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顶戴:高三学习方法指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08:02

高三学习方法指导(上)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及我们分校班数学知识掌握情况,我们将高三整个复习过程分为互相联系,逐次递进的两个阶段,也称作两轮复习。这个和本部数学的复习有所区别,目的是希望同学能够把基础打的更牢固一些。

知识的系统复习阶段(即第一轮复习)。采用分章分节的系统复习,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及各部分之间的基本联系。特点是重基础、重细节、重规范。

第一轮复习从今年8月开始到明年3月中旬,大约用时7个月左右,采用的的是地毯式轰炸,章节复习,不留任何知识死角,追求全面性、基础性,是同学们巩固基础,提高认识的重要阶段。许多以前成绩不好的同学就是利用一轮复习成绩得以突飞猛进的,可以说两轮复习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是第一轮复习!

(一)第一轮复习的目标

第一轮复习是基础,指导思想是全面、扎实、系统、灵活。全面———即全面覆盖;扎实———抓好单元知识的理解、巩固、深化;系统———前挂后连有机结合,注意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初步建立明晰的知识网络;灵活———增强小综合训练,克服单向性、定向性,初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题的能力。。复习的直接目标是解决高考中的基础题,其根本目的是为数学素质的提高作物质准备。在这一阶段主要抓好对基本概念准确记忆和实质性的理解,抓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熟练应用,抓公式和定理的正用、逆用、变用、巧用,抓基本题型的训练和熟化。

(二)第一轮复习的一些具体做法

在复习每一章前先利用两天左右的时间把课本上相应章节知识重新研究一遍,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写出知识总结,可以查阅参考资料。这是自己对知识的一个再理解过程。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写出知识总结,预习完成复习资料上的基础训练题,可以了解每一次课的知识系统,知识结构,问题类型及方法、技能,明确本课的重难点,弄清自己的薄弱环节,能带着问题听课,为听好课作好充分准备(即了解自己对本节哪些知识了解,哪些不了解,哪些方法清楚,哪些不清楚)。然后做一轮复习资料《走向高考》,要把相应的知识点、典型例题、变式题、训练题等认真完成,不需其他的参考资料,你只要把这本《走向高考》一轮复习用书弄熟吃透就足矣。当老师讲完后,你出错的典型问题要整理在错题笔记本上,写明错误原因和相关知识点。出现错误意味着你面临着一次难得提高机会,改正了这些错误你的知识网络就能越织越细,你在高考中可能失去的分数就会越少,最终不管是大鱼小鱼甚至小虾米也能被你网住。所以你要准备两个本一个是知识总结本,一个是错题本。每道错题做三遍。第一遍:讲评时;第二遍:一周后;第三遍:考试前。在学习完本章后,要对本章有一个知识总结和题型总结,因为在你复习完这一章后会对其有更深更系统的认识,要趁热打铁,及时总结反思,提炼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样你就可以对知识有了自己的理解。每章复习结束后,要进行一个章节测验 每复习完一个单元后,及时组织单元小综合检测,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复习完成后作单科小综合训练。其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熟练学生所复习过的知识,着眼于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的考查,是一种过关性的训练。此外,需要同学们做好以下工作:①默写本章主要概念、定理、公式,阐述其内容、本质;②复述重要定理的证明思路;③回忆本单元的主要题型、解法和技巧,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路、方法,对同一类问题的解题方法要认真体会,学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④建立错题集,整理该单元中自己在各次作业、测试中出现的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性质及改正的途径,以加强对概念的本质认识和公式的正确应用,分析计算中失误的原因,对症下药,及时改进,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在复习中常常发现,学生对同一问题总是多次失误,课堂上讲过多次的问题仍然不能解决。究其原因,除了与学生的知识掌握不牢有关之外,还与学生不注重解题后的反思有很大的关系,不少同学往往做一题,丢一题,作对了,算运气好,做错了,自认倒霉。很少有同学做解题后的反思这项工作,而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解题后的反思,让他们在解题实践中,特别是从失败中吸取有益的教训,以形成自己的解题风格,是一个提高解题能力的极好途径。,希望同学们象对待高考一样认真,因为平时如高考,高考就会如平时。练习就是高考,高考就是练习。另外我们每周有两次限时训练,这种做法经过多年应用改进并取得很好效果。限时训练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希望同学们增强时间观念,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并提高正答率,如果你利用好限时训练一定可提高考试中小题的正答率。

以函数为例具体说说高三数学的第一轮复习

“函数”是高中数学中起联接和支撑作用的主干知识,也是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其知识、观点、思想和方法贯穿于高中代数的全过程,同时也应用于几何问题的解决。因此,在高考中函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而对函数的复习则是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的重头戏。

注重对概念的理解

函数部分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概念多,对概念理解的要求高。而在实际的复习中,学生对此可能不是很重视,其实,概念能突出本质,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概念不重视,题目一定也做不好。

就高考而言,直接针对函数概念的考题也不少,如06年文、理科的第22题,考查的是函数的单调性、值域与最值,07年的第19题,文科考察的是函数奇偶性的判断与证明,理科在此基础上还考察了函数单调性。

构建知识、方法与技能网

当问到学生类似于“函数主要有哪些内容?”等问题时,学生的回答大多是一些零散的数学名词或局部的细节,这说明学生对知识还缺少整体把握。所以复习的首要任务是立足于教材,将高中所学的函数知识进行系统梳理,用简明的图表形式把基础知识进行有机的串联,以便于找出自己的缺漏,明确复习的重点,合理安排复习计划。

就函数部分而言,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的内容:1、函数的概念与基本性质,主要有函数的概念与运算、单调性、奇偶性与对称性、周期性、最值与值域、图像等。2、一些简单函数的研究,主要是二次函数、幂、指、对函数等。3、函数综合与实际应用问题,如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关系与应用,用函数思想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等。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现,学生梳理知识的过程过于被动、机械,只是将课本或是参考书中的内容抄在本子上,缺少了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将知识与方法割裂开来,整理的东西成了空中楼阁,自然没什么用。这时,就需对每一个内容细化,问问自己复习这个内容时需要解决好哪些问题,以此为载体来提炼与总结基本方法。

以函数的单调性为例,可以从哪些问题入手复习呢?问题一:什么是函数的单调性?可以借助一些概念的辨析题来帮助理解。问题二:如何判断和证明一个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对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的知识基础有: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熟知所学习过的各种基本函数(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幂、指、对函数等)的单调性,和函数(如y=x+ax(a≠0))以及简单的复合函数单调性等。基本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单调性的定义、以及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判断和证明。问题三:函数的单调性有哪些简单应用?主要的应用是求函数的最值,此外还可能涉及到不等式、比较大小等问题。最后还可以进一步总结易错、易漏点,如讨论函数的单调性必须在其定义域内进行,两个单调函数的积函数的单调性不确定等。

抓典型问题强化训练

高三学生在复习中大都愿意花大量时间做题,追求解题技巧,虽然这样做有一定的作用,但题目做得太多太杂,未必有利于基本方法的落实。其实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典型问题,抓住它们进行训练,将同一知识,同一方法的问题集中在一起练习,并努力使自己表达规范、正确,相信能达到更高效的复习效果。

还是以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为例,一般也就两类典型问题。第一是正确判断与证明某个函数的单调性,写出单调区间,要注意函数的各种形式。第二是它的逆问题,知道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如何求字母参数的取值范围。

另一方面,可以在同一个问题的背景下,自己做一些小小的变化与发展,从中做一些深入的探究。例如将函数y=log2(x2-2x-3)变化为y=loga(x2-2x-3)单调性会怎样变化?如果变化为y=log2(ax2-2x-3)情况又如何?再复杂一些,如变化为y=loga(x2-2x-a)呢?反之,如果函数y=log2(ax2-2x-3)在区间(-∞,1)上单调递减,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再想一想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来研究呢?例如函数y=log2(ax2-2x-3)的值域为R,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函数y=log2(ax2-2x-3)是否可以有最大值,如果有,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加以解决,能使自己的复习更有针对性,真正掌握解题的规律和方法,并帮助自己跳出盲目的题海战。

总之,在复习中把握函数的基本概念,将知识、方法和技能有机地整合起来,建立一个立体网络,就一定能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二、高三复习的几条建议

1.回归课本,注重基础,重视预习。

数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数学知识点的联系,基本的数学解题思路与方法,是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回归课本,自已先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把教材上的每一个例题、习题再做一遍,确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掌握,要扎扎实实,不要盲目攀高,欲速则不达。复习课的容量大、内容多、时间紧。要提高复习效率,必须使自己的思维与老师的思维同步。而预习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没有预习,听老师讲课,会感到老师讲的都重要,抓不住老师讲的重点;而预习了之后,再听老师讲课,就会在记忆上对老师讲的内容有所取舍,把重点放在自己还未掌握的内容上,从而提高复习效率。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勤动手,多动脑。

高三的课只有两种形式:复习课和评讲课,到高三所有课都进入复习阶段,通过复习,学生要能检测出知道什么,哪些还不知道,哪些还不会,因此在复习课之前一定要有自已的思考,听课的目的就明确了。现在学生手中都会有一种复习资料,在老师讲课之前,要把例题做一遍,做题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体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例习题的解答过程留在课后去完成,每记的地方留点空余的地方,以备自已的感悟。

3.以“错”纠错,查漏补缺

这里说的“错”,是指把平时做作业中的错误收集起来。高三复习,各类试题要做几十套,甚至上百套。如果平时做题出错较多,就只需在试卷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然后把试卷保存好,每过一段时间,就把“错题笔记”或标记错题的试卷看一看。在看参考书时,也可以把精彩之处或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以后再看这本书时就会有所侧重。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每次订正试卷或作业时,在做错的试题旁边要写明做错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找不到解题着手点。2、概念不清、似懂非懂。3、概念或原理的应用有问题。4、知识点之间的迁移和综合有问题。5、情景设计看不懂。6、不熟练,时间不够。7、粗心,或算错。以上方法经过一个阶段自查,建立一份个人补差档案。通过边查边改,重复犯的错误一定会越来越少。同时,随着自我认识的不断完善,也有利于考试时增强自信心,消除紧张情绪。

4.做好每一章知识的系统总结

4.1做好每一天的复习。上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我们可以简记为“一分钟的回忆法”。

4.2做好单元复习。 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

4.3做好单元小结。 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

(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

(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5.适量训练是学好数学的保证

学好数学要做大量的题,但反过来做了大量的题,数学不一定好,“不要以做题多少论英雄”,因此要提高解题的效率,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因此,要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1、要有针对性地做题,典型的题目,应该规范地完成,同时还应了解自己,有选择地做一些课外的题;2、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要对做过了典型题目有一定的体会和变通,即按“学、练、思、结”程序对待典型的问题,这样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是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4、尽管复习时间紧张,但我们仍然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复习才有实效。5、独立思考是数学的灵魂遇到不懂或困难的问题时,要坚持独立思考,不轻易问人,不要一遇到不会的东西就马上去问别人,自己不动脑子,专门依赖别人,而是要自己先认真地思考一下,依靠自己的努力克服其中的某些困难,经过很大的努力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再虚心请教别人,请教时,不要把问题问得太透。学会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难,而且也更重要,

6.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如仔细阅读题目,看清数字,规范解题格式,部分同学(尤其是脑子比较好的同学),自己感觉很好,平时做题只是写个答案,不注重解题过程,书写不规范,在正规考试中即使答案对了,由于过程不完整被扣分较多。部分同学平时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做作业时免不了互相对答案,也不认真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这些同学到了考场上常会出现心理性错误,导致“会而不对”,或是为了保证正确率,反复验算,浪费很多时间,影响整体得分。这些问题都很难在短时间得以解决,必须在平时下功夫努力改正。“会而不对”是高三数学学习的大忌,常见的有审题失误、计算错误等,平时都以为是粗心,其实这是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必须在第一轮复习中逐步克服,否则,后患无穷。可结合平时解题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逐题找出原因,看其是行为习惯方面的原因,还是知识方面的缺陷,再有针对性加以解决。必要时作些记录,也就是错题本,每位学生必备的,以便以后查询。

7.分析试卷:将存在问题分类

每次考试结束试卷发下来,要认真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可如下分类:

第一类问题———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的题;比如说,“审题之错”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计算之错”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抄写之错”是在草稿纸上做对了,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了、漏掉了;“表达之错”是自己答案正确但与题目要求的表达不一致,如角的单位混用等。出现这类问题是考试后最后悔的事情。

消除遗憾要消除遗憾必须弄清遗憾的原因,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审题之错”,是否出在急于求成?可采取“一慢一快”战术,即审题要慢、答题要快。“计算错误”,是否由于草稿纸用得太乱等。建议将草稿纸对折分块,每一块上演算一道题,有序排列便于回头查找。 “抄写之错”,可以用检查程序予以解决。“表达之错”,注意表达的规范性,平时作业就严格按照规范书写表达,学习高考评分标准写出必要的步骤,并严格按着题目要求规范回答问题。

第二类问题———似非之错。记忆的不准确,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一道题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弄懂似非“似是而非”是自己记忆不牢、理解不深、思路不清、运用不活的内容。这表明你的数学基础不牢固,一定要突出重点,夯实基础。你要建立各部分内容的知识网络;全面、准确地把握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加强对易错、易混知识的梳理;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理解问题的实质;体会数学思想和解题的方法;当然数学的学习要有一定题量的积累,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运用自如的水平。

第三类问题———无为之错。由于不会,因而答错了或猜的,或者根本没有答。这是无思路、不理解,更谈不上应用的问题。力争有为在高三复习的第一轮中,不要做太难的题和综合性很强的题目,因为综合题大多是由几道基础题组成的,只有夯实了基础,做熟了基础题目,掌握了基本思想和方法,综合题才能迎刃而解。在高三复习时间较紧的情况下,第一阶段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但平时考试和老师留的经过筛选的题目要会做,要做好。

8.以考学考,提高应试技能

(一)“六先六后”,因人因卷制宜

在通览全卷,将简单题顺手完成的情况下,情绪趋于稳定,情境趋于单一,大脑趋于亢奋,思维趋于积极,之后便是发挥临场解题能力的黄金季节了。这时,考生可依自己的解题习惯和基本功,结合整套试题结构,选择执行“六先六后”的战术原则。

8.1.先易后难。就是先做简单题,再做综合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果断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也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力求有效,不能走马观花,有难就退,伤害解题情绪。

8.2.先熟后生。通览全卷,可以得到许多有利的积极因素,也会看到一些不利之处。对后者,不要惊慌失措。应想到试题偏难对所有考生也难。通过这种暗示,确保情绪稳定。对全卷整体把握之后,就可实施先熟后生的策略,即先做那些内容掌握比较到家、题型结构比较熟悉、解题思路比较清晰的题目。这样,在拿下熟题的同时,可以使思维流畅、超常发挥,达到拿下中高档题目的目的。

8.3.先同后异,就是说,先做同科同类型的题目,思考比较集中,知识和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高考题一般要求较快地进行“兴奋灶”的转移,而“先同后异”,可以避免“兴奋灶”过急、过频的跳跃,从而减轻大脑负担,保持有效精力,

8.4.先小后大。小题一般是信息量少、运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轻易放过,应争取在大题之前尽快解决,从而为解决大题赢得时间,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基矗

8.5.先点后面,近年的高考数学解答题多呈现为多问渐难式的“梯度题”,解答时不必一气审到底,应走一步解决一步,而前面问题的解决又为后面问题准备了思维基础和解题条件,所以要步步为营,由点到面

8.6.先高后低。即在考试的后半段时间,要注重时间效益,如估计两题都会做,则先做高分题;估计两题都不易,则先就高分题实施“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前提下的得分。

(二)一“慢”一“快”,相得益彰

有些考生只知道考场上一味地要快,结果题意未清,条件未全,便急于解答,岂不知欲速则不达,结果是思维受阻或进入死胡同,导致失败。应该说,审题要慢,解答要快。审题是整个解题过程的“基础工程”,题目本身是“怎样解题”的信息源,必须充分搞清题意,综合所有条件,提炼全部线索,形成整体认识,为形成解题思路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而思路一旦形成,则可尽量快速完成。

(三)确保运算准确,立足一次成功

数学高考题的容量在120分钟时间内完成14个填空题、6个解答题个题,时间很紧张,不允许做大量细致的解后检验,所以要尽量准确运算(关键步骤,力求准确,宁慢勿快),立足一次成功。解题速度是建立在解题准确度基础上,更何况数学题的中间数据常常不但从“数量”上,而且从“性质”上影响着后继各步的解答。所以,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要稳扎稳打,层层有据,步步准确,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假如速度与准确不可兼得的说,就只好舍快求对了,因为解答不对,再快也无意义。

(四)讲求规范书写,力争既对又全

考试的又一个特点是以卷面为唯一依据。这就要求不但会而且要对、对且全,全而规范。会而不对,令人惋惜;对而不全,得分不高;表述不规范、字迹不工整又是造成高考数学试卷非智力因素失分的一大方面。因为字迹潦草,会使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不良,进而使阅卷老师认为考生学习不认真、基本功不过硬、“感情分”也就相应低了,此所谓心理学上的“光环效应”。“书写要工整,卷面能得分”讲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首先,错题本是对自身错误的系统汇总。可能很多同学会说,这些错误就让它放在卷子上不也一样吗?将来看卷子就是了。其实,这是一个关于统计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统计的效用是相当重要的。当我们把错误汇总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很容易看出其中的规律性,尤其是当我们对错误进行了总结之后。比如:我们将数学错题本上的问题总揽一下,可能很容易就发现,一遇到数形结合的问题,自己就很容易出错,那么,我们在这部分的基础方面就需要下点功夫了!   

