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极品医仙莫凡最新:刘鸿恩应用乌梅经验浅析(页 1)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9:48:42

您查询的关键词是:乌梅丸 痔疮  。如果打开速度慢,可以尝试快速版;如果想保存快照,可以添加到搜藏。

(百度和网页http://bbs.haoyisheng.com/archiver/?tid-134480.html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百度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


好医生论坛 » 方药纵横 » 刘鸿恩应用乌梅经验浅析

2004407428jg 发表于 2009-4-12 19:34

刘鸿恩应用乌梅经验浅析

刘鸿恩应用乌梅经验浅析
开阖枢

乌梅丸原系《伤寒杂病论》方,由乌梅、细辛、附子、桂枝、人参、黄柏、黄连、干姜、当归、椒目组成,具有温脏、补虚、安蛔之功效,原多用治蛔厥。笔者以该方加减用治内科杂症,疗效颇好,兹举例如下。
  1 泄泻
  董某,男,62岁,1993年5月初诊。患者因腹泻2年余,屡治不效。诊见:面色晦黯,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每天5~6次,伴有腹胀隐痛, 时热时冷感,食少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细。证乃久病缠绵,脾气虚弱, 运化失权,兼寒热夹杂,治以温中补虚,收涩止泻,拟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15 g,干姜、黄柏各10 g,炮附子、黄连、细辛、桂枝各3 g,党参、神曲各30 g。每天1剂,水煎服。7剂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成形。30剂后大便基本复常。
  按:本例泄泻,时间近2年余,西医未有明确诊断。肝硬化、肠肿瘤多见便溏,腹胀隐痛,夹有不消化食物,且病程较长,反复不愈,与本例近似。久泄不止,致脾土虚衰,中阳不温,运化失职。方中乌梅、干姜温中收涩;少佐附子、细辛、桂枝辛温之品,增强温脏之力;黄柏、黄连苦寒坚下,又能缓和方中诸药之温燥;党参、神曲补气健脾,和胃止泻。诸药对症,故能获效。
  2 咳嗽
  曹某, 女,61岁,1991年初诊。患者系结肠癌术后肺转移化疗后,咳嗽痰少,色白质粘,咯出不爽,口干,时伴有胸闷不舒,气短便溏,食少腹胀,面色少华,舌淡红、苔少,脉濡。证属病久体弱,脾土亏虚,土不生金,宣肃失常。治以温中补虚,敛肺止咳。拟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15 g,干姜、黄柏、黄芩、椒目、紫苏叶、天竺黄各10 g,炮附子、细辛、桂枝各3 g,党参、黄芪各 30 g。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2周咳嗽减轻,去紫苏叶、天竺黄,再进2周,咳嗽平。
  按:肺部转移性肿瘤形成慢性咳嗽,多见干咳,痰少难咯,久咳易累及脾脏,形成寒热错杂症。虽病位在肺,治宜兼顾肺、脾。方中乌梅味酸,敛肺止咳;黄柏、黄芩燥湿化痰;天竺黄、紫苏叶止咳平喘;附子、干姜、椒目、细辛、桂枝取“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且桂枝能温通上下,和血宽中;党参、黄芪补肺脾之气,扶助正气以祛邪。
  3 胃脘痛
  金某,男,68岁,1997年初诊。患者为胰腺癌术后,胃脘隐痛,食欲减退,食后饱胀,偶泛涎水,面色萎黄,形瘦,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弦细。胃镜示:慢性胃炎。证属中焦虚损,阻碍气机,气滞不 通,不通则痛。治当温中补虚,理气健脾。拟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干姜、白术、椒目、炒黄柏各10 g,炒黄连、陈皮各6 g,细辛、制附子各3 g,党参、八月札各30 g。水煎服,每天1剂。7剂后胃痛好转,仍嗳气,加乌药6 g。再服3周后症状基本消失。
  按: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 可见脘腹胀痛、饮食不馨、嗳气、食后饱胀、便溏、面色萎黄、 消瘦等脾胃中虚症。同时兼有气机阻滞等症。乌梅丸中乌梅酸以开胃;干姜、白术、椒目、细辛、制附子、陈皮温煦中焦;黄连、黄柏炒制可减其苦寒伤胃;党参、乌药、八月 札健脾补气,理气止痛,且八月札有抗癌之功,药症相合,故能奏效伤寒论》第338条云:“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乌梅丸主之。”故乌梅丸为治蛔厥之良方,不仅如此,在临床上,以此方化裁治疗痢疾、肠痈、痛经等证,均取得明显效果,现叙述如下。

1 治疗胆道蛔虫症

例1,患者,女,68岁。自述5天前因误食生冷之物,遂感上腹部阵发性绞痛,甚引向右肩胛部放射,并伴四肢不温,恶心、呕吐、不欲食,曾吐蛔虫2条,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稍弱。李克绍教授遂用:乌梅12g,川椒6g,炙甘草6g。取3剂,3日后患者欣喜复诊,自云服药1剂,疼痛顿时减轻;3剂尽而疼痛竟全消失,并便下蛔虫数条。继以香砂六君子汤2剂善后,患者因误食生冷而诱发且无上热之象,故去苦寒之黄连、黄柏,并弃参、归等安脏之药,仅用乌梅、川椒安蛔驱蛔,药少而精,但药精力专,紧扣病机,故能收到如此满意之疗效 〔1〕 。

例2:患者,形瘦神疲,面色青黄,右上腹痛如刀绞,时痛时止,并吐蛔1条,心中疼热,呕吐酸水,四肢厥冷、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数。邓县已故老中医周连三先生辨为蛔厥腹痛,方用:乌梅24g,细辛、蜀椒各4.5g,黄连、黄柏、当归、党参各6g,炮附子、桂枝各9g,槟榔15g,干姜18g,服1剂,自觉四肢厥冷减轻,但心中疼热不解,又加烦躁、口渴、喜饮,急来诊治,恰逢张感深先生,确诊蛔厥无疑,认为乌梅丸乃中的之方,而出现反应的原因在于重视下寒而忽视上热,遂减干姜为9g,增黄连为12g,加大黄12g,服2剂而愈。此为上热下寒偏上热者,故临床加减显奇效 〔1〕 。

2 治疗痢疾

例3:患者,患休息痢,多方求治,历时数月,缠绵不愈,虽便次不多,但均带脓血,里急后重较轻,时时恶寒,微热,腹痛较甚,舌红,苔黄,脉沉数,手指发凉,予以乌梅丸加减:乌梅9g,黄连、黄柏、制附子、桂枝、广木香、花椒、细辛、干姜各6g,当归、白芍、大黄各12g。开水煎服,服2剂后,腹痛缓解,手指转温,再进1剂,腹痛脓血便全止。大便化验,全部转阴而康复 〔1〕 。

例4:患者,中年女性,患休息痢,经西医检查,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大便检查:粘液(++~++++),脓细胞(+~+++),血细胞少许。病后即积极治疗,效而不固,尤以进食油腻生冷,病必加重。以乌梅丸加减:乌梅9g,附子、桂枝、干姜、花椒各6g,黄柏、黄连、广木香各6g,当归、白芍、罂粟壳各12g,党参、肉豆蔻各9g。连进5剂,脓血粘液便消失,粪便化验,全部转阴而愈 〔1〕 。

例5:患者,男,51岁。脾胃素虚,又食生冷,遂发为痢,日20余次,先后服西药和枳实导滞丸等,病稍缓解,但仍日下剩10余次,迁延3月余,遂求治于张感深先生,症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疲肢倦,头晕目眩,大便粘冻,白多赤少,腹痛绵绵,喜暖喜按,饥而不欲食,食则腹胀,四肢厥冷,小便清长,舌边尖红,苔白多津,脉沉细。处方:乌梅24g,黄连、黄柏各12g,当归、党参、炮附子各6g,干姜、蜀椒、桂枝各4.5g,细辛3g。3剂,效不显。遂求治于周连三先生,认为乌梅丸证无疑,然干姜量少,而黄连、黄柏量大,清上有余,温下不足,于是增干姜为15g,减黄连为9g,黄柏为4.5g,服12剂而愈 〔1〕 。故治疗脾胃虚寒之久泻久痢,可重用生姜。

3 治疗肠痈

肠痈并非只能用大黄牡丹皮汤及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其中尤以寒热错杂证者,必以乌梅丸化裁方有著效。例6:患者,中年男性。患肠痈3日。恶寒发热、呕吐, 右下腹疼痛剧烈,屈膝侧卧,舌淡红,苔黄,脉沉紧。因不愿手术,前来求诊。以乌梅丸加减:乌梅9g,花椒、桂枝、附子、干姜、细辛、黄连、黄柏、广木香各6g,当归、赤芍各12g、大黄18g,服药后大便畅泄5次,腹痛缓解,憎寒发热不著,去大黄后再进2剂,诸症消失而愈 〔1〕 。

4 治疗

小儿手抖小儿之病,疳积(营养不良症)、虫证甚多,王海如以乌梅丸治疗蛔虫扰动厥阴的手抖1例,取得满意之疗效。例7:患儿,女,7岁。其母述其女两手发抖已有数月,前医选用羚羊角、钩藤、石决明、生地、桑叶等平肝熄风之品治之不愈。察其面色苍黄,体质瘦弱,食欲不佳,夜间喜伏卧,有时腹痛,舌质淡润,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下唇内有粟状颗粒,白睛有蓝斑。此乃蛔虫扰动厥阴之蛔厥症,而非湿热伤津,肝风内动之掉摇。遂予以乌梅丸:乌梅10g,黄连6g,黄柏3g,桂枝3g,党参3g,附子3g,细辛3g,当归3g,干姜4g,川椒15粒。服用2剂手抖减轻,继2剂,手抖已止 〔1〕 。

