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庭新苑北区房屋出租:采写“冷门信息”的七个着眼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43:41

江苏 范军

  

  有位卓有成效的企业家说:我成功的全部秘诀,在于研究运用了他人尚未或不能研究的“冷门信息”。其实,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同样需要研究运用新闻中的“冷门信息”。即是用敏锐的思维方法找很少被人重视、很难被人发现、很很少被人采写的富有创造性和指导性的新闻素材和点子。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人很难当好一名记者。有不少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就是以创造性的新闻思维赢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但是,从哪几个方面抓取运用新闻的“冷门信息”,这里根据本人的认识简要归纳了七个着眼点。
  一是着眼于他人忽视小瞧的“小不点”新闻。
  一些通讯员,特别是记者喜欢抓大典型、找大问题、写大稿子、而忽视、不愿采写“小不点”新闻。其实,不少小素材却能见微知著,体现重大主题。比如,一九八四年六月《南通日报》上发表的“深情”,说的是,农民谢友英的麦田发生虫害急需喷药,但麦田在养蚕专业户许芳的东南面,那几天又正巧刮东南风,若喷药,处在下风的蚕嗅到药味后很有可能死去,不喷,麦继续遭受虫害。在这种情况下,谢友英还是选择了第三天转风后喷药治虫。这篇小通讯只有三百来字,题材也很小,却比较深刻地勾画出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反映了我国八十年代农民的崭新精神面貌和高尚品德,被评为一九八四年全国好新闻。又如:十年动乱之前,新华社记者李峰、余辉音采写的《一厘钱精神》说的都是些节约一度电、一根火柴、一个瓶盖的小事,却显示了“伟大的事业要从最小的事情做起”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文章写出后,很快被新华社采用,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全国正在开展的增产节约活动.二是着眼于一般人不敢采写的新闻.对某些人物和事物的评价,人们有着不同的观点。因而一般的人不敢写,而某些反面素材又因涉及到“情”与“面”的关系,加之社会的阻力和压力,敢写的人又不多。其实,在这样的素材中最容易挖掘出非同一般的新闻。就拿徐迟采写的著名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来说,当时不少人反对他写陈景润。理由是,数学研究所是个是非之地,陈景润是个是非之人,弄不好,文章发表后会掀起轩然大波,产生不良后果,还有几位亲戚朋友几次上门劝阻。但徐迟却坚定地说:尚未动笔就已如此“震动”,越发说明写此文的重要性。结果,他得到了成功,文章发表后在全国引起轰动。还如,《新华日报》一九八四年五月份刊登的一篇《买路钱名目繁多,运销户有苦难言》的稿子,揭露了南通等港向过境运销户索取不合理费用的现象。作者身居南通市,在南通港少不了几个熟人,一般的人不敢写,料他也不敢写,可他还是写了。他说,一个新闻工作者要牢记自己身上的责任,胆子要大。敢于冒风险,只要能公正地反映情况,提出问题,会受到社会欢迎和保护的。后来此文受到江苏省委副书记周泽和副省长凌启鸿的重视和称赞,并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新闻稿子.三是着眼于提出、解答问题的通讯类新闻.现在,写“问题式”新闻和能写“问题式”新闻的人不多,有的稿件即使提了问题,但往往是他人早已提过的问题,其观点、方法,也是老套套,有的甚至从旧报刊上募仿.转抄一下,一些稿件虽提了当前应该提的问题,却不能解答问题,因而近几年这类新闻在报刊上占的比例很小.其实,能够指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新闻最受欢迎,最容易被群众接受,同时,也最能启发人们直接解决问题.笔者曾有意翻看了一九八四年江苏省评选出的十二篇优秀通讯稿件,其中五篇是以“问题式”标题出现的,如《“百万雄鸡”为何留不住》,《一亩地45有多少经济效益》等,这些新闻在题目上就提出了当时人们迫切希望得到解答的问题,很有吸引力。今年,在北京评比的去年全国好新闻中,又有不少“问题式”新闻入选,其中如通讯《有胆略的决定——武汉三镇大门是怎样敞开的》,此文劈面就向读者提出了武汉三镇的改革和怎样敞开这个问题!读了使人感到,武汉要腾飞,必须走敞开三镇的路子,外地要腾飞,也有必要借鉴武汉的经验。