    其次,很多学习比较浮躁的同学满足于知道自己这道题错了,但是,认识往往不是很深。有时,即使让他马上重新做一遍原来的题目,可能还是拿不到满分,其关键是步骤和过程。这时,建立错题本,将错题抄录下来,并重新分步解出就显得很有检验效果了,而且很有巩固作用。 

    再次,错题本不是简单地将题目和答案抄录下来,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和预防类似错误出现的方法。这是一个自身逐渐学习和修正的过程,会让自己对这一类错题的认识逐步加深。同时,对于一些题目很长的错误,大家可以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做法,比如:由父母帮助抄录题目,但是由孩子自己重新解题并总结;或者将有关试卷复印,然后剪切下来错误的题目,粘贴在错题本上等等,从而节省孩子的宝贵时间。

    最后,建议大家在错题本上完善几个功能,就象模块一样,让“错”变得非常清晰。比如:标注出“概念错误”、“思路错误”、“理解错误”、“审题马虎”等错误原因,标注出“错误知识点”:数列、函数、解析等,标注出“同类错误”:第几页第几题等等。另外,可以考虑运用出题法,针对自己的常犯错误,给自己出几道题目,考察自己对概念掌握、条件运用和知识结合的理解程度。

    如何使用错题集:

   1、经常阅读。错题本不是把做错的习题记下来就完了。同学们要经常在空闲时间或准备下一次考试时,拿出错题本,浏览一下,对错题不妨再做一遍,这样就使每一道题都发挥出最大效果,在今后遇到同类习题时,会立刻回想起曾经犯过的错误,从而避免再犯。做到同一道题不能错两次,同一类题目不能错两次,从而减少习题量。如果各科都建立错题本,这样经常温故知错、持之以恒,学生的高考成绩至少会提高20分。

  2、相互交流。由于基础不同,各位同学所建立的错题本也不同。通过交流,同学们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练习的准确性。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如果同学们能从做的错题中得到启发,从而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成绩就能有较大的提高。高考并不需要灯光下的熬夜苦战,也不需要题海中的无边漫游,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为重要的。

    3、给每科建立一本错题集。每天做当日作业前,把昨天的错题解决后再开始新

的作业。

中考一模成绩已经公布了,面对成绩心情各异。成绩不错,自然高兴;成绩不佳,垂头丧气。有的家长和学生甚至感到希望渺茫,干脆放弃。

   

    “一模”是什么?一模就是各区教研员按照中考要求模仿的一份试题。

   

    “一模”的任务有两个:

 

    一个是对前一阶段学生复习质量的考查和评估,也是对老师复习课复习效果的检查,通过考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个任务就是“压”,压什么?压一压大家的浮躁的气焰。有不少同学自认为复习不错了,没什么可复习的了,心浮气躁,一看成绩不是那么回事,静下心,重新再来。所以一模试题除了个别区外,大多数区试题难度比中考略难一些,既然如此,正确对待一模成绩就至关重要了。

 

    如何对待一模成绩:

 

    1、要重视

 

    通过一模考试主要是发现自己复习中存在知识的漏洞,查缺补漏是关键,第二轮复习时就要集中精力将自己的存在问题解决掉,不留漏洞。

 

    2、对待成绩要理性

 

    成绩不错,不可盲目乐观。模拟毕竟是“假题”,不是真题,中考命题人不同,题目差距会很大。

你在区里成绩不错,不等于你中考一定会考出高分,毕竟命题是由北京市统一命题,命什么样的题大家并不清楚,所以冷静对待一模成绩,踏下心,不放松,继续苦读,才能攀登理想的高峰。

 

    成绩不佳的不必悲观,天没塌、地没陷,机会还有,希望还在,毕竟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我教过的不少同学,一模物理才考了60多分,中考考到95分,这样的学生并不罕见。关键在你能否树立信心,埋下头来,认真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把自己的知识缺陷认真分析,集中有效时间,强攻弱科、弱项,力争在短时间内有所突破,中考考取理想成绩还是很有希望的。

 

    总之一模之后要调整心态,回归课本,查缺补漏,强攻弱项,一定能在最后的一个月内,提高自己的成绩,希望在你脚下。

我认为应分如下四步进行:

  一、浏览

  先看扉页上的书名、作者,然后看内容提要、目录、或编者的话、结语等,以求对全书内容作大致的了解。

  二、精读

  至少要读两遍,第一遍是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读,对全书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第二遍,对书中特别精彩的部分反复阅读、理解,要懂得书中的基本概念,懂得每一章节的内涵,理解书中的名词、术语、重要公式、定理的概念;要搞清知识内容的来龙去脉及前后知识的逻辑联系,使之连贯一气,成为体系;还要对原书内容加以深化和再创造,使死的知识变为活的动力,当书本的主人,不当书本的奴隶,最好还能读出书中没有的东西,从明见暗,从是见非,从含蓄中见真情,从理解思索中找规律、找发现。

  三、摘抄

  注意将书中精彩的部分、有用的知识,摘抄在自己的读书笔记本上,这样做,一是积累知识、资料,对今后的学习以至研究大有益处;二可加深记忆,使读过的书不易记忆;三为使用方便,以后只要翻看读书笔记,就能清晰地回想起书中的主要精神实质。

  四、交流

  如果几个同学都读同一本书,建议读完后集中起来,畅所欲言,交流心得体会、意见、收获、思想认识,通过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交流认识,就等于又把书的内容重新温习了一遍,这对进一步加深对书中重点内容的记忆、理解将大有裨益。

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 们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们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正因为如此,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在正常情况下,注意力使们的心理活动朝向某一事物,有选择地接受某些信息,而抑制其它活动和其它信息,并集中全部的心理能量用于所指向的事物。因而,良好的注意力会提高们工作与学习的效率。注意力障碍,主要表现为无法将心理活动指向某一具体事物,或无法将全部精力集中到这一事物上来,同时无法抑制对无关事物的注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许多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都可以引起注意力障碍。而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由于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高度的紧张和焦虑,从而导致了注意力无法集中的障碍。另外,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也可能出现注意力涣散的情况。

因此,当你因注意力无法集中而影响学习,倍感苦恼时,不妨采用以下方法来矫治:

(1)、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一些同学因学习负担重,因此,一到晚上便贪黑敖夜,有的同学甚至在宿舍打电筒读书,学到深夜;有的同学不能按时睡眠,在宿舍和同学闲聊等等。结果早晨不能按时起床,即便勉强起来,头脑也是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打不起精神,有的甚至在课堂上伏桌睡觉。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要在白天完成,白天无精打采,必然效率低下。所以,如果你是“夜猫子”型的,奉劝你学学“百灵鸟”,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养足精神,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

(2)、学会自 减压

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本来就很重,老师、家长的期望,又给同学们心理加上一道法码;一些同学自己对成绩、考试等看得很重,无异是自己给自己加压,必然不堪重负,变得疲惫、紧张和烦躁,心理上难得片刻宁静。因此,们要学会自 减压,别把成绩的好坏看得太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们平日努力了,付出了,必然会有好的回报,又何必让忧虑占据心头,去自寻烦恼呢?

(3)、做些放松训练

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后向身体的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先从左脚开始,使脚部肌肉绷紧,然后松驰,同时暗示它休息,随后命令脚脖子、小腿、膝盖、大腿,一直到躯干部休息,之后,再从脚到躯干,然后从左右手放松到躯干。这时,再从躯干开始到颈部、到头部、脸部全部放松。这种放松训练的技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较好地掌握,而一旦你掌握了这种技术,会使你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达到轻松、平静的状态。

(4)、做些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国年轻的数学家杨乐、张广厚,小时候都曾采用快速做习题的办法,严格训练自己集中注意力。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在心理学中用来锻炼注意力的小游戏。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25的数字打乱顺序,填写在里面,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同时计时。

研究表明:7-8岁儿童按顺序导找每张图表上的数字的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间大约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缩短到十几秒。你可以自己多制做几张这样的训练表,每天训练一遍,相信你的注意力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培养良好注意品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第二阶段:

注意力的集中作为一种特殊的素质和能力,需要通过训练来获得。那么,训练自己注意力、提高自己专心致志素质的方法有哪些呢?

方法之一:运用积极目标的力量

这种方法的含义是什么?就是当你给自己设定了一个要自觉提高自己注意力和专心能力的目标时,你就会发现,你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这种能力有了迅速的发展和变化。

同学们要在训练中完成这个进步。要有一个目标,就是从现在开始比过去善于集中注意力。不论做任何事情,一旦进入,能够迅速地不受干扰。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你今天如果对自己有这个要求,要在高度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将这一讲的内容基本上一次都记忆下来。当你有了这样一个训练目标时,你的注意力本身就会高度集中,你就会排除干扰。

同学们知道,在军事上把兵力漫无目的地分散开,被敌人各个围歼,是败军之将。这与们在学习、工作和事业中一样,将自己的精力漫无目标地散漫一片,永远是一个失败的人物。学会在需要的任何时候将自己的力量集中起来,注意力集中起来,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天才品质。培养这种品质的第一个方法,是要有这样的目标。

方法之二:培养对专心素质的兴趣

有了这种兴趣,你们就会给自己设置很多训练的科目,训练的方式,训练的手段。你们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甚至完全有可能通过一个暑期的自训练,发现自己和书上所赞扬的那些大科学家、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一样,有了令人称赞的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同学们在休息和玩耍中可以散漫自在,一旦开始做一件事情,如何迅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这是一个才能。就像一个军事家迅速集中自己的兵力,在一个点上歼灭敌人,这是军事天才。们知道,在军事上,要集中自己的兵力而不被敌人觉察,要战胜各种空间、地理、时间的困难,要战胜军队的疲劳状态,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因素,需要各种集中兵力的具体手段。同学们集中自己的精力,注意力,也要掌握各种各样的手段。这些都值得探讨,是很有兴趣的事情。

方法之三:要有对专心素质的自信

千万不要受自己和他人的不良暗示。有的家长从小就这样说孩子: 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在很多场合都听到家长说:的孩子上课时精力不集中。有的同学自己可能也这样认为。不要这样认为,因为这种状态可以改变。

如果你现在比较善于集中注意力,那么,肯定那些天才的科学家、思想家、事业家、艺术家在这方面还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你还有不及他们的差距,你就要想办法超过他们。

对于绝大多数同学,只要你有这个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具备迅速提高注意力集中的能力,能够掌握专心这样一种方法,你就能具备这种素质。们都是正常人、健康人,只要 们下定决心,不受干扰,排除干扰,们肯定可以做到高度的注意力集中。希望同学们对自己实行训练。经过这样的训练,能够发生一个飞跃。

方法之四:善于排除外界干扰

要在排除干扰中训练排除干扰的能力。毛泽东在年轻的时候为了训练自己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曾经给自己立下这样一个训练科目,到城门洞里、车水马龙之处读书。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训练自己的抗干扰能力。同学们一定知道,一些优秀的军事家在炮火连天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非常沉静地、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在指挥中心判断战略战术的选择和取向。生死的危险就悬在头上,可是还要能够排除这种威胁对你的干扰,来判断军事上如何部署。这种抗拒环境干扰的能力,需要训练。

在你们这么大的年纪时曾有意做过这种训练。就是不管环境多么嘈杂,当 进入要阅读和学习的科目时,对周围的一切因素置若罔闻。这是可以训练成功的。

方法之五:善于排除内心的干扰

在这里要排除的不是环境的干扰,而是内心的干扰。环境可能很安静,在课堂上,周围的同学都坐得很好,但是,自己内心可能有一种骚动,有一种干扰自己的情绪活动,有一种与这个学习不相关的兴奋。对各种各样的情绪活动,要善于将它们放下来,予以排除。这时候,同学们要学会将自己的身体坐端正,将身体放松下来,将整个面部表情放松下来,也就是将内心各种情绪的干扰随同这个身体的放松都放到一边。常常内心的干扰比环境的干扰更严重。

同学们可以想一下,在课堂上,为什么有的同学能够始终注意力集中呢?为什么有的同学注意力不能集中呢?除了有没有学习的目标、兴趣和自信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善于不善于排除自己内心的干扰。有的时候并不是周围的同学在骚扰你,而是你自己心头有各种各样浮光掠影的东西。要去除它们,这个能力是要训练的。如果你就是想浑浑噩噩、糊糊涂涂、庸庸俗俗过一生,乃至到了三十岁还要靠父母养活,或者你就是想混世一生,那你可以不训练这个。但是,如果你确实想做一个自己也很满意的现代人,就要具备这种事到临头能够集中自己注意力的素质和能力,善于在各种环境中不但能够排除环境的干扰,同时能够排除自己内心的干扰。

方法之六:节奏分明的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

同学们千万不要这样学习:这一天就是复习功课,然后,从早晨开始就好像在复习功课,书一直在手边,但是效率很低,同时一会儿干干这个,一会儿干干那个。十二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休息也没有休息好,玩也没玩好,学习也没有什么成效。或者,你一大早到公园念外语,坐了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散散漫漫,说念也念了,说不念也跟没念差不多,没有记住多少东西。这叫学习和休息、劳和逸的节奏不分明。正确的态度是要分明。那就是从现在开始,集中一小时的精力,比如背诵80个英语单词,看能不能背诵下来。高度地集中注意力,尝试着一定把这些单词记下来。学习完了,再休息,再玩耍。当需要再次进入学习的时候,又能高度集中注意力。这叫张弛有道。一定要训练这个能力。永远不要熬时间,永远不要折磨自己。一定要善于在短时间内一下把注意力集中,高效率地学习。要这样训练自己:安静的时候,像一棵树;行动的时候,像闪电雷霆;休息的时候,流水一样散漫;学习的时候,却像军事上实施进攻一样集中优势兵力。这样的训练才能使自己越来越具备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方法之七:空间清静

这个方法,非常简单,当你在家中复习功课或学习时,要将书桌上与你此时学习内容无关的其他书籍、物品全部清走。在你的视野中,只有你现在要学习的科目。这种空间上的处理,是你训练自己注意力集中的最初阶段的一个必要手段。同学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生动的场面,你坐在桌子前,想学数学了,这儿有一张报纸,本来是垫在书底下的,上面有些新闻,你止不住就看开了,看了半天,才知道是来学数学的。一张报纸就把你牵挂走了。或者本来你是要学习的,桌子一角的小电视还开着呢,看着看着,从数学王国出去了,到了张学友那儿了。这是完全可能的。甚至可能是一个小纸片,上面写着什么字,看着看着又想起一件事情。

所以,作为训练自己注意力的最初阶段,做一件事情之前,首先要清除书桌上全部无关的东西。然后,使自己迅速进入主题。如果你能够做到一分钟之内没有杂念,进入主题,你就了不起。如果你半分钟就能进入主题,就更了不起。如果你一坐在那里,十秒、五秒,当下就进入,那就是天才,那就是效率。有的人说,自己复习功课用了四个小时,其实那四个小时大多数在散漫中、低效率中度过,没有用。反之,你开始学习,一坐在那里,与此无关的全部内容置之脑外,这就是高效率。

方法之八:清理大脑

收拾书桌是为了用视野中的清理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那么,你同时也可以清理自己的大脑。你经常收拾书桌,慢慢就会有一个形象的类比,觉得自己的大脑也像一个书桌一样。

大脑是一个屏幕,那里面也堆放着很多东西,一上来,将在自己心头此时此刻浮光掠影活动的各种无关的情绪、思绪和信息收掉,在大脑中就留下你现在要进行的科目,就像收拾你的桌子一样。

同学们,这样的训练希望你们从今天开始就要做,它并不困难。当你将思想中的所有杂念都去除的时候,一瞬间你就进入了专一的主题,你的大脑就充分调动起来,你才有才智,你才有发明,你才有创造,你才有观察的能力、记忆的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如果不是这样,你坐在那里,十分钟之内脑袋瓜里还是车水马龙,还是风马牛不相及,还是天南海北,那么这十分钟是被浪费掉的。再有十分钟,不是车水马龙了,但依然是熙熙攘攘的街道,又十分钟过去了。到最后学习开始了,难免三心二意,效率很低。这种状态们以后不能再要了,要善于迅速进入自己专心的主题。

方法之九:对感官的全部训练

们讲了清理自己的书桌,其实更广义说,们可以进行视觉、听觉、感觉方方面面的类似训练。同学们可以训练自己在视觉中一个时间内盯视一个目标,而不被其他的图像所转移。你们可以训练在一段时间内虽然有万千种声音,但是你们集中聆听一种声音。你们也可以在整个世界中只感觉太阳的存在或者只感觉月亮的存在,或者只感觉周围空气的温度。这种感觉上的专心训练是进行注意力训练的有用的技术手段。

方法之十:不在难点上停留

同学们都会意识到, 们理解的事物、有兴趣的事物,当 们去探究它、观察它时,就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比如说喜欢数学,数学课就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因为 理解,又比较有兴趣。反之,因为不太喜欢化学,缺乏兴趣,对老师讲的课又缺乏足够的理解,就有可能注意力分散。

在这种情况下, 们就有了正反两个方面的对策。正的对策是,们要利用自己的理解力、利用自己的兴趣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而对那些自己还缺乏理解、缺乏兴趣的事物,当们必须研究它、学习它时,这就是一个特别艰难的训练了。

首先,同学们听老师讲课的过程中,出现任何不理解的环节,你不要在这个环节上停留。这一点不懂,没关系,接着听老师往下讲课。你在研究一个事物的时候,这个问题你不太理解,不要紧,你接着往下研究。你读一本书的时候,这个点不太理解,你做了努力还不太理解,没关系,放下来,接着往下阅读。千万不要被前几页的难点挡住,对整本书望而止步。实际上,在你往下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后边大部分内容你都能理解。前边这几页你所谓不理解的东西,你慢慢也会理解。

人的一生,是读的一生。

走在路上,读路。或直或曲或窄或平或陡,世上路最多,却无一条完全一样;路之“书”最“厚”,谁也读不到最末一页。走一程,读一程,悟一程;思而悟,悟而行,行必高远,脚印就是你发表在路上的一篇篇或深或浅的读后感。

早晨,读朝阳。一天读一轮,一辈子读多少轮?再遇到阴雨云雾,一生又能读多少轮?朝阳从来也不会等着让你去读,你不读它,它就走了。它不会错过你,你只会错过它。读得多与少,全在勤与懒。不去读朝阳,心中又怎会有晨光?

下雨,读雨。雨是来自天上的特殊使者,或大或小或急或缓,不知已经下了多少万年,总还在不遗余力地洗刷着这个并不纯净的世界。读一次雨,得到洗涤滋润的不仅是大自然,更是你的心灵。

雪中,读雪。雪是一张巨大的无字白纸,只有读出一行行字来才能读出它的内涵,这字只有天知、雪知、读它的人知。有人读出了渺茫,有人读出了萧瑟,有人读出了春意……你读到了什么呢?

