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不做弃妇txt:<中国传统窗棂>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53:55

二、“窗”字的由来

在《说文解字》中“窗”从属于“囱”:“在墙曰牖在

屋曰囱,象形,凡囱之属皆从囱。窗,或从穴。”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今天我们称为窗的装置古时叫作牖,就是安装在墙上可以开启的构件。那么“在屋曰囱”又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屋”除了有房屋之意外,还是覆盖之物,《礼记·郊特牲》:“是故丧国之社屋之,不受天阳也。”意思是说,灭亡国家的社庙要用屋将它覆盖隔离起来,因它不能再接受上天的恩惠。“在屋曰囱”指的就是覆盖在建筑物之上的屋顶。所以梁思成说:“在墙上而能开阖的称牖,不能开阖而在屋上的是窗,如天窗烟窗等。足见后来叫作窗的是古时的牖,而古时的窗不过是现在的天窗横披之类。”囱是窗的本字,窗是由囱演化而来的。

公元前4800至4300年的仰韶文化半坡聚落遗址F1大房子,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前堂后室布局建筑遗址,考古界认为空间较大的前堂是氏族聚会和举行各种仪式的场所,三间后室可能是氏族首领的住处。该遗址经杨鸿勋复原只有入口和囱,没有窗。因为入口和囱朝向东方,可以想见,清晨的阳光会通过囱的入口照射到堂的中央,给参加聚会和仪式的氏族成员带来光亮,或许这一缕光线还给原始宗教仪式带来了某种神秘的气氛。

2002年9月,浙江省考古所在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卞家山”遗址,发现了距今4000余年的2具陶屋,其中1具茅屋有较深的屋檐,在屋檐的上方开有四扇三角形的小气窗。这是我们目前能够见到的最古老的窗的实物模型,同时也是文献所说“在屋曰囱”活的注释。这具陶屋可以认为是由囱到窗演变的实例,如果只是要满足囱的排烟功能,只要在屋面开一个气孔也就可以了,陶屋在四个屋面各开一个气窗,显然更多地考虑到了采光的需要。

中国建筑中的窗是伴随着殿宇建筑产生、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从河南二里头晚夏和安阳殷都宫遗址可以看出,夯土台基上的木架梁柱式殿宇建筑已经定型,在追求礼制的周代得到较快速的发展,出现了栌斗上用栱、昂作为结合柱、梁的复杂木构件,春秋战国时窗棂的雕刻花样已经有了多种变化。西周铜器和战国的木椁上有十字格和斜方格的窗棂,从汉代明器陶屋和石画像上能够见到直棂、琐文和斜格窗扇的图像。文字方面春秋时期齐国官书《考工记·匠人》有“攻木之工”一节,此外《楚辞》和《后汉书》亦有“欲少留此灵琐兮”“网户朱缀”、“窗牖皆有绮青琐”的咏唱与记载。

宋代是中国建筑发展的鼎盛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功能性好、棂条组合丰富、艺术和审美价值较高的门窗样式,最具中国特点的隔扇开始普遍采用,促使建筑的整体风貌与室内的采光、通风得到改善。

今天所能见到的传统门窗,大多是明清两代的遗构。明清时期,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丝业、茶业和盐业等民间手工业与贸易在江南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商人获取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商贾巨富将大量资金用于兴建住宅与营建园林。与此同时,文人士大夫在江南置地筑园成为时尚。二者共同推进了南方建筑业的繁荣,较为典型的遗存就是苏州园林和徽州民居,以及东阳的木雕工艺。南方园林与装修技艺对明清两代北方皇家宫殿建筑和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批来自苏州香山和浙江东阳、嵊州一带的工匠则直接参与了皇家宫殿工程的修造,皇家园林亦多仿江南名园。与此同时,以晋商为代表的北方商人通过开设钱庄、为军旅提供大批量的后勤物资等方式聚集了大量财富,在山西留下了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具有北方特征的民居群落。与南方比较,北方民居建筑规模宏大,规划严整,采光、保温等建筑功能满足度较高。

