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新手册:苏州古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0:10:33
投稿:粱百顺 (2007-10-29 07:54:49)
苏州地处太湖之畔,河湖密布,水多桥也多。曾任苏州太守的唐代大诗人自居易有诗说:“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诗人刘禹锡在其作品中,对姑苏水巷多桥也做过生动的描述:“春城三百七十桥,两岸朱楼夹柳条。”由唐刺史王仲舒捐资兴建而得名的宝带桥,是我国现存四座著名古桥之一。据唐陆广微《吴地记》载:“苏州有七堰八门,皆通水陆,郡郭三百余巷,……虹桥三百有余。”到了宋代,商业发展,经济繁荣,开河修路,桥梁建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北宋庆历七年(1047)修建的垂虹桥,最早为木桥,后改建为七十二孔联孔石拱桥,全长达五百多米,号称我国江浙古代的第一长桥。南宋《平江图》石碑上刻绘的桥梁共计359座。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游历苏州时,看到这里山清水秀、桥梁众多,颇似其故乡威尼斯,随后便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赞誉苏州为“东方威尼斯”。从此水城苏州有了“东方威尼斯”的美称而名扬海内外。葑门外古运河上的觅渡桥,是始建于元代大德二年(1298)的单孔古石拱桥,至今仍然巍然耸立。苏州现存明、清时的古桥更多,如上津桥、下津桥、彩云桥、吴门桥、普安桥、普济桥、行春桥、越城桥等等。据明、清两代《苏州府志》和民国《吴县志》载:明代苏州有桥梁31l座,清代310座,民国349座。解放后,苏州又新建了各种现代化桥梁,同时还注意保护和重建了一批有历史价信的古桥。在新建苏州东西向主干道“干将路”的同时,沿线临河又重建了拱式和平板仿古石桥二十多座。据1999年1月份统计,苏州古城区拥有桥梁186座,使今日苏州依然呈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
苏州园林古朴典雅,这些园林里的古桥也很多。它们跨池越涧,联结景点,在服从造园意境的总原则下,起到绿叶扶红花的效果。拙政园水面辽阔,园内亭、台、楼、阁诸景点多半临水而筑,湖面上几座曲折变幻的石板平桥,古朴简练,游人信步其间,虚实交融.步移景易,桥影波光,似隔非隔,凭添几分意趣。园内有座廊桥,在八字形三跨石梁的两边,竖立有朱色木柱,覆以灰瓦屋顶。设计者巧妙地将这古代亭廊桥移植于园林,自成一景,名目“小飞虹”。西园、留园有些单跨或多跨石板平桥,建造于矮石墩柱上,离水面仅数寸,曲折相接,只设低栏,使游人漫步其间,如履清波,别生情趣。虎丘二山门前的海涌桥,是一座圆弧形石拱桥,工艺精湛,砌筑细致,桥栏望柱上雕有6对石狮,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逗人喜爱。剑池上空那座镶砌在峭壁上的小拱桥,相传为宋时所建。游客在桥上俯视剑池,深邃莫测,若从剑池往上眺望,飞悬的小桥如置云端,气势雄奇。网师园里的引静桥,桥身长仅2米许,宽1米,桥面图案素雅,造型玲珑秀丽,架于水池尽端小涧上,是我国古典园林中的“袖珍小桥”。桥下涧水两侧叠石陡峭,嵌有宋代石刻“般涧”两字:桥两端则是花街铺地,其衔接和谐,源头深远,余意不尽,使游人流连,不失为这座秀美园林的点睛之笔。
