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素材:宿迁人的“精神图腾”:千年天下先 2010.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6:51:46
宿迁人的“精神图腾”:千年天下先   宿迁农业学大寨宣传活动现场   宿迁人农业学大寨的红火场面

  巨大的灾难面前,喷薄而出的是文化的力量和民族的精神。

  历经千年苦难,却能延续到今天,宿迁人“敢为天下先”的文化品格及珍视传统、自觉承传的文化理念,已成为宿迁人的“精神图腾”,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融汇于宿迁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之中,成为生气勃发的推动力,而在挫折和考验面前得到更加集中、更加生动地体现。  

  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于沉寂之时,惟有文化精神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它是宿迁人自我认定的身份凭证,也是宿迁人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和力量之源。

  宿迁文化精神探寻系列报道之四

  “旱改水”的耕作制度变革:洪水走廊成鱼米之乡

  那是1958年6月,高烧才退的宿迁县法院院长、移民搬迁总指挥姚耿荣,站在风雨中的洋河滩上,看着从200多条木船上下来,拖家带口、成群结队的移民,挑着担子,推着车子,一步三回头地朝陌生的安置点走去,他热泪纵横……

  这是洪涝旱兼治、大中小并举的新一轮集中治水的序曲,这是改旱田为水田耕作制度大变革的前奏,这是宿迁人“敢为天下先”精神的又一次迸发!

  新中国成立后,宿迁筑圩田、挑深沟、修台田、挖大塘,但始终抗不了旱,治不了涝,洗不了碱,增不了产。1955年,中共宿迁县委提出农业三改,即“碱改良、稀改密、旱改水”。前两改均告失败,由县委副书记李登先主持的“旱改水”试验,经过3年试种和农业专家的精细考察论证,被证实完全可行。

  1957年夏天的一场洪水,促进了新一轮集中治水的迅速实施,促进了耕作制度大变革的尽快起步。那年6月,百万军民在抗洪一线,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保卫战,最关键、最激烈的就在骆马湖。

  洪水刚过,省水利厅提出“骆马湖一湖蓄水”意见的同时,宿迁县委提出,骆马湖常年蓄水,在运东地区搞自流灌溉,率先大面积推广“旱改水”——变革已沿袭千年的耕作制度,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还要有革故鼎新的魄力。

  骆马湖蓄水解决水源问题,而通过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使全县盐碱地、岗土地变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田,才是“旱改水”的目的。

  灌排水系需要重新安排,农田水利需要重新建设,种惯旱谷的农民要学习新技术,骆马湖改为常年水库,5万宿迁群众要异地安置——传统耕作制度的变革有着复杂而精细的步骤和难以想像的难度。

  祖祖辈辈居住湖区,百姓恋土难移,国家和地方财政紧张,“搬家三年穷”,每人却只有50元安家费! 

  舍小家,顾大家,1958年6月起,5万移民全数搬迁,他们像过去千年里,那些和水患抗争的祖先们一样,敢于牺牲,安于奉献。

  最初,移民们住在两檐着地的山头棚里,夏天无处遮阴,又闷热潮湿,只能把桌子和床抬出来,躲到下面躲避烈日。天冷了,挖野草充饥,蜷在草窝里过夜。当年10月,全县开展支援移民兄弟活动,开展安置点建房大竞赛。在全县人民帮助下,移民开始重建家园。沉在湖水下的家,成了沉在心底的记忆。

  5万移民搬迁了,骆马湖蓄水开始了,大规模“旱改水”开始了。千年洪水走廊从此迈向鱼米之乡。

  “农业学大寨”:“誓叫淮北变江南”

  那曾是不可企及的梦想,1958年,宿迁县委制定“玻璃城、水稻县、苹果黄河、葡萄山”战略目标时,久经忧患的宿迁人真地觉得很遥远。    

  从1964年起,一个叫昔阳的地方,成为宿迁要赶超的目标。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大队,原本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农业合作化后,社员们战天斗地,开山凿坡,修造梯田,粮食亩产增长7倍。

  “工业学大庆 农业学大寨”,这是当时工农业的两面旗帜。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号召得到几亿中国人持久而疯狂的响应。在那股热潮里,宿迁人又走到了前头。

  那是一个有些疯狂的年代,疯狂的个人崇拜和疯狂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疯狂了,也就可能盲目了,在各种宣传和舆论工具的鼓噪之下,许多地方将大寨作为农村发展的标本推广,不因地制宜,更不切实际。尤其在南方农村,基层官员甚至荒诞地在山上大规模开垦大寨式梯田,南方多是水田,山上无法供水,梯田根本不会产生经济效益,反而造成水土流失。

  时隔46年,时任宿迁县农经组副组长的张明中,依然对当时宿迁县委一干人的清醒和执着钦佩不已,他认为,宿迁从实际出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真正学到大寨的精神。