5 治疗痛经

痛经久不愈者,多因肝脾失调,气血不和,气机失于调畅,郁久而生寒热,致虚实互呈,寒热错杂之证,可用融汇祛寒热,调肝脾,和气血诸法于一方的乌梅丸治之。例8:患者,32岁。经行时少腹疼痛,月水不畅,其色时淡时黯,或挟瘀块,历经3载,月月如是,多方求医不效,以致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查其面色萎黄,心烦口渴,手足不温,乏力肢酸,舌质淡胖,边尖红,苔薄黄,右脉细软,左脉弦细,少腹按之拘急、痛引阴户,以乌梅丸为汤剂,每月经前3剂,经期3剂,经后3剂,3个月而愈 〔1〕 。

综上所述,乌梅丸不仅是治疗蛔虫症的良方,而且经过恰当的配伍加减,可应用于临床多个学科,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第338条云:“蛔蟩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本方以温清并用、补伐兼施见长。若能权衡药量,加减得宜,临床上可广泛用於寒热错杂证,现举例如下。
1蛔蟩
  案例1:何某,女,40岁,1996年9月4日就诊。腹痛时作,痛在脐周,可扪及团块状物,痛处喜温喜按,痛时呕吐,曾吐蛔虫1条,口苦口乾,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大汗出,脉弦细而缩,色质红,苔白腻少津。诊为蛔鳜。用乌梅丸加减:乌梅15g,细辛6g,干姜6g,当归8g,制附片10g,蜀椒3g,桂枝3g,黄柏12g,黄连3g。水煎两次,分6次温服。服药后呕吐、汗出止,腹痛减轻,手足转温,色红苔白而润,脉濡。守上方3剂,顿服肠虫清两片,诸症悉除。
2久泻
  案例2:陈某,男,2岁。腹泻2月余,腹痛不明显,大便每日1~3次,呈稀糊状或完谷不化,时呕吐。西医诊断: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曾口服黄连素、痢特灵、乳酸菌素、活性炭及输液等治疗,效果不明显。又服中药,如参苓白术散、葛根芩连汤等亦效差。患儿面黄消瘦,毛发稀疏,精神萎靡,口渴喜热饮,多食善饥,食后1~2h即泻,舌质淡,苔花薄,脉濡。辨为中焦实热、下焦虚寒之久痢。用乌梅丸加减:乌梅6g,细辛1g,乾姜2g,当归5g,制附片、蜀椒、桂枝、黄柏各3g,黄连1g。水煎2次,分4次温服,每日1剂,两日后腹痛缓解,每日1次稀溏便。改为口服乌梅丸,每次1/4丸,每日两次,1周而愈。
3顽固性瘙痒
  案例3:陶某,男,46岁,补鞋工。全身皮肤瘙痒,春秋易发,皮肤潮红。遇热瘙痒尤甚,夜间明显,皮肤乾燥,抓痕累累,畏寒且恶风,心烦,口乾,失眠,食欲不振,面色少华,四肢不温,色质淡,舌尖红,苔白腻少津,脉细缓。患者常在街边修鞋,易被风、寒、湿等六淫外邪侵袭,而邪蕴肌肤,不得疏泄,久病脾虚,气血失化,卫外不固,湿郁化热,血虚生风。辨证属寒热虚实夹杂。用乌梅丸加减:乌梅60g,细辛10g,乾姜15g,黄连6g,当归20g,制附片15g,蜀椒3g,桂枝10g,红参10g,黄柏15g,黄连6g。2剂,水煎服。3d后复诊,瘙痒减轻,口不渴、不畏寒,但恶风,其余症状舌脉未变。再予乌梅30g,细辛6g,乾姜10g,黄连6g,黄柏15g,西洋参10g,蜀椒3g。连服5剂后,各症明显减轻,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又予乌梅20g,细辛5g,乾姜10g,黄连5g,黄柏10g,当归15g,制附片10g,蜀椒3g,桂枝5g,党参20g。10剂后,瘙痒止各症皆愈,再予补中益气汤调服,随访两年未复发。
4消渴
  案例4:杨某,男,56岁。患糖尿病半年余,口渴多饮,心烦不安,饥不欲食,神疲乏力,小便清长,夜尿多,腰膝酸软,失眠,舌质红,苔白腻少津,脉濡缓重按无力,空腹血糖16mmol/L,尿糖(+++)。此为肺胃湿(实)热,脾肾两虚之上盛下虚、上热下寒之证。用乌梅丸加减:乌梅30g,细辛5g,制附片10g,蜀椒3g,黄连6g,枣皮15g,当归10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丹参各15g,天花粉、葛根各20g,桂枝5g,甘草3g。5剂,水煎服。结合散步、体操、太极拳等有氧运动,症状减轻。再服10剂,症状基本消失,查空腹血糖7mmol/L,尿糖(-),上方去桂枝、附片、细辛、蜀椒,加黄柏10g,又服30余剂,症状缓解,空腹血糖6.5mmol/L,尿糖(-)。坚持糖尿病饮食,合理锻炼;随访1年,一切均正常。
乌梅丸之新用

乌梅丸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一书,是由乌梅、黄连、黄柏、(党)人参、当归、桂枝、附子、蜀椒、干姜、细辛组成。为治厥阴病的主方。本方原为蛔厥证而设。具有温脏安蛔,邪正兼顾,寒热并用,酸收止利之功。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肠蛔虫(蛔厥证)、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等病症。除此,还发现它可治疗以下病症。
1、慢性肠炎(泄泻):每次口服9克,每日3次,15-30日为1个疗程。有温中止泻之功。
2、血管性头痛(巅顶痛,系厥阴受邪,痰浊内阻):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5-10日为1个疗程。有温中补虚,降逆散寒,祛痰止痛之功。
3、顽固性呃逆(胃呃):每次口服6-9克,每日2-3次,3-5日为1个疗程。有入肝敛阴,和胃生津,辛开苦降之功。
4、男性不育症(以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性欲低下,阳痿早泄,精液稀薄或过于稠黏,口苦咽干,烦渴少饮,急躁易怒为主者):每次口服9克,每日3次,25-30日为1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有温补脾肾,益精通络之功。
5、慢性萎缩性胃炎(寒邪伤胃,脾胃虚弱型):每次口服3-6克,每日2-3次,1个月为1个疗程。有温暖中焦,清除郁热,扶正祛邪之功。
6、小儿厌食症(饮食不节,肝胃虚损,肝气犯脾所致以厌食为主甚至拒食,食量较同年龄正常儿童明显减少,连续60天以上者)每次口服3克,每日3次,10天为一个疗程。
7、带下重症:每次口服9克,每日3次,15-20日为一个疗程

