从单纯的血压读数升高扩大到了包括总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估上,将全身血管床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损害、伴随的各种危险因素、亚临床疾病和心血管事件。其目的是根据血压和危险因素两个方面来界定未来发生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强调在血压达标的同时,还要对并存的危险因素进行治疗。血压升高和器官损害都同等重要的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即使是血压处于正常高限范围(如收缩压在130~139mmHg之间)或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合并3个以上危险因素或1项心血管疾病,也属于高危患者,对这样的患者也应积极降压治疗,最好的血压应该是在120/80mmHg以下。

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1)降低血压,使血压下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将血压降至<140/90mmHg,若≤135/85mmHg,可使高血压病人获得更大益处;已发生过脑血管病的高血压病人,使血压进一步下降,仍可以降低病死率。(2)防止或减少心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一)治疗原则

一般需长期甚至终身治疗,使血压保持在理想水平,注意纠正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防止靶器官损害,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有效而不良反应少的降压药物。

(二)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适用各型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轻型者,单独采用非药物治疗,亦可使血压下降,甚至降到理想水平。

常用高血压健康教育内容与目标见表5-6。

表5-6                 常用高血压健康教育内容与目标

─────────────────────────────────────────

健康教育内容                        目           标

────────────────────────────────────────

控制体重与减肥  * 减少摄入的热卡,适度增加有氧运动量,使体重指数保持在18.5~24.9。(体重每下降10Kg,收缩压血压下降5~20mmHg)

膳食限盐        * 人均摄盐量北方先降至8g/d后,再降至6g/d;南方可控制在6g/d以下。(收缩压血压下降2~8mmHg)

限制饮酒与咖啡  * 提倡不饮酒与咖啡,不酗酒,每日饮酒量应<1两白酒(酒精30g的

提倡戒烟      量);提倡不吸烟,已吸烟者戒烟或吸烟<5支/d。(收缩压血压下降2~4mmHg)

合理膳食,减少   * 食物多以谷类为主,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喝牛奶;每日所吃脂肪

脂肪摄入      热量<30%总热量,饱和脂肪<10%(高血压患者<7%)。(可使收缩压血压下降5~20mmHg)

增加及保持适量  * 学会一种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方法:散步、慢跑、骑车、游泳、太

有氧运动      极拳、有氧舞、爬山、跳绳、踢毽。每周多数天中至少每天运动30分钟,坚持实践,

保持体重。(收缩压血压下降4~9mmHg)

松弛与应急处理  * 通过气功、太极拳、瑜咖功、听音乐。练书法以及绘画活动,降低

训练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应激水平;避免紧张刺激。

定期测量血压    * 学会家庭内定期自测血压或到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点测量血压。

─────────────────────────────────────────

注: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三)降压药物治疗原则

下列高血压病患者需采用降压药物治疗:(1)中重度高血压者;(2)轻度高血压者经非药物治疗半年以上疗效不显著者;(3)所有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血压病人,不论属中重度高血压还是轻度高血压,都应给予降压药物治疗。降压治疗的目标:(1)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140/90mmHg;有糖尿病慢性肾病者,降至<130/80 mmHg。(2)逆转靶器官损害。(3)减少心血管事件及降低死亡率。(4)提高生活质量。

降压药物的治疗应坚持以下原则:

1.早期干预原则  血压130~139/85~89 mmHg人群更易发展到高血压,需要强有力的干预。高血压前期合并3个以上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1个亚临床病变、糖尿病或相关临床病症,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应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2.血压达标原则  即强化治疗观念,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患者应降至<130/80mmHg,心力衰竭患者<120/80mmHg;同时,对合并冠心病、糖尿病或老年患者,舒张压不宜太低,<60mmHg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病危险;

3.长期化治疗原则  中、高度高血压患者应长期坚持乃至终生服药,不要随意停药。

4.血压平稳控制原则  除高血压急症,降压速度不宜过快,降压幅度不宜过大,以使血压保持平稳控制,降压谷峰值比率(T比)应≥50%。血压变异性越大的患者,靶器官损害越严重。因此,减少血压变异性也是治疗的目标之一。

5.选药个体化原则  对于某一具体患者选用何种药物降压必须根据患者病情决定,6大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强适应证,见表5-7。

表5-7       6大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强适应证

──────────────────────────────────────

强适应证       利尿剂    β阻断剂   ACEI    ARB    CCB   醛固酮拮抗剂

心力衰竭          ╋         ╋       ╋      ╋                 ╋

心肌梗死后                   ╋       ╋      ╋                 ╋

冠心病高危因素    ╋         ╋       ╋      ╋      ╋

糖尿病            ╋                  ╋      ╋      ╋

慢性肾病                              ╋      ╋       ?

预防中风          ╋                  ╋      ╋



注: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CCB:钙拮抗剂   ╋:有良好作用  ?:可能有良好作用

6.剂量个体化原则  高血压患者在确定所服药物后,应选择合适剂量,既要根据血压升高程度,又要结合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及反应性,因人而异。初开始服用降压药时,宜从小剂量开始并逐渐增量,达到治疗目的后,可改为维持量巩固疗效。老年人用药剂量宜偏小。

7.联合用药原则  即优化组合用药,目前六大类降压药物的主流联合方案有3种:(1)CCB+ARB/ACEI;(2) ARB/ACEI +利尿剂;(3) CCB+利尿剂/β阻滞剂。由于β阻滞剂和利尿剂均有增加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和发生糖尿病的倾向,故目前认为,这两种药物不易联合使用,尤其是应避免联合应用于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和有发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的病人。

8.简化治疗方法原则  最好采用一日1次服药的方法,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9.多元化治疗干预原则   强调除了降压治疗外,必须综合干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进行调脂、控制血糖、抗血小板(阿司匹林)、体育锻炼、饮食控制及行为治疗。

10.随访和监测

(1)治疗后达到降压目标

1)高危及很高危:

①每3个月随诊一次。

②监测血压及各种危险因素。

③强化各种改善生活方式的措施。

2)中危及低危

①每6个月随一次。

②监血压及危险因素。

③强化各种改善生活方式的措施。

(2)治疗3个月后未达到降压目标

1)若治疗后无反应,改另一类药物或加用小剂量的另一类药物。

2)若有部分反应,可增加剂量或加用另一类药物或改用小剂量合并用药。

3)更加积极认真地改善生活方式。

(3)有明显副作用

1)改用另一类药物或其他类药物的合并治疗。

2)减少剂量或换另一类药物。

(四)常用降压药物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1.利尿剂  

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12.5~25mg/次,口服,3次/d。维持量最好用12.5~25mg/d。

氯噻酮:25~50mg/次,口服,一日1~3次。

速尿:20~40mg/次,口服,1~3次/d;紧急情况下可采用静脉注射,1次20~80mg,亦可静脉点滴。

氨苯蝶啶:25~50mg/次,口服,1~3次/d。

螺内酯(安体舒通):25~50mg/次,口服,1~3次/d;维持量用最好20~25mg/d。

长期使噻嗪类利尿剂的最大问题是诱发胰岛素抵抗和增加糖尿病的发生率,同时可能引起水电平衡稳乱,应予注意。

2.CCB  

维拉帕米(异搏停):40~120mg/次,3次/d。

地尔硫?(硫氮?酮):30~60mg/次,3次/d。

氨氯地平:5~10mg/次,口服,1次/d。

拉息地平:4~8mg/次,口服,1次/d。

尼群地平:10~40mg/次,口服,1次/d。

尼卡地平:30~40mg/次,口服,3次/d。

尼莫地平:30~80mg/次,口服,3次/d。

非洛地平:5~10mg/次,口服,2~3次/d。

硝苯地平:30~90mg/日,口服,1~3次/d。

上述药物根据病情选用一种(如心率偏快的患者应用非二氢吡啶类CCB,心率偏慢的患者应用二氢吡啶类CCB),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有效治疗剂量后,改为维持量口服。

3.β受体阻断剂  

阿替洛尔(氨酰心安):12.5~50mg/次,口服1~2次/d。

美托洛尔(倍他乐克):12.5~100mg/次,口服2次/d。

比索洛尔(康克):2.5~20mg/次,口服1次/d。

使用β受体阻滞剂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用药剂量,一直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然后改为维持量口服。停药时应逐渐减量,切忌突然停药,以防发生停药综合征。

4.ACEI  

卡托普利(开搏通):12.5~25mg/次,口服2~3次/d。最大剂量为150mg/d,分3次口服。

依那普利(悦宁定):2.5~10mg/次,口服,2次/d。最大剂量20~40mg/d。

贝那普利(洛汀新):5~20mg/次,口服1次/d,最大剂量40mg/d。

培多普利(雅施达):4~8mg/次,口服1次/d。

雷米普利:1.25~10mg/次,口服1次/d。

西拉普利:0.5~2mg/次,口服1次/d。

上述药物任选一种口服,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是否出现高钾血症及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

5.ARB  

洛沙坦: 25~50mg/次,1次/d。

维沙坦:每日口服80~160mg,1次/d。

伊贝沙坦:每日口服150~300mg,1次/d。

替米沙坦:用药必须个体化,初始剂量一般口服40~80mg/d。

坎地沙坦:通常一般日剂量为 4~16mg/d ,1次/d,从小剂量开始;最高日剂量32mg/d 。

6.α1受体阻断剂  

  哌唑嗪:0.5mg~5mg/次,口服2次/d。但哌唑嗪易发生首剂现象,故初次用药应小剂量(0.5mg)睡前服用。

布那唑嗪:初剂量1次0.5mg,2~3次/d。以后渐增至1次1~2mg,2~3次/d,饭后服。

萘哌地尔:常用剂量为每次25mg,2次/d。两周后根据血压情况调整剂量,可用至每次50mg,2次/d。

特拉唑嗪:开始剂量每日1次,每次1mg,连服一周。以后根据血压下降情况每周每晚可渐增1~2mg,直至疗效满意。服药期间,除首剂睡前服用外,其余剂量在清晨服用。

多沙唑嗪:0.5~8mg/次,口服1次/d。多沙唑嗪不良反应较多,涉及到循环、胃肠道、肝脏、泌尿、神经、血液等各个系统。肝功能不全、孕妇、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2000年WHO/ISH将α受体阻断剂降为二线降压药物;主要原因为α受体阻断剂与利尿剂相比较,α受体阻断剂治疗组的心血管事件增多,尤其是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增加。α1受体阻断剂不宜用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及已有精神症状的高血压病人。

    (五)抗高血压治疗中的几个特殊问题

1.抗血小板治疗  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但若血压未控制就服用阿司匹林,会增加脑出血的危险;只有在控制好血压的前题下,才提倡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05)》建议:“患有高血压但血压控制满意(<150/90mmHg),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年龄在50岁以上;②具有靶器官损害,包括血浆肌酐中度增高;③糖尿病” ;应服用阿司匹林75~150mg/d(平均100mg/d)。

2.调脂治疗  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者,无论血脂水平偏高或正常,都应服用调血脂药物,以使血脂水平进一步降低,这样才能延缓和减少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3.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急症降压目标及选药,见表5-8。

表5-8               高血压急症降压目标及选药

─────────────────────────────────────────

高血压急症                        降压目标

─────────────────────────────────────────

恶性高血压      在数日内将血压降到160/100mmHg。

高血压脑病      血压降至160~180/100~110 mmHg;给药开始1小时内DBP降低20%~25%,不能>50%,防止脑出血。

脑出血          DBP>130mmHg或SBP>200mmHg时会加剧脑出血,应在6-12小

内逐惭降压,但降压幅度不应>25%,BP应>140/90mmHg,以防受

损部位血流自主调节障碍、脑灌注突然下降,造成同侧或其它部位缺

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SBP131~158mmHg,防止出血加剧及BP过度下降,引起短暂神经功能缺损,造成血管痉挛及继发缺血。

脑梗塞          一般不积极降压,除非BP>200/130mmHg,24小时内下降<25%,SBP维持在180mmHg,DSP维持在100-105mmHg之间

急性冠状动      在30分钟内将血压降至正常。

脉综合征

急性左心衰      2~6小时内达到160/100mmHg,再降至140/90mmHg左右,可使用硝普钠、硝酸甘油、开搏通、利尿剂。

主动脉夹层血肿  迅速将血压降至安全水平,即SBP100~120mmHg,HR60-75次/分,以尿量、肾功能为指标,将血压降低到血流能维持脏器功能的最低水平,首选β阻断剂。

嗜铬细胞瘤危象  迅速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首选α阻断剂,最好同时合并使用β阻断剂。

围手术期高血压  血压波动显著,应使用作用半衰期短的降压药物。

子痫            DBP降至90~100mmHg,首选硫酸镁静滴。

─────────────────────────────────────────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下列药物治疗高血压急症:

(1)硝普钠:开始以10~25μg/分静滴,根据治疗反应每5~15分钟增加一次剂量,直到血压满意控制为止。该药停止注射后作用于3~5分钟内消失,使用时应新鲜配制,避光使用。长时间大剂量时可发生硫氰酸中毒。

(2)硝酸甘油:开始剂量为5~10μg/分,逐渐增加剂量。停药后作用于数分钟内消失。该药除降压外,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3)酚托拉明:10~20mg加入100~200ml液体中静脉点滴,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滴速;亦可在静滴前先静注5~10mg(稀释)。该药最大的不利之处是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个别患者的降压反应不明显。冠心病者慎用。

(4)硝苯地平或开搏通舌下含化。合并急性左心衰竭者禁用硝苯地平。

(5)速尿(呋塞米) :20~80mg静脉注射。

(6)维拉帕米:5~10mg加入20ml葡萄糖液中缓慢静注,最大降压效果出现在注射后2~5分钟。维持30~60分钟;也可根据血压情况以3~15mg/小时的速度静滴1~2小时。窦性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及合并心力衰竭者禁用。

(7)地尔硫?:50mg加入200ml葡萄糖液中静滴,开始以250μg/分,渐增至750μg/分,一般在30~60分钟内可获得最大降压效果。

(8)硝苯地平:4mg加入200ml葡萄糖液中静滴,初始为30滴/分,可渐增至60滴/分。一般在5分钟内出现降压效果。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急性左心衰竭者慎用。

(9)开搏通:20mg加入40ml葡萄糖液中于5分钟内静注,5分钟后血压开始下降,15~30分钟达到高峰,作用持续达2小时以上。现已上市的卡托普利针剂——开富林,推荐剂量为25mg加入10%葡萄糖20ml中静注(5~10分钟内),继以50mg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滴,维持4小时。

4.老年人  老年人降压治疗同样受益,应逐步降压,尤其体质较弱者。注意原有的和药物治疗后出现的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有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心血管病的居多,常需多药合用。各年龄段(<80岁)高血压患者均受益于ACEI、ARB、CCB和利尿剂,有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心率快者,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进行降压治疗是否同样得益,尚有待研究。

5.儿童  首先应除外继发性高血压。非药物治疗法同成年人高血压,注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劳逸结合,避免精神负担过重,经常体育锻炼、减肥,低盐饮食,忌烟酒。药物治疗的适应证为:(1)有明显的舒张期高血压;(2)有靶器官受损表现;(3)继发性高血压而又不宜于手术治疗或术前降压。除非为高血压急症或危象,一般不宜迅速降压,降压可选用利尿剂、钙拮抗剂、β阻滞剂等。

6.冠心病  稳定性心绞痛时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或长效钙拮抗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选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心肌梗死后患者用ACEI、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

7.心力衰竭  症状少者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症状多的可将ACEI、β受体阻滞剂、ARB和醛固酮拮抗剂与襻利尿剂合用。

8.糖尿病  要求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因此常须联合用药。ACEI、ARB和钙拮抗剂均对减少心血管事件有益;ACEI对1型糖尿病、ARB对防止2型糖尿病肾损害有益。单纯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尤其是避免这二种药物联合应用;但若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或心肌梗死,则仍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

9.慢性肾病  ACEI和ARB有利于防止肾病进展,重度患者须合用襻利尿剂。

10.脑血管病  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史(非急性期)者,不论血压是否增高进行适度的降压治疗均能减少卒中的复发。ACEI、ARB有减少卒中和卒中复发的作用。

11.妊娠高血压  治疗目的是减少母亲的危险,但必须选择对胎儿安全的有效药物,如甲基多巴,拉贝洛尔及β受体阻滞剂。不宜选用ACEI、ARB和CCB。

12.肥胖性高血压  首选ACEI,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可使用ARB,长效二氢吡啶类CCB亦为常用降压药物,亦可选用α受体阻断剂。尽量避免使用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因为肥胖者常存在胰岛素抵抗,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会加重胰岛素抵抗,甚至诱发耱尿病。

13.左室肥厚  ACEI和ARB有利于防止左室肥厚进展。

14.难治性高血压  首先应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如肾上腺疾病、肾脏疾病、肾动脉狭窄等),然后了解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顺从性。难治性高血压通常需要几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

15.白大衣性高血压  白大衣性高血压发生持续性高血压的可能性大;是否要进行治疗,应根据整体危险性和是否有靶器官损害而定。医生选择不予治疗的白大衣性高血压病人,要密切随诊。

16.继发性高血压  约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1%~5%。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降压治疗和对症治疗。单侧肾脏疾病、肾脏肿瘤、肾动脉狭窄、泌尿道阻塞、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脑瘤和脑外伤等可行手术治疗,及时而又成功的手术可使血压下降,甚至完全根治。大动脉和肾动脉狭窄性病变还可以行经皮穿刺动脉成形术。终末期肾脏病变者可行血液透析及肾移植术。无论术前还是术后,以及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只要存在高血压,都应在对病因和症状进行治疗的同时,按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给予治疗。

17.停药问题  经治疗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可逐渐减少降压药的剂量;原属轻度高血压者,经改变生活方式和降压治疗后,甚至考虑停药。但中、重度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终生服降压药,除外并发脑卒中或心肌梗死后血压自发性降至正常范围。无论使用任何一种降压药物,都不应突然停药,否则可发生停药综合征,表现为血压再度迅速升高和交感神经活性增高的表现,如心悸、烦躁、多汗、头痛、心动过速,已有冠心病者可出现心绞痛加重、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转院要求】

1.高血压患者经合理治疗以后,血压仍下降不理想,应考虑是否为难治性高血压或继发性高血,应将病人及时转送到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2.高血压患者若出现蛋白尿、肾功能不全、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等重要脏器损害,以及出现高血压急症时,也应及时转送到上级医院。

3.高血压急症患者转院时应予适当降压治疗,以防在转院途中发生意外。病情危重者转院途中应有医护人员陪同。

【预防及病人教育】

1.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亿人以上。在35~74岁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7.2%,高血压的知晓率为44.7%,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率为28.2%,而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为8.1%。卫生部及中国预防科学院的统计报告,在门诊就诊的患者中,>65岁的老年患者高血压的知晓率可达80%,但血压控制率仅达28.2%。

2.血压和心血管病(CVD)事件危险性之间的关系呈现连续一致、持续存在,并独立于其它危险因素。血压越高,患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和肾病的机会越多;年龄在40~70岁之间、血压在115/75~185/115mmHg之间的个体,收缩压每增加20mmHg或舒张压每增加10mmHg,其心血管病事件(CVD)事件的危险性增加一倍。

3.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能使脑卒中减少35%~45%,冠心病减少25%,心肌梗死减少20%~25%,心肌梗死死亡率下降58%,心力衰竭减少50%以上。

4.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不是单一的降压治疗,而应该是在控制好血压的同时,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对并存的并发症和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干预和治疗,如治疗心、脑、肾并发症和治疗并存的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高凝状态、高尿酸血症等,常规服用ARB或ACEI、他汀类、收缩压<150mmHg以后开始服用阿司匹林。

5.抗高血压药物可分为六大类,从其对人体重要器官(如心、脑、肾)保护作用来看,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钙离子拮抗剂(CC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α。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措施,血压达标是首要的治疗原则,否则任何降压药物都难以达到保护重要脏器和改善预后的目的。

6.高血压病虽然与遗传因素有关,但遗传因素不是决定因素。为预防高血压的发生,要避免和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也不是单纯的药物治疗,还应该包括低盐饮食、平衡营养和热量、适量运动、心态平衡等。

TOP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admin (南桥真人大弟子)当前离线

神医弟子

UID
帖子
12967 
精华
积分
25641 
论坛小洋
25641  
RMB大洋
1  
阅读权限
200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3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2-21 
最后登录
2011-3-25 

管理员

4# admin发表于 2010-4-9 19:19 | 只看该作者 胰岛素抵抗与调/降脂治疗
发表时间:2009-04-06发表者:罗义 (访问人次:582)
    医学研究发现,高血压病常伴有冠心病、血脂紊乱、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高胰岛素血症、超重或肥胖,这些病症常集结出现于同一患者。此种成人常见代谢病集结出现的状态称X综合症或代谢综合症或CHAOS——紊乱综合症(C为冠心病,H为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高脂血症,A为成年糖尿病,O为肥胖,S为综合症)。近年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是这些病症的共同发病基础。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组织对一定量胰岛素诱导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生物学效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即胰岛素促进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功能减弱,于是机体代偿性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而产生高胰岛素血症。近年医学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是独立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多伴有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这已逐渐取得共识。有人提出,胰岛素抵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所在,是糖和脂代谢异常的中心环节,与血流动力学异常有密切关系。最近有报道,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血胰岛素浓度密切相关。心血管病治疗药物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已成为评价相应治疗药物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罗义

    高胰岛素血症与许多冠心病危险因子密切相关,包括高血压、血脂紊乱、血糖升高、中心性肥胖、男性化(血浆游离睾酮升高)、A型性格、吸烟等,其引起的血脂紊乱在冠心病危险因素中是最重要的。研究表明,不论性别和年龄,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均受血脂水平的影响,血胆固醇水平每升高1%,冠心病的发生率就相应的升高2%。

    既然胰岛素抵抗会引起血脂紊乱,而后者又是心脑血管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对此类患者进行调/降脂治疗应会有益。九十年代国际上几个大宗临床试验证明,冠心病患者无论是否有高脂血症,使用他汀类药物如氟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进行调/降脂治疗对患者均有益,表明他汀类调/降脂药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有效药物。另有一项研究显示,使用他汀类调/降脂药在高胆固醇血症而未明确诊断冠心病的男性患者进行试验,证明此类药物是冠心病一级预防的有效调/降脂药。已经存在血脂紊乱的患者接受调/降脂治疗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这已逐渐获得公认。近年研究提示,调/降脂治疗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程度。至于只有胰岛素抵抗而尚未出现血脂紊乱或冠心病的患者,调/降脂治疗的益处如何,尚需医学研究阐明。
高血压病的联合用药和复方制剂
发表时间:2009-04-06发表者:罗义 (访问人次:1615)
    一线抗高血压药物有六类,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 I)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或拮抗剂(A: 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s or antagonists, ARB) 、β受体阻滞剂(B: beta-blockers) 、钙拮抗剂(C: calcium antagonists) 、利尿剂(D: diauretics) 、α1 受体阻滞剂。吲哚帕胺(钠催离)是一种兼有钙拮抗作用的利尿剂。α1 受体阻滞剂由于对高血压患者(尤其合并心衰、冠心病)的死亡率无显著降低,甚至还有升高趋势,因此该类药物临床应用日趋减少,已逐渐淡出一线抗高血压药物范畴。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多的一线抗高血压药物主要是前五类, 可简单用AB/CD来表示。降压药物的选药原则应考虑四个方面,即降压效果、临床情况、生活质量和药物费用。降压药物的选药方法目前基本上都是采用个体化选药方法。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不同情况,这六类药物都可作为首选药物。但是,在高血压患者中,只有30%的病人仅用一种药物可使血压控制到目标水平,而70%的病人需要联合应用两种或更多药物才能使血压获得理想控制。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同时又不至于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小剂量联合用药已成为现代高血压治疗的原则之一。药物的联合除了有其一般的原则外,要真正得到最佳联合,还必须考虑病人的多种个体因素。个体化、小剂量、达标优化联合、降低总风险是当前的降压治疗原则。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罗义

