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军军服:在古典音乐中诗意地栖居:——贝多芬、莫扎特精品鉴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16:54
在古典音乐中诗意地栖居:——贝多芬、莫扎特精品鉴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本书,由一位真正热爱贝多芬、莫扎特的乐迷所写;这本书,抛弃纯技术派分析方法,是中国第一本专门分析贝多芬、莫扎特作品的“感性派”鉴赏书籍。
        

为什么要写这些东西 人活一世,长者百岁,短者六七十,在整个人类历史中,不过转瞬之间。既来之,则应充分享受生命的乐趣。除吃饭、睡觉及其他好玩的事外,我以为:音乐不可不知,不可不赏。这是人类文明的精华之一,若不知或知而不赏,不说枉度此生,也是生而有憾。我自己喜爱贝多芬、莫扎特音乐,早在十多年前就想把对贝多芬音乐的感受写下,怎知世事多艰,奔波于南方北方之间,竟无心情完成这件事。 后来,我父亲去世。在整理他留下的日记时,发现我其实还是很不了解他的。他的工作、他的挫折、他的理想以及他晚年游历中国的故事,我因在外地求学和工作,所知甚少。这提醒我:我们的经历和思想,是一笔财富。很多东西,如果不去整理,将随时间而流逝,随生命而消失。如果不想让后代从我们的起点迈步,我们就应该尽力量,把他们举过我们的头顶,让他们站在我们的肩上——他们将比我们望得更远。这样做,才是对得起后代、对得起自己。 这些文字,最早就是为我的女儿而写的。 科技会进步、思想会演变,但人类的感情,虽经历千年万年,基本不会变。几千年前,中国一位女子在汉江边等待她的情人,边走边吟:“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中国的《诗经》记下了她的呼唤。直到今天,这种思念的感情,不也还是在少男少女们心中引起共鸣吗?贝多芬、莫扎特所表达的感情,两百多年过去了,仍然在感动我们。而他们表达的方式,又是何其壮伟、何其完美!我知道,用文字来追寻这些旋律,是很危险的,也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但为了让心中的感受不被时间所湮灭,我必须这么做。 我告诉女儿,你一定要至少听过一遍我所推荐的这些作品。即使你最后并不喜爱它们,但你起码要知道它们,知道它们为什么和怎样感动了你的父亲。 一些朋友和我谈起音乐,我将这些文字传给他们看看,想不到竟得到他们的认同,甚至称赞。有一位朋友说,何不编辑出版,让天下热爱贝多芬、莫扎特的人也读一读?或许,他们也有相似的感受呢。 现在中国,还没有听说有贝多芬协会或莫扎特协会,而民间好之者甚众。权且以这本书,和广大“同志”交流吧。 自己有一分快乐,若让另一人分享,则一倍增其快乐。如果有成千上万的人一同分享,则乐无穷矣。 我住所附近有一家大商场,经常有一些古典音乐的激光唱片上架。我发现,总是贝多芬和莫扎特的唱片最先卖完。到其他音像商店去问,也是同样的结论。这能说明:中国,至少在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热爱欧洲古典音乐的人,最熟悉的还是贝多芬、莫扎特。这意味着,这本书可能会找到很多知音。我希望听到他们的回声——无论赞许还是批评。 直到今天,贝多芬和莫扎特仍然是我们艺术的典范。我对欧洲其他古典音乐家充满敬意,比如肖邦、比如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李斯特。但我还是要说:我最爱的,还是贝多芬、 莫扎特。 这本书中对每部作品的鉴赏文字,只属个人感受。不同的人感受必然不同,即使同一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境下,也会有差异。尤其需要指出,同一作品,由不同的演奏家演奏,他们对作品速度、节奏、轻重的处理有或明显或细微的差别,音乐的“表情”亦有分别。这些,都会影响到聆听者的感受和想象。因此,我在写这些文字时听的是哪个版本,有时是需要指明的。我将这些版本的封面附在赏析文字旁,供爱乐者对照。如果有多种版本,我也将所评的版本置于最前。为了帮助爱乐者准确地体会,我将一些重点提到的段落的播放时间加以注明。 对音乐,怎样才算“听懂”了呢?这是个老问题。我个人认为,虽然音乐是最抽象的艺术,但也是最具体的艺术、最直接的艺术、最普及的艺术。文学欣赏还存在语言文字障碍,不懂文字的人无法欣赏文学,但音乐不同,只要有听力的人,都可感受音乐。如果你听一支曲子受到了感动或感染,产生了喜爱之情,你就听懂了。当某一天,一支从前听过的旋律在你心中悄悄响起,说明这支曲子已经在你的灵魂中扎根。这种“热爱”,比曲式分析更接近音乐本身。 世界上没有听不懂的音乐,只有不被喜欢的音乐。所有的人,无论你识不识五线谱,会不会弹钢琴,都有权利享受音乐,都有可能理解音乐。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音乐欣赏来说,最重要的是兴趣、是热爱、是快乐。当然,心中有音乐的人,更容易理解音乐,关键是你是否听到了来自内心的声音。 凡是好的音乐,都或多或少地唤醒了我们心中久已存在的梦想。 书中评鉴的这些作品,我至少都听了50遍以上,一部分曲目相信听过500遍以上。这是我听音乐20多年的心得,说的都是自己相信的话、自己想说的话。写完后,我把这些音乐再听过一遍,我有这样一种强烈感受:这些音乐太好了!没有这些音乐,人类的精神生活将是怎样的缺憾! 我希望能写出这样一本音乐欣赏的小书:它可以装在口袋里,可以放在汽车上、枕头边;它能伴随读者在音乐的王国里遨游;它留有适当的空白,等候读者随时写下批评。 对这本书,我不敢期望太高。如果那些贝多芬、莫扎特的行家在这里读到了我的无知、我的固执,而能抱以宽容的一笑,斯已足矣。无知之处是完全可能存在的,但没有固执,就没有热爱。 如果您有话要说,请发电子邮件:fusn@szed.comfu21@21cn.com  

傅盛宁                                            2003520  

            越过星空去寻找他……

——
贝多芬音乐随想

        题记无论时尚怎样更新,潮流怎样变化,有一种东西将永不过时,那就是古典艺术。人类精神最优美最深刻的思绪,通过古典艺术而得以传递,至今仍在影响我们的思想、情感。古典艺术坚如磐石,在某种意义上,仍是我们今天评判时尚或潮流的座标之一       贝多芬音乐里,我对生命的感受最为真切。它让我找回了人性的尊严。
 
  一、贝多芬,灵魂的守护神               
25
年前一个阴沉的中午,一位少年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偶然听到一支他从未听过的音乐旋律,从路旁一户人家的窗口里传出。那大约是一台破旧的收音机,声音沙哑,可是那乐声雄壮、有力、真诚,令这位十多岁少年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畅快,仿佛它来自一个久远久远的梦,既熟悉又陌生。他完全被迷住了。

    他不由自主停下脚步,伫足而听。他的心如一叶小舟,被这音乐牵引着、浸泡着、冲撞着、摇荡着,宛如托浮在一片遥远的海上。     “唉,这才是我听过的音乐中最好的音乐。音乐,本来就该这样子啊!”他在心里这样喊起来。     当他像喝醉了酒一样回到家时,他那付魂不守舍的样子,让他的母亲大为惊异。
25
年后,我在写作这篇文章时,当年的情景仍如在昨天发生一样。 我相信这是一种机缘。许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在心头萦绕不去的旋律,就是贝多芬A大调第七交响曲第三乐章。 那时我已经大学毕业了,被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抛掷到一座棋盘大的县城里,在中学当老师。小城极为偏远、闭塞,四面是山。历史仿佛在这里停滞不动,周围没有一点生气。“这种生活必须改变。”我默默发誓,并开始复习考研。     那台用半年工资买来的录音机,每天翻来复去播放贝多芬的“英雄”、“命运”、“合唱”交响曲、“热情奏鸣曲”,还有托人录制的这首第七交响曲。我那时已经知道,没有贝多芬的激励,我可能一天也坚持不下去。那两年中,我记不清自己听了多少遍这些音乐,贝多芬的声音,向长青藤一样长进了我的灵魂里。我熟悉它们每一支旋律、每一个节拍。以致于这些音乐就如同发自我内心一样。我曾经对自己说:在最理解贝多芬的人里面,我肯定就是其中一个。 一个从未受过正规音乐教育的年轻人,竟被贝多芬的经典作品感染到如此之深,只能说明贝多芬音乐强大的感染力。后来我读到一位瑞士乐评家的评论说,“贝多芬是一位最感人的人。”诚哉斯言!我不止一次听过肖邦音乐演奏会,不止一次听过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但印象都不深。只有贝多芬音乐是我的至爱。    那时,我常仰望星空,或凝视小城外连绵不绝的群山,感叹生命的渺小和无助。我感谢贝多芬在冥冥之中,守护我的灵魂,使我在一次次打击下仍不颓唐。    我曾把贝多芬的音乐介绍给我的学生。那个晚自习,讲解《命运交响曲》,好几位学生听得泪流满面。他们都来自农村,没有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贝多芬音乐直接感动了他们。这让我再次确认:贝多芬音乐具有一种直达人心的力量。别的音乐肯定无法做到这一点,至多让人喜爱,但不是感动。     我与另外两个朋友,一个叫唐洪,一位叫何耀东,也是分来的大学生,常在周末聚会。吃肉喝酒之余,品鉴贝多芬音乐,各抒己见,不论是非,其乐如何哉。直到现在,我还缅怀不已。在这样一个讲求实际的年代,这样的人已经很少见到了。     后来离开小城的时候,我把手里的贝多芬音乐磁带全部捐给了中学图书馆,希望它们也能给那些同我一样奋斗的人带去慰藉。     到了大城市,我终于有条件收集贝多芬音乐资料。也正赶上“太平洋影音公司”有系统地普及贝多芬及其他古典音乐家的作品,给我提供了极大方便。凡是贝多芬的作品,只要还没有的,我见到就买。卡拉扬指挥、柏林交响乐团演奏的那组杏黄色装帧的磁带,就是这么进入我的收藏。
有一次,天津举办图书展览会,我见到了渴望已久的《庄严弥撒曲》,两盒装,是进口货,英国爱乐乐团演唱,要价25元。我口袋里的钱不多,还想买别的书,几次拿起又放下, 最终还是没买。以后想起,我都后悔得不得了。     到深圳以后,我开始收集贝多芬的激光唱碟,交响乐、钢琴协奏曲一一堆满我的抽屉,而那时,我还买不起激光唱机。现在,当我看着充屉满架的贝多芬音乐唱片,感慨之情,油然而升。读大学时,为听一场贝多芬音乐会,我曾饿肚空等了4个小时。我真感谢上苍,让我拥有这样丰厚的财富;我还要感谢那些发明和完善了录音技术的人们,使我今天还能随时听到不同演奏家演绎的贝多芬音乐,领略他的博大、深刻、优美。     贝多芬音乐的感情表达常常鲜明有力、能直接感染听者,但其中意味,则又非语言可以穷尽。世界有多么深沉,它们就有多么深沉;生命有多么丰富,它们就有多么丰富。其中我听得最多的,当数《英雄》、《命运》、《第七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和《第五钢琴协奏曲》。此外,《热情奏鸣曲》、《合唱幻想曲》、《庄严弥撒曲》以及一些作品的个别乐章,也都是我所爱,百听而不厌。     一位诗人,如果有五首诗以上被人记诵,就可算是个很优秀的诗人了。贝多芬近二十部作品我常默自吟咏,悠然神驰。每次听到,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共鸣。贝多芬对我的重要性,超过了一切艺术家。     我真遗憾自己不会弹奏钢琴,把“热情”和“皇帝钢琴协奏曲”亲自弹奏出来。啊,就为这,我也愿重活一生!     我曾经读过许多有关贝多芬的传记和评论,但我发现,没有一个人的感受与我完全相同,我心中所想的,远远没有被别人表达出来。我希望有一天,把我对贝多芬音乐的感受全部写出来,作为我留给这世界的一份礼物,让别人分享。    有时我想,生命是如此的脆弱,竟需要借助外力才能抵抗人生的重压。幸好遇到了贝多芬,否则,我的人生将是另一种结果。那些在黑暗中摸索而不知道贝多芬的人们,何其不幸!     人活一世,在永恒的时空里,不过短暂的一瞬、沧海之一粟。今生今世,能听到贝多芬音乐是多么幸福啊。死是可怕的,又是人人无法回避的。当我弥留之际,如果能有贝多芬音乐伴随我离开这世界,那该有多好啊!     在这个缺乏宗教土壤的国度,贝多芬音乐就是我的宗教。   音乐欣赏的方法:     要记住主要的旋律;第一次听一首音乐时最好是戴耳机听,不与人谈话,排除一切干扰。要听得懂一首音乐,起码要听三遍以上。听的时候要尽量跟着哼出来。最后要像是自己心里发出的音乐一样。到这时,你即使说不出,实际上你已经理解了这音乐。     只有你喜欢的音乐你才真正理解。喜欢,是理解音乐的第一步。如果一首音乐听了两三次仍没有印象,那就不要再听下去。     细心捕捉这些旋律在整个乐章里是怎样呈示——再现——发展——结束的,懂得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其过程,相当于中国格律诗的“起——————合”。 基本知识:交响乐symphony,有四个或五个乐章;奏鸣曲sonata、协奏曲concerto一般有三个乐章,少数为两个乐章。)           、悲怆、春天:贝多芬第一次找到自己的声音 悲怆奏鸣曲,作品13号。这是贝多芬开始显现他音乐个性的第一首作品。 以前他主要还是模仿莫扎特、海顿,到这时,他艺术才能已经开始成熟,再也不能忍受用别人的形式来表达自己。以前的作曲家,在音乐中是把自己”隐藏”起来的,莫扎特到后期才开始有感情的流露。贝多芬不同,他坚决要在音乐中表现自己,因为他相信,自己的人格伟大,足以模范世人(也的确如此!)。在他有关的言论中可以看到。     “我有很多话要对你们说,你们将重新看到我的伟大之处,你们不仅会把我当作艺术家觉得我伟大,而且会把我当作人觉得我更完美、更典范!”(《致Amendo》) “应当把完美的人显示出来,毫无保留地显示出来。”     这样真诚标榜自己道德完美的艺术家,贝多芬堪称古今第一人。帝王、伯爵在他眼里,不值一提。这与中国绝大多数艺术家、文学家正相反。      这首奏鸣曲一开始就很警醒——不和谐的和声给人一种刺耳的感觉。经过几个试探性的乐句,音乐进入一个宽阔流畅的境地,汪洋恣肆,无所顾忌,激情满怀,克服一个又一个阻碍,向着更高的境界提升。很奇怪的是:这种感情表达在有的地方是用舞曲形式展示出来的,这多少还带有莫扎特的影响。以后,好像贝多芬不再这样谱曲。第一乐章的末尾,回到乐章开头的旋律中,起承转合,终于到了“合”,态度更坚决,但感情没有多少深化。     第二乐章,慢板,很有名,不仅旋律好,而且流畅,可以像歌曲那样唱出来,舒缓之中有一种别样的深沉。在行进过程中,节奏逐渐加快,情绪逐渐兴奋,    第三乐章,快板,个性鲜明,已经与他的老师们大不一样。在体现崇高的同时,还具有优美的特性,横跨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确,这首奏鸣曲很美,像下面要谈到的“月光奏鸣曲”一样。    这首作品在他一生中是关键的一跃,而创作时,他仅有27岁到28岁。从天才的展露来说,他不算早,但显然基础很扎实。    贝多芬早期还有一首杰出的作品——《春天奏鸣曲》(F大调钢琴和小提琴奏鸣曲  作品第24号)。其旋律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很适合年轻人听。小提琴和钢琴配合的完美之极,流畅无比,主题能够充分发展到它应该延伸到的地方,其行其止,无不妥帖。从这里可以领略贝多芬作为一个作曲家的伟大才能。
1787
年,17岁的贝多芬访问维也纳,并有机会为当时声誉卓著的莫扎特演奏。他用莫扎特给出的一个主题做了辉煌的即兴演奏。莫扎特对朋友说:“注意他,有一天他将名扬世界。”10年后,他以自己的才能证明了这一点。  

                              三、月光奏鸣曲 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27号,也就是那首大家熟知的《月光奏鸣曲》。贝多芬不总是怒发冲冠,对一切不满。他还有一种罕见的沉静。深思、冥想,显然是他常有的一种精神状态。“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就是这种沉思的产物。仿佛月华洒满地、斯人独徘徊。这种沉思如水一样在黑色的空气中缓缓浮动、流荡,好像漫无目的,但旋律的情态是庄重、严肃的。 这首曲子有描写的成分,但恐怕更多是表现贝多芬自己的沉思情态。这在他以后重要的作品中都有体现。 吉列尔斯(Emil Gilels)是一位很刚性的演奏者,真难为他弹得这样轻柔。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几个高音区被淡淡地化解,融入始终流动的沉思中。这首奏鸣曲最有价值的也是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注明“稍快而活泼”(Allegretto),情绪开始激昂。     第三乐章如洪水决堤,一泻千里。有力度,有速度,但深度有所欠缺。 月光奏鸣曲不以思想和感情的深度取胜,而是以宁静的“心态”独树一帜,这是贝多芬比较“纯粹”的一首音乐。 (附图: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艾米尔·吉列尔斯(EMIL GILELS)演奏。)           四、暴风雨:华美的旋律、无尽的思绪 作于1802年的D小调奏鸣曲(op31)是继“悲怆”和“月光”之后的又一部杰作。情绪比“月光”更激烈,而在转调的处理上更为灵活。第一乐章气魄很大。贝多芬的学生申德勒有一次询问贝多芬这首D小调奏鸣曲同热情奏鸣曲有什么区别,贝多芬答道:请你去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因此,这支曲子又有一个惊人的别名“暴风雨”(《Sturm》或 Tempest》) 第一乐章有暴风雨的气魄,宽广、雄伟,像一切伟大的史诗那样。 第二乐章是沉思性的,宁静而自足。 第三乐章优美之极、澄净之极。这是生命经过了苦难和思索后表现出的纯净、透彻。旋律往复回环,反复吟咏,在变调的细微之处,显现情绪的波动、思想的演变。半音阶作为过渡的作用,被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整个乐章没有鲜明的对比,旋律结束了,而思想和情绪却仿佛仍在延伸。三个乐章,以此为最佳。在贝多芬的所有作品中,这样精美的段落也不多见。(参见威廉·肯普夫演奏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第5集第6段)             、向下探索  向上抗争 在贝多芬33岁以前,他创作了第一、第二交响曲、第一、第二、第三钢琴协奏曲和包括上面两首奏鸣曲在内的36首曲子,但优劣互见,还有很多模仿前辈的痕迹。艺术史就是如此残酷,凡不属独创的东西,都不被承认。最成功的是”悲怆”和”月光”。 1803年至1804年,他33岁的时候,鸿运高照,进入了一个旺盛的创作时期。C大调钢琴协奏曲,又名《华尔斯坦协奏曲》(Waldstein-Sonata Op53),便是一个前奏。 第一乐章的抒情风格体现了一种大家风范,与他后期的“合唱幻想曲”一脉相通。 但最有价值的是第三乐章,它直接从第二乐章过渡,以一串流水般的音符引出一段简单的旋律,沉思性的、如梦幻般的,又带有一点号召性,像召唤人们奋起战斗。(000129 旋律被一连串急速的乐句打断,情绪激昂起来。旋律向下、向下,连落两个八度,堕入无底的深渊,(130—140)在地狱的底层,被两声坚决的抗争之声喝断,再次拉升起来。这真是大手笔,把人的感情的两个极端,以这样精炼的方式表达得淋漓尽致,古今未见。在中国的诗歌里,杜甫的某些诗也有这种力挽狂澜的力量。 吉列尔斯演奏的这段,在我所听过的唱片里,是最好的。厚重而悠远,沉雄而有力。(贝多芬《热情奏鸣曲》(op.53)、《沃伦斯坦奏鸣曲》(op.81),艾米尔·
吉列尔斯(EMIL GILELS)演奏。与本书介绍的“热情奏鸣曲”时推荐的唱片同。见该唱片的第3节。)
             六、打开窗子,呼吸英雄的气息

