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布刀:帕奥禅师佛法问答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23:59:19

帕奥禅师佛法问答六

问答三

问3-1:禅师在开示中曾经提到我们的菩萨过去世投生为狮王时,有一只兔子在睡梦中被掉落的果实所惊吓

,以为世界末日到了,因而引起整个森林里所有野兽恐怖。当时狮王则逐一地追查,最后得知乃是误传所

造成。弟子很好奇,人与人之间尚有语言隔阂,何以不同种类的动物之间可以沟通?请禅师慈悲开示。

答3-1:我想那是因为菩萨的波罗蜜之缘故,使得他能够与其他动物沟通。例如,佛陀说法时只用一种语言

,但是全印度各地讲不同种方言的人都能够清楚地了解佛陀所说的法。

问3-2:修白遍时,以头盖骨的白色为对象,除了容易取相之外,还有其他意义存在吗?

答3-2:事实上,我也教导禅修者以白花、白石头、白布等的白色作为对象来修行白遍。因此,任何白色的

物体都可以作为修行白遍的对象。

问3-3:如何才能对自己以及外境保持警觉,并且清楚明了?

答3-3:要对自己以及外境保持警觉,并且清楚明了,你必须修行四念处。四念处是:

身念处;

受念处;

心念处;

法念处。

身念处包括止禅与观禅,而其余三种念处则纯粹只是观禅。

当你修行安般念时,就是在修行身念处。如果能以至诚恭敬的心,持续不断地修行,你的正念将

会愈来愈强,定力也会愈来愈深,于是你的心变得非常宁静与清醒。

修行到观禅时,你能够清楚地见到内在与外在的名色以及它们的因。换句话说,你能够清楚地观

照内在与外在的身、受、心、法。因此,如果想要对自己以及外境保持警觉,你应当努力培育强而深的定

力,进而修行观禅。如果你能证悟阿罗汉果,那是最好的,因为阿罗汉一直是保持警觉与正念的。

问3-4:请问禅师,如何检查自己是否落入有分心?如何避免落入有分?

答3-4:在两个心路过程之间有许多有分心在生起与消灭,即使像现在,你正在听我开示,但是仍然有许多

有分心正在你的心中生灭,这是自然的现象。通常人们无法察觉有分心,因为他们的定力很弱。但是,当

他们培育定力达到近行定时,就能了解到有时候他们的心会落入有分,那时他们感觉自己似乎一无所知。

然而,他们还是无法见到有分心,因为有分心的对象乃是前世临死速行心缘取的对象。唯有当他

们修行到缘起法,并且能照见前世的临死速行心及它的对象时,他们才能分辨有分心。

问3-5:我曾经被人问倒了,请禅师帮我的忙,解答这个小问题——有人问:每一尊佛像都是有头发的,为

什么你们出家人却是光头的?

答3-5:在我们菩萨的最后这一生中,当他在阿拏摩河边出家时,他切掉自己的头发

,直到只剩下两个指宽的长度。从那时候起,他的头发就一直保持两个指宽的长度,不会变长,也不会变

短。

佛陀允许比丘、比丘尼头发留到最长两个指宽。如果头发留到比两个指宽还长,那就犯了突吉罗

罪(恶作罪)。因此,如果你办得到的话,你也可以随自己的意愿而一直保持头发两个指宽长。

问3-6:每个人都可以修禅吗?是否有不能修禅的人?是否有人一直修禅,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却都没有

禅相发生?这是不是因为业障重或其他因素所造成的?

答3-6:每个人都可以修禅。然而,有些人无法得到禅相,这可能由于他们过去的业障、或不够精进、或得

不到善知识引导、或方法错误等因素所造成。也可能同时由几项因素合并所造成的。

问3-7:有位比丘在做过还俗的仪式之后,仍然冒充为比丘。请问禅师,在家居士供养已做过还俗仪式的比

丘会有什么功德?如果这样的假冒比丘剃度别人出家,并授与别人比丘戒,将来他会遭受什么果报?

答3-7:根据《布施分别经》,即使接受布施的是一只动物,或一个没有道德的

人,布施者仍然能够从那项布施中得到功德。然而这样的功德并不殊胜,因为该布施不会由于受施者而净

化。

如果比丘还俗之后仍然穿着袈裟,冒充比丘,那么他就是一个贼,因为他偷取在家居士供养出家

人的四种必需品(四事供养)。依照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他就是「贼住」的人(十种波罗夷人当中的一种

),在这一生当中,他不能再出家为比丘。

问3-8:有人怀疑涅盘近似于断灭论。请禅师开示涅盘与断灭论的差别?

答3-8:断灭论乃是认为:不必造作任何业因,人死亡之后就达到灭尽。相反地,佛陀教导说:有因才有果

;什么样的因就造成什么样的果。例如:有了无明、爱、取、行、业这些因之后,果报五蕴就会产生。佛

陀也教导说:没有因就没有果。例如:当所有的无明、爱、取、行、业都被阿罗汉道所灭除之后,果报五

蕴就不会再生起。因此,涅盘的教法是中道,它依据自然的定理,显示因果相生的法则。再者,如果有人

认为:灭除了无明、爱、取等这些因之后,并没有所谓的涅盘存在。那么,事实上,他本身就是存有常见

的人。

问3-9:佛陀在菩提树下证入佛位,同时也成为一位阿罗汉。他不必从证悟初果开始,再一直修行到四果。

佛陀的弟子里是否也有不必证悟前三种果位,就直接证悟阿罗汉果的人?