1 降压药联合的原则

1. 1 增强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原则 这是降压药联合应用的核心原则。合理联合使用不同类药物,不仅能使各类药物的降压作用相加或增强,还可减少不良反应。ACE I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前者可减轻后者引起的低钾血症和对抗后者引起的交感激活,后者带来的血容量相对减少可增强前者的降压作用。ACEI与钙拮抗剂合用可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增强降压作用,而且可明显减少单用钙拮抗剂引起的水肿不良反应,适用于中、重度高血压。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抑制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的活性,而钙拮抗剂和利尿剂激发这个系统的活性,因此前三类药与后两类药联合应用就比较合理。β阻滞剂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合用其降压作用相加,而且前者还可减轻后者引起反射性心率增快的不良反应,并能提高治疗冠心病的疗效。β阻滞剂可拮抗利尿剂增加肾素分泌、升高血浆肾素活性的作用。β阻滞剂与α1 阻滞剂联用也能增强疗效,前者尚能抵消后者引起的心动过速不良反应。一般认为利尿剂可与各类降压药联用,不仅能增强降压作用,而且能减轻其他某些降压药(如β阻滞剂、α1 阻滞剂)引起的水钠潴留,ACE I和ARB的轻度潴钾作用可对消利尿剂使血钾减少的不良反应,利尿剂可算得上联合降压中的最佳“配角”。如果三种以上降压药联合应用,其中一种应是利尿剂,否则很难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但由于β阻滞剂和利尿剂对血脂和血糖代谢均有一定的不良影响,还可引起性功能障碍,所以不宜长期联合应用。

1. 2 小剂量联合原则 关于降压药的剂量,除β阻滞剂、α1 阻滞剂外,其他降压药一般不会用三个以上的剂型剂量(如福辛普利1片为10mg,此即一个剂型剂量) ,这是因为所有降压药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若通过不断增加一种药物的剂量来增加疗效,其代价可能是增加该药物的不良反应。目前公认,降压药联合用药应采取小剂量联合,多数降压药用一个剂型剂量,少数必要情况下可用二或三个剂型剂量,双氢克尿噻只用半个或一个剂型剂量。此外,目前国外进口的降压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但价格还比较高,我国不少病人尚难以承受长期应用这些药物的费用。因此,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有时要求我们考虑这一因素而不能把进口药的剂量用大。

1. 3 量加倍- 药加种序贯原则 当一种首选药的一个剂型剂量未能使血压下降到目标水平时,可将剂量加大1倍,或者加用第二种药;如血压仍未下降到目标水平,可将第二种药剂量加大1倍,或加用第三种药;如血压仍未下降到目标水平,可将第三种药剂量加大1倍,或加用第四种药;如血压仍然未下降到目标水平,应分析原因(是否为继发性高血压,是否为已合并严重靶器官损害如肾功能不全,是否为所用药物尚未能针对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或者是顽固性高血压) ,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或调整降压药种类。降压药的启用应该根据血压水平即高血压级别从1~3种药开始,然后再根据疗效进行药物种类和剂量的“微调”。一个具体的高血压患者究竟需几种降压药才能达到血压控制的目标水平,这多取决于高血压的程度。综合国际上许多大型临床试验发现: 所需降压药个数=高血压级别数±1。如1、2、3 级高血压常需降压药0 ~2、1 ~3、2 ~4 种。高血压急症还需静脉使用降压药。

1. 4 其他因素同控原则 高血压患者常常合并冠心病等其他危险因素,如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等等,是否兼顾治疗这些危险因素也严重影响高血压病预后,因此必须同时控制。此外,高血压患者50%以上合并其他各种内科疾病,或者高血压本身已经导致靶器官损害,在选择降压药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综合干预,降低心血管病的总体危险。

2 降压药联合的常用方案

    一般认为, AB /CD五类降压药中,斜线不同侧的药物联合应用是适合的。常用联合方案有:ACE I +利尿剂, ACEI +钙拮抗剂, ARB +利尿剂,ARB +钙拮抗剂,β阻滞剂+利尿剂,β阻滞剂+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β阻滞剂+α1 阻滞剂也是可用方案之一。β阻滞剂与利尿剂虽然可以联合,但由于担心长期联合使用可能对代谢带来不良影响,目前学术上对其不看好。

3 降压药之间的配伍禁忌

3. 1 同类药物不能联合应用 比如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同属β阻滞剂,不能联用。但在确实必要的情况下,硝苯地平可与维拉帕米联用,这是一个例外,不过临床上不要泛用这种联合,因为有效的优秀的降压药不少,这种联合并非是优秀的联合方式,只能算非禁忌联合。不同作用机制的利尿剂可以联合。

3. 2 AB /CD斜线同侧药物不必联合应用 从理论上说,AB /CD五类降压药中,斜线同侧的药物一般无必要联合用来治疗高血压,部分理由是它们的降压机制相似,所以斜线同侧的药物不宜作首选联合。但斜线同侧的药物并非禁忌联合,实际临床应用中对那些血压较难控制的患者这种联合很普遍,如ACE I +β阻滞剂,利尿剂+钙拮抗剂,甚至还联用ACE I和ARB。

3. 3 β阻滞剂不宜与下列药物合用 与可乐定合用会加重心动过缓,突然停用可乐定则可能导致β阻滞剂诱发反跳性高血压,甚至心脑血管意外。与胍乙啶合用因两者都能降低心排血量,可诱发心衰和体位性低血压。与哌唑嗪合用容易出现哌唑嗪首剂反应,故在高血压开始治疗时两者不宜联合。与维拉帕米、硫氮酮合用会加重心动过缓、心脏传导阻滞和心衰,甚至心跳停搏。

3. 4 其他几个联合禁忌 胍乙啶与哌唑嗪,二氮嗪与呋塞米联用可引起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可乐定与甲基多巴联用会加重各自的嗜睡和心动过缓不良反应。ACEI与保钾利尿剂合用可导致高钾血症。噻嗪类利尿剂与二氮嗪合用可使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

4 降压药的复方制剂

    有人总结出降压治疗过程中一种规律—“10定律”,即平均每降低10mmHg血压就要增加一种降压药物,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要三种以上降压药物合用,因此选用每日口服1次和药物间相互作用少的降压药物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满足广大高血压患者的需要和提高服药依从性,降压药的复方制剂应运而生。

    我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制复方降压药物,先后研制并应用的复方制剂有多种,但多选择中枢作用药或利尿剂作为搭配药。以中枢作用药与利尿剂联合为主的复方制剂:复方降压片、复方降压素片、复方降压胶囊、复方利血平片、复方可乐定、复方地舍平片(降压乐,安降乐)、复方催压降片、复方降压平片(北京降压0号)、常药降压片、脉舒静片、降压静片、维压静片、安降片。以中枢作用药与扩血管药联合的:安达血平(阿达芬)。以ACEI与利尿剂联合的:复方卡托普利片(克甫定)。以α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联合的:复哌嗪。以利尿剂与利尿剂联合的:复方氨苯蝶啶(利降平)、复方阿米洛利片(武都力,蒙达清)。中西药合剂:新降片、复方罗布麻片、珍菊降压片(菊乐宁降压片)、安速降压片。国外的复方降压制剂起步比我们晚,但选择的药物比我们新(表1)。我国的复方降压制剂的最大缺憾是大型临床试验不足。

    近年来,对复方降压制剂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不但体现在剂型的改进和制剂的更新,而且还出现了新的给药系统。更加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复方制剂的组成已经有了新的概念,不再是单纯几种降压药物的合理搭配,而是考虑到整个心脑血管疾病的综合防治。英国研制出一种新的复方制剂,包括一种降脂药、三种降压药、叶酸和阿司匹林,美国也研制出了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多药片”。尽管这些复方制剂的效果尚需得到循证医学的验证,但是综合控制多重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这一理念已获得心血管医学界的广泛认同。



表1 国外抗高血压复方制剂

联合方案                 合用的药                商品名

ACEI +钙拮抗剂       贝那普利、氨氯地平          Lotrel

                     依那普利、非洛地平          Lexxel

                     群多普利、维拉帕米          Tarka

                     依那普利、地尔硫            Teczem



ACEI +利尿剂         卡托普利、氢氯噻嗪          Capozide

                     贝那普利、氢氯噻嗪          Lotensin HCT

                     依那普利、氢氯噻            Vaseretic

                     赖诺普利、氢氯噻嗪           Prinzide

                     莫西普利、氢氯噻嗪          Uniretic

                     奎那普利、氢氯噻嗪          Accuretic



ARB +利尿剂          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        Atacand HCT

                     依普沙坦、氢氯噻嗪          Teveten HCT

                     依贝沙坦、氢氯噻嗪          Avalide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          HYZAAR

                     替米沙坦、氢氯噻嗪          Micardis HCT

                     缬沙坦、氢氯噻嗪            Diovan HCT



β阻滞剂+利尿剂       阿替洛尔、氯噻酮            Tenoretic

                     比索洛尔、氢氯噻嗪          Ziac

                     长效普萘洛尔、氢氯噻嗪      Inderide

                     美托洛尔、氢氯噻嗪          Lop ressor HCT

                     纳多洛尔、氢氯噻嗪          Corzide

                     噻吗洛尔、氢氯噻嗪          Timolid



中枢作用药+利尿剂    甲基多巴、氢氯噻嗪           Aldoril

                     利血平、氯噻嗪               Diup res

                     利血平、氢氯噻嗪             Hydrop res



利尿剂+利尿剂        阿米洛利、氢氯噻嗪           Moduretic

                     螺内酯、氢氯噻嗪             Aldactone

                     氨苯蝶啶、氢氯噻嗪           Dyazide
特殊人群高血压治疗-冠心病
发表时间:2009-04-04发表者:陈百华 (访问人次:604)
冠心病
    高血压病最常损害的靶器官之一是心脏,它可使左心室肥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高血压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加剧冠心病的发展,有效的降压可显著减少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研究资料显示,血压正常的冠心病的病死率为0.32%,而有高血压者则高出5倍。虽然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子,但降压对冠心病的裨益远不如脑卒中大。高血压的理想治疗(HOT)结果揭示,降压治疗平均血压达到138.5/82.6mmHg时冠心病的死亡危险率最低。这一结果的解释是,心脏冠状动脉血供依赖于舒张压,舒张压<70mmHg及舒张压>90mmHg,心肌梗死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因此冠心病患者的目标血压应该是<140/90mmHg,降至120-130/70-80mmHg是安全有效的。上海中山医院普通内科陈百华

    冠心病选用什么降压药?一般认为降压的辐度比选用哪一种药更为重要。一线药物可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离子拮抗剂(CCB)或噻嗪类利尿剂,如血压大于达标血压20/10mmHg时,一开始就用2种不同降压药。既往有心肌梗死史或具有心绞痛者或并有左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者,一开始降压措施应包括β阻滞剂(短效β1选释性的,无内在交感活性的)。对伴有心衰者,要待血液动力学稳定后才开始使用β阻滞剂,并应避免使用非二氢吡啶类的钙离子拮抗剂如异搏定与硫氮卓酮。冠心病伴左心功能不全或心衰时,应用醛固酮拮抗剂有效,应监测血钾及血肌酐值。

     2007年6月美国心脏病学会高血压研究会、临床心脏病学与流行病学及预防学会发表的《高血压治疗预防缺血性心脏病》中指出:⑴对巳有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的病人,达标血压应当<130/80mmHg,如有心力衰竭,可考虑降到<120/80mmHg;⑵对已有冠心病的病人,降压要慢,老年人(>60岁)并糖尿病者,有冠心病等危症,舒张压不要<60mmHg;⑶β阻滞剂虽然不用于一级预防,但对已有冠心病的病人,β阻滞剂还是主要用药。这个文件比较全面地指导了冠心病使用降压药的原则。(待续)

TOP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admin (南桥真人大弟子)当前离线

神医弟子

UID
帖子
12967 
精华
积分
25641 
论坛小洋
25641  
RMB大洋
1  
阅读权限
200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3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2-21 
最后登录
2011-3-25 

管理员

5# admin发表于 2010-4-9 19:20 | 只看该作者 发现高血压该怎么办?
发表时间:2009-04-02发表者:徐浩 (访问人次:730)
    本文摘自徐浩主编《医学博士漫话:高血压》科学出版社,2005,第1版。

    高血压病人大多无任何不适,即使有些症状如头痛、头晕,也因为较轻不引起病人注意或重视。大多数病人在健康体检或患其它疾病时方发现有高血压,所以高血压发现往往有其偶然性。一旦发现高血压,既不要着急,也不能听之任之。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徐浩

    一般诊断高血压不能以一次血压为准,首次发现血压偏高后,应间隔1─2周再量。如果多次血压高于140/90mmHg,就应考虑有高血压。有条件的话最好能作一次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进一步了解24小时内血压变化,并除外“白大衣”高血压。确诊为高血压后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查找可确定的高血压病因,除外继发性高血压。我们通常所说的高血压病即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终生疾病,目前尚不能治愈;继发性高血压则由其它疾病引起,高血压只是其中一个症状而已,所以又称症状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只要能去除病因,高血压是可以治愈的。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包括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慢性肾炎、大动脉炎、柯兴氏综合征等,需要进行血液检查、B超、CT甚至血管造影等方可确诊,最好能到大医院心血管专科进行确诊,以除外可能纠正的继发性因素。对于难以控制,尤其联合使用3种或更多抗高血压药物,仍未能控制的高血压,更应注意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2)确定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疾病。如诊断考虑原发性高血压,且血压程度较高,并且估计可能已持续一段时间,则最好进一步检查以了解全身各脏器的受累情况,对于掌握病情和指导用药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一般需要找心血管医生作详细的体格检查,如听诊颈动脉、腹部动脉和股动脉,注意有无杂音;触诊甲状腺;详细检查心肺;检查腹部,注意有无增大的肾脏、肿块和异常主动脉搏动;检查下肢,注意有无水肿和动脉搏动情况,然后根据情况有选择性地做心电图、心脏彩超、胸部X线、尿常规、肾功能、眼底镜等检查。

    (3)降压治疗的选择。在选择治疗方面,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确诊高血压病后主张马上用药;另一种观点认为可先进行非药物治疗3~6个月,如无效再服药。结合美国最新的高血压防治指南,对于高血压前状态(120~139/80~90mmHg),即应该认真改变生活方式,一般无需使用抗高血压药物,但如果同时有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收缩压≥130或舒张压≥80mmHg,应酌情选择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对于收缩压≥140或舒张压≥90mmHg的高血压病患者,在非药物治疗基础上,主张开始药物治疗。对无并发症或并存疾病的大多数患者首选噻嗪类利尿剂,也可酌情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β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或联合用药。对于有并发症或共存疾病者,则根据各类药物的特点选择(后详述)。高血压病人的非药物治疗包括:减肥、控制体重,加强运动,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等。高血压患者如果通过3~6个月的非药物治疗,血压控制良好,可继续维持。如无效,则应口服降压药物,不能因为年轻或无症状而不愿用药。药物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患者一定要到专科就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降压药物,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药治疗。

    顺便提醒一点,一旦服用降压药,就要坚持每天服药,切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更不应该血压升高时服药,降到正常范围后自行停用!
特殊人群高血压治疗-脑血管病
发表时间:2009-03-27发表者:陈百华 (访问人次:842)
脑血管病

    血压水平与脑卒中首次发生及再次发生呈连续相关性。收缩压每升高1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4mmHg,脑卒中发生危险即增加40%-50%。近20年耒,我国卒中发病类型悄然生变,出血性脑卒中呈下降趋势,而缺血性卒中呈上升趋势。出血与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不同。高血压是出血性率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危险因素,随着高血压的治疗率与控制率的改善,出血性脑卒中有所下降。缺血性脑卒中中,我国调查列前3位危险因素:高血压(77.2%)、血脂异常(66.7%)、吸烟(42.9%)。对于高危人群即使血压水平不太高,也应控制血压水平,在患者能耐受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有研究指出,脑血管病患者血压降至112/72mmHg时,脑卒中再发危险最低。降压治疗仍是脑卒中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重点工作。上海中山医院普通内科陈百华

    多项临床试验均表明中国人对钙离拮抗剂较敏感,且耐受性好,有效降低血压和脑卒中的危险。它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或利尿剂配合均可取得更好的效果。由于β受体阻滞剂对中心动脉压的降低显著弱于其他降压药,加之减慢心率,可增加脉压故并不推荐使用于脑卒中病人的降血压治疗。

    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的处理仍有争议。确保患者脑血供需要的前提下,降压处理应审慎、降压应平稳,切忌出现血压过高或过低,此为国内外达成的共识。对于血压极度增高的脑出血患者,如收缩压>200mmHg,和或舒张压>130mmHg时会加剧脑出血,在6-12小时内逐渐降压,降压幅度不能超过25%;血压不能低于140-160/90-110mmHg。存在颅内高压及脑水肿时禁用血管扩张药。对于大多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急于降压治疗,稍高的血压有利于缺血区的灌注。需要紧急治疗的血压水平,比较公认的是血压>200/130mmHg时,降压治疗在24小时血压下降应<25%,降压过快可使梗死面积加大。对要溶栓患者,溶栓前后24小时,血压应控制压<180/110mmHg。蛛网膜下腔出血者收缩压应控制在130-160mmHg之间,血压过高引起出血加剧,血压过低可引发迟发性的弥漫性脑血管致死性痉挛。由于20%脑卒中者同时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当患者有轻中度颈动脉狭窄(<70%)时应将血压降到130/80mmHg以下;当有一侧血管狭窄>70%时,理想的收缩压应在130-150mmHg之间;对于两侧颈动脉狭窄>70%者,降压要慎重,收缩压>150mmHg才是安全。

降压-单用一种药效果未必好
发表时间:2009-03-25发表者:陈思伟 (访问人次:798)
    高血压的治疗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高血压治疗当中是基础,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缺乏这一点的治疗是不全面的,有缺陷的,会造成高血压治疗的难度。药物治疗非常重要,但怎样才是高血压治疗的合理用药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陈思伟

    每一个高血压患者第一次看医生,我想第一句话都会问:“我该服什么药最好?”。这就牵涉到你个人该如何选择用药,即合理用药的问题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高血压的产生比较复杂,由多种因素所导致,如年龄、遗传、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环境等因素造成,这是其复杂的原因之一。另外,每一个高血压患者本身又有不同的伴随情况,如有的人合并有血脂高、肥胖等多重危险因素、有的人同时患有心脏病、糖尿病或脑血管疾病,还有的人合并有其他器官损害,这都需要医生在考虑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还要考虑同时治疗其合并症,况且每个人对药物的治疗反应又千差万别,这些因素都增加了高血压的治疗难度,也是医生要选择合理用药的原因了。

    常用的高血压药物可分为五大类: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CCB)、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5大类降压药物,均可单独或联合使用,开始或维持治疗,单纯降压方面,强调首选某种药物的观念已经过时。

    合理用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降压达标:治疗获益主要来自降低血压本身,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降低血压生高所对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总体风险,只有达标才能保护好全身的重要器官,进而延长寿命。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至少降至140/90mmHg(收缩压/舒张压)以下,如能耐受,还应降至更低。如果是糖尿病、脑卒中、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蛋白尿的患者,对这些患者我们称之为高危患者,血压还应降至更低的目标水平130/80mmHg以下。如果光吃药不达标,那是起不到保护作用的。

    2,个体化治疗:如上所述,每一个高血压患者都可能有不同原因和不同的伴随情况,因人而异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提高治疗质量十分重要。根据许多大规模的研究,我们知道每一类降压药物均有其不同的治疗优势,即不同降压药有着不同的器官保护作用,如心肌梗塞后的患者,可首选β阻滞剂、ACEI和ARB,心力衰竭患者可首选利尿剂、β阻滞剂、ACEI和ARB,糖尿病患者可首选ACEI和ARB,脑卒中患者可选择CCB、ACEI和ARB,诸如等等都需要非常专业医学知识,均应由专科医生作出合理选择。

    3,联合用药:因为高血压产生原因的多样性,还有老年人高血压治疗的额外难度,任何一种降压药,单药治疗仅能使少数患者的血压达标,为使血压降至目标水平,大多数患者需应用2种或更多种的药物。合理的联合用药除了提高疗效外,还能抵消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如利尿剂可致血中的钾减少,而ACEI或ARB则可使血中的钾升高,合用可相抵两药的副作用,可谓取长补短,从而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当然,合理的联合用药是专科医生的专长。

    4,合理用药的其他方面还包括:宜选择降压作用持续24小时、每天服用1次的降压药,使1天24小时的血压均能有效控制,谓之平稳降压,这也使降压治疗更简化,不易漏服药,而价格相宜的药物也是每个患者需要考虑的,因为降压治疗多要终生治疗。

    高血压患者只要合理地进行治疗,同样能够有高的生活质量和延年益寿,我想,这是每一个高血压患者都希望的。

合理用药之抗高血压药物
发表时间:2009-03-23发表者:张强 (访问人次:1314)
合理用药之抗高血压药物 ■ 对于初发和Ⅰ级高血压患者,在较好的生活方式干预情况下,可季节性减药或停药。 郑州大学二附院心血管内科张强

■ 对于年轻患者,需根据总心血管危险进行治疗。

■ 高危高血压患者和夜间血压负荷高的患者,常需2种或3种长效降压药物联合用药。

■ 不同血压、疾病状况及不同年龄的老年患者,降压目标有所不同。

■ 合理的联合治疗比增加药物数量更为重要。

■ 合理使用国产固定复方制剂仍是我国基层抗高血压治疗的重要选择。

■ 高血压伴复杂疾病时,建议采用处方自由联合方案,稳定病变可采用固定复方制剂。



降压治疗的误区

误区一 “高血压是需要终身药物治疗的疾病,一旦服药就不能停止”

  目前认为,高血压是一种不断进展的疾病,进展的延缓与生活方式干预及合理治疗有关,严格控制体重、适度限盐可使轻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因此,初发和Ⅰ级高血压患者,如生活方式干预较好,可以季节性(多在夏季)减药或停药。

误区二 “年轻高血压患者采用单药治疗即可,不必联合用药”