同一时期,贝多芬创作了第一部经典性的交响曲——E大调第三交响曲,又名《英雄交响曲》。这部交响曲早在20多年前,便与我结下不解之缘。


 
奋斗,就是我们的生活
——对英雄交响曲的一种理解 这是我20014月给大学同学马现成的一封信。17年前,在同样的年龄、同样的环境中,我与他一起走进了贝多芬音乐殿堂。 马兄: 上次到南宁,你问我还听贝多芬音乐否,我未及细说。现在终于有时间,把这些年我听贝多芬音乐的感受与你交流。 是的,贝多芬音乐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回想起来真是可怜,读大学时,我才开始真正接触贝多芬的作品。当时只有大城市里来的同学有录音机。1983年夏天,我买到《英雄交响曲》录音带后,还要低三下四求借来同学的录音机听。在别人打球、散步、谈恋爱的傍晚,我和你,两位来自山区的穷孩子,却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听贝多芬的音乐。
在音乐声中,我们年轻的脸被热血涨红,我们与乐队同声吟唱,我们沉浸在自己的欢乐里。为什么我们会被这种粗野的音乐感动,这是别的同学无法明白,连我们自己也无法解释 的。
那盘录音带,质量低劣,老是有”嘎嘎嘎”的杂音,但没有办法买到更好的,只好将就。我暑假回老家,复习考研。窗临大江,山河秀丽,但“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年轻的心,早就飞向外面的世界,山外,才是心灵的归宿。我被一种亢奋的抗争情绪折磨得形销骨立,无处排解。遂借来邻居的录音机,每天反复聆听《英雄交响曲》,心潮澎湃,神思飞越,我相信那时才开始听懂了贝多芬。
“英雄”真是太棒了!它饱含青春的力量,甚至野性。第一乐章开头那两声怒吼,冲决一切束缚,音乐的洪流便滔滔而下,激情飞扬,抒写青春的苦闷与渴望。中部,主旋律被相反的力量消磨、打击,归于沉寂,天地间一片如死的黑暗。天幕微明,一声号角划过地平线,如强烈的召唤。濒临死灭的生命从血泊中爬起,迎风而立,向黎明的荒原跋涉。这些意像,与杜甫“五更角鼓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与鲁迅《野草》中的“过客”形象颇相吻合。这个乐章充满了英雄的气质,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雄浑有力的音乐。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悲极处,痛不欲生;抗争时,激情万丈。喇叭声撕心裂肺,直令人坐听不得。悲愤与力量完美结合。 第三乐章,快板,风格粗悍,一片赤子之心,就像农村健壮的小伙子,走路风风火火。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古典音乐,而好像是贝多芬故意与以前那些优雅、精致的古典风格作对一样。这种风格在他的音乐中也不多见,以后好像再也没有了。 第四乐章最值得称道的是结束部。很长的旋律,从激昂的进行曲尾句后面开始。它初若柔弱,优美之极,双簧管奏出的旋律,把人的思绪引向广袤的宇宙,反衬现世生命的短暂、渺小,苍凉而悲壮。我感觉,贝多芬此后的音乐很多都有这种宇宙背景,把个人的悲剧、奋斗、欢乐放在这一背景下展示,尤显得境界高远。这一点很像我们的杜甫,看看《秋兴八首》,当可想见。 在我看来,这种生命的悲怆感,好像是所有伟大艺术家、哲学家所共有的。(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支旋律后来加入别的乐器,变得丰富、有力。在末尾,贝多芬似乎在尝试一种新的结尾方式:力量逐步积累、加强,达到最后的高潮。就像海面不安地波动、起伏,越来越动荡,最后形成万丈狂澜,冲向海岸,玉碎在礁石上。这基本上成为他一生音乐的固定模式。他是一个创新高手,却不肯放弃这个定式,他也许认为,只有这样,音乐才足够有力,足够酣畅。
生命既然是有缺陷的,那就应当在音乐中获得完美。
过去几乎所有的教诲都劝告人们信仰别人——或者神,而贝多芬却以他的音乐明确宣告:崇拜你自己!信仰你自己!
多年后,我听到富特文格勒指挥的这首交响曲,他把贝多芬这种意图表现得非常到位。第四乐章结束部,演奏得从容不迫,犹如远观沧海,几十公里宽的海岸上,巨浪缓缓地扬起、缓缓地落下,气势壮伟。其境界、气魄非卡拉扬可及。家里还有德国德累斯顿交响乐团演奏、赫伯特·柯泽尔指挥的版本,是DDD公司灌制的,也不错。 “英雄交响曲”我恐怕听了不下一千遍。年轻时,我曾经流泪接受它的引领。现在每次听到这首音乐,依然壮怀激烈、思绪联翩。 近来读到当年“潘晓”中的一位说的一句话——“奋斗就是我们的生活”,非常感动。对我们这一代来说,没有比这个贴切的说明了。它所概括的人生,也正与《英雄交响曲》相通。
抚今追昔,青春逝矣,云何吁矣。那种痛苦,那种幸福,惟心自知。何可道哉,何可道哉!
贝多芬在25岁那年,写下了这样的日记:
“鼓起勇气!虽然身体羸弱,但我的精神终会获胜。——二十五岁,已经年满二十五岁,今年应当把完美的人显现出来,必须毫无保留地显现出来。”到《英雄交响曲》,他已经达到了这个目标。 尼采说:“一切决定性的东西,都从逆境中产生。”又说,“攀登险峰绝顶的人,笑傲一切悲剧!”贝多芬《英雄交响曲》,此之谓也! 大学毕业时,我把那盒珍贵的《英雄交响曲》作为礼物送给你作纪念。不知尚存也否?
2000年10月     后记:贝多芬这首音乐和其他作品一样,是献给自由的礼物。正如赵鑫珊说的,在产生了贝多芬音乐的那个时代,人格要独立、道德要自主、个性要自由,这三句话,成为一代艺术家的普遍追求,并且在此后两百多年中,鼓励亿万人反抗专制压迫。我最近在某篇回忆文章里读到,斯大林死后,在追悼会上,就播放这首交响曲的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那些治丧委员会成员未免太——“幽默”了。(20035月)
参见卡拉扬指挥,柏林交响乐团演奏的“第三交响曲”,宝丽金公司出品)      七、  写给异教徒的音乐     有一天,我边开车,边听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f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57号),边跟着哼唱。兴之所至,不由得大叫:“热爱贝多芬音乐的人,怎能不是一个异教徒!”     热情奏鸣曲就是反叛的宣言、抗争的纪念碑。     第一乐章(见本碟第8节)很紧凑,一上来,就是命运的敲门声,与生命自由的本性冲撞,迸发出耀眼的光芒(030-110)。低音部一直在发出不安的颤动。刚健的主题经过悲剧的洗礼,更加庄严、更加鲜明夺目(330—结束)。     这个乐章吉列尔斯演奏得既细腻又宏阔,兼得贝多芬音乐精神的两面性。而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中,威廉·肯普夫(Wilhelm Kempff)演奏得气势磅礴、大开大阖。 第二乐章,低沉、无力的开头,让人感到压抑。但后来这个主题得到发展,变得明朗、活泼,情绪的转换非常自然。在乐章中部,一段梦幻般的抒情行板,如行云流水,沉思,冥想,“持续的和弦产生了一种如赞美诗般的、几乎是虔诚的宁静与舒畅的感觉”。(杜蒙)(注意听300414 沉思终于被打破,旋律再次转换为热情昂扬的奏鸣。高音区的音符如点点阳光在溪流上闪烁。 第三乐章与第二乐章没有间隔,但音乐情绪骤变。从沉思到警觉,这之间的转换非常简炼,“具有一种悬而未决的神秘气氛”(杜蒙)。这之后,音乐的激流滚滚而下,激情飞扬! 我们再次看到那遥远而闪烁的波光(020050)。旋律如涨潮时的大海,一浪高过一浪。巨石被激流裹携而下,发出隆隆的声音。而阳光依然在远空照耀。在结束部,节奏稍作延荡,再次发起冲击,毅然决然。主题每次出现,都引起广泛的响应。乐章在最高潮中结束。肯普夫比别的演奏者都稍慢,但听起来气魄更大。     这以前,贝多芬奏鸣曲只是一两个乐章好,而这首三个乐章都精彩,显得才情充沛,或者用古代诗评语言说:“真力弥满”。    
               
             
                八、沧桑岁月汇入音乐的波涛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1号,作于1806年,贝多芬36岁。     起头那五次来自定音鼓的槌声,有人形容为“命运的敲门声”,带出了第一主题,优美而略含忧郁,深沉、悠远,让人回想到自己的童年,回想到往昔的沧桑岁月。第二主题柔弱,小提琴在高音区婉转抒情,像是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命运之声”被乐队轻轻奏出,与这两个主题碰撞,交织,形成繁复的旋律结构。     这个乐章的乐句都比较长。美国音乐家柯普兰说,能谱出长旋律(long line),往往是才情高绝的体现。因为才气不足的作曲家,不能把自己的乐思贯彻到这样长远。当然,这个旋律要优美。这支曲子两者兼备,这正是贝多芬音乐才能成熟的表现。     这个乐章有人说太长,但我认为因为其内容充沛,有一种大江大河的开阔感,回环往复的旋律,把贝多芬复杂的感情表达得很充分。     中部有一段极抒情的慢板,让人想到贝多芬的感情世界有多么细腻,那种沉思、冥想,简直有一种哲学家的风范。罗丹的雕塑“思想者”可比拟之。     音乐是一种抽象艺术,如果要具体化,贝多芬音乐恐怕可比拟于米开朗基罗(雕塑)、罗丹(雕塑)、鲁迅小说、散文、杜甫诗、莎士比亚悲剧、尼采哲学,或者说,上述这些人的性格、品格、才华、审美倾向,贝多芬都兼而有之。听着这个乐章,想想那些艺术家、文学家、哲学家的作品、人格,真是别有意兴。      这个乐章贝多芬给演奏者留下了一个自由发挥的华彩段落,演奏者处理各不相同,但没有哪位演奏者续上的华彩段落能在气魄、深度上与原作匹配。     第二乐章慢板,很优美而抒情,没有冲突,只有思绪在他自己的天空中飘荡。贝多芬以特有的深思,用小提琴向自己倾诉——倾诉他感受到的人生重压,倾诉他体验到的自然美好和宇宙神秘。这是一个孤独的灵魂,不甘沉沦的灵魂。沉思最后被打断,不间断地过渡到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快板,乐队演奏出雄壮的旋律,有力向前推进,冲破笼罩在生命之上的郁闷和压抑,尽情挥洒。从才情上讲,这个乐章比起前两个乐章稍弱,但比起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也已是杰作中的杰作。主旋律有点简单,但贝多芬发展得很好。     这部作品被称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三部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有一部“小作品”常常与这部“大作品”放在一张碟里,那就是F大调浪漫曲,只有不到10分钟,其旋律之美好,不在贝多芬其他作品之下,完全可以唱出来。而旋律中蕴藏的忧伤、沉思以及突破,都与他的其他大作品相仿。以前这种曲式被作曲家当作没有意义的小摆设,但到了贝多芬手里,却被赋予了实质意义。小作品不“小”。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在我们家里有三个演奏版本,最好的一个我认为当数DECCA公司出品、马利纳指挥圣马丁乐团演奏的那张碟。   
             、进入贝多芬殿堂的钥匙       (科里奥兰序曲     最容易理解的贝多芬音乐我认为是他的《科里奥兰序曲》(Overture
Coriolan
)。《科里奥兰》是一部古代悲剧:科里奥兰是一个国家的国王,性格暴躁,施行暴政,他的妻子和母亲多次劝告无效,结果科里奥兰被暴民杀死。在《莎士比亚戏剧集》里有这部作品。     这部序曲,就是由两种性格的对比构成的。     序曲以阴沉、粗暴的合奏开始,第一主题渲染出一种压抑的气氛,第二个主题是温柔的,但它在试探着出现以前,被几次打断,好像是科里奥兰在向妻子和母亲挥手:“别管我,你们走开!”第二主题呈现后,与第一主题形成强烈对比,互相纠缠,第一主题占压倒性优势,第二主题柔弱无力,处于劣势,几乎是在乞求。第一主题肆意发展,滑向人生的深渊。第二主题只能在他的喘息间浮出,与第一主题”抗辩”。第一主题最后一次次被打断,变得支离破碎,仿佛英雄倒地,沉重喘息,最终脉搏停止,音乐声渐渐微弱至无。     西方古典悲剧基于一种伟大的观念:在悲剧里没有完全的坏人,悲剧人物因为外在的原因或者自身性格的原因造成了悲剧,他们本身不能负完全的责任。“没有纯粹的坏人”,这与我们中国人心中对所谓的“恶”常抱有的那种仇恨、暴戾之情完全不同。西方人由于宗教文化的熏陶,对“恶”也能抱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宽恕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这是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在被人们扔石头时,向上帝说的。中国人对那些“坏人”,不仅要从肉体上毁灭,而且要“诛灭九族”,一代又一代,以暴易暴。中国社会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另样,与这种区别大有关系。     贝多芬同样有这种宗教情怀,明白这一点,才能理解他后来的《第九交响曲》、《庄严弥撒曲》、《合唱幻想曲》等等作品。     我还猜测,贝多芬在创作这部序曲前,一定反省过自己的性格,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其实正具有上述两种性格。一种是反抗的、暴烈的,一种是温柔的、充满了爱意的。这两种性格同时存在他心中,经常发生冲突,令他痛苦不堪。他很清楚这一点,而且也是依据自己的性格,构思科里奥兰和他妻子、母亲的音乐形象。      对他而言,最根本的冲突都是内在的。压迫不来自外界,而来自内心。他在外面没有敌人,他的敌人就是他自己。但后来,他对自己的性格缺陷也宽容了,所以他才说自己是“值得上帝宽恕的子民”,才说要追求“外在与内在的平静”。      他音乐中的那些冲突,就是他内心冲突的外在表现。不要以为他音乐的锋芒是针对什么“封建制度”或者别的。中国的音乐家就是这样认识贝多芬的,所以他们总是眼睛向外,寻找“敌人”,却从不懂得从自己内心寻找音乐。他们的音乐因此而浮浅,与时俱逝。     我听了十年贝多芬音乐,才于某一天突然领悟到这个秘密。 理解了这部作品,就容易把握贝多芬的音乐气质。               十、与命运抗争     贝多芬最为世界所熟悉的交响曲恐怕是《命运交响曲》亦即第五交响曲,作品67号。这部作品内容丰富,表达却异常简洁,已经成为不可超越的范本。第一乐章那“命运的敲门声”代表了一种特定的含义。它凶猛、坚定,第二主题一出现就被它淹没掉。双方在激烈搏斗,经过呈示部、再现部,给听众以深刻印象。在发展部,命运主题提升了音调,更居主宰地位。第一乐章结束在第一主题得意洋洋的情绪中。 第二乐章的抒情主题很有抒情意味。它没有耽于沉思中,像“月光奏鸣曲”那样,而更倾向与行动。从沉思走向行动,就是这个乐章的意味。沉思、抒情的第二主题在呈示、再现过程中,乐器不断加入。乐队的合奏,像高昂的进行曲,觉醒的思想如朝阳喷薄而出。 “唉,紫色的霞光来得太早了。”(尼采)     应当注意贝多芬是怎样把人类感情细微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倾听啊,欣赏啊,用你的心灵。     第三乐章,命运主题再次被发挥。一个沉思的主题每次出现,都被“命运”粗暴打断,它恣意横行,在乐章最后,命运主题被乐队轻奏,顺势延伸,直接过渡到第四乐章。 辉煌的第四乐章可说是人类奋斗和欢乐的写照。欢乐的潮水,以排山倒海之势,从高处压下,冲决一切。这个主题每一次呈现,乐队便在低音部反复衬托,好像是它激起的波澜,向四面扩展。这股激情的洪流滚滚向前,在它面前,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号角声在上方一再响起,带来广泛的响应。“命运”主题在其中闪现,但很快被欢乐的情绪淹没、扫荡。前方,是一片晴空,不再有阴云,不再有雷电。结尾,只有欢乐和毅然决然的奋斗意志,号角声再次发出召唤,提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十一、沉醉在自然之美中     如果以为贝多芬只是一位性格暴躁的艺术家,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他对自然有超乎常人的审美力,他内心保留着最细腻体贴的柔情。从《田园交响曲》里,我们不难体会他在大自然中获得的那种欢乐。     这是贝多芬创作的第六首交响曲,作于18071808年,共五个乐章,充满了田园情调。第一乐章轻快而兴奋。贝多芬一走到郊外,满眼生机盎然,他兴奋得心在颤抖。弦乐、管乐交替奏出带有民间舞蹈色彩的旋律,好像农妇们在树荫下旋转跳舞。虽然是表现优美,但仍带有贝多芬的气魄,整个乐队都参与,显得音色特别丰厚,有很多层次。      如果说第一乐章带有更多的“描绘”性质的话,那么第二乐章则更多是抒发作曲家自己的欣悦之情。这个乐章更细腻,特别是其中用木管乐器模仿夜莺的啼叫,悠长而宁静。卡拉扬指挥的演奏偏快,可能不是贝多芬希望表现的那样。和上一乐章一样,这个乐章的旋律是可以唱出来的。      第三乐章也是舞曲,一支粗朴的舞曲,带有男性的特征,这是农夫舞者的写照。在舞曲的末尾,天边隐隐响起雷声。曲终人散。 第四乐章开始。闪电、雷雨,笼罩茫茫原野。气氛紧张,有点令人恐惧。经过一番变奏,紧张气氛开始转变,暴风雨渐渐减弱,消散。大地一片清新、翠绿。      第五乐章由一支细弱的颂歌引出,圆号的声音显得悠远辽阔。欢乐的舞者再次出现。弦乐队奏出的旋律中,隐含着对上帝的感恩之情。贝多芬的爱遍及天地之间万物,这是他献给上帝和宇宙的颂歌。 听这个乐章,仿佛能感到雨丝在空中飘散,落在脸颊上,传递出点点清凉。天空中,彩虹辉耀,阳光透过云隙照射到草甸、江河上,整个景象如同天堂。 相信那些曾经在农村住过的人们,对这首交响曲很容易理解,而且会有共鸣。 如果把贝多芬音乐的感情前后联系来看,这首交响曲开始预示他精神发生了变化。早年,他主要表达对命运的愤恨、不平、反抗,到这里,大自然使他的心变得平和、宽容,使他开始超越自身的不幸,领悟到宇宙的广阔、上帝的恩典。 人们认为这部作品“写意”多于“写实”,有一定道理,但不知“乐中有画,画中有乐”。无庸讳言,“田园交响曲”里描绘、模拟成分很大,与贝多芬其他音乐有明显不同。如果你愿意,就当作一幅西洋风景画去理解好了。这是非常有诗意的一幅图画,有点像中国陶渊明的田园诗。      十二、费德里奥序曲     《费德里奥》(Fidelio)是贝多芬另一部杰出的序曲,作品72号,作于1808年。这是他为歌剧《莱奥诺拉》作的第一部序曲,前后作了三部,都很不错,特别是第三部最优。我没有看过这部歌剧,不知贝多芬为什么要写三部。可能是在歌剧的幕之间演奏的,给舞台换景、演员换妆腾出时间,并对剧情进行提示。 序曲第一主题经过很长的铺垫后呈现,很优美,抒情,但表情很快变得很坚决,很果敢,有一种男性的力量。管乐器在合奏背景下轻轻重复这个主题,不断丰富它。这个主题在前进中,受到另一个主题——阴沉、暴烈——的阻挡,但第一主题在略作延缓之后,克服了这个阻碍,在胜利的欢乐中结束。 三部序曲中,最佳者应是第三部《雷昂诺拉序曲》。中部的小号独奏,境界极其高远,慷慨悲凉,思致深厚,非胸有丘壑者不能为之。听这首作品同时,去读读曹操的《短歌行》、《观沧海》以及杜甫的诗,当有别样感受。       十三、只能以大海形容的作品      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5 Emperor”,即皇帝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另一部堪称伟大和里程碑式的作品。在感情的充沛和表达的完美上,它与“命运”、“热情”同在一个水平上,是继莫扎特那些伟大钢琴协奏曲之后最优异的作品,我认为200年后的今天仍无人可及。      这部作品只能用大海来形容。也许贝多芬就是依照大海的形象来构思他的音乐形象的。第一乐章,在钢琴衬托下,开始那几声宏伟的合奏,不像“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吗?这首协奏曲合奏的音域非常宽广,就像宽阔而阴云密布的海岸,波涛一浪一浪向礁石涌来,雪浪飞溅,余波荡漾。管弦乐后的钢琴声,就如潮水暂时退下时从悬崖上淅沥滴下的水珠。     中部的变奏,钢琴悠然弹奏出一段沉思性的旋律,仿佛在人生的搏斗中,缅怀往昔岁月,沧桑之感,从心底涌起。其中意蕴,超过了一切语言能表达的范围。(14001527 接着,钢琴充分发挥,变成主角,带领乐队再次向命运宣战,乐队齐奏,展现无限宽阔而崎岖不平的人生战场。(1600——1710)但奋斗已经不是“英雄”里面那样的残酷,而带有优美的成分。 此时的贝多芬,已经能用欣赏的态度看待人生的搏斗,尽管意志还是那样坚决、激情还是那样饱满。钢琴声上下起伏,描画情感的大起大落,简洁之极,真大手笔也!继之,那种苍凉的感受再次出现——即使胜利,也没有多少可显耀的。(1800——1909     乐队齐奏,如海潮携着巨大的能量,再次撞向坚固的礁石。雪浪高高溅起,复缓缓落下,洋洋乎壮哉,郁郁乎美哉。 钢琴思绪缈缈而乐队壮怀激烈,两相映照,含义丰富极了,何可尽言!语言在这里已经不够用,最深刻的东西都是语言表达不出来的。老子说:“大道无言。”贝多芬这首音乐就是“大道”。 在乐章末尾,钢琴连跌3个八度,复由乐队齐奏拉起,极险,极难,一般作曲家绝不敢这么干。(2020——2031     这个乐章的主题,已经很少他早期音乐中常有的那种阴郁、愤怒,奋斗变成了一种美好的人生体验。     这个乐章20来分钟,即使单独这乐章,也已经是伟大作品。它的价值、份量,可以说超过了中国50年来所有器乐作品的总和。     我每次认真听这个乐章,都情不自禁用口哨一起“合奏”,百唱不厌,百听不厌。然知音者几稀! 第二乐章,慢板,沉思和冥想。我曾在琴上试弹它的第一主题,才知道,即使这样一个听似平凡的乐句,音域也越过了三个八度。它从高处次第滑落,复在低处轻轻拉起,举重若轻。它的旋律,无比优美。这是有深刻意味的音乐,怎么听怎么有味,永远听永远有味。甚至有这样的猜想:贝多芬好像把人类感情说尽了。 这有诗,能拉近我们与这首音乐的距离——     “正是夜的时候;唉,我不能不是光辉!并且渴望着一切属于夜的、焦渴着的沉寂!正是夜时候;现在如同泉水一样,我心中的热望喷发。我渴望着说话。正是夜的时候;现在一切迸涌的流泉更高声地朗吟。我的灵魂也是一派迸涌的流泉。” “唉,我将怀着我的渴望上升到何处!我踏遍一切顶峰,眺望父母之邦!”                                          (见尼采说《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这种高越而孤独的情感,正是贝多芬这个乐章所要表达的。只有体验过这种伟大孤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这个乐章。 它的主题沉入人类精神的深渊,试图探索痛苦的根源。而在哲学层面的感悟,使他能够超拔于人生苦难之上。     (第二乐章的意境,曾经对20世纪上半叶**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产生过强烈的吸引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德国占领**期间,他写道:“……在遭受考验的日子里,贝多芬永远在我们身旁……当络绎不绝地撤退的人流在我故乡高原的纵横交错的道路上奔逃,而敌人进袭的喧嚣声在以太中跟踪而来的时候,你可知道,谁是我的同伴?在敌人临近的当儿,在我脑海中浮现出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中的一首美丽的歌曲(第二乐章的主题)。在那三天三夜之间,我一直听到这美妙的歌声,它就象活在我心里一样。这首歌曲纯洁而明净,它驾凌在这世界的废墟之一。它照亮了理智,有如在乌云空隙的蓝天一般……。”这似乎说明:音乐具有心理治疗作用,使人在突变环境中保持镇静。) 在沉思的余绪中,第三乐章昂扬地突现。钢琴奏出的主题,气势磅礴,意志果决。继而,乐队加以有力地应和,更显得境界广大。钢琴深情地宣叙,抒发慷慨悲凉的情怀,感人至深。 后面,乐队轻轻应和,如海面在远方缓缓起伏。(610——620)如果对照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西斯廷教堂壁画“上帝创造人”中大卫、先知以赛亚的面部表情(可参见丹纳《艺术哲学》中的插图);或者是曹操的“东临碣石”、“对酒当歌”两诗,可能会有更深的感悟。李白诗有气魄,但没有这种深度。杜甫有这种深度,但又不具备这样的气魄。 钢琴和乐队演奏的主题,非常流畅地贯彻到底,显示出贝多芬对音乐结构的巨大把握能力。整部作品非常完整、圆满。     家里有三个版本。柯尔荣演奏钢琴、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合奏的那个版本,录音效果不佳,而且似乎“文雅”了点;STEPHEN BISHOP演奏钢琴、伦敦交响乐团合奏的那张,被称为唱片经典,但BISHOP的演奏“轻灵有余”而厚重不足。倒是DDD公司出品的那张,EMIL TABAKOV演奏钢琴、匈牙利索菲亚交响乐团合奏,虽不是名碟,却更接近贝多芬的原意,沉着有力,卓绝不凡。我觉得东欧国家往往比欧美国家的演奏者,在气质上更像贝多芬。    这首钢琴协奏曲完成雨大约1807-1809年间。1811年出版的封面上,标明为“大型协奏曲”。 在协奏曲写作中,贝多芬的耳疾日益恶化。他听到的钢琴声竟有“钢琴的弦被剪掉了一半感觉”。然而,由于战事延迟到1811年才首演的钢琴协奏曲,仍获得成功。人们给以热情的赞誉:“毫无疑问,这是所有已经创作出来的协奏曲中最富有创造力、最富有想象力、最惹人注目的,同时也是最艰深的一部。”) 联系第三、第四钢琴协奏曲,可以看出,贝多芬是把这种曲式当作交响乐来写的。这两部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都很宏大,气魄非凡,又不乏自由的气度,已经为第五钢琴协奏曲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五钢琴协奏曲,无论感情厚度还是艺术价值,完全与他那些伟大的交响曲同列。  
              十四、从这里,他开始仰望星空
1999
年夏,我父亲再次病危住院。我赶回老家,在医院日夜守候。阴雨绵绵,四窗洞开,夜间蚊子成团成团地在病房里乱飞。父亲多日昏迷不醒,一直在输液,不知能不能活过来。在日夜守候中,我心中一片惶乱、无限孤独。幸好带了随身听,靠贝多芬音乐支持自己。那次,反反复复听《钢琴、合唱和乐队幻想曲》(又名《合唱幻想曲》——Choral Fantasia,作品80号,作于1808年。)这首音乐的宗教气质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对生与死有了新的感受。     只有在无助和孤独中,才感到对宗教的渴求。宗教,是弱者的哲学,是横渡苦海的苇舟。     乐曲低沉的序奏,把人带到一种孤独无助的境地。紧接着,钢琴弹出一串明亮的过渡句,在圆号的引导下,主题旋律便朗朗浮现。它有力而宽阔,包容一切,代表拯救苦难的的形象。号角声引出第二主题,也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不过它比较轻快、愉悦,如同教堂音乐。     在主题多次再现后,乐队齐鸣,进入另一境界:振奋、昂扬,仿佛是战胜了苦难后人的精神复归。钢琴与乐队的独奏、合奏,异常流畅而美妙。从优美到崇高的过渡,十分自然。旋律上下求索,传递来自上天的关怀,撩拨得我心旌动摇,热泪潸然而下。      神思悠悠,奈此长夜何!      钢琴与圆号声试探性地间奏,把乐思引向全曲的高潮——合唱。这段合唱让人想起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部分。我不知道这里面词句的意义是什么,但能猜到它的宗教含义。多声部合唱,高远而雄厚,充满爱意,这是对受难者的抚慰、鼓舞、激励,让人向前、向前,走过这人生的泥泞。     创作此曲时,贝多芬已经38岁左右,开始在乐曲中表达宗教情感。其实他从小就有宗教情感,但早期他更多关注现世的奋斗。现在,他开始仰望星空——“我的王国在天空!”(贝多芬)      从此,他的音乐多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圣徒气质。 在粗犷的外表、易怒的性格后面,贝多芬有着最细腻的柔情,有着最广博的爱。它们不可思议地统一在他身上,而他又通过音乐把这种复杂性传递向历史的深处。百载以下,都可以受到他的感动。
DDD
公司出品了一套“贝多芬精品集”,把这首与第五钢琴协奏曲放在第一张碟里,是很有眼光的。这首乐曲家里只有这个版本,PETER ROSEL 演奏钢琴,德累斯顿爱乐乐团合奏及合唱,HERBERT KEGEL指挥。      奇怪的是,合唱幻想曲很少被人们提到,我也未曾听说在中国演奏、演唱过。                    十五、行云流水之境

