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刘邦1:课变:向着明亮那方(卢志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13:21

课变:向着明亮那方

 (根据2011年10月14日北京“新课堂 新教育”21世纪高峰论坛发言整理)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    卢志文

新教育实验是朱永新老师发起的中国民间教育改革运动,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新教育实验宗旨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它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的疗治、计划与行动。新教育强调的完整既指幸福的完整,还指受教育者身、心、脑的完整。新教育希望通过自己努力,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和谐成长。新教育实验的目标是“四个改变”: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通过“六大行动”实现这“四个改变”,“六大行动”当中,就有一个是“构筑理想课堂”。

    课堂是根,立根课堂是学校发展根本。应试本位的教学观、知识本位的课堂观和分数本位的评价观是三座大山。教学围绕应试,课堂围绕知识,评价围绕分数,带来了课堂的灌、作业的滥、考试的多和管理的死。沉重的学业负担、过重的心理负担和乏味的校园生活构成灰暗的教育现实图景。老师坚守着传统的“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教条,但是他们背着一桶长期不更新的臭水,强迫信息时代每天接受新信息的孩子们去接收老师桶里的水,这是多么残忍的事啊。但是,我们老师在课堂上不允许孩子们拒绝,当他们摇着头不愿意接受老师背着那一桶臭水的时候,老师就动用教师权威,强迫孩子张开嘴巴。于是,学生哭、教师累、家长急、校长冤,形成了今天教育普遍被人们诟病这样一种状况。

    我们认为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建立全面、和谐、可持续的质量观,创造绿色的教育GDP。全面、和谐、可持续的质量应该包含三个质量,新教育认为第一个质量是学习性质量,这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的;第二发展性质量,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第三个生命性质量,是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我们不光关注孩子今天走得快不快,更要关注孩子明天走得远不远,我们还要关注孩子在走得快不快和远不远的过程当中,孩子们快乐吗?幸福吗?因此,我们不能为了让孩子们明天不输掉,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而让他们倒在起跑线上。

    新教育提出理想课堂有三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发掘知识的伟大魅力;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这三条分别对应我们提出的学习性质量、发展性质量、生命性质量。学习性质量关注孩子今天学习的成效;发展性质量关注明天孩子的后劲;生命性质量关注孩子的生命状态。落实有效教学框架就是通过结构保底、通过先学后教、合作互助,去保障学习形式。通过课堂的小组讨论去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自学能力,培养孩子的合作教育能力,通过让孩子成为主体,让学生获得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发掘知识伟大魅力,就是通过合作探究,呵护孩子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通过展示交流,自主发展,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终提升的是学生生命性质量。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和新教育追寻的三种质量观是吻合的。新教育课堂变革,以五大理念做基础:无限相信师生的潜能,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自主发展。我们用结构保底方式去解决素质教育落地生根问题,因为落实有效教学框架就是一种结构保底。我们认为把课堂质量完全交给老师其实不可靠,把课堂质量交给教务主任其实也是不可靠,课堂教学质量应该交给结构。素质教育最重要的能力我们认为至少包含以下四个:学习能力,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个体的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自主发展能力。过去我们是课内扎扎实实打基础,课外是轰轰烈烈做素质,这是两张皮,两张皮这么多年走下来的结果是在两个方向各自都没有成效并且还看不到希望。今天新教育提出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必须把素质教育放到课堂中去,要想在课堂中实现课堂教育,也不是提高老师、校长意识就能解决,而是要把这些放到课堂的结构当中去,要落实有效教学框架,只要按照新教育的有效教学框架去做,孩子的自学能力就得到保障,因为他是导学案在先,孩子自学在课前,课上孩子小组展示,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过去训练孩子语言表达有辩论赛,可是一个学校的辩论赛只有极少的孩子能够得益,而且辩论式语言表达并不适合今天社会的日常交往需要。而演讲则是抒情式的表达方式,我们认为,学生真正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应该是所有学科的老师做的事,因此应该把它放到课堂结构当中去。

    再说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孩子在小组里演绎抗争与妥协、民主与法制、合作与竞争,这三种关系在小组内天天发生。社会中,无论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甚至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所演绎的各种复杂的关系,不外乎就是这三种。自主发展能力就是自主规划、自主反思,让孩子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理想课堂遵循的价值取向,是保底加创造。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结果受制于教师的个体因素和学校的教学管理状态太多,应该改变这个状况。结构作用在于保底,通过结构对相对复杂的变量进行适度控制,精彩的课堂需要师生发挥,稳定的质量需要结构来保障,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需要模式,艺术不需要;因此课堂教学仅有模式肯定不够,没有模式肯定不行。建模是一种科学的思想。课堂模式便是课堂中稳定的被结构化了的教学方法的组合,任何模式都有特定的使用场合和条件,从来就没有一种适可而皆准的万能模式,这和教无定法的涵义是一致的。因此当我们今天讲模式的时候,很多人会提出因为教学是艺术,从而反对模式;只要讲模式会一定僵化,只要僵化就不是艺术,只要僵化就不是教学,只要僵化就不是有活力的课堂,我不太赞同这个观点。因为模式反映教学规律,大家知道没有比数学公式、物理公式更僵化了,而公式恰恰反映的就是规律。只有掌握了规律的东西,它最后才变得僵化,但是我们永远不要忘了,任何一个公式都有使用的条件。

