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法律体系框架图:中 正——老照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5:59:00
 南京总统府里的蒋介石年轻时的照片
 宋美龄在校阅官兵,后面是蒋介石。
 蒋介石和张汉卿

张晚年说他误了国家,误了党,误了蒋。张学良在80寿辰时答记者问时曾经说过:人说蒋介石是中华五千年来抵御外族侵略的第一人,这话一点没有错。他还说:蒋介石不是不抗日,我们只是如何在抗日的问题上政见不同。他还说:他的一生只崇拜两个人:蒋介石和张作霖。另据曾担任张学良副官的罗启回忆,蒋介石对“西安事变”的态度是,他可以忍受个人受部下劫持之辱,也可以宽恕张学良兵谏之过,但永远无法原谅张发动西安事变对国家之伤害。
 民国三巨头:阎锡山、蒋介石、张学良
 照片中蒋介石左边是冯玉祥,右边可能是阎西山。
 宋氏三姐妹

大姐宋蔼龄在中国解放前几年就去了美国,而小妹宋美龄则随丈夫去了台湾,蒋逝世后也去了美国定居,宋庆龄则一直在大陆不曾离开,从此曾经的亲人天各几方隔海相望,尽管她们各自走的路是不同的。80年代宋庆龄逝世前夕,中共曾通知在美国的宋美龄,是否可大陆来探望其姐,但宋美龄考虑再三还是婉然拒绝了。她或许不想违背其死去丈夫的意愿、或许不想在社会上造成过多不必要的舆论、或许一些其他的原因、或许......但就在宋庆龄逝世前后的那些天,侍从们看到宋美龄天天坐立不安,常独自落泪,甚至有两天都没有进食。 蒋介石与夫人宋美龄谒游中山陵
 这是蒋介石在1931年“918事变”后于10月份写下的一篇日记,他写道,“不能不与倭寇决一死战”,并认为“对日不在战斗之胜负,而在民族精神之消长与国家人格之存亡。”(不过现在有好事者对蒋介石日记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出了质疑,认为他是蓄意的,有粉饰自己之嫌)。就这一话题,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天石(研究中华民国史和中国国民党史已30余年)在近期做出了有关说明:
杨天石:“这个问题很重要。我认为蒋介石日记比较可靠,史学家可以利用。日记有两种,一种是主要写给别人看的,一种是主要写给自己看的。蒋的日记主要是写给自己看的。原因是,第一,蒋介石在日记里写了好多个人隐私。早年的蒋介石有三重身份,一重身份是追随孙中山的志士,一重身份是信仰宋明理学的道学家,第三重身份是上海洋场的浮浪子弟。他的早年生活相当荒唐好色,逛妓院等在日记里都有记载,显然,这不是为了写给别人看的。
第二,蒋介石日记里什么人都骂,最亲密的人也骂,像戴季陶是他的好朋友,他也骂;另外,何应钦、李宗仁、胡汉民、孙科、宋子文、孔祥熙他都骂得很难听,比如说骂孙科是“总理的不肖子孙”、是“阿斗”,“卖党”、“卖国”等等。他这样一部日记,怎么能公布?蒋介石写日记有几个目的,一是为了个人道德修养,一是为了总结从政经验,包括总结带兵、治兵和政治经验等。”
 游泰山
 经典戎装照(手持军刀,气宇宣昂)
 个人蛮喜欢这张的
  紧锁眉头、气势逼人的蒋介石
 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和宋美龄联手发动新生活运动,试图改造中国国民之习性。
这张是1934年1月,青年学生包围国民党中央党部,要求与蒋对话,在群众激烈的声浪中,身着马褂的蒋介石终于出面与学生对话,于是留下的这个珍贵镜头。
 居高临下、俯视苍生的蒋介石
 难得的蒋中正穿西装,他就有两张穿西装的照片,另一张就是和宋美龄的结婚照。
 1936年,一身披挂的蒋介石检阅童子军。