    E大调钢琴奏鸣曲(又名《告别奏鸣曲》),作品81号。传说这是贝多芬自己很喜爱的作品之一。从他一生的作品看,它的份量应不算大,但已经可以看出贝多芬在音乐构思上的炉火纯青、潇洒自如。他的早期作品,如“悲怆奏鸣曲”,还有点不习惯于运用奏鸣曲形式,第一乐章的舞曲段落,多少有点生硬,带有海顿、莫扎特的影响。“热情”才算达到了形式的完美。而从这首起,他又开始摆脱形式的束缚,不受拘束,在第一乐章特别明显。主题的呈示、发展,如行云流水,正像苏东坡说自己的文章, “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学习格律——习惯格律——-摆脱格律,这是中国大诗人如李白、杜甫都有过的经验。这与贝多芬奏鸣曲的发展是一致的。当他创造出自己的形式后,这种形式又成了以后作曲家的”格律”,艺术形式凭此而不断演进。只学会了按照前人的“格律”作诗谱曲,还不能成为大家。突破格律独创一派并能模范后代者,始为大家。

这首奏鸣曲旋律不如“热情”那么流畅、完美。                     十六、不屈的灵魂     《爱格蒙特序曲》(EGMONT OVERTURE),作品84号。《爱格蒙特》是一部悲剧,爱是一位民族英雄,带领人民起来反抗西班牙统治者。因叛徒出卖,被擒杀死。而人民在他精神的感召下,掀起更大的反抗,终于取得胜利。序曲就通过音乐展示这个故事。 阴郁、威严的第一主题,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管乐柔和地奏出第二主题,代表美好的祈愿,但立刻被第一主题打断。第二主题继续深情地吟唱,终于与第一主题爆发冲突。第一主题节奏加快,力度加强,不断打断柔弱的第二主题。第二主题通过管乐器也不断加强力度,好像获得了信心。两个主题再次交替冲撞,各自都有发展、变化,冲突越来越激烈。 第二主题终于渐渐减弱,变成一声长长的叹息,并归于沉寂,如英雄的死灭。但随即,在号角的引领下,正义的声音掀起了滔天狂澜,马蹄急骤,角声猎猎,欢乐的洪流把序曲推向最高潮。     伦敦交响管弦乐团演奏,阿尔佛雷德·斯科尔兹指挥。 这首音乐让人想起《英雄交响曲》。但“英雄”是写自己,在那里,贝多芬是一位抒情诗人。《爱格蒙特序曲》是写别人,在这里,他充当叙事诗人。“爱格蒙特序曲”的深度和艺术价值无法与“英雄”相比。    十七、作品90号,一个里程碑 E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90号。见WILHELM KEMPFF演奏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第7张碟。该曲作于1814年。此时,贝多芬已经开始摆脱传统定式的束缚,进入一种自由境界,奏鸣曲变得简炼而意味深长。此曲只有两个乐章。第一乐章很短,深而有味。 第二乐章(见该碟第8段)最美妙。抒情如歌,意蕴悠远,风格闲雅,思接千载,神游万里,令人一听而难忘。在贝多芬所有作品中,清明神妙、高迈绝尘达到这种境地的乐章也是不多见的。