  挖河修渠,扩种水稻,继续“旱改水”,1966年,全县水稻种植18.5万亩。可是文革开始了,为“旱改水”呕心沥血10多年的李登先成为宿迁头号“走资派”。继任的宿迁革委会主任郭玉珍和一干干部却认识到说一千,道一万,不搞“旱改水”,群众吃不上饭。在批判和斗争的喧嚣中,以“河网化”、“旱改水”为实际主题的学大寨运动,继续开展了。   

  1975年9月15日,规格最高的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北京召开,宿迁县成为全国受表彰的26个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之一,被誉为“淮北江南”。   

  1976年,全县水稻面积扩大到8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2%,是1968年的5倍多;粮食总产近6亿斤,是1968年的近3倍。

  从50年代开始描绘的“水稻县”远景蓝图,历经艰辛,终于实现了!

  缩小和梦想之间的距离,即便那种距离真地遥不可及——这一直是宿迁人的文化品格,在历史的一页翻到1976年时,宿迁人“敢为天下先”的顽强精神,得到了回报。

  全方位创新的“耿车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最具影响力的样板

  杏花烟雨江南,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对于江南的向往,古往今来,从不曾冷却。

  旱涝保收了的宿迁,不再担心能否吃饱肚子,也不满足于粮食高产,而是盘算起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追求工业化和城市化。1985年,宿迁县委掀起“二次赶江南”的热潮,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创造了“耿车模式”,让 “讨饭乡”变成“宿迁民富第一镇”。

  耿车模式的问世,缘起于“314”小队。小队原来的名字,已被遗忘,反因年亩产粮食仅31.4公斤得了这个称谓。31.4公斤,这是耿车人贫困生活的写照,这是“讨饭乡”耿车一穷二白的写照!

  1983年,一个叫徐守存的人成为耿车乡党委书记,历史让这个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人成为日后蜚声全国的“耿车模式”的创始人,领着不屈服于贫困命运的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挣扎、探索和改革创新。

  建电灌站,解决农田水源,提高粮食产量,徐守存并不满足,提出“人人有事干、家家有项目、天天有收入”,掀起了全民创业热潮,到1986年形成了以“四轮驱动,双轨并进”为特色的发展模式,即:在乡、村、户、联户的四个层次上办企业,在乡、村集体所有制与双层经营的家庭和联户所有制的双轨上运转。这一模式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成为当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具影响力的样板,被认为是“贫困地区农民由穷致富的一个较好的模式”。

  伴随着这股全民创业热潮的兴起,耿车企业数量和产值也在节节攀升。1984年耿车乡村办企业26个,户办、联户办企业2548个,到1986年已分别达到59个、4567个。企业产值也由1984年的2111万元上升到1986年的4691万元。

  1986年9月,著名经济学家费孝通为“耿车模式”题词:大胆探索,因地制宜,为乡镇企业创造新的模式。  

  从50年代抛家舍业的“旱改水”,到70年代顽强拼搏的“学大寨”,再到全方位创新的“耿车模式”,“敢为天下先”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历史的延续和变革里,仍保持着“精神图腾”的地位,指引宿迁人创造美好明天。

  新宿迁的创业文化:为发展注入永恒动力  

  宿迁人是惯于牺牲和奉献的,在艰难困苦中,更有着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冲动和持久毅力。

  作为宿迁文化精神的实践者、见证人和最大受益者,宿迁人并非机械而被动地一味牺牲,千年来的创举频出就是佐证。

  地级宿迁市成立后,宿迁人上下同欲,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开启了勃勃生机的改革发展时期。宿迁人的精神风貌、宿迁市的物质风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宿迁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十多年间创造的财富超过了过去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积累。    

  以“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为城市精神的新宿迁,深深明了,区域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蕴藏丰富的物质资源,也不是原有的经济基础,而是拥有告别落后、奔向幸福的强烈渴望和追求财富、实现价值的创业激情的人民——自2006年起,宿迁以文设节,以节化文,决定每年的11月1日为宿迁的创业文化节,从此,将求富欲望变成现实行动,由模糊走向清晰,由抽象走向具体。

  不拘形式,不拘类型,不拘规模,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形成了人人忙创业、户户上项目的生动局面,区域经济也逐步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 2009年,全市新发展私营企业6709家、个体工商户4.84万户——创业文化正一步一脚印地走向创业实践,而创业实践正亦步亦趋地迈向创业经济。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以文化人,化民成俗。

  作为“敢为天下先”精神的千年血汗结晶,“创业文化”在新世纪凝聚起了宿迁的精气神。2009年,宿迁财政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30.2亿元,增长41.3%;一般预算收入在全国333个地级市排名中首次进入百强行列,增长35.6%;90%的乡镇财政总收入超过千万元……创业文化为发展注入了永恒的动力,宿迁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