  应当对年轻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假如患者除血压增高外还伴有糖尿病或冠心病,即使血压处于Ⅰ级水平,仍应联合2或3种药物治疗。年轻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不是依据年龄,也不是依据是否为“初发高血压”,而是依据患者总的心血管危险。

误区三 “长效及高谷/峰比值(> 60%)的药物每日1次即可,单药可控制血压全程,不必联合用药”

  能够控制全天血压的长效抗高血压药物种类很多,不同药物的谷/峰(T/P)比值有很大差别。FDA确定T/P > 50%均为长效药物,可每天1次使用。但T/P>50%、60%、70%或80%的药物疗效有明显差异,同时这些药物对于“非杓型”血压(夜间血压负荷高)或凌晨高血压患者的全天血压控制能力有限。因此,有些患者使用一种长效药物仍不能全天控制血压,需联合用药,特别是心血管疾病高危高血压患者和夜间血压负荷高者,常需联合使用2种或3种长效降压药物。

误区四 “老年高血压患者属高危患者,目标血压应更低,常推荐联合治疗”

  老年患者有不同的血压和疾病状况,不同年龄的老年患者对血压需求也有所不同。对于伴有颅内和颅外血管狭窄的患者,即使是老年人,血压也不能控制得太低。对于这些患者,采用单药治疗也有可能将血压控制到患者能够耐受的水平。

误区五 “高危高血压患者(糖尿病、肾病、冠心病、脑卒中患者)目标血压应<130/80 mmHg,常需3种或4种药物联合治疗以使血压达标”

  合理的联合治疗要比增加药物数量更为重要,以下几点需要注意:①受组织灌注的影响,某些高危高血压患者血压不一定要降至130/80 mmHg以下;②要根据患者的疾病需要,糖尿病或肾病高血压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钙离子拮抗剂(CCB)较好,高血压伴脑卒中患者使用ACEI+利尿剂较好,冠心病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CCB较好,且必要时应联合ACEI,不合理的联合治疗措施不利于疾病康复;③从降压幅度的角度考虑,一般采用常规剂量联合降压,从器官保护、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角度考虑,可以增大剂量(如采用双倍剂量ACEI或ARB降低蛋白尿)。

误区六 “联合治疗中不同药物自由联合优于固定复方联合

  不同组方自由联合常使用常规剂量,在没有合理联合用药方案时,这种联合不一定能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如CCB+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复方降压片+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这些联合方案的降压疗效与器官保护效果之间存在差距。

  新型固定复方的处方组合及剂量搭配合理,较少引起不良反应并有疗效叠加优势,其降压作用并不弱于不同组方自由联合。

误区七 “国产固定复方制剂是老药,由于循证依据少,是过时的药物”

  国产固定复方制剂[复方降压片、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降压0号)、珍菊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片]是多种(4~6种)药物的复方,每种药物剂量都极小,且都掺有小剂量中枢神经抑制药物。由于目前中枢神经抑制药物在抗高血压治疗中使用很少,长期使用其不良反应令人担心。

  目前,我国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已证实,同样服用1片药物,固定复方降压0号的疗效优于单药CCB常规剂量,10周的短期观察表明其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CCB一致,在长达3年的长期观察中不良反应(低血钾和新发糖尿病)发生率低于利尿剂(吲达帕胺2.5 mg)。

  鉴于国产固定复方制剂在低收入人群和基层的广泛应用,这些药物仍是我国基层高血压治疗的重要选择。在合理使用中,应了解这些复方制剂中发挥主要降压作用和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成分。例如降压0号由利血平0.1 mg+利尿剂氢氯噻嗪、氨苯蝶啶各12.5 mg+硫酸双肼屈嗪12.5 mg 4种成分组成。利血平有引起心动过缓、抑郁、消化道出血的副作用,利尿剂有低血钾、胰岛素抵抗和增加痛风的副作用,硫酸双肼屈嗪有增加左室肥厚的风险,患者有心动过缓、抑郁症、痛风、糖尿病等疾病时,不建议使用降压0号,而其他高血压患者使用此药是安全的。鉴于此药的副作用,在联合治疗中不建议联合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但可以联合CCB、ACEI或ARB。



联合治疗方案的选择策略

  目前,高血压治疗的主趋势仍是联合治疗。当选择联合治疗方案时,应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当高血压伴复杂疾病时,建议采用处方自由联合方案,有利于药物的及时调整,而稳定病变可采用固定复方制剂。

固定复方制剂

  1. 疗效评价:固定复方制剂可使收缩压/舒张压平均降低(15~25)/(10~15)mmHg。

  2. 适用人群:血压单药控制不理想的高血压患者,高危高血压患者。

  3. 相对慎用人群:低血压波动的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

  4. 传统国产固定复方制剂应用评价:降压疗效明确,价格便宜,适用于基层患者,但降低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循证医学证据较少,也缺乏对不良反应的评价。

  5. 新型固定复方制剂应用评价:降低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循证医学证据明确,应用较为安全有效,可根据个体情况考虑综合应用。

  6. 优点:方便服用,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长期治疗。

  7. 缺点:由于不可分掰,不能根据血压情况和病情调节剂量。

处方自由联合

  常用于高危(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和肾病)高血压患者,这些患者由于伴发的疾病需经常更改治疗方案,同时由于危险度较高常需增加某种药的剂量,不适宜使用固定复方制剂。

  1. 疗效评价:药物常规剂量的联合治疗可使收缩压/舒张压降低 (20~25)/(10~15)mmHg。

  2. 适用人群:血压单药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极高危高血压患者。

  3. 临床应用评价:合理的联合方案会提高降压疗效,抵消不良反应;降压方案调整简便;循证医学证据较多。

  4. 缺点:价格较贵,当疾病较复杂时要求有一定临床调药技能才能获得较好的联用效果,患者依从性稍差。

  5. 优点:降低血压疗效更明显,更少发生不良反应,疾病变化时可以及时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TOP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admin (南桥真人大弟子)当前离线

神医弟子

UID
帖子
12967 
精华
积分
25641 
论坛小洋
25641  
RMB大洋
1  
阅读权限
200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3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2-21 
最后登录
2011-3-25 

管理员

6# admin发表于 2010-4-9 19:22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血压为什么总降不下来 ?
发表时间:2009-03-22发表者:徐浩 (访问人次:741)
    本文摘自徐浩主编《医学博士漫话:高血压》科学出版社,2005,第1版。

    调查表明,有将近1/3服用降压药的病人,自诉药物效果不佳,然而,临床观察许多种降压药的降压有效率高达80%~90%,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徐浩
  (1)选用药物不对症:降压药物种类很多,而每种降压药的作用和适用对象不甚一致。有的降压药对这一类高血压有效,而对另一类高血压不一定有效。这就是所谓的“个体化”。服降压药后不见效,可能是没有选对药物。因此,高血压病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这对个人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药物,对症下药方可有效。
  (2)所用药物剂量不恰当:高血压病人选用降压药物,应根据血压变化调整药物剂量。而降压药物的使用剂量取决于血压的高低,因此,每一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的高血压病人,每周至少应测量一次血压,每次测量血压最好在同一时间里进行,测量前要静坐20分钟,不然,如果血压测量不准,就无法调整药物剂量。
  (3)使用降压药物单一:有些顽固性高血压对降压药物不敏感,往往需要多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如果用药单一,势必难以取得较好降压效果。一般情况下,血压超过160/100mmHg,就需要联用两种药物才能使血压达到良好的控制。
  (4)不能持续合理用药:大约有1/3的病人不能坚持天天用药。他们往往是觉得头痛、头晕了就服药,实际上,高血压病人自觉症状差异甚大,有的血压相当高,尚不出现明显症状,因此,千万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感觉来服药。
  (5)随意乱换降压药物:许多降压药物必须服用一段时间后,才能看出稳定的降压效果,尤其是一些长效、缓释制剂如络活喜、洛汀新等。有的人吃了药未见效,便马上换药,这是错误的,而应该遵医嘱服药。
  (6)单纯依靠降压药物:有些患者单纯依靠药物降压,以为服了降压药就什么也不用管了,打麻将、打扑克、看电视等时间过长,使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有的在服药时间继续吸烟、饮酒、喝浓茶和咖啡、对肥肉等油腻食物照吃无误,在这些情况下,服用降压药也不会产生理想的降压效果。
  (7)过度劳累:繁重或强度过大的体力劳动会使血压升高,长期过度用脑也会导致血压进一步增高,因此,高血压病人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使身体过于疲劳,降压药物才能发挥较好的疗效。
  (8)精神负担过重:人在心情愉快、轻松的状态下,血压会自然下降,而精神忧郁,心情急躁,思想负担过重时,在大脑皮层的主导作用下,机体通过内分泌会产生升压因子,从而抵消了降压药物的作用,所以,高血压病人,应尽一切可能减轻自己的精神负担,防止一切不良刺激,保持心情舒畅和工作与生活环境的宁静。

    (9)诊断是否准确:有些患者联用数种降压药血压仍降低不理想,或是服降压药后头晕反而更明显,需要找找有无其他因素导致的高血压,比如肾动脉狭窄造成的肾血管性高血压,内分泌疾病引起的高血压,或者高龄老人的假性高血压等。

你会服用降压药吗?
发表时间:2009-03-22发表者:徐浩 (访问人次:1356)
    本文摘自徐浩主编《医学博士漫话:高血压》科学出版社,2005,第1版。

    在门诊上,有很多和高血压病人交流的机会,经过很多次交谈,我发现作为医生,单单开出降压药只是很初步的,病人在服药时存在很多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在这里跟大家罗嗦一下,下面的内容可一定得看哟!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徐浩

(1)要坚持长期服药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长。虽然高血压可以很好得到控制,但目前高血压还不能治愈。服降压药后,血压降到正常,并不是高血压病痊愈了,而是降压药物作用的结果。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些病人服几天降压药,血压降到正常就不服药了,几天后血压又升高了,就再开始服药,这种服服停停的方法是错误的,不但达不到治疗的目的,还有危险。停药后血压会升得更高,甚至会超过治疗前的水平,这种现象叫做“反跳”。血压“反跳”得太高,很容易出现高血压脑病、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高血压病人若平时血压较高时,降压治疗是必要的,但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期服药。
(2)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

    高血压病人服降压药物时,应先从小剂量开始,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注意。服药一周后,如果血压还很高或降得不明显,考虑一种药物不行时,可以再加一种,对大多数病人来说,同时服用两种降压药,血压是能够降到理想水平的。血压降到理想水平后,要维持1~2月,若血压一直保持稳定,再逐渐减第二种药,直到用“最小剂量”的降压药维持血压在理想水平为止。这个“最小剂量”就叫维持量。维持量要坚持长期服用,不可随意停用,否则血压又会升高,前功尽弃,还得从头开始。
(3)熟知药物的副作用

    在服用降压药之前,要向医生了解其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及防治方法。当然,也不能太“自主”了。临床上,我经常遇到有些患者拿到药物说明书,一看头就大了,那么多副作用,从头到脚都有,对肝肾还有影响,结果害怕得不敢服用。也不能走这个极端。因为很多西药常常临床试验中有什么情况就写上,其实有些发生率很低,甚至与药物本身关系也不太确定,所以也不能太留意这些东西。应多参考医生的意见,因为他们毕竟在临床上应用这些药物,有很多经验体会。常见几类降压药有一些特殊副作用应该了解。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大剂量常引起血脂血糖代谢紊乱,血尿酸升高,低血钾;β受体阻滞剂可引起甘油三酯升高,血糖异常,使心率减慢,诱发支气管痉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开搏通可引起咳嗽、白细胞减少、味觉障碍、高血钾;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可引起面部潮红、头痛、踝部水肿等;α受体阻滞剂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等等。此外,还有些降压药,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甲基多巴、利血平等,对性功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长期使用会引起阳萎或性欲低下,或射精延迟等,应引起重视。
(4)药物选择的原则

    在选择降压药物时,医生常常根据病情结合个体化治疗原则选择最适合患者的降压药,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实际上有个重要因素常常被忽略,那就是价格因素。络活喜的确是好药,副作用少,降压疗效确切,一天服用一次即可,但短期服用可以,要知道高血压是终身疾病,要吃一辈子药啊!每个月光这一种药就需要近200元,更别说老年人常患有多种疾病,这种费用对一般经济状况的家庭是难以想象的,这也是患者常常自行停药的原因之一。而研究发现,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益处很多来自降压本身,只要血压降下来,就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选择降压药时一定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经济状况!条件好的,当然可以选择络活喜、蒙诺等药物,条件不好的,选择双氢克尿噻、尼群地平等也未尝不可,要知道让病人坚持治疗是最重要的。

(5)注意给药的时间

    血压能否控制良好,药物选择是一方面,给药时间也是不容忽视的。药物作用时间有长有短,长效的每天吃1次即可,短效的每天需要服好几次。人的血压每天都在不停地波动,一般来讲,白天血压高,夜晚血压偏低,因此一般降压药物白天服用,每天一次的药就清晨醒后服用,两次的一般8点、16点吃,三次的7点,12点半,18点吃。这只是一般规律,并不是每个人都完全适合的。高血压时间较长或中重度高血压患者正常的血压昼高夜低现象常不明显,因此血压持续处于较高状态,因此给药时间应平均,每天一次的药当然还可以早上吃,两次的一般早8点、晚8点吃,三次的6点,14点,22点吃。这样血药浓度才比较稳定,降压也较平稳。此外,有些人凌晨6、7点钟有血压高峰,这样的患者早晨的药应一睡醒就吃,不要等到洗漱完或吃完饭后在服药,有些凌晨4、5点钟就有血压高峰,这种可能半夜起夜时就应该吃药,以防凌晨血压骤高所致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另外,一般每天血压有两个高峰,因此服药时间可以放在高峰前1~2小时,这样正好吃完药后1~2小时药物发挥最佳作用,可以有效地起到控制血压作用,每天只吃一次的药就无所谓了。如血压高峰在上午9点和下午4点,这样硝苯地平缓释片可以放在早7~8点和下午2~3点。当然,说了这么多,可能都需要您做一个动态血压监测,以了解您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另外,降压药最好和治疗其它疾病的药分开吃(如间隔半小时),以免药物间相互作用,影响降压药物疗效。
降压药物治疗也要讲“原则”
发表时间:2009-03-22发表者:徐浩 (访问人次:564)
    本文摘自徐浩主编《医学博士漫话:高血压》科学出版社,2005,第1版。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血压药物治疗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这个原则下进行药物的选择和调整,才可能更好地控制病情。那么,这些原则包括哪几个方面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徐浩

    1、坚持个体化的用药原则: 原则上应该根据病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降压药物,而不应该人云亦云,盲目追求新药、贵药。目前临床一线用药包括:利尿剂(代表药物双氢克尿噻);B-受体阻滞剂(代表药物倍它乐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代表药物开搏通、必利那、洛汀新等);钙拮抗剂(代表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尼群地平、络活喜);α-受体阻滞剂(代表药物特拉唑嗪、哌唑嗪);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科素亚、安博维、代文)。选择何种降压药物作开始治疗及维持降压治疗,要考虑每个病人的个体化因素,切忌采用固定模式。因为降压治疗是长期甚至终身的。药物的选择应考虑到下列因素:①病人存在的心血管危险因素;②有无靶器官损害,如临床心血管病,肾脏病及糖尿病等;③有无其它伴随疾病影响某种降压药物的使用;④对病人存在的其它情况,所用药物有无相互作用;⑤所选药物降低心血管危险的证据有多少;⑥患者长期治疗的经济承受能力。尤其要注意的是,高血压病人若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应避免应用可使这些疾病恶化的药物,这就要求对病人的情况应有全面的了解,并且熟知各种降压药物的毒副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副作用少,尤其对血脂、血糖代谢无不良影响,目前临床上常作为无明显合并病患者的首选用药。但美国最新高血压指南JNC7推荐,小剂量利尿剂副作用少,疗效确切,亦可作为首选。
    2.长效药物:由于大多数的高血压病人需要长期服药,甚至终生服药,故宜采用较简单的服药方法。最好应用每日一次24小时有效的长效制剂达到全天候治疗。这种制剂的优点是病人顺从性好,平稳降压、血压大幅度波动少,对减少主要的心血管危险事件及保护靶器官损害可能较短效制剂好。服用长效制剂能避免服用短效药物的患者因漏服或在夜间可能出现突发性血压升高而导致心血管性猝死的危险性增高。

    3.小剂量、联合用药:药物治疗一般从单一药物、小剂量开始以减少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对单一药物有较好反应,但血压未能达到目标,应当在患者能够很好耐受的情况下增加该药物的剂量。如果一个药物的疗效反应很差,或是耐受性差,可换另一类型药物,而不是加大第一个药物剂量或加用第二种药物。若血压控制不佳,可以通过联合用药最大程度地降低血压,将可能存在的与剂量相关的副作用减少到最小。目前认为,如血压在160/100mmHg以上,起始治疗常需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才能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联合用药时需重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应该使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加,避免加重副作用或者出现药物之间的对抗作用。
    4.治疗随诊:若病人血压升高仅属正常高值或1级(收缩压在140~159mmHg,舒张压在90~99mmHg),且没有心血管病的其它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仅服一种药物治疗,可每6个月随访一次;较复杂病例随诊的间隔应较短,经治疗后,血压降低达到目标,其他危险因素得到控制,可以减少随诊次数。若治疗6个月,血压仍未达目标,应考虑就诊高血压专家,分析原因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特别强调的是:对暂时决定不予药物治疗的病人应同样定期随诊和监测,并按随诊结果考虑是否给予抗高血压药物,以免延误。  
    5.降压减药:高血压病人一般须终生治疗。病人经确诊为高血压后若自行停药,其血压(或迟或早)终将回复到治疗前水平。另外,降压时除高血压危象等紧急情况外,切忌血压降得过快,特别是老年人更应注意,以免因血压骤降而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但病人的血压若已长期得以控制,可以试图小心、逐步地减少服药次数或剂量,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在试行这种“逐步减药”时,还应十分仔细地监测血压。一旦血压出现波动,还应及时恢复原用药量,以血压良好控制为目的。  
    6.记录的保存:一般高血压病人的治疗时间长达数十年,治疗方案很可能多次变换,包括药物的选择。除了医生为经手治疗的病人保存充分的记录随时备用外,建议每个高血压病人详细记录其用过的降压药物及疗效,药物的副作用,停药的原因等,以便为以后的选药提供依据,避免重复走同一个弯路。
高血压防治九大误区
发表时间:2009-03-22发表者:徐浩 (访问人次:839)
    本文摘自徐浩主编《医学博士漫话:高血压》科学出版社,2005,第1版。

    关于高血压的防治,我经常听到一些患者的错误理解,甚至有些医生认识上也存在误区,我将这些错误的理解整理出10条,希望能对各位朋友有所帮助。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徐浩

1、“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

    一般来说,大约有50%的早期高血压病人可以完全没有任何症状,这种高血压其实潜在的危险更大!因为,有症状的人,会促使他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有助于病情的控制;而没症状的人,只是由于个体差异,对高血压不敏感,因而忽视了治疗,但血压高所造成的危害在持续着,结果很多人直到出现心衰、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后才去治疗,悔之晚矣。所以只要诊断患有高血压病,都应该进行认真地治疗。
2、“血压高了吃药,血压不高不吃药”

    许多患者服药总是断断续续,以为血压高了才需要吃药,结果血压反复波动,心脑血管事件有增无减。造成用药中断的因素很多,其中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对高血压病必须长期治疗认识不足,误以为血压一旦降了下来便可以停药了,担心用药时间长会引起不良反应。这种误区极为有害,应当消除。要知道,高血压病目前尚不能治愈,是由于药物的作用血压才降至正常,一旦停药,血压会很快恢复至原来的水平。因此,高血压病患者一般需要终身用药。但最近的医学信息认为,从某些选择性的病例里,小心地逐步戒断药物是可以做到的,这部分病人一般没有并发症、没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被长期控制在正常的水平、最好是那单服一种降血压药物者。但这最好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进行,千万不能自行停药。

3、“血压低于140/90mmHg就可以”

    受传统高血压防治观念的影响,以为血压降至140/90mmHg就足够了。这种认识是个误区,据国外研究的最新资料显示,55岁时正常血压者在以后生命过程中90%发生高血压。血压和心血管疾病事件之间的关系是连续性的,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年龄40-70岁的个体血压从115/75至185/115mmHg的整个范围,收缩压每增加20mmHg或舒张压每增加10mmHg,心血管疾病危险倍增。血压越高,未来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和肾脏疾病的危险越大。美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NC7的新分类正是基于这一关系,修订了血压分类,列出了高血压前状态,将预防干预措施前移,干预力度加强。因此,目前主张血压在理想范围内越低越好,当然病人应可以耐受,没有其它任何不适表现,尽量控制在135/85mmHg以下,对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时,血压水平应低于130/80mmHg以下,这样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4、“高血压病只需服药就足够了”

    高血压的防治应是以非药物疗法作为防治基础,如调整生活方式、低盐、低脂、戒烟限酒及运动锻炼等,并在此基础上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理想或目标水平。但现实中许多患者过多依赖于药物而对非药物疗法不够重视,如兜里揣者降压药,照样推杯换盏,大鱼大肉,既影响降压药疗效又使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依然存在,所以,高血压患者必须重视非药物治疗。形成良好生活方式,克服不良习惯和增强运动锻炼。

5、“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许多高血压患者认为“高血压既然危害那么大,应该赶快把它降下来,因此血压降得越快才越好”。这些患者总想在一两天内就把血压降下来,如果用药几天后血压未能降至正常水平就更换药物。结果是药物频繁更换,一种药尚未起效前就已换用了另一种药物,总是“劳而无功”,血压形成波动和不稳定。另外,有些患者喜欢作用较快的短效降压药,而对长效降压药持怀疑态度,总觉得效果来得慢。其实,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除了少数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等,患者血压极高,症状很重,如不迅速将血压降下来,有可能发生危险,这类患者应迅速把血压降下来。而一般高血压患者为慢性经过,治疗强调规律性和个体化,且不主张一下子将血压降得过快、过低,应该逐渐降至理想或目标水平,并能在全日24小时平稳降压,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对此,长效降压药可达此目的,因而老年高血压病人应尽量用每日一次的长效降压药。心痛定(过去常用)由于作用快,维持时间短,使血压骤降骤升,目前已不主张长期应用。当然,如果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升高时(如情绪激动、用力)而出现明显不适时,采用心痛定1片舌下含服仍不失为一种简单、实用的降压方法。
6、“降压不用吃药”

    这是近年来不少保健品及降压器械如降压表、降压帽、降压鞋垫等的广告中常用的一句话,许多患者因而趋之若骛,以为用了这些仪器后便不用吃降压药了,实际上这是不恰当的。客观地说,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前期或血压偶尔升高的患者,某些保健品及降压器械通过调整阴阳,平衡经络,加上纠正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可能起到一定的稳定和降低血压作用,这部分病人可以在医生建议下酌情应用,但仍应该定期监测血压,一旦控制效果不佳,应即时在医生指导下加用降压药物治疗。对于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来说,降压药治疗才是最有效的方法,很多药物都经过许多大规模研究所证实,降压效果确切,有些对心、脑、肾等器官还有保护作用,因此多数高血压患者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以保持血压平稳,减少心脑肾并发症,这才是明智的做法。
7、“复方降压制剂早该淘汰了”
  复方降压制剂常用的有降压零号、复方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等,其成分中一般含有利血平、盐酸异丙嗪、双氢克尿噻、利眠宁等,由于这类药物降压作用确切,价格便宜,开发较早,因此直到今天还是许多高血压患者的案头必备之品。然而,随着医学的进步,降压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新药层出不穷。相信不少服用上述复方降压制剂的患者会经常听到,尤其是从许多医生那里听说,“复方降压制剂副作用大”、“可以造成抑郁”、“早就淘汰了”,弄得他们也摸不着头脑。实际上,任何问题都不是绝对的。这些复方制剂中含有的某些药物的确有副作用,如利血平具有镇静和安定的作用,引起嗜睡、乏力,长期可致精神抑郁症;双氧克尿噻易致血糖血脂升高,血尿酸增高等。但复方药物的优势在于多种作用机制的药物搭配,降压效果好,而每种药物的量却很小,因此副作用是很轻微的。如降压零号每日只需服用1次,甚至几天才服1次,就能起到很好的降压作用。关于药物的副作用与剂量的关系,这里有个很好的例子。利尿药双氧克尿噻属于降压药的一种,对血脂血糖有不良影响,曾经历过“受宠”——“打入冷宫”——“再次受宠”的过程:先是多数研究证实其确切的降压作用,因此被列为高血压阶梯治疗的一线用药;此后,发现其对血脂血糖代谢的不良作用,其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大为减少;然而最近,美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JNC-7中,再次把双氧克尿噻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指出该药应该用于大多数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对初始治疗采用2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患者,其中一类药物应是双氧克尿噻。而且指出,该药小剂量应用基本没有明显的代谢副作用。可见,复方降压制剂的“是与非”应该客观地进行评价,不能一棍子打死。我个人认为,对于没有并发症、年龄不大、经济状况一般、没有抑郁症相关表现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本药。络活喜是好药,可是每天7元左右的价格,很难让普通工薪阶层患者所接受,如果同样一个高血压患者,我给他吃降压零号,病人依从性好,血压控制也好;另外一个医生给他吃络活喜,病人不能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血压控制不佳,这两种治疗方案那种效果更好呢?