乐章的情绪有一些波动,时而意兴悠然,时而神思邈邈,时而激情满怀。但起伏幅度不大,与“热情”第二乐章、“命运”第二乐章很不同。     如果要作比拟,我认为中国三首古诗文片断倒有这种意境——     “瞻吾道夫昆仑兮,路脩远以周流;扬云霓之唵(日字边)霭兮,鸣玉銮之啾啾。”(屈原《离骚》)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曦微。”(陶渊明《归去来辞》)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杜甫诗)     它们的精神指向都是超离世俗世界的,此与贝多芬同。     我认为这一乐章堪称“神品”。在琴上模仿弹奏,似乎也不复杂,他是怎么用如此简单的乐句阐发如此丰富的思想的?很难解释。这就像莫扎特音乐那样,以简胜繁。贝多芬经过苦难洗礼后对人生已大彻大悟,他的精神与宇宙万物合而为一。      “我的灵魂宁静、清朗,如清晓时的群山。”      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如是说。在创作这个乐章时,想必贝多芬的心境也正是这样,襟怀高旷,神游万里。         十八、“我是替人类酿制醇醪的酒神”
——
第七和第八交响曲     A大调第七交响曲》(作于1811年至1812年)      这是贝多芬最杰出作品之一。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洒脱、自由,而且深沉蕴藉,耐人寻味。 第一乐章的的主题经过一个宣叙调引导,由双簧管优美地吹奏出来,并一直在乐队之上飘浮、延展,如镶着金边的纤云,从群山之上流过。它带有中年人的深沉、苍凉感。仿佛是在经历一番苦斗,站在人生的峰巅之上,蓦然回首,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才感到青春已逝,岁月磋砣,而激起对往昔的怀恋——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这种生命的悲怆感,如此浓烈,千载以往,足使人慨然泪下。     但奋斗的激情仍没有消失,它再次涌上贝多芬心头,变成一股滚滚向前的洪流,带着生命的欢歌。当双簧管独奏再次响起时,它也被这欢歌所感染,汇合到一起,奏出强者之声。 第二乐章我觉得更像是一种哲学的探索,或者说是对生命意义、宇宙本质、宗教信仰的探讨。第一主题形象应该比拟为罗丹的雕塑“思索者”,它以平静开始,渐渐壮怀激烈,激情平息下来后,更深地潜入思想之海。小提琴和单簧管此起彼伏,好像在辩论着什么,是“两种原则的争执或两个人的对话”(贝多芬)。在微弱的音流下面,涌动着生命的激情。乐章结束于沉思性的主题中。 第三乐章突然爆发而急速行进的音乐,有一点幽默的味道,但忽而转为慢板,乐曲变得庄严、深沉。在简约的构思中,有无限丰富的内涵。贝多芬对交响曲曲式已经运用自如,可以在一个乐章里呈现多种不同的表情,体现各种不同的音乐意义。 第四乐章可说是“酒神的狂欢”。主题旋律不再是“怒发冲冠”,而是欢乐、欢乐、欢乐。这个旋律如痴如醉,经过完美的变奏、发展、丰富,成为宇宙欢乐的颂歌。全曲在亢奋的旋律中结束。 这首交响曲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十分完美。虽然人们谈论不多,但公认它是贝多芬最好的作品之一,据说也是贝多芬最喜爱的作品。 “我是替人类酿制醇醪的酒神,是我给人类以精神上至高的狂热。”(贝多芬) 罗曼·罗兰说,“第七交响曲是一个沉醉的人的作品,但也是力和天才的产物。”“不论在哪部作品里,都没有第七交响曲那么坦白、那么自由有力。这是无目的的、单纯为了娱乐而浪费着超人的精力,宛如一条洋溢泛滥的河的欢乐。” 尼采说,“我的爱不能阻遏而泛滥——流下山去,流向东方和西方。”其情同此。     瓦格纳说,”第七交响曲是一个酒神的庆祝会。”     F大调第八交响曲》在精神上与第七交响曲一脉相承。贝多芬在作第七时或之后,好像余兴未尽,又作了一首含义和结构都相近的交响曲,可以看出他在那两年心境是何等开朗、清明。     第一乐章庄严而雄伟,这里没有冲突的对象,只有自由、奔放的激情宣泄。力量的积累、递进、爆发,旋律的变化、过渡、发展,均十分自然,收放自如。无限人生况味,尽收此中。     第二乐章再来一个快板,节奏短促,乐句跳跃,有一种悠然自得的神态,神仙气十足。     第三乐章最好听,那种庄严深沉,那种高瞻远瞩,那种胸怀宽广,那种博大的爱,给人以丰富的感受,我真愿天天听它一遍。     第四乐章水平与这首交响曲整体不相称,不必论。     第七、第八交响曲,都合乎贝多芬追求的艺术境界:“既是自由抒发,又讲究艺术的严谨性。”(贝多芬)  
              十九、沉浸在爱与信仰的光辉里
——
《庄严弥撒曲》 《庄严弥撒曲》(MISSA SOLEMNIS),作品第123号,作于1822年。我早就听说贝多芬有一部庄严弥撒曲,在国外很有名。 这是一部宗教合唱曲,因为用德语演唱,我不能确切知道其中的词句。但去读读《圣经·旧约》里的赞美诗,应该能大致知道这是歌颂上帝恩典、祈求上帝的拯救。另外,在随碟附送的说明中有这首合唱曲的歌词,德文英文对照,比较方便理解。 有宗教或上帝观念,并不奇怪。当人感到身处苦难又无依无靠时,自然会萌生上帝观念。      贝多芬在这部作品手稿上写道:“祈求内在和外在的和平。”      这句话大有含义。说明他早年一直得不到内心的平静(两种性格在他身上经常冲突,给他造成极大的痛苦),也得不到外在的和平(他与别人的关系也经常处在不稳定当中,这一切也是由于他的性格。对人对世界,他充满爱,但狂暴的性格使他经常被人误解。)      所以他要祈求内在与外在的和平。到中年,他内心归于宁静,他与世界已经妥协。他的目光已经不在现世,而在星空,在上帝。牛顿晚年也是信仰上帝,恐怕不是偶然的。 全曲共五段,相比之下,我认为写得最好听的是第二乐章“Gloria”(这是对上帝万能的赞美)、第三乐章Credo(代表对上帝的坚定信念)。 在第三乐章的手稿开头,贝多芬写下了这样两句话:“上帝是至高无上的——上帝从未抛弃过过我。”“上帝是一座坚固的堡垒。”
1988
年,由来自23个国家的音乐家组成的交响合唱团,在当时的西德柏林,举行了一次为“国际物理学界防止核战争联合会”(IPPNW)的募捐音乐会,唱这首《庄严弥撒曲》,祈祷世界和平。所有的音乐家都自愿把音乐会的门票收入献给IPPNW,用于救助那些因核爆炸而受到伤害的人们以及IPPNW在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慈善项目。其中,美国马里兰大学合唱队是自费到欧洲来参加演唱。这是国际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可惜中国竟置身于外,没有派任何一位音乐家参加。(见这盒唱片的英文说明书)     这场音乐会的现场录音,就是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庄严弥撒曲》版本。双碟装,200元一套,是贵了点,但想到这些钱没有完全被商人赚走,而部分用到了国际慈善事业上,也令人感到欣慰。 这首合唱曲,兼有雄壮与优美的风格。合唱队各个声部此起彼伏,如大海波涛汹涌,尤其能显出合唱艺术的纵深和广度。男女声合唱常表现出信念的力量,这种信仰的力量“取代”了他早年反叛的力量。而女声部,特别是女高音部则把人的思绪引向无限苍穹、引向浩邈星空,表现出思索和冥想的辽远,这与他早期音乐中那些慢板乐章近似,但这里表达的是宗教感情。 这种宗教情感,可以从《圣经》“诗篇”里得到印证。比如: 耶和华啊,我从深处向你求告。主啊,求你听我的声音,愿你侧耳听我恳求的声音。主耶和华啊,你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 我等候耶和华,我的心等候,我也仰望他的话。我的心等候主,胜于守夜的等候天亮,胜于守夜的等候天亮。(诗篇130     应该说,贝多芬宗教感情的表达十分真诚,我每次听到,无不深受感动。正应了贝多芬自己说的——“凡来自内心的,必感动世人。” 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必能从这部作品中得到感动。在合唱中,我感到具有一种在教堂中的氛围。高深、阴暗,但心灵通过对苦难的体验而得到净化。第三部分的中部有一段很低沉、微弱的叙述,那是对现世苦难的陈述,是对获取拯救的渴望。突然间,合唱声骤起,冲决沉闷的气氛。雄壮的气魄、清新的空气,妩媚的阳光。光明重新照临人间。在男低音部的衬托下,女声部的合唱美不可言。这样的合唱艺术,我认为超过了亨德尔的《弥赛亚》,而且开启了通向《第九交响曲》的大门。 瓦格纳说,D大调庄严弥撒曲是“一部最具有真正贝多芬之魂的纯交响性质的作品。” 傅聪20019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论中国人、波兰人、俄国人还是美国人,可能任何民族都有天性跟肖邦非常接近的人,不过我觉得中国确实是一个特别诗意的民族,所以中国人和肖邦特别接近。”我自己,则更多地接近贝多芬。肖邦的曲子听了不少,但能感动我的几乎没有。         二十、合唱交响曲:浓缩一生艺术思考     《第九交响曲》(又称《合唱交响曲》),作品第125号。这部作品可以看作是贝多芬音乐艺术的总结。因为他前期所有的探索,在这里都得到了再现和发展。     第一乐章,是英勇的搏斗,在定音鼓的背景下,雄壮的第一主题被呈示出来,命运主题遥遥呼应。好像是希望唤起当年的英勇回忆。但比起“英雄”、“命运”、“热情”,这个乐章力度已有所减弱,略显疲惫之态。想想他这时已经年过五十,这种表现是十分正常的。而且,他这时的思想、感情已经与早年有很大区别。在“英雄”的宏大叙事中,包含着悲壮、苍凉的感受。     第二乐章,快速的节奏,短促有力的乐句,显示不屈不挠的抗争意志。     第三乐章,极慢的、抒情的cantabile(轻柔如歌的)。如果说,上面两个乐章是对青春时代的奋斗生活的回顾的话,那么,这个乐章则表现哲学和宗教的沉思,这是他中年后主要的思想基调。 真是cantabile!乐声轻飏,境界辽阔,清明高远。这个乐章太好了!值得反复听。在一个极慢的慢板后,乐思开始活跃,好像是回顾一生,慷慨悲凉的激情再次充盈心头。弦乐队继之作一番抒情,轻柔如歌,曼妙无比。你无法说出它的确切含义,但旋律却清晰无误,没有半点犹豫,朝着既定方向演进—— 思想的波涛,正这样在我们的脑海里奔涌不息…… 我希望读者能听着音乐读这些文字。这里面带有哲学的思考、宗教的情感,阅历多者体会更深。乐队轻轻重复着主题,弦乐队以拨弦声为其背景,使其开始具有一种警醒的意味。在以往贝多芬的音乐中,这都是行动的前奏。乐章末尾,慷慨激昂,留下了奋勇不息的余音。      这个乐章,是贝多芬音乐中的精品之一。它象征一种过渡——从早年的个人奋斗到中年的回归内心,下一步,则是他精神的最高境界——皈依上帝。      第四乐章,对前面三个乐章一一作了回顾。第一、第二、第三乐章的主题 “碎片”在其中隐隐闪动。同时,乐队在低音部哼出了后面合唱部分的主题。承上启下的意图很明显。合唱主题终于浮现出来,反复吟唱后终成一股不可阻遏的洪流。     《欢乐颂》的出现好像是一个构思的过程,先以大提琴轻轻奏出,好像乐思第一次来到脑中,然后由小提琴部、整体乐队在不同声调上演奏,越来越肯定,越来越坚决。好像说——“就是它了,就是它了。”     第四、第五乐章没有间隔,直接过渡。男高音唱道:”啊,不要这种声音。唱吧,让我们愉快地歌唱!欢乐地歌唱!欢乐,欢乐,欢乐女神圣洁美丽……”     男女声合唱: Wem der grosse Wurf gelungen, 谁能作个忠实朋友,
  Eines Freundes Freund zu sein, 献出高贵友谊,
  Wer ein holdes Weib errungen, 谁能得到幸福爱情,
  Mische seinen Jubel ein! 就和大家来欢聚。
  Ja, wer auch nur eines Seele 真心诚意相亲相爱
  Sein nennt auf dem Erdenrund! 才能找到知己!
  Und wer's nie gekonnt, der stehle 假如没有这种心意
  Weinend sich aus diesem Bund! 只好让他去哭泣。
       最为人们熟悉的是《欢乐颂》,仅仅因为它好记。实际上,这个乐章里的其他唱段也非常精彩。它们如波涛一浪高过一浪,把人声和乐队的效果发挥到了目前无法超越的地步。欢乐颂前,有两次试奏,都被否定了,第三次才找对了调,这也是贝多芬不拘一格的地方。否定自我,超越自我,他以这种技巧性的细节,体现出这种精神。 Freude, sch?ner G?tterfunken, 欢乐!欢乐!欢乐女神圣洁美丽
  Tochter aus Elysium, 灿烂光芒照大地!
  Wir betreten feuertrunken, 我们心中充满热情
  Himmlische, dein Heiligtum! 来到你的圣殿里!
  Deine Zauber binden wieder, 你的力量能使人们
  Was die Mode streng geteilt; 消除一切分歧,
  Alle Menschen werden Brüder, 在你光辉照耀下  
Wo dein sanfter Flügel weilt.
四海之内皆成兄弟。   下面一段合唱很快乐,激动人心:
Freude trinken alle Wesen
在这美丽大地上
  An den Brüsten der Natur; 普世众生共欢乐;
  Alle Guten, alle B?sen 一切人们不论善恶
  Folgen ihrer Rosenspur, 都蒙自然赐恩泽。
  Küsse gab sie uns und Reben, 它给我们爱情美酒,
  Einen Freund, geprüft im Tod; 同生共死的好朋友;
  Wollust ward dem Wurm gegeben, 它让众生共享欢乐
  Und der Cherub steht vor Gott. 天使也高声同唱歌。欢乐,欢乐!   欢乐颂之后,是一段抒情的赞美诗,我认为艺术价值更高——   Seid umschlungen, Millionen! 亿万人民团结起来!
  Diesen Kuss der ganzen Welt! 大家相亲又相爱!
  Brüder! überm Sternenzelt 朋友们,在那天空上,
  Muss ein lieber Vater wohnen. 仁爱的上帝看顾我们。
  Ihr stürzt nieder, Millionen? 亿万人民虔诚礼拜,
  Ahnest du den Sch?pfer, Welt? 敬拜慈爱的上帝。
  Such ihm überm sternenzelt! 啊,越过星空寻找他,
  über Sternen muss er wohnen. 上帝就在那天空上。      “啊,越过星空寻找他,上帝就在那天堂上——”这一声呼唤,如流星驶向辽远星空。女高音在后面轻轻吟唱这一旋律,恰似宇宙深处传来的回声。然后是女声部和男声部的交替合唱,效果非常壮伟、宏阔。那些经历过人生苦难、饱尝了世态炎凉的人们,听到这样的音乐,怎能不思潮汹涌、热泪盈眶! 这部分合唱以快板递进,达到高潮后,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慢板,女高音在上方盘桓缭绕,真是精彩之极,只有很少的艺术家知道在高潮那里放缓节奏,让思绪更久地停留。《离骚》最后一段在寻找天国的过程中,思绪远翥,缈缈无极,但在情绪的最高点有这样两句: “抑志而弥节兮,神高驰之邈邈”(其大意为:“压抑自己的追求,收敛手里的鞭子,但我的思绪已经高驰在远方。”) 这种看似矛盾的心情,只有在创造力达到巅峰状态时才能体会得到。     柏辽兹说:“贝多芬完成了这部作品,就可死而无憾!” 瓦格纳说:“《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登峰造极的作品。……我形成了这样一种信念,贝多芬之后在交响乐领域里不可能有任何什么新的和重要的作为了。” 这部作品所体现的伟大的爱,只属于那些精神的巨人。历史上有伟大的仁者,如耶稣、释伽牟尼。但体现于文学的,在世界范围内,俄罗斯的陀斯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索尔仁尼琴、意大利但丁、英国莎士比亚、**雨果具有同等的襟怀。中国历代文人中,只有杜甫、鲁迅能置身于这一行列内。 真的,听过了贝多芬的合唱曲,再听别的合唱,如黄河大合唱什么的,便觉平常。当然,我仍然没有走到贝多芬音乐王国的边界。他晚年的四重奏,我还没有听过。也许那是更高的境界。幸好,我还有时间。       二十一、就像浩浩长江流过我们心中
贝多芬音乐就像长江,以涓涓溪流肇始,早期是清澈、活泼的,如“春天奏鸣曲”、”第四交响曲”、“月光奏鸣曲”。他艺术成熟时期,作品就像长江三峡,激流滚滚,充满了力量和热情,“英雄”、“热情”、“命运”、“第五钢琴协奏曲”是其代表。
到他中年,作品开始回归内心,具有更多的反省精神,就像长江出了三峡,河床变得开阔,水流变得缓慢,但更深沉、更有内涵。E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91号)、“第七交响曲”、“第八交响曲”是其代表。
随着他年岁增大,宗教意识日益浓厚,作品也更加宽容,博大,终于创作出“合唱幻想曲”、“庄严弥撒曲”、“第九交响曲”这样一批代表人类精神最高境界的作品,它们如长江到达入海口时那样,平坦而辽阔,在满天霞光里,静静地汇入一个无限的精神世界里。虽然看不到多少波澜,但它们的深度、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这时的贝多芬已经彻悟:对命运的抗争,不是力的征服,而是爱的征服。爱比力有更大的包容性,百般冲突在爱中得到了和解。正如《圣经》说的:“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这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贝多芬能感动千百万人,因为他心中存有“大爱”——爱自然,爱自己,爱人类。他是古今“第一情圣”,可能只有莎士比亚、能与他同列。
贝多芬音乐,值得我们一生去品味。
在听贝多芬音乐的时刻,我才感到生命是如此真实,是它们,让我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就像在读杜甫诗歌、鲁迅文章、海明威小说的时候那样。
贝多芬音乐,构成了一部伟大的心灵史。它所达到的高度,至今没有人能够超越。
贝多芬与莫扎特,通过音乐表达了自己,证实了自己。凭借音乐,他们知道自己的名声、荣誉将超越短暂的生命,在人类历史中绵延不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是真正幸福的人。
     (根据瑞士传记作家蔡德里克•杜蒙所箸《贝多芬传》附“贝多芬作品年表”排序点评。)
——————————————————————————————————————-
二十二、附一:贝多芬言论集锦(附按语)
    “音乐应当使人类精神爆发出火花!”(贝多芬)(按:他的一生都在实践这一目标。)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参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贝多芬)
    “自由与进步是艺术的目标,如在整个人生中一样。”(贝多芬)(按:上面这几句话,虽然别人引用了无数遍,但我还是认为:能做到这一点的艺术家很少很少。贝多芬即使用文字表达思想,也比文学家更高超。)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能过上千百次人生,该有多美!”(贝多芬《致韦格勒书》)
“可怜的贝多芬,在这个世上没有你的幸福。只有在理想的境界里才能找到你的朋友。”(贝多芬《致葛拉图斯坦书》)
    “只有在我的艺术中才有幸福。”(贝多芬)(按:此说颇类于尼采的观点:人靠艺术实现了自我救赎,若无艺术,怎么能忍受为人!)(中国杰出的诗人北岛也说过:“诗人应该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
    “艺术,这是高于一切的上帝!”(贝多芬)
    “公爵,你之为你,是由于你的出身;我之为我,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贝多芬)(这是何等骨气!)
    “啊上帝!给我勇气,让我战胜我自己!”(贝多芬)(按:这很能说明《庄严弥撒曲》题词的“祈求外在和内在的宁静”。)
    “噢,人啊,你当自助!”(贝多芬)(按:西方谚语说:上帝只帮助那些自助的人。天助自助者。一个没有竭尽全力拯救自己的人,没有资格得到上天的帮助。)
     “神明啊,你在天庭定能看到我的心。你认识他。你知道,他热爱人类,乐于行善!”(贝多芬的海利根斯塔特遗嘱)(按:想理解贝多芬,这篇遗嘱不可不用心体会。见杜蒙的贝多芬传。)
    “身遭不幸的人哪,但愿你在我的音乐里能寻得安慰,因为你在这里会看到一个与你命运相同的人。他冲破自然设置的重重障碍,竭尽所能,终于厕身于受人尊敬的艺术家和备受爱戴的人的行列。”(贝多芬)
    “噢,万能的主宰,让我过一天唯有欢乐的日子吧!——我已很久没有享受发自心底的欢乐!”(贝多芬)
     “我是替人类酿制醇醪的酒神,是我给人以精神上至高的狂热。”(贝多芬)(按:这句话用来说明第七、第八交响曲是很贴切的)
     “我的王国在天空!”(贝多芬)(按:合唱幻想曲、庄严弥撒曲、第九交响曲,可能还包括他的晚年四重奏,都是这句话的最好注解。)
     “凡是真正完善的,必坚如磐石,决没有任何人能够伤害它。所以我们要力求最好最真实的。我们要将神明赐予的一切发展到最高的境界,直到最后的呼吸……生命是短促的,而艺术将永存。”(贝多芬)(按:要竭尽所能,把上帝赐予的一切禀赋发挥到极致,正是这种积极的人生使命感,加上个人天赋,造就了贝多芬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即使不当艺术家,我们也当如此。但今天,具有这种使命感的艺术家已经不多了。)
     “应当把完美的人显现出来,毫无保留地显现出来。”(贝多芬)(按: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朝这个方向努力。)
      “应当合乎道德,情感崇高。”(贝多芬)(按:这句话适合他所有作品,第九交响曲尤其明显。)
      “我有很多话要对你们说,你们将重新看到我的伟大之处。你们不仅会把我当做艺术家觉得我伟大,而且会把我当作人觉得我更完美、更典范。”(贝多芬)(按:当代艺术家,有谁敢于说这样的话?有谁具有这样的人格自信?除了贝多芬,没有第二个。18世纪末19世纪初,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二十三、附二:历代对贝多芬的评论
    “《英雄交响曲》是对孤独寂寞的英雄的赞美,而《命运交响曲》则描写了整个人类与危难和困境的最后决战。这是一场人人都得经历的搏斗,一场与人人有关的搏斗。”(见杜蒙《贝多芬传》83页)
    “莫扎特和巴赫的作品中那种纯粹的美,就如高山之巅的空气,并非谁都能感受到。但从贝多芬作品中焕发出来的生命气息,却像暖风一样吹到每个人的身上。”(杜蒙,P83)
    “幸福所需要的东西是如此之少!一支风笛的声音。——没有音乐的生活是一个错误。德国人甚至推想上帝也在唱歌。”  (尼采)
   
    保罗•亨利•朗格是西方著名的音乐史家。他的《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堪称音乐理论名著。其中对贝多芬音乐有精彩论述、独到之见。
    1、“第三交响曲是新思想的缩影,是文艺中不可思议的伟迹之一,是一个作曲家在交响乐历史和一般音乐史上迈出的最伟大的一步。
    贝多芬再也没有创造出像这样如火如荼般想象力的伟迹。他写的其他作品可能更伟大,但再也不像这部作品那样气贯长虹。”
   (按:应该说,“热情奏鸣曲”、“第五钢琴协奏曲”在气魄上可与”英雄交响曲”相比。)
   2、第五交响曲“永远是交响逻辑的完美典范”。 “整个音乐文献中最有说服力的,最像奇迹般集中的交响结构,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他是交响乐的理想的实现。”
   3、第六交响曲“不是像柏辽兹的交响曲那样真正的标题音乐。”
   4、“在《庄严弥撒曲》中,贝多芬恢复了伟大的巴罗克作曲家们在精神和肉体两方面的雄伟气派。”“他尊敬亨德尔,推崇巴赫,接过他们的传统,以自己的方式传下去。”
    “贝多芬对于以驯服威律法的基督教的态度,看来是反感的。因为他在心服以前,先要经过怀疑和斗争。”
    “信仰是通过浮士德式的考验得到的。”(注:浮士德是歌德的同名诗剧中的主人公。)
   5、“在晚年,他开始认识到他已经到达大型音乐结构的极限,他对音乐宇宙的不屈不挠的猛打猛冲已经摧毁了可以见到的界限。
     但他的创造力丝毫没有减弱,仍旧抱着做最后综合的目标。但他必须寻求酒神境界以外的天地,在纯粹精神净化的氛围中来完成。”
   6、“他聚会回到了不具形体的四重奏上来,使自己处在抽象观念的围绕中,他像年老的巴赫一样,转向复调音乐的最终秘密。他创造了一种新的复调音乐,几首四重奏共同暗示一种主题。其中没有主题的各部分,各自有他们的生命,而整体变成为非个性的,更确切的说,是超出个性的。空间本身被消除了,纯粹音乐战胜(或曰消解、化解)了结构。”
   7、关于贝多芬的个性,朗格说,“贝多芬的内心听到的东西,他所谱写的东西,他都要求演奏出来,而不管行不行得通。不论意大利的或**的音乐家都不会采取这种态度,因为这种不体谅别人正是德国式的。”
   8、“一个非常仁慈而温柔的灵魂,它受了重伤,但仍敢于热情奔放,这是一颗纯洁而又感情丰富的心,用这种语调(按:如“热情”、“皇帝”中祈祷般的柔板)向我们倾诉。没有一个人能像贝多芬那样,能从一个极端(极端的柔情)向另一个极端(极端的强力)过渡而不迷失自己的方向。”
   “不论多么温柔亲切,他也永远是个巨人,他从来不会显得渺小。”
   10、“贝多芬的交响乐的旋律发展所形成的恶魔式的狂乱,使某些敏感的同代人感到惊恐。像威伯这样杰出的音乐家听到第七交响曲澎湃汹涌的奔流,都说是在听疯子的作品。”
     11、“我们对贝多芬音乐给后代的巨大影响还没有充分认识。”(按:贝多芬的地位,应当与莎士比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相提并论。)
   12、“贝多芬是找到了通向古典主义的最后境界之路的音乐家,并且从美的境界进入了崇高的境界。
    在这个领域里,像'趣味'这样的尺度已经失效了,因为其中伦理的意志力凌驾于它的情感和情绪的气氛之上。”(按:此论可商榷。贝多芬音乐岂是伦理所能包容的?情感,包括人生的感受和宗教情感,才是他音乐的主要内容。)
    13、“贝多芬的整个艺术是力量对素材、机能对物质、主观对客观的胜利。”
14、“贝多芬愈进入十九世纪的早期浪漫主义,就愈变成古典主义者。他像雅努斯神一样有两张脸,一张脸朝后,向古典主义作最后的膜拜;一张脸朝前,向未来发出召唤。他是十九世纪的领路人和导师。”
二十四、常见的音乐英文术语:
Symphony——交响曲
Concerto——协奏曲
Sonata——奏鸣曲
Flute——长笛
Allegro masestoso——庄严的快板
Andant——行板
Romance——浪漫曲
Allegro——快板
Adagio un poco mosso——缓慢而优美的、
音乐术语是什么意思,请查《辞海•艺术分册》家里工具书架上有。
                          (1995年笔记,2001年10月录入,2002年8月改定)
 


一、穿过花团锦簇的原野



“乐思泉涌”这句话,用在莫扎特身上最恰当不过。听他C大调第二十一号钢琴协奏曲(K.467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我只有一个感觉:他太“奢侈”了!