乌梅丸古今研究
  
<组成用法>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 蜀椒四两(出汗) 桂枝六两(去皮)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方药功效> 滋阴清热,温阳通降,安蛔止痛。 <适应证候> 绕脐痛或右上腹痛,痛引肩背,痛剧则四肢厥冷,烦闷不安,呕吐或吐蛔,进食诱发,时静时烦,舌苔黄或白而腻,脉微。久利不愈。 本病临床表现特征有三:一是四肢虽厥冷,但无周身肤冷之候;二是有吐蛔或便蛔史;三是病者时静时烦,得食而呕又烦,发作有时间性。辨证当以寒热错杂之上热下寒为关键。寒热错杂之久利,本方亦在可选之列。 <方药诠解> 1. 药物配伍:蛔虫有得酸则静,得苦则下,得辛则伏之特性。方中重用乌梅,并用醋浸以增强其酸性。味酸则能安蛔,蛔静则痛止,故为安蛔止痛之主药;细辛、川椒味辛而性温,辛则伏蛔,温可祛寒;黄连、黄柏味苦性寒,苦可下蛔,寒能清上热,并具制桂附椒辛等药温燥之性,以防其伤阴耗液;上述三方面,酸以安蛔,辛以伏蛔,苦以下蛔,故蛔厥可除。然蛔虫扰动又归咎于中下焦之虚寒、气血之虚弱,故用桂枝、附子以温脏而祛寒;人参、当归以补养气血;又用米饭、蜂蜜为丸,一则能和诸药,同时又有安蛔补胃之功。诸药合用攻补兼施,共奏安蛔、驱蛔、温脏、补虚之功。用之可使虫静而下行,痛止而厥回,寒温得和而病愈。 2. 名家方论 柯琴:仲景之方,多以辛甘、甘凉为君,独此方用酸收之品者,以厥阴主肝而属木。《洪范》云:“木曰曲直,曲直作酸。”《内经》曰:“木生酸,酸入肝,以酸泻之,以酸收之。”君乌梅之大酸,是伏其所主也。佐黄连泻心而除痞,黄柏滋肾以除渴,先其所因也。肾者肝之母,椒、附以温肾,则火有所归,而肝得所养,是固其本也。肝欲散,细辛、干姜以散之;肝藏血,桂枝、当归引血归经也。寒热并用,五味兼收,则气味不和,故佐以人参调其中气。以苦酒浸乌梅,同气相求,蒸之米下,资其谷气。加蜜为丸,少与而渐加之,缓以治其本也。肿景此方,本为厥阴诸症炎法,叔和编于吐蛔下条,令人不知有厥阴之主方。观其用药,与诸症符合,岂只吐蛔一症耶!蛔为生冷之物,与湿热之气相成,故寒热互用以治之。且胸中烦而吐蛔,则连、柏是寒因热用。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杀虫之方,无更出其右者。久利则虚,调其寒热,扶其正气,酸以收之,其利自止。(《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厥阴方总论》) 王晋三:乌梅渍醋,益其酸,急泻厥阴,不欲其缓也。桂、椒、辛、附、姜,重用辛热,升达诸阳,以辛胜酸,又不欲其收敛阴邪也。桂枝、蜀椒通上焦君火之阳,细辛、附子启下焦肾中生阳,人参、干姜、当归温中焦脾胃之阳,则连、柏泻心滋肾,更无亡阳之患,而得厥阴之治法矣。合为丸服者,又欲其药性逗留胃中,以治蛔厥,俾酸以缩蛔,辛以伏蛔,苦以安蛔也。至于脏厥,亦由中土不得阳和之气,一任厥阴肆逆也。以酸泻肝,以辛散肝,以人参补中土缓肝,以连、柏监制五者之辛热,过于中焦而后分行于足三阴,脏厥虽危,或得温之散之,补之泻之,使之阴阳和平,焉有厥不止耶?(《绛雪园古方选注·和剂》) 高学山:君乌梅,酸以入肝也,余药少于乌梅,则从其性而俱为入肝可知。本为脏寒,故以姜附温之;本以脏虚,故以人参补之。夫厥为阴阳气不相接之故,用细辛者,所以通其阳也;用桂归者,所以和其阴气也。蜀椒辛热而善闭,盖温补其阳,而更为封固之耳。至于以连柏为佐者,又因脏寒而遽投辛热之品,阴阳相格,水火不相入者,常也,故用苦寒以为反佐,如白通汤之加人尿、胆汁也。且少厥二阴为子母,厥阴阳微,其来路原从少阴,加黄连于乌梅之次,而尊于众药,且以黄柏副之,是温厥阴,而并分引其热以温手足之少阴二也。至其酸苦辛辣之味,为蛔所畏而使之俯首,则又其余义矣。借之以主久利,其方义如壶天,又是一番世界,绝非主蛔厥之用意也。盖利起本寒,成于化热,始于伤气,久则脱血,故辛热以治本寒,苦寒以治化热,蜀椒固气,而以细辛提之,当归养血,而以桂枝行之,加人参合补气血,而总交于乌梅之酸温,所以敛止其下滑之机致而已。(《伤寒尚论辨似·厥阴经》) 章虚谷:乌梅丸为厥阴正治之主方也,木邪横肆,中土必困,故以辛热甘温,助脾胃之阳,而重用酸以平肝,佐苦寒泻火,因肝木中有相火故也,所以厥阴篇中用姜附四逆汤各条,是少阴言病,非厥阴也。(《伤寒论本旨·厥阴篇方》) <临床运用> 1. 传统运用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厥,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伤寒论》338条) 蛔厥者,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金匮要略》十九·7)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金匮要略》十九·8) 《千金方》:治冷痢久下,乌梅丸。 《寿世保元》:胃冷,蛔虫上攻,心痛,呕吐,四肢冷,乌梅丸。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治一人腹痛吐蛔,审其证为肝乘胃弱,胃气受伤,蛔虫上出。用乌梅丸加减:川椒、川连、乌梅、干姜、人参、茯苓、生白芍、川楝子,以泄肝和胃。 《静香楼医案》:某,蛔厥心痛,痛则呕吐酸水,手足厥冷,宜辛苦酸治之。川连、桂枝、归身、延胡、乌梅、川椒、茯苓、川楝子、炮姜。 《方函口决》:厥阴多寒热错杂之证,除茯苓四逆汤、吴茱萸汤外,泛用此方而奏效者多,故别无蛔虫之候,但胸际略痛者,亦用之。又反胃之坏证,以半夏干姜人参丸作料送下此方,奇效。又能治久下利。 《伤寒论类方汇参》:本方治巅顶痛。厥阴之脉,会于巅顶,今见巅顶痛者,是厥阴之邪侵于上也,乌梅丸专主厥阴,故治之而愈。 又:治腹痛饮冷。腹痛,爪甲青,明是厥阴阴寒之气,阻其真阳运行之机,邪正相攻,故见腹痛,既云寒邪,何得饮冷,必是阴极阳生,见此寒热错杂,乌梅丸寒热并用,故治之而愈。 2. 现代运用 乌梅丸具有滋阴泄热,温阳通降,安蛔止痛之功,《伤寒论》、《金匮要略》使用其治疗蛔厥及久利。现代临床每多以本方为汤剂,广泛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结肠炎、慢性泄泻等消化系统疾病,亦用于治疗妇科带下、盆腔炎以及其他系统疾病。 (1)消化系统疾病: 1)胆道蛔虫病:杨氏<1>采用乌梅汤加减方治疗42例急性胆道蛔虫病。结果腹痛3日内缓解14例,5日内缓解26例,10日内缓解2例,均未手术治疗而痊愈。其基本方为:乌梅9g,附片、黄柏、桂枝各6g,干姜、黄连各5g,党参15g,苦楝皮10g,当归8g,细辛4g,椒目3g。随证加减,无寒证可去桂、附,正气未虚者,可去参、归,腹痛、胁痛甚者酌加片姜黄、泽兰、木香、川楝子,便秘者加槟榔、枳实、生军等,虫多者可加使君子、苦楝皮。张氏<2>以本方加减自拟而为胆蛔冲剂(乌梅、川椒、黄芩、木香、陈皮、使君子、蒲黄、槟榔、芜荑、川楝子、鹤虱、甘草等),每小袋20g,温开水冲服,日3次,每次2袋,连服3天。结果:临床痊愈(24小时内主要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停药72小时未再了)20例;好转(主要症状及体征于48小时内明显改善)2例;无效1例。其中疼痛缓解时间最短30分钟,最长4小时,平均1.4小时。曹氏<3>以本方加减:黄连6g,花椒、乌梅、藿香、槟榔、木香各20g。水煎服,每次70—100ml,日2次。结果全部治愈,其中最快1剂止痛,2剂即愈,最慢5剂即愈。顾氏<4>认为胆道蛔虫症为寒蛔互阻,痛而不厥,当宗乌梅丸治蛔厥之意,以本方温中安蛔而治疗本病而收效。郑氏<5>以硝酸甘油加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症,其治疗方法为:硝酸甘油片,较大儿童每次0.3—0.6mg,小儿则用0.3mg,舌下含化。乌梅汤:乌梅10—15g,花椒3—10g,黄柏6—10g,苦楝10—30g,木香、槟榔各6—12g,使君子6—15g,大黄3—15g,芒硝1—9g(冲),无胡、川朴各3—9g。水煎服,日1剂,首日2剂。剂量随年龄大小加减,药味随证加减。阿托品0.015mg/kg/次,皮下注射。抗生素:继发胆道感染有明显中毒症状,或用清热解毒中药疗效不显著时,配合庆大霉素、灭滴灵或氨苄青霉素、洁霉素。结果:治疗组23例病人,胆绞痛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均在5分钟内缓解至消失,最短的1分钟,而对照组19例肌注阿托品后,腹痛缓解时间,1小时内8例,4小时内11例,平均2.74小时,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易氏<6>以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病155例,结果痊愈149例,占96.1%,好转5例,占3.3%,无效1例,占0.6%。总有效率为99.4%。其中服药最少者2剂,最多者14剂,一般2—5剂。邱氏<7>报道用乌梅丸汤剂,原方去桂枝、当归,加木香、延胡、水竹茹、葱头治疗15例胆道蛔虫病,结果全部有效。一般服1剂,4小时后症状减轻,2剂疼痛消失,排出蛔虫,轻者服2剂,重者服4剂而病愈。李氏<8>用乌梅丸汤剂加槟榔、使君子、榧子、苦楝皮、木香治疗31例胆道蛔虫病,全部经内服和注射解痉、镇痛药无效而入院,经上方治疗后,结果16例只服1剂疼痛即完全停止,其余病例继续服上方治疗而病情缓解。