有别于官方照片中高高在上的英姿,蒋介石面容哀恸。1937年,在革命元老朱培德上将的葬礼上,蒋介石对这位于北伐、剿共期间尽心尽力的老将感伤不已。蒋介石在30年代,一共对中共发动五次围剿,1934年10月,红军于江西瑞金被迫弃守,展开震动中外的「长征」,毛泽东率领八万八千人突围,在两万五千里的大考验下,完成艰巨的任务,虽只剩六千人生还,却在陜北立稳了脚跟。
 蒋介石在老家溪口 有点模糊,蒋身后的拱门不错。 蒋介石对全面抗战其实早有统筹决策,他并不是一个只被局势牵着鼻子走的人。他在9.18后之所以默认张学良的不抵抗,下野复出后也只对日本采取一连交涉、一边抵抗的政策,并不是因为他生来惧日,而是他鉴于国家实力与国际局势,不轻易作玉碎的慎重之举。当时苏联老毛子放任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国际社会只作口头同情外别无实际表示,以当时中国的实力,孤身抗敌难有胜利的希望,更何况内部不一,军阀割据一方,对中央有时公然反抗;红军则公然建立政权。 所以 如果当时即与日本决战,除了义和团式的自取其辱外,不可能有更好的结果。对于蒋来说,不可能选择这样策略;更何况当必败的命运到来时,他本人将蒙受更大的耻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想与敌作最后决战,他在1934年的一次对军官演说中明白表示,中国将来不仅要收回东北,而且连朝鲜、台湾也要收回。他在1932年至1937年的抗战准备阶段,他事实上采取的是“安内先于攘外”的政策。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对外来侵略不抵抗,事实上在这段时间发生的三次大的抗战(淞沪抗战、长城抗战、绥远抗战)不是有他的嫡系精锐参战,就是有他亲自指导,这些事实完全可以戳穿他对外不抵抗的谎言。至于他的安内策略,则主要是借“剿共”来稳住对日关系,并借“剿共”来收伏各路军阀,为全面抗战争取大后方。他在1933年8月17日的日记中写到:“大战未起之前,如何掩护准备,使敌不加注意,其惟经营西北与四川乎!” 次年12月29日日记写到:“若为对倭计 ,以剿匪为掩护抗日之原则言之,避免内战,使倭无隙可乘,并可得众同情,乃仍以亲剿川、黔残匪以为经营西南根据地之张本,亦未始非策也。当再熟筹之!”这二只日记充分体现了他的安内思路。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他的安内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载“......1931年2月,(蒋)所拟订的对日作战全盘计划,特别重视大后方的经营。鄂、豫、皖剿共军事结 束,即命他的基本部队胡宗南师移驻甘肃,赶筑公路,准备于开战时将中央政府迁往西北。第五次围剿胜利完成,一九三四年十月,整饬行政,推进建设,旋去成 都,设行营于重庆,督导西南军政,中央的权力遂及于西南三省。此为近二十年来未有之事,改定四川为将来抗日根据地。一九三六年四月,复莅成都、昆明、贵阳,设中央军官学校成都分校,认为四川为天然的根据地。后来的事实说明 蒋确有先见之明,正是由于 蒋的未雨绸缪,使中国能在日本空前的军事侵略面前站稳脚跟。特别是在国家经济基础还非常薄弱的情况下修筑滇缅公路更是彰显出蒋的高明之处。全面抗战爆发后它成为中国在丧失全部海岸线后唯一的对外交通线,成为中国八年抗战中的生命线。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的手书,其实是“攘外必须安内”。
蒋中正和张学良
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赴西安训示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在西安视察部队。右为杨虎城,杨后是张学良。
 西安事变时宋抵达西安,宋美龄在政治顾问端纳(左)的陪同下前往西安营救蒋介石(尽管她故作镇定,但内心却非常焦虑)。
蒋介石以人格作担保,同意西安方面提出的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条件。图为蒋下手令给南京政府组织的“讨逆军”总司令 何应钦,要他停止进攻西安的军事行动。
西安事变结束后,蒋介石离开西安,由宋美龄陪同到武康山休养压惊。这对夫妻在这次事故中,找到了新的情感。 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落下了腰伤。
 蒋介石在南岳主持最高军事会议
 昆仑关克复前夕,蒋介石亲临前线视察参战的主力部队之一--第五军。
  
1939年12月4日,日军攻陷南宁东北处的军事要地昆仑关。18日,北路军第5军在杜聿明指挥下,向昆仑关发起正面进攻。国民政府急调大批部队向桂南集结,对日军展开反击。28日,中国军队主力开始向占据昆仑关的日军展开进攻,至31日,杜聿明部新二十二师及余汉谋部第一五九师,经四昼夜激战攻克昆仑关,残敌向九塘方向退却。据白崇禧报告,是役毙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联队长三木以下4000余人,中国军队因采取攻势,伤亡较大,约为14000余人。
蒋介石与盟军东南亚战区总司令蒙巴顿将军,此次的会面促成了中国远征军的组建,中国先组建了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使用了美国提供的武器。他们从缅甸北部和云南西部向日军展开正面反攻。这是中国军队与美国军队首次联合作战。 蒋介石发表抗战演说
  
蒋介石在卢沟桥事变后的庐山谈话:“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 ...”。
七七事变后是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准备抗战讲话,说:“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表明了中国政府的抗战决心。蒋身边的石柱上书着“养天地正气、成古今完人” 10个大字,与会场气氛相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