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硝子还做低世代吗:从中国的外汇储备到美国的国债违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20:45:03
从中国的外汇储备到美国的国债违约 [原创 2011-07-30 19:34:09]   


现在有很多东西需要不断学习和思考,不然就会被某些专家忽悠了。

1,先说国家的外汇储备。狭义地说,这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我们国家以美元计价的外汇资产已经达到3.2万亿,这是一笔巨大资金.如果仅仅从外汇的来源上看,主要有贸易顺差积累,海外的投资流入,外国的借贷和援助,热钱,对海外投资的增值等。当然主要是前两项,一个是贸易的:货币--商品的流通,一个是资本的流入。从前者来说,我们是靠出口商品换回来美元的,从后者来说,我们是用资本的增值利润吸引美元流入的。

  但是,事情的复杂性在于,我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外汇如美元在国内是不能流通的。按照金融管理的制度,所有流入国内的外币都必须和人民币做兑换才能流通。因此,这3.2万亿的美元已经变成了人民币在国内做了等价的交换。按照6.5的汇率大约20多万亿的人民币被释放。这一个部分叫做外汇占款。据说通货膨胀加剧和外汇占款过大有关,因此央行就一次次提高准备金率,试图禁锢这一部分资金。到目前为止,我相信我的理解还是正确的。

  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第一,购买外汇的人民币是怎么来的?第二,通过贸易我们卖出去的商品是否和通胀有关系?显然,假如央行的货币发行和商品量之间有对应关系,那么这20万亿的资金应该对应出口的商品。而这一部分出口的商品被卖到了国外,我们得到的是外汇。因此这一部分商品的价格实际上对应了两部分资金---3,2万亿的美元和等额的20万人民币。既然人民币通过购买外汇投入了市场,那么这一部分外汇储备就不应该再在国内流通,只能是它的影子在流通。因此,外汇储备是不能用来国内投资的。但是我们还没有回答这20万亿的货币是怎么来的?我的理解那是为了购买等价的外汇而被创造出来的,也就是政府开动印刷机器制造的。所以按照我们的结汇制度,外汇储备越多,越可能造成通胀。

     但是这个结论一定是错误的。因为国家间的贸易造成的顺差,一般被理解为财富的真实的积累。那为什么我们这么多的顺差却造成了通胀呢?

    因此,我们应该用美元购买足够的商品进入国内流通,形成货币和商品的平衡。在我们用外汇购买商品的时候,减少了外汇,得到了资源或者消费品,这一部分实物资产正好和20万亿的人民币对应,这样就可以降低通胀,也防止了人民币的升值。但是我不知道我的这个理解是不是正确。如果是对的,我们的外汇储备过多,导致占款过多,引起通胀,很可能在贸易上错误的失衡是原因之一。

   有人说外汇储备不是人民的血汗,这是典型的胡说。其实货币仅仅是一个符号,并不是财富本身。我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就明白了。假如20万亿只能买一袋面粉,其实真正的财富是面粉,而不是这20万亿的货币。但在出口贸易中,我们把这一袋面粉卖给美国了,美国给我们3.2万亿货币符号,央行用20万亿兑换了它,因此真正的财富溜走了,如果我们不用这3.2万亿买回我们需要是物品,我们就仅仅拿着这些符号。因此说外汇储备不是人民的血汗是无知更是无耻。

2,美国怎么发货币。在金本位制的时候,单位货币价值是和一定量的黄金对应的,因此,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的多少决定了货币发行的数量。即使在银行券的流通下也是以黄金含量为价值单位的。但是由于黄金的储量有限,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金本币制在二战后不能满足国际经济的需要因此退出了历史舞台。并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实际上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美国国内不流通金币,但允许其他国家政府以美元向其兑换黄金,美元是其他国家的主要储备资产。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必须要求美元的价值是稳定的,然而,1971年8月美国政府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美元的不断贬值,这个残缺不全的金汇兑本位制也崩溃了。当然我们不是讨论国际货币制度的问题,这个问题留给周行长去研究吧,我们关心的是美元和美债的关系。