答3-9:根据南传佛法,事实并非如你所说的那样。我们的菩萨乃是透过证悟四道与四果而证得佛果的,他

在一次静坐当中就证悟了四道与四果,在两种道之间只有几个观智生起而已。所有证悟阿罗汉果的人都必

须经历四道与四果,因此,没有任何一位弟子能够不证悟前三种道果而直接证悟阿罗汉果。

问3-10:由于不通达世俗谛,而造成在修学真实谛时有障碍,应当如何消除这些障碍?

答3-10:佛陀开示说:「有定力的比丘能够如实知见诸法。」因此,如果想要照见究竟的真理,你应当在

善知识的指导下修行,培育强而深的定力。

在这里,我要讲述周利盘陀伽尊者的故事。出家之后,周利盘陀伽

尊者在他的哥哥摩诃盘陀伽阿罗汉的指导下修行。然而,经过整整一个雨季安

居的时间,他连一首四句偈都背不下来。他之所以如此愚笨的原因在于:过去世中,在迦叶佛

的时代,周利盘陀伽是一位学问渊博而且能教授佛法的比丘。有一次,他嘲笑跟随他学习的一位

比丘为愚蠢。那位比丘因为受到老师的嘲笑而感到羞愧,并且丧失了继续学习的自信心。由于这项恶业,

周利盘陀伽在许多世里都出生为愚笨的人。乃至在他的最后这一世,生为周利盘陀伽,出家之后他突然变

得愚笨,因此,很意外地,当他背诵到下一句的时候,已经忘了上一句所背的内容。

他的哥哥摩诃盘陀伽认为他不可能证悟任何道果,就命令他还俗。听到哥哥这些令人沮丧的话,

周利盘陀伽感到很伤心,于是哭了起来。

那时,佛陀住在明医耆婆所供养的芒果园僧寺里。佛陀见到周利盘陀伽的困境,并且

知道他将因为佛陀的指导而证得解脱,于是佛陀来到周利盘陀伽身边,问说:「我儿周利盘陀伽,你为什

么哭泣呢?」周利盘陀伽回答说:「世尊,因为我的哥哥要赶我走。」「我儿周利盘陀伽,你的哥哥并不

具足明了众生意向与根器的能力,而你正是必须由佛陀引导的人。」说了这些鼓励的话之后,佛陀以神通

力变出一块清净的布,交给周利盘陀伽,然后告诉他说:「我儿周利盘陀伽,用手拿着这块布,并且朗诵

着:『——这块布容易遭到污染,这块布容易遭到污染』,你就这样子修行

吧。」

于是周利盘陀伽尊者就坐下来,用手摩触着佛陀给他的布,并且朗诵:「这块布容易遭到污染,

这块布容易遭到污染」。当他如此摩触几遍之后,那块布开始变脏了。他继续摩触,那块布变得更脏,就

像抹布一样脏。他的智慧成熟的时机已经到了,消失与坏灭的法则在他的心中现起,他内心思惟:「这块

布原本是洁白清净的,但是由于和我的身体接触的缘故,现在它已经充满污垢。我的心就像这块布一样,

在未受到干扰的情况下,我的心原本是洁白清净的,但是由于和贪、瞋、痴等不善心所接触,我的心变得

肮脏了。」如此思惟自己本身之后,他进一步精进地培育定力,并且证得四种色界禅。以这些禅那为基础

,他努力修行观禅,然后证悟阿罗汉果,同时也得到四无碍解智及六神通。

从周利盘陀伽尊者的故事中,我们了解到:不应该认为愚笨的人就不可能证得殊胜的成就。

问3-11:佛陀教导周利盘陀伽念「扫帚、扫帚」而使他证得阿罗汉果,这是什么道理呢?「扫帚」也是他

的业处吗?光念「扫帚」也能修成四禅八定、证悟初果乃至四果吗?

答3-11:根据南传经典,周利盘陀伽尊者并不是诵念「扫帚」,而是像我刚才谈到的,诵念「容易遭到污

染」。

在过去某一生中,周利盘陀伽生为一个国王。有一天,在城里巡查的时候,他的额头冒汗,于是

他用一块清净的布擦去汗水,那块布因而弄脏了。国王自言自语地说:「由于这个不清净的身体,把这么

一块清净的布给弄脏了,使这块布丧失了它清净的本质。有为法真是无常啊!」如此,他得到无常的印象

(无常想)。所以,就周利盘陀伽尊者而言,「容易遭到污染」这个法门是他证悟阿罗汉果

的强力助缘。由于佛陀见到他过去生中的善行,并且希望促使他专注修行契合那项善行的对象,因此佛陀

交给他一块清净的布。

周利盘陀伽尊者已经积聚波罗蜜长达十万劫之久:他在许多过去生中都研究三藏典籍,并且修行

观禅达到行舍智。这是每一位要证得四无碍解智及六神通的阿罗汉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在他的最后这一

生中,当他看到布变得肮脏时,立刻省察到有为法无常的本质。由于过去的波罗蜜与禅修,他能够领悟有

为法无常的本质,也能够领悟有为法苦及无我的本质,藉此而证得阿罗汉果。

问3-12:有人说:在修禅之前必须先累积福德,否则将会遭遇许多困难。这句话是否是真实的?