宋代《营造法式》、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和现代《营造法原》等著作,是中国传统建筑包括大木作和小木作等匠作标准化、制度化的标志。其中《营造法式》和《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更多地代表了官方即北方的制度标准,现代成书的《营造法原》则较多地保留了南方以香山为代表的规例,两者在分类和名称上略有差异。如门窗、栏杆、挂落等项,北方有内檐装修(梁思成也叫作金里安装)外檐装修之分,南方则统一称为装折。

封建时期住宅等级严密,据《明史·舆服志四》载:“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三品五品厅堂五间七架,……六品至九品厅堂三间七架,……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

民居在柱、梁、檩、椽;斗栱和屋顶形制等属于大木作的领域内受到严格限制,不得僭越,于是,屋主的财富与审美品味就只能通过门、窗等小木作装修来体现了,所以门、窗特别是隔扇就成为了民居装饰的重点位置和主要对象。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也说:“吾观今世之人,能变古法为今制者,其惟窗栏二事乎”。南方气候温和,潮湿多雨,故在建筑中大量采用集墙、门、窗多种功能于一身又便于通风采光的隔扇,在隔扇的棂心、绦环板和裙板处多有精美的雕刻,是民居建筑物装饰的重点。在园林中还常有四面皆用隔扇围护的厅、堂、轩、馆等建筑物,营建开敞的空间,将山林景色引入室内,称借景。北方气候寒冷,民居多选用保温性能较好的砖墙作围护,隔扇和木制门窗的使用量和面积相对较小,窑洞则有精致的窗棂图案。北方的宫殿、庙宇等高规格的建筑为遵守建筑规制,仍普遍使用隔扇。

 

三、窗的样式与名称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窗的样式是基本统一的,其中隔扇是中国窗的基本形态,在建筑的外部围护与内部分隔中普遍使用。同为隔扇,由于安装的位置不同名称也不相同,如安装于外檐(外檐装修)承担房屋与室外空间的分隔、围护功能时常称作隔扇;用于室内(内檐装修)空间的分隔、围护时又称其为纱隔等。其他如槛窗、支摘窗、横风窗等也都可视为隔扇的派生物与简化形式。

 

   板棂窗板棂窗形成较早,是花格窗最古老的样式之一。由窗框和竖向排列的棂条组成,加有横棂(一般上部加二条横棂,下部加三条横棂)的称为“一码三箭”,背面糊纸,通常为不可开启的固定窗。名称与棂条的剖面形状有关,棂条断面呈矩形的称板棂窗,棂条断面呈三角形的称破子棂窗。

 

隔扇隔扇的名称古今南北颇不统一,典籍中有写作槅扇的,宋代称作格子门,古时亦称阖扇,南方(《营造法原》)则直接称为长窗。隔扇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外框,《营造法原》称为边梃,是隔扇的外部框架。2、窗棂,宋时称格眼,又有花心、棂心、格心等称呼,《营造法原》称为心仔。是隔扇的主要部分,起着通风、采光的作用,同时也是装饰的重点所在。3、裙板,宋时称障水板,位于隔扇的下部,常用如意纹做装饰。4、绦环板,宋时称腰花板,《营造法原》称为夹堂板,依梁思成的说法,绦环板用双重时才叫夹堂板。绦环板安装在窗棂和裙板的上下位置,起着连接过渡的作用,绦环板也是雕刻装饰的重点部位。此外,隔扇的规格与绦环板的数量有关,绦环板的多少决定了抹头(《营造法原》称为横头)的数量,所以又有三抹隔扇、四抹隔扇、五抹隔扇、六抹隔扇和落地明造(二抹隔扇)多种规格。隔扇的基本特征是,窗棂由木条拼接成各种花式的紧密图案,现代人多看重它的审美趣味,其实这种设计是有很现实的实用意义的。古时没有玻璃,窗口常糊以纱、绢、纸来做采光材料,讲究的则采用经过加工的蚌壳材料,这些材料或轻、或薄、或体积较小,需要有较密集的支撑点和安装位置,这就是造成窗棂图案趋于紧密的根本原因。清末,随着玻璃的推广应用,棂条也逐渐拉开了距离,最终在现代建筑中完全消失,只剩下外框和玻璃了。