风中,读风。风是山的呼吸,海的呼吸,田野的呼吸,大自然的呼吸,地球的呼吸。读懂了风,你就触摸到了大地的脉搏,你的呼吸才能融入它的呼吸。

海边,读海。博是因有容,阔是因有怀,大是因纳小,多是因集少,深是因聚浅,宽是因汇窄,巨是因积微,广是因揽狭,无边无际是因吸收了无数有边有际。常读海、多读海,才能把自己也读成海。

读爱才知爱,读恨才知恨,读物才知物,读人才知人。读一个人就像读一本书。读高尚,读真诚,如在钢琴上漫步,每一步都会发出优美的旋律;读卑鄙,读虚伪,似在沼泽中行走,每一步都会让你警惕脚下就是泥潭。

读如春,你的心就不会冷;读如秋,你胸中就会挂满果实。从阴雨读出晴日,从暗夜读出霞云,从枯黄读出翠绿,从沙漠读出清泉,你就读出了常人读不到的意境。读的最高境界是读出灵魂,把你读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读在一起,加以融合。

世上最难读的是人的心,还有你自己。读己如读人,读人难读己。自己能读懂别人,自己却往往读不懂自己。一个人的一生,不仅是读的一生,更是自己读自己的一生。

中考化学复习方法略谈(化学)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中考政策和命题指导思想也在不断地变化 , 近年来中考试题都表现出立足基础、突出能力和创新意识,体现出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方向,以高起点、低落点、多角度的方式,考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突出强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那么,如何适应要求,搞好化学复习呢?下面就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和学生的能力谈一下看法。

    一、善于归纳,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复习时应以课本为主,以教学大纲和考试纲要为指导,以课本为主进行复习应重视以下几点: ① 学会整理、归纳,使课本上相关的一些分散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提炼出知识点,突出主干脉络。如对物质的分类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掌握物质分类的依据,并对各类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异同点进行比较,总结出规律的认识。 ② 重视理解,融会贯通。复习时,对课本中一些重要的概念、定理要注意理解,只有理解才会融会贯通,才能应用知识,解决一些化学问题,才能在考试中明晰题干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合理的推理。 ③ 通读教材、巩固记忆,化学知识点和要记忆的内容很多。有些知识需经过反复记忆才能持久。

依据现行的教学大纲和近年课程标准的若干变化,强化双基、主干知识、核心内容: ① 明确双基的载体作用; ② 难度适中; ③ 更加重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应用;在第一轮复习教学中重视知识的覆盖面,防止学生有明显的知识缺漏。一般来说,按初中化学知识体系,分成四个知识板块进行。

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复习,应注重对重要概念和原理进行反复咀嚼,仔细品味,揭示其内涵和外延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尤其是一些易混的概念,例如:分子和原子、单质和纯净物、化合物和混合物、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酸碱性和酸碱度等。这些概念往往都是学生在考试中的丢分点。所以,在复习中应对这些概念仔细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题,在具体情境中加强对概念和原理的灵活运用。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复习中的重中之重。也是能充分体现考纲新精神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复习中除根据各物质相互关系形成知识网络进行归纳外,还应多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各类有关的化学问题。特别是诸如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新材料新能源开发等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和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像可燃冰的开发和利用,酸雨、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水污染、白色污染等环境问题。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再利用,研制可降解塑料的目的。还有,通过燃烧条件,分析火灾事故中的失火原因,从而找出消除火灾隐患的方法。通过研究灭火原理,学会一些简单的灭火方法以及一些常用的安全自救常识。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复习中应明确实验考查要求,掌握大纲中规定的实验: ① 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 ② 掌握使用仪器、实验操作的技能; ③ 学会用实验方法鉴别常见气体,常见的酸、碱、盐等; ④ 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⑤ 会解释结论,得出结论; ⑥ 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等。重点复习实验探究,如影响食盐溶解速率因素的探究;鸡蛋壳、牙膏、岩石等相关成分的探究;辨别黄金饰品的真假等。同时,也要关注家庭小实验,阅读选做实验。

化学计算的复习,大家知道,化学计算对于中考来讲,计算的总体难道下降,但我认为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并没有降。首先应该是将计算题中所包含的各种类型进行知识的网络化;其次通过典型的例题来提高解题的准确性、规范性;(思路清晰、步骤规范、答案准确是解题的一般要求)再次让学生总结出解题的规律;第三要关注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各类产品标签相关内容的有关计算。

    使学生们在复习时应将课本中各部分相应的知识点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系统完整地建立知识体系,才能提高分析和运用能力,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如在元素化合物部分中我们主要学习了 16 种物质,其中有: 4 种单质( O2 , H2 , C , Fe )、 4 种氧化物( CO2 , CO , H2O , CaO )、 3 种酸( HCl , H2SO4 , HNO3 )和 2 种碱( Ca(OH)2 、 NaOH )、 3 种盐 NaCl 、 Na2CO3 、 CuSO4 ,在复习时应注意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 密切联系实际,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中无一例外地都有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和生活的命题,而且分值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不但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化学这门学科既源于是社会、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的时代主题。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选择以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生活健康、化工生产,高新技术、资源和能源等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为背景材料设计的情境新颖、内容广泛的题目,以检查自己对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其次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培养关心自然,关爱自己及身边的生存环境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以考查对生活中的事物、现象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平时要多关注国内外和本地的热点大事,研究它是否和化学有密切的结合点,善于捕捉其中的化学知识信息。

“ 重视基础,联系实际 ” ,特别提出了 “ 在具体情景中分析和解决问题 ” 、 “ 加强化学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一些身边常见的物质,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例如:不同材料引起的火灾与自救;城市 “ 环保汽车 ” 的兴起; “ 西气东输 ” 、 “ 南水北调 ” 工程;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与禁用含磷洗衣粉;药品、食品标签上有关成分的含量等等。

    三、重视实验,提高科学探索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可以说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综观近几年中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试题中都加大了实验考查的力度,实验题都设法推陈出新,更加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实验题无论如何变化,都需要基础理论和能力的支撑,复习时要充分利用好课本,构建实验基础知识板块,为达到这个目的,可采用两种方法复习:一是分散复习,在各章节复习中,注意认识实验装置是要点,实验成败关键,重要的现象,理解操作的注意事项等,要特别重视对重要实验的再现、升华,采用 ″ 串一串、挖一挖 ″ 的策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二是集中复习,把实验分为专题来进行复习,可借助多媒体和实物展示或有关复习资料,以理解掌握基础知识,最终形成整个实验知识的框架和网络。近年中考更注重考综合实验,因此不仅要复习单个实验,还要进行实验的组合、变形,即综合实验的复习,培养综合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对于实验的评价与设计,要多搜集此类试题并进行分析和研究,把握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切入点和方法,对于探究实验题,要知道探究问题的一般流程和方法 8 个要素;对于开放性实验题,平时要训练自己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善于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考试不代表不需要记忆,对于重要物质的性质、化学方程式、化学式以及元素符号还应熟记。

“ 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 , “ 关注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 。在教学中要注重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或亲身经历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兴趣。例如: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发生变化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会改变吗?怎样防止自行车各部分零件、菜刀等铁制品生锈?

“ 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考查 ” 。在复习中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发展善于合作、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例如: “ 水变燃油 ” , “ 发功可使铜分子、锌分子变金分子 ” 等伪科学,中国的水资源危机,海水的综合利用,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等等。

    经过系统复习,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有了相应的提高,必要地模拟考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把所学知识和所具备的能力如实反映出来的实际锻炼,同时也得到一个发现弱点,及时查缺补漏的机会。迅速转换角色,防止单一思维持续过长,以正常的心态投入中考,提高临场发挥能力。

数学中考复习方法建议

    中考自习应从时间,内容,方法上作出一个全局的安排,保证整个复习工作的有序和高效。习惯的做法分成三个阶段:全面复习,专题复习,模拟训练。

    1 .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系统整理知识内容,优化知识结构。具体包括弄清重要概念,重要定理,重要公式有几个,常用方法共有哪些,它们之间关系如何,做到 “ 三抓五过关”。

( 1 )三抓是:一抓基本概念的准确性和实质性理解。二抓公式,定理的熟练的初步应用。三抓基本技能的正用、逆用、变用、连用、巧用。

( 2 ) 五过关是:一、能准确理解书中的概念。二 . 能独立证明书中的定理。三能熟练书中的例题。四能说出书中单元的作业类型。五能掌握书的基本数学思想,思维方法和基本解题方法。

2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可用 4 周左右)。如果说第一阶段是以纵向为主,顺序复习的话,那么,在第二阶段就是以横向为主,突出重点,抓住热点,深化提高。(知识的第二次覆盖)

( 1 )专题选择的原则是:第一阶段中的弱点;教材体系中的重点(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形、四边形、圆等);中考试题中的热点(可通过统计找出);初中数学的解题方法体系(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有: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转换化归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等;数学解题方法主要有:消元法、降次法、代人法、因式分解法、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法、图象法等;一般性的思维方法有:观察、试验、比较、分类、归纳、类比、猜想等);中考题型的创新点(情景题、应用题、开放题、操作题、探索题等)

( 2 )分层选择例题和配套习题是本阶段的一个技术关键。建义:一是以近年的中考题为训练的基本素材。二是以中档综合题为训练的重点。三是以 “ 题组 ” 为训练的重要方式。专题复习既是全面复习的继续,又是有侧重、有深度的提高,使得学生经过专题复习后,能对螺旋上升的知识形成几条清晰的逻辑,并获得解题能力的明显提高。

( 3 )第二阶段复习的基本方法是讲练结合,可以先讲后练,也可以先练后讲,还可以交叉进行。

3 .第三阶段:模拟训练

( 1 )这一阶段的重点老师应放在思想方法的提炼和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整上。通过几套仿真试题,完成适应性训练,让学生把最佳竞技状态带进考场。这一阶段应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基本内容的再次覆盖与重点强调。二是解题能力的实际检验与强化提高。三是考试经验的具体积累和迅速丰富。

( 2 )老师对每次模拟考试都要认真做好讲评。讲评内容包括:一、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主要应用了什么方法,关键在哪里。二、指出学生的典型错误,并分析在知识上、逻辑上、心理上和策略上的错误原因。三、表扬并推广学生中的优秀解法。四、说清题目的纵横联系。五、介绍每一题、每一扑步的评分标准。六、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 3 )第三阶段的基本方法是练评结合,先练后评。最后达到让学生交满分卷的目标。

整个复习计划可在执行中参考新资料、新动态作出适当补充和技术调整。

中考复习方法研讨

    初三年级下学期,相当长的教学时间,是在组织学生进行中考备考复习。为利用好这段宝贵的时间,让学生把握住这一次再认识、再巩固和再提高的机会,提高复习的效果,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复习的目标:扎实双基,激活思维,严谨态度。

    双基是组成物理学科的砖和瓦,无论新课程条件下考试如何变化,扎实的双基依然是应对中考的必要条件。根据近两年物理试题拟题讲究立意,从过去的直叙式转变成情景呈现的特点,对考生思维的灵活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复习中要注重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考试的成败,除了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因素的影响之外,个体态度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如学生在认知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能不能认真细致地审题,能不能完整严格地答题个体上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把严谨的学习态度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之中。

    二、具体做法:三轮递进复习。

    第一轮:拉网式双基复习。本轮复习以课本为线索,将逐章逐节教材中的知识点,实验,思维方法,基本应用等,一个不漏地和学生一起回顾一遍。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次再认识,再记忆,达到基础上的巩固。对于课标中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现象,要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复习基础知识,不能死记硬背,关键要弄清概念、规律产生的背景、事实和过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防止照本宣科,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将旧内容重复教学,容易使部分学生产生学习上因放松而疲劳现象。因此,在课程设计上既要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便于他们整体提高,也要考虑到基础好的学生,使他们真正做到温故知新,有新的收获。在此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整理,归类等复习方法。这一轮复习用三十六个课时。

    第二轮:整合式关联复习。以物理学科知识体系为模块,进行相关联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在这个阶段,通过比较、类比、分类、归纳整理,让学生全面驾驭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个总的提高。对一些近似现象、概念和规律要加以区分。对于不同的知识体系中的内容,也要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归类整理,如速度、路程和时间,电流、电压和电阻,质量、体积和密度,压强、压力和受力面积,压强、体积、浮力这些量之间关系的认识,运用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密度、电阻、比热容、热值,这些量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对基本概念和规律有全面的认识,活化所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在这轮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中的物理现象,生产技术中的物理问题,生活经验中的物理事实,对此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同时注重一题多变,旧题翻新,新中求异,异中求同,切忌就题论题,只顾找标准答案,要求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习惯。

    第三轮:针对性专题复习。针对海南省近两年课改区中考命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分别设置了作图专题、实验专题、计算专题、问答专题等。目的是让学生面对中考试卷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同时,教师在这个阶段注意学生的状态变化,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应考技巧、策略、心理上的辅导,帮助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技巧上、心理上作好充分的应考准备,使走进考场的每一个学生都胸有成竹。

    特别强调的是,复习的过程,同样是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的教学中,切忌为应试而复习,搞填鸭式教学,搞题海战术,把学生再次推入应试教育的泥沼。教会学生复习的方法,让学生不断地在复习中体验到收获的愉悦,应是教师始终不渝的追求。

2008 年初三英语中考复习方法

    离中考将近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怎样使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初中阶段所学的英语知识融会贯通,显然,掌握一定的复习方法非常重要。以下是我对今年英语中考采取的复习方法,做点粗略的浅谈。

    一、第一轮系统复习应本着“依纲靠本”和“温故知新”的原则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这一阶段应紧扣中考纲要,按教材顺序归纳语言点,讲透语言点运用,对各个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同时应注重词汇,词组,句型的过关,并通过配套练习、复习检测形成能力。复习方法主要是以点带面进行系统复习。以一个单词或语言点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找出与之相关的词语和用法。比如,学习一个名词,应知道它是可数的还是不可数的;如果是可数名词,其复数形式怎样变化;是不可数名词,又应怎样使用;它有没有动词形式或形容词形式。再如一个动词,其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现在分词形式是怎样变化的?应如何使用?有没有固定用法?运用这个方法,可以得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当学生复习有所收获时,他们会感悟到:复习课重要,复习课必不可少,自然也就会保持继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第二轮复习是分块复习,是根据中考说明“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分语音、词汇(构词法,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冠词,动词)语法(宾语从句,状语从句)。这一阶段的复习,应力求保基础,抓中档,争高分,稳住好学生,积极鼓励并转化差学生,重点抓中等生,要做好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辅导工作。任何一份完整的中考试题,都由一定比例的基础题、中档题、难题组成,中考成绩不尽人意的原因之一往往是基础题失分多,所以不能轻视基础题。特别是对中层生,我要求他们一定要把基础知识学扎实,对一些无能为力的难题可舍则舍;而对那些中上层生的要求则不同,在保基础的前提下,再给他们一些有代表性的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通过抓中档,力争在中考取得高分。排除错题,减少错误率是复习语法的好方法,复习时要对学生平时理解不深、练习不够、运用不当的语法项目进行重点复习,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整理错题本,把平时练习中经常出错的题目抄在本子上,反复琢磨,直到弄懂为止。

    三、第三轮复习重在考前指导与适应训练,抓好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培养,主要是适应中考要求,侧重培养学生阶题能力,同时要进行综合练习和模拟测试,从中考题型来看,近年来对听、读、写能力的考查分加强。

    今年听力的分值增加到 30 分,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有必要进行适量的听力强化训练,做到反复听磁带,考场重技巧。 第一步,应从多听教学听力录音带入手,如所学的课本录音带、口语教材录音带,也可以选听适合或略高于自己水平的有趣的材料。无论是精听或是泛听,最好开始都不要看文字材料。每天坚持听录音时要跟着磁带模仿、操练,一句接一句,直到跟磁带一模一样。整盘磁带十几个来回后还有听不懂的地方可以参照听力原文。 ( 每多重复一遍都有令人惊喜的新收获呦! ) 一边听一边翻译,直到任何一个句子出来都可以立刻翻译成汉语。原文、试题、答案、解析一起对照,找出做题思路、攻克每个不懂的语言点。一定要注意一盘磁带没有彻底掌握后不要学下一盘磁带。而世界上听力高手练习的秘诀都是这样的——一天 24 小时除了纯粹的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以外就把耳机挂在耳朵上,想听就听不想听也得听,而且是一盘磁带反复听!考试中的应试技巧有 1 、快速读题有目的“听”。聪明的考生一旦拿到试卷,就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进行听力测试的快速读题,对将可能听到的信息或考核内容进行预测,并可适当地做一些标记,带着问题听,带着预测去搜索答案,也即有目的地“听”。这是中考听力测试中能否得到高分乃至满分的关键,它使考生由被动转为主动,打一场有准备的仗。听力答题的良好发挥,也将帮助考生更镇静、沉着,以饱满的情绪进行下面的答题。 2 、平心静气集中精力。考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要排除对听力测试的恐惧感,坦然放松,静心聆听。不能因为一个单词或一句话没听清楚而急躁慌乱,影响后面内容的聆听而影响答题。当然听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注重训练及时反馈“铁杵非一日能磨成针”,因此在平时训练时需要认真,如果出错,一定要弄清楚错误的根源是什么,是听的问题,是理解的问题,还是词汇的问题,自己要做到胸中有数。通过及时反馈,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听力能力。

阅读理解——大量阅读,掌握方法,提高理解水平:在最后的复习时间里,主要采取大量阅读和限时阅读的方法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每天读两至三篇题材各样的小短文。最好是限时阅读,在阅读中,要注意抓住中心思想( Main idea ),以及文中出现的 who 、 where 、 when 、 what 及 why 等关键词。特别要注重第一段和每段的第一句。“ Practice makes perfect 。”对于不同的阅读材料,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及阅读的速度。着重培养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以及对阅读内容给予评价的能力。希望学生能通过大量阅读和反复实践,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水平。此外,在阅读方法上也要进行强化训练。引导根据文章不同的体裁、题材,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例如:叙述文以记叙为主必定有三个要素:情节、人物和背景,情节的发展主要以时间为线索。阅读记叙文必须抓住时间这条线索,以人物为中心,弄清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又如:议论文和说明文中大多数段落都有主题句,快速寻找主题句,对整体把握语段有积极的作用。再如应用文,学生应学会常见的应用文体格式,一读就知道是书信、通知、广告、报告或使用说明书等。通过多种文体的阅读训练,学生可以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速度,他们还可以学会根据文章不同的体裁、题材去把握中心。

    书面表达――多写多练,限时完成,多看范文。写作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除了大量阅读外,还需要进行许多写的练习。同学们最好是找有范文的作文题目,先自己动笔写,尽量做到用词恰当生动,然后再与范文进行对比,以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在写作时,首先,要使内容条理化,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如何写等,都要有个合理全面的安排。其次,要用自己最熟悉的句型结构和赐予,力求文理通顺、语言准确,要恰当地使用时态和语态,把握不大地词语不要用。遇到一时想不起来地词语,可以回避它,找同义词、近义词代替,也可以换个句子,改变说法,千万不可钻牛角尖。最后,还要注意字迹工整,以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总之,要想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多样的解题思路,有信心和恒心,必须搞好合理全面的英语总复习,同时再整个复习过程中还应遵循一条原则,即摆正师生关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已教材为基础,已应用为目的,在归纳总结中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复习效果的目的,才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希望通过周密的复习,让这一届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中考数学复习方法谈

    初三现阶段已结束新课,转入紧张的中考复习。复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考试的结果,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中考总复习呢下面结合笔者多年指导学生中考复习的经验及中考命题的思路谈一些体会。

    一、重视课本

现在中考命题的趋向尤其是武汉市中考以基础题为主,有两题的难度要求高。坚持源于教材的基础题(按以前的惯例)有 122 分是课本上的原题或略有修改,后面两大题的要求是 “ 高于教材 ” ,但原型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建议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集中精力把初三代数,几何内容,初二的几何及代数中的分式与根式的化简部分的习题,例题等每一个题目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并善于归纳分析。现在许多初三学生一味搞题海战术,整天埋头做大量的课外习题,其效果并不明显,有本末倒置之嫌。

    二、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基础知识即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学生能揭示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从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去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于一题。例如初中代数中的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图形与 x 轴交点之间的关系,是中考内容的必考之一,在复习时,应从整体上理解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把握教材,达到熟练地将这两部分知识相互转化。又如一元二次方程与几何知识的联系的题目特点非常明显,应掌握其基本解法。每年的中考数学会出现一两道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所用到的知识都是同学们学过的基础知识,并不依赖于那些特别的,没有普遍性的答题技巧。而主要是知识间的相互关系。

    三、重视初中数学中的基本方法

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如配方法,换元法,判别式法等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方法。同学们在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实质,它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步骤应熟练掌握。其次应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如函数思想,在初中的试题中,明确告诉了自变量与因变量,要求写成函数解析式,或者隐含用函数解析式去求交点等问题,同学们应加深对这一思想的深刻理解,多做一些相关内容的题目;如方程思想。它是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把未知量转化为已知量的思想。应牢固树立建立方程的思想,比如要求两个量必须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关于这两个量的方程(或等式);再如数形结合的思想,武汉市近几年中考 “ 压轴题 ” 都与此有关,如把图式三角形放到直角坐标系中利用它们图形上的相互关系,熟练进行代数知识与几何知识的相互转换。许多同学解这类问题时往往要么只注意到代数知识,要么只注意到几何知识,不会把它们相互转化,如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与几何图形中线段的长的关系;坐标系中 x 轴与 y 轴相互垂直与几何图形中的直角、垂直、对称及切线等的关系;函数解析式与图形的交点之间的关系等,建议同学们着重分析几个题目悉心体会上述的三种关系在题目中如何出现,如何转换。

    四、应注意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探索性试题的研究

现在各地风行素质教育,呼吁改革考试命题增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在其它省市的中考命题中已经体现,而且难度较大,这一部分尤其是探索性命题在平时学习中较少涉及,希望同学们把近几年其它省、市中考试题中有关此内容的题目集中研究一下,以备无患。

    五、中考复习的第二阶段应以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的结构网络为主,从整体上把握命题的范围和内容

对重点内容应重点复习。首先拟出主要内容,然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相关内容的题目,着重收集主要题型和技巧解法,象小论文式地重组知识,不要盲目地做题,要有针对性地选题。

    好的复习策略是取得中考成功的关键之一,同学们在复习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细订计划,超前复习