答3-12:如果这里的「福德」指的是过去生中所行的福德,那么这句话是真实的。有两类种子:也就是智

慧( 明)种子与善行( 行)种子。善行种子指的是布施、持戒、修行禅定等等。过去生中所

累积的善行种子使你今生能得到好的父母、遇到好的朋友及导师、以及能够听闻到佛陀的教法。智慧种子

指的是修行四界分别观、色业处、名业处、缘起及观禅。过去生中所累积的智慧种子使你今生能够明了佛

法,尤其是明了四圣谛。

如果一个人具备善行种子,而却缺乏智慧种子,那么他将有机会遇到佛陀的教法,但是却不能彻底地明了

佛法,就像一个有双脚而却瞎眼的人。例如:在佛陀的时代,有一个名叫真谛的辩论家。虽然

佛陀为他说了两部长篇的经,他仍然无法证得任何道果。他心里认同佛陀所说五蕴是无常与无我的,但是

口头上却不愿意承认。虽然佛陀知道他不能证得任何道果,但是仍然为他讲了两部长经,因为佛陀预见到

在他获得智慧种子之后,将在佛陀般涅盘后大约四百年的时候投生在斯里兰卡,成为一位大长老,名叫大

黑护佛,并且将在那时证悟阿罗汉果。如果一个人具备智慧种子,而却缺乏

善行种子,假使他遇到佛法,他能够明了佛法;但是他却很难遇到佛法,就像一个有敏锐的视力而却没有

脚的人。例如:阿阇世王原本具备了足够的善根,能够在听闻佛陀开示《沙门果经》之时证得须陀洹道果;然而他却没有证得道果,因为他不能在杀害自己的父亲之前

就先遇到佛陀。如此,由于缺乏善行种子,他不能在适当的时机遇到佛陀。同样在佛陀的时代,有一次,

佛陀看见一对年老的乞丐夫妇,并且露出微笑。阿难尊者就请问佛陀为什么微笑。佛陀告诉他说:那对乞

丐夫妇当中,丈夫名叫大财长者子。如果他们在早年的时候修行佛法的

话,丈夫将会证悟阿罗汉果,妻子会证悟阿那含道果。如果他们在中年的时候修行佛法的话,丈夫会证悟

阿那含道果,妻子会证悟斯陀含道果。如果他们在晚年的初期修行佛法的话,丈夫会证悟斯陀含道果,妻

子会证悟须陀洹道果。但是他们却一直蹉跎到沦落为乞丐,现在已经太老也太虚弱而不能修行佛法。他们

错过了修行佛法的时机,也就无法证得任何道果。所以,同时具足善行与智慧这两类种子是很重要的,如

此才有机会遇到佛陀的教法,并且能够明了佛法。

至于今生所造的福德,正如我在之前的开示中谈过的,对于今生能证悟阿罗汉果的人而言,今生

所造的福德是不重要的。他们应当专注修行戒、定、慧三学,努力证悟阿罗汉果。今生所造的福德不能带

给他们来生的利益,因为他们不会再继续生死轮回。然而,对于还必须生死轮回的人而言,今生所造的福

德还是很重要的。

问3-13:有一位老比丘尼经常对信徒说:你以前堕胎的婴灵现在正跟着你,你累劫的冤家债主正跟着你,

障碍你的一切,所以你的事业才会失败、会生病、家人不和、争吵不休,你会得癌症。请问禅师,堕胎的

婴灵及累劫冤家债主真的会二十四小时跟着自己,等着报仇吗?

答3-13:佛陀说:胎死腹中的婴儿多过安全出生的婴儿。当一个婴儿在子宫内死亡之后,依照他临死那一

刻成熟的业,他会投生在五道当中的一道。如果投生于地狱道、畜生道、人道、或天道,他就不可能跟着

自己过去的母亲。如果他投生于饿鬼道,绝大多数的情况是:他会遭受极大的痛苦,不可能跟着过去的母

亲。只有某一种鬼可能会跟着母亲,但是很难确定那一个婴儿会是这种情况。即使他跟着母亲,也不会带

给母亲什么大的伤害,只是偶尔惊吓她一下,或使她闻到不好的气味等,如此而已,因此母亲并不需要害

怕。

母亲必须了解的是:自己已经造了一项恶业,因为堕胎就是杀人。如果这个恶业在她临命终时成

熟,她就会堕入四恶道之一。然而,对于已经做过的事,哭泣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事情已经做了,谁也无

法将那个业去除。她必须做的是:避免再造同样的恶业。如果她能够避免造作所有的恶业,努力只奉行善

业,那是更好的。她应当实行布施、持守五戒,如果能修行止禅与观禅,那又更好。如果这些善业当中的

一项在她临命终时成熟,她将投生到善道。如果能够证得须陀洹道果,她将永远不再投生于恶道。只要今

生没有做过五种无间业当中的任何一种,她都还有可能证得圣果。五种无间业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

、使活着的佛陀身上出血、分裂和合的僧团。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盎崛摩罗尊者:他在家的时候杀死了许多人,但是在他出家为比丘之后还是能证得阿罗汉果。因此,以前曾经堕胎的母

亲不应再为那件事情忧虑,因为那样对她的生活没有帮助。相反地,她应当善用自己的有生之年,努力奉

行善业。

问答四

问4-1:有一位老比丘尼常对信徒说:你得癌症是因为多生多劫的冤亲债主正在纠缠你,你要拿三十万元新

台币出来,我帮你拜一堂消灾超度、梁皇宝忏,你的癌症自然会好。请问禅师,在南传佛经里是否有记载

比丘、比丘尼拿信徒的钱,保证可以免除信徒得癌症或绝症的事情?

答4-1:在南传经典里没有这种记载。

问4-2:有一位老比丘尼常到信徒家里说:你们家大门方位不好,冲到对面那户人家的墙角,有杀气,你们

要赶快搬家,不然会有厄运,子女会生病,生意会赔钱。请问禅师,在南传的经律里是否有教导比丘、比

丘尼去帮信徒看方位、风水的记载?