    侯幼彬在《中国建筑美学》中对窗棂的构成和变化模式进行了详尽的分解,将格心分为平棂构成和菱花构成两大类。平棂构成使用范围广泛,是民居、园林最常见的棂心构成方式,菱花构成是较高规格的棂心构成方式,常用于宫殿、坛庙、寺院等建筑。现将其具体分类转述如下。

    平棂构成的五种主要形式

(1)             间格构成 

   由若干相同规格的棂条等距离(通常为直线)排列组成,棂条之间互不交接,是一种较为古老的棂格形式。有直棂、破子棂、板棂三种。

(2)             网格构成 

   由纵、横棂条交错而成。基本形为“一码三箭”,就是在直棂格心基础上再加三条横棂。通过正交、斜交方式可变换出“柳叶式”、“井字式”、“杂花式”多种式样。

(3)框格构成 

   由规格不同的棂条组成不同样式的框格,常见的有“步步锦”、“龟背锦”、“灯笼框”等。其中“灯笼框”的格心中央有面积较大的透空内框,有较好的透光性。“灯笼框”隔扇安装在室内时,常以“灯笼框”为镜框,上裱文人字画,在明清宫殿的隔扇中,也常在“灯笼框”上裱有“臣工字画”,以增强了窗棂的装饰效果。

(4)连续构成  

   由棂条组成的双向连续图案,常见的有“拐子纹”和“冰裂纹”两种。“拐子纹”是曲尺形的多重组合,有“万字拐”、“回字拐”、“亚字拐”多种变化。“冰裂纹”是三边、四边或五边放射型的连续组构,看似杂乱,实是错落有致。

(5)沿边构成 

   近代以来,随着玻璃逐渐替代纱和纸成为主要的窗户采光材料,棂条也随之由密变疏,出现了中心留空,周边连接的棂格构成形式,最常见的为“井字格”。北方的支摘窗和南方园林中多有使用,给人空灵、疏朗之感。

   窗棂除了棂条之间的连接外,还常用工字、套环、方胜、卧蚕等小构件来加强连接,同时也强化了装饰效果。

菱花构成的二种形式

(1)             双交四椀构成 

   菱花图案水平相交排列,较为规整。另有一种斜

交的变化类型,菱花图案呈对解线排列。

(2)三交六椀构成 

   菱花图案呈三解波浪型相交排列,富有变化。菱花构成在宫殿、坛庙、寺院建筑中使用时常带有毯纹,显得富贵华丽。

 

 

隔断隔断的形制做法与隔扇相同,专用于室内空间的分隔与围护,亦称纱隔和碧纱橱。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常用木制隔扇、纱隔、屏风和板壁作围护隔离,很少用砖墙。厅、堂与厢、房之间也常用隔扇来分隔。隔断作为半通透的隔离装置,起着划分居室功能区的作用,同时又是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纱隔格心多采用通透的“灯笼框”式,背面蒙上纱或裱文人字画。纱隔制作较为精致,《营造法原》说:“纱隔格式,妙在轻巧秀丽,故其夹堂及裙板多雕花卉,或雕案头供物,甚至用黄杨雕刻镶嵌。”

 

落地明造落地明造是由隔扇派生出来的另一变体,去除裙板,将格心延伸到原裙板的位置,组成整体通透的落地窗扇。落地明造多用于园林建筑中,清新雅致,通光性能较好。安徽黟县西递村“大夫第”保留有完整的落地明造冰梅纹隔扇实例。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为朝列大夫、知府胡文照故居。大夫第正厅为“大雅堂”,装修亦颇雅致,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天井四周的落地明造冰梅纹隔扇,冰梅纹寓意“十年寒窗”。大夫第的“美人靠”雕栏板也颇有特色,堪称西递雕花第一楼。

 

槛窗隔扇去掉裙板部分,安装在槛墙上的,称槛窗,《营造法原》也叫做半窗。从功能上讲,槛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窗,因为隔扇除了具有窗的功能外还皆有墙和门的功能。槛窗的防水和封闭性能优于隔扇,常用于厢房、次间和过道。槛窗更趋于实用,棂心和绦环板雕刻通常不如隔扇精致。南方民居中槛窗实例较多,其中浙江东阳卢宅存有多处直棂式槛窗,保留了明代建筑的窗棂样式。