  四是着眼于旧典型的现行新闻.读者希望了解最新的事物、经验,以启发指导自己的工作,同时也有兴趣了解旧典型(包括正面和反面典型)的现在,可是,这又往往被新闻工作者忽视.其实,不少旧典型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发展或转变,采写这样的报道,比新生事物的报道更具有新闻感、启发性和指导性.如《羊城晚报》记者罗文锦和《山西日报》记者骆士达,一九八二年采写的《大寨人也不吃大锅饭》,该文能够轰动全国,并在全国第四届新闻评比中评得好新闻,最根本的,是作者抓住了国内外最为关心的问题。谁都知道,大寨是文革期间的一面“红旗”,走“大寨路”、“普及大寨县”的口号早已家喻户晓,但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二年多时间里,在全国所有的报刊上却见不到大寨的踪影.这个旧典型现在到底怎么样了,人们希望得到了解。还如,文革期间“中国人何必学外文”的典型黄帅,居然参加了外语的学习,这一报道也采取了“旧典型的现行报道”方法,故较为成功。
  五是着眼于自我性报道的新闻.自己最熟悉的往往是最被忽视的,一些新闻工作者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新闻常感觉不出来,其实,这样的新闻最容易挖掘出一定深度的主题,也最容易写得好。我有位朋友,在新闻写作上有所成就,先后被十家报刊聘为特约记者。去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出严禁滥发记者证的通知,他就抓住这个“气候”,把各小报的来信集中起来,写了一篇以调查形式出现的《一些小报为何大量招聘特约记者》的稿件,指出了一些小报聘请特约记者的目的并非为了增加稿源,而是招揽广告,推销报刊。此文寄给北京《报纸动态3,很快被采用,《中国报刊报》、《记者摇篮》等多家刊物还相继作了转载.六是着眼于见报新闻的异类方式和深度性报道.一个较好的典型若由于某报发了一条短消息而告“终结”,确实很可惜,其实,它通过深度采访.不仅能写出更有份量、更有指导意义的好文章,而且还可以从不同侧面写出调查、通讯、报告文学、评论等多种体裁的好新闻稿件。如去年六月十六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触目惊心的福建晋江假药案》,另一位记者见此消息后,深入到晋江再次进行考察采访。时隔近一个月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同样关于晋江假药案的稿子,题为《触目惊心发人深省——晋江假药案初析》,在今年全国举行了好新闻评比中,这两篇稿子同时拿出评比,大家认为:前者虽最早揭露这一重大典型案件,选用的材料有说服力,时效性强,但后者则是通过实地考察,不仅写作技巧好,感染力强,而且震响了全国,起到了新闻传播上的重炮作用,因而后者以绝对多数票评为全国好新闻。
  七是着眼于一般主题的背面和侧面新闻。
  目前,有不少新闻工作者在一般主题面前有两种倾向:一是一般主题一般写,二是一般主题不去写.其实,很普通一般的素材通过侧面或背面报道往往能揭示出具有一定深度的主题。而成为一篇好新闻。例如,《人民日报》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发表的《冬天的突破》,新闻素材仅是蝙蝠牌电风扇的展销会。可作者没有写展销会的剪彩仪式和商品款式质量,而是从隆冬季节人们争购电风扇的反常现象写出了产品的突破。还如,去年一月十五日新华日报上刊登的《突发的掌声和费格斯先生的反悔》,反映的是我国优质产品在国外受赞誉和加强厂矿企业管理的老主题,可由于作者精心选择了突发性的掌声和费格斯的反悔这一有新闻价值的新事实为题材从而给人以一种完全清新的感觉.这两篇稿子分别被评为全国和江苏省的好新闻.