答4-2:在南传经律里没有这种记载。

问4-3:有一位老比丘尼到信徒家,见到客厅里有祖先遗照,就对信徒们说:你家祖先遗照的眼睛在转动,

客厅里不能挂祖先遗照,祖先会附身在遗照里,不去投胎转世。

请问禅师,过世的祖先真的会附在遗照上面吗?鬼道众生到底住在那里?

鬼道众生一定会住在自己的子孙家里吗?

有一位老比丘尼常对信徒说:我经过坟墓及佛寺骨灰塔时,都有一些鬼跟着我回家,请求我超度

。请问禅师,公墓里的每个坟墓及佛寺的骨灰塔都有鬼道众生吗?每个众生死亡时都会执着骨灰、尸体而

去当鬼吗?

答4-3:根据佛陀的教法,众生在生死轮回中流转。依照业果法则,只要还未证得阿罗汉果,在临死那一刻

成熟的业就会决定下一世投生的地方。如果临终时善业成熟,他将投生于善道,即:人道或天道。如果临

终时恶业成熟,则他将投生于地狱、饿鬼、畜生这些恶道当中的一道。因此,说每个众生死后都会执着他

的骨灰或尸体而去当鬼,这种说法违背佛陀的教法。事实上,这是一种宿命论邪见。如果这种说法是正确

的,那么佛陀所教导的业果法则就是错的。

从上述所说到的业果法则,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并非所有亡者都会住在自己的子孙家里。为

什么呢?因为如果他投生于天道,他将会住在天界。如果他投生于人道,他将会住在来生母亲的子宫里或

家里。如果他投生于地狱道或畜生道也是同样的道理。至于鬼道众生,他们依照各人自己的业而住在世界

的各个角落。因此,如果他投生于鬼道,他将依照自己的业而在某一个地方受苦,很少会继续住在以前的

家里。

在佛陀时代,有一个非常执着自己身体的女人,她死后投生为住在自己尸体里的鬼。有一位比丘

看见坟场里的这具尸体,就拿走尸体身上的布,来当作粪扫衣。由于这个鬼的执着,她使自己的尸体站起

来,跟着比丘走到寺院。比丘回到寺院,进入自己的房间,并且将门关上。由于无法再跟进去,那尸体就

倒在门口。这种投生为住在前世的所有物的鬼,实在是非常罕见的例子。

问4-4:有一位老比丘尼自称是禅修者,常对信徒说她在禅修中常看到鬼来找她。请问禅师,禅修者要修到

什么境界,才会常看到鬼来找他(或她)超度?禅修者是否要得到天眼通才会看到鬼道众生?

答4-4:鬼道是很低下的一类众生,我们很难帮助他们。正如在前面某一次问答中所提到的,只有某一种鬼

能够分享到以前的亲人回向给他们的功德。除了这种鬼之外,其余的我们一点也帮不上忙,即使佛陀也帮

不了他们。

当禅修者修行慈心观或悲、喜、舍心观时,他能够大略地看见鬼道众生。他必须看到鬼道众生,否则怎么

能对他们散播慈爱、悲悯、随喜或舍心呢?至于具备天眼通的人,他能够详尽地看到鬼道众生。

问4-5:如果临死时,心正好落在「有分心」,并未生起任何善恶念,此时,是否可能因为有分心而投生于

那一道?又,可能影响投生该道的其他因素有那些?

答4-5:每个众生每一生当中最后的一个心是死亡心,死亡心就是一种有分心。而造成下一世投生的业是临

死速行心的业,临死速行心发生在一生当中最后一个心路过程里。

除了佛陀、辟支佛及阿罗汉之外,对于其他人而言,在临死的那一刻不可能没有任何善业或恶业

成熟。

问4-6:梦属于那一种心识?为什么会在正要躺下,将睡未睡的短暂时间出现似梦的景像?在梦境一结束却

立即清醒?是否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梦境?或可能是过去世的事实?或是未来将成为事实的事

情?为什么呢?有可能在梦中修行止禅、观禅或入定吗?

答4-6:梦是由许多意门心路过程所构成的。我们无法在梦中修行止禅、观禅或入定,因为梦是由微弱的意

门心路过程所构成的。梦境一结束立即清醒是因为他又回复了正念。

梦有四种原因:第一种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第二种是:身体的四大不平衡所造成。第三种

是:天神托梦。第四种是:未来的预兆。前两种梦是虚假的;第三种梦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第四

种梦是真实的。

问4-7:夜半醒来,却以为是白天,因为看到的是明亮如白天的景象,为什么会如此?

答4-7:如果禅修者在睡觉之前修禅,并且有光明出现,在他醒来时就可能还有光明存在。但是,如果你所

说的那个人不是禅修者,那么就很难解释为什么他会见到光明。

问4-8:南传比丘如何培育还需要在轮回中生死流转的福报?中国有一句话说:「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是否有出家人会因为福报用尽或不足,而来生沦为乞丐?又凡夫比丘如何肯定自己来生仍然能在人间

,而且出家修行呢?