东阳卢宅始建于明景泰七年(1456)至天顺六(1462),建筑群占地约5公顷,由十余组按南北轴线布置的宅院组成,主轴线沿照壁穿过三座石牌坊转折至主厅肃雍堂,止于世雍堂。因为建筑年代和布局与北京故宫有较多相似之处,又有“小故宫”之称。2005年6月,东阳卢宅因为被总部设在美国的民间机构“世界遗产基金会”,列入了2005年—2006年世界百大濒危文明遗址名录而名噪一时,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与周边的安徽、江西和福建不同,浙江省至今还没有一处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一个历史悠久的文物大省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这次卢宅的入选总算是与“遗产名录”搭上了点边。

2004年底,世界遗产基金会的两位副总裁在故宫专家的陪同下,来到东阳,目的是为配合故宫大修,物色几位木雕和竹编名师去北京参与故宫的修缮工作。根据故宫内务府档案记载,明清时期就曾有众多的东阳籍匠人参与了故宫的修建和改造工程。经过严格的考核,最后确定由竹工艺大师何福礼进宫负责倦勤斋的竹丝镶嵌和翻簧修缮工作。倦勤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位于故宫东北部。“倦勤斋”匾额为乾隆御笔,取“耄期倦于勤”之意,说明这里是太上皇的憩息地。因为是故宫内装饰最为豪华的场所之一,技术要求极高三百余年来很少修缮。此次修缮由世界遗产基金会出资210万美元,这也是该基金会目前为止在中国资助的最大项目。2005年6月,何福礼带着小儿子何红兵和两个徒弟赴京,开始了倦勤斋的修缮作业。2004年底,笔者有幸在徐华铛先生的陪同下访问过东阳东风竹编工艺厂,对何福礼大师的豪爽与何红兵的精干留有深刻印象。据刚从北京回东阳取资料的何红兵介绍:“倦勤斋比我想象的大得多,建筑有上下两层,中间有一个戏台,边上是10多张床。这些床的床楣等好多地方都坏了,我们要做的主要就是修复这些床。还有格扇,需要用竹丝重新做镶嵌。”倦勤斋的修缮大约需要六个月时间,并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正式对外开放。
   世界遗产基金会考察团在东阳期间还顺带参观了卢宅。2003年,笔者在卢宅拍摄时,现场感受到了这一古建筑群的危相,同时也觉察到当地管理部门对保护工作的力不从心。让人吃惊的还有卢宅老街上居民的回忆:1989年7月的一场暴雨,曾将卢宅古建筑群在1.37米深的水中浸泡了整整一夜,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或许世界遗产基金会考察团成员的感受与笔者相似,他们最终决定将卢宅列入了“世界百大濒危文明遗址名录”。对卢宅来说这或许是一件好事,因为该基金会为百处濒危文明遗址筹措了总数为一千万美元的资助金。卢宅是该借这个契机好好进行维护了。

 

支摘窗支摘窗,《营造法原》又称和合窗。多见于北方建筑,通常分上下两层,上为支窗,纵向式开启(由下往上开),再用摘钩支撑;下为摘窗,平时由木榫与窗框上的卯固定,需要时可拆下木榫,将窗取下,北京人称为“上支下摘”。支摘窗由边框与格心组成,北京故宫和京城四合院中多为“井字格”式的支摘窗,其中故宫的支摘窗在准备为慈禧太后过60大寿时,安装上了从德国进口的玻璃,这也是历史上中国窗棂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玻璃做采光材料,这批德国玻璃有部分现在仍保留在故宫的窗框上。说到玻璃,笔者在徽州和平遥也看到过印有精美西方风格图案的早期玻璃,通常装在隔扇上,住家告知为早期的泊来品,价格昂贵,非富有人家无力购得。2003年,赴平遥古城考察,住在平遥古城明清街的传统四合院内,屋主很客气,将笔者安排在向南的正房,进屋后发现该屋的窗中有两扇正是支摘窗,屋主介绍和演示了窗的基本构造和用法,这也是笔者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见到支摘窗的实物。北方窑洞也常设支摘窗并以摘窗为多。支窗还常见于南方园林中的石舫,侧重点在观赏性,其结构与北方支窗略有不同。