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9>报道,因缺乌梅而改用食醋60克,或阿斯匹林6片,或用山楂15克代替,治疗100例胆道蛔虫病,均取得同样疗效。武汉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0>报道,对有可下证的患者,加用大黄、芒硝等通下药后,胆绞痛的缓解较单用乌梅丸迅速,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谢氏<11>报道用本方加川楝子、使君子及通下药,治疗蛔虫性肠梗阻,取得满意疗效,一般服药1—2剂后即见效,包块在3天内消失,或解出大量蛔虫。宋氏<12>认为该方治疗蛔厥,乌梅、白芍用量宜大,各须用至30g,疗效方确切迅速,再者只要见四肢厥冷者,尽管舌红苔黄,口渴等证具,仍可用桂附。呕吐者木瓜易干姜,但须重用至30g,伴有出血倾向者,以生大黄6g研末,用药注液分吞。易氏<6>则认为在治疗胆道蛔虫过程中,乌梅、川楝子、槟榔、川椒四味药自始至终均用,偏寒伍姜、桂、辛、附以温脏散寒,偏热伍连、柏、栀子以苦寒泄火,寒热错杂则温清并用,寒热平调。 2)结肠炎:吕氏<13>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2例,均为住院病人,病史3—15年,经钡灌肛确诊7例,乙状结肠镜检确诊3例。以乌梅丸改汤剂,水煎日1剂,深部保留灌肠,10天为1疗程。方药组成:乌梅12g,黄连10g,黄柏10,细辛3g,干姜10g,附子10g,川椒10g,肉桂10g,党参12g,当归10g。腹痛加木香10g,白色粘液多加肉豆蔻10g,夹红色粘液加地榆20g,大便次数多加没食子10g,气虚症状明显加黄芪30g。灌肠一般保留药液2小时以上。结果:痊愈(大便完全恢复正常,无白色粘液,全身症状消失,钡灌肛复查肠道管腔及粘膜病理性改变消失)8例;好转(大便次数减少,无白色粘液,全身症状减轻,钡灌肛复查肠道管腔及沾膜病理性改变消失)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2%。王氏<14>以乌梅丸、固肠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19—65岁,病程1—23年。辨证分型:寒热错杂型43例,阳虚寒盛型17例。治疗:寒热错杂型以乌梅丸方治疗(乌梅20g,黄连、当归各10g,黄柏9g,干姜、附子、川椒、肉桂、人参各6g,细辛2g)或随证加入黄芩、地榆、白芨、五倍子、肉豆蔻、五味子等。阳虚寒盛型则以固肠丸方治疗(乌梅、茯苓、苍术各10g,诃子、肉豆蔻、罂粟壳、人参、木香各6g)可随证加入赤石脂、干姜、薏仁等。二方皆先服汤剂,待症状好转,以蜂蜜为丸,每丸9g,每服1丸,日2—3次,连服3个月,腹泻严重,脓血便明显可配自制灌肠方(煅五倍子、地榆、白芨、赤石脂、茯苓各10g,血竭6g,加水800m,浓缩至150lml)每晚睡前保留灌肠连续10天。治疗三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大便正常,诸症消除,肠粘膜充血水肿消失,溃疡愈合)31例,其中寒热错杂型与阳虚寒凝型分别为25例、6例;显效(症状基本消除,肠粘膜充血水肿消失,溃疡基本愈合)15例,上述两型分别为9例、6例;有效(肠粘膜和临床症状均好转)9例,上述两型分别为6例、3例;无效5例,上述两型分别为3例、2例。半年随访,寒热错杂型复发2例,阳虚寒盛型复发1例,一年随访各复发1例,二年随访,前者复发2例,后者复发1例,其后未见复发者。黄氏<15>等以乌梅汤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38例,主要症状为:粘液血便(每日3次以上),腹痛、腹胀、肠鸣。结肠镜检:直肠、乙状结肠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膜充血、水肿,多数有小出血点及小溃疡形成,以直肠粘膜为主。药用:乌梅20g,细辛3g,干姜10g,黄连12g,当归15g,黄柏12g,党参、大黄、白芨、生甘草、白头翁各15g。脓液较多者加赤石脂15g;腹痛较甚者,加木香6g;便稀如水加附片6g。上方共煎,灌肠,早晚各1次,2周为1个疗程,隔2天进行下一个疗程。结果:经2—8个疗程治疗,痊愈(症状消失,肠粘膜恢复正常)30例,好转(症状减轻,肠粘膜病变较前明显改善)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4%。李氏<16>认为慢性结肠炎多表现为本虚标实,寒热交错,由于病程过长,泻痢日久,往往导致气阴两伤,脾阳不振,同时正虚邪恋,肠中每每湿热滞留,故投予乌梅丸。临床以此方加减,常获良效。董氏<17>以乌梅丸为汤剂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25例,舌淡苔折加吴萸,舌苔厚腻加川朴、山楂,舌质不红去连柏,腹痛较得加白芍,大便滑脱加赤石脂、禹余粮,胃脘不舒加陈皮、砂仁、木香。结果:基本痊愈16例,好转7例,无铲2例。作者认为慢性结肠炎与厥阴肝木有关,其临床表现为标热(大肠、局部)本寒(脾胃、整体)之证,其病机先是肝气郁结,继之邪热内蕴。郑氏<18>、杜氏<19>、肖氏<20>、戴氏<21>等也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认为本方对泄泻日久,寒热错杂,虚实互见,兼有湿热之邪未尽的溃疡性结肠炎甚宜,屡用之多获效验。 3)泄泻:陈氏<22>观察了以乌梅丸为基本方加减治疗28例慢性泄泻患者的效果。其中偏阳虚者加肉桂;偏气滞者加种朴、木香;偏湿盛者加白术、川朴;偏肝旺者加白芍、炙甘草。结果21例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大便成形,日行1—2次,或2日1次);5例好转(服药期间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停药后又有所反复);无效2例。五更泻多责于脾肾阳虚,但亦有非源于脾肾而缘于厥阴者。厥阴旺于寅卯之时,若邪及之,轻者常于此自解,重则每于此而加剧,发则厥阴肝热猖肆,转趋少腹,迫及肠府,可致腹泻。王氏<23>以此为据,用乌梅丸治疗五更泻患者28例,均以腹痛,痛则腹泻,泻有定时,肛坠,矢气,口苦为审证要点。结果治愈(主次症状、体征消失,大便正常,镜检或理化检查正常)9例,占32%;显效(主要体征消除,仍有次要症状,大便接近正常,镜检或理化检查明显好转)13例,占46%;有效(仍有轻微腹痛,但大便接近正常,或腹痛减除,但大便仍溏,镜检或钡餐或理化检查有所好转)6例,占22%。总有效率100%。曲氏<24>治疗泄泻1例,伴有少食纳差,腹胀,疲乏无力,手足不温,脉沉细而缓,属厥阴证寒热错杂,以本方加炒枣仁、远志,进药10剂,大便正常,心电图亦恢复正常。高氏<25>认为数年数月久治不愈之泄泻,以“湿胜”或“脾肾阳虚”为辨,而治以“利小便”或“健脾温肾”之法罔效者,疾病往往涉及几脏,连累数腑,寒热错杂,虚实并存。故以乌梅丸治疗本病百余例,每每可收立竿见影之效。 4)其他:郭氏<26>以本方加减治疗胆囊炎患者40例,用药:乌梅20g,花椒、干姜各8g,党参15g,黄连6g,桂枝、黄柏、当归各10g,细辛4g。急性发作者加金钱草40g,去党参;病程长者加鸡内金10g。日1次,水煎分2—3次服,药后饮普通食醋10—30ml。结果痊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1例(系急性穿孔包裹粘连者)。总有效率为97.5%。李氏<27>用本方加滑石治疗急性菌痢60例,结果:痊愈53例,好转3例,无效4例。并列举加减法:恶寒重者加重桂枝、细辛用量;发热重者加薄荷、黄芩;恶心、呕吐者加半夏;腹痛甚者加重桂枝、细辛用量;里急后重甚者加大黄,或合枳实导滞丸;腹胀加厚朴、枳壳;苔厚腻甚者加厚朴;食欲不振者加焦山楂、谷芽;身倦痛者加薏苡仁或苍术;脱肛者加枳壳;病初起者可不用党参,久则酌情重用。阮氏<28>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病位主要在肝脾和大小肠,病机为肝脾不和,气机失畅,寒热错杂,津气耗伤。故以乌梅丸治疗25例,病程8个月—10年。治疗方法:乌梅、细辛、干姜、黄连、附子、当归、黄柏、桂枝、人参、川流不息椒。加减:脏寒腹痛加吴萸、肉桂加满呃逆加丁香,砂仁;脾虚湿盛者加苍术、陈皮;心肾不交者桂枝易肉桂;邪热内陷去桂枝、干姜;大便燥结加麻仁、杏仁。日1剂,水煎,分3次服。结果:痊愈(症状消失,大便成形,便次正常)18例;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成形,便次明显减少)5例,无效2例。魏氏<29>观察了乌梅汤变量辨证治疗滴虫性肠炎的效果。他将176例患者随机分为乌梅汤治疗组96例和灭滴灵治疗组80例。治疗组分3型辨证治疗。其中肠热偏重型26例,调量用药:乌梅10g,党参10g,干姜3g,细辛2g,当归6g,附片3g,桂枝3g,黄柏20g,黄连10g,蜀椒3g;中焦虚寒者40例,调量用药,除附片外,其余剂量依次为10g、15g、10g、6g、10g、10g、5g、2g、6g;寒热并重型30例,调量用药,除黄柏、黄连、蜀椒外,其余剂量依次为15g、15g、5g、3g、10g、6g、6g。结果:治疗组治愈82例,好转14例,无效0例;对照组依次为72例,8例,0例。两给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宋氏<30>报道用复方雄黄乌梅汤(乌梅丸加柴胡、白芍、川楝、大黄、雄黄)治疗血吸虫病319例,结果:治愈242例(其中急性期58例,慢性期178例,晚期6例),无铲24例(其中慢性期21例,晚期3例)总治愈率为75.9%,有效率为92.4%。