8、“新药、贵药就是好药”

    “一分钱一分货”,药品越贵就越好,进口的比国产好,新药比老药好,真的是这样吗?这实在是一种药品消费误区,药价与药效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正比关系,药品的价格是由很多因素(如税率、国家价格政策等)来决定的,尤其是进口药及新药。而且新药是否就是好药?回答是“不一定”。特别是一些进口药,在国内使用的病例与老药相比少得多,因此,药物潜在的副作用就不易被发现。而许多老药,因临床应用的时间较长,如一旦发现有副作用,国家有关方面就一定出台相应的对策。因此,在安全性上来说,使用老药更安全。目前新型降压药发展很快,品种很多,常常弄得患者眼花缭乱,有的患者更是“朝三暮四”,没等一种降压药起效,就认为效果不好,道听途说,随便换用其它新药。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高血压的治疗非常强调个体化用药,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药物,而不能一概而论。因此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盲目追求新药、贵药,以为新药、贵药就一定意味着是“好药”。有些药名虽然比较新奇,但可能和过去常用药物是一类的,如雅施达、洛汀新、蒙诺、必利那、开搏通都是一类的。有些药对大部分人可能是好药,但对某些人可能却是禁忌的。如雅施达是很好的药,可以保护心脑肾,但严重肾衰的患者却绝对不能用!
9、“依照别人的经验服用降压药”

    有位高血压病人比较热心,自己用倍它乐克效果很好,马上就告诉他的朋友,朋友正为找不到合适的降压药而发愁,马上也服用这种药物,结果吃了一次,心跳慢到50多次,难受得不得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高血压病因复杂,临床分型很多,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性、适应性和耐受能力又各不相同,各种降压药的性能也各异,因此,不能用同一个固定的模式服药,而应坚持“个体化”的用药原则,如倍它乐克适用于心率较快,无心力衰竭和传导阻滞的高血压病人,但对那些心率较慢,心功能不全或伴有传导阻滞者则应该禁用!美国在一项4000例轻至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研究中发现,服第一种降压药后,约有40%的人血压得不到控制,更换药物后,逐渐获得满意疗效。由此可见,高血压病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治疗,不可单纯依靠别人的经验服药。
发现高血压该怎么办?
发表时间:2009-03-22发表者:徐浩 (访问人次:528)
    本文摘自徐浩主编《医学博士漫话:高血压》科学出版社,2005,第1版。

    高血压病人大多无任何不适,即使有些症状如头痛、头晕,也因为较轻不引起病人注意或重视。大多数病人在健康体检或患其它疾病时方发现有高血压,所以高血压发现往往有其偶然性。一旦发现高血压,既不要着急,也不能听之任之。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徐浩

    一般诊断高血压不能以一次血压为准,首次发现血压偏高后,应间隔1─2周再量。如果多次血压高于140/90mmHg,就应考虑有高血压。有条件的话最好能作一次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进一步了解24小时内血压变化,并除外“白大衣”高血压。确诊为高血压后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查找可确定的高血压病因,除外继发性高血压。我们通常所说的高血压病即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终生疾病,目前尚不能治愈;继发性高血压则由其它疾病引起,高血压只是其中一个症状而已,所以又称症状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只要能去除病因,高血压是可以治愈的。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包括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慢性肾炎、大动脉炎、柯兴氏综合征等,需要进行血液检查、B超、CT甚至血管造影等方可确诊,最好能到大医院心血管专科进行确诊,以除外可能纠正的继发性因素。对于难以控制,尤其联合使用3种或更多抗高血压药物,仍未能控制的高血压,更应注意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2)确定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疾病。如诊断考虑原发性高血压,且血压程度较高,并且估计可能已持续一段时间,则最好进一步检查以了解全身各脏器的受累情况,对于掌握病情和指导用药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一般需要找心血管医生作详细的体格检查,如听诊颈动脉、腹部动脉和股动脉,注意有无杂音;触诊甲状腺;详细检查心肺;检查腹部,注意有无增大的肾脏、肿块和异常主动脉搏动;检查下肢,注意有无水肿和动脉搏动情况,然后根据情况有选择性地做心电图、心脏彩超、胸部X线、尿常规、肾功能、眼底镜等检查。

    (3)降压治疗的选择。在选择治疗方面,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确诊高血压病后主张马上用药;另一种观点认为可先进行非药物治疗3~6个月,如无效再服药。结合美国最新的高血压防治指南,对于高血压前状态(120~139/80~90mmHg),即应该认真改变生活方式,一般无需使用抗高血压药物,但如果同时有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收缩压≥130或舒张压≥80mmHg,应酌情选择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对于收缩压≥140或舒张压≥90mmHg的高血压病患者,在非药物治疗基础上,主张开始药物治疗。对无并发症或并存疾病的大多数患者首选噻嗪类利尿剂,也可酌情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β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或联合用药。对于有并发症或共存疾病者,则根据各类药物的特点选择(后详述)。高血压病人的非药物治疗包括:减肥、控制体重,加强运动,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等。高血压患者如果通过3~6个月的非药物治疗,血压控制良好,可继续维持。如无效,则应口服降压药物,不能因为年轻或无症状而不愿用药。药物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患者一定要到专科就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降压药物,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药治疗。

    顺便提醒一点,一旦服用降压药,就要坚持每天服药,切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更不应该血压升高时服药,降到正常范围后自行停用!
高血压病能彻底治愈吗?
发表时间:2009-03-22发表者:徐浩 (访问人次:836)
     本文摘自徐浩主编《医学博士漫话:高血压》科学出版社,2005,第1版。

    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都证实,对高血压病有效的降压治疗,能减少和降低死亡率,防止和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然而,虽然将血压控制在满意水平不困难,但目前医学界仍认为高血压病是终生性疾病,根治本病的希望将寄托在未来对人类基因研究的成果上。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徐浩

    高血压病目前尚不能治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高血压的病因未明。虽然有许多学说从不同角度来说明高血压的产生机制,但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即基本上都是从调节血压的某些重要环节去进行论证的,因此只能从各自的学说来反映高血压病发生机制的某些方面,尚不能全面阐述。其次,目前对高血压病只能确定一些诱发因素,如男性、脑力劳动、精神紧张、高钠、高脂饮食、酗酒、肥胖、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易发。我们当前治疗高血压病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措施。非药物治疗措施多只是针对产生高血压的诱因,力图使其消除或降低到最低点。降压药物多为针对某些生理特点进行用药,所以上述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措施都不是病因治疗,因此只能控制高血压但不能治愈,还需长期治疗。

    另外,高血压病是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又反过来促进高血压病的发展。许多临床研究证明,高血压经有效的药物治疗后并未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长期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壁弹性减弱,周围血管阻力增大,从而进一步加重高血压,也就是说高血压病尚不能完全被治愈,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可明显减少高血压病产生的并发症心肌肥厚、心力衰竭、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朝鲜战争美军尸检结果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多在早年,先于高血压发生。而高血压的早、中期症状往往不明显,易为人们忽视,发现多在4年以后,或已有高血压病并发症时才就医,故动脉粥样硬化多数已较严重,药物治疗只能控制血压,尽可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一旦停药,血压又复回升。

    有些病人可能在出现高血压并发症如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后,血压降至正常,但此并非高血压已“治愈”,而是已到了高血压的失代偿期。极少数病人在用药使血压得到控制后,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血压未升高,但体内的与高血压有关的并发症仍在发展,尤如一个“无声的杀手”。最近流行病学调查说明,血压在正常范围高限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后血压比正常人上升得更快,这种与年龄有关的“轨迹现象”不是药物所能治愈的,它只能通过药物来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

    总之,高血压目前还不能彻底治愈,但高血压患者也没有必要悲观,通过合理的治疗,高血压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明显降低死亡率。

TOP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admin (南桥真人大弟子)当前离线

神医弟子

UID
帖子
12967 
精华
积分
25641 
论坛小洋
25641  
RMB大洋
1  
阅读权限
200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3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2-21 
最后登录
2011-3-25 

管理员

7# admin发表于 2010-4-9 19:34 | 只看该作者 高血压用药误区
发表时间:2009-03-22发表者:马永江 (访问人次:688)
据中国高血压病学会统计,我国高血压病的患者已超过一亿人。但在这些病人的防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致使不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甚至事与愿违反使病情恶化。现就常见的几个误区提出来供患者参考。

    一、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

    这是普遍存在的误解。常有患者说:能吃能喝能干活,不痛不痒的吃什么药呀。这样的病人大多数是查体或看其他病时发现有高血压病的。其实当血压超过正常范围(高限为139/89毫米汞柱)时就应降压治疗,因为这时血压对其靶器官(心、肾、脑)已开始侵害,只是还处于功能代偿期中,也就是说身体本身尚能调节,所以不出现症状,但不等于没有病。当然在这段时间不一定要服药治疗,只要注意消除能引起高血压的各种因素,大多数人的血压也就能恢复正常。常用的消除引起高血压因素的措施有:解放军304医院心内科马永江
    1、控制饮食。低盐饮食,每日食盐用量控制在5克以内为佳。多吃合钾丰富的食物,如干鲜水果、蔬菜、豆类及其制品等。坚持低脂肪、低热能、高维生素饮食。多吃合钙高的食物,如牛奶、豆类及其制品等。
    2、精神情绪要稳定。切忌紧张、害怕、恐惧、忧愁等不良情绪的存在。
    3、工作要劳逸结合。每天要保持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特别是高空及机床旁作业者、司机等,由于工作高度集中紧张,更应注意休息、精神放松。
    4、严禁吸烟。吸烟是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必须戒烟。
    5、严禁酗酒。
    6、加强运动。脑力劳动者或老年人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大极拳、太极剑、门球等。

    二、人到40岁以后,收缩压每年增高l毫米汞柱是正常的

    照这样说:80岁的老人收缩压180毫米汞柱也属于正常。这在70年代的教科书上也这样说,但现已根据临床及实验证实是错误的。至今持这种观点的人尚不少,甚至一些不学习,不接受新事物的老年医生也保留这种已过时的观点。
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是身体衰老的表现,但决不能视为正常。因为当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时,对心、脑、肾等脏器就引起侵害,也就是现在指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病人,若不能得到早期治疗就会引起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室肥厚、脑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所以无论多大年龄收缩压≥140毫米汞柱以上者,均应认为已患高血压病,需进行(药物或非药物)治疗。

    三、把降压药当做对症药来用

    不少高血压病人,平时不服药,当出现头痛、头晕或测血压又升高时才服降压药,一旦症状消失或测血压已恢复正常又不服降压药了,更有甚者认为若再服降压药就有可能降成低血压对身体不利等的说法。这听起来好像有一定道理,但临床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停服降压药后血压又要再升高,这样反复升降最终将导致病情恶化,影响心、脑、肾的功能。正确的做法是当血压降到正常范围后,要寻找一个维持量长期坚持服用下去,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更换降压药,但不可以停服降压药。只有把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护心、脑、肾不受侵害。

    四、轻信降血压治疗仪作用

    目前市场上各种型号的降血压治疗仪的厂家、商家都在为自己寻找顾客。所以广告满天飞,广告词说得天花乱坠,有的病人信以为真,买了降血压治疗仪使用后,发现血压有所下降就停服降压药了,这是很危险的。降血压治疗仪不能有效地预防或降低高血压病所引起的心、脑、肾损害的发生率。有的病人用降血压治疗仪后出现的暂时降压现象,是病人的心理作用与休息状态下血压的波动现象所致的假象。因此,至最多也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兴趣治疗手段而已。
高血压治疗八项原则
发表时间:2009-03-22发表者:李亚平 (访问人次:693)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发病率极高。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大约1.1亿人患有高血压,其中95%为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本病早期可无任何不适,许多患者甚至可以一直无不适感。但它却是一种“无声”的枪手,危害性极大。当高血压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容易引起脑卒中、心肌梗塞、心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有些人直至突发心脏病或脑中风时才得知自己患了高血压病。在我国,每年因高血压脑卒中而死亡的人数可达100万人;而在存活者中,40%的患者严重致残,75%患者不同程度地丧失工作能力。而高血压病发心力衰竭者可达88.5%。由此可见,有效采取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及规范化综合治疗的措施,对于本病控制发病、降低死亡率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中医心血管科李亚平

由于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疾患,其发生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故而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病变机理各异,因此在治疗上不能“千篇一律”。一般地说,高血压病的治疗有一些重要的原则可循。无论是医生或病人,在本病的治疗过程中,都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基本的原则;并将其贯穿于整个高血压病程的治疗之中。

高血压治疗的基本原则,归纳起来有八条:

1.早期治疗原则
当高血压已引起明显的动脉硬化和内脏损害时,降压效果往往不好,而且内脏的损害也难以恢复。为了预防不可逆性并发症的发生或阻止其发展,必须及早治疗。特别对中、重度高血压患者,不同程度高血压应分别对待。尤其是年龄较轻的高血压患者,不应该等到有明显并发症出现后才开始治疗。

2.非药物治疗原则
“治疗”的概念,含义很广,并局限于降压药物的使用。因而早治疗不一定需要药物。目前大多数的专家均鼓励患者采取非药物治疗手段。根据英国高血压学会最新公布的《高血压治疗指南1999》归纳的治疗原则,首先是要求对所有高血压和临界性高血压患者采取非药物治疗方法;只有收缩压持续≥160mmHg或舒张压持续≥100mmHg的患者,才开始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开始时只需用小剂量的药物就能控制,无效后才考虑应用大剂量降压药物。

3.长期治疗原则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旦患了高血压,就意味着要打一场“持久战”。高血压病患者须知不治疗(包括非药物疗法)而愈的高血压是极少的,应该认识到由此而带来的严重后果,自觉坚持长期治疗。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仍应至少每隔3-6个月复查血压及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和眼底情况。血压正常后可以减少药物剂量,或转以中医药治疗及保健为主,但很少能停止治疗。一旦停药后,血压又往往升高,而且突然停用许多降压药物是危险的。

4.个体化原则
由于每位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其发病机理也不尽相同,对治疗(药物及非药物疗法)的反应也不一样,因此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分别对待,选择最合适治疗方法、药物及剂量,以期获得最佳疗效。高血压的治疗应根据每位患者的年龄,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伴发病等情况,进行具体的选择。

5.综合治疗原则
高血压的治疗不能依靠单一的降压药物治疗,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以求取得最佳效果。在这一点上,还要注意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广泛应用中医丰富多彩的治疗手段和方法,如中药辨证施治、中成药、中药外治法、食疗、针灸、推拿按摩、医疗气功、体育运动疗法、情志调养、起居调摄等,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6.平稳降压原则
除非发生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高血压急症,一般情况下血压宜经数日或1-2周内逐渐下降为好,要避免短期内血压急剧下降,以免发生心、脑、肾缺血症状,尤其是老年病人。

7.目标血压原则
过去一般只强调血压升高到什么水平应开始治疗,而很少讲血压应降低到或维持在什么水平。但近年来出现了一个血压的“目标值”的概念;也就是说,“血压降到什么水平最为适宜”的问题已越来越普遍地受到关注。降压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过高血压,以保护心、脑、肾等脏器,维护其正常的生理功能,防止或减少这些脏器组织因血压过高而受损,防止或减少心脑血管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如果血压降到某一个水平,能使得上述目的完全达到,那么这个水平就是最佳的。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凡将血压控制在138/83mmHg以下时,其心血管事件(例如心肌梗塞、高血压危象、中风等意外)的发生率最低。而且,将血压下降到此水平以下也是非常安全的。因此,专家建议,一般高血压病或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后血压应降到收缩压138毫米汞柱、舒张压83毫米汞柱以下;而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患者,则要把收缩压降至130毫米汞柱以下;伴有肾功能不全者,宜将血压控制在125/75毫米汞柱以下。不过,对于已经发展为高血压脑病、脑溢血及急性心肌梗塞伴血压明显升高的患者,降压治疗应谨慎从事。不要一下子降压幅度过快,一般控制在原来血压水平的25%-30%的幅度,不要强求立即下降至正常,否则不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组织的血供,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8.定期检查和随访原则
在治疗期间要定期测量血压。不能凭主观感觉来决定要不要服药以及服多大剂量的药物。轻度高血压经治疗后,血压正常达半年以上者,可停药观察,但应坚持非药物治疗,定期随访;中、重度高血压经治疗后,舒张压维持在90mmHg左右达半年之久,可停用一种药物,或减少一种药物的剂量。对停药或减量的患者,应定期随访,坚持非药物治疗。如发现血压再度升高,应重新开始治疗,并根据血压升高程度和治疗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和剂量,以求得最佳疗效。

除此而外,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应注意针对其引起高血压的原发病的治疗。一旦原发病症完全解除,则血压往往可一劳永逸地降至正常。如主动脉缩窄或肾动脉狭窄者,手术解除缩窄及修复狭窄的肾动脉后血压可自动降至正常,对肾动脉狭窄也可行经皮腔内动脉扩张术。大动脉炎可外科手术解除血管腔狭窄,或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肾上腺皮质或肾实质肿瘤、嗜铬细胞瘤,引起醛固酮增高的,肿瘤手术切除后,治疗高血压常常可获成功。对某些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病因未被消除时,可应用药物治疗。

谈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益处及注意事项
发表时间:2009-03-19发表者:刘海燕 (访问人次:762)
如何界定老年?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会议于1982年规定我国老年是以60岁为界线,欧美国家以65岁为界。有人提出75岁以上为高龄老人。中国于1999年起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苏州市中医院急诊科刘海燕

200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提出高血压诊断标准为≥140/90mmHg,没有单独提出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意味着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与一般人相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水平逐渐升高,但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未随之提高,并且在危险分层中又将年龄作为了独立的危险因素,如处于同等程度的血压水平,老年人则属于相对高危,也更说明了人们对增龄所致的血压升高被逐渐重视。必须记住:老年人的标准血压是≥140/90mmHg。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老年高血压具有发病率高,控制率低、单纯收缩压高、血压变异大、并发病多、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临床表现可见:(1)夜间高血压:夜间血压均值较白天降低约10%,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或减弱,常提示严重高血压并靶器官损害,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危险。(2)清晨高血压:早上6:00~10:00血压骤升,与清晨较多发生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有关。(3)餐后低血压:进餐后的2小时内血压下降≥20mmHg而出现头晕、晕厥等症状。(4)直立性低血压:常出现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尤其合并糖尿病或心血管病,服用利尿剂、静脉扩张剂、抗精神病药物时。

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老年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肾功能不全及致死、致残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为数不少的老年人对血压增高不够重视,用药不规范,喜欢道听途说随意更改用药规律,血压控制不理想。因此,积极做好老年高血压人群的血压管理工作极其重要,刻不容缓!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是:

(1)在医生的综合判断指导下,进行个体化、规范化治疗。

(2)用药起始剂量要小,尽可能选用降压作用平稳,作用时间长的药物;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降压药物联合应用,增强降压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尽量避免应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的降压药,如利血平、可乐宁、甲基多巴等,以免发生精神抑郁等不良反应。