九年级综合复习一开始就要明确考试要求,考试范围,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可行的复习计划,计划要有重点且容易实行,安排上最好是能跟上老师复习的进度并超前一些。复习时可以按照知识板块进行,搞清每一个知识板块的各种题型,并做到熟练的对付各种题型。上课之前,把相应的章节温习一遍,把有关的知识进行初步的整理,适当完成一些回顾性练习,记下主要难点。这样上课就有更多的时间与同学们交流关键性的问题,提高了上课的效率,就能明确哪些知识有缺陷,哪些知识重要,哪些地方容易错,做到心中有数。

    二、一定量的习题训练与“题海战术”不能划等号

“题海战术”不好,但一定量的训练,做足够数量的习题才能把数学学好,这一点必须引起重视,只有平时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才能在中考中正常发挥,只有每天动笔适量做些练习,这样才能保持思维的连贯性,考场上才不至于有生疏感。数学中考题的难度分布约为 70% 的简单题, 20% 的中档题, 10% 的难题。建议大家在中等及以下难度的题上多花时间。做题并非做的越多越好,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量的做,切忌只顾做题忽视对知识点的梳理和深入理解。

    三、善于反思总结,提高解题能力

解题后反思、总结,才能进一步看透问题的本质,体会命题意图,探索规律,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解题经验。数学复习中既要注重概念、定理、法则等基础知识的梳理,更要关注解题后的反思与总结,领悟其中的思想方法,并通过不断积累,逐渐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以便举一反三,提高解题能力。解题后小结一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 )对所解题的结构理解清楚。考虑在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哪些步骤易出错?原因何在?如何防止?( 2 )对解题方法重新评价,以期找出最优解法。考虑解题中运用了哪些思维方法、数学思想?想法是如何想出来的?有无规律可循?( 3 )对题目的重要步骤进行分析,以便抓住解题关键。考虑解题的难点何在?你是如何突破的?能否用别的方法导出这个结果?再比较哪种方法是最好的、简单的?( 4 )对问题的条件和结论进行交换,以便使问题系统化。考虑题目的条件和结论有何结构特点,运用这些特征是否可以将条件加以改变,结论加以引申,题型加以更新,解法加以推广。

    四、注重错题分析,学会对症下药

平时练习、测验后要分外留心做错的题,建立一个自己的“错题档案,认真总结自己做错题目的类型和方法。着重分析自己做错的题,找出错在哪里,出错的原因,属于基础知识但不牢固的,要及时补救,夯实基础;属于考试技能技巧的,要吸取教训,防止下一次重蹈覆辙。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而且是针对自己的,考试前只要拿出它,就能明白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在考场上对同一类型的题目引起警觉,将失误减少到最低限度。

    五、梳理主干知识,收缩复习

复习后期,看着课本目录回忆基本知识体系,把复习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总结解题方法,把典型习题分类整理,力求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可以看自己整理的笔记、提纲、图表、考卷,重温重要公式、定理等,通过“收缩复习”为中考打下坚实而熟练的知识基础,以便能在中考答题在中,根据主干线索,迅速回忆,提取知识,做到“八九不离十”。

进入初三年级,学习紧张而忙碌,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5门功课,门门不敢怠慢。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初三生怎样学才能事半功倍?

  语文 紧跟老师节奏,坚持每天阅读

  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曾志红学生要信其师。初三生要紧跟老师的节奏,认真听讲,仔细做好笔记以免落下新知识点。到了初三年级,学生还要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讲究听课效率,与老师多交流,不懂的知识一定要及时提问请教,及时扫除知识盲点。

  初三这一年,要坚持每天阅读一篇文章,积累语感,锻炼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文章可以是课标里推荐的,也可选择《小说月报》等文学刊物中一些文学性较强的文章,还可读一些散文诗等。在阅读过程中,初三生要在比较放松的状态下阅读,不用刻意地思考文章的结构与技巧,长期坚持下去,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否则会增加不必要的学习负担。

  到了初三,一个显著变化是考生要大量做习题,并经历多次考试。在平时的考试、练习中,初三生要在头脑中明白每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考生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反复分析,做到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心中有数,分析试卷时要细致全面,对掌握不牢固、经常丢分的知识点做好标记。如词语部分,在每次做题过程中,学生可挑出错误频率较高的词语,集中记录在一个本儿上,重点记忆。

数学 挖掘自身潜力,吃透每道例题

  东城区教师研究中心葛晓虹初三这一年是承上启下的一年。初三生在这一年里,所学的知识难度加深了,要求的推理能力增强了,因此,考生要调动自身的学习主动性,挖掘自身潜力,消化巩固所学知识。

  初三生这一年一定要多读课本,抓住基础,认真吃透课本上的每一道例题。中考考查的知识点以基础知识为主。考生要通过做题把基本的概念、公式、解题套路和规律性的解题模式熟练掌握。其中,例题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中考的个别题目甚至会出自课本原题,因此考生一定要弄懂、吃透,不要在基础例题上丢分。在学习概念等基础知识时,学生不能单纯记忆,要学会主动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边举例子边理解记忆,要能逆向思维,从而更透彻地理解概念。例如,圆周角概念中,顶点在圆周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在看到这个概念时,学生要举例想一下什么样的角不是圆周角,把概念分开学。

  从往年中考试卷看,有些考生做题时,不能正确理解和应用题目中给出的条件而导致解题错误。因此,初三生在课上听老师讲课时,不能只是机械地听课、记录,还要注意分析老师在讲解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做题前不要盲目下笔,要读2遍题,把给出的条件作上标记,进行分析后再解题。

  基础不好的学生要树立信心,因为中考的很多重要知识点都在初三学习,而且80%左右都是基础知识。因此,这部分考生一定不要放弃,要及时补漏洞。中等生和基础好的学生要在保证基础知识不丢分的情况下,尝试做一些难度大的题目,积累做题方法。

英语 做做往年试卷,训练阅读技巧

  朝阳区教研中心赵文娟迎接中考,知己知彼是最重要的要做到“知彼”,初三生要认真分析《考试说明》和中考试卷,起码做3套往年的中考试卷,重点做去年试卷,从中把握中考内容、分布、出题方式、难易程度,通过标准答案找出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自己的不足,由此选用得当的复习方法

  “知己”就是静下心来把老师下发的练习试卷和自己做过的习题里的错题拿出来,专门整理成一本错题集,然后把错题做一遍,发现自己还有哪些不明白、不准确的地方,做一个记录,并请教老师或查阅语法书、词典等,把知识点弄懂弄透。得到正确答案后,可以把这些题暂时放下,过一段时间再做一遍。这种排除错题、减少自己错误率的方法,是提高准确率的有效复习方法之一。

  英语单词和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试内容。许多考生等到初三总复习才对记忆单词重视起来,到那时就有些晚了,因为词汇需要平时积累。只背单词不是好方法,初三生要通过词汇在句子、文章中的反复出现及运用才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阅读还能提高词汇的复现率,从上下文中体会到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阅读对初中毕业生来说是一种较高水平的能力要求,主要考查阅读速度理解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初三生要有一定的词汇量和扎实的语言知识,同时还要提高思维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常识和其他文化背景及风土人情常识。这就需要同学们在保证一定量的课外阅读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阅读技巧训练,带着问题读,利用关键词、句去领悟隐含的意思等。为了让自己的阅读能力达到中考要求的水平,我建议初三生保持每天2篇左右的限时阅读量。

物理 增强动手能力

  东城区教师研究中心王苏凤考生在初三第一学期主要是跟着老师学习新知识,下学期进入总复习。对物理学科而言,初三生在现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观察、发现和思考。

  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考生可利用身边的物品,把课堂上老师演示过的实验再做一遍,从而加深对概念、原理的理解。近年中考越来越注重让考生通过物理知识来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因此,考生还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物理因素,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学习、理解物理概念。如,考生看到地铁站台上标志的黄色安全线,就要思考这条黄线的应用说明了流体压强、流速及惯性原理等物理知识。将物理学习融入身边的生活中,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考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不要单一地学习知识,要注重所学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及内在的逻辑关系,要注意将知识点整理成网络。此外,考生还要养成及时纠错的习惯,把平时做错的题目单独整理在一个错题本儿上,随有随记,并分析错误原因,检查知识漏洞并及时弥补,以利于下学期的总复习。

化学 牢记化学符号

  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杨燕化学在中考时占80分。对于初三生来讲,化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不管你过去学习成绩如何,在化学这门课上,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

  接触一门新学科,培养兴趣是很重要的。化学中很多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建议大家多留意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了解操作步骤后回家尝试。如将紫甘蓝焯出紫色的水后,加入食醋,你就会发现紫水变成了红色。抓把食盐撒到燃气灶火苗上,你会发现蓝色的火苗会变成黄色。这些有趣的实验有助于初三生喜欢上化学。在平时,初三生也要坚持用化学视角观察生活,发现自己解释不了的现象可以请教老师。

  俗话说“数理化是一家”,数学基础较差的考生可能会对化学这门课产生畏难情绪,担心自己数学不好影响化学。杨燕认为,学习化学关键要靠勤奋。化学这门课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只要从一开始就跟着老师走,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一样能学好化学。

  刚开始接触化学,对化学符号、化学式的牢固记忆十分重要。如果不知道铁的化学符号,就很难写出三氧化二铁的化学式,同样也很难写出三氧化二铁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在记忆化学用语时,初三生要学会找到其中的规律巧妙记忆。对于一些化学概念,初三生可以理解性地记忆,如质量守恒定律,就可以通过一个实验来记忆,既记得牢又容易理解。

  很多同学在期末考试之前都会有“头大”的感觉。一方面需要复习的内容很多,另一方面期末的功课紧,时间又不够,究竟该怎么办呢?实际上,越是“时间紧任务重”,越需要我们提高合理利用时间的能力,换句话说,学会制定计划十分必要。

  同学们在制定考前学习计划之前,首先要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全面客观的分析,将需要复习、掌握的内容进行分类,明确哪些是现在最需要提高的,哪些是已经掌握较好的,这样才能重点突出。其次则应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有适当难度的学习计划和考试目标。

  在时间安排方面,一般来说,早晨的时间头脑比较清醒,可以用来记背英语单词或文学常识;午饭后可以休息一会儿;晚上的大块时间需要认真安排。此外一些零碎的时间都可以积极利用,如何利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一切以提高效率为前提。对于晚上的时间安排,可以依据不同的原则,比如以老师复习课的内容为基础和依据,将自己擅长和不太擅长的科目交叉进行,同时注意劳逸结合,这样才能做到专时专用,保证效率。只有对复习的全局有了把握,心里才会平静踏实。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许多家长看到孩子学习很辛苦,都会为孩子准备些加餐,这份心意是好的,但表达关心的时机很重要。建议家长尽量不要在孩子学习过程中过多打扰,否则很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扰乱复习思路,也会影响学习效率。

大考前很多学生出现心情烦躁的症状,虽然比较普遍,但心理不稳定、情绪烦躁,会影响和干扰复习,甚至也影响了考试水平的发挥和成绩的提高。所以,调节好迎考复习时的烦躁情绪是学生搞好复习考试的重要一环,决不能等闲视之。

  首先要搞清烦躁情绪产生的根源是什么?造成情绪烦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害怕考试,一碰到复习迎考就心情紧张,紧张之下就产生烦躁;有的是由于复习没有计划,一会儿弄弄语文,一会儿读读外语,一会儿做数学,混乱的复习导致心中不踏实造成烦躁;有的是由于复习疲劳过度,缺乏必要的休息和睡眠,身体过分疲劳,引起烦躁情绪;也有的是由于平时不认真学习,复习时碰到的问题一大堆,学习状况不佳与想考一个好成绩之间的矛盾致使心理烦躁不安……只有弄清造成自己烦躁情绪的确切原因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调节。

  对症下药地自我调节针对造成烦躁情绪的原因,可从下列几方面进行调节。

  正确认识和对待考试。害怕考试只会给自己心理增加压力,影响复习,甚至造成怯场,越怕越考不好。与其这样,还不如不要害怕,泰然处之。

  认真制订复习计划,井井有条地复习,自然比“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式的无计划复习来得扎实。扎实的复习就会使人胸有成竹,减少烦躁情绪。

  注意休息,避免疲劳过度。复习时的有张有弛、劳逸结合是避免心理烦躁、提高复习效率的良方。

  对每道错题都要重新摘录,然后做错误过程陈述、错误原因分析、错误类型总结、最后将正确解题过程写出。如果有多种方法也应该做出。看下图示:

  X年X月X日

  原题:……

  错解:……

  错误原因(种类):……

  正解:……

以上就是错题本的完整格式。

  4、经常翻阅错题本。每周或两周一次重做一下错题本,考试前更应重做“错题本”。开始“错题本”里由于粗心的类型会占大多数,但随着该项工作的深入,“错题本”中的错误质量会越来越高,数量会越来越少,更多是由于概念点和思路而引发的错误,这些题就是属于平常没有作对,考试又犯错的典型类型,如果平时就能够解决好,到最后考试的时候自然不容易再犯错。

  5、在开始时,把本学期甚至本学年的所有错题全部整理出来(这点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尤为重要)。

  请注意的是:错题本能否顺利建立和进行,需要家长和学生认识统一,并有决心坚持。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是对自己缺乏耐心和信用而造成的。但是只要坚持下来,善待错误,你很快将会欣喜地发现,错误会变得越来越少,你也很快会从烦琐的错题整理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信心。 

   “错题本” 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办法,是减轻学习负担的作业。通过“错题本”的使用,可以提高思路质量,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知识点及概念点,可以极大地改善粗心的现象,可以迅速地提高学习成绩。 三、高考成功者的几条备考经验:

(1)基础,还是基础。复习时所做的事很多。有一大堆复习资料等着我们去做。千头万绪抓根本。什么是根本?就是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大纲也是考试的主要要求。在“双基”的基础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上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入手点。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基础东西的综合或变式。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我们要做出明智的选择,那就是要抓基础。要记住:基础,还是基础。

  (2)学文科,要“死”去“活”来。历史学科,有很多需要背诵的东西,人物、事件、年代、一些历史史料的要点等等。有些材料,只能“死”记。要靠多次反复强化记忆。历史课是一门机械死记量比较大的学科。但是在考试时,却要把记往的材料灵活运用,这就不仅要记得牢,记得死,还要理解,理解得活。是谓:“死”去“活”来

不单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以至学理化生物,都需要“死”去“活”来。
  (3)“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这是电视连续剧《十七岁不哭》里的一句台词。考试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有勇气。“试试争争”是一种积骰的参与心态,是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挑战的气势。无论是复习还是在考场上,都需要情绪饱满和精神张扬,而不是情绪不振和精神萎靡,需要兴奋而不是沉闷,需要勇敢而不是怯懦。“光想赢的没能赢,不想输的反倒赢了”。“想赢”是我们追求的“上限”,不想输是我们的“下限”。“想赢”是需要努因而比较紧张的被动的,“不想输”则是一种守势从而比较从容和主动。显然,后者心态较为放松。在放松的心态下,往往会发挥正常而取得好的效果。
  (4)“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应该做到两点:在萎靡不振的时候要振作起来,在承受压力过大时又能为自己开脱,使自己不失常”。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能够控制和把握自己,从而使自己的精神状态处于最往。因势应变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所在。相反相成是一切书物的辩证法。心理素质脆弱是主观能动性的放弃,健康的心理素质则使我们比较“皮实”——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去克服面临的困难。
   (5)“高考从根本上说是对一个人的实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考察”。实力是基础,是本钱,心理素质是发挥我们的实力和本钱的条件。有“本钱”还得会用“本钱”。无本钱生意无法做,有本钱生意做赔了的事也是有的。
  (6)复习是积蓄实力积蓄本钱,考试则要求发挥得淋漓尽至,赚得最大的效益。一位考生说“我平时考试总是稀里糊涂,但大考从来都是名列前茅,大概是心理调节得好吧?”诚如是,最可怕的是大考大糊涂,小考小糊涂,不考不糊涂。
  (7)“强科更强,弱科不弱;强科尤弱项,弱科有强项“。在考试的几个科目上,一个人有强有弱,是太正常了。复习的策略,就是扬强扶弱。有的同学是只补弱的,忽视了强的;有的同学是放弃弱的专攻强的。从整体看,都未见明智。强的里面不要有“水分”,弱的里面还要有突破。大概是十分高明的策略了。
  (8)“差的学科要拼命补上来,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好的要突出,使之成为真正的优势。”这里的道理与上述相仿,也是对待自己的强弱项中的一种策略。中考高考都是“团体赛”,要的是全局的胜利而不能是顾此失彼。
  (9)“该记的只好记住,可是,能够不记的就不要去记忆”

为了减轻记忆的负担,能够偷懒的地方犯不着去玩命——本来该背的就够多啦!根据知识的特点,在记忆和理解之间,可把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只需理解无须记忆的;只需记忆无须理解的(背下来就是了);只有记忆才能理解的。只有记忆才能记住的。我们这里取得是“出力最小原则滚动式复习法。先复习第一章,然后复习第二章,然后把第一二章一起复习一遍;然后复习第三章,然后一二三章一起复习一遍……以此类推,犹如“滚动“。这种复习法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复习比较牢固,由于符合记忆规律,效果好。
  (10)“过度复习法”记忆有一个“报酬递减规律”,即随着记忆次数的增,复习所记住的材料的效率在下降。为了这种“递减”相抗衡,有的同学就采取了“过度复习法”,即本来用10分钟记住的材料,再用3分钟的时间去强记—— 形成一种“过度”,以期在“递减时不受影响。
  (11)“题不二错”。复习时做错了题,一旦搞明白,绝不放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失败中得到的多,从成功中得到的少,都是这个意思。失败了的东西要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12)复习中也要培养对材料兴趣。美国教育学者布鲁纳说:“学生的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还有一句名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但是不得已的事情也得做,却何如有兴趣而乐此不疲?“基础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这是应该面对考卷时答题的策略。考试试题总是有难有易,一般可分为基础题,一般题和较难题。以上策略是十分明智可取的“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保住应该保住的,往往也不容易;因为遇到容易题容易大意。所以明确容易题不丢分也是十分重要的。难题不得零分,就是一种决不轻弃的的进取精神的写照,要顽强拼搏到最后一分和最后一分钟。

(13)“绕过拦路虎,再杀回马枪”。考试时难免会遇到难题,费了一番劲仍然突不破时就要主动放弃,不要跟它没完没了的耗时间。在做别的题之后,很有可能思路打开活跃起来再反过来做它就做出来了。考试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多拿分也要讲策略。
  (14)“对试题抱一种研究的态度”。淡化分数意识,可能是缓解紧张心理的妙方。因此,对试题抱一种研究态度反而会使我们在考场上更好的发挥出最佳水平。有一颗平常心比有一颗非常心有时更有利。
  (15)“多出妙手不如减少失误”。这是韩国著名棋手李昌镐的一句经验之谈。他谈的是下棋,但对我们考试也不无借鉴意义,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比较好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要取得出色的成绩,创造高分,减少失误是为至要。
   把自己的复习过程归纳为“复习五步曲”。
  一、地毯式扫荡。先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
  二、融会贯通。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追求的是从局部到全局,从全局中把握局部。
  三、知识的运用。做题,做各种各样的题。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解题去练习运用知识。掌握各种解题思路,通过解题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捡“渣子”。即查漏补缺。通过复习的反复,一方面强化知识,强化记忆,一方面寻找差错,弥补遗漏。求得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知识提高能力。
  五、“翻饼烙饼”。复习犹如“烙饼”,需要翻几个个儿才能熟透,不翻几个个儿就要夹生。记忆也需要强化,不反复强化也难以记牢。因此,复习总得两三遍才能完成。