王氏<31>用加减乌梅丸治疗多发性、散有性直肠息肉6例,均获得满意疗效。处方:乌梅、黄连、僵蚕、当归、党参、地榆、赤芍、牡蛎、苡仁。大便干燥者加火麻仁;腹痛甚者改赤芍为白芍;腹胀痞满者加炒莱菔子;便血甚者用地榆炭;湿热不甚者黄芩易黄连,并配以2%枯矾作保留灌肠。 (2)心血管系统疾病 刘氏<32>治疗顽固性心绞痛1例,患者多于夜间发作,发时心中烦热压榨样疼痛,之前乍寒乍热,其后胸闷须起,口不干,为上热中下虚寒之证,以乌梅丸加减:乌梅10g,尖槟榔、黄芩各12g,党参20g,熟附子、川椒、炮姜各6g,大枣、麦冬、丹参名15g,3剂症减,后加泽泻,连服5剂,三诊加养阴清热之品,5剂而症大减,后以益气活血汤巩固疗效,心绞痛未大发作。唐氏<33>用本方化裁治疗肺心病,对改善症状,多获近期效果。方药化裁法:①椒目易川椒;②加茯苓、半夏、麦冬、五味子、炙甘草;③胸闷喘逆无汗,或有恶寒表证者加麻黄;④黄连、黄柏用量宜轻。郑氏<18>介绍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例,并认为肝失条达,厥气上逆,心阳不振,气血不畅是其病因,因此以乌梅丸原方去干姜,加生地、白芍、茯神、琥珀治疗,前后服药15剂,心率增加,病情稳定,随访1年未复发。作者还常用本方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等病例,均获较好疗效。此外还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例,血压波动在21—25/13—15kPa左右,头目眩晕近3年,加重半年,证属下元亏虚,阴不敛阳,虚火上扰之厥阴病。原方去桂、椒、加吴茱萸、龟板,前后服15剂,症状消失,血压20/12kPa。 (3)神经系统疾病:张氏<34>以本方治疗神经性头痛属厥阴病,肝脾不调,寒热错杂,虚实互见,以本方加川芎、吴萸、白芷等治疗,共服12剂病愈。随访2年未复发。又治腹痛型癫痫1例,证属寒热错杂,上热下寒,气机不调。予乌梅丸原方3剂,癫痫无发作,守方2月,后易本方为丸服4月而愈。张氏<35>以本方加味治疗3例癫、狂、痫病人,认为以上三证均与厥阴肝经有关,故用本方治疗而收效。袁氏<36>用本方加减治疗破伤风、中毒性脑病后遗症、乙脑后遗症,所介绍的3个病例全部治愈。随证加减:一般可去花椒,加全蝎、蜈蚣、僵蚕、钩藤、天麻等;舌质不红,苔有黄,酌减黄连、黄柏;盛夏之时,或舌不胖淡者,以黄芪易附片;上肢废用者加牛膝。薛氏<37>、刘氏<38>用本方加减治疗与厥阴持经有关,属寒热虚实错阿,气血不和之宰经系统疾病,如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胃肠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癔病等常收到满意疗效。 妇科疾病 1)带下病:张
从木土相克理论看理肝要剂乌梅丸
                     简 晖 刘英锋(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 南昌 330006)
   肝主风木,脾胃属土,木能克土“脾……其主肝也”、“土得木而达之”(《黄帝内经》)。故生理上,“木能疏土而脾滞以行”(《临证指南医案》),此乃克以制用之机;在病理上,则因肝性刚暴而易亢,脾性柔缓而易衰,“风木一动,必乘脾胃”(叶天士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金匮要略》),即成木乘土位之势。这种木土相克的理论关系,可以在乌梅丸临床运用中得到确实的体现,即乌梅丸作为厥阴主证之主方,其实际运用与木乘土位之证治规律密切相关。
   厥阴主证之中,有肝风内动,横犯脾胃之机。因为厥阴之上,风气主之,而其足经司令,主脏在肝,“肝病必(多易)犯土”(《临证指南医案》),故厥阴之为病,必以肝风内扰为其重要病机;而于传变,则脾胃中土首当其冲。
   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此为厥阴主证的主要表现。其中,(1)消渴、饥而不欲食,乃为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因为风性消散,若犯脾胃,则可传为中焦之“风消”。胃为水谷之海,风消灼于胃,必耗其津而欲以水自救,故现消渴引饮,或不择冷热;脾为仓廪之本而主藏营,风消脾中,必耗其营而仓廪空虚;故现嘈杂易饥,同时木克土伤而中运无力,故又复不欲食。(2)食则吐蛔,乃为肝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因为胃主纳降,风喜上行,风冲胃口,则胃气上翻,故不能纳谷而反易干呕吐逆,以致蛔随吐出。(3)下之利不止,乃为肝风内扰,下迫脾土之症。因为脾主升运,风性急迫,肝强脾弱,风入土中,则脾气不升,水谷不运而反下注为利、坠急不畅,……。可见,提纲六大主症,肝风乘土者竟有其四。
   厥阴主方之中,确有泄木安土之法。乌梅丸中,虽药过十味而味具酸苦辛甘,但重心未离治肝与安中。该方,(1)重用乌梅之大酸。以酸属木味,“酸(先)入肝”(《金匮要略》);酸性收敛而属阴静,与风性疏散而偏阳动者相反,故“厥阴司天,……,风淫所胜,……,以酸泻之”,正属对治。故仲景以乌梅为君而名方,即是敛肝泄风之意。(2)佐苦辛甘,以黄连、干姜之类,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脾胃,调和中焦;以人参、当归之类,益用甘味可以补虚安中。此总体构成,一泄风木之有余、一安中土之不足,使风木得静则中土自安、脾胃得和则扶土仰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仲景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而不可)惟治肝也”;用药则当“补(体制用而)用酸,助用焦苦(以泄用而益体)、益用甘味之药(扶土抑木而)调之”(《金匮要略》);陈修园则进而提示:“其法悉备于乌梅丸之中”,可“借以调肝实脾,以明体用之妙也”,即“味备酸甘焦(热)苦(寒),性兼调补助益,统厥阴体用而共治之,则土木无忤矣”(《金匮要略浅注》):叶天士则一言蔽之:此为“仲景泄肝安胃一法”也(《临床指南医案》)。
   乌梅丸的运用之中,木土不和是其治验的主要类型。临床大家叶天士,就是从“肝厥内风”的理论角,创造性地将乌梅丸运用于疟、痢、痉、痹、脘腹痛、眩晕、反胃等十余种内伤杂病和痛经、胎动等多种妇科病中。据现存医案的有限统计来看,在以乌梅丸进退治疗的31例病案中,明文提示属于木土不和者就占半数以上。其在病机论述中,一再强调“肝风犯胃”、“致动肝木,乘其中土”之理,并指出“邪陷……伤及厥阴,症见气上撞心,饥不能食,腹痛,全是肝病”、“消渴、呕逆、自利,……全是肝胃受病”,而且,“肝病犯胃,为呕逆腹痛,乃定例也”;论及治法,则称乌梅丸为“制木安土”、“泄肝和胃”之方,其用药妙在“以苦降辛宣酸泄之治”、“酸以制肝,甘以安胃”、“或寒热互用”,以使“风木得和,脾胃可安”。例如:姚某,脉弦,肝风犯胃,水谷下咽即呕,经月不愈,胃气大虚。泄木必兼安胃。人参、川连、黄柏、川楝子、桂皮、乌梅、白芍。
   我院老院长姚荷生教授,极其擅长运用乌梅丸,广泛治疗多种疑难杂症。作者在有幸随其临症之际,便深感乌梅丸在治验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之类病证中的独特作用。如在不限病种、不拘病症的随机辨证而用乌梅丸法取效的25例病人中,消渴病、胃脘痛、呕吐症、久利等属于风木乘土类型的案例就有15例。兹仅举1例,以示其意。
   吴某,女,自述心下痛而嘈杂,甚则伴呕。前曾多次就诊于西医和其它中医,均未能取得显效。经追问得知:患者心下痛甚时作,状如刀绞而彻背引胁,得温乃减,但同时心中嘈杂似饥,甚至灼热拒按,嗳气、矢气不减,呕吐食物伴酸涩涎水,虽饥也不欲食,时觉有气上撞心而似悸似慌,口渴少饮,痛甚则阵发肢厥拘挛,伴右额角抽痛,身微汗或恶寒,舌质略红、中心苔薄净、边苔略厚,脉弦细略沉迟涩而不受按。考虑该病人不仅寒热虚实夹杂之状已备,而且内隐有厥阴提纲之症,外也露示肢体拘挛、头角抽痛等风象,其病史之忽作忽止、来去不定、脉之弦细无力,也莫不提示有肝风虚作之机。辨证:厥阴阴阳动荡,肝风乘虚犯胃,兼挟寒多于热。乌梅丸加减,调和阴阳,敛肝熄风,挟土抑木:酸乌梅20g,川黄连15g,川黄柏8g,淡干姜5g,炮附子5g,川花椒5g,嫩桂枝6g,正西党10g,全当归12g。另加吴茱萸8g、三七粉1支(冲服,以温经行血)。2剂。二诊:痛势见平,大便转畅。原方继服4剂。三诊:诸症渐除,以逍遥散加味,调和肝脾气血而善后。
   由上可见,乌梅丸不仅为厥阴主方,而且是理肝要剂。大凡肝风内扰脾胃而寒热虚实混杂者,皆可以其酸收辛散、温清并补之法,全面加以调理。王旭高所谓“肝病最多,肝病办最杂”之感慨,正是对乌梅丸理肝之法在临床上的广泛用途的天然注脚。因此,才能运用木土相克理论,指导乌海丸的临床活用,师其意而不拘其方,守其法而不泥其药,随机适当进退化裁,就能将其灵活变通于多种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病的有效治疗之中去。要强调的是,运用乌梅丸辨证要紧扣肝风同挟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整寒热比例,这是临症取效的保证
读书笔记2--乌梅丸的药物组成层次
  
