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 衣冠里的华夏:文明中的不和谐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36:38
文明中的不和谐音
  

  初到新加坡,笔者很快为这个国家高度的文明所折服。这个城市国家到处郁郁葱葱、干净整洁,就像一位法国摄影师三十年后重游新加坡的感觉,说新加坡很“新”。而且,这里处处秩序井然,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友善和信任。但有两样事情始终感到不解和不习惯:塑胶袋的过度使用和垃圾的不分类。这两样,让笔者感觉回到了数年前的中国,在新加坡整体文明中显得十分突兀和碍眼,可谓文明中的不和谐音符。此事如梗在喉已多时,看到近来大家关注和讨论此事,更觉不吐不快。

  在文明程度不及新加坡的中国,“限塑令”在许多城市已实行多年,垃圾分类的宣传也深入人心。在北京的街道和居民小区的垃圾收集处,常有两个垃圾桶:一个是普通垃圾,一个是可回收或难以降解的垃圾。虽然现在还做不到人人都会分类丢垃圾,也不是人人都已形成了这个习惯,但至少这种认识和习惯正在百姓中慢慢普及和形成。现在在北京的超市,人们大多使用自备的购物袋,很多人都已习惯外出时随身携带购物袋。正是收费使用塑胶购物袋,帮人们形成了好习惯。

  其实,漂亮而便携的购物袋在新加坡并不少,但无论在商场、超市还是巴刹,仍是塑胶袋满天飞。一个人从超市购物出来时手里拎着五六个塑胶袋,一点也不奇怪。在超市免费提供塑胶袋的情况下,很多人也乐得将不同的物品分装于不同的袋中,尽管这些物品已有独立包装。而超市也极尽方便顾客之能事,收银员主动为顾客装很多塑胶袋。最近,媒体对垃圾不加分类开始关注和报道,说很多食阁、餐厅的垃圾难以处理,因为食物、餐具等全混在一起。

  到新加坡后,笔者依然保留着在北京形成的自带购物袋和垃圾分类的习惯。去超市购物如果忘了带购物袋,也尽可能将所购物品装入一个袋中或分装进自己的包里,如果东西很少而离家又近,就干脆手提着物品回家。初到新加坡,看到人们随手将所有的垃圾,诸如食物残渣、塑料餐具、瓶子、塑胶袋、纸张等统统装在一起丢,很不习惯,却怎奈找不到分类收集的垃圾桶或垃圾道,也就只好“入乡随俗”,直到发现每半个月一次塞入家门的黄色袋子,是专门收集可回收垃圾的环保袋时,才乐颠颠恢复从前的习惯认真分类,定时将半月“积攒”的垃圾放在家门口等人收走。

  塑胶袋的使用和垃圾的分类都事关环保。对新加坡这样一个小小岛国,纵然有再好的垃圾处理技术和工作规范,也经不起这般无节制地制造垃圾和困难。无论从环保还是节约,抑或尊重和珍惜环卫工人劳动的角度,限制塑胶袋的使用和垃圾分类都很有意义。

  其实,新加坡在这两件事情上也有自己的措施,比如每半月分发的黄色环保袋,比如在超市购物达一定价值,又拒绝使用免费塑胶袋时会得到一定奖励。但相对于这两种现象的严重程度,这些措施显得苍白无力。

  环保意识的确立和习惯的形成,有赖于宣传教育,更有赖于制度的保证。在亚洲,新加坡一向以法制严明而著称,而法制也打造了新加坡的高度文明。然而,在塑胶袋过度使用和垃圾处理问题上,却既没有感受到宣传教育的力度,也不见类似的中国“限塑令”,目前靠的单单是人们的自觉自愿,效果可想而知。人们在这两件事情上的意识和习惯,与整体文明素养很不相称,它成为新加坡文明的“短板”而引起各方关注也就不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