(3)明确降压目标为≥140/90mmHg。定期体检随访观察。

(4)注意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方式。减少钠盐的摄入,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补钙,提倡少喝酒及戒烟,合理体育活动保持理想体重;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避免劳逸过度。
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用药问题
发表时间:2009-03-18发表者:马明 (访问人次:829)
患者:我父亲患高血压和冠心病近十年,一直在吃贝他乐克和阿斯匹林。两年前发生一次脑血栓,造成右侧肢体及语言功能略有障碍。 10天前下肢有些浮肿,去医院化验尿蛋白一个加号,餐后两小时血糖10.1,空腹6.3,医生诊断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血生化结果:甘油三脂2.67,总胆固醇4.32,载脂蛋白A1 0.93,B2微球蛋白3.1,其他指标正常。血压140/95 医生开了阿卡波糖片、辛伐他汀胶囊、盐酸贝那普利、苯磺酸氨氯地平,另外还有呋塞米和螺内酯片,先吃两个月。加上贝他乐克和阿斯匹林,我爸现在每天要吃8种药,药费昂贵不说,这么多药在一起会不会互相影响,有负作用呢?化验结果肾功能已经有些不好了,(尿酸、尿素和肌酐都高了)。请大夫帮忙分析一下,是否一定要吃这么多药?现在浮肿已经基本好了,是否可以少吃几种药了? 请分析现在吃的药或推荐其他合适的对症药物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老年病科马明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老年病科马明:哦,您问的问题还很专业啊,不过从令尊所服的药来看,也是得到了专业的治疗。他同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和血糖升高,且已经有过脑中风,可以说是属于心脑血管和肾脏疾病的高危患者,目前的降压、降脂、抗血小板等的治疗用药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就是为了防止再次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而致残或致死。有的药是必须和长期服用的,有的是可以间断或者暂时服用的,当然由于所患疾病多,而服用的药物也多,这些药物有的是具有一石两鸟的益处,当然有的也是对这个病有利,而对另一个病有不利的影响,但权衡利弊如果利大于弊则仍应服用。例如倍他乐克既降压,又对心脏有保护作用,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最好选择,但是对糖代谢和脂代谢却有不利的影响,但权衡利弊还是当用;再如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效果肯定,而且对心脏和糖脂代谢也无不利影响,但有的患者服后则可出现下肢水肿;而盐酸贝那普利对血压、肾脏和心脏都是有益的,可谓一举三得,而且对脂代谢也没不利作用;阿斯匹林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的缺血性事件是有益的,但服用前提是首先要控制好血压。辛伐他汀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石,应长期服用,但要注意检测其副作用。阿卡波糖用于控制餐后血糖,不会发生低血糖等危险。两个利尿剂呋塞米和螺内酯片则可以根据水肿的消退情况而间断服用。总之,令尊的用药情况基本上合理的,以上意见供您参考。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老年病科马明:另外,除了以上的药物治疗外,令尊还应注意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例如要戒烟(如果吸烟的话),不宜饮烈性的酒,坚持低盐、低胆固醇、低脂肪和低热量饮食,选择少而优质的蛋白质饮食,低强度的适当运动,保持精神放松,睡眠充足,大便通畅等。供您参考。
合理应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发表时间:2009-03-17发表者:冯少尊 (访问人次:945)
   合理应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高血压患者肾脏病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而慢性肾脏病(CKD)又是血压升高的常见原因。在高血压患者中筛查并积极干预肾脏并发症是高血压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u  z9 c, @9 d6 m. ~5 q+ Z洛阳市中心医院肾病风湿科冯少尊

  大量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高血压所致肾脏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对降低高血压患者肾脏并发症的危险性具重要意义。; k6 E; Q( @: H- r* B5 H
" T9 _2 E, V9 n: J; C6 o" S* z1 A! U
    联合应用ACEI与ARB类药物的利与弊是近年来心血管病与肾脏病研究领域备受关注与争论的热点。
    近年陆续揭晓的氯沙坦减少高血压终点事件研究(LIFE)、心脏预后预防评估研究(HOPE)、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减少2型糖尿病终点事件研究(RENAAL)、厄贝沙坦糖尿病肾病研究(IDNT)、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治疗非糖尿病肾病研究(COOPERATE)、Bergamo肾性糖尿病并发症研究(BENEDICT)等均从不同角度论证了ACEI或ARB类药物在肾脏保护方面的特殊优势。若无禁忌证,高血压合并肾脏损害的患者或MAU阳性者应优先选择ACEI或ARB类降压药物。
    COOPERATE研究以需要透析、血肌酐水平加倍及死亡率为终点,比较了单用ARB、ACEI或两药联用三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显示,联合应用ACEI与ARB的疗效优于任何一种单药治疗。坎地沙坦与赖诺普利微量白蛋白尿研究(CALM)也得到了相似结论。
    然而,新近揭晓的大型临床试验替米沙坦单药或与雷米普利联用全球终点事件研究(ONTARGET)却显示,与单独应用ACEI相比,联合应用ACEI与ARB虽可使血压进一步降低,但并不能降低患者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反而显著增加不良反应事件(低血压、高血钾以及肾脏损害)的发生。严重CKD时,联合应用ACEI与ARB可能降低尿蛋白排泌量,但不能减少心血管终点事件,同时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基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刚刚颁布的2009年加拿大高血压指南明确指出,不推荐联合应用ACEI与ARB降压治疗。对伴有蛋白尿性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可慎重考虑联合使用ACEI与ARB,但需密切监测不良事件的发生。
    在降压幅度相同的情况下,ACEI和ARB类药物具有更佳的肾脏保护作用,但联合应用这两类药物的利与弊尚有待积累更多证据。

TOP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admin (南桥真人大弟子)当前离线

神医弟子

UID
帖子
12967 
精华
积分
25641 
论坛小洋
25641  
RMB大洋
1  
阅读权限
200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3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2-21 
最后登录
2011-3-25 

管理员

8# admin发表于 2010-4-9 19:36 | 只看该作者 吃降压药“五要三不要”
发表时间:2009-03-16发表者:辛亮 (访问人次:882)
    凡被确诊为高血压病并由医生决定需用降压药物治疗者,必须坚持应用降压药。在用药过程中,应坚持以下“五要三不要”的原则:



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辛亮
    五要

  1.要根据个人的情况,由医生决定采用何种适宜的降压药,切不可自己擅自滥用。

  2.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血压稳定后改为维持量。

  3.病情较重时,要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4.要密切注意降压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及时纠正。

  5.在用药过程中,要经常测量血压,根据血压变化调整药物剂量。

  三不要

  1.不要凭自我感觉增加或减小降压药剂量。

  2.不要自己擅自更改药物的种类或剂量。

  3.不要轻信传言和广告,切莫停用降压药而改用偏方、秘方或用保健品代替降压药,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几种常用降压药的不良反应
发表时间:2009-03-16发表者:陶明春 (访问人次:890)
    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因而降压药的不良反应也倍受患者重视。各种降压药都有不同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由于每个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因此不良反应表现也各异。现将几种常用降压药的不良反应罗列如下,供大家参考:
  1、利尿药:适用于高血压早期或轻型高血压病人。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氯噻酮、呋噻米(速尿)等,主要不良反应有低钾血症、高钙血症、高血糖和高脂血症等。另外,对肾功能减退的病人也有不利影响,可引起血尿素氮和肌酐的增高。故有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另外有一种利尿降压药叫吲哒帕胺(寿比山),长期服用可致低钾血症,偶可致高尿酸血症,而对血钙、血糖和血脂则无影响。 徐州市化工医院全科陶明春
  2、β-受体阻滞药:适用于心率偏快,心功能良好伴冠心病心绞痛的轻中型高血压病人。如普萘洛尔(心得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氨酰心安)和比索洛尔(博苏、康可)等,都能导致心动过缓,诱发支气管哮喘、高血糖、高脂血症等。且能掩盖低血糖的临床征象。如大剂量使用还会诱发急性心力衰竭。所以,对同时合并房室传导阻滞、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或哮喘的病人不宜使用。
  3、α-受体阻滞药:适用于伴有肥胖、高脂血症及肾功能不良的高血压病人。常用的有哌唑嗪(脉宁平)、特拉唑嗪(高特灵)和多沙唑嗪(喹唑嗪)等。后两者还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常见不良反应为体位性低血压,尤其是首剂服药时容易发生,因此首次服药时应在临睡前药量减半服用,并注意尽量避免夜间起床。
  4、钙拮抗药:适用于合并肾功能不全或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如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中常用的控释硝苯地平片(拜新同)、非洛地平(波依定)和氨氯地平(络活喜)等均可产生面部潮红、头痛、心跳加快、踝部水肿等副作用。其中硝苯地平(心痛定)偶有致高血糖的作用,因此,对合并有糖尿病者尽量不用,如必须用的话,则一般主张用小剂量,并应定期复查血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中的维拉帕米(异搏定)和地尔硫 (恬尔心),由于对窦房结功能和房室传导有抑制作用,容易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因此,对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不宜使用。但后两者无踝部水肿的副作用。另外,恬尔心偶可致畸胎或死胎,故孕妇忌用。
  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适用于合并糖尿病或轻度肾功能减退病人,如卡托普利(开博通)、依那普利(悦宁定)、苯那普利(洛汀新)、西拉普利(一平苏)、培哚普利(雅施达)和福辛普利(蒙诺)等。最多见的不良反应为不同程度的咳嗽,以咽痒、干咳为主,发生率为10%~20%。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有血管神经性水肿、高钾血症、白细胞减少、低血糖等。对严重肾功能减退病人慎用或不用。
  6、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适用于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能耐受的高血压病人。如氯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等。目前尚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可有轻度头晕、恶心等,偶可致高钾血症。
  7、中枢性降压药:适用于肾功能减退,肾性高血压或妊娠期高血压病人,如甲基多巴、可乐定等均引起眩晕、体位性低血压及性功能减退等。
  8、复方降压制剂:如常用的复方降压片(复降片)、北京降压0号,内含利血平可引起嗜睡、乏力、鼻塞、胃出血、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溃疡病患者慎用。另外,常药降压片及珍菊降压片长期服用,偶可致性功能障碍,故中年人要慎用。复方罗布麻片含胍乙啶,偶可发生直立性低血压而摔倒,因此老年人要慎用。复方卡托普利内含卡托普利和氢氯噻嗪,易引起刺激性干咳和多尿。有慢性支气管炎及咽炎者慎用。

心血管病朋友服药时间有讲究
发表时间:2009-03-16发表者:周大勇 (访问人次:308)
    心血管医生经常会叮嘱患者:“某某药要在某某时间服务,一定要记住”。有些药物在服药时间上甚至精确到几点,这样患者就会感觉到很烦。服药时间真的这么讲究吗?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安徽省中医院综合ICU主任周大勇主任。安徽省中医院呼吸内科周大勇

    周大勇介绍说,心血管病的最佳服药时间主要依据三个方面:最佳服药间隔时间;人体对药物的敏感时间;最佳预防治疗时间。

    硝苯地平是用来治疗高血压病的。很多朋友都知道一天吃3次硝苯地平,有的朋友就很随便,什么时候方便,或者什么时候想起来就什么时候吃。专家指出,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因为该药起效的高峰时间是在服药后6-8小时,高血压病人要每隔6-8小时服用一次,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地高辛是临床应用广泛的洋地黄类强心药。该药物在凌晨4点敏感性最高,建议在这个时间段服用。同时该时段也是人体对这种药的最敏感时间,此时服用吸收最佳。如果在其他时间段服用可能起不到最佳效果,病人就会重新服用,这样危险就来了。因为地高辛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如果由于服务时间掌握不好而重复服药,就会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反应。

   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大家知道,心脏病朋友晚上血液粘稠度较高,重要脏器的血流较慢,冠状动脉容易产生血栓,发生阻塞,轻的引起冠心病发作,重的会引起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因此,这类朋友应该在临睡觉之前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减少心肌梗死等严重以外事件的发生。

高血压用药(转载)
发表时间:2009-03-13发表者:王勤学 (访问人次:987)
高血压患者用药时,往往担心副作用,不知道如何克服;或者觉得降压效果不佳,却又不知如何办;或者不明白医生为何给自己换药,担心药物使用错误等......请看专家如何解释您遇到的这些问题—— 钙拮抗剂
常用的钙拮抗剂有两类。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缓释片(伲福达)、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非洛地平(波依定)、氨氯地平(络活喜、安内真)。非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异搏定)、地尔硫卓(恬尔心、合贝爽)山西省儿童医院耳鼻喉科王勤学
    1.钙拮抗剂有“增加心脏病变的危险”吗?
    对于钙拮抗剂“有增加心脏病变的危险”一说,主要指心痛定。研究发现,心痛定可能增加血压波动,加快心率,增加靶器官损害。因此,若需长期服用心痛定应注意监测,必要时换药。
    2.钙拮抗剂对肝肾功能有影响吗?尼莫地平会引起“肝炎”吗?应该怎样预防?
    由于不少钙拮抗剂在肝代谢,经肾排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剂量不宜过大。尼莫地平主要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未见引起“肝炎”的报道。
    3.波依定和络活喜、心痛定相比,有何不同?哪种更好?如何选择?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药品的谷/峰比值规定:谷/峰比值超过66%才能满足长期降压要求。波依定为30%~ 50%,络活喜70%,而心痛定低于30%。显然,波依定和心痛定不适宜用作长期降压治疗。
    4.服用氨氯地平,时间有无讲究?饭前服还是饭后服?
    氨氯地平口服吸收快,每天1次,每次5 毫克,餐前餐后均可。个别人服药后出现头昏、面红,说明吸收太快,可在餐后服用。
    5.某老年患者一直用尼群地平,因“中风”住院后,医生让改服尼莫地平,可不可以不换呢?
尼群地平和尼莫地平虽同是钙拮抗剂,但作用部位不同。     尼莫地平主要扩张脑血管,对中风患者脑功能、认知功能恢复均有好处。尼群地平主要扩张体循环动脉。故应换药。
    6.长期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血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会升高吗?
    调查结果显示,此类患者只有约5.9%的血脂受到影响。
    7.长期服用硝苯地平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硝苯地平属短效钙拮抗剂。它吸收快,血压下降快,会导致反射性心动过速,诱发心肌缺血、急性血管扩张;又因排泄快,需要每日多次服药,不能抑制清晨心血管事件的发病高峰。所以不宜长期服用。
    8.络活喜会引起心肌梗死吗?若长期服用需注意什么问题?
    络活喜属于第三代钙拮抗剂,属长效降压药,每日服1 片即能控制24小时血压,适合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它不会引起心肌梗死。但长期使用,要注意有无牙龈肿痛和足踝部水肿。
    9.某老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用维拉帕米。最近检查发现有左束支传导阻滞,医生让换药。是病情严重了?还是该药副作用大?其老伴患有同样的病,是否需要换药?
    这跟副作用无关。维拉帕米属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不良反应有房室传导阻滞和抑制心功能。该患者现有左束支传导阻滞,所以应换药。可换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或钙拮抗剂氨氯地平。至于其老伴则不必更换。
    10.中度高血压患者同时也有痛风,用司乐平降压是否合适?
    痛风的发病原因是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形成尿酸结晶沉积在组织中,引起疼痛。司乐平是一种钙拮抗剂,虽不必担心它会引起痛风,但仍建议改用海捷亚62.5 毫克,每日1 次,这样既可降压又能降低血尿酸。
    11.某患者服用三精司乐平2个月后,身体浮肿厉害,四肢冰冷易寒,若触及冰水,双手红肿极痒。这是三精司乐平引起的吗?
    三精司乐平可引起水肿。如果患者现在没有合并其他疾病,也没有服用其他药物,则考虑可能是司乐平引起的,建议加用氢氯噻嗪等利尿剂以减轻浮肿症状或改用其他降压药。至于手脚冰凉等情况,可先停药,或去风湿科就诊以除外其他疾病的可能。
    “普利”类
    这类药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常用的有卡托普利(开搏通)、贝那普利(洛汀新)、依那普利(依苏)、培哚普利(雅施达)、雷米普利(瑞泰)、福辛普利(蒙诺)等。
    12.服用卡托普利后,觉得头痛、眩晕,是否需要停药?停药之后,用何药呢?
    首先要弄清头痛、眩晕是高血压本身的症状还是药物不良反应。若停药后血压反弹升高,头痛和眩晕反而减轻,再服卡托普利后又出现上述症状,基本可以确定为药物不良反应。可改用其他降压药,如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尼群地平)等;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也可改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氯沙坦、缬沙坦等。
    13.卡托普利不能和哪些药合用?感冒发热时能合用布洛芬吗?
    卡托普利应避免与保钾利尿剂和补钾制剂合用,如安体舒通、氨苯蝶啶、阿米洛利、氯化钾等;与其他降压药合用时,注意血压不宜降得过低。感冒发热仍可酌用布洛芬,但卡托普利降压作用可能会减低。
    14.洛汀新和卡托普利有何不同?有何副作用?能否长期使用?
    洛汀新是苯那普利的商品名,与卡托普利同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但卡托普利属于短效降压药,而洛汀新属长效降压药。故卡托普利常需每日3次服药,洛汀新却每日1次即可。洛汀新主要副作用有咳嗽,其他少见副作用有血管神经性水肿、便秘、胃肠不适、皮疹、粒细胞减少等。若无副作用发生,可长期使用。
    15.依苏是何种药?是否会引起痛风?
    依苏通用名是依那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中的一种,降压效果好,对靶器官如心脑肾等有保护作用。但是它也有一定副作用,常见为干咳,并不会引起痛风。
    “沙坦”类
    这类药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常用的有氯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坎地沙坦(维尔亚)、厄贝沙坦(安搏维)、替米沙坦(美卡素)。若加氢氯噻嗪12.5毫克,科素亚则变海捷亚、代文则变复代文、安搏维则变安搏诺。
    16. 长期服用代文有何副作用?
    代文是缬沙坦的商品名,副作用较少较轻,偶有头痛、头晕、消化道症状、皮疹等。若无副作用,可长期使用。
    17.科素亚和代文、海捷亚有何不同呢?如何选择?
    科素亚和代文均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前者需经肝脏转化,而后者可直接起效。两者虽均属长效降压药,一般每日服1次即可。但代文降压的维持时间较科素亚长。海捷亚是科素亚加氢氯噻嗪,即科素亚的复方降压制剂。其优点是起效较科素亚快,降压作用更强,更适合于中度高血压患者。
    利尿剂
    这类药常用的有双氢氯噻嗪、阿米洛利、吲达帕胺(寿比山)和螺内酯。
    18. 哪些情况考虑服用寿比山?如何服用?能否长期服用?
    寿比山(吲达帕胺)是一种具有钙拮抗作用的长效利尿降压药,可单药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也可与其他降压药配伍。开始可以每天1 次,每次2.5 毫克。之后可根据血压情况进行调整。寿比山可长期服用。少数患者会引起眩晕、头痛、失眠、嗜睡、恶心、腹泻、皮疹等。个别患者会引起血尿酸升高,甚至诱发痛风,有的会出现低血钾,故长期服用应注意监测。对磺胺类药物过敏、严重肝功能不全、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不宜选用。
    19.长期服用利尿药,缺钾怎么办?会产生什么现象?怎么预防?
    服用利尿剂若引起缺钾,患者会出现乏力、肌无力、恶心、呕吐、肠蠕动减弱、心律失常等症状。其预防要点是服用排钾利尿剂时,应定期检测血钾,视血钾水平给予补充。一旦产生低钾可停服排钾利尿剂,也可口服氯化钾(补达秀)或门冬氨酸钾镁纠正;严重缺钾时,则需静脉滴注氯化钾。另外,利尿剂降压药会导致低血钾者,主要是噻嗪类排钾利尿剂。保钾利尿剂不仅不会产生低钾,还可使血钾升高。因此,必要时两类利尿剂合用,也可减少血钾异常。
    β - 受体阻滞剂
    这类药常用的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比索洛尔(康可)、卡维地洛(络德、达利全)。
    20.服用倍他乐克出现眼痛,可换用其他何种药?有报道称长期服用倍他乐克会引起帕金森综合征,是真的吗?
    倍他乐克有头痛、眼痛等副作用。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先停服倍他乐克试试。如果停服一段时间后,眼痛症状消失,再服用倍他乐克后,眼痛症状又出现,则说明与倍他乐克有关。此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换成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利尿剂等。至于引起帕金森综合征是罕见的。对于患者来说,不必对号入座。
“中成药”和中西结合药
    21. 复方罗布麻会引起痛风吗?它有何副作用?
    复方罗布麻是一种中西药的复方制剂,其成分包括罗布麻叶、野菊花、硫酸双肼屈嗪、氢氯噻嗪和盐酸异丙嗪等。其中的氢氯噻嗪可能引起血尿酸增高,故痛风患者不宜使用复方罗布麻。但由于复方罗布麻中含的氢氯噻嗪量并不大,如果患者原来尿酸不高,一天只服2 ~ 3 片问题不大。如果担心,可到医院门诊检查血尿酸,不高就可继续服。此外,本品过量使用,还可引起中枢镇静作用和低钾症状。
    22.珍菊降压片好吗?有何副作用?
    珍菊降压片也是中西药混合的,每片含可乐定30微克,氢氯噻嗪5 毫克,及野菊花、珍珠层、槐米等。它同时具有利尿剂和中枢降压药的副作用,大剂量服用该药出现的不良反应与其所含利尿剂有关。轻度高血压(血压140~150/90~100毫米汞柱)伴头昏痛的患者,可试用珍菊降压片。
    23.某患者40 岁,身高1.60米,体重70千克,饮食一直非常节制,但是体重降不下来。现服用牛黄降压丸,自己感觉还可以,但血压并没有降下来,一直在160/100毫米汞柱。请专家指点。
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已超过27(正常23~24),所以该患者的高血压与肥胖有一定关系。牛黄降压丸是中药制剂,降压效果缓和,单用是难以控制血压的。建议该患者到医院检查一下肥胖的原因和血糖、血脂等相关危险因素,最好还需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可查肾脏、肾血管、肾上腺等。     在节食、增加运动量、减轻体重、控制危险因素的同时,推荐该患者使用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利尿剂,先把血压降低到理想程度。另外,也可选用复方制剂如海捷亚,每次1片,每日1 次。
    24. 百花杜仲降压片效果如何?“服用1 年今生不用再吃降压药”是否可信?
    这种药目前不太常用,没有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它是一个有效的降压药。“服用1 年今生不用再吃药”更不可信。高血压不用药又会回升上去,所以不要轻信广告宣传。
其他降压药物
    25.利血平可长期服用吗?会出现哪些副作用?
    利血平不属于6类基本降压药,鉴于国情仍可应用。它有鼻充血(鼻塞)、精神抑郁、心动过缓、消化性溃疡等副作用。若使用过程中无上述副作用,仍可长期使用。
    26.北京降压0号含有哪些成分?长期服用有何副作用?
    北京降压0 号属复方降压药,它含利血平、氢氯噻嗪、氨苯蝶啶、双肼屈嗪、利眠宁。2004年调整处方,减少了镇静成分,改名“0号降压片”。长期服用其主要副作用来自利血平(详见上一问);由于含有保钾利尿剂氨苯蝶啶,故要注意血钾有无升高。
    27.优降宁是哪种药?服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优降宁为单氧化酶抑制药,其降压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服用本药要注意体位性低血压,有时可出现口干、胃肠不适、失眠、多梦等。本药一般用于中重度高血压。服此药的同时,不能吃含奶酪的食品,否则会出现嗜铬细胞瘤样发作(血压突然增高、四肢抽搐)。
    28.长期服用降压药会影响性功能吗?如何判断性功能下降是降压药引起的呢?
    并非所有降压药均会降低性功能。有些降压药还具有改善性功能作用,如缬沙坦(代文)等。目前认为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包括寿比山)、优降宁等对性功能可能有些影响,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α受体阻滞剂对性功能影响较少。若要判断性功能降低是否由药物引起,最简单办法是停药1~2周后,观察性功能能否恢复。一般来说,降压药所致性功能降低在停药后多能复原。
联合用药
    29.某患者收缩压170毫米汞柱,舒张压110 毫米汞柱。早晚服用三精司乐平各1 次,每次1 片,倍他乐克,每日2次,每次50毫克;每天早晨还服用阿司匹林2片,100毫克,请问这样服用合理吗?
    三精司乐平加倍他乐克,若能有效控制血压,是一种合理的联合用药。但早上服阿司匹林100 毫克欠妥,该药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应在晚上服较合理,而且要服肠溶型的。
    30.同时服用卡托普利、倍他乐克、寿比山,是否合理?大约服用多长时间必须换药?
    卡托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倍他乐克是β受体阻滞剂,寿比山是利尿降压药,3 种药搭配很合理。这种合理的联合用药不是“混用”,是联用。若治疗有效,就不宜经常更换药品。若血压达目标值,且较稳定,可以试撤一种。不过,何时调整药物品种和剂量要依据血压水平、危险因素和相关器官损害程度而定,并向医生咨询。
第四个世界肾脏病日主题——稳定降压,保持肾健康
发表时间:2009-03-11发表者:王建文 (访问人次:883)
高血压防治的关键
  1.血压的控制目标。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有高血压肾病者则要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甚至有的专家建议控制在125/75mmhg以下。
  2.药物的选择。常用的降压药对肾脏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程度有所不同。比较起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肾脏保护作用更好一些;中长效的钙拮抗剂也比较好,这两大类药物联合使用,不但降压疗效增加,对肾脏的保护作用也加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肾脏内科王建文
  3.不要频繁更换降压药。如果血压维持得很好,最好不要更换药品,除非出现了药物的不良反应或者副作用。因为药物的作用机制不一样、作用时间不一样,换药的过程中很可能引起血压波动,这是医生最不愿意看到的,血压波动比持续性的高血压危害更大。
  4.轻度高血压改良生活方式,血压可能恢复正常。不少人觉得高血压是不治之症,一辈子都要服用降压药。其实只有病因不明的原发性高血压才需要终身治疗,轻度的高血压跟生活方式关系很大。比如情绪容易激动、工作压力大、不爱运动、体形肥胖的人,如果能改变生活方式,休息时间稳定和规律,减少喝酒、增加运动、减轻体重,这类病人血压就可能慢慢恢复正常。