乌梅丸
                            ⑴桂枝

   ①蜀椒、细辛---乌梅---②黄柏、黄连
                            当归

             ⑵人参                    ⑶附子、干姜

乌梅居中,酸收熄风,调阴和阳(厥阴阴津不足而致虚风内扰)
当归次之,养血通经,调阳和阴(厥阴阳血不足而致阴盛于内)
---(厥阴为寒热错杂)
①蜀椒、细辛居右,以祛阴寒,温厥阴经绝于下之阳气
②黄柏、黄连居左,以清热势,解厥阴经郁于中下之火
          (厥阴为枢)
⑴桂枝使邪从太阳出(厥阴为枢)
⑵人参合桂枝,以补太阴气营(太阴气营不足,邪方能干扰厥阴,使阴阳失调)
⑶附子、干姜,以温少阴,既祛阴寒,又防邪陷入少阴
总体:
1.体现厥阴为枢,阴阳错杂的病理特点;
2.体现厥阴阴(津、血)不足时,阴阳易于离绝,使阳(风、火)亢于上,而阴(寒)盛于下的特点。

这个层次图是我对乌梅丸的一点认识。在临床上,厥阴证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很久。刘老师很擅于用乌梅类汤(乌梅丸、连梅饮、人参乌梅丸),是以姚荷生老先生的厥阴主风,动摇不定理论的认识上来使用的。初接触时,对其表现完全摸不着头脑,经过长时间的临床观察和对厥阴生理病理的学习,终于有所体。下次有时间我会找一两个病例发上来,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乌梅丸的方义

妍医生医学美容 作者:爱爱医同… 日期:2006-10-6来源:爱爱医-中国医学论坛


. 【转贴】乌梅丸的方义
乌梅丸的方义:乌梅大酸,急泻厥阴,平肝柔木;桂附辛姜椒等辛温诸品,温脾暖肾通启阳气;连柏苦寒清热坚阴;参归甘温,补气调中,乃一土木两调,邪正兼顾之方。历代医家均以本方主治蛔厥,尤治胆道蛔虫确有良效。但仲景明言“又主久利”后世稣少阐述运用。考,吴鞠通曾曰:“久痢伤及厥阴,上犯阳明,”选用本方主之。吾在临床运用时,热去后减连柏,寒重加吴萸,胃脘不舒加木香,陈皮;中焦气虚加山药,白术。例:马00女44岁门诊号439泄泻已2年多迁延不止。钡剂灌肠摄像检查肠腔紧缩,肠壁纹理
变厚而紊乱,有多发性息肉存在,结肠袋消失。西医诊断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性息肉。现每天泻下10次左右,便中伴有大量粘冻,便时少腹作痛。平时二足不温面红唇赤,口中常发疮疡,咽中如有粘痰,胃纳一般,脉炫而细。舌苔薄白舌质较红此为上热下寒乌梅丸汤主之。方乌梅9克〈醋制〉川椒目3克〈炒出汗〉细辛2克肉桂1。5克〈吞〉附片3克姜炭1。5克川连3克黄柏6克煨木香3克党参9克6剂据证分析,并考虑厥阴主腹之深部,乃阴尽阳生之处,改乌梅丸为汤剂。每于热象去后,辙呈中下虚寒,故必用温下扶中而收功;并主厥,久痢。确是值得我们深入领会的!这篇文章也是我从书报包装材料上获得,送给大家一个思路,也不知作者是谁,书名是〈消化道疾病诊治经验〉1981请斑主为我加分!谢谢!发扬中医传帮带,发扬中医传帮带!
. 看此帖对乌梅有了些许了解,但乌梅丸现在不常用啊!
. "听君一句话胜读10年书",:有时候中医的悟性往往来源于一点点思路,乌梅方就是想给大家一点思路,一点启发.           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请版主给我加分
.

   非是不常用!而是有时在眼前而未察之!
   先复习一下厥阴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可以说厥阴提纲所提到的关键症状是六经提纲症中是最多的,也是最复杂的,最被容易忽略的。
  有时患者是以其中某一症状为突出,比如是四肢厥逆,或是胃痛,或是口可多饮,或是下利等。但是一定要注意患者的其他兼见症状,千万不要随意忽略。
  如果你认为患者最突出的症状即代表了患者病理主要矛盾的,从而忽略其他兼见症的话,那么就有可能忽略了矛盾的特殊性,失去了从整体把握矛盾的机会,也就无法从整体辨出厥阴病!
  去年有位住院病人女性,近60岁左右,糖尿病患者,既往血糖控制较差,并有脑出血病史,脾气急躁。口干略苦,喜热饮,多食善饥,平素胃脘及腹部疼痛不适,并且痛责下利,四肢肘膝以下厥逆,手足心冰冷感明显,并有四肢麻木不适,寐差。脉弦略滑,舌胖质暗略红,苔薄略黄。
起初与患者黄连汤等加温中之品,三剂后未见明显效果。思索良久,虑患者虽有上热下寒之象,但未虑其他症状,总体把握一下,似和厥阴提纲颇为相似,后改乌梅丸原方为治,患者随感诸症渐减。期间有上级医师查房时虑方中乌梅30g以及附子15g过多,嘱减量,其后患者诸症又有加重,随恢复原方为治,诸症遂平。
. 伤寒论中明言“又主久利”,此久利并非仅指慢性痢疾,慢性腹泻也是久利。只要见寒热错杂的慢性腹泻就可用之。何以见得“后世殊少阐述运用”?
文革期间听说隔壁乡有一老中医擅长用乌梅丸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病,听药房的说该老先生每开乌梅丸一料必多加2味,回去又拣掉3味,为的是保密,究竟拣掉乌梅丸的哪一味,现在没人知晓(老先生于1969去世),只是大家知道当时一些慢肝病人在医院已经无法治疗,回家等死的,吃了他的乌梅丸就好起来。
. 河北中医学院的李世懋老师对乌梅丸的运用,有较多发挥,可以参考。
. 乌梅丸治小孩神经性腹痛有很好的效果!对寒热症不明的也可投入。  


济生乌梅丸加味治疗各种息肉

·  组成:乌梅500克 僵蚕500克 象牙屑30克 人指甲15克(可用炮山甲30克代之)酒醋适量。
用法:乌梅放酒醋中浸一晚,以浸透为度,去核焙焦存性,僵蚕(半拌炒黄为度),人指甲用滑石粉炒至黄色鼓起,四味研粉蜜丸,每丸9克。成人早、中、晚各1丸,白开水送下。儿童酌减,1剂为1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
主治:各种息肉。
疗效:龚氏用本方治疗各种息肉都有显著效果,斐氏验证2例结肠息肉收效满意。周氏用上方治疗直肠、声带息肉收效满意。某患者声带息肉服用西药和中药百余剂不效而加重,以上方加减(乌梅250克 僵蚕200克 桔梗200克 丹参200 甘草30克,每服9克,每日3次),一料后息肉完全消失。

附方  乌僵薏四汤治疗胆囊息肉  (湖北省孝感市中医院 胡竹芳 )

中医认为“胆囊息肉”多因郁、痰、瘀三者紧密结合,互为因果所致。在10年中,我采用自拟的乌僵薏四汤治疗50例〃胆囊息肉〃病人,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乌僵薏四汤由柴胡、法夏、三棱各9克,枳壳、乌梅、僵蚕、白芥子各10克,薏苡仁30克,白芍、连翘各15克,甘草6克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煎服3次,。或制成水丸,每次9克,每日服3次。一般2—3个月为一个疗程,重者需2—3个疗程。肝郁重者加青皮、香附,腹胀重者加厚朴,便秘者加生大黄,以瘀为主者加丹参、桃仁。
  该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疏通肝络;白芍、甘草柔肝缓急止痛,枳壳行气化滞;薏苡仁具有化痰软坚作用,可治疗多发性息肉。僵蚕化痰散结,白芥子、连翘、法夏善于化痰散结。三棱为血中气药,有活血化瘀之功效。笔者曾用上方加鳖甲、夏枯草、生牡蛎、丹参等,治疗肝内血管瘤也有一定的疗效。如果胆囊息肉超过1厘米,还是以外科手术摘除为妥。
附医案一则 转载于 医界凡人博客[url=http://space.iiyi.com/61699]http://space.iiyi.com/61699[/url]
年某,女,36岁。右上腹不适五年,加重一年。经襄樊、武汉、广州多家医院中西药治疗,疗效不佳。患者丈夫为某医院普外医师,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经同类患者介绍于2006年2月25日来我出就诊。
刻诊:右肋不适,痛连肩背,时伴头晕目眩,乏力。体胖,身高162cm,体重89kg,食欲旺盛。喜食肥肉、鱼类、蛋类、动物内脏等食物。B超示:重度脂肪肝,胆囊多发性息肉,最大一个为1.6mm。慢性胆囊炎。血压:140~150/100~110mmHg。血脂三项均高。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辨为痰浊瘀滞为患,治以化痰祛脂,升清降浊。
处方:
方一:全瓜蒌30g、生半夏15g、焦山楂60g、苡米100g、郁金15g、泽泻100g、生南星15g、茵陈60g、茯苓30g、橘皮10g、甘草5g、栀子5g、黄连5g、绞古蓝30g、乌梅100g、僵蚕30g、浙贝母15g 。一天一剂,水煎服。
    方二:用炮山甲60、鸡内金90、三七90、水蛭90、浙贝母60、乌梅90、共研极细末,一次3g,一天4次,吞服 。
    2006年4月10日二诊:
    所有症状消失,彩超示胆囊息肉二个,最大一个为0.5mm.。血脂已在正常范围。效不更方,继服前方。
2006年6月5日三诊:
各种理化检查均已正常,彩超未发现胆囊息肉。体重68kg。