 

遮羞窗在槛窗的下方加一层装饰性的外框,以遮档过路人的视线,称遮羞窗。笔者所见遮羞窗有三类。位于浙江诸暨市东南部东白湖镇的斯宅古民居,为斯姓聚集地,民居建于清代,由发祥居、斯盛居、华国公别墅三部分组成,规模宏大,当地人称“千柱屋”,据说建筑群内有柱子多达千根。斯宅古民居隔扇高大,数量众多,绦环板雕刻有精美的博古、缠枝和戏曲人物,特别引人注目是存有两扇遮羞窗实物。斯宅遮羞窗造型朴素,槛窗为“一码三箭”样式,下方的外框款式较为古朴,有明代风格。第二类是安徽屯溪呈坎村罗来龙宅的遮羞窗,与斯宅比较罗来龙宅的遮羞窗更加精美复杂,在院落内呈对称排列,每四扇为一组,颇有装饰意味。就单体建筑而言,呈坎村罗来龙宅拥有的遮羞窗数量最多,大约有十余扇,呈坎村人还知道这种窗的名子就叫遮羞窗。第三类遮羞窗以浙江东阳卢宅与画溪村三重里为代表,外框雕刻复杂,嵌有花结,图案精致,槛窗棂条样式也更富有变化。遮羞窗形制较为特殊,保存下来的实物已不多见,因引起所在地文物保护部门的重视。

 

徽州窗棂徽州位于安徽南部黄山脚下。徽州地名始于宋代,汉代为新安郡,唐代称歙州,宋宣和三年(1121)改为徽州,辖歙、黟、绩溪、婺源、休宁、祁门六县,现为黄山市,市政府所在地为屯溪,辖区内设有徽州区。此地有经商传统,以贩茶、盐、丝、文房用具和经营典当业致富者众多,同时又贾而好儒,鼓励子弟读书取仕。据明《徽州府志》记载:“唐黄巢之乱,中原衣冠避地于此,益尚文雅;宋名臣辈出,多为御史谏官者;朱子而后为士者,多明理之学,称为东南邹鲁。” 宋代以来,徽州人才辈出,文风昌盛,传有“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同胞双状元,一门两尚书”的佳话。历代杰出人物有朱熹、戴震、胡适、渐江、黄宾虹、陶行知、詹天佑等。经过数代人的不懈追求,形成了具有徽州地域特色的学术流派和文化艺术风格,其中包括了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在此意义上,徽州已经上升为一个文化地理概念。20世纪90年代,“徽学”被提出,继敦煌学和藏学之后,成为中国又一重要的地方学研究课题。