采写“冷门信息”的七个着眼点

江苏 范军

  

  有位卓有成效的企业家说:我成功的全部秘诀,在于研究运用了他人尚未或不能研究的“冷门信息”。其实,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同样需要研究运用新闻中的“冷门信息”。即是用敏锐的思维方法找很少被人重视、很难被人发现、很很少被人采写的富有创造性和指导性的新闻素材和点子。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人很难当好一名记者。有不少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就是以创造性的新闻思维赢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但是,从哪几个方面抓取运用新闻的“冷门信息”,这里根据本人的认识简要归纳了七个着眼点。
  一是着眼于他人忽视小瞧的“小不点”新闻。
  一些通讯员,特别是记者喜欢抓大典型、找大问题、写大稿子、而忽视、不愿采写“小不点”新闻。其实,不少小素材却能见微知著,体现重大主题。比如,一九八四年六月《南通日报》上发表的“深情”,说的是,农民谢友英的麦田发生虫害急需喷药,但麦田在养蚕专业户许芳的东南面,那几天又正巧刮东南风,若喷药,处在下风的蚕嗅到药味后很有可能死去,不喷,麦继续遭受虫害。在这种情况下,谢友英还是选择了第三天转风后喷药治虫。这篇小通讯只有三百来字,题材也很小,却比较深刻地勾画出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反映了我国八十年代农民的崭新精神面貌和高尚品德,被评为一九八四年全国好新闻。又如:十年动乱之前,新华社记者李峰、余辉音采写的《一厘钱精神》说的都是些节约一度电、一根火柴、一个瓶盖的小事,却显示了“伟大的事业要从最小的事情做起”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文章写出后,很快被新华社采用,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全国正在开展的增产节约活动.二是着眼于一般人不敢采写的新闻.对某些人物和事物的评价,人们有着不同的观点。因而一般的人不敢写,而某些反面素材又因涉及到“情”与“面”的关系,加之社会的阻力和压力,敢写的人又不多。其实,在这样的素材中最容易挖掘出非同一般的新闻。就拿徐迟采写的著名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来说,当时不少人反对他写陈景润。理由是,数学研究所是个是非之地,陈景润是个是非之人,弄不好,文章发表后会掀起轩然大波,产生不良后果,还有几位亲戚朋友几次上门劝阻。但徐迟却坚定地说:尚未动笔就已如此“震动”,越发说明写此文的重要性。结果,他得到了成功,文章发表后在全国引起轰动。还如,《新华日报》一九八四年五月份刊登的一篇《买路钱名目繁多,运销户有苦难言》的稿子,揭露了南通等港向过境运销户索取不合理费用的现象。作者身居南通市,在南通港少不了几个熟人,一般的人不敢写,料他也不敢写,可他还是写了。他说,一个新闻工作者要牢记自己身上的责任,胆子要大。敢于冒风险,只要能公正地反映情况,提出问题,会受到社会欢迎和保护的。后来此文受到江苏省委副书记周泽和副省长凌启鸿的重视和称赞,并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新闻稿子.三是着眼于提出、解答问题的通讯类新闻.现在,写“问题式”新闻和能写“问题式”新闻的人不多,有的稿件即使提了问题,但往往是他人早已提过的问题,其观点、方法,也是老套套,有的甚至从旧报刊上募仿.转抄一下,一些稿件虽提了当前应该提的问题,却不能解答问题,因而近几年这类新闻在报刊上占的比例很小.其实,能够指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新闻最受欢迎,最容易被群众接受,同时,也最能启发人们直接解决问题.笔者曾有意翻看了一九八四年江苏省评选出的十二篇优秀通讯稿件,其中五篇是以“问题式”标题出现的,如《“百万雄鸡”为何留不住》,《一亩地45有多少经济效益》等,这些新闻在题目上就提出了当时人们迫切希望得到解答的问题,很有吸引力。今年,在北京评比的去年全国好新闻中,又有不少“问题式”新闻入选,其中如通讯《有胆略的决定——武汉三镇大门是怎样敞开的》,此文劈面就向读者提出了武汉三镇的改革和怎样敞开这个问题!读了使人感到,武汉要腾飞,必须走敞开三镇的路子,外地要腾飞,也有必要借鉴武汉的经验。