乌梅丸的组方配伍特点与慢性肝病的治疗
初来步到,发一点不成熟想法,望同道指教:
       目前慢性肝病的中医药治疗纷繁复杂,无定法,无定方,疗效也差强人意。笔者温习经典著作《伤寒论》中厥阴病篇条文,比较分析慢性肝病与厥阴病的临床表现及病机,发现二者有很多共通之处,认为作为厥阴病主方的乌梅丸可用于指导慢性肝病的治疗,为慢性肝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多一种思路。
1.        厥阴病的基本病机与主方
    《伤寒论》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可以看出,厥阴病提纲症状纷繁,以下一一分析症状,明辨病机。
     首先应明确厥阴的概念和本质。清?吴谦《医宗金鉴》认为:“厥阴者,阴尽阳生之脏”。即厥阴是三阴之尽,阴极阳生。既然阴尽阳生,那么厥阴就是顺接阴阳的地方。厥阴肝木胎于肾水而孕育心火,下为水,上为火,一脏而具水火之性,故容易寒热夹杂,就如《诸病源候论》所言:阴阳各趋其极,阳并于上则上热,阴并与下则下冷。
      以下再分析条文症状。消渴之症,因水寒逼木,挟相火上灼肺胃之津而致。气上撞心,类似奔豚,而奔豚之发均由肝气逆冲所致,故气上撞心是肝气上逆之象;加上心中疼热,乃一派木火上炎、肝气横逆之征。《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土位之下,风气承之”,即肝木一盛,犯土在所难免。肝火犯胃,胃火消食,故饥,但脾受木克,又不欲食。食则吐蛔乃肝木犯土、上热下寒典型之象。清?柯琴《伤寒来苏集》“虫为风化”之论未免牵强,但蛔性多动,与风气相通,且蛔喜温厌冷,可见张仲景是借当时常见的蛔虫病比拟肝木犯土、上热下寒的病机;而一旦进食,一因蛔虫闻食臭而上,二因食物下压蛔虫至阴寒之地而蛔虫不受阴寒,所以吐蛔;本已下寒,脾又受木克,若犯“虚虚”之戒而“下之”,则出现“利不止”。
       厥阴病提纲还隐含了一个重要症状:手足逆冷。《伤寒论》第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点出了厥的概念和表现。而在《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中有当归四逆汤所主之血虚寒厥、白虎汤所主之热厥、四逆汤所主之寒厥、瓜蒂散所主之痰厥、茯苓甘草汤所主之水厥、麻黄升麻汤所主之痰热厥,引入诸种厥证,无非是为鉴别而用,故厥阴病的表现应该是有手足逆冷症状的。由此致知:厥阴必有寒证。
     综上分析,可以确定,厥阴病的基本病机是:寒热夹杂,上热下寒。
关于厥阴病的主方,存在不同意见。有人认为乌梅丸只是杀蛔之剂,厥阴无主方,然分析乌梅丸之条文,症状与厥阴病提纲所列症状相似,病机相仿,可作为治疗厥阴病之主方。
      《伤寒论》第338条:“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清?柯琴《伤寒来苏集》独得法眼:“此与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能食,食则吐蛔者,互文以见意也”;“本方为厥阴诸证立法,叔和编于吐蛔条下,令人不知有厥阴之主方,观其用药与诸证相符,岂止吐蛔一证耶”。当代伤寒大家刘渡舟的看法[1]与柯琴一致:乌梅丸证反映了厥阴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即由厥阴疏泻不利,气机失调,以致寒热格拒上下,阴阳气不相顺接,并进而影响脾胃不和,升降失常。所以,乌梅丸作为厥阴病主方是成立的。
2.        乌梅丸的组方原则和配伍特点
       乌梅丸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炮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苦酒、米饭、蜜组成。
     《素问?阴阳离合论》言“厥阴为阖”,故方中以乌梅为君,味酸,酸先入肝,且取三百枚之多,以苦酒(醋)渍一宿,更增其酸敛之性,并容易去核为丸。但为何选择乌梅,而不用诸如芍药、五味子、山茱萸、酸枣仁等其它酸味之品?必有深义!第一,乌梅酸味最强;第二,乌梅性温;第三,乌梅酸敛之中具有生发之性,此为其它酸性药物所不具备。张隐庵[2]说乌梅“得春生肝木之味,生气上升,则逆气下降矣”,并进一步阐述“得东方之木味,放花于冬,成熟于夏,是秉冬令之水精,而得春生之上达也,后人不体经义,不穷物理,但以乌梅为酸敛收涩之药,而春生上达之义未之讲也”。近贤朱良春也持相同见解[3]。因此,乌梅一体多功,温而能补,酸可固肝体,生发之性可顺肝用,合而收敛厥阴木中之水火冲乱。《神农本草经》还记载乌梅可以“除热烦满,安心”,这对“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又是很好的对症治疗。
      乌梅收阴敛火,但不能生血,故配以当归四两温补肝血,肝体得以进一步强固。因肝生于水而育火,又以附子六两补坎中之阳,人参六两补离中之阴。实则泻子,黄连用十六两之多,务求除尽心肝邪热,且黄连配附子,一清泻一温引,邪热可尽。虑中焦不运,上下难交通,干姜十两、蜀椒四两温中,米饭与蜜护中。细辛、黄柏各六两,起沉寒,清湿热。
      汤者荡也,全方制丸,乃重药轻投,恐汤剂力宏对本已冲乱的阴阳水火之势引起反激之力。
      全方以辛酸温为基调,佐以苦甘,符合《素问?脏气法时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以及《素问?至真要大论》“风司于地,清反胜之,治以酸温,佐以苦甘,以辛平之”,“厥阴之主,先酸后辛”,“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的原则。乌梅丸组方看似杂乱,实则严谨,其寒温并用,辛开苦降,刚柔共济,有收有发,攻补兼施,体用同调,和水火而顺阴阳,契合厥阴病“寒热夹杂,上热下寒” 的基本病机。
3.        乌梅丸适合于慢性肝病的治疗
       慢性肝病(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多因急性肝炎失治、误治或反复发作迁延演变而成,病程绵长,病情复杂,这与厥阴病为六经病之末,无伤寒直中,常由失治、误治所致的情形有共通之处。而慢性肝病临床常见的口干苦、容易发怒、恶心、嗳气、胃脘不适、烧心、食欲不振、进食后呕吐、大便溏软等症状与厥阴病提纲条文所描述的更是绝相类似。慢性肝病在急性阶段大多经清热解毒药物治疗,而且还有不少在慢性阶段仍不断接受苦寒之品攻击,但热未尽除而内寒暗生,造成余热尚存而内寒暗伏,寒热错杂之势;这又与厥阴病的基本病机暗合。
       综观目前临床治疗慢性肝病的常用药物,五味子类制剂酸温,甘草提取物甘温,苦参、叶下珠、水飞蓟等苦寒,活血化瘀和疏肝类药物性辛。若合之,则酸为主,甘助之,寒温并存,辛开苦降,也是刚柔共济、有收有发、攻补兼施、体用同调,与乌梅丸的组方特点如出一辙,正如陈修园在《金匮要略浅注》中所说肝病治法“悉备于乌梅丸之中也”。
     所以,用乌梅丸来治疗慢性肝病是可行的。古人立方多是示人以规矩,而肝病易寒易热,病情复杂,临床应用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在原方基础上化裁,或仿乌梅丸的组方原则和配伍特点而组方,以求因人制宜,寻求最适合患者的组方。   
    参考文献
1  刘渡舟主编.伤寒论注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83
2  黄杰熙.《本草三家合注》评释.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28
3  朱步先,何绍奇,朱胜华,等.朱良春用药经验集.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16