   在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国获得了铸币权。那么美国是怎么发行美元的?它是不是没有节制的开动印刷机器无限地制造美元呢?很多人以为是这样的,其实非也。美联储不能没有根据的投放货币,它必须根据美国的国债发行创造货币。(当然,黄金储备等也可以发行美元,我这里不讨论这个问题),美国的国债实际上是以美国的税收为抵押的一种证券。美联储通过购买美国的国债,投放了相应的美元货币,那些印着人头的蓝票子就这么流通到市场上来了。所以美国的国债主要是美联储购买了。当然,世界各国尤其贸易大国,也会购买美国国债。例如我国,日本,欧洲的国家等,都把美债作为外汇储备的重点。我国买了美国国债,实际上等于我们具有了一种债权,美国必须以政府的税收为抵押保证这种证券的本息的安全性。上面我们说过,我国的贸易顺差通过央行的购买,把美元等外汇集中到央行手里,企业得到了等价的人民币,美国人得到了对应的商品,央行把这笔外汇又买了美国国债,那么美国政府就得到了美元。实际上,我们购买美国国债的性质尽管和美联储的行为不同,但是结果是一样的,帮助美国创造了美元。如果没有灾难这是一个不停息的循环。

   很多人认为买美债是失误,但是,客观地说,我们很难评价这个是不是失误。反过来说,世界上还有比美国国债更好的投资品种吗?我以为没有,日本的,欧州的金融资产和美元资产比较起来可能更加不可靠。当然,如果我们跳出这个圈子,不是投资金融资产,而是购买矿产,技术,能源就令当别论了。我的看法是,我们不应该过多的购买金融资产,而应该把贸易盈余购买我们需要的资源。这个资源对应于20万亿人民币,才可能有效的防止通胀发生。

   然而,我们用我们创造的财富----纺织品等等换回来一大堆美国的国债,这些尽管也是财富的等价物,但毕竟是些符号,通胀一起来必然受到损失。

3,美国国债违约是大的经济危机吗?回答是否定的。

  上面我已经简单分析了,美元和美国国债的关系。所谓美国国债违约的本质是,美国的税收不足以满足财政的支出,美国国债的本息面临无法偿付的风险。由于美元是靠美债创造的,因此,美国政府的周转也面临资金枯竭的风险。

  首先假设美国国会不同意扩大美国国债的上限,那么:第一,这并等于说,美国就不能发国债,而是说不能更多的发国债了,第二,如果不能多发国债,也就意味着美元的投放不能再扩大,那就会导致美元的升值。美元的升值就会导致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我国的输入性通胀就会减轻。因此,这对于我们的经济调控是重大的利好,而不是利空。

  不扩大美国国债的上限,是不是美国就不偿付国债本息了呢?显然不是的。到期的本息还是必须偿付。国家之间如果不是发生了战争,是不可能赖账的。怎么偿付呢?印美元?----不行,没有了美国国债扩大如何加印美元呢?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加税。美国有钱的人多纳税,增加美国政府收入,偿还到期的国债本息。美国两院之所以扯皮,其实就是加税还是多印钞票问题。加税会得罪选民,明年美国就要大选了,因此最后的结局还是扩大美国国债的上限,通过多印美元偿还国债本息。而这个对我们其实最不利。

   所以,目前市场上的舆论,其实是颠倒了黑白,混淆了是非。我们真正希望的,是美国不扩大国债发行的上限。而市场恐惧的却是不能扩大美国国债的上限。真是岂有此理。可见,无论是散户还是所谓的专家,不仅大部分人不求甚解,而且把无知的东西作为理由拿来吓人。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不对的可以批评。

