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黄埔系:小语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的优点及教学设计策略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2:33:07

小语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的优点及教学设计策略探讨 

根据“语文新课标”精神编写的小语教材,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那就是按“主题”组织教学内容,俗称为“主题单元式编写法”。一个“主题单元”一般由导读、主体课文(精读和略读课文各占一半)、读写例话和语文实践园地(低年级称“复习”,中高年级称“积累·运用”)等内容组成,构成一个教学内容富有共同特色且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相对完整的教学单位或语文学习园地。这种设计理念突破了传统的“文选式体例”对语文教学的束缚,有利于组织学生开展集中性、拓展性、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和保持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克服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少、慢、差、费”弊端。

 

一、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

语文教材的编排以主题单元组合,每个单元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而且课文类型基本相同。同类课文势必有颇多相同的思想点、情感点、能力点和知识点,如果采用传统单篇教学,不仅易产生重复现象,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使学生不能产生一种新鲜感,而无新颖则无兴趣,这无意中会窒息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采用主题单元教学法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一)主题单元式教学从整体出发,可以使教学的各个方面得到有机的合理的调配。体现教学中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的最大优化的组合,避免知识讲解的无效重复,提高教学效率。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早就指出:“当代学校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指所选的教学教育过程的方法,可以使师生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而收到最佳效果。”语文教学中,主题单元教学法就是其中方法之一。

(二)主题单元教学式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多维思维能力。单元教学中比较法是其基本原则,在比较中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主题单元教学一般采取以精读课文为主轴,把读、写、听、说、综合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中所说,以读带知的良好效果,有效避免教学的孤立性和思维的单一性,这种思维发散训练不仅活跃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使其更好地认知了阅读对象,使学生由过去的“学好一篇”过渡到“会这一类”并进而“能写此类”。

(三)主题教学法能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也使教师从繁重的填灌式讲解中解脱出来。传统的语文教学偏重于教师的讲授而忽视了“学法”的指导,忽视了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主题单元教学采用“举一反三”的教学法,有效地克服了旧的传统教学的偏颇。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讨法、综合实践法等,使学生能从教师示范的“举一”中去较好的“反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语文的教学至少要精读课文作为“举一”的示范,从而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面。

总之,采用主题单元教学法,能在比较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技巧,实现自主阅读、教师点拨和积累运用的密切结合,最终实现主题单元教学的总目标。当然,主题单元教学法并不排斥单篇课文的教学,而是以单篇教学为基础的。因而我们要正确处理单篇教学与单元教学的关系,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以获取最佳教学效果。

 

二、主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

主题单元式教材的有效实施,必须改革传统的、虽面面俱到但对实际教学又无指导作用的“单课式备课法”,注重根据某个“主题单元”的核心思想、训练重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教学进行全盘考虑、整体设计。这里,以人教版新修订教材第六册第6组为例,谈谈“主题单元式备课法”的具体步骤:

(一)高层建瓴,驾驭教材特征。也就是要求教师备课不能“就事论事”、孤立地分析设计某个单元或某篇的教材内容,而要根据课标理念、阶段教学的总目标,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分析教材、驾驶教材,找到本组教材的共同特征,为准确确立“三维目标”、设计“迁移型教学环节”奠定基础。如该组教材安排的4篇课文(精读2篇:《荷花》、《海底世界》;略读2篇:《雨中》、《在金色的沙滩上》),无论是写荷花、海底的景物,还是写雨中的一群小朋友和行人、沙滩上的小姑娘和画家,都没有离开一个字——“美”,它们赞扬了大自然的景物美和人物的心灵美。教师对教材把握的层次较高,教学设计和实施才可能有突破,有创新。

(二)整体入手,确立“三维目标”。传统的“单课式备课法”,虽然对一个单元中的每篇课文都面面俱到地确立了教学目标,但往往只是“一维目标”(只关注知识和技能),导致教学走向片面化,难以发挥语文教材的多重功能。根据课标理念,为真正落实语文素质教育,我们应从整体入手,确立单元教学“三维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意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深挖教材,并提出多维教学目标)。如根据我们对该组课文的整体把握,可以确立单元教学的以下“三维目标”: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学习积累并练习运用本组课文中朴实而优美的词句;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课文内容,感悟“读文章、想画面”的基本方法;在“情意与价值观”目标方面,通过阅读实践,感受大自然的景物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培养热爱大自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见,教学中“三维目标”落实了,学科素质教育就到位了。

(三)步步迁移,设计教学环节。传统的“单课式备课法”,虽课课都安排了详细的教学环节,但对实际教学的指导作用并不大,大多是做“摆设”、应付检查。为了提高备课效率,发挥教案对教学的实际指导作用,我们可根据迁移原理,结合每组教学内容的训练重点和共同特点,从整体上考虑教学思路,循循渐进地设计教学环节,一步步教会学生学会读书。如该组课文中,2篇精读课文的教学环节安排,侧重点应放在“教师引导学生读书”上,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读中感情读法”,为学法迁移打牢基础;2篇略读课文的教学安排,侧重点则可放在“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能力训练”上,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学法迁移实践”,使所学知识(方法)得到运用,在运用中巩固和发展学生能力;“积累运用”中的阅读材料,我们可以用来检测本单元的阅读训练目标是否实现,以利于及时反馈教学状况,有针对性地调整下步教学策略,同时,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从课内迁移到课外,推荐类似阅读材料,指导他们开展自主阅读实践。

语文新教材的编排,一般是以课文体裁的相同或相近组成单元。教师在一个单元的教学中首先找出其中的“共性”,即某种文体的基本常识及特征进行整体调控,然后再根据每篇课文的侧重点不同选出其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来突破。立足知识点,讲清其中的规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再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去发挥、创造,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达到更高层次的感悟和发现。

总之,相对于传统的“单课式备课法”,“主题单元式整体备课法”不仅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理念、符合新教材编写意图,而且省时高效,真正发挥备课对实际教学的指导作用,对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改革语文教学结构、提高全堂教学效率有重要作用,值得老师们在实践中去尝试实践、进一步探索完善。

(本文原载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刊《小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