答4-8:根据佛陀的教导,比丘有两项责任:

研究经典;

修行止观,直到证悟阿罗汉果。

无论比丘选择履行其中的那一项责任,持戒清净都是绝对必要的。他必须遵守别解脱律仪戒、根律仪戒、

活命遍净戒和资具依止戒。这意味着他必须有德行。当他从施主那里接受供养之后,他可以将所得来的物

品供养给同参比丘、僧团或佛陀。如此,以他这样一位有德行的比丘,将如法得来的物品,布施给有德行

的接受者,他的布施是崇高而且能产生大果报的,就像因陀卡布施给阿那律阿罗汉的那一汤匙饭一样。

他也能以所接受到的花来供养佛陀。当他在奉行寺院里的义务,如:扫地、清洁僧团的建筑物等的时候,

他正是在积聚上等的福报。当他礼敬上座比丘时,也是在积聚福报。如此,南传比丘经常有机会积聚上等

的福报,以作为他在生死轮回中的资粮。事实上,他比任何在家人具有更殊胜的机会积聚福报。

如果他选择履行第二项责任,则他必须专注于修行止禅与观禅。如果他能够彻底地修行缘起法(十二因缘

),更好的是如果他能够修行达到行舍智,那么,下一世他将不会投生于恶道。这表示来生他有很好的机

会可以成为比丘。

如果他修行止禅达到禅那,而且能够将禅那维持到临死的那一刻,他将投生于梵天界。如此,即使他没有

证得任何道果,仍然能依靠他的布施、持戒、禅那、观智等善业,而在未来世投生于人界、天界或梵天界

。这是依照业果法则而发生的现象。然而,如果他尚未修行缘起法,临死的时刻万一有恶业成熟的话,他

就仍然会投生于恶道。

问4-9:一个未经过老师指导的修行者能否自己依据经典修行,或不依经典而独自修行证到行舍智?修行者

如何知道自己已证得行舍智?

答4-9:如果这个修行者是菩萨或辟支菩萨,那么他可以无师自通,尤其是在他即将证悟正等正觉或辟支菩

提的最后那一生。至于其他的人,如果他们精通佛陀的教法,他们也能依据经典的指导,而修行达到行舍

智。精通巴利圣典的人,当他们有系统地修行提升上去时,就能知道自己达到行舍智。

问4-10:已证得阿罗汉果的圣者是否有能力知道别人也是已证得阿罗汉果的人?

答4-10:如果他具有他心通,也就是能够知道别人心念的神通,那么他可以知道别人是不是阿罗汉。如果

他不具有他心通,则无法知道。

问4-11:在某次静坐的经验中,可察觉内心的念头极迅速地生灭流转,但是无法看清楚念头的内容与善恶

,这是属于什么心法?

答4-11:既然连你自己都无法知道它们是善或恶,我又怎么能知道呢?

这样的智慧还是很肤浅的。至少你必须修行到名业处,能够分辨究竟的名法,那时你才能详细地

了解心与心所。

问4-12:在南传经论中是否有记载菩萨道有难行道与易行道的分别?若有,其分别何在?

答4-12:南传经论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然而,南传经论中讲到有三种菩萨:慧者菩萨、信者菩萨与精进

者菩萨。慧者菩萨以四阿僧只劫与十万大劫的时间来圆满波罗蜜;信者菩萨以八阿僧只劫与十万大劫的时

间来圆满波罗蜜;精进者菩萨以十六阿僧只劫与十万大劫的时间来圆满波罗蜜。

问4-13:在南传经论中是否有记载如何发愿修行才能生到兜率天,于弥勒菩萨处闻法修行?而在龙华三会

时于弥勒佛前得到授记?

答4-13:南传经论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如果你想从未来的弥勒佛那里得到授记,你必须在遇到他的时候

,具备出生为人、生为男人等符合授记资格的八项条件。

问4-14:有人说:「人死亡的时候有如生龟脱壳。」那么死后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器官捐赠是否也是菩萨道

的行为?如果舍心不够,如此做是否会影响往生善趣?生前应该如何作心理建设呢?

答4-14:死亡之后捐赠器官就像将吃剩的食物布施给人一般,这不是上等的布施,只是一种微弱的善业。

菩萨通常是在活着的时候将器官布施给他人。

根据佛陀的教法,死亡之后立刻就投生,在今生的最后一个心(死亡心)与来生的第一个心(结

生心)之间没有其他心识存在。今生的死亡心灭去之后,来生的结生心立刻生起。在这里,我想建议你透

过修行缘起法来亲身体验。在这期禅修当中,就有一些禅修者修行到缘起法。如果你付出足够的精进,终

有一天你也能亲身见到生死之间的真实情况。

问4-15:在禅修者临命终时,如果没有意外,旁人应该如何协助他,以便保持正念?

答4-15:旁人可以为他诵经,或为他说法。如果临终的人能够听见并且了解所诵的经或所说的法,那将对

他有说明。然而,如果他昏迷不醒,或无法听见,那么也就对他没有帮助。

事实上,依靠自己是比较好的办法。如果他能修行观禅直到证悟道果,那是最好的。如果不能,

能够在临终时修行观禅是次好的。如果不能,能够达到禅那并且维持到死亡时刻也是好的。至于其他种善

业则是很不保险的:尽管布施、持戒等善业能导致投生于善道,然而,由于临死时的不如理作意,恶业也

可能会超越善业,而造成投生于恶道。

问4-16:如果想从四大分别观改修安般念观呼吸会有困难吗?

答4-16:有些禅修者会遇到困难:在鼻子和脸部的四大特相变得非常明显,使得他们无法专注于呼吸。但

是有些禅修者没有这样的问题,他们能够一心专注于呼吸。

至于已经修成四大分别观,并且修行了色业处的人,要修安般念是很容易的。修行了观禅的人也

是如此。

问4-17:在回答问题里,讲周利盘陀伽的故事中提到:「心本来是清净的,但是由于和贪、瞋、痴接触的

缘故,心变得肮脏了。」如果说有一个「本来的心」存在,是否会落入常见?或是我误解了禅师的意思?