    一段接一段华美流利、明亮活泼的旋律,如波涛奔涌而来。而莫扎特没有按奏鸣曲式套路对他们全部加以发展,很漂亮的乐句刚一闪过,就被他轻轻抛掷到一边,不再多看一眼。就像大获丰收的农夫,对掉在地里的麦穗毫不顾惜,连弯腰拣起的念头也没有。

   他一心向前,乘着轻舟,滑过浪花飞溅的海洋。他信手拈出一两个主题动机作主线,就将一个完美的乐章编织起来了。

   这是真正的大师。听这样的音乐,你会感到莫扎特才情的丰沛以及由此而来的潇洒甚至奢侈。别人辛苦辛辛苦苦熬干心血才能得到的东西,在他眼里根本不值一提。他像那乘辇狂欢的国王,随手挥掷满车的珍珠宝玉。如果落到别人手里,会当作传世之宝,精雕细刻、苦心装饰、供奉在艺术的殿堂上。

    有些世界知名的作曲家(比如格里格),毕其一生让后人记住的旋律,还比不上这个乐章多。一位作曲家,如果能想出这个乐章里的一个主题动机,哪怕只有一个,合乎规范地发展、丰富为一支乐曲,也足以名扬一国了。

听这首钢琴协奏曲,真如坐上列车,穿过花团锦簇的原野,但觉五彩缤纷、目不暇接……相信莫扎特创作时非常顺手,没准就那么随口哼出来或者直接在钢琴上弹奏出来的。

第二乐章,旋律极其优美,意境深邃。2001107日我们赴厦门旅游回来,路上驾车,我很困倦,打开激光唱机,当这个乐章轻轻奏出后,我顿时感到神智清明。高速公路前方,山原辽阔,尽在瞻望中,一一逼近眼前,又从两侧掠过。凝望天地之间,我突然觉得这支曲子确实有一种跟自然宇宙相通的精神。钢琴声境界高远,神思邈邈,超越凡尘。在钢琴声下面,乐队舒缓的伴奏,就像平原那么宽广。

    这首钢琴曲第三乐章,快板,乐队先奏出一段雄浑、有力的引子,钢琴活泼而刚健,但不是贝多芬式的冲突,而是在优美的陈述中,含有一种特别的力量,显出果断的意志。这首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

    莫扎特是人类音乐史上的奇迹。旋律那么流畅,格调那么优雅,音调那么和谐,结构那么匀称,在简单里总似乎寓有深意,而其风格又是独此一家,别人无法模仿。

   莫扎特音乐常常给人以完美之感。如果要作一个比喻的话,莫扎特音乐像李白的“朝辞白帝”、孟浩然的 “春眠不觉晓”,像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而贝多芬音乐更像杜甫(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刘禹锡(“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从贝多芬音乐常可体会出苦苦思索的痕迹(只有少数例外如“第七”、“第八”交响曲、月光奏鸣曲),而莫扎特音乐好像毫不费力就写出来一样。

就自然流畅而言,莫扎特超过贝多芬(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认为莫扎特是比贝多芬更“纯粹”的音乐家);就感情深厚而言,贝多芬胜过莫扎特。

                二、甜美而柔媚的风格

他那首名的小夜曲(13号夜曲)K525(见DECCA公司出品的两碟装CD第一张碟第一首。)(参见《音乐圣经》第246-247)这简直就是天使的歌声。乐句都不复杂,但一气连贯下去,半点迟疑都没有,就是那么浑然天成,纯洁无瑕,带点女性的柔媚,却又毫不浅薄。让人想起中西方古典绘画那些经典之作,除了惊叹,我们无法说出原因。但这样的音乐我担心听多了是会“腻”会“醉”的,会让我丧失生活的意志。

这首曲子很适合儿童及少男少女听,而且一定会启发他们的智慧,有利于他们心灵的成长。

同是夜曲,我更喜欢他的9号夜曲K320”Posthorn”夜曲,百听不厌。这首乐曲共有7个乐章,第六乐章有一段短短的驿号独奏,非常独特,所以又被称为“驿号小夜曲”,是莫扎特受当时萨尔斯堡大学委托写的结业曲。(参考《音乐圣经》第245-246页)

第一乐章庄严的慢板,活泼而有力,非常气派,具有一种高贵的风格。乐曲逐步积累力量,一波一波向前推进的方式,可能对后来的贝多芬有启发。轻轻吟唱,跟着打拍子,融入音乐中,或有更深体会。

第二乐章小步舞曲,莫扎特在这里表现的才华仍然充沛。特别是中部长笛、大管和弦乐队的彼此应答,显得很有机趣。

第三乐章,合奏,优雅的行板。带有一点忧郁,有一点庸懒,有一点心不在焉,但旋律却在按原来的方向行进,如林荫覆水,山溪自流。长笛、双簧管和大管的音色得到很好的发挥。

第四乐章好像是上一乐章乐思的余绪,缠绵而下。但恢复了第一乐章那种生机勃勃的、清醒的、优雅的风格。我非常欣赏里面那不知是长笛还是双簧管的独奏,清亮而透明,如深林中杜鹃鸟的啼鸣。后面的切分节奏,又显得昂扬振作。

第五乐章小行板,一开头就显出莫扎特内心深处的悲切,与前面几个乐章基调不一样。

这种情绪一直蔓延下去,弦乐队的合奏好像是灵魂试图从压抑中挣扎出来。(从这里可以看出,受人委托的作品,也像“命题作文”,其实也是可以表达个人情怀的。人间大才往往能在束缚中找到自由,如王勃作骈文《滕王阁序》。)

第六乐章,小步舞曲,轻盈而刚健,一举冲破前一乐章的压抑气氛。驿号声可能表现了大学生毕业后各奔四方的意思,但用在这里,的确有一种振奋的感觉,像小号或圆号被用在贝多芬音乐中那样。这个乐章收尾很有力。

第七乐章,就像他的第41交响曲那样,末尾一个乐章显示光明。热情洋溢,节奏鲜明,寓有鼓励的意思。

在中国,每当运动会,甚至庆典仪式,都在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已经50年不变。这支进行曲简单、生硬,代表了那个过去的时代。用滥了,没有品味。如果你是个校长,改用莫扎特9号夜曲K320”Posthorn”夜曲,那才真是有品味,会让人耳目一新的。

还有第五号、第三号小提琴协奏曲(K219K216(卡拉扬指挥、穆特尔演奏小提琴)也都属于这类甜美而出类拔萃的作品。特别是第五号第一乐章的那个主题,即使在莫扎特自己的音乐中,也是很优秀的,很甜,很容易获得听众的亲近。

像以上这几首音乐,代表了莫扎特音乐的一个种类,我用“天使歌吟”来形容,因为它们的基调都是欢乐的、光明的。属于这类曲子的还有他的几首圆号协奏曲、长笛协奏曲,也是旋律甜美,风格优雅。这可能也是莫扎特性格中真实的一面。

人们说,莫扎特音乐让女子或儿童来演奏反而效果最好,可能指的是这类曲子。 

三、莫扎特精神的另一面

     其实,莫扎特一生很困苦,死后连葬身之地都找不到,可能境遇还比不上贝多芬。(他的故事参见《德奥古典音乐大师经典指南》一书。)所以,他也有另一类音乐,也是更被人们高度评价的作品,可用“暗自饮泣” 来形容。

钢琴协奏曲代表了莫扎特器乐作品的精华。音乐专业人士看好的是以下这些作品:

1、第24号钢琴协奏曲(K.491。这首曲子有一种在莫扎特作品中罕见的悲郁气质,因而比他一般作品更具深度。

特别是第一乐章,一开始就有几个不和谐音程,听起来不像他上第21号钢琴协奏曲那么优美,而似乎有点苦涩、痛楚。反抗的声音随即出现,但远不像贝多芬那么有力,而显得不足以与痛苦抗衡,甚至带有悲泣的意味。(000156)在最后,勇气和力量终于占了上风,紧张的情绪逐渐缓和。但钢琴一反常态地贯穿了整个结尾的齐奏,在定音鼓不安的滚奏和单簧管、大管隐约悲凉的余音下,渐渐消失。

第二乐章优美如歌,专业上说是采用“歌唱体”。听到这里时应尝试跟着哼出来。乐章里有几个对比性主题,由钢琴与双簧管、长笛、大管还有弦乐先后演奏出来(竞奏),旋律在发展中交互编织,技巧性很强。在精美和优雅的下面,仍有淡淡的哀伤。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末尾几句中分别出现的几个半音和弦,它们给人一种“酸痛”的感觉,意味深厚。

第三乐章,悲郁的气质和奋发的激情构成了这个乐章的基调。大量不协和音程交替出现,显示出内心的狂乱,像李白的一些满含悲情而豪放的诗(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令人体会到人生的艰难。直到双簧管奏出第二主题,这种压抑感才有所解脱。难能可贵的是,莫扎特在诉说人生困苦时,所用的音乐语言仍是那么凄美。当年贝多芬在排演此曲时曾叹息道:“我们将永远无法做到这一点。”Eugene Istomin的钢琴演奏表情很生动、很丰富,对某些主题的发挥简直就像演奏家在诉说自己的内心感受一样(2:30-2:04、3:02—3:15、4:30-5:39)。演奏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这样的。

人们评论:这部作品无论从其丰富的戏剧性内容(指感情有冲突、变化、发展),还是从其深远的感情内涵以及交响发展深度来看,都堪称十九世纪协奏曲的顶尖作品之一。20013月至20024月间,我在听了几百遍之后不得不承认:的确如此!

在莫扎特作品中,像这样倾注全部感情的作品,以后再也没有了。

  (这张碟是HDCD公司出版,美国西雅图交响乐团演奏、Eugene Istomin(尤金·伊斯托敏)钢琴演奏。不仅演奏一流,非常有个性,而且录音效果很好,乐队的每个细节都清晰无遗,而钢琴更是粒粒清圆,处处透着灵性,尤其是第三乐章,个性飞扬,表情生动,节奏恰到好处。可惜家里这张碟使用过度,第一、第三乐章声音残缺,不复可听。

后来买到Daniele Dechenne(丹尼尔·德切恩)演奏、Radio Ochestra Berlin(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协奏、Franz Richter指挥的这首钢琴曲,感到逊色不少。乐队演奏得拘谨,甚至有点笨拙。钢琴弹得没有特色,第一乐章不但沉闷,而且在华彩乐段发挥过多,偏离莫扎特原有风格,使整个演奏散漫无度。直到第三乐章才有点神气,但仍难出彩。

8月29日,买到了哈斯姬尔(Clara Haskil)演奏的第20、24号钢琴协奏曲,她是享誉全球的名家,演奏得很不错,表情细腻但境界高远,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很见功力,而乐队也相当大胆,与钢琴配合默契。但我还是觉得总体上不如伊斯托敏那张碟演奏得生动。

同样一支曲子,不同的人演奏风格大不相同,给人的印象、想象、感受也很不同。演奏技艺、录音版本之重要于此可见。

写到这里,我忽然有些犹豫:是不是因为听入门碟的印象,影响到以后听碟的感受,凡是和第一印象相似的,就是好碟;凡不合的,就不是好碟?这种“先入为主”是完全可能的。

为避免恶劣的“先入为主”,选择最佳版本入门,才能培养起良好的鉴赏力。)

(附图::莫扎特第21、第24号钢琴协奏曲。钢琴:尤恩·伊斯托敏(EUGENE
ISTOMIN
;协奏:西雅图交响乐团;指挥:吉拉德·斯瓦茨(GERARD
SCHWARZ)

附图2:莫扎特第2426号钢琴协奏曲。钢琴:丹尼尔·德切恩,协奏: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指挥:弗朗茨·里特尔。

附图3:卡莱拉·哈斯姬尔钢琴、马科维奇指挥、菲利浦公司出品,这是1961年的录音)

2、第22号钢琴协奏曲(K.482,这是人们不怎么提及的作品。作于17851216日,17日首演。在《音乐圣经》中,称其为莫扎特用降E调写作的迷人作品中最伟大的一首。格德尔斯东认为,“在莫扎特所有的协奏曲中,这部最有女王风度,端雅、庄重兼而有之,音乐的展开如至尊君王在行进,堪称他的协奏曲之冠。”

在熟悉了这首音乐之后(听了不下60遍),感觉这些评价是不过分的。

第一乐章快板,一开始直接进入主题,庄严而有力,但又不是贝多芬那种冲突型的力量。装饰音非常丰富。乐句非常紧凑、凝炼。特别是用随身听,可隐隐听到大管、圆号的呼应,清晰地听到长笛平滑的、流畅的独奏。进入钢琴独奏时,则极尽变化,三步一风景,五步一天地,清澈透明,优雅秀美而生机勃发,令人叹为“闻”止。(文章要能写得这么流畅、圆润多好啊!)

(版本同上,见第1张碟第7节)

第二乐章,行板,乐队合奏的开头有点阴郁的调子。钢琴出现后轻轻点破,如仙女之手掀开笼罩的薄纱,乐思变得透明,静静的背景,让钢琴声十分单纯地诉说。听着这样的音乐,让人惊讶这怎么可能是人间的产物。他和他的思绪不属于这个凡尘世界。他也有悲伤——但那正是他回首下望寰尘的时刻。这个天使。末尾悲凉的旋律,仍然通过钢琴表现出挣脱世俗羁绊的意愿。

莫扎特音乐一般比较单纯、纯粹,但这个乐章却具有多义性。好像是他将创作其他作品时没有用上的精彩乐思,在这里进行一次大胆组合,形成拼图画那样的效果。然而,这些精彩片段彼此非常和谐,衔接非常自然,好似一气呵成。(在中国人创作旧体诗时,有时也是先有佳句,再思佳构,或者就是把平时积累的好句子作一个组合,成为一首立意全新的诗。艺术创作如同用兵,岂有定规!)当然,我们又怎么知道两百多年前的莫扎特是怎么创作的?这仅是猜测而已。

此乐章可比于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彼乐章悲壮而此乐章哀婉,彼乐章厚重而此乐章轻灵,彼乐章深意可解而此乐章内蕴难穷。它们的某些旋律很接近,而贝多芬乐思未如莫扎特深远、绵邈。

布兰德尔对这个乐章的处理非常迷人,如水晶般透明,而且细致,有深度。只有对人生有很深感悟的人能达到这种境界。(见第2张碟第1节)

第三乐章,快板,回旋曲,恢复了他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如在清晨的阳光里,精灵飞翔,山泉流泻。钢琴、管乐、弦乐配合无间,音乐结构十分完美。孔子说中国的《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莫扎特这首钢琴曲亦如是。(见第2张碟第2节)

中国20世纪前半期有一位佛学大师,叫弘一法师,一生经历坎坷。《弘一大师年表》中有这样的记载:“八月廿八日下午,自写遗嘱三纸。”“九月初一日,书‘悲欣交集’四字,与侍者妙莲,是为最后之绝笔。”林自青先生著《弘一大师传》说,大师“一面欣庆自己的解脱,一面悲愍众生的苦恼。”

这四个字,份量很重,它指向了人生两个极端。不经历过人生大喜大悲并且对生命有很深彻悟的人,是想不出来的。同样,悲欣交集,也正是莫扎特这首以及第24、27号钢琴协奏曲所要表达的感情。



3
D小调钢琴协奏曲(K.466)(第20号钢琴协奏曲)。这首协奏曲与第24号钢琴协奏曲基调相似,但表现与24号有所区别。可细细体会。第一乐章感情很复杂,内在的忧郁表现又很优雅。是的,莫扎特真有一种让人怜爱不舍的特质

    特别是第二乐章格外优秀,一开始,如“兰生幽谷”,孤芳自赏,后面的变奏,又穷尽变化,激动人心,淋漓尽致表达内心的冲突,最后复归平静。这首作品,很能体现莫扎特音乐的深度。

   有人评:以上这三首是莫扎特最优秀的钢琴协奏曲。

K.466见DACCA公司出品的440 865-2号唱片第二首,英国皇家交响乐团、劳伦斯·佛斯特钢琴演奏。但演奏得最好的,应数哈斯姬尔。见上一首介绍的版本。

    刚健、清新、挺拔的气质

如果要以中国诗人比拟,莫扎特的艺术风格颇像魏晋时期的曹植、唐代的王勃、李商隐、宋代的秦观、柳永。他的音乐中,在柔媚中常常透出一种刚健、清新、挺拔的气质,还有一种适中的力度。

D大调钢琴协奏曲(K.503)(第25号钢琴协奏曲)。莫扎特在这部作品中少有地表现了他的英雄气概、他对人生和艺术成就的自豪感。

第一乐章(Allegro快板)类似于后面要介绍的第41号交响曲。主旋律具有号召性,激情飞扬,神思悠远,乐队奏出的辅助旋律内涵非常丰富。这个乐章构思庞大,演奏时间长达15分钟 ,但丝毫没有重复累赘的感觉,而显得感情充沛,厚积薄发,这一点,只有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能比拟。

这个乐章贯穿始终的主题,令人想起他第41交响曲第四乐章里那个反复出现的固定音型。二者确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有这种构思,两个乐章虽然规模宏大却都显得前后一贯,流畅而且简洁。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恐怕也是借鉴了这种写法。

第二乐章(Andante 行板)构思宽广宏大,意境高远,具有他晚期协奏曲不事雕琢的技艺和流畅风格,旋律就像凝神冥想中的思绪绵绵不绝,节奏也非常自由。讲究旋律“可听性”的莫扎特在这里出格地发挥了一回,主旋律如果你想要跟着哼下去,恐怕都不可能。在内容上,带有哲学沉思的意味,自由而自在。过去在他慢板乐章中常见的那种忧郁被一扫而空。

相对其他乐章而言,这个乐章的创造力稍弱。

第三乐章(Allegotto 稍快而活泼的)旋律又恢复了极具“可听性”的莫扎特风格,沉着、节制、欢快、灵巧,但旋律变化丰富,如中国江南园林,移步换景,美不胜言。中部加入的管乐器,大管、双簧管、长笛,在主旋律的背景上,划出了几道蓝色的弧线,灵动飘逸,漂亮极了(400-515)

可以想象:在创造这个乐章、特别是写到这一段时,莫扎特内心该充满着怎样的狂喜!对人生快乐不敏感的人,不可能很好地演奏这个乐章。布兰德尔和乐队演奏得棒极了。这个乐章表现的灵性、才情,在莫扎特音乐中属于上品之列。

这首协奏曲情绪如此喜悦,与刚创作不久的第24号钢琴协奏曲简直是有天壤之别。莫扎特在同一人生时期,用不同作品表现他不同的感情,具有如此多的身手,真让人不可思议。

25号、22号、27号钢琴协奏曲见菲力普公司出品、Alfred Brendel演奏钢琴、Academey of St Martin协奏。这是1978年的现场录音。被公认是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顶尖版本。家里所存正是这个版本。两张碟,25号在第1,见第456节)

好诗有两种,一种是浑然天成、完满自足的。在其中,句句皆妙,找不到特别好的句子。像唐诗中的《春江花月夜》(张若虚)、《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但更多的诗,是因为其中一两句诗有名而流传,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对音乐来说,少数作品是通体完美的,比如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命运交响曲》、《第七交响曲》,还有莫扎特第525号作品、第4041交响曲、第212225号钢琴协奏曲等。更多的作品,是因为主题旋律优美或深刻而被人重视。所以,作曲家最难的是找到好的主题旋律,而这,多半靠灵感,靠运气,非人力可及。成功了这一点,一部作品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是把主题旋律加以发展的技巧。这对于莫扎特这样的高手来说,差不多就是一种本能,并不难于达到。莫扎特钢琴协奏曲自第20号以后,几乎首首精彩,如果说有什么高下之分的话,就在于主题旋律的流畅和优美到什么程度了。

莫扎特把钢琴协奏曲的水平推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第2326号没有听过,不敢乱说。但本文列举的这些,已足以说明他的超人天份。所以,贝多芬后来写到第五首就罢手了。

五、莫扎特的精神遗嘱?