徽州窗棂是安徽黄山脚下古徽州民居中颇有特色的窗棂样式,它是徽派建筑的组成部分和装饰的重点这一。一般为厅堂两则厢房的窗户,面向天井,两则对称布置,有时为四扇对称。徽式花窗由两扇横向开启的小木窗、固定的飞罩和雕刻精美的窗栏板三部分组成。飞罩除了作装饰外,还有实际的用途,梁思诚曾说:在槛窗或支摘窗的外面常有安固定纱屉一层的。纱屉又名飞罩,是用来糊纱的。梁思诚没有提供纱屉的实物图片,不知道他说的纱屉与徽州所见的飞罩是否为同一物,但在徽州确实看到住户将纱窗布蒙在飞罩上,这样开窗时可以防止蚊蝇进入内室。窗栏板是徽式花窗所特有附属装饰配置,是一块雕刻特别精致的花板(有时由相对独立的上下两组雕刻组成,上部较窄),雕刻的内容常与同一建筑中其他窗栏板组成连环故事。除了装饰以外,窗栏板似乎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它或许是由遮羞窗的装饰外框演变而来,因为安装窗栏板后,窗的位置自然向上抬升了许多,这样外人的视线也就不可能进入内室了。徽式花窗当地又称“小姐窗”,或许与窗内居住者的身份有关。“小姐窗”常与相邻的隔扇(当地称“莲花门”)形成90度的对景,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平遥窗棂山西民居与皖南民居齐名,有“北山西,南皖南”之说,在山西民居中又以汾河流域的祁县和平遥为代表。平遥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县级古城,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说起平遥古城的保护,还有一段插曲。1980年,国内的大拆大建之风刮到了山西省,太谷古城已被拆为平地,开始兴建水泥楼房和大马路。平遥也不例外,南大街的民清建筑已拆去了半条街,古城墙也被挖开了一个口子,准备修一条联通城内处的双向四车道水泥大马路。此时,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师生正在山西进行教学实践,带队的老师是阮仪三先生。眼看平遥古城有可能会毁于一旦,阮仪三先生找到山西省和平遥县的政府部门,郑重指出必须立即停止这种破坏性的大拆大建,同时与其他师生一起,无条件地主动承担了重新编制“平遥县总体规划”的任务。该总体规划制定的原则是:平遥古城是一件大文物,应该认真保护,在古城内不搞大拆大建,并且要保护古城的完整格局与环境,提出了“保护古城,开辟新区”的新方案。经过多方的说服和争取,阮仪三先生提出的方案最终获得了相关部门的批准,并且逐步得到平遥县政府和居民的认同。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的专家考察平遥古城后评价说:“这座古城是世界级的珍品。”并在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名录审定时获得一致通过。与阮仪三先生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还有江苏周庄水乡的整体保护工作。随着平遥和周庄旅游业的火爆,人们重新认识到了古城镇保护的经济价值,保护和恢复传统建筑与历史风貌的理念,逐渐被各地的行政长官们所了解,尽管其中也多多少少会带有功利的色彩,但全国性的大拆大建之风在一定程度还是受到了扼制。

平遥建城可以追述到西周宣王时代,已有2700年的历史,又是明清时期晋帮商人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有我国第一家经办“汇兑”业务的票号(现代银行前身)——日升昌,其鼎盛时期一年进出的白银以亿两计,在全国有35个分号,号称“汇通天下”。平遥商人靠贩染料、盐、丝起家,最终通过票号获取了大量的财富。雄厚的财力为平遥商人营建自己的居所提供了物质基础。平遥民居为北方特点的四合院,多以砖木结构和履土窑相结合的形式出现,一般主房为三孔履土窑,拱顶券门,有木雕外檐做装饰,厢房多为砖木结构琉璃瓦房,院内屋面装饰彩画。平遥四合院多为长方形,占有的空间较大,没有徽式建筑的压抑感。进门首先见到的是照壁和元宝石,大户人家还建有土地爷神龛,院落规整气派,点缀有花草,每家每户的天井中央都放置七星大缸一口,储水以防火烛,门窗装饰精美。

平遥窗扇具备了北方特点,有代表性。中国北方风沙大、天气寒冷,为达到防风沙和保温的目的,民居都安装三层窗来防护,这在南方是见不到的。第一层是外扇(当地又叫风窗)糊以麻纸,可以挡风;第二层通常是支摘窗,主要功能是采光,平时并不开启;第三层叫实扇(当地又叫室门)是可以向室内开启的全封闭木板窗扇,夜晚关上实扇,有较好的保温、隔音功能,同时也提高了住宅的安全性。外扇和支摘窗是装饰的重点,棂条图案多样,花结有蝙蝠、佛手等造型,木雕与南方比较显得粗犷。

我国有丰富的门窗民俗,从汉代始就有“春祭户、秋祀门”的传统,宋元时期流行“以新纸书门对,以门神、彩钱贴于门首”,“元宵张灯于门”。端午要挂菖蒲、艾草,可以避邪与驱除瘴疠。乡间还有“贴天师符,挂钟馗图”与“五毒符”的。窗上的剪纸窗花也是由这种习俗派生出来的。民间信仰以为,门窗是室内外交流的通道,蛊秽不洁之物有可能通过窗户进入室内,所以居民常会在自家的窗棂上粘贴一些趋利避害的图案和文字,在平遥还能见到这类民间习俗的遗存。

