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川共存的意思是:温馨、欢乐,赠予世人 —— 铁凝《温暖孤独旅程 》赏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2:38:31
 温馨、欢乐,赠予世人  

                —— 铁凝《温暖孤独旅程 》赏析                 

 

                           温暖孤独旅程

 

                                              铁  凝

 


   有一个冬天,在京西宾馆开会,好像是吃过饭出了餐厅,一位个子不高、身着灰色棉衣的老人向我们走来。旁边有人告诉我,这便是汪曾祺老。

当时我没有迎上去打招呼的想法。越是自己敬佩的作家,似乎就越不愿意突兀地认识。但这位灰衣老人却招呼了我。他走到我的跟前,笑着,慢悠悠地说:“铁凝,你的脑门上怎么一点儿头发也不留呀?”他打量着我的脑门,仿佛我是他久已认识的一个孩子。这样的问话令我感到刚才我那顾忌的多余。我还发现汪曾祺的目光温和而又剔透,正如同他对于人类和生活的一些看法。

不久以后,我有机会去了一趟位于坝上草原的河北沽源县。去那里本是参加当地的一个文学活动,但是鼓动着我对沽源发生兴趣的却是汪曾祺的一段经历。他曾经被下放到这个县劳动过,在一个马铃薯研究站。他在这个研究马铃薯的机构,除却日复一日的劳动,还施展着另一种不为人知的天才:描述各式各样的马铃薯图谱----画土豆。汪曾祺从未在什么文字里对那儿的生活有过大声疾呼的控诉,他只是自嘲的描写过,他如何从对于圆头圆脑的马铃薯无从下笔,竟然到达一种“想画不像都不行”的熟练程度。他描绘着它们,又吃着它们,他还在文中自豪地告诉我们,全中国像他那样,吃过这么多品种的马铃薯的人,怕是不多见呢。我去沽源县是个夏天,走在虽然凉快,但略显光秃的县城街道上,我想象着当冬日来临,塞外蛮横的风雪是如何肆虐这里的居民,而汪曾祺又是怎样捱过他的时光。我甚至向当地文学青年打听了有没有一个叫马铃薯研究站的地方,他们茫然地摇着头。马铃薯和文学有着多么遥远的距离呀。我却仍然体味着:一个连马铃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对生活该有耐心和爱。

 一九八九年春天,我的小说《玫瑰门》讨论会在京召开,汪曾祺是被邀请的老作家之一。会上谌容告诉我,上午八点半开会,汪曾祺六点钟就起床收拾整齐,等待作协的车来接了。在这个会上他对《玫瑰门》谈了许多真实而细致的意见,没有应付,也不是无端的说好。在这里,我不能用感激两个字来回报这些意见,我只是不断地想起一位著名艺术家的一本回忆录。这位艺术家在回忆录里写到当老之将至时,他害怕变成两种老人,一种是俨然以师长面目出现,动不动就以教训青年为乐事的老人;另一种是唯恐被旁人称“老”,便没有名堂地奉迎青年,以证实自己青春常在的老人。汪曾祺不是上述两种老人,也不是其他什么人,他就是他自己,一个从容地“东张西望”着,走在自己的路上的可爱的老头。这个老头,安然迎送着每一段或寂寥、或热闹的时光,用自己诚实而温暖的文字,用那些平凡而充满灵性的故事,抚慰着常常是焦躁不安的世界。

 我常想,汪曾祺在沽源创造出的“热闹”日子,是为了派遣孤独,还是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感是他觉得世界更需要人去抚慰呢?前不久读到他为一个年轻人的小说集所作的序,序中他借着评价那年轻人的小说道出了一句“人是孤儿”。

 我相信他是多么不乐意人是孤儿啊。他在另一篇散文中记述了他在沽源的另一件事:有一天他采到一朵大蘑菇,他把它带回宿舍,精心晾干(可能他还有一种独到的晾制方法)收藏起来。待到年节回京与家人做短暂的团聚时,他将这朵蘑菇背回了北京,并亲手为家人烹制了一份鲜美无比的汤,那汤给全家带来了意外的欢乐。

 于是我又常想,一个囊中背着一朵蘑菇的老人,收藏起一切的孤独,从塞外寒冷的黄风中快乐地朝着自己的家走着,难道仅仅为了叫家人盛赞他的蘑菇汤?