TOP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admin (南桥真人大弟子)当前离线

神医弟子

UID
帖子
12967 
精华
积分
25641 
论坛小洋
25641  
RMB大洋
1  
阅读权限
200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3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2-21 
最后登录
2011-3-25 

管理员

9# admin发表于 2010-4-9 19:37 | 只看该作者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
发表时间:2009-03-10发表者:刘艳杰 (访问人次:1654)


   糖尿病患者常发生高血压,在未出现临床糖尿病前其高血压发生率与同龄人相似,患糖尿病后其患病率明显上升,研究报道是非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的2-5倍。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刘艳杰

   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可加速心、脑、肾血管和视网膜病变的进展,使这些并发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增高。临床上将糖尿病中高血压病因分类为:有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无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伴高血压等。

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应尽早开始。

一 一般治疗

1 积极减肥,使体重达到标准体重。通过适当有规律的体育运动和控制每日总热量。

2 通过饮食和药物治疗控制高脂血症。

3 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3-5克。

4 坚持戒烟限酒。

5 尽量避免使用口服避孕药。
面对高血压的误区与正确选择
发表时间:2009-03-08发表者:徐国辰 (访问人次:792)
  高血压治疗误区

  目前中国的高血压防治中的“三低”,即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非常多,既有病人认识上的误区所致,也有不同医疗单位、不同医生知识结构上的差异致使药物治疗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而陷于盲目。


  误区一:没有症状不用药

  高血压病人症状的轻重与高血压高低程度不一定成正比,有些病人血压很高,但其血压是长期慢性增高,病人已经完全耐受了这种状况,一般不会有什么症状;相反,有些病人血压短期内快速增高,虽然仅轻度升高症状却很明显,这是个体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问题。另外,有无脏器损害以及器官损害程度与血压高低叠加在一起的综合因素,也会呈现不同的症状。因此,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往往是错误的,也容易延误治疗。解放军304医院心内科徐国辰


  误区二:血压降低就停药

  高血压病人在应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即自行停药。结果在不长时间后血压又升高,还要再使用药物降压,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将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脑溢血等。正确的服药方法是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继续维持原治疗方案或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调整治疗方案,而不应断然停药。


  误区三:道听途说滥用药

  人体血压有节律性的变化,一般在上午和下午有两次高峰,夜间血压较白昼低。而高血压病人往往这种节律消失,血压变化大,清晨醒后变化最大,患者容易在早晨和夜间发生脑卒中。传统降压药多为短效制剂,需每日3次服用,维持作用时间短,无法使24小时的血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目前多主张应用长效降压药物。由于高血压病人个体差异,药物的选择应该听取医师的建议,不要随便参照他人的治疗方法。

 

  误区四:降压过快过低

  一些高血压病人希望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血压降得过快或过低会使病人感到头晕、乏力,还可诱发脑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尤其是老年人要注意平稳降压。


  误区五:降压不达标

  对有并发症时应将血压降得更低认识不足。按现代高血压控制标准,凡合并糖尿病或并发糖尿病肾病时,目标血压水平应降得更低,应在130/80mmHg以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降至125/75mmHg以下,这样有助于降低因心脑血管疾病而猝死的危险。但目前许多人对此认识不足,未能采取积极措施达到目标水平。


  误区六:单纯依赖降压药

  高血压的病因较多,首先应治疗原发病,同时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原发性高血压在降压的同时,也要注意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高脂高糖高盐饮食,不注意体育锻炼等等,这些因素也可促使体内一系列代谢变化,使血压进一步升高,或导致治疗效果减退。所以高血压必须重视综合性治疗。


  误区七:忽视血压监测和记录

  在降压治疗过程中,许多患者因各种原因长期不监测自身血压变化,这也是一种误区。因为目前的降压原则中十分强调个体化用药。究竟怎样才能达到“个体化”,不是简单一句话,而是要做许多实际工作的,其中一项便是每日或每周定期对血压进行监测并记录,以便掌握用药与血压变化的关系,了解需要用多大剂量或怎样联合用药能使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上,同时有利于医生更为正确指导患者用药。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定期主动测量血压,可每天在家里自我测量1-2次,至少每周测量两次。每一季度尤其是季节变化时到医院做一次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实现临床水平上的“个体化”,使降压达标率得到提高。


  高血压治疗中的正确选择:

  临床水平“个体化”原则

  依据患者个体年龄、病程、血压水平、血流动力学状态、靶器官状况、合并的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脂血症、代谢紊乱等),还有患者的经济状况等具体情况给出准确、客观的具体诊疗措施。


  肾素水平与降压药的选择

  白种人比黑种人肾素水平高,中国人肾素水平较低;年龄增加和糖尿病也是低肾素性高血压产生的主要因素。钙拮抗剂(CCB)及噻嗪类利尿剂适用于此类患者,但利尿剂在糖代谢与脂代谢方面的不利影响比较突出,长期大剂量使用利尿剂会产生胰岛素抵抗使新发糖尿病增加;CCB已经作为中国高血压患者的基础降压药,选择长效、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ARB或β阻滞剂使用。

  ACEI、ARB的心脑肾保护

  ①心脏保护研究有卡托普利(CCS1研究)、依那普利(SAVE研究)、雷米普利(HOPE研究)、培哚普利(EUROPA研究),这些研究显示ACEI在降压同时对冠心病、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氯沙坦(LIEF研究)结果显示:氯沙坦比阿替洛尔更好地降低左心室肥厚,改善舒张功能;缬沙坦和坎地沙坦(CHARM和VaL-HeFT研究)显示:单独使用这两种ARB分别降低心衰的死亡率23%和13.2%,缬沙坦(VALLIANT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显示降低心血管死亡事件25%;替米沙坦(ONTARGET研究)显示替米沙坦降低高危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复合终点事件16.46%。②脑血管保护:氯沙坦(LIFE研究)、缬沙坦(JIKEI、HEART研究)和坎地沙坦(SCOPE研究)与对照组相比使脑卒中的风险分别降低25%,40%,28%。③肾脏保护研究来自于苯那普利(AIPRI和ESBARI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大剂量使用苯那普利可以延缓肾脏疾病的恶化。

  ARB的应用选择

  1999年WHO推荐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为第一线抗高血压药物。ARB分为三类:联苯四唑类(氯沙坦等);非联苯四唑类(替米沙坦等);非杂环类(缬沙坦等)。作用机制相同,化学结构不同致使等剂量ARB效果不同,作用强度依次为:奥美沙坦、坎地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氯沙坦、缬沙坦、依普沙坦。与治疗前相比,ARB降低收缩压10~15mmHg,舒张压降低6~10mmHg,各种ARB之间差异性不大。目前在降压达标方面临床更提倡ARB联合CCB或联合利尿剂的治疗方案。

  β阻滞剂的应用选择

  β阻滞剂用于治疗高血压已有40多年的历史,2007年欧洲ESH/ESC高血压指南仍将β阻滞剂作为高血压的基础用药。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或伴有快速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交感神经系统高度兴奋的高血压患者。不同类型的β阻滞剂临床效果差异较大:中枢兴奋性较高或肾功能有偏差患者的选择容易透过血脑屏障、经肝脏代谢的美托洛尔;对心率偏快者可选择用心脏β1高度选择性的比索洛尔;对合并代谢异常以及肾功能常者可选用α、β双重阻滞效应的如卡维地洛、拉贝洛尔以及阿罗洛尔等;对动脉硬化以及内皮功能紊乱患者可选择应用具有NO增强效果的奈必洛尔(Nebivolol)或Nipradilol,文献报道此类药物对高血压内皮功能紊乱及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好降压作用。

 

  钙拮抗剂的应用选择

  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的主要进展来自众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近十年已发表的与钙拮抗剂有关的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有:HOT,STOP-2,INSIIGHT,NORDIL,NICS-EH,ALLHAT,INVEST,VALUE,ASCOT-BPLA等。其中HOT-CHINA是中国高血压联盟牵头组织的临床协作组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48个城市,对5万多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0周临床观察的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证明以长效钙拮抗剂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对我国高血压患者有较高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和良好的安全性、依从性。


  利尿剂的应用选择

  从降压疗效上看,国人对利尿剂与钙拮抗剂的反应比白种人要好。我国高血压患者第一死亡原因是脑卒中,在预防脑卒中方面,利尿剂与ACEI、CCB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利尿剂大剂量的对代谢确有不良影响,但对糖尿病患者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6.25~12.5mg/d)依然是被指南肯定有效的联合用药基础。

高血压病治疗不可小觑
发表时间:2009-03-08发表者:徐国辰 (访问人次:906)
一、高血压为什么要治疗

心血管疾病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致死及致残原因,而高血压是造成心血管疾病(CVD)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全球患病率目前已达到31.3%,每年因这种疾病死亡的人口已占到全世界人口死亡原因的6%。血压是否达标,是决定心脑血管健康、人生后半部分生命质量的重要条件。

2003年公布的JNC-7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指出,“血压与心血管事件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是连续、一致的,并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血压越高,患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卒中和肾病的风险越高。解放军304医院心内科徐国辰

降压治疗能减少卒中事件35%~45%;减少心肌梗死20%~25%;减少心力衰竭50%以上。”因血压降低到140/90mmHg以下可减少CVD并发症,故JNC 7指南规定的血压控制目标为:一般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0/90mmHg,合并糖尿病或肾病患者为<130/80mmHg。

世界各国医疗管理机构都已认识到严格控制血压是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强有力手段,在过去的30年中高血压治疗策略也确实经历了突飞猛进,但相对持续上升的患病率,高血压病的知晓率、就医率、控制率仍不能尽如人意。

二、高血压为何必须个体化治疗

血压水平通过许多生化环节、生理应答反应和心血管系统解剖因素等复杂的相互作用维持自我平衡,单一因素很少使血压升高。大部分的高血压为多因素病原学,包括许多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中间系统调节血压水平。

抗高血压药通过上述中间系统,作用于特异的靶点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抗高血压治疗具有多样性。在给药前,通过观察病人的特征来预测药物对血压的反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并非没有规律可循。

有研究认为:测量血浆肾素活性、钠吸收指数,有助于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选择。也有研究者发现这种方法并不比种族、年龄等更有预言性。因此,目前的高血压治疗方案仍然是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调查来做出的,属于群体化治疗。

目前还没有能确定人体对药物反应的简易方法,制药公司用“一药适合于所有患者”的模式来研制药物。事实上,任何一种药物都不是适合所有同类患者,同样疾病的个体对药物反应也是不同的,其内在原因与药物代谢和药物作用的遗传基础的差异有关,真正的个体化治疗涉及药物基因组学内容,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但就目前医学发展水平而言,我们仍需努力做到药物治疗个体化。

三、怎样才算是个体化治疗

所谓个体化治疗是针对群体中的单一个体遵循以下两个前提,采取具体治疗措施而设定的临床指导方针。这两个前提是: (1)对不同个体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靶器官损害和合并症及其危险因素的认识。 (2)对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降压靶目标和有针对性地预防靶器官损害的方向。高血压治疗中个体化的三条基本原则:

1.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最小,如效果不满意,可逐步增加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2.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最好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下,对非勺型高血压患者最好使用1天1次的持续24小时的控释和缓释药物。对勺型的高血压患者,最好在高血压高峰前给予相应的作用时间较短的药物,要求每天24小时内血压稳定在目标范围内。

3.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应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联合治疗。

四、高血压为什么要联合药物治疗

高血压之所以控制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发病机制的多元性。其发病涉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系统、体液容量系统等多个方面。一种药物往往只能针对其中一种机制进行调整,因而疗效不佳,血压降低后不可避免地会启动机体的反馈调节机制,使血压回升,且药物加量至剂量-反应性平台后,再增加剂量则不仅不会增加疗效,反而导致不良反应显著增加。因此,有5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用一种药物不能使血压达标,单药治疗反应率仅为40%~60%。

1.联合治疗具有以下优势:(1)多种药物联合通过不同的机制降压,互为补充;(2) 不同类药物的互补作用,可防止单种药物加量后的抵消机制;(3)不同峰效应时间的药物联合有可能延长降压作用时间;(4)联合用药一般只需小剂量,不良反应发生减少;(5)加强对靶器官保护作用,联合用药可使反应率提高到75%~90%。

2.支持联合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许多大型临床研究充分证明了对中重度高血压患者采用联合治疗的必要性。

五、目前临床常见联合药物治疗优势

在临床工作中,常见组合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或利尿剂等药物联用,这样血压升高的容量和RAS两种发病机制就同时受到有效遏制。ACEI /ARB与CCB联用的益处在于:CCB与ACEI /ARB通过不同的机制扩张血管;ACEI /ARB主要扩张肾脏出球小动脉而CCB主要扩张入球小动脉;ACEI可以减轻二氢吡啶类CCB引起的外周水肿。

ACEI/ARB与利尿剂联用的益处在于:RAS系统阻滞剂与噻嗪类利尿剂联用可对高血压RAS机制与容量机制进行双重阻断:利尿剂减少血浆容量,造成体内钠负平衡尤其是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钠负平衡使外周阻力下降,从而降低血压;血浆容量降低会激活RAS系统,由此导致的血管收缩和醛固酮分泌增加会部分抵消利尿剂的降压作用,ACEI/ARB可以抑制RAS系统,从而与利尿剂产生降压的协同作用。同时,ACEI/ARB还可抵消利尿剂因醛固酮增加引起的不良反应,如低血钾等。因此两者合用既加强了降压作用又减少不良反应。

六、高血压个体药物治疗之外还应注意什么

1、减少热量,膳食平衡,增加运动,减轻体重,体重指数保持在20-24kg/m2水平。少吃糖类和甜食。

2、膳食限盐。北方人首先将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降至8g,以后再降至6g;南方人可控制在6g以下。

3、减少膳食脂肪。膳食摄入脂肪总脂肪应小于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增加新鲜蔬菜每日400-500g,水果100g,肉类50-100g,鱼虾类50g,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250g,每日食油<25g。

4、增加及保持适量运动。一般每周运动3-5次,每次持续20- 60分钟。如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且保持理想体重,则表明运动量运动方式合适。

5、保持乐观心态。选择适合个体的文化体育项目,如:写字、绘画、散步、慢跑、球类、健身体操、交谊舞等。

6、戒烟,限酒。如饮酒,男性每日饮酒精量不超过25克,即葡萄酒小于100-150毫升(2-3两),或啤酒小于250-500毫升(半斤-1斤),或白酒小于25-50毫升(0.5-1两);女性则减半量,孕妇不饮酒。

结语

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对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均有累及,其治疗也应该综合考虑降压、靶器官保护及糖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因此,对全身器官及糖代谢均有保护作用的抗高血压药RAS系统阻滞剂与其他药物(如利尿剂或CCB)的联用应是目前应对高血压控制状况不佳问题的相对优化解决方案。目前所谓的个体化治疗依然只能停留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层面上,真正的个体化治疗是基于药物基因组学基础之上,从制药企业开始实现的针对每一个体生产的、唯一的“一一对应用药”。


关注血压、关注健康,必须首先从自我重视开始。道听途说、自作主张、讳疾忌医、有病乱求医等等错误观念都是不可取的。今天多一分关注血压、关注健康,明天的生命质量就多一分保证。高血压病治疗不可小觑,建议每一位高血压患者一定要看医生、看对医生。

慢性肾脏病患者如何控制高血压
发表时间:2009-03-07发表者:赵菁莉 (访问人次:787)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赵菁莉

    正常的锻炼、饮食等生活方式的调节对于高血压和整体健康有极深的影响。只要减轻体重8-10磅就会对血压有很大影响。减少饮酒也能很好的控制高血压。

    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包括降压药的使用,控制胆固醇,以及类似纠正贫血的对症治疗。无论药物治疗或者生活方式改变, 有证据显示,若血压达标,CKD病人能减少进入透析的危险,或减少如心脏病突发、中风等不良心血管事件。

TOP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admin (南桥真人大弟子)当前离线

神医弟子

UID
帖子
12967 
精华
积分
25641 
论坛小洋
25641  
RMB大洋
1  
阅读权限
200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3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2-21 
最后登录
2011-3-25 

管理员

10# admin发表于 2010-4-9 19:37 | 只看该作者 高血压认识误区
发表时间:2009-03-03发表者:陶明春 (访问人次:677)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但是人们往往对该病认识不足,以下是高血压常见的认识误区:
  1、血压高一点没什么关系,不必大惊小怪

    其实,大量观察研究证实,血压即使稍微高一点,心血管病的危险性也会明显增加,对于高血压,千万别采取不在乎态度,一定要认真对待。徐州市化工医院全科陶明春
  2、收缩压高一点没有什么危害,只要舒张压正常就可以了
  长期以来认为高血压的危害性主要在于舒张压增高的观点应该纠正。因为,最新临床研究证实,收缩压增高的危害性远大于舒张压的增高。
  3、老年人的血压增高是一种生理现象
    老年人的血压增高不是一种生理现象,老年人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年轻人相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老年人高血压降压目标为收缩压<150mmHg。指南又指出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低。但这一点在国际上有分歧,因为已经处于老化的心脏和血管更需要保护,老年人须要有和年轻人一样的血压水平。相同水平的高血压值对于老年人的危害性要大于年轻人。
  4、心脑肾功能已经损害的病人不宜将血压降
  过去曾经认为,心脑肾功能已经存在损伤的病人,血压应该高一点以便维持该脏器的血液供应,降低血压会加重缺血。当前的观点认为,对于心脑肾靶器官业已受损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病人更加需要积极降压,以便保护业已受损的器官,避免因血压增高而进一步恶化。

    5、血压降到正常了就应该停药,等到高起来再服药
  血压降到正常,只能说明药物的效果,不能说明高血压已被治愈。高血压通常需要终身坚持服药。血压稳定地正常以后,有时在严密观察下可以谨慎地小量减药,但不宜停药。否则,多数情况下血压会反弹。

    6、要求迅速把增高的血压降至正常理想水平,求降心切

    要求把增高的血压迅速降至正常理想水平是不现实的,而且是有害的,特别是血压在180mmHg以上的高血压病人。因为机体已经适应了高水平血压,假如下降太快,会造成机体不适应反而出现新的症状,脏器供血会受到损害。治疗应该从小剂量降压药起步,使血压缓慢平稳下降,让机体得到新的适应和平衡,才是合理的。其实有些降压药效果,也不是立即发生的,需要耐心。当然有一种例外,那就是只有急性高血压病人(包括伴有急性靶器官损伤的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急症高血压病人)才需要住院尽快地将突然急剧增高的血压控制。
  7、不断变换药物品种
  “不要老是吃同样药物,以免失效。”具有这样观点的病人常主动地不断变换降压药物的品种。其实这是不对的。选择某些降压药物,获得满意效果后应继续坚持服用,一般不会失效,如有血压波动情况发生,应该寻找其他原因,包括感冒、发热、情绪波动、熬夜、过度劳累等都可导致血压波动。
  8、尽量不吃或少吃药,因为“是药三分毒”
  确实,药物是一把双刃剑,用药不正确会带来问题。但请大家放心,经过严格审批上市的药物,基本上都是安全有效的,不必过虑。吃药犹如生病,都不依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客观的存在,一切根据需要来决定。只要需要,我们就应该在医师指导下吃药。
  9、中药比西药安全,拒绝吃西药

    这个观点需要纠正,既然是药都有毒副作用,因中药的毒副作用而造成致残、致死的情况也有报道。我们提倡吃有科学验证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10、降压药不应该在晚上或在睡前服用
  因为临床上观察到有的病人高血压主要出现在早晨或夜间。因此,对于这类病人,晚间或睡前服药是合理的,服药时间应该因人而异。
  11、夏天应该停药或减药

    这只能适用于部分病人,而且限于在严密观察下小量谨慎地试探性减药,停药往往是不妥的。
  12、治疗了但血压未达标
  有些高血压病人吃药以后往往满足于血压值的降低效果,但未达到目标值。高血压指南提出的降压目标值是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这里“以下”两字十分重要,因为目标值没有具体的下限。但值得注意的是,指南还提出“血压水平从110/75mmHg开始,随着血压水平升高而心血管发病危险持续增加,与血压<110/75mmHg比较,血压120-129/80-84mmHg时,心血管发病危险增加1倍,血压140-149/90-94mmHg,心血管发病危险增加2倍。”从这段话,我们理解理想血压值应该为110/75mmHg。如果把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譬如139/89mmHg水平,那只是一个勉强及格水平的上限目标值,应该尽量把血压降得低一点,受益会较大。血压120-139/80-89mmHg水平,美国认为是“高血压前期”,我国指南认为是“正常高值”,总之都认为已属非正常范围。
  13、误认为降压目标值就是140/90毫米汞柱
  我们从上文可以看出,“与血压<110/75mmHg比较,血压140/90mmHg,心血管发病危险就会增加2倍。”把降压目标值定为140/90mmHg,无疑是一个误解。迄今为止,仍有不少人更认为140/90mmHg是一个正常水平的血压值。其实血压140/90mmHg就已经达到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指南》(2005年)建议,普通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应严格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和肾病病人的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老年人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以进一步降低。
  14、根据偶测血压值来判断治疗效果
    一般血压值在24小时以内是有波动的,偶然测到的血压值(一般是去找医师测量的诊室血压值)往往可以导致误诊(把白大衣高血压,即假性高血压当作高血压)和漏诊(一次血压正常把存在的隐性高血压漏了),往往不能真实反映真实的全面血压情况和降压的疗效。目前提倡和鼓励高血压病人自备血压计,象糖尿病病人自己监测血糖那样,通过自己监测血压来了解昼夜血压的波动情况。多数病人清晨血压最高,也有夜间血压增高的。如有条件,应接受24小时血压监测,对于判断降压效果和制订治疗方案会很有帮助。
  15、全凭症状服药
  高血压病人没有症状时就误认为自己血压正常了,平时就不吃药,这是不对的。因为有的高血压病人血压即使高到200mmHg以上也会没有症状,这些病人称之为适应性高血压。高血压病人即使有症状也常无特异性。服药的唯一依据应该是测量到的血压。