平遥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游客大量增加,为解决住宿问题,当地一些房主将自己家的四合院按传统方式加以维修,改建为民俗旅店,门窗装饰保持了当地民居的传统特色。

 

 窑洞窗棂窑洞是我国陕西、甘肃、内蒙、山西、河南、青海等省的黄土地区,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而挖掘的拱形穴居式住宅。窑洞由远古的穴居发展而来,窑洞古时又称“陶穴”,从考古资料中可以得知,远古先民常用火将穴居内部的土烧硬,以增强牢度,方便居住。这种方法或许是受到了早期制陶的启发,所以有“陶穴”之称。2004年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陕西北部的吴堡县,发现了距今4500年前,属父系氏族社会龙山文化时期的大型史前人类聚落遗址,同时发现的还有窑洞式房址近70座和同时期的大型龙山陶窑一座。这一考古发现,填补了我国北方史前建筑资料的一项空白,用实物说明了黄河流域窑洞式建筑的历史传承关系。

窑洞作为一种居住方式能够从远古持续发展到今天,是由其内在的合理性所决定的。黄土结构紧密,掘洞不塌。建造窑洞可以就地取材,工艺简单,省工省事,无须耗费太多的资财,成本低廉又基本不占用耕地。窑洞经久耐用,可以使用几百年。窑洞的建筑功能满足度也较好,冬暖夏凉,隔音保暖,被称为生态住宅。甘肃庆阳地区有歌谣唱道:“远来君子到此庄,休笑土窑无厦房;虽然不是神仙洞,可爱冬暖夏天凉。” 窑洞也有自身的缺陷,就是阴暗、潮湿和不通风。

窑洞的内饰一般较为朴实,讲究一些的也只是砌以砖石,而窗是窑洞装饰的重点位置。窑洞窗扇通常在顶部装一对可开启的天窗用来通风,其它多为摘窗,由木榫固定在边框上,通常处于封闭状态,与现代的幕墙玻璃颇为相似,需要时则可以取出木榫,将窗摘下。为获得更多的光照,窑洞花窗棂条的间隔较大,由成组的方型和扇型图案连缀而成,为了增加牢度在窗与窗、窗与框之间用较多雕成动物和花卉形状的花结做连接和装饰。

位于山西省灵石县静升村的王家大院,是始建于清中期的堡垒式庄园建筑群,由东大院、西大院和孝义祠组成,总面积34650平方米,规模宏大、雄伟,建筑规格较高,被称为“民间故宫”。进入王家大院你就会发现,各个院落的布局大同小异,多数为一正两厢的二进院,南面的正房以窑洞加穿廊为主,顶层有建窑洞或建阁房的。换言之,王家大院是由高规格的窑洞组成的建筑群落,在窑洞建筑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王家大院桂馨书院的窗棂最为华丽精美,是窑洞窗棂的上乘之作。

 

    帘架风门帘架风门是北方特有的门上装置,就是在原门框的外侧再加一个木框架,顶部装配有便于悬挂用的金属环等附件。帘架风门夏秋垂挂竹帘,冬天和早春垂挂棉帘,可以方便人们出入。北京故宫诸殿亦安装有简捷的帘架外框,虽然帘架并不是宫殿建筑中的正式装置,这说明了它在北方有较显著的实用功能,想必当年故宫建筑的大门上也是大都配有门帘的。在民间,帘架的上部常有木雕装饰图案。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保留了不少精美的帘架,雕刻图案有“福禄寿”、“鲤鱼跃龙门”以及鹿、鱼、梅、莲等吉祥物,多为透雕,工艺与江南比较略显粗糙。帘架风门在北方使用如此普遍,却很少有建筑专业书籍提到它,仿佛根本就没有进入过建筑学界的视野,这一点让人颇感诧异。

 

  花罩花罩又叫挂落,有几腿罩、栏杆罩、落地罩等多种样式,北方还有炕罩。花罩是室内间架、进深和敞口部位常用的装饰性固定隔离装置这一,其特点是隔而不断,有分隔空间与联络空间的双重功能,同时还有装饰的作用。花罩图案大多华丽繁复,园林的轩廊、水榭、草堂、馆舍和大型宅第的厅、堂中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