四、复习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三是紧张而且充满挑战的一年。当同学们满怀信心,准备迎接挑战的时候,除了知道自己这一年该怎么做,还应该知道自己不该怎么做。

一忌“多而不精,顾此失彼”许多同学(更多的是家长)为了在高考中领先于其它人,总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要比别人学得多,这无疑是件好事。但他们最后所采用的方法却往往是对他们最为不利的,那就是:购买和选择大量的复习资料和讲义,花去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没日没夜的做,他们的精神非常可贵,他们的毅力非常惊人,其效果却让他们自己都非常伤心失望。有些家长甚至说:“我的小孩已经尽力了,还是没有进步,一定是太笨了”。其实,他们犯了很多科学性的错误,却不自知。

1.高中阶段所学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范围,再多的复习资料、讲义,也只不过是这一范围内的知识的重复和变形。你所做的很多题目都代表相同的知识点,代表相同的方法,对于那些你已经掌握的知识、方法,做再多的题目还是于事无补,简单无聊的重复除了使你身陷题海,不能自拔,耗尽了你的精力不算,还使你失去了信心,因为你比别人努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2.每一套复习资料都经过编纂人员的反复推敲,仔细研究,都很系统地将相应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融会于其中。所以同学只要研究好一两套具有代表性的复习资料,你该学的一定都能学到,该会的都能学会。

3.“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太贪心,这本资料也好,那本资料也不错,好的资料太多了,同学们的精力是有限的,而题目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精力去做无限的题目,永远没有尽头,必然导致你对每一套资料都没有很好的完成,都没有系统地研究,反而会因为各种资料的风格、体系的不同,而使你的学习失去全面性、系统性,多而不精,顾此失彼,是高三复习的大敌。

二忌“学而不思,囫囵吞枣”导致很多同学身陷题海,不能自拔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而不思”,题目是知识的载体,有的同学做了很多题目,却仍然没有明白它们代表同一知识点,不但不能举一反三,甚至举三不能反一,其真正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他们知不足,却不知为什么不足。华罗庚先生说过:“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再加上我们自己的注解,就愈读愈厚,我们自己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是这个过程主要是记忆和接受的过程。‘学’并不到此为止,‘懂’并不到此为透,所谓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东西来。”这段话充分说明了思考再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以下是“学而不思”的几种具体表现,也许你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1.上课以为自己听懂了,可你仍然作业不会做,去问老师的时候,老师告诉你,这就是上课讲的例题或例题的变形;

2.总是感到有做不完的题目,觉得每个题目都很新鲜,常常遇到那种好象从未见过的题型;

3.考试的时候突然觉得这就是老师讲的某个典型的东西,却有那种话到嘴边说不出的感觉,或者豁然开朗、猛然醒悟的感觉;

4.当老师要你总结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和策略或要你总结某一章所学内容的时候,你总是支支唔唔无话可说;

5.一个自己所犯的错误,只是轻轻的告诉自己,下次要注意,只简单地归结为粗心,但下次还是犯同样的错误。学而不思,往往就囫囵吞枣,对于外界的东西,来者不拒,全盘接受。你很能做到华罗庚先生说的由薄到厚,更不能由厚到薄,找到问题地本质,那么,你的学习就很难取得质的飞跃。 
    三忌“好高骛远,忽视双基”很多同学都知道好高务远对自己没有好处,但却不知道什么是好高鹜远。有的同学由于自己觉得成绩很好,所以,总认为基础的东西,太简单,研究双基是浪费时间;有的同学对自己的定位较高,认为自己研究的应该是那些高于其它同学的,别人觉得有困难的东西;有的同学总是嫌老师讲得太简单或者太慢。其实,这些都是好高鹜远。
    最深刻的道理,往往存在于最简单的事实之中。一切高楼大厦都是平地而起的,一切高深的理论,都是由基础理论总结出来的。同学们可以仔细地分析老师讲的课,无论是多难的题目,最后总是深入浅出,归结到课本上的知识点,无论是多简单的题目,总能指出其中所蕴藏的科学道理,而大多数同学,只听到老师讲的是题目,常常认为此题已懂,不需要再听,而忽略了老师阐述道理的关键地方。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双基,千万别好高鹜远。

四忌“漫无目标,得过且过”一个人如果没有人生目标,那么他的人生将失去意义;一个高三学生,如果没有学习目标,那么他就难取得进步。很多同学,从来不去想,怎样发展自己的强项,怎样弥补自己的不足,从来不知道为自己分别制定长期和短期的学习目标,只知道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布置了作业就做,发了试卷就考,可是有了问题却不问,有了错误不主动弄清为什么,甚而至于有的同学会认为,做作业是因为老师要检查,任课老师好说话的那门课的作业就少做。这样的同学,很难有大的成就,原因就在于,他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没有内在的动力,就没有努力的方向,也因此而导致他们对一切事情都只会被动应付,得过且过。陈景润之所以成为数学界的泰斗,是因为他上中学时就确立了攻克“哥得巴赫猜想”的目标。所以,制定合理的目标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一切盲目的行动,多半会以失败告终,刚刚走进高三的你正是制定一年的各种目标的最佳时机,你还等什么呢?

讲了这么多,也只是讲了一些一轮复习中比较重要的问题,高三复习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还有许多没有讲到,希望同学们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不断总结、不断学习。

最后用一首诗结束我的发言:

《不可能的事》

 

人家说,这事儿不可能,

他咯咯笑着回答,“也许不可能”,

但他是一个不试过不这样说的人,

他全力以赴,脸上浮出一丝笑意,

即使有忧虑也不露出来。

他开始工作,一边哼唱着。

那件不可能的事,他完成了。

 

有人嘲笑着“你不可能办到的,从来没有人办到过”。

但他脱下外套和帽子,我们知道他要开始了。

他抬起下巴,露出微笑,没有怀疑和犹豫。

他开始工作,一边哼唱着。

那件不可能的事,他完成了。

 

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告诉你办不到,

有成千上万的人想要预言你的失败;

有成千上万的人,会到你面前点出:

等在你前方的危险和困难;

带着微笑开始去做吧,脱下外套开始工作。

开始工作,一边哼唱着。

那件不可能的事,你就会完成。

一、高三数学复习方法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及我们分校班数学知识掌握情况,我们将高三整个复习过程分为互相联系,逐次递进的两个阶段,也称作两轮复习。这个和本部数学的复习有所区别,目的是希望同学能够把基础打的更牢固一些。

知识的系统复习阶段(即第一轮复习)。采用分章分节的系统复习,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及各部分之间的基本联系。特点是重基础、重细节、重规范。

第一轮复习从今年8月开始到明年3月中旬,大约用时7个月左右,采用的的是地毯式轰炸,章节复习,不留任何知识死角,追求全面性、基础性,是同学们巩固基础,提高认识的重要阶段。许多以前成绩不好的同学就是利用一轮复习成绩得以突飞猛进的,可以说两轮复习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是第一轮复习!

(一)第一轮复习的目标

第一轮复习是基础,指导思想是全面、扎实、系统、灵活。全面———即全面覆盖;扎实———抓好单元知识的理解、巩固、深化;系统———前挂后连有机结合,注意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初步建立明晰的知识网络;灵活———增强小综合训练,克服单向性、定向性,初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题的能力。。复习的直接目标是解决高考中的基础题,其根本目的是为数学素质的提高作物质准备。在这一阶段主要抓好对基本概念准确记忆和实质性的理解,抓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熟练应用,抓公式和定理的正用、逆用、变用、巧用,抓基本题型的训练和熟化。

(二)第一轮复习的一些具体做法

在复习每一章前先利用两天左右的时间把课本上相应章节知识重新研究一遍,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写出知识总结,可以查阅参考资料。这是自己对知识的一个再理解过程。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写出知识总结,预习完成复习资料上的基础训练题,可以了解每一次课的知识系统,知识结构,问题类型及方法、技能,明确本课的重难点,弄清自己的薄弱环节,能带着问题听课,为听好课作好充分准备(即了解自己对本节哪些知识了解,哪些不了解,哪些方法清楚,哪些不清楚)。然后做一轮复习资料《走向高考》,要把相应的知识点、典型例题、变式题、训练题等认真完成,不需其他的参考资料,你只要把这本《走向高考》一轮复习用书弄熟吃透就足矣。当老师讲完后,你出错的典型问题要整理在错题笔记本上,写明错误原因和相关知识点。出现错误意味着你面临着一次难得提高机会,改正了这些错误你的知识网络就能越织越细,你在高考中可能失去的分数就会越少,最终不管是大鱼小鱼甚至小虾米也能被你网住。所以你要准备两个本一个是知识总结本,一个是错题本。每道错题做三遍。第一遍:讲评时;第二遍:一周后;第三遍:考试前。在学习完本章后,要对本章有一个知识总结和题型总结,因为在你复习完这一章后会对其有更深更系统的认识,要趁热打铁,及时总结反思,提炼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样你就可以对知识有了自己的理解。每章复习结束后,要进行一个章节测验 每复习完一个单元后,及时组织单元小综合检测,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复习完成后作单科小综合训练。其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熟练学生所复习过的知识,着眼于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的考查,是一种过关性的训练。此外,需要同学们做好以下工作:①默写本章主要概念、定理、公式,阐述其内容、本质;②复述重要定理的证明思路;③回忆本单元的主要题型、解法和技巧,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路、方法,对同一类问题的解题方法要认真体会,学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④建立错题集,整理该单元中自己在各次作业、测试中出现的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性质及改正的途径,以加强对概念的本质认识和公式的正确应用,分析计算中失误的原因,对症下药,及时改进,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在复习中常常发现,学生对同一问题总是多次失误,课堂上讲过多次的问题仍然不能解决。究其原因,除了与学生的知识掌握不牢有关之外,还与学生不注重解题后的反思有很大的关系,不少同学往往做一题,丢一题,作对了,算运气好,做错了,自认倒霉。很少有同学做解题后的反思这项工作,而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解题后的反思,让他们在解题实践中,特别是从失败中吸取有益的教训,以形成自己的解题风格,是一个提高解题能力的极好途径。,希望同学们象对待高考一样认真,因为平时如高考,高考就会如平时。练习就是高考,高考就是练习。另外我们每周有两次限时训练,这种做法经过多年应用改进并取得很好效果。限时训练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希望同学们增强时间观念,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并提高正答率,如果你利用好限时训练一定可提高考试中小题的正答率。

以函数为例具体说说高三数学的第一轮复习

“函数”是高中数学中起联接和支撑作用的主干知识,也是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其知识、观点、思想和方法贯穿于高中代数的全过程,同时也应用于几何问题的解决。因此,在高考中函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而对函数的复习则是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的重头戏。

注重对概念的理解

函数部分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概念多,对概念理解的要求高。而在实际的复习中,学生对此可能不是很重视,其实,概念能突出本质,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概念不重视,题目一定也做不好。

就高考而言,直接针对函数概念的考题也不少,如06年文、理科的第22题,考查的是函数的单调性、值域与最值,07年的第19题,文科考察的是函数奇偶性的判断与证明,理科在此基础上还考察了函数单调性。

构建知识、方法与技能网

当问到学生类似于“函数主要有哪些内容?”等问题时,学生的回答大多是一些零散的数学名词或局部的细节,这说明学生对知识还缺少整体把握。所以复习的首要任务是立足于教材,将高中所学的函数知识进行系统梳理,用简明的图表形式把基础知识进行有机的串联,以便于找出自己的缺漏,明确复习的重点,合理安排复习计划。

就函数部分而言,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的内容:1、函数的概念与基本性质,主要有函数的概念与运算、单调性、奇偶性与对称性、周期性、最值与值域、图像等。2、一些简单函数的研究,主要是二次函数、幂、指、对函数等。3、函数综合与实际应用问题,如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关系与应用,用函数思想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等。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现,学生梳理知识的过程过于被动、机械,只是将课本或是参考书中的内容抄在本子上,缺少了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将知识与方法割裂开来,整理的东西成了空中楼阁,自然没什么用。这时,就需对每一个内容细化,问问自己复习这个内容时需要解决好哪些问题,以此为载体来提炼与总结基本方法。

以函数的单调性为例,可以从哪些问题入手复习呢?问题一:什么是函数的单调性?可以借助一些概念的辨析题来帮助理解。问题二:如何判断和证明一个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对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的知识基础有: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熟知所学习过的各种基本函数(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幂、指、对函数等)的单调性,和函数(如y=x+ax(a≠0))以及简单的复合函数单调性等。基本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单调性的定义、以及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判断和证明。问题三:函数的单调性有哪些简单应用?主要的应用是求函数的最值,此外还可能涉及到不等式、比较大小等问题。最后还可以进一步总结易错、易漏点,如讨论函数的单调性必须在其定义域内进行,两个单调函数的积函数的单调性不确定等。

抓典型问题强化训练

高三学生在复习中大都愿意花大量时间做题,追求解题技巧,虽然这样做有一定的作用,但题目做得太多太杂,未必有利于基本方法的落实。其实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典型问题,抓住它们进行训练,将同一知识,同一方法的问题集中在一起练习,并努力使自己表达规范、正确,相信能达到更高效的复习效果。

还是以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为例,一般也就两类典型问题。第一是正确判断与证明某个函数的单调性,写出单调区间,要注意函数的各种形式。第二是它的逆问题,知道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如何求字母参数的取值范围。

另一方面,可以在同一个问题的背景下,自己做一些小小的变化与发展,从中做一些深入的探究。例如将函数y=log2(x2-2x-3)变化为y=loga(x2-2x-3)单调性会怎样变化?如果变化为y=log2(ax2-2x-3)情况又如何?再复杂一些,如变化为y=loga(x2-2x-a)呢?反之,如果函数y=log2(ax2-2x-3)在区间(-∞,1)上单调递减,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再想一想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来研究呢?例如函数y=log2(ax2-2x-3)的值域为R,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函数y=log2(ax2-2x-3)是否可以有最大值,如果有,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加以解决,能使自己的复习更有针对性,真正掌握解题的规律和方法,并帮助自己跳出盲目的题海战。

总之,在复习中把握函数的基本概念,将知识、方法和技能有机地整合起来,建立一个立体网络,就一定能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二、高三复习的几条建议

1.回归课本,注重基础,重视预习。

数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数学知识点的联系,基本的数学解题思路与方法,是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回归课本,自已先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把教材上的每一个例题、习题再做一遍,确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掌握,要扎扎实实,不要盲目攀高,欲速则不达。复习课的容量大、内容多、时间紧。要提高复习效率,必须使自己的思维与老师的思维同步。而预习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没有预习,听老师讲课,会感到老师讲的都重要,抓不住老师讲的重点;而预习了之后,再听老师讲课,就会在记忆上对老师讲的内容有所取舍,把重点放在自己还未掌握的内容上,从而提高复习效率。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勤动手,多动脑。

高三的课只有两种形式:复习课和评讲课,到高三所有课都进入复习阶段,通过复习,学生要能检测出知道什么,哪些还不知道,哪些还不会,因此在复习课之前一定要有自已的思考,听课的目的就明确了。现在学生手中都会有一种复习资料,在老师讲课之前,要把例题做一遍,做题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体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例习题的解答过程留在课后去完成,每记的地方留点空余的地方,以备自已的感悟。

3.以“错”纠错,查漏补缺

这里说的“错”,是指把平时做作业中的错误收集起来。高三复习,各类试题要做几十套,甚至上百套。如果平时做题出错较多,就只需在试卷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然后把试卷保存好,每过一段时间,就把“错题笔记”或标记错题的试卷看一看。在看参考书时,也可以把精彩之处或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以后再看这本书时就会有所侧重。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每次订正试卷或作业时,在做错的试题旁边要写明做错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找不到解题着手点。2、概念不清、似懂非懂。3、概念或原理的应用有问题。4、知识点之间的迁移和综合有问题。5、情景设计看不懂。6、不熟练,时间不够。7、粗心,或算错。以上方法经过一个阶段自查,建立一份个人补差档案。通过边查边改,重复犯的错误一定会越来越少。同时,随着自我认识的不断完善,也有利于考试时增强自信心,消除紧张情绪。

4.做好每一章知识的系统总结

4.1做好每一天的复习。上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我们可以简记为“一分钟的回忆法”。

4.2做好单元复习。 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

4.3做好单元小结。 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

(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

(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5.适量训练是学好数学的保证

学好数学要做大量的题,但反过来做了大量的题,数学不一定好,“不要以做题多少论英雄”,因此要提高解题的效率,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因此,要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1、要有针对性地做题,典型的题目,应该规范地完成,同时还应了解自己,有选择地做一些课外的题;2、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要对做过了典型题目有一定的体会和变通,即按“学、练、思、结”程序对待典型的问题,这样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是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4、尽管复习时间紧张,但我们仍然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复习才有实效。5、独立思考是数学的灵魂遇到不懂或困难的问题时,要坚持独立思考,不轻易问人,不要一遇到不会的东西就马上去问别人,自己不动脑子,专门依赖别人,而是要自己先认真地思考一下,依靠自己的努力克服其中的某些困难,经过很大的努力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再虚心请教别人,请教时,不要把问题问得太透。学会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难,而且也更重要,

6.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如仔细阅读题目,看清数字,规范解题格式,部分同学(尤其是脑子比较好的同学),自己感觉很好,平时做题只是写个答案,不注重解题过程,书写不规范,在正规考试中即使答案对了,由于过程不完整被扣分较多。部分同学平时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做作业时免不了互相对答案,也不认真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这些同学到了考场上常会出现心理性错误,导致“会而不对”,或是为了保证正确率,反复验算,浪费很多时间,影响整体得分。这些问题都很难在短时间得以解决,必须在平时下功夫努力改正。“会而不对”是高三数学学习的大忌,常见的有审题失误、计算错误等,平时都以为是粗心,其实这是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必须在第一轮复习中逐步克服,否则,后患无穷。可结合平时解题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逐题找出原因,看其是行为习惯方面的原因,还是知识方面的缺陷,再有针对性加以解决。必要时作些记录,也就是错题本,每位学生必备的,以便以后查询。

7.分析试卷:将存在问题分类

每次考试结束试卷发下来,要认真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可如下分类:

第一类问题———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的题;比如说,“审题之错”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计算之错”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抄写之错”是在草稿纸上做对了,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了、漏掉了;“表达之错”是自己答案正确但与题目要求的表达不一致,如角的单位混用等。出现这类问题是考试后最后悔的事情。

消除遗憾要消除遗憾必须弄清遗憾的原因,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审题之错”,是否出在急于求成?可采取“一慢一快”战术,即审题要慢、答题要快。“计算错误”,是否由于草稿纸用得太乱等。建议将草稿纸对折分块,每一块上演算一道题,有序排列便于回头查找。 “抄写之错”,可以用检查程序予以解决。“表达之错”,注意表达的规范性,平时作业就严格按照规范书写表达,学习高考评分标准写出必要的步骤,并严格按着题目要求规范回答问题。

第二类问题———似非之错。记忆的不准确,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一道题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弄懂似非“似是而非”是自己记忆不牢、理解不深、思路不清、运用不活的内容。这表明你的数学基础不牢固,一定要突出重点,夯实基础。你要建立各部分内容的知识网络;全面、准确地把握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加强对易错、易混知识的梳理;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理解问题的实质;体会数学思想和解题的方法;当然数学的学习要有一定题量的积累,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运用自如的水平。