莫扎特最后一首钢琴协奏曲——B大调钢琴协奏曲(K.595),即第27号钢琴协奏曲,被音乐家傅聪认为是莫扎特的精神遗嘱,代表他精神升华的最高境界。创作此曲时,莫扎特正病魔缠身。

第一乐章(Allegro快板)好像没有通常那样的开头方式,而是直接进入音乐主体中。比起第25号来,这个乐章旋律的情绪并不特别激昂,也不像他以前的钢琴作品旋律那么绵长、流畅,而异常简炼,听上去有一种大病初愈、巨痛初平的感觉:神智清明,宁静悠远,交织着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一丝悲凉。间或,乐章表现出一种微微的温暖(200225)(11201130),或者对人生的信心(920——1059),但很快就被冲突性的乐句代替,整个乐章有点紧张,情绪是悲凉难名的。

第二乐章(Larghetto 广板)它的情绪与第一乐章一脉相承,淡淡的哀伤,气息柔弱如丝,显示出无边的孤独,乐队合奏是对这种情绪的突破,试图展现来自天国的温暖和慰藉。最后情绪变得平静、和缓,但柔弱之势并没有改变。莫扎特的生命力之衰弱,在这部作品中已经能感觉到,犹如“回光返照”。也许,他就是强支病体完成这部作品的。

第三乐章(Allegro快板)即使在通常应该奋发激昂的第三乐章,莫扎特也没有能像以往那样掀起激情的狂涛,他已经没有这个力量。但也正因为这样,这个乐章去尽了“虚火”,有一种清明澄净的风格。

这部钢琴协奏曲开创了一种新的境界,不仅是艺术的境界,而且是精神的境界。

这是一部让人尊敬的作品。想想这样一位天才,在生命的尽头仍如此奋发,而且保持了他的创造力,创作了仍属一流的作品,不能不令人感慨万千。

他为了谋生,也要写一些应景之作,风格大多很甜美,有取悦听众的目的。但他生前已经很明确自己在历史上地位,专门写了一些并非受人委托的作品以为传世之作。除上面三首外,还有他最后几部交响乐。这种在自由心态下创作的作品,是他才情的最高表现,尤其需要重视。

最难的是,受人委托而作的那些曲子,大多数也很美好而真诚。

(附图:莫扎特第27、第25、第22、第15、第9号钢琴协奏曲,钢琴:阿尔弗雷德·布兰德尔ALFRED BRENDEL 飞利浦音像公司出品)。



六、完美之境

   交响曲也是莫扎特重要的作品种类。


G
小调《第40交响曲》(K.550好在哪里?先去听听他的第2933交响曲,比较一下就容易明白了。第3329交响曲没有这么好的旋律、这么深的感情。它们至多属于上面所说的第一类音乐或者是从第一类向第二类过渡的作品。

   《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旋律有一种凄美的调子,蓝色的忧郁。谁说“莫扎特的灵魂仿佛根本不知道莫扎特的痛苦;他的永远纯洁、永远平静的心灵的高峰,照临在他的痛苦之上”?(见傅雷《莫扎特的音乐》一文)。真实的情况是:只有那些真实表达了他痛苦的作品,才达到了他艺术的极致——即使这些感情不如贝多芬音乐那么鲜明、深刻。这部交响曲就是一例。

这个乐章第一主题异常凄美。在不安而惊惶的背景下,由提琴组奏出,随即在整个乐队激起了动荡,旋律更加紧张。这一主题切入和发展非常有力,旋律个性十足,令闻之者难忘。这种动荡的情绪表现在莫扎特音乐中是少有的。主题在行进中受到阻遏而变调,温顺而哀怨,在半音的过渡中显得极为精致。乐章表现出的悲剧气氛,一直到结束都没有得到解决。音乐结构简炼,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孰几近之。

第二乐章是庄严、平静而明朗的,偶尔掠过淡淡的哀伤。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情绪坚定、昂扬,而形式依然精致,音乐织体绵密。

第四乐章:快板。旋律有一种你追我赶、时不我待的紧张感。这对第一乐章的悲剧情结是一种超越。乐队各个声部表现都十分均衡,力量与美的结合也很完美。结构虽小,而意蕴丰厚。

这部作品,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乐,完成于1788725日。在莫扎特之前,海顿曾经作过104首交响曲,然无一能臻此境。

莫扎特歌剧我听过,没有太多感受。我认为,能称得上完美的作品,除了这两首交响乐外,还应该包括上面点评的钢琴协奏曲、圆号协奏曲以及第9号小夜曲等。



七、人性的高贵与尊严

完成于17881010日的C大调《第41交响曲》K.551),则是另一种风格或内容的交响曲。如果说,悲剧性是《第40交响曲》的主要特征的话,这部交响曲则更多表现了莫扎特情感中对庄严、雄伟、华美的追求,显示了人性的尊严和高贵。

第一乐章第一主题,包含了两个对比性的主题,一个庄严、宏伟、高贵,兼有勇敢、坚定的性格,由乐队齐奏。另一个温丽、安恬,由小提琴奏出,清澈而明亮。第二主题宽广如歌,朴实欢愉。乐思丰富、变化灵活,水乳交融,达到了交响乐这一艺术体裁的最高境界。

第二乐章,慢板。安静而温婉的旋律中,出现了和弦有力的第一主题和有着明显切分节奏的第二主题,真挚、纯净、明朗,抒情中有戏剧性。发展部着重发展了两个主题的连接部的旋律,透出一种紧张、悲郁的气质。精细、敏感的心灵中,悲欣交织。管乐器与弦乐器的配合非常和谐、流畅。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华美而流丽,风格庄严,保持了与第一乐章统一的基调。

第四乐章,快板,是整部交响乐的核心,体现了赋格这一复调技术的奇妙魅力,表现了一种辉煌、宏伟的风格。

乐章一开始,便出现一支富于号召性的主题,犹如号角声贯穿整个乐章,由不同的乐器、在不同的调性上演奏,显示人性的胜利,显示莫扎特对获得上帝救赎的信念。这支号召性的旋律(固定音型)最应注意并记住。记住了它,便找到了理解这个乐章的钥匙。在结尾部,这个富有英雄气概的主题,得到了充分发挥,光芒四射,结束于辉煌的顶点。

适中的力度、刚健的风格、乐观的精神,我们在第9号夜曲、第25号钢琴协奏曲已经领略到,而在第41交响曲中表现得最为充分、最为完美。

这两部交响曲,堪称“完美的交响曲”,几乎无可挑剔。不像贝多芬交响曲那样,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看法。因为莫扎特不仅艺术高超,而且情感中正、和谐。贝多芬则志在表现人生冲突以及人性的胜利。

把上面那些作品听熟后,你可说领略了人类音乐精品中的精品。对其他音乐,也有了基本的评价尺度。

(附图:莫扎特第4041交响曲,维也纳交响乐团演奏,卡拉扬指挥。)

家里有四本书,可以作为音乐欣赏的入门书,《唱片经典》的评语很有个性、灵气;《音乐圣经》收录唱碟比较全面;《德奥古典音乐大师经典指南》提供了作曲家较详细的背景,分析也较透彻《古典作曲家排行榜》资料丰富,也比较有趣。



八、他揭示了“最隐秘的体验”

     莫扎特的感情是丰富的,他的音乐也具有丰富的甚至是复杂的“表情”。这一点过去很多有名的乐评家都有所误解。许多人,包括一些权威音乐评论家都认为贝多芬代表英雄气质,而莫扎特音乐里只有甜美,没有苦涩。“莫扎特的灵魂仿佛根本不知道莫扎特的痛苦;他的永远纯洁、永远平静的心灵的高峰,照临在他的痛苦之上。”(见傅雷翻译的《莫扎特的音乐》一文)。这恐怕有失偏颇。莫扎特音乐表达感情只是不如贝多芬那么明显、强烈罢了。但比起巴赫,莫扎特已经是比较情绪化的作曲家了。他个别作品如第2024号钢琴协奏曲,还有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感情的强烈程度简直与贝多芬不相上下。那些折磨人听觉的不协和音程,操琴者应当知道代表什么含义。

     以往乐评家可能因为当时录音设备不普及、唱片资料太少,无法全面听到、反复听到一位作曲家的大多数作品,故判断时有差失。相比之下,拜先进科技所赐,当代人能够听到莫扎特众多作品,评价莫扎特更加全面。

    “莫扎特的音乐本身就是自然:自然而然的感情,没有夸张和矫情;自然而然的艺术表现,哪怕最复杂的时候也显得那样简朴,看不出人工斧凿。”

    “他在维也纳时期的作品,感情高远绝俗,但有不失其人间真情;超脱崇高,又不失温馨亲切;充满活力,又不失平和安祥。他的音乐并不是清一色春天的欢乐、喜悦和热情,它也有秋天的忧郁和悲情,但这种忧郁和悲情不是在命运和意志、理想和现实的痛苦冲突中显示出来的,而是以明净、甜美的面貌体现的。”

    “人们难以在莫扎特音乐中引出多少微言大义,多少深奥内涵,但弦外的感觉太细微,音外的境界太玄妙。似乎一切都简单明了,但又难以企及。有时不带有超脱的心境难以体会个中三味。他的音乐是语言难以捕捉的声音和情感的艺术。”(录自《德奥古典音乐大师经典指南》P91-92

上面这些评论比傅雷全面、准确,对我们理解莫扎特音乐是很重要的。

莫扎特音乐的感情、情绪,起码有三大类:一类是幸福的、甜美的;一类是忧伤甚至绝望的;一类是刚健的、乐观的、有力的。往往在一首作品里同时揉合了各种感情,只不过各有侧重。

    上面引述的评论个别地方也可能不确切。莫扎特的忧郁和痛苦,并不是“体现为”甜美的风格。对莫扎特而言,艺术是人生的“谎言”,他不能直面这种痛苦,有时要用甜美的音乐来掩盖、来抚慰自己。

    尼采说得更准:真理并非最高的价值标准,艺术比真理更有价值。“真理是丑的。我们有了艺术,依靠它我们才不致毁于真理。”(《强力意志》)    “为了生存,我们需要谎言。……为了生活而需要谎言,这本身是人生的一个可怕又可疑的特征。”(《悲剧的诞生》)

    他还说,“高超的艺术家从每种冲突中奏出和声,他们通过每件艺术品的象征意义表达出他们最隐秘的体验。”

“最隐秘的体验”,说得太好了。仔细体会莫扎特、贝多芬音乐,我们也体会到了自己心灵中最隐秘的、却无法言说的东西,比如某些来自童年的久远的记忆。

诗人或艺术家大都是些心地极敏感的人,因而也比旁人更容易受到伤害、感受到痛苦。解脱痛苦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像莫扎特那样,给痛苦的现实披上美丽的外衣,借此忘却痛苦。另一种途径是像贝多芬那样,直面残酷的现实,并以英雄的气慨克服人生的痛苦,他在创作中设想自己就是英雄,也是精神的强者。

他们还在创造中获得欢乐,体验自己的力量和才华,肯定自己的生命价值,从而超越现实的苦难。

人们常为诗人或艺术家的命运悲叹,殊不知,那些体会到痛苦而无处诉说、无处排遣,或不能把痛苦化为艺术的人们,更其不幸。

艺术,是拯救人生的途径之一。心中有音乐的人,将永不寂寞。

五、莫扎特的精神遗嘱?

莫扎特最后一首钢琴协奏曲——B大调钢琴协奏曲(K.595),即第27号钢琴协奏曲,被音乐家傅聪认为是莫扎特的精神遗嘱,代表他精神升华的最高境界。创作此曲时,莫扎特正病魔缠身。

第一乐章(Allegro快板)好像没有通常那样的开头方式,而是直接进入音乐主体中。比起第25号来,这个乐章旋律的情绪并不特别激昂,也不像他以前的钢琴作品旋律那么绵长、流畅,而异常简炼,听上去有一种大病初愈、巨痛初平的感觉:神智清明,宁静悠远,交织着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一丝悲凉。间或,乐章表现出一种微微的温暖(200225)(11201130),或者对人生的信心(920——1059),但很快就被冲突性的乐句代替,整个乐章有点紧张,情绪是悲凉难名的。

第二乐章(Larghetto 广板)它的情绪与第一乐章一脉相承,淡淡的哀伤,气息柔弱如丝,显示出无边的孤独,乐队合奏是对这种情绪的突破,试图展现来自天国的温暖和慰藉。最后情绪变得平静、和缓,但柔弱之势并没有改变。莫扎特的生命力之衰弱,在这部作品中已经能感觉到,犹如“回光返照”。也许,他就是强支病体完成这部作品的。

第三乐章(Allegro快板)即使在通常应该奋发激昂的第三乐章,莫扎特也没有能像以往那样掀起激情的狂涛,他已经没有这个力量。但也正因为这样,这个乐章去尽了“虚火”,有一种清明澄净的风格。

这部钢琴协奏曲开创了一种新的境界,不仅是艺术的境界,而且是精神的境界。

这是一部让人尊敬的作品。想想这样一位天才,在生命的尽头仍如此奋发,而且保持了他的创造力,创作了仍属一流的作品,不能不令人感慨万千。

他为了谋生,也要写一些应景之作,风格大多很甜美,有取悦听众的目的。但他生前已经很明确自己在历史上地位,专门写了一些并非受人委托的作品以为传世之作。除上面三首外,还有他最后几部交响乐。这种在自由心态下创作的作品,是他才情的最高表现,尤其需要重视。

最难的是,受人委托而作的那些曲子,大多数也很美好而真诚。

(附图:莫扎特第27、第25、第22、第15、第9号钢琴协奏曲,钢琴:阿尔弗雷德·布兰德尔ALFRED BRENDEL 飞利浦音像公司出品)。



六、完美之境

   交响曲也是莫扎特重要的作品种类。


G
小调《第40交响曲》(K.550好在哪里?先去听听他的第2933交响曲,比较一下就容易明白了。第3329交响曲没有这么好的旋律、这么深的感情。它们至多属于上面所说的第一类音乐或者是从第一类向第二类过渡的作品。

   《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旋律有一种凄美的调子,蓝色的忧郁。谁说“莫扎特的灵魂仿佛根本不知道莫扎特的痛苦;他的永远纯洁、永远平静的心灵的高峰,照临在他的痛苦之上”?(见傅雷《莫扎特的音乐》一文)。真实的情况是:只有那些真实表达了他痛苦的作品,才达到了他艺术的极致——即使这些感情不如贝多芬音乐那么鲜明、深刻。这部交响曲就是一例。

这个乐章第一主题异常凄美。在不安而惊惶的背景下,由提琴组奏出,随即在整个乐队激起了动荡,旋律更加紧张。这一主题切入和发展非常有力,旋律个性十足,令闻之者难忘。这种动荡的情绪表现在莫扎特音乐中是少有的。主题在行进中受到阻遏而变调,温顺而哀怨,在半音的过渡中显得极为精致。乐章表现出的悲剧气氛,一直到结束都没有得到解决。音乐结构简炼,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孰几近之。

第二乐章是庄严、平静而明朗的,偶尔掠过淡淡的哀伤。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情绪坚定、昂扬,而形式依然精致,音乐织体绵密。

第四乐章:快板。旋律有一种你追我赶、时不我待的紧张感。这对第一乐章的悲剧情结是一种超越。乐队各个声部表现都十分均衡,力量与美的结合也很完美。结构虽小,而意蕴丰厚。

这部作品,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乐,完成于1788725日。在莫扎特之前,海顿曾经作过104首交响曲,然无一能臻此境。

莫扎特歌剧我听过,没有太多感受。我认为,能称得上完美的作品,除了这两首交响乐外,还应该包括上面点评的钢琴协奏曲、圆号协奏曲以及第9号小夜曲等。



七、人性的高贵与尊严

完成于17881010日的C大调《第41交响曲》K.551),则是另一种风格或内容的交响曲。如果说,悲剧性是《第40交响曲》的主要特征的话,这部交响曲则更多表现了莫扎特情感中对庄严、雄伟、华美的追求,显示了人性的尊严和高贵。

第一乐章第一主题,包含了两个对比性的主题,一个庄严、宏伟、高贵,兼有勇敢、坚定的性格,由乐队齐奏。另一个温丽、安恬,由小提琴奏出,清澈而明亮。第二主题宽广如歌,朴实欢愉。乐思丰富、变化灵活,水乳交融,达到了交响乐这一艺术体裁的最高境界。

第二乐章,慢板。安静而温婉的旋律中,出现了和弦有力的第一主题和有着明显切分节奏的第二主题,真挚、纯净、明朗,抒情中有戏剧性。发展部着重发展了两个主题的连接部的旋律,透出一种紧张、悲郁的气质。精细、敏感的心灵中,悲欣交织。管乐器与弦乐器的配合非常和谐、流畅。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华美而流丽,风格庄严,保持了与第一乐章统一的基调。

第四乐章,快板,是整部交响乐的核心,体现了赋格这一复调技术的奇妙魅力,表现了一种辉煌、宏伟的风格。

乐章一开始,便出现一支富于号召性的主题,犹如号角声贯穿整个乐章,由不同的乐器、在不同的调性上演奏,显示人性的胜利,显示莫扎特对获得上帝救赎的信念。这支号召性的旋律(固定音型)最应注意并记住。记住了它,便找到了理解这个乐章的钥匙。在结尾部,这个富有英雄气概的主题,得到了充分发挥,光芒四射,结束于辉煌的顶点。

适中的力度、刚健的风格、乐观的精神,我们在第9号夜曲、第25号钢琴协奏曲已经领略到,而在第41交响曲中表现得最为充分、最为完美。

这两部交响曲,堪称“完美的交响曲”,几乎无可挑剔。不像贝多芬交响曲那样,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看法。因为莫扎特不仅艺术高超,而且情感中正、和谐。贝多芬则志在表现人生冲突以及人性的胜利。

把上面那些作品听熟后,你可说领略了人类音乐精品中的精品。对其他音乐,也有了基本的评价尺度。

(附图:莫扎特第4041交响曲,维也纳交响乐团演奏,卡拉扬指挥。)

家里有四本书,可以作为音乐欣赏的入门书,《唱片经典》的评语很有个性、灵气;《音乐圣经》收录唱碟比较全面;《德奥古典音乐大师经典指南》提供了作曲家较详细的背景,分析也较透彻《古典作曲家排行榜》资料丰富,也比较有趣。



八、他揭示了“最隐秘的体验”

     莫扎特的感情是丰富的,他的音乐也具有丰富的甚至是复杂的“表情”。这一点过去很多有名的乐评家都有所误解。许多人,包括一些权威音乐评论家都认为贝多芬代表英雄气质,而莫扎特音乐里只有甜美,没有苦涩。“莫扎特的灵魂仿佛根本不知道莫扎特的痛苦;他的永远纯洁、永远平静的心灵的高峰,照临在他的痛苦之上。”(见傅雷翻译的《莫扎特的音乐》一文)。这恐怕有失偏颇。莫扎特音乐表达感情只是不如贝多芬那么明显、强烈罢了。但比起巴赫,莫扎特已经是比较情绪化的作曲家了。他个别作品如第2024号钢琴协奏曲,还有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感情的强烈程度简直与贝多芬不相上下。那些折磨人听觉的不协和音程,操琴者应当知道代表什么含义。

     以往乐评家可能因为当时录音设备不普及、唱片资料太少,无法全面听到、反复听到一位作曲家的大多数作品,故判断时有差失。相比之下,拜先进科技所赐,当代人能够听到莫扎特众多作品,评价莫扎特更加全面。

    “莫扎特的音乐本身就是自然:自然而然的感情,没有夸张和矫情;自然而然的艺术表现,哪怕最复杂的时候也显得那样简朴,看不出人工斧凿。”

    “他在维也纳时期的作品,感情高远绝俗,但有不失其人间真情;超脱崇高,又不失温馨亲切;充满活力,又不失平和安祥。他的音乐并不是清一色春天的欢乐、喜悦和热情,它也有秋天的忧郁和悲情,但这种忧郁和悲情不是在命运和意志、理想和现实的痛苦冲突中显示出来的,而是以明净、甜美的面貌体现的。”

    “人们难以在莫扎特音乐中引出多少微言大义,多少深奥内涵,但弦外的感觉太细微,音外的境界太玄妙。似乎一切都简单明了,但又难以企及。有时不带有超脱的心境难以体会个中三味。他的音乐是语言难以捕捉的声音和情感的艺术。”(录自《德奥古典音乐大师经典指南》P91-92

上面这些评论比傅雷全面、准确,对我们理解莫扎特音乐是很重要的。

莫扎特音乐的感情、情绪,起码有三大类:一类是幸福的、甜美的;一类是忧伤甚至绝望的;一类是刚健的、乐观的、有力的。往往在一首作品里同时揉合了各种感情,只不过各有侧重。

    上面引述的评论个别地方也可能不确切。莫扎特的忧郁和痛苦,并不是“体现为”甜美的风格。对莫扎特而言,艺术是人生的“谎言”,他不能直面这种痛苦,有时要用甜美的音乐来掩盖、来抚慰自己。

    尼采说得更准:真理并非最高的价值标准,艺术比真理更有价值。“真理是丑的。我们有了艺术,依靠它我们才不致毁于真理。”(《强力意志》)    “为了生存,我们需要谎言。……为了生活而需要谎言,这本身是人生的一个可怕又可疑的特征。”(《悲剧的诞生》)

    他还说,“高超的艺术家从每种冲突中奏出和声,他们通过每件艺术品的象征意义表达出他们最隐秘的体验。”

“最隐秘的体验”,说得太好了。仔细体会莫扎特、贝多芬音乐,我们也体会到了自己心灵中最隐秘的、却无法言说的东西,比如某些来自童年的久远的记忆。

诗人或艺术家大都是些心地极敏感的人,因而也比旁人更容易受到伤害、感受到痛苦。解脱痛苦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像莫扎特那样,给痛苦的现实披上美丽的外衣,借此忘却痛苦。另一种途径是像贝多芬那样,直面残酷的现实,并以英雄的气慨克服人生的痛苦,他在创作中设想自己就是英雄,也是精神的强者。

他们还在创造中获得欢乐,体验自己的力量和才华,肯定自己的生命价值,从而超越现实的苦难。

人们常为诗人或艺术家的命运悲叹,殊不知,那些体会到痛苦而无处诉说、无处排遣,或不能把痛苦化为艺术的人们,更其不幸。

艺术,是拯救人生的途径之一。心中有音乐的人,将永不寂寞。

五、莫扎特的精神遗嘱?