因此,教无定法并非教学无法,教无定法并不排斥课有定则。今天教学过程被赋予较多的个人化色彩,人们把提高教育质量的全部努力寄予教师的素质提升,现实当中表现对名师的高度崇拜和对教学艺术的极力推崇,不能说这个方向是错误的,问题是教师素质的提升,永远是处于一个向理想目标迈进的过程,就是说,我们无论怎样努力,永远有一批处于成长过程中素质不高的老师在现实中从事着教学。甚至到临退休的那一刻,我们发现,很多老师还算不上优秀的教师。那么,怎么办?即便对那些素质足够高的教师,我们也无法对其教学效果获得十分可靠的预期,因为他能力之外的工作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他的教学成效。很显然,通过提升教师来保证教育质量,虽然方向正确,但仅有这个努力是不够的。新教育在这一块着力,那就是用结构保障基本质量的稳定实行。只要按照这个方向去做,课堂质量80%或者85%就已经定了,谁教不重要,什么状态教也不重要。但是我们并不排斥优秀的老师在课堂的发挥。事实也是如此,我们老师可能拔尖,但并不能保底。从宏观上来说,今天的中国课堂教学保底比拔尖更重要。因为少数的优秀遮蔽多数的平庸,个别好课的精彩遮蔽了整体课堂效率低下的现实。这时,课有定则模式便会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教无定法,提高无止境。课有定则,底线有保障。听名师上一堂高度艺术化的公开课的确是一种享受,可以用四句词语来形容,那就是:三生有幸、万分激动、五体投地、一筹莫展。因为越艺术化的东西,就越个性化,越情景化,就越不容易被学习,越不容易被掌握,激动之后无行动,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现实中,越来越少的名师在越来越少的公开课上展示着越来越艺术化的课堂表演,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越来越多的课堂上进行着越来越机械化的课堂操练。公开课与常态课分道扬镳,在两个方向上各自迈向极端,少数表演的公开课越来越精致,越来越艺术,而另外99%常态课越来越糟糕,艺术学不上,科学谈不上,在低效和无趣当中空耗着孩子的生命。

由于教学过程的复杂性,人们更容易把教学看成是一门艺术,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性要素则很容易被遮蔽和混淆,课堂教学中的规律因此变得虚空而难以琢磨,教学的艺术性被过分的强调,人们对教学理解偏差导致实际教学出现严重问题。

    其实我们可以给科学、技术、技能、技艺、艺术排一个队,我们很快发现技能、技艺可以重复,但是艺术不能;技术可以通过规范的训练而掌握,艺术不能;可见,把教学过程仅仅定位在技术层面是错误的,但是,现实中另一个真正的致命错误在于,由于教学的复杂性和研究教学的深度不够,人们更容易把教学当成一门艺术,这使得许多科学成分、技术成分被遮蔽。以艺术为借口我们遮盖了太多的无知和无所作为。不可否认教学艺术的存在,但是人们对教学艺术过分推崇和不当理解,带来一系列问题。教学艺术是教学方法、技术、技能、技艺的升华,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创造性、审美性、表演性、机制性、个性化等一系列重要特征,并以整合的方式发挥效用。这因为这样,于是这些重要特征使得教学艺术更容易被传播、被追捧、被推崇。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也使得教学艺术更难被传授、被学习、被掌握、被推广。

    所以我们必须要回归教学的本质,也就是说要探索教学本身的规律,这是一个漫长的道路;可是今天在教育领域当中,人们没有花更大的力气在这个领域当中进行探索。昨天吃晚饭的时候,我说了一句话:教师其实是社会群体当中最不爱学习的群体之一,学校是社会机构当中最排斥技术创新的单位之一。这的确反映了教育领域人们对科学探索的漠视,形容老师人们更多用“艺术”,教学艺术。但是我们形容医生,一般不用“艺术”这个词,当我们说这个医生很艺术的时候,一般我们不愿意让他给我们开刀。为什么很多官员到我们教室里都能进行非常详细的点评,却一般不敢点评医生高难度的手术?那是因为教学的过程科学性、专业性还不够。

    因此,翻开各类谈教学的书籍或文章,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导入的艺术、点拨的艺术、板书的艺术、评价的艺术等,其实翻开它的内容很少有艺术的成分。如果我们讲的这些内容纳入技术、技能层面去研究的话,这在挖掘规律、提炼要素、建立模型、传授培训等方面一定会有所成就。可惜当我们将其纳入艺术范畴之后,就没有了将其分解、细化、归纳、建模、演绎、复制的动力,因为艺术不能这么做,也不需要这么做,结果便是在这些方面,我们永远停留在经验层面,我们又喜欢把这些经验层面的东西夸张形容为艺术,于是形成了封闭的因果圈,多少年了,我们走不出这个圈。

新教育在理想课堂方面的探索刚刚起步,二十分钟只能表达我们零星的观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