 这使我不断地相信,这世界上一些孤独而优秀的灵魂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将温馨与欢乐不求回报地赠予了世人吧?用文学,或者用蘑菇。

  

【赏析】

铁凝,女, 1957年9月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1975年7月参加工作,文学创作一级作家,当代著名女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河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河北大学兼职教授。

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300余万字。其中《哦,香雪》(1983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散文集《女人的白夜》(1997年)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小说《永远有多远》(2002年)获中国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和首届老舍文学奖,艺术随笔集《遥远的完美》(2005年)获中国第二届冰心散文奖。

铁凝的小说常以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为表现对象,通过平凡的日常事物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心灵世界,传达具有时代特征的情绪。她的散文中渗透出自然、纯朴的情感,字里行间饱含对生活的情意,包蕴着对真理的追求。

铁凝小时候,母亲想培养她搞声乐,父亲却想让女儿学画画,铁凝本人似乎迷上了舞蹈(大概那个年代的女孩子都会有这种爱好)。她曾每天到一位舞蹈老师那儿练习舞蹈基本功,后来还曾考上了艺术学校舞蹈科,但铁凝最终选择了文学。

铁凝上学时最喜欢作文课,而数学、物理、化学这类课程却理所当然地不行。铁凝回忆说:“八岁的我已开始写日记:‘妈妈让我去买菜,我买了一个胖冬瓜……’父亲很看重我用的这个‘胖’字,不知这能否算我形象思维的一个兆头。”

父亲与写过《小兵张嘎》的徐光耀是好朋友。那时候大作家都在挨批判,徐光耀同样难以幸免。所幸的是,当时上面要写一个歌颂先进的报告文学,需要写作的高手,就想到了徐光耀,把他从农村召回来了。父亲挑了铁凝一篇《会飞的镰刀》,还有另一篇作文,带着铁凝去见徐光耀。

多少年后,铁凝还会经常提起与徐光耀的这次见面。“你写的已经是小说了”这句评语,不啻是一股巨大的风,鼓荡起她的文学梦想。铁凝说过她在十五六岁时就“有了当作家的妄想”,听了徐光耀大作家的话,她就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与徐光耀见面的第二年,铁凝高中毕业,她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当时还是“文革”期间,高中毕业后主要是下乡当知识青年。此时铁凝还有更好的去向,通过她家一名在部队的亲戚的努力,第二炮兵文工团决定招铁凝当文艺兵,但是,铁凝在家中突然宣布了她的重要决定,她要到农村去,当一名知识青年。她作出这个决定的目的是为了体验生活,实现她当作家的梦。

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尚在农村的铁凝也同其他知识青年一样希望去上大学,而且她觉得要读就得读北京大学中文系。她就揣着已经发表的几篇小说,乘火车跑到北大,她将小说交给中文系办公室的老师,申述说她的数学不好,但能写小说,能否给以特别对待。后来北大中文系还给她回了一封信,说非常欢迎你来中文系学习,希望今年就报考。但河北的老作家们劝铁凝留下,他们说,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那你是想当作家呢,还是想当一个北大中文系的毕业生呢?铁凝想了想说我还是想当一个作家。铁凝最后放弃了上大学的努力。

毫无疑问,铁凝给父母出了一道难题。母亲坚决不同意,她一次又一次伤心地哭泣,又疼又恨地望着女儿,气哼哼地说,你就去当你的“女高尔基”吧。那时候的中国大地上唯一能够公开推崇的作家大概就是高尔基了,母亲对女儿的痴迷文学无可奈何,只好把气撒在“高尔基”身上。你去当“高尔基”吧,而且还是女的“高尔基”。

 

阅读铁凝的作品往往会感到暖意融融,她是那种对一切都抱有善意眼光的人,即使批判也婉转低回,但是细细体味,你会在她的作品中看到孤独的影子。温暖与孤独,本不相干的两个词在作者身上却交汇融合,刹那间跳动出责任、悲悯、智慧……而身为作家,她自然会去寻找生活中的温暖与孤独,当那年冬天,她与一位老人不期而遇时,便有了这篇《温暖孤独旅程》。

因此阅读这篇作品我们首先要专注于“温暖”“孤独”这两个词。我们可以先思考“是什么让作者感到温暖?”通读全文我们发现,首先是一位名满文坛的前辈都后辈的关怀,让作者感动。老人的招呼让作者觉得自己仿佛是“他久已认识的一个孩子”,老人对作者作品“真实而细致的建议”更是让作者感激得无以复加。其次,老人在困境中用“温和与剔透”的眼光阅读世界,尽管马铃薯和文学的距离是那样遥远,可是老人却有“耐心和爱”去对待不公平的世界,这让我们感受到了高贵人格的热度。最后的温暖来自于老人背包里的蘑菇,一个高尚的灵魂之所以让世人感到温暖,是因为他们总是将“温馨与欢乐不求回报地赠予了世人”。

当老人将一缕缕阳光投射到我们心头时,我们却看到了世人对他的冷漠。所以老人的那句“人是孤儿”,充满了孤独与寂寞的情怀。细读 “我甚至向当地文学青年打听了有没有一个叫马铃薯研究站的地方,他们茫然地摇着头”这句话,你会发现文学青年与茫然摇头之间充斥着作者深刻的批判和久久的无奈,这些所谓的文学青年就这样与一位文学巨匠擦肩而过,却茫然不知,这对作者和汪老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孤独。