莫扎特最后一首钢琴协奏曲——B大调钢琴协奏曲(K.595),即第27号钢琴协奏曲,被音乐家傅聪认为是莫扎特的精神遗嘱,代表他精神升华的最高境界。创作此曲时,莫扎特正病魔缠身。

第一乐章(Allegro快板)好像没有通常那样的开头方式,而是直接进入音乐主体中。比起第25号来,这个乐章旋律的情绪并不特别激昂,也不像他以前的钢琴作品旋律那么绵长、流畅,而异常简炼,听上去有一种大病初愈、巨痛初平的感觉:神智清明,宁静悠远,交织着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一丝悲凉。间或,乐章表现出一种微微的温暖(200225)(11201130),或者对人生的信心(920——1059),但很快就被冲突性的乐句代替,整个乐章有点紧张,情绪是悲凉难名的。

第二乐章(Larghetto 广板)它的情绪与第一乐章一脉相承,淡淡的哀伤,气息柔弱如丝,显示出无边的孤独,乐队合奏是对这种情绪的突破,试图展现来自天国的温暖和慰藉。最后情绪变得平静、和缓,但柔弱之势并没有改变。莫扎特的生命力之衰弱,在这部作品中已经能感觉到,犹如“回光返照”。也许,他就是强支病体完成这部作品的。

第三乐章(Allegro快板)即使在通常应该奋发激昂的第三乐章,莫扎特也没有能像以往那样掀起激情的狂涛,他已经没有这个力量。但也正因为这样,这个乐章去尽了“虚火”,有一种清明澄净的风格。

这部钢琴协奏曲开创了一种新的境界,不仅是艺术的境界,而且是精神的境界。

这是一部让人尊敬的作品。想想这样一位天才,在生命的尽头仍如此奋发,而且保持了他的创造力,创作了仍属一流的作品,不能不令人感慨万千。

他为了谋生,也要写一些应景之作,风格大多很甜美,有取悦听众的目的。但他生前已经很明确自己在历史上地位,专门写了一些并非受人委托的作品以为传世之作。除上面三首外,还有他最后几部交响乐。这种在自由心态下创作的作品,是他才情的最高表现,尤其需要重视。

最难的是,受人委托而作的那些曲子,大多数也很美好而真诚。

(附图:莫扎特第27、第25、第22、第15、第9号钢琴协奏曲,钢琴:阿尔弗雷德·布兰德尔ALFRED BRENDEL 飞利浦音像公司出品)。



六、完美之境

   交响曲也是莫扎特重要的作品种类。


G
小调《第40交响曲》(K.550好在哪里?先去听听他的第2933交响曲,比较一下就容易明白了。第3329交响曲没有这么好的旋律、这么深的感情。它们至多属于上面所说的第一类音乐或者是从第一类向第二类过渡的作品。

   《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旋律有一种凄美的调子,蓝色的忧郁。谁说“莫扎特的灵魂仿佛根本不知道莫扎特的痛苦;他的永远纯洁、永远平静的心灵的高峰,照临在他的痛苦之上”?(见傅雷《莫扎特的音乐》一文)。真实的情况是:只有那些真实表达了他痛苦的作品,才达到了他艺术的极致——即使这些感情不如贝多芬音乐那么鲜明、深刻。这部交响曲就是一例。

这个乐章第一主题异常凄美。在不安而惊惶的背景下,由提琴组奏出,随即在整个乐队激起了动荡,旋律更加紧张。这一主题切入和发展非常有力,旋律个性十足,令闻之者难忘。这种动荡的情绪表现在莫扎特音乐中是少有的。主题在行进中受到阻遏而变调,温顺而哀怨,在半音的过渡中显得极为精致。乐章表现出的悲剧气氛,一直到结束都没有得到解决。音乐结构简炼,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孰几近之。

第二乐章是庄严、平静而明朗的,偶尔掠过淡淡的哀伤。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情绪坚定、昂扬,而形式依然精致,音乐织体绵密。

第四乐章:快板。旋律有一种你追我赶、时不我待的紧张感。这对第一乐章的悲剧情结是一种超越。乐队各个声部表现都十分均衡,力量与美的结合也很完美。结构虽小,而意蕴丰厚。

这部作品,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乐,完成于1788725日。在莫扎特之前,海顿曾经作过104首交响曲,然无一能臻此境。

莫扎特歌剧我听过,没有太多感受。我认为,能称得上完美的作品,除了这两首交响乐外,还应该包括上面点评的钢琴协奏曲、圆号协奏曲以及第9号小夜曲等。



七、人性的高贵与尊严

完成于17881010日的C大调《第41交响曲》K.551),则是另一种风格或内容的交响曲。如果说,悲剧性是《第40交响曲》的主要特征的话,这部交响曲则更多表现了莫扎特情感中对庄严、雄伟、华美的追求,显示了人性的尊严和高贵。

第一乐章第一主题,包含了两个对比性的主题,一个庄严、宏伟、高贵,兼有勇敢、坚定的性格,由乐队齐奏。另一个温丽、安恬,由小提琴奏出,清澈而明亮。第二主题宽广如歌,朴实欢愉。乐思丰富、变化灵活,水乳交融,达到了交响乐这一艺术体裁的最高境界。

第二乐章,慢板。安静而温婉的旋律中,出现了和弦有力的第一主题和有着明显切分节奏的第二主题,真挚、纯净、明朗,抒情中有戏剧性。发展部着重发展了两个主题的连接部的旋律,透出一种紧张、悲郁的气质。精细、敏感的心灵中,悲欣交织。管乐器与弦乐器的配合非常和谐、流畅。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华美而流丽,风格庄严,保持了与第一乐章统一的基调。

第四乐章,快板,是整部交响乐的核心,体现了赋格这一复调技术的奇妙魅力,表现了一种辉煌、宏伟的风格。

乐章一开始,便出现一支富于号召性的主题,犹如号角声贯穿整个乐章,由不同的乐器、在不同的调性上演奏,显示人性的胜利,显示莫扎特对获得上帝救赎的信念。这支号召性的旋律(固定音型)最应注意并记住。记住了它,便找到了理解这个乐章的钥匙。在结尾部,这个富有英雄气概的主题,得到了充分发挥,光芒四射,结束于辉煌的顶点。

适中的力度、刚健的风格、乐观的精神,我们在第9号夜曲、第25号钢琴协奏曲已经领略到,而在第41交响曲中表现得最为充分、最为完美。

这两部交响曲,堪称“完美的交响曲”,几乎无可挑剔。不像贝多芬交响曲那样,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看法。因为莫扎特不仅艺术高超,而且情感中正、和谐。贝多芬则志在表现人生冲突以及人性的胜利。

把上面那些作品听熟后,你可说领略了人类音乐精品中的精品。对其他音乐,也有了基本的评价尺度。

(附图:莫扎特第4041交响曲,维也纳交响乐团演奏,卡拉扬指挥。)

家里有四本书,可以作为音乐欣赏的入门书,《唱片经典》的评语很有个性、灵气;《音乐圣经》收录唱碟比较全面;《德奥古典音乐大师经典指南》提供了作曲家较详细的背景,分析也较透彻《古典作曲家排行榜》资料丰富,也比较有趣。



八、他揭示了“最隐秘的体验”

     莫扎特的感情是丰富的,他的音乐也具有丰富的甚至是复杂的“表情”。这一点过去很多有名的乐评家都有所误解。许多人,包括一些权威音乐评论家都认为贝多芬代表英雄气质,而莫扎特音乐里只有甜美,没有苦涩。“莫扎特的灵魂仿佛根本不知道莫扎特的痛苦;他的永远纯洁、永远平静的心灵的高峰,照临在他的痛苦之上。”(见傅雷翻译的《莫扎特的音乐》一文)。这恐怕有失偏颇。莫扎特音乐表达感情只是不如贝多芬那么明显、强烈罢了。但比起巴赫,莫扎特已经是比较情绪化的作曲家了。他个别作品如第2024号钢琴协奏曲,还有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感情的强烈程度简直与贝多芬不相上下。那些折磨人听觉的不协和音程,操琴者应当知道代表什么含义。

     以往乐评家可能因为当时录音设备不普及、唱片资料太少,无法全面听到、反复听到一位作曲家的大多数作品,故判断时有差失。相比之下,拜先进科技所赐,当代人能够听到莫扎特众多作品,评价莫扎特更加全面。

    “莫扎特的音乐本身就是自然:自然而然的感情,没有夸张和矫情;自然而然的艺术表现,哪怕最复杂的时候也显得那样简朴,看不出人工斧凿。”

    “他在维也纳时期的作品,感情高远绝俗,但有不失其人间真情;超脱崇高,又不失温馨亲切;充满活力,又不失平和安祥。他的音乐并不是清一色春天的欢乐、喜悦和热情,它也有秋天的忧郁和悲情,但这种忧郁和悲情不是在命运和意志、理想和现实的痛苦冲突中显示出来的,而是以明净、甜美的面貌体现的。”

    “人们难以在莫扎特音乐中引出多少微言大义,多少深奥内涵,但弦外的感觉太细微,音外的境界太玄妙。似乎一切都简单明了,但又难以企及。有时不带有超脱的心境难以体会个中三味。他的音乐是语言难以捕捉的声音和情感的艺术。”(录自《德奥古典音乐大师经典指南》P91-92

上面这些评论比傅雷全面、准确,对我们理解莫扎特音乐是很重要的。

莫扎特音乐的感情、情绪,起码有三大类:一类是幸福的、甜美的;一类是忧伤甚至绝望的;一类是刚健的、乐观的、有力的。往往在一首作品里同时揉合了各种感情,只不过各有侧重。

    上面引述的评论个别地方也可能不确切。莫扎特的忧郁和痛苦,并不是“体现为”甜美的风格。对莫扎特而言,艺术是人生的“谎言”,他不能直面这种痛苦,有时要用甜美的音乐来掩盖、来抚慰自己。

    尼采说得更准:真理并非最高的价值标准,艺术比真理更有价值。“真理是丑的。我们有了艺术,依靠它我们才不致毁于真理。”(《强力意志》)    “为了生存,我们需要谎言。……为了生活而需要谎言,这本身是人生的一个可怕又可疑的特征。”(《悲剧的诞生》)

    他还说,“高超的艺术家从每种冲突中奏出和声,他们通过每件艺术品的象征意义表达出他们最隐秘的体验。”

“最隐秘的体验”,说得太好了。仔细体会莫扎特、贝多芬音乐,我们也体会到了自己心灵中最隐秘的、却无法言说的东西,比如某些来自童年的久远的记忆。

诗人或艺术家大都是些心地极敏感的人,因而也比旁人更容易受到伤害、感受到痛苦。解脱痛苦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像莫扎特那样,给痛苦的现实披上美丽的外衣,借此忘却痛苦。另一种途径是像贝多芬那样,直面残酷的现实,并以英雄的气慨克服人生的痛苦,他在创作中设想自己就是英雄,也是精神的强者。

他们还在创造中获得欢乐,体验自己的力量和才华,肯定自己的生命价值,从而超越现实的苦难。

人们常为诗人或艺术家的命运悲叹,殊不知,那些体会到痛苦而无处诉说、无处排遣,或不能把痛苦化为艺术的人们,更其不幸。

艺术,是拯救人生的途径之一。心中有音乐的人,将永不寂寞。

 

五、莫扎特的精神遗嘱?

莫扎特最后一首钢琴协奏曲——B大调钢琴协奏曲(K.595),即第27号钢琴协奏曲,被音乐家傅聪认为是莫扎特的精神遗嘱,代表他精神升华的最高境界。创作此曲时,莫扎特正病魔缠身。

第一乐章(Allegro快板)好像没有通常那样的开头方式,而是直接进入音乐主体中。比起第25号来,这个乐章旋律的情绪并不特别激昂,也不像他以前的钢琴作品旋律那么绵长、流畅,而异常简炼,听上去有一种大病初愈、巨痛初平的感觉:神智清明,宁静悠远,交织着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一丝悲凉。间或,乐章表现出一种微微的温暖(200225)(11201130),或者对人生的信心(920——1059),但很快就被冲突性的乐句代替,整个乐章有点紧张,情绪是悲凉难名的。

第二乐章(Larghetto 广板)它的情绪与第一乐章一脉相承,淡淡的哀伤,气息柔弱如丝,显示出无边的孤独,乐队合奏是对这种情绪的突破,试图展现来自天国的温暖和慰藉。最后情绪变得平静、和缓,但柔弱之势并没有改变。莫扎特的生命力之衰弱,在这部作品中已经能感觉到,犹如“回光返照”。也许,他就是强支病体完成这部作品的。

第三乐章(Allegro快板)即使在通常应该奋发激昂的第三乐章,莫扎特也没有能像以往那样掀起激情的狂涛,他已经没有这个力量。但也正因为这样,这个乐章去尽了“虚火”,有一种清明澄净的风格。

这部钢琴协奏曲开创了一种新的境界,不仅是艺术的境界,而且是精神的境界。

这是一部让人尊敬的作品。想想这样一位天才,在生命的尽头仍如此奋发,而且保持了他的创造力,创作了仍属一流的作品,不能不令人感慨万千。

他为了谋生,也要写一些应景之作,风格大多很甜美,有取悦听众的目的。但他生前已经很明确自己在历史上地位,专门写了一些并非受人委托的作品以为传世之作。除上面三首外,还有他最后几部交响乐。这种在自由心态下创作的作品,是他才情的最高表现,尤其需要重视。

最难的是,受人委托而作的那些曲子,大多数也很美好而真诚。 六、完美之境

   交响曲也是莫扎特重要的作品种类。


G
小调《第40交响曲》(K.550好在哪里?先去听听他的第2933交响曲,比较一下就容易明白了。第3329交响曲没有这么好的旋律、这么深的感情。它们至多属于上面所说的第一类音乐或者是从第一类向第二类过渡的作品。

   《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旋律有一种凄美的调子,蓝色的忧郁。谁说“莫扎特的灵魂仿佛根本不知道莫扎特的痛苦;他的永远纯洁、永远平静的心灵的高峰,照临在他的痛苦之上”?(见傅雷《莫扎特的音乐》一文)。真实的情况是:只有那些真实表达了他痛苦的作品,才达到了他艺术的极致——即使这些感情不如贝多芬音乐那么鲜明、深刻。这部交响曲就是一例。

这个乐章第一主题异常凄美。在不安而惊惶的背景下,由提琴组奏出,随即在整个乐队激起了动荡,旋律更加紧张。这一主题切入和发展非常有力,旋律个性十足,令闻之者难忘。这种动荡的情绪表现在莫扎特音乐中是少有的。主题在行进中受到阻遏而变调,温顺而哀怨,在半音的过渡中显得极为精致。乐章表现出的悲剧气氛,一直到结束都没有得到解决。音乐结构简炼,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孰几近之。

第二乐章是庄严、平静而明朗的,偶尔掠过淡淡的哀伤。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情绪坚定、昂扬,而形式依然精致,音乐织体绵密。

第四乐章:快板。旋律有一种你追我赶、时不我待的紧张感。这对第一乐章的悲剧情结是一种超越。乐队各个声部表现都十分均衡,力量与美的结合也很完美。结构虽小,而意蕴丰厚。

这部作品,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乐,完成于1788725日。在莫扎特之前,海顿曾经作过104首交响曲,然无一能臻此境。

莫扎特歌剧我听过,没有太多感受。我认为,能称得上完美的作品,除了这两首交响乐外,还应该包括上面点评的钢琴协奏曲、圆号协奏曲以及第9号小夜曲等。



七、人性的高贵与尊严

完成于17881010日的C大调《第41交响曲》K.551),则是另一种风格或内容的交响曲。如果说,悲剧性是《第40交响曲》的主要特征的话,这部交响曲则更多表现了莫扎特情感中对庄严、雄伟、华美的追求,显示了人性的尊严和高贵。

第一乐章第一主题,包含了两个对比性的主题,一个庄严、宏伟、高贵,兼有勇敢、坚定的性格,由乐队齐奏。另一个温丽、安恬,由小提琴奏出,清澈而明亮。第二主题宽广如歌,朴实欢愉。乐思丰富、变化灵活,水乳交融,达到了交响乐这一艺术体裁的最高境界。

第二乐章,慢板。安静而温婉的旋律中,出现了和弦有力的第一主题和有着明显切分节奏的第二主题,真挚、纯净、明朗,抒情中有戏剧性。发展部着重发展了两个主题的连接部的旋律,透出一种紧张、悲郁的气质。精细、敏感的心灵中,悲欣交织。管乐器与弦乐器的配合非常和谐、流畅。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华美而流丽,风格庄严,保持了与第一乐章统一的基调。

第四乐章,快板,是整部交响乐的核心,体现了赋格这一复调技术的奇妙魅力,表现了一种辉煌、宏伟的风格。

乐章一开始,便出现一支富于号召性的主题,犹如号角声贯穿整个乐章,由不同的乐器、在不同的调性上演奏,显示人性的胜利,显示莫扎特对获得上帝救赎的信念。这支号召性的旋律(固定音型)最应注意并记住。记住了它,便找到了理解这个乐章的钥匙。在结尾部,这个富有英雄气概的主题,得到了充分发挥,光芒四射,结束于辉煌的顶点。

适中的力度、刚健的风格、乐观的精神,我们在第9号夜曲、第25号钢琴协奏曲已经领略到,而在第41交响曲中表现得最为充分、最为完美。

这两部交响曲,堪称“完美的交响曲”,几乎无可挑剔。不像贝多芬交响曲那样,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看法。因为莫扎特不仅艺术高超,而且情感中正、和谐。贝多芬则志在表现人生冲突以及人性的胜利。

把上面那些作品听熟后,你可说领略了人类音乐精品中的精品。对其他音乐,也有了基本的评价尺度。 八、他揭示了“最隐秘的体验”

     莫扎特的感情是丰富的,他的音乐也具有丰富的甚至是复杂的“表情”。这一点过去很多有名的乐评家都有所误解。许多人,包括一些权威音乐评论家都认为贝多芬代表英雄气质,而莫扎特音乐里只有甜美,没有苦涩。“莫扎特的灵魂仿佛根本不知道莫扎特的痛苦;他的永远纯洁、永远平静的心灵的高峰,照临在他的痛苦之上。”(见傅雷翻译的《莫扎特的音乐》一文)。这恐怕有失偏颇。莫扎特音乐表达感情只是不如贝多芬那么明显、强烈罢了。但比起巴赫,莫扎特已经是比较情绪化的作曲家了。他个别作品如第2024号钢琴协奏曲,还有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感情的强烈程度简直与贝多芬不相上下。那些折磨人听觉的不协和音程,操琴者应当知道代表什么含义。

     以往乐评家可能因为当时录音设备不普及、唱片资料太少,无法全面听到、反复听到一位作曲家的大多数作品,故判断时有差失。相比之下,拜先进科技所赐,当代人能够听到莫扎特众多作品,评价莫扎特更加全面。

    “莫扎特的音乐本身就是自然:自然而然的感情,没有夸张和矫情;自然而然的艺术表现,哪怕最复杂的时候也显得那样简朴,看不出人工斧凿。”

    “他在维也纳时期的作品,感情高远绝俗,但有不失其人间真情;超脱崇高,又不失温馨亲切;充满活力,又不失平和安祥。他的音乐并不是清一色春天的欢乐、喜悦和热情,它也有秋天的忧郁和悲情,但这种忧郁和悲情不是在命运和意志、理想和现实的痛苦冲突中显示出来的,而是以明净、甜美的面貌体现的。”

    “人们难以在莫扎特音乐中引出多少微言大义,多少深奥内涵,但弦外的感觉太细微,音外的境界太玄妙。似乎一切都简单明了,但又难以企及。有时不带有超脱的心境难以体会个中三味。他的音乐是语言难以捕捉的声音和情感的艺术。”(录自《德奥古典音乐大师经典指南》P91-92

上面这些评论比傅雷全面、准确,对我们理解莫扎特音乐是很重要的。

莫扎特音乐的感情、情绪,起码有三大类:一类是幸福的、甜美的;一类是忧伤甚至绝望的;一类是刚健的、乐观的、有力的。往往在一首作品里同时揉合了各种感情,只不过各有侧重。

    上面引述的评论个别地方也可能不确切。莫扎特的忧郁和痛苦,并不是“体现为”甜美的风格。对莫扎特而言,艺术是人生的“谎言”,他不能直面这种痛苦,有时要用甜美的音乐来掩盖、来抚慰自己。

    尼采说得更准:真理并非最高的价值标准,艺术比真理更有价值。“真理是丑的。我们有了艺术,依靠它我们才不致毁于真理。”(《强力意志》)    “为了生存,我们需要谎言。……为了生活而需要谎言,这本身是人生的一个可怕又可疑的特征。”(《悲剧的诞生》)