乌梅四物汤发挥
本人自学中医,为的是为自己治病,学习保健,帮助朋友亲人。
目前对乌梅四物特别看重,觉得按照此方治疗我的肝病应该有戏,特在朋友帮助下开方如下,只是有所顾及,先看介绍:
刘鸿恩(1821~1887年),河南人,清代名医,字位卿,号春舫。他详发乌梅功用,识梅用梅,他自认为“予亦可为乌梅之知已也,即自号为知梅学究以自誉”。他治久痢体虚者,创用独梅汤(大乌梅五个煎汤,白糖五钱为引冲服),愈病无数。主张治泄痢日久,气血已伤,病邪未尽,胃气垂绝,凉热补泻之药俱难入口时,“宜诸药一概屏除,专服独梅汤以敛肝”,称“惟独梅汤能舒胃气于独绝”。刘鸿恩详发乌梅之敛肝功用,成为其学术思想中富有特色的一个方面。他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了乌梅有敛肝的奇特功效。《医门八法·虚实》中说:“数十年来,凡遇阴虚血少,肝燥克脾之证,谓宜用归、地以滋阴,方合‘虚者实之’之义,无奈其虚不受补,更加胀满。因思肝木正在恣肆,施之以补,真不啻助桀为虐,惟有敛肝之法可以戢其鸱张……可惜无此药品耳,思之既久,忽得乌梅,用以敛肝,应手辄效,推而广之,凡系肝经之病,用之皆效。”“乌梅最能补肝,且能敛肝,功效甚大,凡肝经病证,用之皆效。”并说:“乌梅毫无邪性,可以多用,可以独用,可以与一切补剂并用”。
他治消渴病,用乌梅四物汤(乌梅、当归、熟地黄、白芍),上消加天花粉,中消加甘草,下消加麦冬,说“惟此能续阴气于垂尽,以此滋之补之”。据现今临床验证,用独梅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虚证腹泻有效,该病属非感染性腹泻,防治尚乏效方。辨治分两型,一为脾肾两亏型,用独梅汤合四君子汤送服四神丸;一为中气不足、阴血亏损型,用独梅汤合补中益气汤,用药两周,腹泻均可得到明显改善。他治咳喘久不得止,重用乌梅,“宜独参汤合独梅汤,当阴阳将脱之候,得阴阳交济之功”。他治胃气痛,用乌梅甘草汤(大乌梅五个,甘草五钱),“往往一服即愈”。还有一乌梅药膳方治心痛(此指胃气痛),并有歌诀:“三个乌梅两个枣,七个杏仁一起捣,加上一杯黄酒饮,不害心痛直到老。”该乌梅药膳方既防且治,“屡屡用之,甚有捷效”。在其《医门八法》一书中,治杂病之方70%以上用到乌梅。
清代刘鸿恩富有特色的学术思想,就是对乌梅敛肝养肝的灵活运用。他的理论来源,实质还在于《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总结治疗肝虚证的重要治疗原则就是:“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现代组方也必须按照这个原则组方才可以有好的疗效。可见刘鸿恩善用乌梅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乌梅味酸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功能敛肺,涩肠生津,安蛔,其主要功能在于敛肝养肝。刘氏以乌梅化裁,目的就是直补受病之本体,同时收敛横逆之肝气,以防乘制脾土。刘鸿恩不亏为活用乌梅的大家。清代河南医家刘鸿恩在其《医门八法》一书中列病61种,涉及应用乌梅四物汤者占半数以上。刘氏认为该方是“补阴生血,壮水滋肾”之剂,用于真阴失守,虚火上炎之证,“凡虚不受补之证用之尤宜”。临证加减可应万变,寒象较著、气虚偏重、虚火上炎者及消渴、眩晕、腰痛、腿痛等病皆可加减应用。妇科之经、带、胎、产及产后诸证以虚证为主,故每以乌梅四物养肝补血而一方通治。
开方如下:
乌梅5个 酒炒当归15g熟地12g醋白芍9g生地9g百草霜3冲服 黄精15 芡实12g  蜜炙升麻3
我的毛病主要是乙肝,肝功能正常,但是就是肝区偶有胀痛,爱抑郁生气。有过敏性鼻炎和轻微痔疮,再就是咽喉干燥,爱吐痰,舌质红。性生活早泄。脉眩细无力。自我辨证为肝肾阴虚。上药方先吃四剂。后减百草霜加黄芪,党参甘草陪土生金。
问个问题此方是否会过于滋腻?是否有改进的地方。
百草霜是药引,此药借以疏通经络道路,而其他药则有所补,必不可少,另外此药不论何处有积,都可消于无形,消积不伤气 ,当其他药熬好了后用嘴含着冲服。凡是气血痰食凝滞之处,百草霜惧能开之。 百草霜用蜂蜜,醋各半稀释后在瓦上阴干。蜂蜜取其不燥喉,另外在加蜜炙升麻3g升提其下陷之气。另外此药对痔疮也有好处,肺于大肠相表里,那个病在大肠,里不好自然表也不好,所以鼻炎也就不多说了,痔疮因为相火下迫而造成的。黄精补脾肺之气,芡实做为秋令补大肠和肾的。 党参用5个圆肉煎水浸过晒干再用药,是用5个圆肉煎水把党参泡在里面,取出晒半干即可,脾虚当用龙眼补,党参补脾肺之气,用龙眼侵党参只让它补脾而不走它脏。


杂病不妨从肝论治—刘德喜主任临证经验(转贴)
刘德喜主任医师,三亚市中医院院长,学验俱丰,在内科杂病中强调从肝论治。认为肝与各脏腑间关系极为密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为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肝体阴用阳,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情怀不遂,七情失节,五志过极,日久可化热、化火、化风,致瘀而耗伤阴血,故从郁治肝,用于临床,每起沉疴。   甲状腺机能亢进  病机多为忧思郁怒,肝气不舒,郁而化火,肝火循经夹痰夹瘀而致。病初在肝,久则延及心肾脾肺而见五脏病变。甲亢初期多为肝经实火上攻,常用疏肝敛阴法,以四逆散或逍遥散随证加减,药用柴胡、青陈皮、川楝子疏肝解郁,以白芍、乌梅、木瓜、五味子酸敛养肝,两组药一辛一酸,一疏一敛,深得配伍之妙。若甲亢以脾虚为主,则治宜培土荣木,一则使脾胃强健、化源充足,肝木得以濡养,肝木不亢;一则“未病先防”,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用参苓白术散、逍遥散加减。肝肾同源,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肝阳上亢,用滋水涵木法,滋水清肝饮加减。药用女贞子、枸杞子、何首乌、熟地平补肝肾,佐加生龙牡、炙鳖甲、石决明、珍珠母平肝潜阳。若木亢侮金,见咽干鼻燥、乏力多汗,或干咳无痰,此肺卫受损,御外能力下降,宜强肺金、制肝木,方选沙参麦冬汤、玉屏风散加减。药用沙参、麦冬、百合、石斛、白芍、黄芪、白术、防风、柴胡、郁金。
  胸痹(冠心病)  肝与心乃木与火、母与子关系,生理上木火相生,在血液运行与精神、情志等方面协调一致。若郁怒失节伤肝,疏泄失司,则气血郁滞,血运不畅,即所谓母病及子。胸痹之疾多发于40岁以后,“阴气自半”,肾精先亏,乙癸同源,肝血不足,心络失养,则心脉运行迟缓;又胸痹常发于性情急燥者,肝气不顺,推动无力,血流迟缓。《薛氏医案》说:“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气血运行受阻,湿浊不运,痰瘀内生,终至“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治宜疏肝解郁,俾肝气条达则心气和畅。常用药花旗参、川芎、柴胡、郁金、香附、白芥子、九香虫、玫瑰花、白蒺藜、丹参、桃仁、红花、五味子、麦冬、云苓。
  阳痿  在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中,惟有肝经和其络脉循行于前阴。《内经》指出:“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宗筋为肝所主。若肝脉运行正常,则气血条达,阴器得以濡养,勃起正常;若肝经滞涩,则气血难达阴器,致阳痿不举。情志不畅、肝郁气滞为阳痿常见病因,《医镜》云:“少年阳痿有因意志不遂所致者,宣其抑郁,则阳气舒,痿立起”,因此,疏肝通络是其关键。常选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加减,药用柴胡、郁金、白芍、当归、薄荷、云苓、香附、白蒺藜、甘草、枳壳。情志抑郁,肝气失调,可致脉络瘀阻,血运障碍,气血不能通达宗筋,则宗筋失养,发生阳痿,宜在疏肝解郁的基础上加用和血之品,以利血充阳道,瘀血征象明显者,以活血化瘀为主。肝肾相关,乙癸同源,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二者相辅相成。肝肾俱亏,作强之官失职,宗筋不用,发为阳痿。故见肝肾亏者,应在疏肝调血的基础上肝肾并调,依其见证而选右归丸或左归丸加减。
  消渴  肝失疏泄、心肝火旺,消烁阴精亦为消渴病发病关键之一。其肺燥、胃热、肾虚多因木火刑金,移热于胃,暗耗阴精所致。肝心火旺多为发病之本,而肺胃燥热常属病证之标,肾虚为本病发展演变的结果。故从肝论治,调气养肝,滋阴润燥,常选苦寒、甘寒并用,清火滋阴兼顾,苦而不燥,滋而不腻,如女贞子、生地、百合、知母、花粉、柏子仁、白芍、柴胡、寄生、黄芩、丹皮、栀子。清·郑钦安在《医学真传》中认为:“消渴生于厥阴风主气,盖以厥阴下水而上火,风火相煽,故发生消渴诸症。”
  便秘、癃闭、淋证  癃闭和便秘乃二便失司,排泄障碍之疾,除与肾、膀胱及大肠功能失调有关外,还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肝经抵会阴绕阴器,脏腑气化功能赖肝之疏泄条达。若湿热流注肝经,膀胱气化不利则发生淋证或癃闭;若肝郁日久化热化火,转移阳明,在胃则口渴,在大肠则便秘。因此,调肝法在上述诸疾治疗中贯穿病程始终,常用四逆散加郁金、川楝子、白蒺藜、香附等取效。
  高血脂  肝郁、肝火、湿热熏蒸肝经,均可使肝之疏泄失常,津液不能正常代谢,内生痰浊,形成高脂血症。肝郁脾虚者,选五苓散、茵陈蒿汤、四逆散加减;肝肾阴虚者,选二至丸、左归丸加减;肝经湿热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xushutuan28 发表于 2009-4-12 19:59

Re:刘鸿恩应用乌梅经验浅析

案例教程,印象深刻,谢谢提供。

guo241102 发表于 2009-4-14 16:49

Re:刘鸿恩应用乌梅经验浅析

很有用的资料。学习 谢谢/coffee

fs2006 发表于 2009-11-20 13:08

学习 谢谢  学习 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鸿恩应用乌梅经验浅析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