请禅师加以解释,心为何是本来清净的?

答4-17:「心本来是清净的」这句话中的「心」特别是指有分心而言。正如批注《法聚论》的《殊胜义注 》一书中所解释的,有分心是清净的,它是一种果报心,不与贪、瞋、痴等不善心所相应。一切的果报心、善心及唯作心也都是清净的,因为它们也是不与贪、瞋、痴等不善心所相

应。

根据《阿毗达摩》的再注疏《根本复注》,所有的心都是清净的,只有心

所才有清净与不清净的分别。不善心所是不清净的,其余的心所都是清净的。

然而,在南传教法里并没有所谓的「本来的心」。南传经典里只提到:有分心称为主人,六门心

路过程称为客人。

问4-18:如果已经修行安般念证得第四禅,可否不修慈心观,而直接修悲心观证得初禅?同理,可否不修

慈心观、悲心观,而直接修喜心观,或不修慈、悲、喜心观,而直接修舍心观证得初禅?如果不可以,原

因何在?

答4-18:禅修者可以直接修行慈心观、悲心观或喜心观而证得初禅。然而,修行舍心观只能产生第四禅;

若禅修者要达到舍心观第四禅,他必须先修慈心观、悲心观、喜心观达到第三禅。次第地修行上述三种法

门达到第三禅之后,以它们为基础,才能修行舍心观达到第四禅。

问4-19:已修行安般念证得第四禅之后,为何还要修白遍、褐遍、黄遍、红遍达到第四禅?修这四遍有何

不同的利益?有助于修行观禅吗?

答4-19:禅修者不一定需要修行遍处禅;但是修行遍处禅是很有帮助的,理由是:如此修行之后,禅修者

的定力将变得更强,更容易修行色业处、名业处及缘起。再者,他将能更清楚地照见究竟色法、究竟名法

及它们的因。如果他能够证得所有八定,那又更好了。

再者,如果他能以白遍、褐遍、黄遍、红遍为基础而证得八定,他也就能够以任何白色、褐色、

黄色、红色的物体为对象来修行遍禅,如:石头、花、云、布等。于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专

注于它们的颜色,他就能达到禅那。如此修行的时候,他的心路过程里将生起众多殊胜的善业,因此,修

行各种遍处对体证佛法很有帮助。

问4-20:修安般念最初证得第四禅时和修白遍最初证得第四禅时的定力相等吗?又如果十个人分别修十种

不同的遍处,最初证得第四禅时的定力相等吗?

答4-20:他们的定力并不相等。例如:在十遍当中,白遍是最宁静的。再者,佛陀的第四禅比其他人的第

四禅更强,因为佛陀的第四禅能显现双神变,而其他人的第四禅不能。大目犍连尊者的第四禅比其他弟子

的第四禅更强,因为大目犍连尊者的第四禅能降伏瞋怒的难陀跋难陀龙王,而其他弟子的第四禅不能。

问答五

问5-1:佛陀及上首弟子般涅盘时,是否从初禅顺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定,再逆转到初禅,又顺修到第四禅而

般涅盘?既然佛陀及阿罗汉般涅盘后即不受后有,为何还要顺逆修八定之后,才在第四禅般涅盘?

答5-1:我不确定大目犍连尊者般涅盘的方式,但是佛陀与舍利弗尊者确实是以如此的方式般涅盘。这是因

为他们的本性,所以他们如此做。而他们的第四禅是唯作性(纯粹作用性)的禅那,不能产生任何未来的

生命。

问5-2:由于生理因素而不适合修安般念的人,如果想修白遍,应如何修?其详细步骤如何?

答5-2:他可以使用任何白色的物体作为对象,专注于那白色来修行白遍。例如:他可以用白布包裹在钵盖

上,做成一个白色的圆形。然后坐在适当的地方,张着眼睛专注那白色。几分钟之后,闭上眼睛看是否心

中会现起一模一样的白色圆形。如果闭上眼睛时也能看见白色的圆形,他就能一心专注于那白色圆形,直

到证得禅那。

另一种方式是先修成安般念或四大分别观,然后修行三十二身分。一旦能够清楚地照见骨骼或头

盖骨时,就能专注于骨骼或头盖骨的白色来修行白遍。

问5-3:限定虚空遍禅和空无边处定有何不同?为何前者是色界定?又修限定虚空遍禅有何特殊利益?

答5-3:修行限定虚空遍时,禅修者直接觉知空间;修行空无边处定时,他专注于去除遍处禅相之后留下来

的空间。除了限定虚空遍以外,其余九种遍都可用来修行空无边处定。在巴利文中,限定虚空遍的所缘对

象称为「虚空」;而空无边处定的所缘对象称为「除遍空」。

问5-4:今世为人,如果没有证得色、无色界定,来世可能生到色、无色界天吗?

答5-4:不可能。

问5-5:色界初禅天的众生一直处在初禅的状态吗?能够进而修到第二禅乃至无色界定吗?

答5-5:色界初禅天的众生并不是一直处在初禅的状态,他们有眼门、耳门及意门心路过程生起,而且在这

些心路过程之间,有分心也会生起。

他们能够修行止禅,进而达到第二禅等,乃至无色界定。他们也能修行观禅,乃至证悟阿罗汉道

果。

至于无色界的众生,他们能修行达到与自己这一层天相等深度的禅那,或更高的禅那,但是不能

入更低的禅那。例如:识无边处天的众生能够修行达到上三种无色界定,但是不能入空无边处定及四种色

界定。

问5-6:一位凡夫比丘患有长期而极度痛苦的疾病,而且医药无效的情况之下,应如何如理作意,以度过或

忍受痛苦?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修行?例如:是否可借着此病痛而修证道果?