TOP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admin (南桥真人大弟子)当前离线

神医弟子

UID
帖子
12967 
精华
积分
25641 
论坛小洋
25641  
RMB大洋
1  
阅读权限
200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3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2-21 
最后登录
2011-3-25 

管理员

11# admin发表于 2010-4-9 19:38 | 只看该作者 选择降压药的四个原则
发表时间:2009-03-03发表者:陶明春 (访问人次:695)
    降压药品名众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还真需多留心。下介绍降压药常的选择原则,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选药多效,少而精的原则:如患高血压又患前列腺肥大,选高特灵,哈乐等,对两种病都有效。 徐州市化工医院全科陶明春

    2.有效治疗的原则:高血压的治疗要使血压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的血压应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为好,并且要保持稳定,才能起到预防并发症的效果,才算是有效的治疗。如果病人的动脉硬化比较严重,一定要注意,测得的血压可能不代表真实的动脉压。

    3.防治结合要坚持一辈子的原则:一定要记住高血压是终生性疾病。许多病人往往根据头昏等症状来决定自己的用药,头昏时就吃降压药,头昏等症状一消失,就停止用药。这是非常危险的,有些病人的血压可能很高而没有任何症状。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在治疗高血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坚持有效的用药,才能预防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4.剂量要准确适宜:要遵循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达到适宜于个体的最佳剂量,使血压缓慢下降,逐渐达到目标水平。把药量掌握在最低有效量,才是老年人的最佳用药剂量,如寿比山开始剂量可以从每日半片开始。老年人降压药物的初始剂量的增加均比年轻患者要小,药物调整的间隔时间比年轻患者要长。

    5.不受市场广告性宣传干扰:不求新,不求贵,要安全有效无副作用为准则,不要滥用药。
高血压病人服药注意事项
发表时间:2009-02-28发表者:任中秀 (访问人次:597)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常患的疾病,为合理使用降压药,病者服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忌擅自乱用药物 降压药有许多种,作用也不完全一样。有些降压药对这一类型高血压有效,有些降压药对另一类型高血压有效。服药类型不对路,降压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有时会误以为“降压药不灵”。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应按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分级治疗。 本溪市铁路医院内科任中秀
  忌降压操之过急 有些人一旦发现高血压,恨不得立刻把血压降下来,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很容易发生意外。短期内降压幅度最好不超过原血压的20%,血压降得太快或过低都会发生头晕、乏力,重的还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死。
  忌单一用药 除轻型或刚发病的高血压外,尽量不要单一用药,要联合用药,复方治疗。其优点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剂量,抵消副反应。
  忌不测血压服药 有些病人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感觉无不适时少服一些,头晕不适就加大剂量。其实,自觉症状与病情轻重并不一定一致,血压过低也会出现头晕不适,继续服药很危险。正确的做法是,定时测量血压,及时调整剂量,维持巩固。
  忌间断服降压药 有的病人用降压药时服时停,血压一高吃几片,血压一降,马上停药。这种间断服药,不仅不能使血压稳定,还可使病情发展。
  忌无症状不服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平时无症状,测量血压时才发现血压高。用药后头昏、头痛不适,索性停药。久不服药,可使病情加重,血压再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疾患发生。事实表明,无症状高血压危害不轻,一经发现,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使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
  忌临睡前服降压药 临床发现,睡前服降压药易诱发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正确的方法是睡前2小时服药。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怎样选择抗高血压药物?
发表时间:2009-02-25发表者:王建文 (访问人次:575)
    据研究报道血液透析开始后65%的非糖尿病患者和87%的糖尿病患者血压不能满意控制。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并发症最独立的危险因素,与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对于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如何选择好降压药物,有效地控制好血压是一个非常重要环节。研究资料表明,20%-30%的患者在采用饮食控制和透析治疗达到干体重后,仍需降压药控制血压。对少尿或无尿的尿毒症高血压患者,除了利尿剂以外,其他各类降压药都可以选用,但需注意根据药物代谢途径和肾功能以及是否可以通过透析清除调节剂量。透析日最好在透析结束后服用降压药以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多主张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通道阻滞剂,或加用ß受体阻滞剂,后者在肾衰时半衰期明显延长,由于其干扰对低血糖反应的观察,糖尿病性肾衰需用胰岛素者,最好不用。另外,约有3%-5%的患者发展为难治性高血压,对这类患者还需考虑到患者对饮食控制及服药的依赖性以及降压药的剂量、给药时间和药物间相互作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肾脏内科王建文
基于老年高血压病临床治疗的思考
发表时间:2009-02-25发表者:李浩 (访问人次:468)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发展,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日益受到我国医务人员的重视。由于老年高血压的发病机理、病变特点和临床表现与一般中、青年高血压明显不同,其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特点更为突出。在老年高血压病临床治疗过程中,西医、中医各有所长,亦存在着一些问题。近10年的文献检索显示,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已有部分报道,初步显示了中西医结合方案的疗效优势,但由于缺乏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的相关研究,实验研究亦相对较少,影响了该方案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北京西苑医院综合内科李浩
高血压用药八项注意
发表时间:2009-02-20发表者:王建彬 (访问人次:448)
 ?采用联合用药:除部分轻型病人外,大多数病人都应采用联合用药,且剂量和组合都应个体化。其优点是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的用药剂量,抵消副作用。



 ?降压不宜过快:有些人一旦发现高血压,恨不得立刻就把血压降下来。甚至随意加大用药剂量,这样极容易发生意外。尤其是血压水平较高的中老年重度高血压患者,极可能引发心脑血管严重病变。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内科王建彬


 ?不可时服时停:有的病人用降压药时服时停,血压一高吃几片,血压一降,马上停药。突然停药,极易使血压反弹。血压时高时低,就像气候时冷时热,对健康更为有害。因此,药物治疗应坚持不懈,时服时停不但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而且还易引发意外。较严重的高血压,可以说是一种终身疾病,应长期坚持治疗。当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后,可逐渐减量,使治疗量维持在一个较低而又能控制血压稳定的水平,但这个过程必须缓慢进行。



 ?忌仅睡前服药,白天不服药:正常人血压有昼夜节律,当人入睡之后,新陈代谢降低,血液循环减慢,血压也会有一定程度下降。如果睡前服药,血压下降,血流变缓慢,血液黏稠度升高,极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引发中风或心肌梗死,只有一部分高血压是非勺形血压,经动态血压检查证实后才可在睡前服缓释剂,以消出晨间高血压。




 ?忌擅自乱用药物:降压药有许多种,作用和降压机理也不完全一样。有的降压药可能对这一类型高血压有效,有些降压药可能对另外类型高血压有效。降压类型不对路,降压作用就不能充分发挥,有时还误以为降压药不灵。所以,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忌不测血压服药:有些病人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己感觉服药。感觉较好时就少服些,感到头晕就加大剂量。其实多数时候,自我感觉与病情轻重并不一致,如血压过低,大脑供血不足也会出现头晕。这样继续大剂量用药就很危险。所以应定时测量血压,及时调整剂量,巩固与维持疗效。



 ?忌无症状不服药:有很大一部分高血压患者平时无头痛、头晕等症状(称隐性高血压),检查身体或测血压时才发现高血压。因为无症状就不在意而不服药,或服药后有某些不适而索性停药。久不服药,极容易使病情加重,血压再升高,很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疾患。事实证明,无症状高血压其危害更大。所以一经发现,即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使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



 ?忌随便改变治疗方案:不要轻易改变治疗方案。如需更换药物时,最好不要突然停药,尤其是比索洛尔、美洛托尔等β受体阻断剂,更应缓慢停药,以免产生血压反跳。

TOP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admin (南桥真人大弟子)当前离线

神医弟子

UID
帖子
12967 
精华
积分
25641 
论坛小洋
25641  
RMB大洋
1  
阅读权限
200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3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2-21 
最后登录
2011-3-25 

管理员

12# admin发表于 2010-4-9 19:39 | 只看该作者 52,降压药物的治疗原则
  降低血压的药物种类很多,但各种药物对每个个人来说各有其利弊。血压降低是我们目前治疗的主要指标,现在的研究提出了要由单纯降血压转为以保护好各个重要脏器为主的重要观点,发现了一些药物。其治疗高血压的主要作用不仅在降血压,而是对心脑肾的保护作用。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心血管内科刘王明

  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药物治疗高血压的几项原则:

  *采用最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有的疗效,从而使不良反应减低至最小。如有效,可根据年龄和反应逐步递增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一天24小时内降血压稳定。要达到此目的,最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药物。其标志之一是降压谷峰比值>50%,即给药后24小时仍保持50%以上的最大降压效应,此种药物还可增加病人对治疗的信心。

  *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够时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

  以上三项原则就是(1)个体化-要选择各人适合的药物,从小剂量开始;(2)长效化-药物要24小时有效,病人可以长期服用;(3)联合用药-可以选择二种以上药物共同治疗高血压,特别是2级以上的高血压。

  此外,降血压要平稳下降,一般在3个月内逐渐降至正常。不可操之过急。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不能随便突然停药,大多数病人药物治疗必须持之以恒.最重要的是要把血压控制在目标血压范围内。

53,常用降压药物
   2级及2级以上的高血压病人必须要选用降压药物治疗。服用降血压药物基本上是终生的,控制住血压也应该是终生的。选用什么药物要去请医生确定病情后决定,各人的情况不一样,千万不要看到别的病人吃某药较好, 不管病情如何,自己也去买某药来吃。

世界卫生组织将口服降血压药物分为六大类, 我国指南根据具体情况将降压药分为8类。分类如下(仅列药品名,不用商品名):

  一,利尿剂:

(1),噻嗪类:双氢氯噻嗪、氯噻酮;(2)袢利尿剂:呋噻米(速尿)、布美他尼;(3),保钾利尿剂:螺内酯(安体舒通)、阿米洛利、氨苯蝶碇;(4),帕胺类;吲哒帕胺。

  二,交感神经阻滞剂:

(1)         外周阻滞剂:胍乙碇、利血平。

(2)         中枢性阻滞剂:可乐定、甲基多巴。

  三,α-受体阻滞剂

多沙唑嗪、哌唑嗪、特拉唑嗪。

四, 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 、比索洛尔。

  五,α,β阻滞剂

拉贝洛尔、卡维地洛、阿罗洛尔。

  六,钙拮抗剂

(1),二氢吡碇类:短效类-硝苯地平

               中效类-尼群地平

               长效类-硝苯地平控释片、缓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拉西地平及其他地平类缓释片。

(2),非二氢吡碇类:地尔硫窧及缓释片、维拉帕米及缓释片。

   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苯那普利、赖渃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西拉普利、群多普利、奎那普利等。

  八,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又称沙坦类):

如氯沙坦、撷沙坦、依贝沙坦、替米沙坦等。

54,常用降压药物及其副作用
  目前常用降压药列举以下:

   *硝苯地平(心痛定)等二氢吡碇类:

这类药物属于钙拮抗剂,主要通过扩张动脉降低血压。此类药物分为短效(如心痛定)、中效(如尼群地平)、长效(如氨氯地平即络活喜,左旋氨氯地平即施慧达,拉西地平及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的控释片,缓释片如波依定,伲福达,拜新同等)。目前认为短效钙拮抗剂不宜多用于高血压病人,因为可能造成血压波动过大,引起心脏血管损害。

禁忌症:心脏传导阻滞和心力衰竭者非二氢吡碇类钙拮抗剂禁用。

常见副作用有:头昏,头胀,头痛,面部潮红,下肢水肿等。

其特点是降压作用强,长效制剂及其他药物的控释片或缓释片作用持久。可以每日服用一次,维持24小时以上。

*开博通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

这类药物除了扩张动脉血管外,对伴有心脑肾脏器损害者有保护脏器功能的作用。此类药物也有短效(开博通即卡托普利),中效(依那普利),长效(苯那普利即洛汀新,培哚普利即雅施达等),复方制剂开富特等。

禁忌症:双侧肾动脉狭窄,血肌酐>3mg/dl,高血钾,妊娠。

常见副作用有:咳嗽,咽痒,血管性水肿,血钾升高等。

此类药物不论短效、长效均可用于高血压病人,长效药物也可每日一次24小时有效。

*倍他洛克等β受体阻滞剂:

此类药物可以阻滞肾上腺素受体,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减慢心率。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可改善心慌、头痛等症状。

此类药物最常用的有倍他洛克(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心得安(普萘洛尔)。心得安目前已很少用于治疗高血压。

禁忌证:哮喘,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周围血管病。

常见副作用有:引起支气管痉挛,心率过慢(<50次/分),心功能抑制,乏力等。高甘油三脂血症及Ⅰ型糖尿病慎用。

*双氢氯噻嗪等利尿剂类:

此类药物对血容量多,水钠储留的高血压病人疗效较好,并且与ACEI类药物合用可产生较好降压作用。

禁忌证:痛风、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慎用。妊娠尽量不用。

常见副作用有:血钠下降,血钾过低,尿酸升高等。

吲哒帕胺(钠催离,寿比山)是一类特殊利尿剂,可以长效降压,对轻度高血压有效。

*新型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

此类药物多为24小时长效制剂,常用以代替副作用多的ACEI类药物。因为直接拮抗血管紧张素受体,可以扩张动脉血管,降低血压。对保护心脑肾脏器功能也有较好作用。

常用药物有:氯沙坦(科素亚)、依贝沙坦(安博维)、撷沙坦(代文)、替米沙坦等。还有复方制剂海捷亚、安博偌、复方代文等。

禁忌症:双侧肾动脉狭窄.高血钾,妊娠,肌酐>3mg/dl。

副作用不多,有时罕见血管性水肿,血钾升高。

55,联合使用降压药物
  联合使用降压药物是用来降低中重度高血压的,美国JNC7提出只要血压超过目标血压20/10mmHg,就应该联合二种或二种以上药物降压。但是临床医生还是应该根据具体病情来决定,不能将20/10这个数字看得一成不变,该联合用药时要尽早采用。

  联合用药时,每种药物剂量可较小,药物之间有治疗协同作用或者相加作用,不良作用可以相互抵消或者至少不重叠相加。合并用药时药物种类不宜过多。目前现在认为比较合理的联合用药有1),ACEI或者ARB与利尿剂;(2),钙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3),ACEI与钙拮抗剂;(4),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5),α受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

   现在我国已经有一些固定复方制剂,如开富特、海捷亚、安博偌等,今后还会出现一批复方制剂。但是,过去我国已经使用多年的复方降压片、珍菊降压片、降压0号、复方罗布麻片、常药降压片等,因为主要成分是利血平、可乐定、利尿剂等,搭配不够合理,亟待加以研究改进。

56,用药的”个体化”原则
   高血压病人选用药物必须”个体化”,什么叫个体化呢?就是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体质有差异,血压有高低,心率有快慢。有人只是单纯性高血压,有人除了高血压之外,还患有其他不同的疾病。如有糖尿病、高脂血症、肝肾功能损害、代谢综合症等。

  *年龄情况不同:如青年人一般适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老年人适合利尿剂(如吲哒帕胺)。老年人也可以选用钙拮抗剂,ACEI和ARB,但要小剂量开始,特别注意血压下降情况。

  *有抑郁症及精神不安的病人,不能选用复方降压片或降压0号(因为含有利血平可以导致抑郁发生)。

  *有过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中风病史的高血压病人,应避免使用能产生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如可乐定、胍乙定、哌唑嗪等。

  *血脂升高、糖尿病及痛风患者,不宜使用利尿剂。

  *伴有血管性头痛的病人,可以选用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

  *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应首选钙拮抗剂(如波依定、络活喜、施慧达等),心率偏快者加用β受体阻滞剂更好。

  *合并肾脏病变,有蛋白尿的病人,如肌酐不高,可以选用ACEI(如洛汀新、雅施达等)及ARB(如科素亚、安博维、代文等)。

  *患有痛风的病人可以使用科素亚(即氯沙坦,有降低血尿酸作用)。

  *妊娠妇女不能使用ACEI,ARB及利尿剂。可能引起胎儿生长缓慢,羊水过少,胎儿畸形。含可乐定和利血平的制剂也不能使用。

*有青光眼的病人不能使用胍乙定,可以用β受体阻滞剂。

*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血压高时必须立即降压,钙拮抗剂是首选,必要时还要静脉使用降压药物。慢性心力衰竭可以选用ACEI(如雅施达,洛汀新等)。在病情稳定时可以选用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卡维地洛等)。

  *大多数高血压病人要逐步降压,一般3个月降至目标血压。病人如血压降的很快,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减量或者更换药物。

57,高血压停药综合症
  这是一个经常碰到而重要的问题,在许多情况下可能要涉及停药,有些病人也会因自觉病情好转而停药,结果产生停药综合症。高血压病人在服用降压药物一段时间后突然停药,结果会使血压反弹升高,超过原来的水平。此时症状加重,头痛、头昏明显,特别是可能出现焦虑、心慌、心率加快、心脏乱跳(心律失常)、恶心、腹痛、面部潮红、心绞痛、肌肉痉挛等。严重者可能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猝死。一般发生在停药后24-48小时。其中以可乐定,、心得安、甲基多巴最突出,β受体阻滞剂与钙拮抗剂有时也会发生。

  高血压病人一般须终生治疗。自行停药后除了可能发生停药综合症之外,其血压或迟或早终将回复到治疗前水平。但是,确实有少数病人在血压长期控制后可以考虑减少剂量,天气转热后也可减少剂量。但要小心谨慎、慢慢地减少药物剂量或者减少服药次数,维持治疗。并且准备好有效药物,一旦发生变化,立即重新用药。

58,高血压急症的家庭急救
   高血压病人常常在家里出现急性危险情况,当然要赶快送医院。一时无法送医院的,最好自己或家人先采取一些应急措施。

  *迅速降压:硝苯地平(心痛定)1片舌下含服,或者卡托普利(开博通)1-2片舌下含服.5-30分钟起效,可维持4-6小时。

  *快速利尿:口服速尿(呋噻米)片1-2片,或者丁尿胺(布美他尼)片1-2片。有气急、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左心衰竭时更要快用。

  *体位:气急、呼吸困难、急性心力衰竭者取端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最好端坐于靠背椅上。血压过高可能出现高血压危象时应取头高脚低位。

  *镇静:出现头痛、烦躁、精神紧张时,可以口服镇静剂.如安定、舒乐安定、苯巴比妥钠(鲁米那)1-2片。

  *吸氧:家庭中备有小氧气瓶或自制氧气(如氧立得)的,可给予高浓度吸氧.

  *如病人出现抽搐时,应立即解开其衣领,除去假牙,在上下牙齿之间放一块牙垫(注意要大一点,不容易掉入口内,不能塞住气管)。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通畅,避免咬破舌头。

  *胸痛明显时,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者麝香保心丸,1-2片。15分钟内不缓解,要考虑严重冠心病发作,立即送医院。

家庭急救只是在无法送医院时采用的紧急措施,不能因为要采用这些方法而耽搁时间,更不能认为依靠这些方法就可以不去医院了。

59,高血压病人要终生服药
  不少病人会提出”我服用高血压药物要多长时间?”,确实,这个问题也困扰医学界,目前的医学水平还没有发明根治高血压病的方法,首先高血压的病因也不清楚。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基因遗传可能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基因进行调控可能会治愈高血压。

  现在有一些人在广告或者宣传中称某某药物有”基因调控治疗高血压”的所谓特效作用,这都是假的!千万不要相信。即使今后有降压基因调控药物发现,还有待医学研究反复论证方可用于临床。

  目前,高血压病人只能终生服药。现代研究也已经证实,把血压降低到目标值,并且稳定在目标血压水平以下,高血压病人的寿命可以与正常人一样长。

确定降压目标很重要,每个人可能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确定。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一般病人目标血压是降低到120/80mmHg以下为理想血压,老年人可适当放宽到血压降低到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及肾脏病变的患者,血压应降低到130/80mmHg以下。请注意这是在诊所或医院测量的血压值,在家中自测血压还应低一些为好。

60,预防高血压病
  预防高血压要从儿童时期开始,特别是家中有高血压病人。要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性格和适宜的体育活动。儿童作息时间要有规律,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要限制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入量,多吃蔬菜、水果,肥胖儿童更要注意。要充分保证儿童的娱乐时间,减轻学习上的精神压力。

  在预防高血压病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以下几点:

  *限盐;WHO建议每人每天钠盐的摄入量在5克以下。

  *补钾:多食含钾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补钙及晒太阳:每人每天应摄入800mg的钙,以奶制品最为有效。儿童及青年人多晒太阳对吸收钙有帮助,老年人也应有户外活动。

  *增加优质蛋白质。主要是补充必需氨基酸,可以多食一些鱼类及精肉,少食高脂肪制品及肥肉。

  *防止肥胖。

  *戒烟限酒。

  *加强对高血压病防治的宣传。

*没有高血压的老年人也应注意预防,除了上面几点外,老年人还要多测量血压,一旦血压超过140/90mmHg,就要认真治疗。但是,血压降低过度也没有益处,血压低于90/60mmHg会出现重要脏器供血不足。

*防治高血压要全社会努力


政府对高血压的预防控制起关健作用,卫生部门已将高血压的防治列入工作议程。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努力改善人们生活环境,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饮食卫生的教育。疾病控制中心也开始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加强监测并且对一些危险因素指导如何给予控制。政府应促进食品工业生产低盐、低脂的食品。实行食品标签政策(食品注明脂肪和钠盐含量)。在农业政策上促进新鲜水果和蔬菜生产,改变肉类食品结构。开展良好的体育活动。出台控烟政策。鼓励生产价廉有效的降压药物支持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的研究。开展全国性的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

  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预防及治疗方法也应不同,必须因人而异。各个地区情况也不一样,也要应地制宜。高血压病人生活方式的指导正在逐步开展,而这正是控制高血压的关健。当然,高血压病还有许多尚待探索的问题,需要医生和病人共同努力,也需要医学科学加快发展研究的步伐。我们满怀希望,预祝人类防治高血压早日获得成功!

