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打匈奴:古代玉蝉的造型特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24:11

古代玉蝉的造型特征


文:丁哲(内蒙古)

下载 (27.68 KB)
2010-8-23 23:18

蝉是中国古代玉器的常见题材。古代玉蝉按用途区分主要有含蝉、佩蝉、冠蝉三种。由于蝉的蜕壳变化,居高饮露,所以被古人陚予两个寓意:一、脱胎换骨,复活再生,二、清高,廉洁, 直言不讳。(图1 一1)

早在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中就有蝉形玉器出现,此后历朝也多有发现。古代玉蝉的造型不断发展变化,每个时代的玉畔都有一定的造型特征。

新石器时期(以石家河文化为例)

下载 (50.69 KB)
2010-8-23 23:18

石河文化的玉蝉数量多,制作较为精美,造型抽象夸张,代表新石器时期蝉形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图1-2)其基本造型可以总结为:

体型短、扁、宽,蝉腰略束,整体呈斧形。

吻部略突起,颈部宽,部分玉蝉颈部上有一对云纹或弦纹修饰,蝉目多为近圆形眼和叶形眼,微凸。

下载 (69.51 KB)
2010-8-23 23:19

双翅张开(有的玉蝉翅膀上有筋脉纹),用多条平行弯刻线修饰腹部,蝉尾和蝉翅不露尖峰。(图1一3、图1一4、图1-5)

该时期制作粗糙的玉蝉双翅和腹部不分,只有蝉整体最基本的造型,双翅和颈部都不加纹饰。

下载 (19.55 KB)
2010-8-23 23:19

商代前期出土的玉蝉较少,大量商代玉蝉出后期殷墟的各个墓葬中,雕工粗简,造型颇为夸张。(图2-1)

下载 (146.85 KB)
2010-8-23 23:19

该时期的玉蝉造型多为双舆收拢,静态 匍匐状,形态呆板。(图2-2)

蝉眼有两种,在头部前端两侧的凸起珠眼和背部的阴刻圆眼。

双翅上面多用直阴刻长线表现筋脉,腹面全用多条平行弯线来装饰。(图2-3)

周朝玉蝉(图2—4、图2—5)

造型承袭商代的风格,较商代更为细致和精美。蝉的背、腹和翅膀上面开始有各种装饰纹饰出现。战国的玉蝉纹饰种类最多,样式最为精美。(图2-6)

汉代葬玉盛行,玉蝉在六朝之前皆取脱胎换骨、复活再生之意,其含义在汉代达到顶峰。汉代的玉蝉多为用于陪葬的含蝉。汉蝉用少量平直有力的线条表现蝉的生态特征,刀法苍劲有力,造型生动概括,有汉八刀之美誉。主要有三种类型:体型扁平中部厚的舌形、水滴形和精雕蝉(图3-1),其中以舌形玉蝉最为常见。下面主要探讨舌形玉蝉的造型特征:

蝉目呈不规则的椭脚形,位于头部的两端,向外凸出很多。翼端和尾部呈三角尖锋状,用斜磨阴刻线条表现蝉的头、胸、腹和宽大收拢的双翼。

蝉腹部所占面积较商代为少,仅有腹面的约四分之一,皆用数条平行的粗直阴刻线条表现腹皮纹,腹部的上面是一对上下不对称的交叉阴刻长线。(图3—2)

下载 (29.16 KB)
2010-8-23 23:19

汉代的玉蝉刀法犀利简洁、锋棱毕露、线条挺拔,制作精美规矩、造 型饱满生动,是中国古代玉蝉制作的最晖煌阶段。但汉玉蝉与现实生活中的蝉在形象上有一定的差距。(图3-3)

下载 (51.66 KB)
2010-8-23 23:19

西晋南北朝战乱不止、经济萧条,此时盛行食玉。该时期的蝉整体造型承袭汉风,只是线条不锋利,雕刻力度不足。(图4-1、图4一2)

唐代未见出土玉蝉

宋代社会经济极度繁荣,玉器开始向世俗化方向发民间有大量玉蝉出现。

下载 (54.79 KB)
2010-8-23 23:19
下载 (54.11 KB)
2010-8-23 23:19

该时期玉蝉多为佩蝉。自宋起,蝉清廉、直言不讳的含义开始应用于玉雕作品之上。宋代的玉蝉大多造型古朴,体型 较以前短而宽。蝉身上面的雕刻线条软弱无力,不见刀锋,刻痕粗深不规矩。蝉目为不规则的椭圆形,在首部的两端向两侧斜下(图5)。 元代水晶蝉(图6)

明清两朝的玉蝉更加趋于写实。除仿古蝉皆为圆雕或半圆雕,造型写实,立体感很强。但是有形无神略有俗气之感。

下载 (77.13 KB)
2010-8-23 23:19

明代:蝉眼是凸起的圆珠大目,主要有两种纹饰出现在翅膀 上:麻点纹和两到三对的长阴刻线条。(图7-1、图7-2)

下载 (27.86 KB)
2010-8-23 23:19

清代:雕琢细致十分逼真,注重细部刻画,器型和纹饰多样,阴刻和阳起两种线条共同运用(图8)。

中国古代玉蝉造型的发展经过一个由简到繁、由夸张到写实的过程。研究玉蝉造型的发展过程,排比历朝玉蝉造型的时代特征,探究其造型演变的规律,将有助于我们对古玉蝉进行准确的断代和鉴定。