苏州古桥,唐代大多以木材建造,木梁木栏,涂上朱红色油漆,一为防腐,二则美观,故称之为“红栏”、“画桥”。宋代以后,随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木桥逐渐被石桥所代替,“叠石甓,工奇致密”。一般都采用本地产花岗石,也有少部分用较易开采加工的石灰石、武康石的。为了方便水上航船,这些古桥多数为单孔或三孔石拱桥,两端辅以石级步道,以便利来往行人。还有一部分是构造简单的石板子桥,只便于行人通行。如今,这类石板平桥,只多见于乡间旷野和园林池面了。
古时苏州的能工巧匠,在造桥技术和艺术上颇有造诣。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发展、改进和提高,对发展我国桥梁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在桥址选择、桥基处理、桥孔布置、墩台构造、拱券砌筑工艺以及桥上栏杆等建筑装饰诸方面,都进行了成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许多处理手法,融技术、经济、功能和艺术于一体,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宝贵财富和技术精华,有的至今仍不失其启迪之意。
一、桥梁选址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
桥梁是三度空间的永久性建筑物,架设于某一固定地点。它首先要实现其交通功能,同时又要力求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因此,在选择桥位时,应力求使桥梁与桥址的自然景色相协调,使之融为一体。古人是非常注重桥址选择和观赏效果的,著名的宝带桥,从选址到桥型,就是典型的一例。宝带桥长三百多米,是五十三孔连孔石拱桥,中间三孔跨径较大且略为高耸,使桥身立面富于变幻,又有利于通行船只。整座石桥,形似宝带,风格绚丽。该桥桥位选在古运河与其支流澹台湖交汇处,远处青山遥望,傍山临湖,碧水相映,犹如“长虹卧波,鳌背连云”。
上方山麓的行春桥,为九孔石拱桥,其西与之相连的还有越城桥,是跨径稍大的单孔石拱桥。两座古桥以石砌驳岸相联,横卧在波光粼粼的石湖上。远处与山顶的楞枷塔相衬映,近处湖水微波荡漾.滩头鸭群嬉水,好一派水乡风光。每年仲秋时,更是人们向往的地方,正如清人蔡云诗曰:“行春桥畔画桡停,十里秋光红蓼汀。夜半潮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河亭。”
还有姑苏城西南隅的吴门桥,跨古运河,始建于南宋绍定年间(约1230年前后)。在当时,此桥乃步人吴门的第一桥,故取名“吴门桥”。这座单孔石拱桥,高达10米,是苏州市最高的一座古石拱桥。它跨度为16米,桥长66米,全桥统用细琢花岗石砌成。桥南北两坡陡峻且都设奇数石级,各为49级,石级俱为整块石板,平坦宽阔,以方便行人上下过桥。该桥石栏矮实浑厚,宛若坐椅,供过路人小憩、凭眺。远望古桥,驼峰高耸,气势雄伟,它与盘门水陆城门、瑞光塔互相衬映,合称“盘门三景”,闻名遐迩。游人拾级而上,伫立桥头,但见瑞光塔巍然矗立,与西北隅水陆城门遥相呼应,桥下古运河水流徐徐东去,水面上百舸争流,城垣壮丽,津梁纵横,水城风光尽收眼底。
二、桥基加固处理技术的实用而奇特
苏州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河流平缓,表土层厚,许多古桥都建在软弱地基上。为了使桥梁这一永久性建筑物安全稳定,防止下沉,古人采取了一些技术措施,最常见的是用打短木桩来挤密加固墩台的软土地基,如普济桥、下津桥、觅渡桥、宝带桥等。桩料为杉木,也有用柏木的。较典型的是宝带桥,由于它位于澹台湖口的河床土质软弱,便以打木桩加固其墩台地基,这是在1956年大规模修建时才发现的。宝带桥墩基打的杉木桩,直径约15—20厘米,每座墩基60根,分5排,每排12根,桩长120厘米左右,排列紧密,桩顶间嵌有嵌桩石,其上砌筑墩身。古时采取打短木桩加固软弱桥基的做法,不仅施工简便,而且密打的木桩长年置于水下,不易腐朽,起着挤密土体的效果;与桩本身的桩尖阻力一起,可共同起着承载作用,从而减少墩身基础沉陷的可能。