TOP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admin (南桥真人大弟子)当前离线

神医弟子

UID
帖子
12967 
精华
积分
25641 
论坛小洋
25641  
RMB大洋
1  
阅读权限
200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3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2-21 
最后登录
2011-3-25 

管理员

13# admin发表于 2010-4-9 19:39 | 只看该作者 老年高血压治疗对策
发表时间:2009-02-18发表者:刘王明 (访问人次:729)


老年高血压?面临的巨大挑战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
老年高血压治疗策略转变
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特点
一、老年高血压?面临的巨大挑战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心血管内科刘王明
老龄化:2000年:10%,2015年:14%,2050年:25%;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1.3亿
每年递增1.39%,超过总人口的增长(1.07%)
1991年普查:≥75岁组高血压患病率男、女分别为42%和51%
随着老龄化、城市化的进程加速,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仍将继续增高;直接医疗费用每年递增21.58%。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卫生部、科技部、国家统计局 2004.10.12)
我国18岁及其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
估计全国患病人数为1.6亿多
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000多万
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仅6.1%(1991年分别为:26.6%,12.2%和2.9%)
苏州市2006年部分地区老年人体检情况
某地区医院检查7213人,其中90岁以上77人 ( 百岁老人二人)
  1,高血压              2688人      37.2%
  2,心脏异常           2503人      34.7%
  3,脂肪肝              1568人      21.7%
  4,高胆固醇血症     1134人      15.7%
  5,糖尿病                 690人       9.5%  







多危险因子干扰试验显示,ISH患者冠心病病死率更高,发生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危险分别增加4倍和5倍
SBP每升高1mmHg,死亡率增加1%
研究表明:ISH经降压治疗,总死亡13%?,心血管死亡18%?,所有心血管并发症26%?,脑卒中30%?,冠心病事件23%?
二、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 1  心脏、血管等增龄性改变
老年高血压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是低心排出量和系统血管阻力明显增高,心排出量比血压水平相同的年轻高血压患者约低25%
年轻高血压、中年高血压和老年高血压血流动力学特点比较:
年轻高血压 = 心排出量 ? X 总外周阻力
中年高血压 = 心排出量 X 总外周阻力?
老年高血压 = 心排出量? X 总外周阻力??
心脏、血管、肾脏等增龄性改变
血管的僵硬度是确定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危险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年ISH患者,血管顺应性减低35%-60%, 会使收缩压升高12%到18%,舒张压降低12%到24%
临床观察表明,增龄和高血压均可使肾脏的灌流量降低
血压正常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的血液灌注减少,肾血流的这种增龄性改变在高血压患者更显著
大动脉僵硬度改变
年轻人通常脉搏波的传导速度比较慢,反射点主要在小的阻力血管,因而反射波的返回点在舒张期,以保持平均血压水平,心脏和血管之间的良好偶联
增龄和高血压则使脉搏波的传导速度明显加速,反射点靠近心脏,遂使反射波的折回点落入收缩期,出现收缩晚期高峰,同时舒张压也降低


3  脉压与心血管死亡率
12,763例年龄在40-59岁之间的男性患者; 随访25 年
脉压每增加5mmHg,风险比从1.06变化至1.17,
    P <0.05
所有血压测量指标中,脉压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最佳预测指标
  脉压大的危险(心力衰竭)
平均年龄为77.9岁,有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瓣膜病、冠心病,无心衰(CHF), n=1621, 随访3.8年
脉压每升高10mmHg, CHF的危险升高14%
高脉压者(>67mmHg) 发生CHF的危险高于低脉压者(<54mmHg) 55%
脉压的预测作用强于SBP,并独立于DBP


伴高脉压者(>58mmHg)
    脉压是CVD疾病发生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其预测作用大于SBP和DBP!
可能的机制
脉压增大常见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其动脉结构表现为大动脉硬化及弹性下降,动脉扩张性降低,僵硬度增加,使左室后负荷增加、左室肥厚,增加心肌耗氧量
改变了冠状动脉灌注和血流分配
降低应急状态冠状动脉灌注储备
加速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及动脉壁的损害
4  血压变异大
老年人由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动脉顺应性下降,造成昼夜和体位变化时血压波动幅度较大
SHEP研究显示,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站立时收缩压下降>10mmHg,且伴头昏、眼花等症状)发生率10.4%~17.3%,卧位起立时更易发生,有效降压可改善
由于老年高血压者常伴随左室肥厚、室性异位搏动增加、冠状动脉储备下降等,急剧的血压波动易造成靶器官损害,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老年人群中,需特别强调平稳降压
  5  临床表现多样化
老年高血压常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头昏、头痛、乏力、心悸、记忆力减退等,也可毫无症状
常在体检中发现血压高或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
老年人群作为心脑血管病的高发人群,需注意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早发现,早治疗,保护靶器官,减少并发症
   6  多与其他慢性病并存
老年高血压者常伴发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慢性肾病、脑血管病等疾病
因此,应注意个体化治疗,多方面评价降压带来的益处和风险,以达到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三,老年人高血压治疗策略
几个现代观点
  1  降压目标值
治疗的主要目的:降低心血管病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
目标血压为<140/90mmHg(可以先降到150/90), 对于合并糖尿病和肾脏病的患者,目标血压应<130/80mmHg,
对于蛋白尿>1g/d的患者应将血压降到125/75mmHg以下
老年人血管功能的改变,收缩压高,而舒张压常与心血管事件成负相关,故老年人降压强调收缩压的控制,但舒张压不宜低于65mmHg)
舒张血压不宜低于65mmHg
测量时注意误差!


80岁以上老年人降压治疗应该根据血压决定
            降低多少无足够的证据
欧洲老年人高血压试验(EWPHE)亚组分析显示积极治疗无益处
报导治疗不能使非致死性中风的发生率降低
Syst-Eur报导积极治疗总的病死率没有降低
老老年高血压试验(HYVET)第一期结果提示,高龄老人可从高血压治疗中得益,至少降低了非致死性脑卒中,但不延长寿命
治疗的效益/风险比还有待确定


2  注意平稳降压
老年人全身动脉硬化,急剧降压可能影响重要脏器的血供,因此需要缓慢降压,几周甚至更长时间逐渐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
为防止血压骤降,服药应从小剂量(成人的半量)开始,根据血压的变化情况联合用药并逐步增加剂量
选用起效平稳的长效降压药
最好能根据病人动态血压所示的血压昼夜节律改变的波动形态,决定病人何时服药与调整剂量,使血压平稳下降,并恢复血压昼夜节律
3  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
老年人代谢功能减退,容易发生药物蓄积中毒,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年轻人多2~3倍
Sharabi Y等人分析了因服用利尿剂导致低钠血症而住院患者的资料,结果表明:65岁以上老人发生低钠血症的危险是65岁以下人的10倍(OR 9.87, 95%CI 5.93-16.64);而75岁以上老人则是65岁以下人的16倍(J Hum Hypertens 2002;16(9):631-5)
联合用药有助于通过不同血压调节机制,增加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在很多病人中还需3种或4种药物的联合
  降压药物的几个现代观点
   六大类药物都可以首选
   利尿剂应小量使用
   β阻滞剂尽量少使用(除非有冠心病)
   ACEI、ARB等保护脏器药物应早用
   钙拮抗剂是主要降低血压药物
   应该联合使用二种以上药物
4  注意降压药物对伴随疾病的影响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II度以上心脏传导阻滞者,避免使用非选择性β阻滞剂
合并痛风、明显低钠或低钾血症者慎用利尿剂
糖尿病患者不首选利尿剂
ACEI和ARB不用于有血管神经性水肿病史者
合并前列腺肥大致排尿困难而无体位性低血压者,可酌情选用α阻滞剂
使用非激素类抗炎药能引起钠潴留,加重高血压,此时可选择小剂量利尿剂联合应用
     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     适度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5  非药物治疗为基础
限钠摄入、减轻体重和适量活动是安全、有效的降压治疗,也是药物治疗的基础
TONE试验对975例60-80岁的一级高血压患者给予减轻体重和限钠摄入干预,随访15-36个月,结果发现干预组血压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
心理社会因素也是影响老年高血压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抑郁状态可增高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及交感神经活性,影响降压疗效,应对可能影响降压疗效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干预
现代主张高血压应该全面管理
从生活方式到药物使用
经常测量血压
四、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特点     1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选择
长效钙拮抗剂
利尿剂(噻嗪类)小剂量(6.25-12.5mg)
联合应用
选用耐受性好的降压药物



老年高血压患者高肾素型或肾上腺素能和AII缩血管反应强烈者,特别是高血压高危患者(伴心绞痛、MI、心衰、糖尿病、心律失常)、围手术期高血压、血压波动大、运动性高血压者,?受体阻滞剂有良好的降压和缓解症状的效果
无合并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受体阻滞剂不作首选
?阻滞剂是联合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合并糖尿病者的治疗
UKPDS研究显示,积极控制血压可使与糖尿病有关的死亡、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各种心脑血管事件显著下降,其意义甚至超过严格控制血糖
ACEI和ARB为该人群降压治疗的首选。在降压同时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有有利作用,同时可减少蛋白尿,减缓肾病进展,其保护靶器官,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的作用
已有HOPE、CAPPP、LIFE等多个临床试验证实。SYST-EUR等研究显示长效CCB降压显著,不干扰糖代谢,在老年人群中也有较好的靶器官保护作用

长效钙拮抗剂与ACEI或ARB联用,不但有效降压,对肾脏及心脏的保护作用优于单纯使用上述任一种药物的效果
利尿剂可作为联合用药的选择,但仅限于小剂量(双氢克尿噻6.25-12.5mg/d),血清肌酐<1.8mg/dl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3  合并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
缺血性心脏病是高血压最常见的靶器官损害
JNC 7建议:高血压合并稳定性心绞痛者,首选β阻滞剂,其次为长效钙拮抗剂;急性冠脉综合征可使用β阻滞剂和ACEI治疗
血压控制不理想也可加用其他降压药
心肌梗死后患者,ACEI、β阻滞剂及醛固酮拮抗剂证明是有益的
该类患者还需注意调脂及阿司匹林治疗
4  合并慢性肾病者的治疗
慢性肾病患者绝大多数有高血压,应该接受强化降压治疗,以延缓肾功能恶化和预防心血管疾病。为达到降压目标,常需要3种或3种以上降压药治疗
研究证实,ACEI和ARB与其他类降压药相比,在相似的血压降低水平上,ACEI或ARB组24小时尿蛋白显著减少,提示该类药物有其独立于降压作用之外的特殊的肾脏保护作用
应用ACEI和ARB时需注意监测血肌酐和血钾水平,如血肌酐水平轻度升高(<30%)可调整剂量,密切观察(肌酐在425umol/L以下都可以使用)。

血肌酐上升30%~50%, 可继续监测,血肌酐下降者可继续使用
若血肌酐上升>50%,暂停药,肾缺血纠正后可继续使用,不可逆肾缺血不再使用
对双侧肾动脉狭窄者,慎用   ACEI和ARB
长效CCB不仅具有显著的降压作用,还可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减低肾血管阻力,减慢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率,其肾脏保护作用已得到了HOT、INSIGHT等研究的证实,可单用或联合治疗
还可考虑联合使用利尿剂,血肌酐>2mg/dl时推荐使用袢利尿剂
  5  合并脑血管病者的治疗
急性脑卒中期间的降压治疗目前有专家共识
对有脑卒中病史者,血压升高者必须降低血压,降低幅度可以放宽。
长效CCB对亚洲人更有益,预防脑卒中的效果优于非亚洲人。对于有脑卒中病史者,应积极降压,以预防脑卒中复发
      保护过低的舒张压
许多老年人舒张压较低
  如:160/50mmHg

需要保护舒张压!不能低于50mmHg.
舒张压过低会导致心、脑、肾供血不足!


谢谢!
   Thanks
          for attention!

TOP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admin (南桥真人大弟子)当前离线

神医弟子

UID
帖子
12967 
精华
积分
25641 
论坛小洋
25641  
RMB大洋
1  
阅读权限
200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3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2-21 
最后登录
2011-3-25 

管理员

14# admin发表于 2010-4-9 19:39 | 只看该作者 高血压防治指南药物治疗解读
发表时间:2009-02-18发表者:刘王明 (访问人次:1008)


一,   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多因素多机制的疾病,基因遗传、家族聚集高。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心血管内科刘王明

国际上及我国流行病学已经确定的病因:体重超重和肥胖, 中度以上的饮酒,膳食高盐、低钾、低钙、低动物蛋白

二, 分类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分级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60              ≥10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三,影响预后的因素

(一)分层的危险因素

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1~3级)

男性>55岁,女性>65岁

吸烟

血脂异常(TC≧ 5.2mmol/L  LDL-C>3.3mmol/L或HDL-C<1.0mmol/L)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腹型肥胖或肥胖 男性85cm,女性≧ 80cm,BMI≧ 28KG/M2

C反应蛋白≧ 1mg/dl

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X线)

动脉壁增厚

超声颈动脉IMT ≥ 0.9mm

超声或X线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证据

蛋白尿和/或血清肌酐轻度升高

尿蛋白:30-300mg/24h

肌    酐:男性115~133 umol/L ;

女性107 ~ 124umol/L(1.2~2.0mg/dl

         空腹血糖 ≥ 6.2 mmol/L(5.6mmol/L  ?)

餐后血糖 ≥ 10.1mmol/L (8.0mmol/L ? )

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卒中,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受损(血cr男>133umol/L,女>124umo/L。 蛋白尿  (>300mg/24h)

肾功能衰竭(血cr>177umol/L)

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症状性动脉疾病。

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二),心血管危险水平分层,量化估计预后:

                    血压(mmHg)                    1级                 2级         3级

                            SBP 140~159或     SBP 160~179或     SBP≥180或

                           DBP 90~99         DBP 100~109   DBP≥110

I  无其它危险因素               低危          中危            高危           

II     1~2个危险因素          中危         中危          很高危

Ⅲ ≥3个危险因素              高危         高危           很高危

或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

IV     并存临床情况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四,降压治疗的实施过程

     对高血压患者临床评价后,首先进行危险性水平分层(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所有患者都应采用非药物治疗措施。制定降压药治疗计划,确定血压控制目标值

很高危、高危患者:开始药物治疗

中危:随访监测数周,如果血压仍然升高开始药物治疗

低危:随访监测数月,如果血压仍然升高开始药物治疗

治疗随访,调整治疗方案

五,血压控制目标值

     一般高血压患者     <140/90 mmHg

     年轻人 (<40岁) 应该<120/75mmHg

糖尿病或肾病患者<130/80 mmHg,如其尿蛋白排泄量达到1g/24小时,血压控制则应低于125/75mmHg

老年患者:SBP<150mmHg,如能耐受可以进一步降低至140/90mmHg.

80岁以上的病人降压治疗的效果尚待评估

六,非药物治疗措施

     减轻体重,BMI≤24

采用合理膳食

限制钠盐     每人每日<6克(5克)

减少脂肪 占总热量的30%以下

增加蔬菜、水果和鲜奶

控制饮酒    每日酒精量<20克

增加体力活动和运动

保持心理平衡

戒烟限酒

七,药物治疗:

    利尿剂、β-阻滞剂  (BB)、钙拮抗剂   (CCB)、ACE抑制剂  ACEI)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ARB)、 α-阻滞剂、固定剂量复方降压制剂。

    (1),利尿剂:减少血容量, 减少心脏搏出量,拮抗醛固酮(螺内酯)

噻嗪类:氯噻酮、氢氯噻嗪

攀利尿剂:呋塞米、布美他尼

                            抗醛固酮类:螺内酯(安体舒通)

          吲哒帕胺:钠催离、寿比山

          阿米洛利:武都力

        主要副作用:电解质紊乱 ,尿酸升高,骨质疏松,血糖影响,血脂影响。

     (2)β受体阻滞剂:减低心脏收缩力,抑制交感张力,抗缺血作用,抑制RAS系统,抗心律失常。目前其抗高血压作用已经选择放入二线

药物:美托洛尔

                   比索洛尔

                      卡维地洛(α、β阻滞)

          主要问题: 1,哮喘

                 2,代谢

                  3,心率、心律、AVB

                 4,乏力、性功能下降

       (3),钙拮抗剂(CCB):主要通过阻滞钙离子通道、松弛周围血管平滑肌, 从而使外周阻力下降。

二氢吡啶类 (地平类)

苯烷胺类  (维拉帕米)

       硫卓类  (地尔硫卓)

主要药物:长效二氢吡啶类CCB

             氨氯地平         (络活喜、压氏达等)

乐卡地平     (再宁平)

拉西地平      (乐息平)

硝苯地平缓释片  (伲福达)

   硝苯地平控释片   (拜新同)

         非洛地平缓释片    (波依定)

     尼群地平、尼卡地平、尼索地平等等

       副作用: 心悸、面红、升火、头痛、耳鸣。心率加快。下肢浮肿。血压下降过快。青光眼。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Ⅱ(AgⅡ)生成减少。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

                 卡托普利      依那普利

福辛普利      培跺普利

贝那普利      咪达普利

赖偌普利      西拉普利      雷米普利

         副作用:咳嗽  (中国人20%左右)

急性肾功能衰竭      蛋白尿

血管性水肿

高钾血症    双侧肾动脉狭窄禁用

低血压     孕妇禁用

皮疹、头痛、粒细胞减少。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直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优点是作用与ACEI基本相同,但是不引起咳嗽。

氯沙坦  

                  撷沙坦

                  厄贝沙坦

                 替米沙坦

                  坎地沙坦

              一些问题:副作用基本与ACEI相同,但较轻。

氯沙坦可以减少尿酸

                  降低血压幅度较小,降低血压起效较慢。

(6),α阻滞剂:

                 机制:可以阻断突触后α受体,对抗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血管作用。

药物: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

副作用: 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其他副作用也较多。

                    老年男性前列腺肥大可以试用。

(7),国内常用复方制剂:

                    海捷亚  (氯沙坦+氢氯塞嗪)

                     安搏偌    (厄贝沙坦+氢氯塞嗪)

                    复代文    (撷沙坦+氢氯塞嗪)

                    开富特     (卡托普利+氢氯塞嗪)

                 ** 复方利血平、复方双曲肼嗪、北京降压0号、珍菊降压片等等。

指南提出: 国产复方降压制剂价格低廉,可供经济条件较差的高血压患者选用

  八, 特殊人群降压治疗

  冠心病:β-阻滞剂, ACEI(或ARB),长效钙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

心力衰竭:β-阻滞剂, ACEI(或ARB),利尿剂

妊赈高血压:甲基多巴,拉贝洛尔,钙拮抗剂,β-阻滞剂

糖尿病:ACEI,ARB

  九,降压药物治疗原则:

               从低剂量开始治疗,逐步递增剂量;

高血压在起始治疗时采用低剂量的单一用药或两种药物的低剂量联合治疗均是合理的;

最好使用长效降压药,每日给药1次

2级以上的高血压常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联合治疗方案

  利尿剂+β-阻滞剂

利尿剂+ACE抑制剂(或ARB)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β-阻滞剂

钙拮抗剂+ACE抑制剂(或ARB)

             [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厄贝沙坦】

a-    阻滞剂+β-阻滞剂

十,高血压治疗同时的相关治疗

调脂治疗:大多数有症状的冠心病,外周动脉病或缺血性卒中病史, 2型糖尿病病人

如果总胆固醇>3.5mmol/L (135mg/dl)的,应给予他汀类降脂治疗。

没有明显心血管疾病或新发糖尿病,但10年心血管估测危险≥20%的病人,如果总胆固醇>3.5 mmol/L的,也应当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糖尿病治疗

   十一,提高降压治疗依从性的措施

医师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

让患者与家属知道治疗计划

强调按时服药,解释治疗过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十二,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收缩压增高为主:占老年高血压的60%.

        脉压增大:脉压是反映动脉弹性的指标.

        血压波动大

        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非杓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幅度不足10%)发生率可高达60%以上;

      常与多种疾病并存:高脂血症、糖尿病、老年痴呆等疾病,脑血管意外

        ** 老年高血压的理想降压药物: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平稳、有效;

        ②安全,不良反应少;

③服药简单、方便,易于提高依从性。

   **根据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可将80岁以上老年人群血压控制在150/80mmHg以内。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心脑肾疾病、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及联合使用多种药物,患者的临床特征更为复杂,治疗更困难,更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选择应更谨慎,应逐步降低血压,尽量避免血压波动,在数周、数月内逐渐使血压达标。

   十三,正在研究中的新药物:

1,                RAS系统抑制剂

直接肾素抑制剂(DRI)

血管肽抑制剂

双受体阻滞剂

2,          高血压疫苗

3,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4,          CCB-Cilnidipine

5,          新型β受体阻滞剂-Nebivolol

TOP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admin (南桥真人大弟子)当前离线

神医弟子

UID
帖子
12967 
精华
积分
25641 
论坛小洋
25641  
RMB大洋
1  
阅读权限
200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3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2-21 
最后登录
2011-3-25 

管理员

15# admin发表于 2010-4-9 19:40 | 只看该作者 控制高血压的“秘诀”
发表时间:2009-02-18发表者:徐浩 (访问人次:2270)
     本文摘自徐浩主编《医学博士漫话:高血压》科学出版社,2005,第1版。

    王老师是我的老病人,今年56岁,高血压十多年了,血压控制得一直很好。我还记得很清楚,去年她第一次找我看病时,是因为以前降压药效果不好,她随手拿出一沓病历资料给我看,起初我以为是一般的就诊记录,谁知看完后我非常惊讶!原来,她几乎每周都随机选择一天,画一个血压波动监测表,记录下当天的血压波动情况,用的是我们数学上的横坐标、纵坐标,横坐标上标明时间,如9月20日的6:00,8:00,10:00,12:00,14:00,16:00,……,纵坐标上标上血压60mmHg,70mmHg,80mmHg,90mmHg……,蓝点代表舒张压,红点代表收缩压。每一张图表都是那么清晰,什么时候吃药都标的清清楚楚,甚至有些具体可能影响血压的事情(如昨晚没休息好、中午宴请客人等等)也都标记在上面,血压控制怎么样?什么情况下控制不好?让人看了一目了然。这件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从那以后我也经常向其它病人传授这个“秘诀”,很多病人的血压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徐浩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约有高血压患者9000多万人,已发展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尽管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与药物研究,现在对高血压的防治已经有了较为有效的措施,然而这类病人特别是农村患者,因缺乏应有的自我保健知识,不注意定期监测血压,往往会导致病情加重或严重并发症。

    一般情况下,高血压病人在血压升高时,常会感到头晕、头痛、乏力等,但有些病人由于长期处于高血压或血压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会逐渐适应高血压状态,头晕等症状并不明显,若不借助定期检测血压指导用药,在某些诱因的促发下,很容易发生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据报道,因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占70%,其中不能定期检测血压者约占80% 。由此可见,高血压病人平时定期检测血压是多么重要。

    实际上患有高血压病并不可怕,如能坚持定期检测血压,按照血压情况适当调整用药,就可取得最佳治疗效果,把血压控制在较理想的水平,防止意外发生。至于如何确定检测周期,应视病情而定,对于病情相对稳定,血压波动不大的患者,可每周测量1次血压;而血压难以稳定,且处于药物使用调整阶段的病人,应每天测量1次血压;特殊情况者,应遵医嘱确定测量时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

    通过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可以了解血压是否得到满意的控制,观察药量增减的治疗效果,了解血压高峰出现的时间,以及可能与药物有关的副作用发生的时间及与血压的关系,帮助医生评价治疗效果,修正治疗方案。由此可见,血压监测的重要性非常大。怎么样,拿起笔来,画一张自己的血压监测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