   4。关于人民币的发行机制问题,我们国家并没有形成制度性法律规定。大体上我们知道人民币的发行由中央银行负责,人民币不代表含金量,但是和商品总量有对应关系,政府并不能随意印发人民币。按照目前的实际货币投放事实,主要是有三种方法印制人民币。第一,外汇占款投放的基本货币。第二,央行再贴现投放的人民币,第三,特别国债发行投放的人民币。历史上曾经有过央行对财政贷款弥补该赤字的做法,现在已经废除了。如果人民币要走向自由兑换的国际通货,就必须由法律规定货币的投放制度。对比人民币和美元的投放,感觉美元更容易理解和稳定。因为国债是靠税收保证的,美元和国债挂钩就有了一定的币值稳定性。我们的人民币呢?似乎和国债关系不大,我记得近20年来只是在抗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通过发行特种国债印刷了不少人民币。实际上我们的货币的币值是锚定一揽子外汇的,当然主要是美元。但是并没有解决货币发行的制度问题。用外汇占款扩大货币发行,似乎不是一个好的做法,会导致币值的严重不稳定。如果我们学习美元的发行制度,通过国债限定货币发行数量,靠税收保证国债的价值和收益率,也许我们的货币币值会更稳定。

    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改革人民币的发行制度是绕不过的坎。



。。。。。。。。。。。。。。。。。

最后说一下市场。我相信机构是理解美国国债违约的真实含义的,我也相信美国最后的结果必定是扩大美国国债的发行。如果市场是因为这个不确定性而下跌,我相信这个下跌是虚假的,是利用市场的混乱制造机会。当然如果这个下跌是因为下半年的cpi控制悲观,那就另当别论了。我相信总体上说,我们的经济调控处于转折点,因此股市的下跌空间并不大。不会形成趋势性下跌,如果某些力量试图制造一个暴跌,我判断是短暂的,失败的概率也是很大的。



   附录: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是由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和商业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两部分构成。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不可兑现的负债:不兑现货币的应用,离不开早期使用商品货币习惯的形成和发展,因为不兑现货币是由可兑现货币发展而来的,而货币发行的垄断权为不兑现货币的实行铺好了道路。一国转向不兑现货币,一般是由中央政府赋予单个机构具有垄断发行货币的特权开始的。中央银行的负债如同黄金白银被广泛接受,并且成为其他银行的储备。然后,政府持久性地取消了中央银行负债的可赎回性,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也就成为不可兑现的货币。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虽然也将此列入负债,但在一般情况下,却是一种长期无需清偿的债务。当今,对货币发行人的要求权不可兑现。此不可兑现货币能够持续流通的首要 原因在于国家法律的强制规定,再者,人们已经熟悉它,并可用自己的物品去交换货币,再用所交换的货币购买自己想买的在购买能力范围内的任何东西。这样,继续接受它也就有了自我强化的性质。在纸币购买力不变至少是不减少的情况下,人们完全可不考虑它对外部货币的要求权,因为它本身可直接实现人们换得所需物品的最终目标,而不必将它换成外部货币从而间接换得自己的所需物品,且这在目前也是不现实的。但关键是纸币并不具有稳定的购买力,它可能随着通货膨胀而贬值,这样人们对物的要求权可能无法实现,或实现得很少,也就满足不了人们的最终目标。而纸币购买力的不稳定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不兑现的货币制度。正是这种制度,使央行能按照政府意志随意操纵基础货币量,这是以损失大多数人的福利为代价的。在可兑现货币制度下,基础货币必须以该国的黄金量为基础发行,如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即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若美元的发行超过了美国拥有的与其等价的黄金量,超过的美元也就不能换取黄金,这种制度将崩溃。实际上,当初这种体系的崩溃,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因为美国陷于越战的泥潭不可自拔,财政赤字迅速增加从而大量发行美元造成的。在不兑现货币制度下,由于中央银行不兑现其负债,基础货币量发行的多少对中央银行也就无约束作用。中央银行可通过操纵基础货币量的变化为政府融资、敛取铸币税并实施货币政策以实现政府的目标。
  在不兑现货币制度下,基础货币的黄金含量为0,生产成本也几乎为0。中央银行在向市场注入基础货币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市场的货币供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但作为政府的银行,在政府出现财政赤字时,有责任为政府筹措资金和提供信贷。如果中央银行简单地通过印刷纸币直接为政府偿债,因增加基础货币量而获取的铸币税有助于为政府弥补赤字,但却容易造成通货膨胀,所以很多国家从法律上对央行向政府的贷款加以限制。
收藏 分享 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