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马官网:共和立宪:大清王朝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6:01:00
2011年10月26日09:40腾讯读书[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文章摘自:《1911,共和一步之遥》
作者:张洪涛 王利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版次:2011年10月第一版
本书简介:无数英烈前仆后继,千年帝制轰然倒塌,共和与民主的睹光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呈现在受尽磨难的华夏儿女面前。就差那么一小步。然而,在无数闹剧上演之后,终究还是没能迈过这道门槛。一百年过去了,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回首、反思这段往事。可是,简单里把史料堆砌在一起了事,或者仅仅罗列出时间、地点、人物,显然又不够……
转播到腾讯微博

慈禧太后
当“立宪”这个舶来的名词第一次涌入国人视野的时候,风雨飘摇的大清国沸腾了,各行各业的人们依稀看到一剂救世良药,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立宪请愿运动中去。第一次请愿失败了正常,第二次请愿失败了辛酸,然而,在所有的信念失去支撑的刹那,还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呢?
立宪,大清中兴的末班车
公元1906年9月初,暑热渐渐褪去,多舛的中华大地在暂时的宁静中迎来了秋天。与北方吹来的阵阵凉风相反,来自京城的一条消息,及时地给压抑沉闷的空气中注入一阵兴奋和躁动。
《宣示预备立宪谕》随着电报这个新鲜玩意儿,迅速传遍当时的十八行省衙门。未几,从衙门、会所、学校直至街头巷尾,不少人都在激烈地议论这条上谕。自日本在中国东北击败俄国后,不知是哪位高人得出的结论,反正国人从上到下都认为:日本胜,实际上是立宪之胜。两年来,不知有多少怀揣济世救国梦想的有识之士、甚至王公大臣奔走呼号,要求朝廷采纳民意,实行立宪。呼声如同风声,越刮越紧,越来越密。不出两年,“立宪派”竟成了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支庞大力量。
立宪,大势所趋。但立宪,又谈何容易。大清王朝几百年来,有谁听说过立宪这玩意儿?谁愿担这改变祖制的风险?两年了,任你奔走呼号,上书朝廷甚至进京请愿,更有极端者欲自裁明志,但朝廷始终不接招,只是把太极打得呼呼作响。
但此时的中国已经觉醒,不懈的努力终于换来了这道上谕。可强扭的瓜能甜么?被动中发布的立宪谕走的下去么?
甲午战争后的中国,就如一个沉疴附身的老人,病弱交加,从主权、领土到尊严,集体沦丧。割地,赔款,开放口岸,各种纷至沓来的不平等条约,让曾经的天朝上国尝遍了屈辱。从慈禧到平头百姓,失败和自卑已弥漫得无处不在。
20世纪初原本就是一个让中国人无法原谅的时代。
从这个世纪的第一个年头开始,战火与动荡就像膏药似的紧紧地贴着这个古老而又饱受磨难的民族,而且,还大有一种让人看不到尽头的趋势。
对于在这个全新世纪打拼的老百姓来说,除了不断地被有钱的有权的同胞欺压之外,他们也“有幸”赶上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自然享受到比祖祖辈辈们更高一级的盘剥。苛捐杂税,名目越来越多,该交的不该交的到时候自动找上门。一些重要的港口,各式各样的军舰不请自来,没准儿哪天一发炮弹就会落到家门口。
这日子还能再水深火热一些吗?
清政府一脸茫然,要是他们知道怎么去浇灭这一场将要燃起的熊熊烈火,这段历史必将以另外一种方式收场。
可是,他们又很淡定。庚子年,八国联军集体出动,不是照样也没动慈禧老佛爷一根头发吗?只要大权在握,敢割地赔款,别的什么困难都是浮云。
满族的统治者们可以很坦然,底层的老百姓却找不到一丝轻松的理由。原因很简单,最后的单得由他们的血汗来买。后来,不单是这些接近一无所有的百姓,就连那些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甚至一部分达官贵人,都恨不得把坐在龙椅上的那个小屁孩拽下来踹两脚。当然,要说清政府什么事儿都没做,整天也不琢磨一点儿有用的东西,那也有些过了。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覆灭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错误的积累也使后人难以说清谁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乾隆爷何等圣明,却是闭关锁国的始作俑者。满清从他之后便开始一路下滑。直到公元1840年,英国人刺耳的枪炮声打破了华夏大地的静谧。之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的连番洗劫,将炎黄子孙的尊严一层层地剥离、撕裂,那虎门的炮坑和圆明园的断壁残垣至今依然屹立在那里,让人无法也不能忘却中华民族这段灾难深重的岁月。
在那个阴霾密布的时代里,每一个脚印都渗透了无数人的血泪。
有人疾呼,有人呐喊,有人痛心不已,有人报国无门。然而,那个叫慈禧的统治者和她的奴才们仍不为所动,乐此不疲地编织“天朝上国”的童话。
直到1904年,清政府腾出场地,日本和沙俄出兵、出军火,在中国的土地上热火朝天地上演让炮弹飞。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千年小徒弟日本居然打得时任世界头号大地主的沙皇俄国跪地求饶。
在主场观战的中国人看得心惊肉跳,看完后又回味不已:小日本是凭借什么法宝打垮了不可一世的俄国老毛子?