 抓住了温暖和孤独两个词的内在意蕴,就可以看出文章除了塑造了一位可爱可敬的老人形象外,更体现了作者对文人命运的关注和反思。

 

【命题指向】

(1)文中塑造的汪曾祺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题思路:筛选文本信息,归纳总结。

答案:温和、从容、无私、乐观、寂寞的老人形象。

(2)文中作者说汪曾祺先生的目光温和而又剔透,结合文章分别回答“温和”“剔透”这两个词语的含义。

答题思路:解答本题主要从内容入手,细读老人的经历以及作者对老人的印象就可以解决问题。

答案:“温和” 和“剔透”都是老人对待世事及世人的态度。“温和”主要指平等和蔼地对待进步的青年人,从容地面对生活的磨难。“剔透”指老人能够透彻地看穿这个焦躁不安的世界,写出平凡而充满灵性的作品去温暖世人的心。

(3)怎样理解“人是孤儿”这句话?

答题思路:结合上下文赏析作者的情感。(鉴赏评价)

答案:老人自己的经历使他感到一种难以排解的孤独,推己及人,老人觉得世人的心灵深处都有这种孤独感,每个人都需要去抚慰,就如同孤儿需要更多的爱与关怀一样,所以老人认为人是孤儿,文学是抚慰孤独的良药。

(4)汪老亲手为家人烹制的鲜美无比的蘑菇汤,为什么会给家人带来了意外的欢乐?

答题思路:美食当然会带来欢乐,所以正确理解“意外”这个词语的含义就可以解答问题。

答案:老人备受打击却没有被打败,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自信乐观的心态,将温馨与欢乐不求回报地给予别人,这让家人感到惊喜,更让读者由衷的敬佩。

(5)本文的题目是《温暖孤独旅程》,请思考“温暖”“孤独”分别体现在哪里?

答题思路:此问题设计是对文本内涵的深入探究,抓住主旨,结合作者的文风就能够得到答案。

答案:“温暖”体现在老人对世界的爱之中,包括爱莫昧平生的年轻人,家人以及所有需要抚慰的孤独的灵魂,所以老人让作者感到温暖。

“孤独”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文革时期老人受到不公平待遇,无人述说,只能画马铃薯来排解内心的痛苦;二是老人无私地将自己的温馨和欢乐赠予了世人,更多地为他人着想,所以拥有了孤独而优秀的灵魂。

(6)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概括,表述有误的两项是(    )(分析综合)

A题目中的“旅程”运用了比喻修辞的手法,本体是人生的历程。

B文章开头写我没有主动和汪曾祺先生打招呼是为衬托我孤高的个性。

C文中列举了艺术家害怕变成的两种老人,目的是反衬汪老的从容、淡定与真实的可贵品质。

D本文通过回顾汪曾祺先生的几件小事,表达了作者对饱经磨难而乐观自信的人的赞美之情,同时说明人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将温馨与欢乐不求回报地给予别人。

E文中写汪老画马铃薯画到“想画不像都不行的熟练程度”是为了说明老人很喜欢画画,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答题思路:分析综合

答案:B  E

 

【典题指津】

解读记述类的文学文本,最根本的问题是把握文章内涵,通过归纳总结作品中主要人物的经历,深层次挖掘人物的内在品格和精神世界,这样便可以高屋建瓴地体会文中词语的含义。在把握内涵的基础上,细读文本,回答问题时可以推己及人,换位思考,用人之常情去审视作品的意蕴,但是不能够脱离文本,尽量归纳提炼文本中的词语来解决问题。

其次,体会词语的含义还需要注意词语的词性。

如果是名词,我们可以从解词的角度理解,如上文中“孤儿”这个词,我们可以体会什么是孤儿,他们的情感需要是什么,那么问题就能够得以解决。还可以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角度去理解,如上文“冬日”“风雪”“黄风”等词,代表了汪老下放时所处的恶劣社会环境。

如果是动词,一般情况下要结合它的宾语来整体理解,没有宾语的词语填补宾语一般就可以解决问题。如上文 “这个老头,安然迎接着每一段或寂寞、或热闹的时光”中,“迎接”的含义,我们结合寂寞、热闹的时光来思考,就会看出迎接的含义是老人从容淡定地对待生活的态度,无论顺境、逆境都能安然接受。

如果是形容词,则样要将它恢复到具体语境之中,将其扩展成一句话。例如上文对“温暖”这个词的理解,我们可以将它扩展成“为什么家人和作者在汪老身上感受到了温暖?”那么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最后,体会词语的含义还要结合问题所在的段落,往往答案就在近处,含义相同、相近,情感一致的语句可能就是我们需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