最巧妙的是砌筑全圆形的石拱桥。这是将拱券砌成一个整圆筒形,圆筒的下半截埋置于软弱河底充当桥基,不致阻碍河水流动和水上通船;向上的半截主拱券,则砌在下半截拱券上.形成全圆形石拱桥。角直的东美桥是其典型的代表作。它建于明代成化二十一年(1465),全长近30米,圆拱跨度9.2米,桥高4.6米,宽4.5米,以花岗石砌就。其整圆的下半截,实际上是一个半圆倒拱,掩于水中,若遇地基有不均匀沉陷,也不至危及桥身的安全。据说,苏卅『的莲花桥、升平桥等,桥下也是倒拱,均属全圆石拱桥。这些显然都是从桥梁本身的构造人手,较好地避免了因桥基下沉导致桥梁塌陷的危险。
此外,还有采用空心桥台,以减轻桥台自重而防止桥基沉陷的。如吴江黎里镇的进登桥,在石砌桥台中留出方形空腔,既增加了桥孔的泄水面积,又减轻了桥台的自重,在造型上亦显得别致。又如盛泽镇重建的中和桥,在两端石砌桥台下,以发券形式留出了更大的空腹,并分别题有“波月”、“媚叶”两款,使其造型更美,力学效果也更好。
三、采用“柔性墩”和联琐法工艺,独领风骚
早先,古人在修建多孔石拱桥时,为了承受垂直荷载及水平推力,每每将桥墩造得粗壮结实。这类重力式桥墩,费工费料,还直接压缩了桥孔的泄水断面,影响船只航行。而且,桥下净空的过多压缩,必然增加桥下水流的流速,加剧对墩身基础的冲刷,直接威胁桥梁的安全。苏州工匠在总结前人造桥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摒弃了较为粗壮的重力式桥墩,改用上大下小轻巧的“柔性墩”。如普济桥、彩云桥、五龙桥和宝带桥等,就都是用“柔性墩”建造的石拱桥,而尤以吴县市的五龙桥为最。五龙桥5孔,半圆拱券高达6米,而墩趾厚仅70厘米,可见“柔性墩”之轻盈,达到了省料、省工和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在宝带桥的52座桥墩中,除了其中51座属“柔性墩”外,另配有一座重力式桥墩,亦叫单向推力墩,位于从北向南数的第27号桥墩。其墩身体量较大,凭借它的自重,可以平衡来自单方向的水平推力,一旦邻孔破坏,不致于波及另端各孔。这种“制动墩”的构思和设置,足以说明我们的祖先对桥梁安全内在规律认识的深度,在当时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我国石材资源丰富,开采石料修建石拱桥的历史悠久,各种式样的石拱桥遍布大江南北。石拱桥的主要受力部件——拱券的砌筑工艺,逐步演变,各显千秋。最早的有“并列法”,以河北省的安济桥为代表。它是将拱石纵面石切成一圈圈单独的拱券,用“腰铁”将其联成整体。随后是“纵联法”,是把拱石砌成与桥同宽的一条条长石,并将这些长石按拱券弧形砌成整体,沿拱弧方向每块拱石要求相互错缝,以形成较坚强的整体。这种“纵联法”,多流行于闽、粤、赣一带。而苏州明清时修建的石拱桥,则借鉴和总结了“并列法”、“纵联法”的各家之长,形成了一种拱券砌筑的新工艺——“联锁法”发券。这是在砌筑拱券时,先从拱脚起,第一排以数块较为长大的拱石并列,布满桥宽,再上一排则用断面近乎方形的“丁石”,将相邻并列的长拱石加以联锁,依次类推,直到拱顶,最后用拱顶锁石(俗称龙门口)楔紧成拱。这种“联锁法”的工艺,既有“纵联法”之密贴,又有“并列法”之简便,可收到更佳技术和经济的效果。以联锁法砌筑的石拱桥,除普济桥、彩云桥、五龙桥、宝带桥外,有现存的单孔石拱桥和平江河上的寿星桥,枫桥河上的上、下津桥,娄江上的永安桥等。
四、石雕栏杆实用美观