第三类问题———无为之错。由于不会,因而答错了或猜的,或者根本没有答。这是无思路、不理解,更谈不上应用的问题。力争有为在高三复习的第一轮中,不要做太难的题和综合性很强的题目,因为综合题大多是由几道基础题组成的,只有夯实了基础,做熟了基础题目,掌握了基本思想和方法,综合题才能迎刃而解。在高三复习时间较紧的情况下,第一阶段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但平时考试和老师留的经过筛选的题目要会做,要做好。

8.以考学考,提高应试技能

(一)“六先六后”,因人因卷制宜

在通览全卷,将简单题顺手完成的情况下,情绪趋于稳定,情境趋于单一,大脑趋于亢奋,思维趋于积极,之后便是发挥临场解题能力的黄金季节了。这时,考生可依自己的解题习惯和基本功,结合整套试题结构,选择执行“六先六后”的战术原则。

8.1.先易后难。就是先做简单题,再做综合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果断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也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力求有效,不能走马观花,有难就退,伤害解题情绪。

8.2.先熟后生。通览全卷,可以得到许多有利的积极因素,也会看到一些不利之处。对后者,不要惊慌失措。应想到试题偏难对所有考生也难。通过这种暗示,确保情绪稳定。对全卷整体把握之后,就可实施先熟后生的策略,即先做那些内容掌握比较到家、题型结构比较熟悉、解题思路比较清晰的题目。这样,在拿下熟题的同时,可以使思维流畅、超常发挥,达到拿下中高档题目的目的。

8.3.先同后异,就是说,先做同科同类型的题目,思考比较集中,知识和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高考题一般要求较快地进行“兴奋灶”的转移,而“先同后异”,可以避免“兴奋灶”过急、过频的跳跃,从而减轻大脑负担,保持有效精力,

8.4.先小后大。小题一般是信息量少、运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轻易放过,应争取在大题之前尽快解决,从而为解决大题赢得时间,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基矗

8.5.先点后面,近年的高考数学解答题多呈现为多问渐难式的“梯度题”,解答时不必一气审到底,应走一步解决一步,而前面问题的解决又为后面问题准备了思维基础和解题条件,所以要步步为营,由点到面

8.6.先高后低。即在考试的后半段时间,要注重时间效益,如估计两题都会做,则先做高分题;估计两题都不易,则先就高分题实施“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前提下的得分。

(二)一“慢”一“快”,相得益彰

有些考生只知道考场上一味地要快,结果题意未清,条件未全,便急于解答,岂不知欲速则不达,结果是思维受阻或进入死胡同,导致失败。应该说,审题要慢,解答要快。审题是整个解题过程的“基础工程”,题目本身是“怎样解题”的信息源,必须充分搞清题意,综合所有条件,提炼全部线索,形成整体认识,为形成解题思路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而思路一旦形成,则可尽量快速完成。

(三)确保运算准确,立足一次成功

数学高考题的容量在120分钟时间内完成14个填空题、6个解答题个题,时间很紧张,不允许做大量细致的解后检验,所以要尽量准确运算(关键步骤,力求准确,宁慢勿快),立足一次成功。解题速度是建立在解题准确度基础上,更何况数学题的中间数据常常不但从“数量”上,而且从“性质”上影响着后继各步的解答。所以,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要稳扎稳打,层层有据,步步准确,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假如速度与准确不可兼得的说,就只好舍快求对了,因为解答不对,再快也无意义。

(四)讲求规范书写,力争既对又全

考试的又一个特点是以卷面为唯一依据。这就要求不但会而且要对、对且全,全而规范。会而不对,令人惋惜;对而不全,得分不高;表述不规范、字迹不工整又是造成高考数学试卷非智力因素失分的一大方面。因为字迹潦草,会使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不良,进而使阅卷老师认为考生学习不认真、基本功不过硬、“感情分”也就相应低了,此所谓心理学上的“光环效应”。“书写要工整,卷面能得分”讲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首先,错题本是对自身错误的系统汇总。可能很多同学会说,这些错误就让它放在卷子上不也一样吗?将来看卷子就是了。其实,这是一个关于统计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统计的效用是相当重要的。当我们把错误汇总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很容易看出其中的规律性,尤其是当我们对错误进行了总结之后。比如:我们将数学错题本上的问题总揽一下,可能很容易就发现,一遇到数形结合的问题,自己就很容易出错,那么,我们在这部分的基础方面就需要下点功夫了!   

    其次,很多学习比较浮躁的同学满足于知道自己这道题错了,但是,认识往往不是很深。有时,即使让他马上重新做一遍原来的题目,可能还是拿不到满分,其关键是步骤和过程。这时,建立错题本,将错题抄录下来,并重新分步解出就显得很有检验效果了,而且很有巩固作用。 

    再次,错题本不是简单地将题目和答案抄录下来,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和预防类似错误出现的方法。这是一个自身逐渐学习和修正的过程,会让自己对这一类错题的认识逐步加深。同时,对于一些题目很长的错误,大家可以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做法,比如:由父母帮助抄录题目,但是由孩子自己重新解题并总结;或者将有关试卷复印,然后剪切下来错误的题目,粘贴在错题本上等等,从而节省孩子的宝贵时间。

    最后,建议大家在错题本上完善几个功能,就象模块一样,让“错”变得非常清晰。比如:标注出“概念错误”、“思路错误”、“理解错误”、“审题马虎”等错误原因,标注出“错误知识点”:数列、函数、解析等,标注出“同类错误”:第几页第几题等等。另外,可以考虑运用出题法,针对自己的常犯错误,给自己出几道题目,考察自己对概念掌握、条件运用和知识结合的理解程度。

    如何使用错题集:

   1、经常阅读。错题本不是把做错的习题记下来就完了。同学们要经常在空闲时间或准备下一次考试时,拿出错题本,浏览一下,对错题不妨再做一遍,这样就使每一道题都发挥出最大效果,在今后遇到同类习题时,会立刻回想起曾经犯过的错误,从而避免再犯。做到同一道题不能错两次,同一类题目不能错两次,从而减少习题量。如果各科都建立错题本,这样经常温故知错、持之以恒,学生的高考成绩至少会提高20分。

  2、相互交流。由于基础不同,各位同学所建立的错题本也不同。通过交流,同学们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练习的准确性。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如果同学们能从做的错题中得到启发,从而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成绩就能有较大的提高。高考并不需要灯光下的熬夜苦战,也不需要题海中的无边漫游,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为重要的。

    3、给每科建立一本错题集。每天做当日作业前,把昨天的错题解决后再开始新

的作业。

中考一模成绩已经公布了,面对成绩心情各异。成绩不错,自然高兴;成绩不佳,垂头丧气。有的家长和学生甚至感到希望渺茫,干脆放弃。

   

    “一模”是什么?一模就是各区教研员按照中考要求模仿的一份试题。

   

    “一模”的任务有两个:

 

    一个是对前一阶段学生复习质量的考查和评估,也是对老师复习课复习效果的检查,通过考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个任务就是“压”,压什么?压一压大家的浮躁的气焰。有不少同学自认为复习不错了,没什么可复习的了,心浮气躁,一看成绩不是那么回事,静下心,重新再来。所以一模试题除了个别区外,大多数区试题难度比中考略难一些,既然如此,正确对待一模成绩就至关重要了。

 

    如何对待一模成绩:

 

    1、要重视

 

    通过一模考试主要是发现自己复习中存在知识的漏洞,查缺补漏是关键,第二轮复习时就要集中精力将自己的存在问题解决掉,不留漏洞。

 

    2、对待成绩要理性

 

    成绩不错,不可盲目乐观。模拟毕竟是“假题”,不是真题,中考命题人不同,题目差距会很大。

你在区里成绩不错,不等于你中考一定会考出高分,毕竟命题是由北京市统一命题,命什么样的题大家并不清楚,所以冷静对待一模成绩,踏下心,不放松,继续苦读,才能攀登理想的高峰。

 

    成绩不佳的不必悲观,天没塌、地没陷,机会还有,希望还在,毕竟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我教过的不少同学,一模物理才考了60多分,中考考到95分,这样的学生并不罕见。关键在你能否树立信心,埋下头来,认真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把自己的知识缺陷认真分析,集中有效时间,强攻弱科、弱项,力争在短时间内有所突破,中考考取理想成绩还是很有希望的。

 

    总之一模之后要调整心态,回归课本,查缺补漏,强攻弱项,一定能在最后的一个月内,提高自己的成绩,希望在你脚下。

我认为应分如下四步进行:

  一、浏览

  先看扉页上的书名、作者,然后看内容提要、目录、或编者的话、结语等,以求对全书内容作大致的了解。

  二、精读

  至少要读两遍,第一遍是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读,对全书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第二遍,对书中特别精彩的部分反复阅读、理解,要懂得书中的基本概念,懂得每一章节的内涵,理解书中的名词、术语、重要公式、定理的概念;要搞清知识内容的来龙去脉及前后知识的逻辑联系,使之连贯一气,成为体系;还要对原书内容加以深化和再创造,使死的知识变为活的动力,当书本的主人,不当书本的奴隶,最好还能读出书中没有的东西,从明见暗,从是见非,从含蓄中见真情,从理解思索中找规律、找发现。

  三、摘抄

  注意将书中精彩的部分、有用的知识,摘抄在自己的读书笔记本上,这样做,一是积累知识、资料,对今后的学习以至研究大有益处;二可加深记忆,使读过的书不易记忆;三为使用方便,以后只要翻看读书笔记,就能清晰地回想起书中的主要精神实质。

  四、交流

  如果几个同学都读同一本书,建议读完后集中起来,畅所欲言,交流心得体会、意见、收获、思想认识,通过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交流认识,就等于又把书的内容重新温习了一遍,这对进一步加深对书中重点内容的记忆、理解将大有裨益。

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 们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们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正因为如此,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在正常情况下,注意力使们的心理活动朝向某一事物,有选择地接受某些信息,而抑制其它活动和其它信息,并集中全部的心理能量用于所指向的事物。因而,良好的注意力会提高们工作与学习的效率。注意力障碍,主要表现为无法将心理活动指向某一具体事物,或无法将全部精力集中到这一事物上来,同时无法抑制对无关事物的注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许多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都可以引起注意力障碍。而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由于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高度的紧张和焦虑,从而导致了注意力无法集中的障碍。另外,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也可能出现注意力涣散的情况。

因此,当你因注意力无法集中而影响学习,倍感苦恼时,不妨采用以下方法来矫治:

(1)、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一些同学因学习负担重,因此,一到晚上便贪黑敖夜,有的同学甚至在宿舍打电筒读书,学到深夜;有的同学不能按时睡眠,在宿舍和同学闲聊等等。结果早晨不能按时起床,即便勉强起来,头脑也是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打不起精神,有的甚至在课堂上伏桌睡觉。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要在白天完成,白天无精打采,必然效率低下。所以,如果你是“夜猫子”型的,奉劝你学学“百灵鸟”,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养足精神,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

(2)、学会自 减压

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本来就很重,老师、家长的期望,又给同学们心理加上一道法码;一些同学自己对成绩、考试等看得很重,无异是自己给自己加压,必然不堪重负,变得疲惫、紧张和烦躁,心理上难得片刻宁静。因此,们要学会自 减压,别把成绩的好坏看得太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们平日努力了,付出了,必然会有好的回报,又何必让忧虑占据心头,去自寻烦恼呢?

(3)、做些放松训练

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后向身体的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先从左脚开始,使脚部肌肉绷紧,然后松驰,同时暗示它休息,随后命令脚脖子、小腿、膝盖、大腿,一直到躯干部休息,之后,再从脚到躯干,然后从左右手放松到躯干。这时,再从躯干开始到颈部、到头部、脸部全部放松。这种放松训练的技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较好地掌握,而一旦你掌握了这种技术,会使你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达到轻松、平静的状态。

(4)、做些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国年轻的数学家杨乐、张广厚,小时候都曾采用快速做习题的办法,严格训练自己集中注意力。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在心理学中用来锻炼注意力的小游戏。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25的数字打乱顺序,填写在里面,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同时计时。

研究表明:7-8岁儿童按顺序导找每张图表上的数字的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间大约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缩短到十几秒。你可以自己多制做几张这样的训练表,每天训练一遍,相信你的注意力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培养良好注意品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第二阶段:

注意力的集中作为一种特殊的素质和能力,需要通过训练来获得。那么,训练自己注意力、提高自己专心致志素质的方法有哪些呢?

方法之一:运用积极目标的力量

这种方法的含义是什么?就是当你给自己设定了一个要自觉提高自己注意力和专心能力的目标时,你就会发现,你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这种能力有了迅速的发展和变化。

同学们要在训练中完成这个进步。要有一个目标,就是从现在开始比过去善于集中注意力。不论做任何事情,一旦进入,能够迅速地不受干扰。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你今天如果对自己有这个要求,要在高度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将这一讲的内容基本上一次都记忆下来。当你有了这样一个训练目标时,你的注意力本身就会高度集中,你就会排除干扰。

同学们知道,在军事上把兵力漫无目的地分散开,被敌人各个围歼,是败军之将。这与们在学习、工作和事业中一样,将自己的精力漫无目标地散漫一片,永远是一个失败的人物。学会在需要的任何时候将自己的力量集中起来,注意力集中起来,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天才品质。培养这种品质的第一个方法,是要有这样的目标。

方法之二:培养对专心素质的兴趣

有了这种兴趣,你们就会给自己设置很多训练的科目,训练的方式,训练的手段。你们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甚至完全有可能通过一个暑期的自训练,发现自己和书上所赞扬的那些大科学家、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一样,有了令人称赞的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同学们在休息和玩耍中可以散漫自在,一旦开始做一件事情,如何迅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这是一个才能。就像一个军事家迅速集中自己的兵力,在一个点上歼灭敌人,这是军事天才。们知道,在军事上,要集中自己的兵力而不被敌人觉察,要战胜各种空间、地理、时间的困难,要战胜军队的疲劳状态,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因素,需要各种集中兵力的具体手段。同学们集中自己的精力,注意力,也要掌握各种各样的手段。这些都值得探讨,是很有兴趣的事情。

方法之三:要有对专心素质的自信

千万不要受自己和他人的不良暗示。有的家长从小就这样说孩子: 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在很多场合都听到家长说:的孩子上课时精力不集中。有的同学自己可能也这样认为。不要这样认为,因为这种状态可以改变。

如果你现在比较善于集中注意力,那么,肯定那些天才的科学家、思想家、事业家、艺术家在这方面还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你还有不及他们的差距,你就要想办法超过他们。

对于绝大多数同学,只要你有这个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具备迅速提高注意力集中的能力,能够掌握专心这样一种方法,你就能具备这种素质。们都是正常人、健康人,只要 们下定决心,不受干扰,排除干扰,们肯定可以做到高度的注意力集中。希望同学们对自己实行训练。经过这样的训练,能够发生一个飞跃。

方法之四:善于排除外界干扰

要在排除干扰中训练排除干扰的能力。毛泽东在年轻的时候为了训练自己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曾经给自己立下这样一个训练科目,到城门洞里、车水马龙之处读书。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训练自己的抗干扰能力。同学们一定知道,一些优秀的军事家在炮火连天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非常沉静地、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在指挥中心判断战略战术的选择和取向。生死的危险就悬在头上,可是还要能够排除这种威胁对你的干扰,来判断军事上如何部署。这种抗拒环境干扰的能力,需要训练。

在你们这么大的年纪时曾有意做过这种训练。就是不管环境多么嘈杂,当 进入要阅读和学习的科目时,对周围的一切因素置若罔闻。这是可以训练成功的。

方法之五:善于排除内心的干扰

在这里要排除的不是环境的干扰,而是内心的干扰。环境可能很安静,在课堂上,周围的同学都坐得很好,但是,自己内心可能有一种骚动,有一种干扰自己的情绪活动,有一种与这个学习不相关的兴奋。对各种各样的情绪活动,要善于将它们放下来,予以排除。这时候,同学们要学会将自己的身体坐端正,将身体放松下来,将整个面部表情放松下来,也就是将内心各种情绪的干扰随同这个身体的放松都放到一边。常常内心的干扰比环境的干扰更严重。

同学们可以想一下,在课堂上,为什么有的同学能够始终注意力集中呢?为什么有的同学注意力不能集中呢?除了有没有学习的目标、兴趣和自信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善于不善于排除自己内心的干扰。有的时候并不是周围的同学在骚扰你,而是你自己心头有各种各样浮光掠影的东西。要去除它们,这个能力是要训练的。如果你就是想浑浑噩噩、糊糊涂涂、庸庸俗俗过一生,乃至到了三十岁还要靠父母养活,或者你就是想混世一生,那你可以不训练这个。但是,如果你确实想做一个自己也很满意的现代人,就要具备这种事到临头能够集中自己注意力的素质和能力,善于在各种环境中不但能够排除环境的干扰,同时能够排除自己内心的干扰。

方法之六:节奏分明的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

同学们千万不要这样学习:这一天就是复习功课,然后,从早晨开始就好像在复习功课,书一直在手边,但是效率很低,同时一会儿干干这个,一会儿干干那个。十二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休息也没有休息好,玩也没玩好,学习也没有什么成效。或者,你一大早到公园念外语,坐了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散散漫漫,说念也念了,说不念也跟没念差不多,没有记住多少东西。这叫学习和休息、劳和逸的节奏不分明。正确的态度是要分明。那就是从现在开始,集中一小时的精力,比如背诵80个英语单词,看能不能背诵下来。高度地集中注意力,尝试着一定把这些单词记下来。学习完了,再休息,再玩耍。当需要再次进入学习的时候,又能高度集中注意力。这叫张弛有道。一定要训练这个能力。永远不要熬时间,永远不要折磨自己。一定要善于在短时间内一下把注意力集中,高效率地学习。要这样训练自己:安静的时候,像一棵树;行动的时候,像闪电雷霆;休息的时候,流水一样散漫;学习的时候,却像军事上实施进攻一样集中优势兵力。这样的训练才能使自己越来越具备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方法之七:空间清静

这个方法,非常简单,当你在家中复习功课或学习时,要将书桌上与你此时学习内容无关的其他书籍、物品全部清走。在你的视野中,只有你现在要学习的科目。这种空间上的处理,是你训练自己注意力集中的最初阶段的一个必要手段。同学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生动的场面,你坐在桌子前,想学数学了,这儿有一张报纸,本来是垫在书底下的,上面有些新闻,你止不住就看开了,看了半天,才知道是来学数学的。一张报纸就把你牵挂走了。或者本来你是要学习的,桌子一角的小电视还开着呢,看着看着,从数学王国出去了,到了张学友那儿了。这是完全可能的。甚至可能是一个小纸片,上面写着什么字,看着看着又想起一件事情。

所以,作为训练自己注意力的最初阶段,做一件事情之前,首先要清除书桌上全部无关的东西。然后,使自己迅速进入主题。如果你能够做到一分钟之内没有杂念,进入主题,你就了不起。如果你半分钟就能进入主题,就更了不起。如果你一坐在那里,十秒、五秒,当下就进入,那就是天才,那就是效率。有的人说,自己复习功课用了四个小时,其实那四个小时大多数在散漫中、低效率中度过,没有用。反之,你开始学习,一坐在那里,与此无关的全部内容置之脑外,这就是高效率。

方法之八:清理大脑

收拾书桌是为了用视野中的清理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那么,你同时也可以清理自己的大脑。你经常收拾书桌,慢慢就会有一个形象的类比,觉得自己的大脑也像一个书桌一样。

大脑是一个屏幕,那里面也堆放着很多东西,一上来,将在自己心头此时此刻浮光掠影活动的各种无关的情绪、思绪和信息收掉,在大脑中就留下你现在要进行的科目,就像收拾你的桌子一样。

同学们,这样的训练希望你们从今天开始就要做,它并不困难。当你将思想中的所有杂念都去除的时候,一瞬间你就进入了专一的主题,你的大脑就充分调动起来,你才有才智,你才有发明,你才有创造,你才有观察的能力、记忆的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如果不是这样,你坐在那里,十分钟之内脑袋瓜里还是车水马龙,还是风马牛不相及,还是天南海北,那么这十分钟是被浪费掉的。再有十分钟,不是车水马龙了,但依然是熙熙攘攘的街道,又十分钟过去了。到最后学习开始了,难免三心二意,效率很低。这种状态们以后不能再要了,要善于迅速进入自己专心的主题。

方法之九:对感官的全部训练

们讲了清理自己的书桌,其实更广义说,们可以进行视觉、听觉、感觉方方面面的类似训练。同学们可以训练自己在视觉中一个时间内盯视一个目标,而不被其他的图像所转移。你们可以训练在一段时间内虽然有万千种声音,但是你们集中聆听一种声音。你们也可以在整个世界中只感觉太阳的存在或者只感觉月亮的存在,或者只感觉周围空气的温度。这种感觉上的专心训练是进行注意力训练的有用的技术手段。

方法之十:不在难点上停留

同学们都会意识到, 们理解的事物、有兴趣的事物,当 们去探究它、观察它时,就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比如说喜欢数学,数学课就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因为 理解,又比较有兴趣。反之,因为不太喜欢化学,缺乏兴趣,对老师讲的课又缺乏足够的理解,就有可能注意力分散。

在这种情况下, 们就有了正反两个方面的对策。正的对策是,们要利用自己的理解力、利用自己的兴趣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而对那些自己还缺乏理解、缺乏兴趣的事物,当们必须研究它、学习它时,这就是一个特别艰难的训练了。

首先,同学们听老师讲课的过程中,出现任何不理解的环节,你不要在这个环节上停留。这一点不懂,没关系,接着听老师往下讲课。你在研究一个事物的时候,这个问题你不太理解,不要紧,你接着往下研究。你读一本书的时候,这个点不太理解,你做了努力还不太理解,没关系,放下来,接着往下阅读。千万不要被前几页的难点挡住,对整本书望而止步。实际上,在你往下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后边大部分内容你都能理解。前边这几页你所谓不理解的东西,你慢慢也会理解。

人的一生,是读的一生。

走在路上,读路。或直或曲或窄或平或陡,世上路最多,却无一条完全一样;路之“书”最“厚”,谁也读不到最末一页。走一程,读一程,悟一程;思而悟,悟而行,行必高远,脚印就是你发表在路上的一篇篇或深或浅的读后感。

早晨,读朝阳。一天读一轮,一辈子读多少轮?再遇到阴雨云雾,一生又能读多少轮?朝阳从来也不会等着让你去读,你不读它,它就走了。它不会错过你,你只会错过它。读得多与少,全在勤与懒。不去读朝阳,心中又怎会有晨光?