    他还说,“高超的艺术家从每种冲突中奏出和声,他们通过每件艺术品的象征意义表达出他们最隐秘的体验。”

“最隐秘的体验”,说得太好了。仔细体会莫扎特、贝多芬音乐,我们也体会到了自己心灵中最隐秘的、却无法言说的东西,比如某些来自童年的久远的记忆。

诗人或艺术家大都是些心地极敏感的人,因而也比旁人更容易受到伤害、感受到痛苦。解脱痛苦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像莫扎特那样,给痛苦的现实披上美丽的外衣,借此忘却痛苦。另一种途径是像贝多芬那样,直面残酷的现实,并以英雄的气慨克服人生的痛苦,他在创作中设想自己就是英雄,也是精神的强者。

他们还在创造中获得欢乐,体验自己的力量和才华,肯定自己的生命价值,从而超越现实的苦难。

人们常为诗人或艺术家的命运悲叹,殊不知,那些体会到痛苦而无处诉说、无处排遣,或不能把痛苦化为艺术的人们,更其不幸。

艺术,是拯救人生的途径之一。心中有音乐的人,将永不寂寞。 

附:人们对莫扎特的评论

在莫扎特活着的时候,他就已经被认为是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1785年,莫扎特把父亲介绍在家里参加音乐会的海顿。海顿向利奥波德(莫扎特父亲)表示:“我是个诚实的人,上天为证。我要告诉您,您的儿子是我认识或知道的作曲家中最伟大的一位。他品味非凡,更重要的是,他拥有最透彻的作曲学养。”

一位大作曲家如此评价晚辈,足以说明当时人们对莫扎特音乐才华的重视程度。

早在莫扎特还很小时,大概7岁,巴黎重要的知识分子梅尔希尔·格林就发现了这个孩子不平常,他在文艺通讯上这样介绍莫扎特:“他简直就是超凡的天才神通。及时亲自在场,我仍然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看他即兴演奏一个小时,自我沉浸在天才的灵感中,创造出许多令人愉悦的音乐旋律,并以令人激赏的品味和绝佳的纯净,将这些乐思加以展开发挥,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最优秀的指挥尚且没有这么深厚的和弦与调的知识,这孩子却能用不寻常但总是正确的方式表现出来。”

“莫扎特是优秀的,而且值得赞赏。”(贝多芬)

稳健持重的歌德也称莫扎特是音乐中高不可攀的“奇迹”。

知子莫如父。1768年,利奥波德带着莫扎特和他的姐姐,在3年时间里巡回演出,走遍整个西欧。利奥波德最关心的是:“向世界宣告一个奇迹,宣告一个上帝使之在萨尔茨堡降生的奇迹。这是我对全能的上帝所应尽的责任,否则我就是一个最不知恩德的人。”他自己都认为,莫扎特是个天使,不是凡人。(《莫扎特:音乐中的神性与超验的踪迹》上海三联出版社)



跋:莫扎特与贝多芬的比较

莫扎特最优秀的作品在他生命后期最多,钢琴协奏曲、交响乐都是最后几部最好。这些巅峰级作品出现之前,钢琴协奏曲他创作了19部,交响曲他创作了39部,那是怎样一个艰苦漫长的探索过程啊。但就在刚刚开花结果的时期,他的寿命却过早地结束了,那些本该绽放的花朵也随之凋萎。

就像一支很美的旋律在行进中突然终止,令人惋惜无比。

死于创作高峰期,莫扎特可以说未尽其才,是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这个世界的。人类音乐文化史也因之留下了无法弥补的缺憾。

相比之下,贝多芬虽然成才较晚,但活到了57岁,后期作品已呈现颓势。可以说,在生前,他把自己想创作和能创作的音乐基本创作出来了,可以死而无憾矣。

    莫扎特与贝多芬音乐可谓“泾渭分明”,但区别在哪里,却值得细究,而且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莫扎特似乎对音色的感受更敏锐。他那些钢琴协奏曲中,常常有一些神秘不可解的音高搭配、不协和音程、和弦以及调性转换。像第24号第二乐章末尾几句中的半音和弦,像第20号第二乐章中的变奏。旋律简单,但丰富的音色,却使得音乐含义深厚,越品味,越觉得无穷无尽。

    贝多芬无疑更具有音乐的空间感。他的音乐,大开大阖,穷极天地。幽幽兮如探冥泉,深不可测;浩浩乎如通宇宙,缈难追寻。上下求索,必达其端而后已。

    莫扎特尽管也在音乐中表达情感,但他的观念仍然是:音乐是音乐,情感是情感,情感不可压倒音乐。所以他的音乐在表达自我方面是很克制的,基本上把情感约束在音乐的规范内。只有少数像第24号钢琴协奏曲是例外。这首钢琴曲曾经被贝多芬认为“高不可及”,肯定对贝多芬有所启发和影响。

贝多芬把音乐与情感视为一体。音乐就是情感,情感就是音乐。所以,他的音乐就是他个人情感的历史记录。所幸他又是古今以来情感最强烈、最深厚、最伟大的人,所以表达出来竟是如此崇高,如此美好。文学家表达不了的精神境界,他表达出来了,哲学家探求不到的思想高度,他达到了。这就是贝多芬,在他以后,音乐家基本就在他划定的王国里耕耘。要超越他很难。

但在表达感情这点上,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差异不是绝对的。许多人,包括一些音乐评论家认为莫扎特音乐里只有甜美,没有苦涩,恐怕有失偏颇。莫扎特音乐表达感情只是不入贝多芬那么明显、强烈罢了。但比起巴赫,莫扎特已经是比较情绪化的作曲家了。他个别作品如第2024号钢琴协奏曲,感情的强烈程度简直与贝多芬不相上下。

在音乐界内,据我所知专业人士都高度评价第2024号钢琴协奏曲,可见,人们是喜欢艺术带点“苦涩”味的。纯粹嬉游的音乐比如他的一些小夜曲,反而不被人们长久记住。这正如莎士比亚悲剧比他的喜剧更受喜爱一样。

莫扎特的悲愁,有一种凄清之美,如宋词中的“婉约派”(比如李清照),而贝多芬就是“豪放派”(比如辛弃疾、苏东坡、贺铸、文天祥)了。可去读一读《唐宋名家词选》,参照对比,相信益得其味。

贝多芬每部作品之间都有较大差异,个性鲜明,熟听者绝不混淆。但莫扎特的作品差异较小,不同的作品里某些乐章如果互换,也没有什么不可。浪漫主义强调个性,古典主义尊重规则,莫扎特体现了纯正的古典主义风格(可能只有第24号钢琴协奏曲是个例外),而贝多芬一只脚已经迈进了浪漫主义时代。文学艺术谈到德国的“狂飙运动”,吾以为,最能体现狂飙运动精神的,应该是贝多芬,席勒、歌德次之。

理解贝多芬,需要有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的丰富感受;欣赏莫扎特,则需要对音色、音高、节奏这些音乐形式有更深的领悟。贝多芬音乐容易使人感动而莫扎特音乐需细细品味。

我听莫扎特音乐近20年,到了35岁,始有所悟。

    在我听过的范围内,莫扎特成就最高的,我认为有以下作品:

4041交响曲、第2021222425271315号钢琴协奏曲、G大调第13号夜曲(就是那首最经常被演奏的K525)D大调第9号夜曲(就是有7个乐章、为大学生写的结业曲)、四首圆号协奏曲、第5号、第3号小提琴协奏曲(K219K216

这些,仅仅是莫扎特作品中的一小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即使只是这些作品,莫扎特也是说不尽的。

  (莫扎特第13、第15号钢琴协奏曲,钢琴:MICHELANGELI;协奏:北德意志广播交响乐团;指挥:CORD GARBEN。)

“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莎士比亚和米开朗基罗比肩站立于西方文明之巅。”美国音乐评论家菲尔·G·古尔丁如是说。我十二分地赞同这个评价。由此,也可以知道怎样浏览西方艺术的精华了。

   

附:我喜欢的其他音乐作品:

    这里说的是“喜欢”而未达到“热爱”程度的那些音乐作品。尽管它们未与我的灵魂连为一体,它们与我仍多少有些隔膜,但我不能不承认:它们很美,能让我娱悦。然亦仅此而已。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又名:《悲怆交响曲》)、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1812序曲》。

比才:《卡门》

斯美塔纳:《沃尔塔瓦河》(见交响诗《我的祖国》)

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曲》

约翰·斯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肖邦《军队进行曲》

格里格《培尔金特序曲》第一首

中国古典琵琶曲《海青拿天鹅》、《平湖秋月》

中国当代音乐家崔健、罗大佑的部分作品。崔健的作品能感动我。

邓丽君演唱的歌曲。

    后记:本来是只写贝多芬的,但后来在比较的过程中,我才发现莫扎特音乐竟是这样美。它们与贝多芬音乐一起,让我对西方古典音乐有了比较正确的感受。20004月份买了汽车后,这些音乐就伴随着我每一天。很多感想,就是在车里得到的。幸好有激光唱片技术,我得以天天欣赏到这么好的音乐。我常常因为分神而错过路口。听音乐,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一个人开车的时候,听听这两位大师的音乐,是一件美事。如果能有知音同赏,这其中的快乐,何可胜道也哉。

(构思于90年代初,始作于200110月,收笔于2003520日)

五、莫扎特的精神遗嘱?

莫扎特最后一首钢琴协奏曲——B大调钢琴协奏曲(K.595),即第27号钢琴协奏曲,被音乐家傅聪认为是莫扎特的精神遗嘱,代表他精神升华的最高境界。创作此曲时,莫扎特正病魔缠身。

第一乐章(Allegro快板)好像没有通常那样的开头方式,而是直接进入音乐主体中。比起第25号来,这个乐章旋律的情绪并不特别激昂,也不像他以前的钢琴作品旋律那么绵长、流畅,而异常简炼,听上去有一种大病初愈、巨痛初平的感觉:神智清明,宁静悠远,交织着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一丝悲凉。间或,乐章表现出一种微微的温暖(200225)(11201130),或者对人生的信心(920——1059),但很快就被冲突性的乐句代替,整个乐章有点紧张,情绪是悲凉难名的。

第二乐章(Larghetto 广板)它的情绪与第一乐章一脉相承,淡淡的哀伤,气息柔弱如丝,显示出无边的孤独,乐队合奏是对这种情绪的突破,试图展现来自天国的温暖和慰藉。最后情绪变得平静、和缓,但柔弱之势并没有改变。莫扎特的生命力之衰弱,在这部作品中已经能感觉到,犹如“回光返照”。也许,他就是强支病体完成这部作品的。

第三乐章(Allegro快板)即使在通常应该奋发激昂的第三乐章,莫扎特也没有能像以往那样掀起激情的狂涛,他已经没有这个力量。但也正因为这样,这个乐章去尽了“虚火”,有一种清明澄净的风格。

这部钢琴协奏曲开创了一种新的境界,不仅是艺术的境界,而且是精神的境界。

这是一部让人尊敬的作品。想想这样一位天才,在生命的尽头仍如此奋发,而且保持了他的创造力,创作了仍属一流的作品,不能不令人感慨万千。

他为了谋生,也要写一些应景之作,风格大多很甜美,有取悦听众的目的。但他生前已经很明确自己在历史上地位,专门写了一些并非受人委托的作品以为传世之作。除上面三首外,还有他最后几部交响乐。这种在自由心态下创作的作品,是他才情的最高表现,尤其需要重视。

最难的是,受人委托而作的那些曲子,大多数也很美好而真诚。

(附图:莫扎特第27、第25、第22、第15、第9号钢琴协奏曲,钢琴:阿尔弗雷德·布兰德尔ALFRED BRENDEL 飞利浦音像公司出品)。



六、完美之境

   交响曲也是莫扎特重要的作品种类。


G
小调《第40交响曲》(K.550好在哪里?先去听听他的第2933交响曲,比较一下就容易明白了。第3329交响曲没有这么好的旋律、这么深的感情。它们至多属于上面所说的第一类音乐或者是从第一类向第二类过渡的作品。

   《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旋律有一种凄美的调子,蓝色的忧郁。谁说“莫扎特的灵魂仿佛根本不知道莫扎特的痛苦;他的永远纯洁、永远平静的心灵的高峰,照临在他的痛苦之上”?(见傅雷《莫扎特的音乐》一文)。真实的情况是:只有那些真实表达了他痛苦的作品,才达到了他艺术的极致——即使这些感情不如贝多芬音乐那么鲜明、深刻。这部交响曲就是一例。

这个乐章第一主题异常凄美。在不安而惊惶的背景下,由提琴组奏出,随即在整个乐队激起了动荡,旋律更加紧张。这一主题切入和发展非常有力,旋律个性十足,令闻之者难忘。这种动荡的情绪表现在莫扎特音乐中是少有的。主题在行进中受到阻遏而变调,温顺而哀怨,在半音的过渡中显得极为精致。乐章表现出的悲剧气氛,一直到结束都没有得到解决。音乐结构简炼,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孰几近之。

第二乐章是庄严、平静而明朗的,偶尔掠过淡淡的哀伤。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情绪坚定、昂扬,而形式依然精致,音乐织体绵密。

第四乐章:快板。旋律有一种你追我赶、时不我待的紧张感。这对第一乐章的悲剧情结是一种超越。乐队各个声部表现都十分均衡,力量与美的结合也很完美。结构虽小,而意蕴丰厚。

这部作品,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乐,完成于1788725日。在莫扎特之前,海顿曾经作过104首交响曲,然无一能臻此境。

莫扎特歌剧我听过,没有太多感受。我认为,能称得上完美的作品,除了这两首交响乐外,还应该包括上面点评的钢琴协奏曲、圆号协奏曲以及第9号小夜曲等。



七、人性的高贵与尊严

完成于17881010日的C大调《第41交响曲》K.551),则是另一种风格或内容的交响曲。如果说,悲剧性是《第40交响曲》的主要特征的话,这部交响曲则更多表现了莫扎特情感中对庄严、雄伟、华美的追求,显示了人性的尊严和高贵。

第一乐章第一主题,包含了两个对比性的主题,一个庄严、宏伟、高贵,兼有勇敢、坚定的性格,由乐队齐奏。另一个温丽、安恬,由小提琴奏出,清澈而明亮。第二主题宽广如歌,朴实欢愉。乐思丰富、变化灵活,水乳交融,达到了交响乐这一艺术体裁的最高境界。

第二乐章,慢板。安静而温婉的旋律中,出现了和弦有力的第一主题和有着明显切分节奏的第二主题,真挚、纯净、明朗,抒情中有戏剧性。发展部着重发展了两个主题的连接部的旋律,透出一种紧张、悲郁的气质。精细、敏感的心灵中,悲欣交织。管乐器与弦乐器的配合非常和谐、流畅。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华美而流丽,风格庄严,保持了与第一乐章统一的基调。

第四乐章,快板,是整部交响乐的核心,体现了赋格这一复调技术的奇妙魅力,表现了一种辉煌、宏伟的风格。

乐章一开始,便出现一支富于号召性的主题,犹如号角声贯穿整个乐章,由不同的乐器、在不同的调性上演奏,显示人性的胜利,显示莫扎特对获得上帝救赎的信念。这支号召性的旋律(固定音型)最应注意并记住。记住了它,便找到了理解这个乐章的钥匙。在结尾部,这个富有英雄气概的主题,得到了充分发挥,光芒四射,结束于辉煌的顶点。

适中的力度、刚健的风格、乐观的精神,我们在第9号夜曲、第25号钢琴协奏曲已经领略到,而在第41交响曲中表现得最为充分、最为完美。

这两部交响曲,堪称“完美的交响曲”,几乎无可挑剔。不像贝多芬交响曲那样,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看法。因为莫扎特不仅艺术高超,而且情感中正、和谐。贝多芬则志在表现人生冲突以及人性的胜利。

把上面那些作品听熟后,你可说领略了人类音乐精品中的精品。对其他音乐,也有了基本的评价尺度。

(附图:莫扎特第4041交响曲,维也纳交响乐团演奏,卡拉扬指挥。)

家里有四本书,可以作为音乐欣赏的入门书,《唱片经典》的评语很有个性、灵气;《音乐圣经》收录唱碟比较全面;《德奥古典音乐大师经典指南》提供了作曲家较详细的背景,分析也较透彻《古典作曲家排行榜》资料丰富,也比较有趣。



八、他揭示了“最隐秘的体验”

     莫扎特的感情是丰富的,他的音乐也具有丰富的甚至是复杂的“表情”。这一点过去很多有名的乐评家都有所误解。许多人,包括一些权威音乐评论家都认为贝多芬代表英雄气质,而莫扎特音乐里只有甜美,没有苦涩。“莫扎特的灵魂仿佛根本不知道莫扎特的痛苦;他的永远纯洁、永远平静的心灵的高峰,照临在他的痛苦之上。”(见傅雷翻译的《莫扎特的音乐》一文)。这恐怕有失偏颇。莫扎特音乐表达感情只是不如贝多芬那么明显、强烈罢了。但比起巴赫,莫扎特已经是比较情绪化的作曲家了。他个别作品如第2024号钢琴协奏曲,还有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感情的强烈程度简直与贝多芬不相上下。那些折磨人听觉的不协和音程,操琴者应当知道代表什么含义。

     以往乐评家可能因为当时录音设备不普及、唱片资料太少,无法全面听到、反复听到一位作曲家的大多数作品,故判断时有差失。相比之下,拜先进科技所赐,当代人能够听到莫扎特众多作品,评价莫扎特更加全面。

    “莫扎特的音乐本身就是自然:自然而然的感情,没有夸张和矫情;自然而然的艺术表现,哪怕最复杂的时候也显得那样简朴,看不出人工斧凿。”

    “他在维也纳时期的作品,感情高远绝俗,但有不失其人间真情;超脱崇高,又不失温馨亲切;充满活力,又不失平和安祥。他的音乐并不是清一色春天的欢乐、喜悦和热情,它也有秋天的忧郁和悲情,但这种忧郁和悲情不是在命运和意志、理想和现实的痛苦冲突中显示出来的,而是以明净、甜美的面貌体现的。”

    “人们难以在莫扎特音乐中引出多少微言大义,多少深奥内涵,但弦外的感觉太细微,音外的境界太玄妙。似乎一切都简单明了,但又难以企及。有时不带有超脱的心境难以体会个中三味。他的音乐是语言难以捕捉的声音和情感的艺术。”(录自《德奥古典音乐大师经典指南》P91-92

上面这些评论比傅雷全面、准确,对我们理解莫扎特音乐是很重要的。

莫扎特音乐的感情、情绪,起码有三大类:一类是幸福的、甜美的;一类是忧伤甚至绝望的;一类是刚健的、乐观的、有力的。往往在一首作品里同时揉合了各种感情,只不过各有侧重。

    上面引述的评论个别地方也可能不确切。莫扎特的忧郁和痛苦,并不是“体现为”甜美的风格。对莫扎特而言,艺术是人生的“谎言”,他不能直面这种痛苦,有时要用甜美的音乐来掩盖、来抚慰自己。

    尼采说得更准:真理并非最高的价值标准,艺术比真理更有价值。“真理是丑的。我们有了艺术,依靠它我们才不致毁于真理。”(《强力意志》)    “为了生存,我们需要谎言。……为了生活而需要谎言,这本身是人生的一个可怕又可疑的特征。”(《悲剧的诞生》)

    他还说,“高超的艺术家从每种冲突中奏出和声,他们通过每件艺术品的象征意义表达出他们最隐秘的体验。”

“最隐秘的体验”,说得太好了。仔细体会莫扎特、贝多芬音乐,我们也体会到了自己心灵中最隐秘的、却无法言说的东西,比如某些来自童年的久远的记忆。

诗人或艺术家大都是些心地极敏感的人,因而也比旁人更容易受到伤害、感受到痛苦。解脱痛苦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像莫扎特那样,给痛苦的现实披上美丽的外衣,借此忘却痛苦。另一种途径是像贝多芬那样,直面残酷的现实,并以英雄的气慨克服人生的痛苦,他在创作中设想自己就是英雄,也是精神的强者。

他们还在创造中获得欢乐,体验自己的力量和才华,肯定自己的生命价值,从而超越现实的苦难。

人们常为诗人或艺术家的命运悲叹,殊不知,那些体会到痛苦而无处诉说、无处排遣,或不能把痛苦化为艺术的人们,更其不幸。

艺术,是拯救人生的途径之一。心中有音乐的人,将永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