苏州古桥不仅造型优美、工艺精湛,而且石桥两旁的石头栏柱、栏板也匠心独运,实现了安全、实用又兼顾美观等多种功能。水乡苏州的古石拱桥、石板桥比比皆是,桥上安装的石栏望柱,其栏柱间或安装实心石栏,或配置雕花栏板。栏板正、背面雕饰有文字或图案,包括篆刻桥名和记载修建年代,更多辅以如意、定胜等佛门标志,也有雕双钱、莲瓣等吉利图案的。石栏板的两端,通常配以狮头望柱,末端还镶砌有收头石,又名抱鼓石(俗称狗尾巴)。所有这些石栏柱、栏板等的体量、高度,主要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从前,平江河上有座叫百狮子桥的,是匠工们在石桥两侧的武康石实心栏板上,雕有许多小狮子,有昂首挺胸,有足踩绣球,有威武凝视,有温柔抚动,千姿百态,活泼可爱,数达一百,给小石桥平添了一番生气。后来人们便为它取名叫做“百狮子桥”。如今,百狮子桥已不存在,其雕狮栏板已移置于寿星桥和道前街临河上的福民桥上。
苏州的一些石板桥,如平江河上的忠信桥、福星桥以及临顿路上重建的青龙桥、大郎桥,和苏卅许多园林池面上曲折的石板桥一样,两侧石质桥栏简洁朴实,多以细琢花岗石相辅,石栏低矮,高仅40厘米左右,既有安全感,又不妨碍人们视线,还可容人们坐憩。
五、桥上建筑小品精致典雅
苏州古桥上的建筑小品装饰,除前述的雕饰栏板外,还立有桥名牌,设碑亭,安装楹柱等。这些艺术小品,亦为苏州古桥增色添辉。
古人相当重视桥名牌的布置艺术,有的镶嵌在石栏板正中,有的直接雕刻在石边梁的外侧面。文字除桥名外,还辅以建桥年代,两端配以花饰图案。如重建的青龙桥、大郎桥、福星桥等,都属此类。
苏州古桥还立有桥碑,如今在苏州碑刻博物馆还藏有重建望亭桥碑记、西自塔子桥重修记等。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吴县顾肇熙记、长洲陈伯玉刻的西白塔子桥重修记中,就简要地叙述了修桥的经历,还记载了重修时捐资者姓氏和款额,对修桥的收支账目,笔笔详尽地公诸于众。还有在桥头建有碑亭的,如宝带桥的北堍建有碑亭一座,全由花岗石叠砌,单檐歇山造。《吴县志》载,该碑亭建于清同治十一年,内置清代张松声的《重修宝带桥碑记》。碑亭旁边立有一座小石塔作伴,配置和谐,奇巧多姿。又如角直镇的朝阳桥,始建于宋代,为一单孔10米跨径的石拱桥,主拱券以石灰石并列法砌就,正西有桥碑一块,记载着修桥史实,可惜碑亭已毁,石碑断成两截,现已列为吴县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江市的凤仙桥,南、北堍各建有憩亭一座,形式、大小相仿,隔河相望,犹如一对孪生姐妹。两亭均歇山顶,正脊雕饰八仙图案,造型精美。四脊翼角飞翘,如春燕凌空,轻盈飘逸。亭内均置石栏坐槛,供过往路人歇脚休息。两亭石柱分别阴刻楹联,南亭是:“化日光天,相安无躁;栉风沐雨,且住为佳。”北亭是:“坐而言矣,起而行矣;老者安之,少者怀之。”联词生动地描述过路人安逸自在的情景,更激励年轻人要放眼世界,去开拓灿烂的未来,颇具情趣。
苏州的古桥,无论是石拱桥,还是石板桥,大多在桥身的两侧。对称地置有楹联,由文人墨客遣词配联,辅以书法、雕刻。其内容是记载修桥年代,描述桥址风光和地理位置,指示舟楫航向,更多是借景抒情的。少有阳刻,大多为阴雕。人们从楹联的优美书法、文字神韵和意境中,可得到许多艺术的享受。
此外,好多古石拱桥的主拱券上,都饰有一圈拱眉石,在夕阳西照之时,其投射的阴影,更能增强石桥的立体美感。还有在桥面千斤石上或主拱券内壁,镶雕有精美图案的。如黎里镇上的青龙桥,系清道光二十九年重建。该桥在千斤石上和主拱券内壁,就雕有青龙浮雕,如今桥身完好,雕饰清晰。桥侧还有一对楹联:“长虹高挂千秋月;巨锁遥达万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