下雨,读雨。雨是来自天上的特殊使者,或大或小或急或缓,不知已经下了多少万年,总还在不遗余力地洗刷着这个并不纯净的世界。读一次雨,得到洗涤滋润的不仅是大自然,更是你的心灵。

雪中,读雪。雪是一张巨大的无字白纸,只有读出一行行字来才能读出它的内涵,这字只有天知、雪知、读它的人知。有人读出了渺茫,有人读出了萧瑟,有人读出了春意……你读到了什么呢?

风中,读风。风是山的呼吸,海的呼吸,田野的呼吸,大自然的呼吸,地球的呼吸。读懂了风,你就触摸到了大地的脉搏,你的呼吸才能融入它的呼吸。

海边,读海。博是因有容,阔是因有怀,大是因纳小,多是因集少,深是因聚浅,宽是因汇窄,巨是因积微,广是因揽狭,无边无际是因吸收了无数有边有际。常读海、多读海,才能把自己也读成海。

读爱才知爱,读恨才知恨,读物才知物,读人才知人。读一个人就像读一本书。读高尚,读真诚,如在钢琴上漫步,每一步都会发出优美的旋律;读卑鄙,读虚伪,似在沼泽中行走,每一步都会让你警惕脚下就是泥潭。

读如春,你的心就不会冷;读如秋,你胸中就会挂满果实。从阴雨读出晴日,从暗夜读出霞云,从枯黄读出翠绿,从沙漠读出清泉,你就读出了常人读不到的意境。读的最高境界是读出灵魂,把你读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读在一起,加以融合。

世上最难读的是人的心,还有你自己。读己如读人,读人难读己。自己能读懂别人,自己却往往读不懂自己。一个人的一生,不仅是读的一生,更是自己读自己的一生。

中考化学复习方法略谈(化学)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中考政策和命题指导思想也在不断地变化 , 近年来中考试题都表现出立足基础、突出能力和创新意识,体现出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方向,以高起点、低落点、多角度的方式,考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突出强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那么,如何适应要求,搞好化学复习呢?下面就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和学生的能力谈一下看法。

    一、善于归纳,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复习时应以课本为主,以教学大纲和考试纲要为指导,以课本为主进行复习应重视以下几点: ① 学会整理、归纳,使课本上相关的一些分散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提炼出知识点,突出主干脉络。如对物质的分类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掌握物质分类的依据,并对各类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异同点进行比较,总结出规律的认识。 ② 重视理解,融会贯通。复习时,对课本中一些重要的概念、定理要注意理解,只有理解才会融会贯通,才能应用知识,解决一些化学问题,才能在考试中明晰题干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合理的推理。 ③ 通读教材、巩固记忆,化学知识点和要记忆的内容很多。有些知识需经过反复记忆才能持久。

依据现行的教学大纲和近年课程标准的若干变化,强化双基、主干知识、核心内容: ① 明确双基的载体作用; ② 难度适中; ③ 更加重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应用;在第一轮复习教学中重视知识的覆盖面,防止学生有明显的知识缺漏。一般来说,按初中化学知识体系,分成四个知识板块进行。

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复习,应注重对重要概念和原理进行反复咀嚼,仔细品味,揭示其内涵和外延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尤其是一些易混的概念,例如:分子和原子、单质和纯净物、化合物和混合物、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酸碱性和酸碱度等。这些概念往往都是学生在考试中的丢分点。所以,在复习中应对这些概念仔细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题,在具体情境中加强对概念和原理的灵活运用。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复习中的重中之重。也是能充分体现考纲新精神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复习中除根据各物质相互关系形成知识网络进行归纳外,还应多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各类有关的化学问题。特别是诸如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新材料新能源开发等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和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像可燃冰的开发和利用,酸雨、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水污染、白色污染等环境问题。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再利用,研制可降解塑料的目的。还有,通过燃烧条件,分析火灾事故中的失火原因,从而找出消除火灾隐患的方法。通过研究灭火原理,学会一些简单的灭火方法以及一些常用的安全自救常识。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复习中应明确实验考查要求,掌握大纲中规定的实验: ① 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 ② 掌握使用仪器、实验操作的技能; ③ 学会用实验方法鉴别常见气体,常见的酸、碱、盐等; ④ 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⑤ 会解释结论,得出结论; ⑥ 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等。重点复习实验探究,如影响食盐溶解速率因素的探究;鸡蛋壳、牙膏、岩石等相关成分的探究;辨别黄金饰品的真假等。同时,也要关注家庭小实验,阅读选做实验。

化学计算的复习,大家知道,化学计算对于中考来讲,计算的总体难道下降,但我认为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并没有降。首先应该是将计算题中所包含的各种类型进行知识的网络化;其次通过典型的例题来提高解题的准确性、规范性;(思路清晰、步骤规范、答案准确是解题的一般要求)再次让学生总结出解题的规律;第三要关注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各类产品标签相关内容的有关计算。

    使学生们在复习时应将课本中各部分相应的知识点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系统完整地建立知识体系,才能提高分析和运用能力,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如在元素化合物部分中我们主要学习了 16 种物质,其中有: 4 种单质( O2 , H2 , C , Fe )、 4 种氧化物( CO2 , CO , H2O , CaO )、 3 种酸( HCl , H2SO4 , HNO3 )和 2 种碱( Ca(OH)2 、 NaOH )、 3 种盐 NaCl 、 Na2CO3 、 CuSO4 ,在复习时应注意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 密切联系实际,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中无一例外地都有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和生活的命题,而且分值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不但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化学这门学科既源于是社会、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的时代主题。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选择以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生活健康、化工生产,高新技术、资源和能源等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为背景材料设计的情境新颖、内容广泛的题目,以检查自己对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其次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培养关心自然,关爱自己及身边的生存环境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以考查对生活中的事物、现象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平时要多关注国内外和本地的热点大事,研究它是否和化学有密切的结合点,善于捕捉其中的化学知识信息。

“ 重视基础,联系实际 ” ,特别提出了 “ 在具体情景中分析和解决问题 ” 、 “ 加强化学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一些身边常见的物质,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例如:不同材料引起的火灾与自救;城市 “ 环保汽车 ” 的兴起; “ 西气东输 ” 、 “ 南水北调 ” 工程;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与禁用含磷洗衣粉;药品、食品标签上有关成分的含量等等。

    三、重视实验,提高科学探索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可以说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综观近几年中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试题中都加大了实验考查的力度,实验题都设法推陈出新,更加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实验题无论如何变化,都需要基础理论和能力的支撑,复习时要充分利用好课本,构建实验基础知识板块,为达到这个目的,可采用两种方法复习:一是分散复习,在各章节复习中,注意认识实验装置是要点,实验成败关键,重要的现象,理解操作的注意事项等,要特别重视对重要实验的再现、升华,采用 ″ 串一串、挖一挖 ″ 的策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二是集中复习,把实验分为专题来进行复习,可借助多媒体和实物展示或有关复习资料,以理解掌握基础知识,最终形成整个实验知识的框架和网络。近年中考更注重考综合实验,因此不仅要复习单个实验,还要进行实验的组合、变形,即综合实验的复习,培养综合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对于实验的评价与设计,要多搜集此类试题并进行分析和研究,把握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切入点和方法,对于探究实验题,要知道探究问题的一般流程和方法 8 个要素;对于开放性实验题,平时要训练自己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善于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考试不代表不需要记忆,对于重要物质的性质、化学方程式、化学式以及元素符号还应熟记。

“ 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 , “ 关注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 。在教学中要注重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或亲身经历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兴趣。例如: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发生变化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会改变吗?怎样防止自行车各部分零件、菜刀等铁制品生锈?

“ 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考查 ” 。在复习中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发展善于合作、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例如: “ 水变燃油 ” , “ 发功可使铜分子、锌分子变金分子 ” 等伪科学,中国的水资源危机,海水的综合利用,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等等。

    经过系统复习,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有了相应的提高,必要地模拟考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把所学知识和所具备的能力如实反映出来的实际锻炼,同时也得到一个发现弱点,及时查缺补漏的机会。迅速转换角色,防止单一思维持续过长,以正常的心态投入中考,提高临场发挥能力。

数学中考复习方法建议

    中考自习应从时间,内容,方法上作出一个全局的安排,保证整个复习工作的有序和高效。习惯的做法分成三个阶段:全面复习,专题复习,模拟训练。

    1 .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系统整理知识内容,优化知识结构。具体包括弄清重要概念,重要定理,重要公式有几个,常用方法共有哪些,它们之间关系如何,做到 “ 三抓五过关”。

( 1 )三抓是:一抓基本概念的准确性和实质性理解。二抓公式,定理的熟练的初步应用。三抓基本技能的正用、逆用、变用、连用、巧用。

( 2 ) 五过关是:一、能准确理解书中的概念。二 . 能独立证明书中的定理。三能熟练书中的例题。四能说出书中单元的作业类型。五能掌握书的基本数学思想,思维方法和基本解题方法。

2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可用 4 周左右)。如果说第一阶段是以纵向为主,顺序复习的话,那么,在第二阶段就是以横向为主,突出重点,抓住热点,深化提高。(知识的第二次覆盖)

( 1 )专题选择的原则是:第一阶段中的弱点;教材体系中的重点(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形、四边形、圆等);中考试题中的热点(可通过统计找出);初中数学的解题方法体系(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有: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转换化归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等;数学解题方法主要有:消元法、降次法、代人法、因式分解法、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法、图象法等;一般性的思维方法有:观察、试验、比较、分类、归纳、类比、猜想等);中考题型的创新点(情景题、应用题、开放题、操作题、探索题等)

( 2 )分层选择例题和配套习题是本阶段的一个技术关键。建义:一是以近年的中考题为训练的基本素材。二是以中档综合题为训练的重点。三是以 “ 题组 ” 为训练的重要方式。专题复习既是全面复习的继续,又是有侧重、有深度的提高,使得学生经过专题复习后,能对螺旋上升的知识形成几条清晰的逻辑,并获得解题能力的明显提高。

( 3 )第二阶段复习的基本方法是讲练结合,可以先讲后练,也可以先练后讲,还可以交叉进行。

3 .第三阶段:模拟训练

( 1 )这一阶段的重点老师应放在思想方法的提炼和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整上。通过几套仿真试题,完成适应性训练,让学生把最佳竞技状态带进考场。这一阶段应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基本内容的再次覆盖与重点强调。二是解题能力的实际检验与强化提高。三是考试经验的具体积累和迅速丰富。

( 2 )老师对每次模拟考试都要认真做好讲评。讲评内容包括:一、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主要应用了什么方法,关键在哪里。二、指出学生的典型错误,并分析在知识上、逻辑上、心理上和策略上的错误原因。三、表扬并推广学生中的优秀解法。四、说清题目的纵横联系。五、介绍每一题、每一扑步的评分标准。六、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 3 )第三阶段的基本方法是练评结合,先练后评。最后达到让学生交满分卷的目标。

整个复习计划可在执行中参考新资料、新动态作出适当补充和技术调整。

中考复习方法研讨

    初三年级下学期,相当长的教学时间,是在组织学生进行中考备考复习。为利用好这段宝贵的时间,让学生把握住这一次再认识、再巩固和再提高的机会,提高复习的效果,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复习的目标:扎实双基,激活思维,严谨态度。

    双基是组成物理学科的砖和瓦,无论新课程条件下考试如何变化,扎实的双基依然是应对中考的必要条件。根据近两年物理试题拟题讲究立意,从过去的直叙式转变成情景呈现的特点,对考生思维的灵活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复习中要注重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考试的成败,除了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因素的影响之外,个体态度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如学生在认知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能不能认真细致地审题,能不能完整严格地答题个体上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把严谨的学习态度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之中。

    二、具体做法:三轮递进复习。

    第一轮:拉网式双基复习。本轮复习以课本为线索,将逐章逐节教材中的知识点,实验,思维方法,基本应用等,一个不漏地和学生一起回顾一遍。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次再认识,再记忆,达到基础上的巩固。对于课标中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现象,要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复习基础知识,不能死记硬背,关键要弄清概念、规律产生的背景、事实和过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防止照本宣科,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将旧内容重复教学,容易使部分学生产生学习上因放松而疲劳现象。因此,在课程设计上既要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便于他们整体提高,也要考虑到基础好的学生,使他们真正做到温故知新,有新的收获。在此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整理,归类等复习方法。这一轮复习用三十六个课时。

    第二轮:整合式关联复习。以物理学科知识体系为模块,进行相关联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在这个阶段,通过比较、类比、分类、归纳整理,让学生全面驾驭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个总的提高。对一些近似现象、概念和规律要加以区分。对于不同的知识体系中的内容,也要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归类整理,如速度、路程和时间,电流、电压和电阻,质量、体积和密度,压强、压力和受力面积,压强、体积、浮力这些量之间关系的认识,运用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密度、电阻、比热容、热值,这些量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对基本概念和规律有全面的认识,活化所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在这轮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中的物理现象,生产技术中的物理问题,生活经验中的物理事实,对此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同时注重一题多变,旧题翻新,新中求异,异中求同,切忌就题论题,只顾找标准答案,要求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习惯。

    第三轮:针对性专题复习。针对海南省近两年课改区中考命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分别设置了作图专题、实验专题、计算专题、问答专题等。目的是让学生面对中考试卷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同时,教师在这个阶段注意学生的状态变化,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应考技巧、策略、心理上的辅导,帮助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技巧上、心理上作好充分的应考准备,使走进考场的每一个学生都胸有成竹。

    特别强调的是,复习的过程,同样是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的教学中,切忌为应试而复习,搞填鸭式教学,搞题海战术,把学生再次推入应试教育的泥沼。教会学生复习的方法,让学生不断地在复习中体验到收获的愉悦,应是教师始终不渝的追求。

2008 年初三英语中考复习方法

    离中考将近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怎样使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初中阶段所学的英语知识融会贯通,显然,掌握一定的复习方法非常重要。以下是我对今年英语中考采取的复习方法,做点粗略的浅谈。

    一、第一轮系统复习应本着“依纲靠本”和“温故知新”的原则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这一阶段应紧扣中考纲要,按教材顺序归纳语言点,讲透语言点运用,对各个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同时应注重词汇,词组,句型的过关,并通过配套练习、复习检测形成能力。复习方法主要是以点带面进行系统复习。以一个单词或语言点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找出与之相关的词语和用法。比如,学习一个名词,应知道它是可数的还是不可数的;如果是可数名词,其复数形式怎样变化;是不可数名词,又应怎样使用;它有没有动词形式或形容词形式。再如一个动词,其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现在分词形式是怎样变化的?应如何使用?有没有固定用法?运用这个方法,可以得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当学生复习有所收获时,他们会感悟到:复习课重要,复习课必不可少,自然也就会保持继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第二轮复习是分块复习,是根据中考说明“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分语音、词汇(构词法,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冠词,动词)语法(宾语从句,状语从句)。这一阶段的复习,应力求保基础,抓中档,争高分,稳住好学生,积极鼓励并转化差学生,重点抓中等生,要做好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辅导工作。任何一份完整的中考试题,都由一定比例的基础题、中档题、难题组成,中考成绩不尽人意的原因之一往往是基础题失分多,所以不能轻视基础题。特别是对中层生,我要求他们一定要把基础知识学扎实,对一些无能为力的难题可舍则舍;而对那些中上层生的要求则不同,在保基础的前提下,再给他们一些有代表性的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通过抓中档,力争在中考取得高分。排除错题,减少错误率是复习语法的好方法,复习时要对学生平时理解不深、练习不够、运用不当的语法项目进行重点复习,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整理错题本,把平时练习中经常出错的题目抄在本子上,反复琢磨,直到弄懂为止。

    三、第三轮复习重在考前指导与适应训练,抓好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培养,主要是适应中考要求,侧重培养学生阶题能力,同时要进行综合练习和模拟测试,从中考题型来看,近年来对听、读、写能力的考查分加强。

    今年听力的分值增加到 30 分,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有必要进行适量的听力强化训练,做到反复听磁带,考场重技巧。 第一步,应从多听教学听力录音带入手,如所学的课本录音带、口语教材录音带,也可以选听适合或略高于自己水平的有趣的材料。无论是精听或是泛听,最好开始都不要看文字材料。每天坚持听录音时要跟着磁带模仿、操练,一句接一句,直到跟磁带一模一样。整盘磁带十几个来回后还有听不懂的地方可以参照听力原文。 ( 每多重复一遍都有令人惊喜的新收获呦! ) 一边听一边翻译,直到任何一个句子出来都可以立刻翻译成汉语。原文、试题、答案、解析一起对照,找出做题思路、攻克每个不懂的语言点。一定要注意一盘磁带没有彻底掌握后不要学下一盘磁带。而世界上听力高手练习的秘诀都是这样的——一天 24 小时除了纯粹的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以外就把耳机挂在耳朵上,想听就听不想听也得听,而且是一盘磁带反复听!考试中的应试技巧有 1 、快速读题有目的“听”。聪明的考生一旦拿到试卷,就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进行听力测试的快速读题,对将可能听到的信息或考核内容进行预测,并可适当地做一些标记,带着问题听,带着预测去搜索答案,也即有目的地“听”。这是中考听力测试中能否得到高分乃至满分的关键,它使考生由被动转为主动,打一场有准备的仗。听力答题的良好发挥,也将帮助考生更镇静、沉着,以饱满的情绪进行下面的答题。 2 、平心静气集中精力。考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要排除对听力测试的恐惧感,坦然放松,静心聆听。不能因为一个单词或一句话没听清楚而急躁慌乱,影响后面内容的聆听而影响答题。当然听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注重训练及时反馈“铁杵非一日能磨成针”,因此在平时训练时需要认真,如果出错,一定要弄清楚错误的根源是什么,是听的问题,是理解的问题,还是词汇的问题,自己要做到胸中有数。通过及时反馈,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听力能力。