答5-6:我们必须记住:即使连佛陀也免不了生病。在佛陀般涅盘之前的十个月里,他遭受严重的背痛,一

直到他般涅盘为止。那么我们又怎么可能免除病痛呢?当我们染患长期、痛苦而且无法治愈的疾病时,对

疾病生气或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忍受病痛,与病痛共处,并且充分利用我们的有生之年

,精进修行佛法。事实上,在这世间里,没有医生能彻底治愈疾病;医生只能暂时治疗疾病而已,因为佛

陀说:「五蕴就是病」,所以,只要还有五蕴,我们就还会生病。如果真正想要完全根除病痛,你应当努

力修行,证悟涅盘。涅盘没有名色,当然也就没有病痛。

生病的比丘能够以病痛所产生的苦受为对象来修行观禅,这称为受念处。然而,如果想证悟道、

果及涅盘,只观照感受是不够的,还必须观照其余的四种蕴,也就是:色蕴、想蕴、行蕴及识蕴。他也必

须观照五蕴的因,然后观照五蕴及它们的因是无常、苦、无我。如此修行,当他的观智成熟时,就能够证

悟道、果及涅盘。

问5-7:缅甸南传佛教如何面对一个还俗的比丘,再度进入僧团?僧团如何处理才如法如律?

答5-7:根据南传佛教的戒律,并不禁止还俗的人再出家受戒为比丘。在佛陀的时代,有一位名叫吉达

的比丘,六次出家,六次还俗。第七次他再度出家受戒为比丘,但是这一次他不还俗了,因为他

证得阿罗汉果。

在缅甸和泰国有许多短期出家的比丘,他们通常只出家几天或几个月而已,这是这两国的佛教传

统。然而,在佛陀的时代,并没有所谓出家作「短期比丘」的这种事情,我们不应当鼓励出家作短期比丘

这种作法;但是对于这样的传统,我也无法去改变它。

问5-8:在大龙长老的故事里,以神通变化出来的忿怒大象会伤害人吗?长老可以用神通变现出此大象,是

否应该也能以神通令此大象消失?当时,为什么没想到可以如此做?已生起恐惧心的时候,神通力是否不

能同时存在?

答5-8:以神通力变化出来的大象不会伤害人。当时大龙长老能以神通力使大象消失,但是他没有这么做,

因为他忘了。恐惧心与神通心发生在不同的心路过程里,二者不会同时存在。

问5-9:行菩萨道需要修忍辱波罗蜜,那么修解脱道的行者是否也需要修忍辱波罗蜜?

答5-9:是的,修解脱道的行者需要修忍辱波罗蜜,而且也需要修其他的九种波罗蜜。他必须修行十波罗蜜

达到相当的程度,直到这些波罗蜜强得足以令他证悟阿罗汉果。然而,他的波罗蜜不能和菩萨的波罗蜜相

比,菩萨的波罗蜜远远超过阿罗汉的波罗蜜。

问5-10:禅修营期间,大家专心学习「解脱道」,何以禅师开示「菩萨道」?请问是否有特殊用意?

答5-10:因为有北传的法师建议我讲菩萨道,而且我也有心讲解南传教法中所教导的菩萨道,以便对各位

想修行菩萨道的人有所帮助。

我们不能说禅修只是在修行解脱道,因为菩萨不但必须禅修,而且他的止禅与观禅都必须修行到

非常高的境界。你应当还记得十波罗蜜当中的一项是出离波罗蜜,出离波罗蜜的颠峰就是证得禅那。慈波

罗蜜及舍波罗蜜也是在以无边宇宙中一切众生为对象,而证得慈心禅及舍心禅时达到颠峰。你也应记得十

波罗蜜之一是智慧波罗蜜,而行舍智就是菩萨所必须达到的最高智慧与平等舍。如果不禅修的话,菩萨如

何能达到行舍智呢?

再者,当一个人精进地禅修之时,他正是在修行精进波罗蜜。他必须在持戒清净的基础上,付出

强大的耐心与决心来禅修。因此,禅修之时他正是在积聚许多种波罗蜜。从《本生经》的故事里我

们可以了解,在我们的菩萨出生为人的许多生当中,他都精进地禅修,尤其是修行慈、悲、喜、舍四梵住

、十遍禅、八定及五神通。因此,很清楚地可以知道,不仅想要证悟阿罗汉果的人需要禅修,菩萨也必须

禅修。

问5-11:菩萨乘思想起源自何处?为何有此思想的开展?

答5-11:在佛陀成道后的第二年,他回到祖国迦毘罗卫城。当佛陀抵达迦毘罗卫城时,

释迦皇族们以盛大的典礼来欢迎佛陀及比丘众,并且带他们到事先安排好的尼拘陀园。到达尼拘陀园之后,佛陀坐在特别为他准备的座位上,在两万名阿罗汉的围绕之中,佛陀保持沉默。因出身高贵而自傲的释迦皇亲贵族们心里想:「这位悉达多太子年纪比我们小,他只是我们的子侄甥辈而已。」在骄傲自大的心理作祟之下,他们怂恿后生晚辈们说:「你们去向佛陀顶礼致敬,而我们则退居在后面。」