远在北京的王公大臣们也开始绞尽脑汁,试图挖掘出日本人的成功经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一些人发现了日本的高明与先进之处:“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
“立宪”,如获至宝,一定要好好学啊!
学习就得有个目标,慈禧也不再把眼光只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而是做出一个让众人激动不已的决定:派几个人出洋考察。目的地嘛,就定在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奥匈帝国、比利时这几个发达国家。
大臣们很拥护这一决定。一千多年前,一个叫玄奘的和尚跑了一趟天竺,回来后立即成为千年典范,这样的机会打着灯笼也难找哪。虽然启程前因义士吴樾的刺杀行动而出现一点儿小波折,可出洋考察方案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而且,弄得好像还挺成功。以镇国公载泽领衔的出国考察团浩浩荡荡斗志昂扬地奔赴东西各国,一年后,背着一包包的经书信心百倍地归来。
在工作报告会上,载泽等人慷慨陈词:立宪的好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曰皇位永固,二曰外患渐轻,三曰内乱可弭”。官场油条载泽考虑得面面俱到,为打消领导的顾虑,甚至提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今日宣布立宪,不过明示宗旨为立宪预备,至于实行之期,原可宽立年限。日本于明治十四年宣布宪政,二十二年始开国会,已然之效,可仿而行也”。
载泽的权宜之计确实挠到了领导的痒处,却为日后埋下了大的隐患。
掌门人慈禧听得心花怒放,从她执掌权力那一刻起,内忧外患没有一天真正消停过,洋人、革命党、不安分的农民、那些居心叵测的投机分子,时不时的出一些有挑战性的难题。朝廷上下一边承受着洋人带来的屈辱,一遍挨着老百姓的痛骂。内忧外患,堂堂朝廷受这样的夹板气,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立宪,看起来这是大清王朝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
1906年9月1日绝对是个有标志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宣示预备立宪谕》出炉,清政府正式吹响改革的号角。上谕清晰明白地表示:“各国之所以富强者,实由于实行宪法,取决公论,君民一体,呼吸相通,博采众长,明定权限,以及筹备财用,经划政务,无不公之于黎庶。又兼各国相师,变通尽利,政通民和有由来矣。”
有人欢喜有人愁
此前,无论“洋务运动”还是“新政”,都红红火火了好一阵子,也让好多人跟着澎湃不已。可惜,一切不过是过眼烟云。甲午海战,证明了当时号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不过是一堆漂浮在海上的钢铁废物。五年后,欧美日诸国军队蜂拥而至,更是以严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收场。
中国人的心都碎了。
有些人对清政府的表现实在失望到家,觉得只有武力行动才能解决问题。遗憾的是,属于他们的时代并没有到来,所以只能在外围活动,或者冷不丁的组织一场起义。
许多人,这时对清政府依然抱有幻想,以为法制层面的变革就是根治种种顽疾的良药。今日立宪正当其时。所以,他们格外地拥护实施宪政,尤其是“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亟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张,并将各项法律详慎厘订。”这依稀让不少人看到权力整合所带来的机遇。
一时间,立宪运动风靡全国,和立宪派没有任何联系的人走在大街上都不好意思和人家打招呼。上海、广东、湖南、湖北等地,各式各样的立宪团体蓬勃发展,甚至跑到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也借此发力。1907年2月,康有为将保皇会改组为国民宪政会。半年多以后,梁启超与蒋智由在东京组成政闻社,声势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