阅读理解——大量阅读,掌握方法,提高理解水平:在最后的复习时间里,主要采取大量阅读和限时阅读的方法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每天读两至三篇题材各样的小短文。最好是限时阅读,在阅读中,要注意抓住中心思想( Main idea ),以及文中出现的 who 、 where 、 when 、 what 及 why 等关键词。特别要注重第一段和每段的第一句。“ Practice makes perfect 。”对于不同的阅读材料,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及阅读的速度。着重培养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以及对阅读内容给予评价的能力。希望学生能通过大量阅读和反复实践,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水平。此外,在阅读方法上也要进行强化训练。引导根据文章不同的体裁、题材,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例如:叙述文以记叙为主必定有三个要素:情节、人物和背景,情节的发展主要以时间为线索。阅读记叙文必须抓住时间这条线索,以人物为中心,弄清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又如:议论文和说明文中大多数段落都有主题句,快速寻找主题句,对整体把握语段有积极的作用。再如应用文,学生应学会常见的应用文体格式,一读就知道是书信、通知、广告、报告或使用说明书等。通过多种文体的阅读训练,学生可以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速度,他们还可以学会根据文章不同的体裁、题材去把握中心。

    书面表达――多写多练,限时完成,多看范文。写作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除了大量阅读外,还需要进行许多写的练习。同学们最好是找有范文的作文题目,先自己动笔写,尽量做到用词恰当生动,然后再与范文进行对比,以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在写作时,首先,要使内容条理化,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如何写等,都要有个合理全面的安排。其次,要用自己最熟悉的句型结构和赐予,力求文理通顺、语言准确,要恰当地使用时态和语态,把握不大地词语不要用。遇到一时想不起来地词语,可以回避它,找同义词、近义词代替,也可以换个句子,改变说法,千万不可钻牛角尖。最后,还要注意字迹工整,以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总之,要想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多样的解题思路,有信心和恒心,必须搞好合理全面的英语总复习,同时再整个复习过程中还应遵循一条原则,即摆正师生关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已教材为基础,已应用为目的,在归纳总结中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复习效果的目的,才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希望通过周密的复习,让这一届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中考数学复习方法谈

    初三现阶段已结束新课,转入紧张的中考复习。复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考试的结果,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中考总复习呢下面结合笔者多年指导学生中考复习的经验及中考命题的思路谈一些体会。

    一、重视课本

现在中考命题的趋向尤其是武汉市中考以基础题为主,有两题的难度要求高。坚持源于教材的基础题(按以前的惯例)有 122 分是课本上的原题或略有修改,后面两大题的要求是 “ 高于教材 ” ,但原型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建议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集中精力把初三代数,几何内容,初二的几何及代数中的分式与根式的化简部分的习题,例题等每一个题目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并善于归纳分析。现在许多初三学生一味搞题海战术,整天埋头做大量的课外习题,其效果并不明显,有本末倒置之嫌。

    二、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基础知识即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学生能揭示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从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去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于一题。例如初中代数中的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图形与 x 轴交点之间的关系,是中考内容的必考之一,在复习时,应从整体上理解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把握教材,达到熟练地将这两部分知识相互转化。又如一元二次方程与几何知识的联系的题目特点非常明显,应掌握其基本解法。每年的中考数学会出现一两道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所用到的知识都是同学们学过的基础知识,并不依赖于那些特别的,没有普遍性的答题技巧。而主要是知识间的相互关系。

    三、重视初中数学中的基本方法

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如配方法,换元法,判别式法等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方法。同学们在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实质,它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步骤应熟练掌握。其次应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如函数思想,在初中的试题中,明确告诉了自变量与因变量,要求写成函数解析式,或者隐含用函数解析式去求交点等问题,同学们应加深对这一思想的深刻理解,多做一些相关内容的题目;如方程思想。它是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把未知量转化为已知量的思想。应牢固树立建立方程的思想,比如要求两个量必须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关于这两个量的方程(或等式);再如数形结合的思想,武汉市近几年中考 “ 压轴题 ” 都与此有关,如把图式三角形放到直角坐标系中利用它们图形上的相互关系,熟练进行代数知识与几何知识的相互转换。许多同学解这类问题时往往要么只注意到代数知识,要么只注意到几何知识,不会把它们相互转化,如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与几何图形中线段的长的关系;坐标系中 x 轴与 y 轴相互垂直与几何图形中的直角、垂直、对称及切线等的关系;函数解析式与图形的交点之间的关系等,建议同学们着重分析几个题目悉心体会上述的三种关系在题目中如何出现,如何转换。

    四、应注意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探索性试题的研究

现在各地风行素质教育,呼吁改革考试命题增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在其它省市的中考命题中已经体现,而且难度较大,这一部分尤其是探索性命题在平时学习中较少涉及,希望同学们把近几年其它省、市中考试题中有关此内容的题目集中研究一下,以备无患。

    五、中考复习的第二阶段应以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的结构网络为主,从整体上把握命题的范围和内容

对重点内容应重点复习。首先拟出主要内容,然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相关内容的题目,着重收集主要题型和技巧解法,象小论文式地重组知识,不要盲目地做题,要有针对性地选题。

    好的复习策略是取得中考成功的关键之一,同学们在复习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细订计划,超前复习

九年级综合复习一开始就要明确考试要求,考试范围,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可行的复习计划,计划要有重点且容易实行,安排上最好是能跟上老师复习的进度并超前一些。复习时可以按照知识板块进行,搞清每一个知识板块的各种题型,并做到熟练的对付各种题型。上课之前,把相应的章节温习一遍,把有关的知识进行初步的整理,适当完成一些回顾性练习,记下主要难点。这样上课就有更多的时间与同学们交流关键性的问题,提高了上课的效率,就能明确哪些知识有缺陷,哪些知识重要,哪些地方容易错,做到心中有数。

    二、一定量的习题训练与“题海战术”不能划等号

“题海战术”不好,但一定量的训练,做足够数量的习题才能把数学学好,这一点必须引起重视,只有平时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才能在中考中正常发挥,只有每天动笔适量做些练习,这样才能保持思维的连贯性,考场上才不至于有生疏感。数学中考题的难度分布约为 70% 的简单题, 20% 的中档题, 10% 的难题。建议大家在中等及以下难度的题上多花时间。做题并非做的越多越好,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量的做,切忌只顾做题忽视对知识点的梳理和深入理解。

    三、善于反思总结,提高解题能力

解题后反思、总结,才能进一步看透问题的本质,体会命题意图,探索规律,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解题经验。数学复习中既要注重概念、定理、法则等基础知识的梳理,更要关注解题后的反思与总结,领悟其中的思想方法,并通过不断积累,逐渐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以便举一反三,提高解题能力。解题后小结一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 )对所解题的结构理解清楚。考虑在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哪些步骤易出错?原因何在?如何防止?( 2 )对解题方法重新评价,以期找出最优解法。考虑解题中运用了哪些思维方法、数学思想?想法是如何想出来的?有无规律可循?( 3 )对题目的重要步骤进行分析,以便抓住解题关键。考虑解题的难点何在?你是如何突破的?能否用别的方法导出这个结果?再比较哪种方法是最好的、简单的?( 4 )对问题的条件和结论进行交换,以便使问题系统化。考虑题目的条件和结论有何结构特点,运用这些特征是否可以将条件加以改变,结论加以引申,题型加以更新,解法加以推广。

    四、注重错题分析,学会对症下药

平时练习、测验后要分外留心做错的题,建立一个自己的“错题档案,认真总结自己做错题目的类型和方法。着重分析自己做错的题,找出错在哪里,出错的原因,属于基础知识但不牢固的,要及时补救,夯实基础;属于考试技能技巧的,要吸取教训,防止下一次重蹈覆辙。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而且是针对自己的,考试前只要拿出它,就能明白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在考场上对同一类型的题目引起警觉,将失误减少到最低限度。

    五、梳理主干知识,收缩复习

复习后期,看着课本目录回忆基本知识体系,把复习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总结解题方法,把典型习题分类整理,力求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可以看自己整理的笔记、提纲、图表、考卷,重温重要公式、定理等,通过“收缩复习”为中考打下坚实而熟练的知识基础,以便能在中考答题在中,根据主干线索,迅速回忆,提取知识,做到“八九不离十”。

进入初三年级,学习紧张而忙碌,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5门功课,门门不敢怠慢。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初三生怎样学才能事半功倍?

  语文 紧跟老师节奏,坚持每天阅读

  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曾志红学生要信其师。初三生要紧跟老师的节奏,认真听讲,仔细做好笔记以免落下新知识点。到了初三年级,学生还要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讲究听课效率,与老师多交流,不懂的知识一定要及时提问请教,及时扫除知识盲点。

  初三这一年,要坚持每天阅读一篇文章,积累语感,锻炼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文章可以是课标里推荐的,也可选择《小说月报》等文学刊物中一些文学性较强的文章,还可读一些散文诗等。在阅读过程中,初三生要在比较放松的状态下阅读,不用刻意地思考文章的结构与技巧,长期坚持下去,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否则会增加不必要的学习负担。

  到了初三,一个显著变化是考生要大量做习题,并经历多次考试。在平时的考试、练习中,初三生要在头脑中明白每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考生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反复分析,做到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心中有数,分析试卷时要细致全面,对掌握不牢固、经常丢分的知识点做好标记。如词语部分,在每次做题过程中,学生可挑出错误频率较高的词语,集中记录在一个本儿上,重点记忆。

数学 挖掘自身潜力,吃透每道例题

  东城区教师研究中心葛晓虹初三这一年是承上启下的一年。初三生在这一年里,所学的知识难度加深了,要求的推理能力增强了,因此,考生要调动自身的学习主动性,挖掘自身潜力,消化巩固所学知识。

  初三生这一年一定要多读课本,抓住基础,认真吃透课本上的每一道例题。中考考查的知识点以基础知识为主。考生要通过做题把基本的概念、公式、解题套路和规律性的解题模式熟练掌握。其中,例题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中考的个别题目甚至会出自课本原题,因此考生一定要弄懂、吃透,不要在基础例题上丢分。在学习概念等基础知识时,学生不能单纯记忆,要学会主动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边举例子边理解记忆,要能逆向思维,从而更透彻地理解概念。例如,圆周角概念中,顶点在圆周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在看到这个概念时,学生要举例想一下什么样的角不是圆周角,把概念分开学。

  从往年中考试卷看,有些考生做题时,不能正确理解和应用题目中给出的条件而导致解题错误。因此,初三生在课上听老师讲课时,不能只是机械地听课、记录,还要注意分析老师在讲解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做题前不要盲目下笔,要读2遍题,把给出的条件作上标记,进行分析后再解题。

  基础不好的学生要树立信心,因为中考的很多重要知识点都在初三学习,而且80%左右都是基础知识。因此,这部分考生一定不要放弃,要及时补漏洞。中等生和基础好的学生要在保证基础知识不丢分的情况下,尝试做一些难度大的题目,积累做题方法。

英语 做做往年试卷,训练阅读技巧

  朝阳区教研中心赵文娟迎接中考,知己知彼是最重要的要做到“知彼”,初三生要认真分析《考试说明》和中考试卷,起码做3套往年的中考试卷,重点做去年试卷,从中把握中考内容、分布、出题方式、难易程度,通过标准答案找出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自己的不足,由此选用得当的复习方法

  “知己”就是静下心来把老师下发的练习试卷和自己做过的习题里的错题拿出来,专门整理成一本错题集,然后把错题做一遍,发现自己还有哪些不明白、不准确的地方,做一个记录,并请教老师或查阅语法书、词典等,把知识点弄懂弄透。得到正确答案后,可以把这些题暂时放下,过一段时间再做一遍。这种排除错题、减少自己错误率的方法,是提高准确率的有效复习方法之一。

  英语单词和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试内容。许多考生等到初三总复习才对记忆单词重视起来,到那时就有些晚了,因为词汇需要平时积累。只背单词不是好方法,初三生要通过词汇在句子、文章中的反复出现及运用才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阅读还能提高词汇的复现率,从上下文中体会到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阅读对初中毕业生来说是一种较高水平的能力要求,主要考查阅读速度理解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初三生要有一定的词汇量和扎实的语言知识,同时还要提高思维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常识和其他文化背景及风土人情常识。这就需要同学们在保证一定量的课外阅读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阅读技巧训练,带着问题读,利用关键词、句去领悟隐含的意思等。为了让自己的阅读能力达到中考要求的水平,我建议初三生保持每天2篇左右的限时阅读量。

物理 增强动手能力

  东城区教师研究中心王苏凤考生在初三第一学期主要是跟着老师学习新知识,下学期进入总复习。对物理学科而言,初三生在现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观察、发现和思考。

  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考生可利用身边的物品,把课堂上老师演示过的实验再做一遍,从而加深对概念、原理的理解。近年中考越来越注重让考生通过物理知识来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因此,考生还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物理因素,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学习、理解物理概念。如,考生看到地铁站台上标志的黄色安全线,就要思考这条黄线的应用说明了流体压强、流速及惯性原理等物理知识。将物理学习融入身边的生活中,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考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不要单一地学习知识,要注重所学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及内在的逻辑关系,要注意将知识点整理成网络。此外,考生还要养成及时纠错的习惯,把平时做错的题目单独整理在一个错题本儿上,随有随记,并分析错误原因,检查知识漏洞并及时弥补,以利于下学期的总复习。

化学 牢记化学符号

  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杨燕化学在中考时占80分。对于初三生来讲,化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不管你过去学习成绩如何,在化学这门课上,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

  接触一门新学科,培养兴趣是很重要的。化学中很多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建议大家多留意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了解操作步骤后回家尝试。如将紫甘蓝焯出紫色的水后,加入食醋,你就会发现紫水变成了红色。抓把食盐撒到燃气灶火苗上,你会发现蓝色的火苗会变成黄色。这些有趣的实验有助于初三生喜欢上化学。在平时,初三生也要坚持用化学视角观察生活,发现自己解释不了的现象可以请教老师。

  俗话说“数理化是一家”,数学基础较差的考生可能会对化学这门课产生畏难情绪,担心自己数学不好影响化学。杨燕认为,学习化学关键要靠勤奋。化学这门课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只要从一开始就跟着老师走,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一样能学好化学。

  刚开始接触化学,对化学符号、化学式的牢固记忆十分重要。如果不知道铁的化学符号,就很难写出三氧化二铁的化学式,同样也很难写出三氧化二铁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在记忆化学用语时,初三生要学会找到其中的规律巧妙记忆。对于一些化学概念,初三生可以理解性地记忆,如质量守恒定律,就可以通过一个实验来记忆,既记得牢又容易理解。

  很多同学在期末考试之前都会有“头大”的感觉。一方面需要复习的内容很多,另一方面期末的功课紧,时间又不够,究竟该怎么办呢?实际上,越是“时间紧任务重”,越需要我们提高合理利用时间的能力,换句话说,学会制定计划十分必要。

  同学们在制定考前学习计划之前,首先要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全面客观的分析,将需要复习、掌握的内容进行分类,明确哪些是现在最需要提高的,哪些是已经掌握较好的,这样才能重点突出。其次则应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有适当难度的学习计划和考试目标。

  在时间安排方面,一般来说,早晨的时间头脑比较清醒,可以用来记背英语单词或文学常识;午饭后可以休息一会儿;晚上的大块时间需要认真安排。此外一些零碎的时间都可以积极利用,如何利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一切以提高效率为前提。对于晚上的时间安排,可以依据不同的原则,比如以老师复习课的内容为基础和依据,将自己擅长和不太擅长的科目交叉进行,同时注意劳逸结合,这样才能做到专时专用,保证效率。只有对复习的全局有了把握,心里才会平静踏实。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许多家长看到孩子学习很辛苦,都会为孩子准备些加餐,这份心意是好的,但表达关心的时机很重要。建议家长尽量不要在孩子学习过程中过多打扰,否则很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扰乱复习思路,也会影响学习效率。

大考前很多学生出现心情烦躁的症状,虽然比较普遍,但心理不稳定、情绪烦躁,会影响和干扰复习,甚至也影响了考试水平的发挥和成绩的提高。所以,调节好迎考复习时的烦躁情绪是学生搞好复习考试的重要一环,决不能等闲视之。

  首先要搞清烦躁情绪产生的根源是什么?造成情绪烦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害怕考试,一碰到复习迎考就心情紧张,紧张之下就产生烦躁;有的是由于复习没有计划,一会儿弄弄语文,一会儿读读外语,一会儿做数学,混乱的复习导致心中不踏实造成烦躁;有的是由于复习疲劳过度,缺乏必要的休息和睡眠,身体过分疲劳,引起烦躁情绪;也有的是由于平时不认真学习,复习时碰到的问题一大堆,学习状况不佳与想考一个好成绩之间的矛盾致使心理烦躁不安……只有弄清造成自己烦躁情绪的确切原因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调节。

  对症下药地自我调节针对造成烦躁情绪的原因,可从下列几方面进行调节。

  正确认识和对待考试。害怕考试只会给自己心理增加压力,影响复习,甚至造成怯场,越怕越考不好。与其这样,还不如不要害怕,泰然处之。

  认真制订复习计划,井井有条地复习,自然比“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式的无计划复习来得扎实。扎实的复习就会使人胸有成竹,减少烦躁情绪。

  注意休息,避免疲劳过度。复习时的有张有弛、劳逸结合是避免心理烦躁、提高复习效率的良方。

  对每道错题都要重新摘录,然后做错误过程陈述、错误原因分析、错误类型总结、最后将正确解题过程写出。如果有多种方法也应该做出。看下图示:

 

  X年X月X日

  原题:……

  错解:……

  错误原因(种类):……

  正解:……

以上就是错题本的完整格式。

  4、经常翻阅错题本。每周或两周一次重做一下错题本,考试前更应重做“错题本”。开始“错题本”里由于粗心的类型会占大多数,但随着该项工作的深入,“错题本”中的错误质量会越来越高,数量会越来越少,更多是由于概念点和思路而引发的错误,这些题就是属于平常没有作对,考试又犯错的典型类型,如果平时就能够解决好,到最后考试的时候自然不容易再犯错。

  5、在开始时,把本学期甚至本学年的所有错题全部整理出来(这点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尤为重要)。

  请注意的是:错题本能否顺利建立和进行,需要家长和学生认识统一,并有决心坚持。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是对自己缺乏耐心和信用而造成的。但是只要坚持下来,善待错误,你很快将会欣喜地发现,错误会变得越来越少,你也很快会从烦琐的错题整理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信心。 

   “错题本” 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办法,是减轻学习负担的作业。通过“错题本”的使用,可以提高思路质量,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知识点及概念点,可以极大地改善粗心的现象,可以迅速地提高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