  四是着眼于旧典型的现行新闻.读者希望了解最新的事物、经验,以启发指导自己的工作,同时也有兴趣了解旧典型(包括正面和反面典型)的现在,可是,这又往往被新闻工作者忽视.其实,不少旧典型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发展或转变,采写这样的报道,比新生事物的报道更具有新闻感、启发性和指导性.如《羊城晚报》记者罗文锦和《山西日报》记者骆士达,一九八二年采写的《大寨人也不吃大锅饭》,该文能够轰动全国,并在全国第四届新闻评比中评得好新闻,最根本的,是作者抓住了国内外最为关心的问题。谁都知道,大寨是文革期间的一面“红旗”,走“大寨路”、“普及大寨县”的口号早已家喻户晓,但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二年多时间里,在全国所有的报刊上却见不到大寨的踪影.这个旧典型现在到底怎么样了,人们希望得到了解。还如,文革期间“中国人何必学外文”的典型黄帅,居然参加了外语的学习,这一报道也采取了“旧典型的现行报道”方法,故较为成功。
  五是着眼于自我性报道的新闻.自己最熟悉的往往是最被忽视的,一些新闻工作者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新闻常感觉不出来,其实,这样的新闻最容易挖掘出一定深度的主题,也最容易写得好。我有位朋友,在新闻写作上有所成就,先后被十家报刊聘为特约记者。去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出严禁滥发记者证的通知,他就抓住这个“气候”,把各小报的来信集中起来,写了一篇以调查形式出现的《一些小报为何大量招聘特约记者》的稿件,指出了一些小报聘请特约记者的目的并非为了增加稿源,而是招揽广告,推销报刊。此文寄给北京《报纸动态3,很快被采用,《中国报刊报》、《记者摇篮》等多家刊物还相继作了转载.六是着眼于见报新闻的异类方式和深度性报道.一个较好的典型若由于某报发了一条短消息而告“终结”,确实很可惜,其实,它通过深度采访.不仅能写出更有份量、更有指导意义的好文章,而且还可以从不同侧面写出调查、通讯、报告文学、评论等多种体裁的好新闻稿件。如去年六月十六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触目惊心的福建晋江假药案》,另一位记者见此消息后,深入到晋江再次进行考察采访。时隔近一个月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同样关于晋江假药案的稿子,题为《触目惊心发人深省——晋江假药案初析》,在今年全国举行了好新闻评比中,这两篇稿子同时拿出评比,大家认为:前者虽最早揭露这一重大典型案件,选用的材料有说服力,时效性强,但后者则是通过实地考察,不仅写作技巧好,感染力强,而且震响了全国,起到了新闻传播上的重炮作用,因而后者以绝对多数票评为全国好新闻。
  七是着眼于一般主题的背面和侧面新闻。
  目前,有不少新闻工作者在一般主题面前有两种倾向:一是一般主题一般写,二是一般主题不去写.其实,很普通一般的素材通过侧面或背面报道往往能揭示出具有一定深度的主题。而成为一篇好新闻。例如,《人民日报》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发表的《冬天的突破》,新闻素材仅是蝙蝠牌电风扇的展销会。可作者没有写展销会的剪彩仪式和商品款式质量,而是从隆冬季节人们争购电风扇的反常现象写出了产品的突破。还如,去年一月十五日新华日报上刊登的《突发的掌声和费格斯先生的反悔》,反映的是我国优质产品在国外受赞誉和加强厂矿企业管理的老主题,可由于作者精心选择了突发性的掌声和费格斯的反悔这一有新闻价值的新事实为题材从而给人以一种完全清新的感觉.这两篇稿子分别被评为全国和江苏省的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