佛陀了解因出身高贵而自大的释迦皇族的心理,所以他显现双神变来降伏他们的傲慢心。从佛陀

身上水火交替涌现的双神变产生显赫光明的殊胜奇观,释迦皇族们被这景象所摄受,怀着敬仰的心情,他

们发出赞叹的言词。

那时,正住在王舍城灵鹫山的舍利弗尊者,以他的天眼通看见

发生在迦毘罗卫城的整个经过,他心里想:「现在我应当去拜见佛陀,并请求佛陀讲述他过去生中行菩萨

道及圆满波罗蜜的故事。」于是,他立刻召集恒常伴随着他的五百位阿罗汉,并且向他们宣布说:「走吧

,我们去觐见世尊,并请求他讲述过去诸佛的故事。」如此表白之后,他们以快过风雷的神足通,一瞬间

就来到佛陀的面前。礼敬佛陀之后,就提出该项请求。

应舍利弗尊者的请求,佛陀讲述了《佛种姓经》,这部经涵盖了从燃灯佛时代到维山达拉王时代,这段漫长时间里菩萨修行的故事。因此,

菩萨乘的思想源自佛陀。

从佛陀的话当中,我们可以了解他之所以要讲述此经的理由,佛陀说:「谛听《佛种姓经》,此

经能给予你们欢喜和愉悦,去除忧伤的尖刺,并带来三种乐,即人界乐、天界乐及涅盘乐。聆听之后,应

当依此经所示之道而奉行,如此能驱除骄慢、舍弃忧伤、解脱轮回、灭一切苦。」

问5-12:请问禅师,生为女众,出家修行,若今生无法修得成就解脱,那么如何才能「转女成男」,来生

再继续修行呢?请慈悲开示。

答5-12:正如佛陀所说的,一个人的愿望可以透过他清净的戒行而得以实现。同样地,女众也可以透过清

净的戒行而转生为男性。如果能够证得禅那,而且维持到临死的那一刻,则能投生为没有性根色而只现为

男相的梵天人。

如果她修行止禅与观禅,成功地证得初果须陀洹,就能像葛碧卡公主那样。

她证得初果之后,发愿投生为男性,结果就真的能如愿以偿。

问5-13:请问依上座部佛教的佛陀观,佛陀是「万能,全能」的吗?或者他只是一位觉悟的人?

答5-13:佛陀不是万能的,他只是一位觉悟的人。在《法句经 》第276偈中,佛陀开示说:



「你们自己应当努力,诸佛只是导师而已,专注修行者能脱离魔王的枷锁,达到解脱。」

佛陀是人类与天神的最佳导师,但他不是万能的救世者。他指示我们通向涅盘之路,但他不能代

替我们走。他明白业果如何产生作用,但他不能违反业果。如果他是万能的,他能变出一块自己推不动的

石头吗?请思考这一点。而且,如果佛陀是万能的,那么他就不够慈悲,因为他并没有以神通力将一切众

生都变成佛。

问5-14:想修行菩萨道的人,要如何做才能只证到行舍智,不证道智?

答5-14:如果他是一位已经得到授记的菩萨,除了在他即将成佛的最后那一世之外,无论他如何精进修行

,都不可能证得任何道果。至于尚未得到授记的人,如果他具有想要成佛的强烈意愿,那么他的观智提升

到行舍智时就会自动停在那里(不再向上取证)。

问5-15:南传教典中,世尊除了为弥勒菩萨授记成佛之外,是否也为其他菩萨授记成佛?

答5-15:在斯里兰卡写成的《未来种姓》中,提到有十个人从佛陀那里得到授记。但是此书

是后人的着作,不属于巴利圣典。

问5-16:如何有次第地学习巴利藏经?其特色为何?

答5-16:如果想要彻底地研究南传三藏或巴利圣典,最好是先学习巴利文之后,直接研究巴利文三藏,因

为还有许多巴利圣典并没有翻译成其他语言。再者,从巴利原典翻译过来的着作中,意义上经常有一些改

变。

在不同的国家,巴利文法的用法上有些许的差异;然而,你可以选择用任何一种文字保留下来的

巴利文,例如:斯里兰卡的辛哈尔文巴利或缅甸文巴利。除此之外,你应当在博学的导师指导之下研究这

些圣典。在研究巴利三藏之时,你也应同时研究注释和再注释,因为若不研究注释和再注释,你就无法透

彻地了解巴利三藏。

三藏包括律藏、经藏和论藏。在这三藏之中,每一位比丘、比丘尼都必须彻底地研究律藏。经藏

包括许多部经,教导我们如何修行到证悟阿罗汉果的方法。至于修行到色业处、名业处及十二因缘的人,

他们必须具备一些《阿毗达摩论》的基本知识,否则无法彻底地修行这些业处。

问5-17: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各断那些烦恼?能否请禅师开示,或在那些

经论有说明,可以有所依据?

答5-17:须陀洹道断除身见、疑及戒禁取见。在某些经及《阿毗达摩论》中提到,嫉妒和悭吝也是在须陀

洹道时被断除。斯陀含道将感官欲望及瞋恨减轻。阿那含道断除感官欲望及瞋恨。阿罗汉道断除剩余的五

种高层次的结(五上分结),即:色界欲、无色界欲、骄慢、掉举和无明。

问5-18:请问禅师,瞎眼、耳聋的人是否没有眼净色、耳净色?

答5-18:是的,如果他是完全地瞎眼或耳聋的话。

问5-19:如果一个人右手不全,只靠左手做事,但是他很有智慧,而且有因缘接受具足戒。当他的戒腊足

够时,能否传授他人具足戒?

答5-19:根据南传戒律,他可以传授他人具足戒。只有当初在他本身接受具足戒时,参与授戒仪式的比丘

犯突吉罗罪,而这位右手不全的比丘本身并不犯任何罪。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http://www.foyuan.net/article-3000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